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川:真话“难听”也要“会听”

唐朝有一个忠直敢谏、有棱有角的诤臣叫裴矩。他在隋朝做官时,是个阿谀奉承、八面玲珑、溜须拍马之徒。可是到了唐朝,他却一反常态,经常对朝政发表不同的意见,甚至敢当面跟唐太宗顶撞、争论。对他这种前后不一的反常现象,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元朝名相拜住对裴矩的从政轨迹作了一个既形象又透彻的解释:“盘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诚然有什么样的盘、盂,就有什么形状的水。这句话指出了当政者首先要做到虚心纳谏,才会有敢谏之人,因为有唐太宗这样能纳谏如流的皇帝,才有裴矩、魏征等那样一批敢于直谏的大臣,才开创了“贞观之治”。

听不到真话,已不是新话题。长期以来,这种现象在一些地方比较普遍,甚至是司空见惯。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一些地方开门整风方向有偏差,热衷于“闭门修炼”,征求意见搞“体内循环”,领导听内部意见多,“大官”听“小官”意见多,错把机关当基层、把“官众”当群众。

听不到真话,是不愿听真话。面对领导干部,一些群众已经习惯了应付和不说真话,因为真话“难听”,领导不想听。有的领导听群众意见是为了做样子、走形式或应付上级领导的要求,不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说了也白说。一些领导干部明知问题在作风、要害在自身,却还是摆架子、做样子、走形式,群众岂不应付了事?所以,这样的领导干部在走访群众过程中,常常遇到“挺好的”、“比过去强多了”、“啥都行”、“能克服”、“啥意见没有”、“政策好了咱就有盼头”等不痛不痒的“真话”。

听不到真话,是不善听真话。面对“前呼后拥”的领导干部,说实际问题、讲具体困难要得罪当地干部和上级主管领导,说真话总是吃亏,说假话反而得好处,所以不能说、不敢说。有的领导不愿听真话、不喜欢听真话,说了也是“耳旁风”。有的地方座谈会事先安排好、考察地点提前布置好,还没等群众说或不等群众说完,就开始了汇报、点评和总结,群众来不及说。

听不到真话,是本来就想听假话。你给群众说空的,群众就给你来虚的。一些地方向群众发出征询意见表,结果群众浮皮潦草划拉了点意见,轻描淡写地讲了些问题,甚至交了不少“白卷”。一些干部与群众当面交流,请群众提意见,结果群众躲躲闪闪,客客气气,尽说些不痛不痒、不温不火的话,甚至讲些吹捧之语、溢美之词。如果一个领导干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抛开面子,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问冷暖,和群众一起流汗,以心换心,哪里听不到真话?

听不到真话,其实很可怕。批评的声音是推动一个人进步的力量。培根曾说,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中得出的光明更是干净、纯粹。请群众搞评议、查问题、找不足,目的就是要听诤言、真话。群众说真话,干部才能在群众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真容”。听不到真话,就看不准问题,把握不住要害,也就不可能找到真“病灶”。

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地说,“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群众最讲实际,最反感“干打雷不下雨”的装腔作势,最厌烦“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的空头承诺。只有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我们才能听到真话、找到方向、得到力量。

  (文/旭川)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