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走读”只会让干部群众“脱节”

作者:刘香伶

“没想到晚上也能找到干部办事。”1224日晚上8点半,成都邛崃市夹关镇韩坪村7组村民熊继彬急匆匆来到镇上,找到镇党委副书记周兴盛反映问题:他的施工队正在抓紧改建熊营村道,但一时找不到地方堆放材料。听罢,周兴盛当即同他赶往现场,与村干部一起勘查、协调,解决了村道施工堆料难题。(人民日报  1226日)

县乡干部的“走读”现象已经成了基层的一种常态,不少干部工作在县乡,可人却是居住在城市里,难免出现“上班到岗点卯、下班回城走人”的现象,这种工作与生活的脱节让县乡基层干部只将工作局限于“朝九晚五”的时间里,长期这样局限下去只会造成干部与群众的脱节,党和人民的脱节。

基层干部多愿选择在城市里居住而不愿在县、乡,大多还是因为县乡,特别是乡镇,生活条件相对较差,而我们的干部很多都没有基层工作生活的经历,自然就很难适应长期居住在艰苦的环境里。但是,基层工作却是很特殊的,很多问题都是临时性、突发性的,根本就不能把它装在一个框框里,限制在一段时间里。如果仅仅只是在工作八小时里才做事,只要时间点一过就立即开溜,万事不管,那么群众的很多问题都不能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解决,久而久之,群众的问题越积越多,矛盾越来越多,干群的关系也就越来越疏远了。

并且,干部“走读”让很多帮扶工作都无法深入地落实,只能停留在表面,这样也会让干部变得浮躁,不能真正地沉下心来服务基层。相反,如果变“走读”为“住读”,干部从心里上会增加一份归属感,与群众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也会有利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并取得应有的成效。基层干部“住读”实际上是增加了与群众接触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与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的困难,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当然,不管是“走读”、“住读”,其关键是要为民办实事,如果“住读”仅仅成为一种形式,实际上并不能为群众解决多少问题,那也并不能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满意。而如若干部们在“走读”中能严格执行夜间和节假日领导干部坐班、带班制度,并且值班人员利用下班以后值班期间的时间做好群众的工作,这也不失为一种“双赢”。

为群众服务,关键在一颗心,重点在落实,要素在坚持。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