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清秋:“费力不讨好的事儿”能不干?

“没什么事情发生,反而比往年过得都舒心。”回顾过去的2013年,武穆总结为“平淡无奇”。即便是讲述年初被小贩拳击在地的故事,武穆也没觉得有什么“色彩”可言——做城管六年的光景,这些都是家常便饭,“算不上变化。”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变化的话,武穆自嘲地说,也许是身体变差了:“因为我想开了,能躲在车里,就不下车干活……”(《人民网》,12月26日)

暴力执法、践踏人权、黑恶势力……当下,城管被冠以太多负面词汇。我们的媒体大众,习惯性地将被执法对象划分为为“弱势群体”,而把执法者归结为有权有势的“官”。因而我们的天平习惯性地偏向“弱势群体”,而将矛头指向“官”。殊不知,在大众这样的“偏心”下,城管才变成了真正的“弱势群体”。

诚然,有一些执法者仗着自己手中的权力,存在恃强凌弱、暴力执法的现象。但是,我们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给所有城管都扣上暴力执法的“帽子”。

事实上,不少摊贩,因为生活窘困、收入微薄,不得已在街头贩卖做生意,深得民众的同情和怜悯。面对城管的执法行为,他们自然愤恨不平,发生肢体冲突在所难免。这个时候,摊贩反过来将一切责任推在执法者身上,令城管陷入尴尬的境地。甚至,有一些城管遭受被执法者的人身伤害,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被执法者暴力抗法,媒体大众心理偏袒,城管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消极执法,得过且过,“费力不讨好的事儿”能不干就不干。其实,这样下去,真正受其害的仍然是我们的普通民众。城管对摊贩违规摆摊设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交通通道拥堵,人民出行不便;城管对贴小广告的人视而不见,小广告满天飞,造成城市污染、严重影响市容等等。

眼见着执法者与被执法者的矛盾日益深厚,城管消极执法的弊端日益显露,基层城管的困境,难道真的是个“死结”,无人能解?

一方面,我们的媒体大众再次面对这类事件时,应理性对待,如实报道、客观评论,防止心理上的偏袒,给城管“抹黑”;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更加关注民生,“访民情、知民意、纾民忧、解民困”,同时对我们的制度进行反思和完善,为城管“合情、合理、合法”的执法提供依据和保障,从而解除基层城管执法的困境。

(文/冷清秋)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