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然:扶贫扶富干部,触动了谁的神经

 昨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扶贫工作报告。审议中,常委会委员批评有些地区“有钱盖楼没钱扶贫”。 扶贫工作中面临“打假”问题。申报扶贫县,申报扶贫项目,从立项到检查、验收,有很多水分,脱贫的标准也有水分,扶贫的主体也有玩虚的、摆花架子的。(新华网)

扶贫款成“唐僧肉”的问题已经不是秘密了,黑龙江省海伦市戴着“贫困县”的帽子大建“豪华衙门”;浙江省长兴县政府办公楼耗资20亿元的“世界第一县衙”; 陕西省延川县永坪镇属于陕北革命老区。为了追求奢华的生活,打着建红军会师广场的旗号给自己建超标的政府办公楼,等等。一边向国家哭穷,一边却在往自己的腰包里赛票子你,这种“穷”“奢”通吃、自相矛盾的做法,怎能不引起当地群众的质疑。扶贫扶富干部,触动了谁的神经?

在中央反复强调刹四风,落实“八项规定”的风暴下,这些戴着“贫困帽子”的地方仍在顶风作案,这些政府部门的官员难道不会坐立不安,窘迫尴尬?一些地方挖空心思、削尖脑袋要当贫困县,为何“贫困县的帽子”如此趋之若鹜,这么多县市要抢着戴?说到底,都是因为贫困款这块“唐僧肉”。一些地方扶贫多年,干部越扶越富,农民越扶越贫。造成这种怪圈的根本原因,便是干部们想方设法把扶贫款装进了自己的腰包。有一些贫困县用巨额资金盖办公大楼,但是扶贫资金落不到农民身上。贫困县政府办公大楼修建得“高端大气上档次”, 而老百姓真正得到的实惠却寥寥无几。这些政府部门的官员难道不会坐立不安,窘迫尴尬?

扶贫工作不光是把款拨下去,而且要真正把扶贫工作做实,在机制上要完善起来。公开透明是解决扶贫乱象最好的办法,什么样的县符合贫困县的条件,他的申报要在网上公开,让大家评论这个县究竟是不是贫困县,上级的扶贫资金下去也要公开,省、市、县,层层公开,想捂也捂不住,相关措施可以做得更实、更细、更到位。

政府部门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民生之中去,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群众的利益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希望能够少一些富丽堂皇的“豪华官衙”,多一些求真务实的“扶贫工程”,少一些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多一些“真刀真枪”的惠民计划。

作者:李依然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