作者:海燕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此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现今,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开始,我们党更应该从群众最关注的细节着手。
首先,基层干部反“四风”,应该先从“嘴上”和“腿上”改起,要切实做到“嘴不沾酒,腿多沾泥”。有些干部下基层嘴上不干净,往往是快中午才到,接着就是酒足饭饱,最后连自己下去干什么都忘到九霄云外。有些干部下基层腿上很干净,下乡坐在车里,进村猫在村部,当“观光”干部、“卫生”干部。这样的干部虽然身在基层,却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嘴不沾酒,要做“清洁”干部、“效率”干部。远离推杯换盏的酒桌应酬,把精力放在熟悉基层上,多跟群众交往交流交朋友。腿多沾泥,要做“夜访”干部、“田埂”干部。趁农民空闲时间拉家常,把握农民最迫切、最希望的各种问题。管住嘴、迈开腿,必能远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样的基层干部才是老百姓最想要的。
其次要放下架子,不打官腔。见面打官腔,平时摆架子,遇事躲着群众,找上门去打呵呵不办事。在基层,这样的干部只要有一个,就会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这样的作风只要还在干部的头脑中存在,密切干群关系就无从谈起。广大基层干部,工作生活在一线,常年与群众在一起,群众对他们有种天然的亲近感,走群众路线有天然的优势。基层干部要牢牢抓住这个优势,把群众当亲人,帮助群众,服务群众,把群众的亲近感转化为对党和政府的信赖与支持。官腔在群众耳中如刺耳噪音,架子在群众眼中如拦路巨石。搬掉这些干群关系的障碍,需要牢记党的宗旨,不当“父母官”,乐当“小干部”:办好小事情,不贪小便宜,不闹小矛盾,不忽视小节。不打官腔的干部,听得到真话、摸得到实情。没有架子的干部,群众就拿他当自家人,遇事会全力支持。有了这样的环境,“四风”就无处遁形。
最后,要改“坐”风。“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这句顺口溜道出了某些基层干部的懒散作风:工作时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开会时坐在会议室纸上谈兵,调研时坐在车上走马观花。更有甚者,上班时间在网上聊天、玩游戏、看电影、搞网购……这些不良“坐”风,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基层“四风”的表现,许多来源于对基层工作的认识不足。有人认为工作就是应付“文山会海”,坐着就能运筹帷幄;有人认为坐着才有官模官样;有人认为不违法乱纪就是好官,坐着享享清闲无可厚非。不知不觉中,不良作风感染上身。改变“坐”风,须变“坐”为“动”。首先,要让“心”动起来。多一些到基层去的强烈愿望,少一些懈怠思想;多一些与群众交朋友、唠家常的质朴之气,少一些遥控指挥的官腔官调。其次,要让“身”动起来,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多与群众交交心,多向群众取取经,多为群众跑跑腿,多给群众出出点子。
基层工作事无巨细,基层干部直面群众,一言一行更受关注。古人云,风起于青苹之末。基层的不良作风看似微小,却往往最直接伤害民心,汇聚起来甚至可能撼动党和国家的根基。笔者认为,只要坚持从群众身边抓起,基层作风必将有极大转变,党的春风也必将如春雨般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