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区,是一个拥有80多万人口的传统农业大县。“十一五”末,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695元,年均增速高达19.5%。但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救助和政策倾斜,这个县级市的领导班子决定,宁要“里子”不要“面子”,开始把眼光瞄准国家级“贫困帽子”。 2012年初,黑龙江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正式公布,海伦市“新晋”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行列,一举戴上了“贫困帽子”。一些深谙此道的地方干部窃喜之余,心悦诚服地将主导“申贫”的领导捧为“功臣”,视这顶“贫困帽子”为一项特殊政绩而津津乐道。(《凤凰网》,2013年12月25日)
有句话叫“贫穷是一种耻辱”。然而,对某些戴着“贫困县”帽子的县来说,“贫困”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荣耀。在他们看来,能够永久将这顶帽子戴下去,是天大的好事。而对那些绞尽脑汁想跻身“贫困县”行列的县份来说,能够挣得一顶“贫困县”的帽子,一点也不亚于“乌纱帽”的含金量。道理很简单,“贫困县”这顶帽子实际上是个钱袋子,只要一年不摘掉,每年都会得到国家财政的补贴。但是对那些已经走出贫困的县份来说,国家的财政补贴就是一笔额外的收入,能“赚”一年是一年,何乐而不为呢?这其中必定藏着不为人知的“猫腻”,藏着套取国家扶贫资金或从扶贫资金中分一杯羹的贪腐者。
说到底,这其中大量牵扯着某些领导干部的个人利益,如果不能把某些领导干部的金钱欲望打压下去,他们依然会把手伸向贫困县这块大蛋糕分上一块,然后在想方设法装进私人的口袋里,只有把领导干部的权利关进牢笼里,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才能把贫困扶持这块大蛋糕分发到真正的贫困县手里。
想让群众致富,先清理富裕之官,这,恐怕才是贫困县最需要做的事情。而健全对贫困县扶贫工作的监督、考核,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才是制度上的治本之道。
(文/黄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