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中央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的通知》。通知指出,近年来,一些地方将历史建筑、公园等公共资源变为私人会所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存在违法设立经营、侵占群众利益、助长奢靡之风、滋生腐败行为等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特别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吃喝玩乐,甚至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严重影响党风政风,带坏了社会风气。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遵照中央指示,就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提出明确要求。(人民日报 12月24日)
作为“舶来品”,会所“高端大气上档次”,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各界精英提供全方位便利生活,以及感情交流、休闲养生、商务互动的价值平台。据相关资料统计,在我国,各类会所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大城市,其中以北京尤为突出,仅北京市的会所就超过一万家。随着成功人士们通过在会所的活动体现自身地位和价值的欲望成为一种主流表现形式,这种“贵族文化形态”的氛围也沾染到部分政府官员,驱使他们成为座上宾、常来客,成为长期会员。出入会所成为他们财富与身份的象征,是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会所本身并没有罪,其自身的发展无可厚非。然而,从“红楼”到“天上人间”,再到故宫博物院建高端私人会所等等,司法机关近年来查办的一些腐败案件以及坊间津津乐道传诵不绝的事例已经充分表明,对于一些原本不具有高消费能力的国家工作人员而言,在这个富商、政要、名流交际生活的私密空间里,由于其兼具私密性和缺乏监管等特点,在满足权贵阶层物质精神需求的同时,会所已不断衍生出损害公共利益、挑战社会风尚的腐败行为。会所因为超高的消费远非普通百姓所能承受得起,官员以这样的方式脱离群众,在社会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其衍生出来的奢靡享乐之风严重侵蚀中国官场,会所逐渐演绎成国家公务人员滋生腐败的新温床。
随着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的逐步扩大,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群众监督力度和宽度的不断加大,消极腐败现象的曝光比过去更加快捷及时,反腐败工作的透明度不断提高。十八大以来,中央紧紧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力保障群众利益、抓住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出台一系列反腐组合措施,一环扣一环,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充分体现了反腐败措施的全方位展现,是落实八项规定、反“四风”和群众路线教育的纵深发展,终将揪出并消除任何角落的腐败因子,以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中央亮出的尚方宝剑,对于会所腐败,须“斩”草除“根”。
斩“草”,就要对会所的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强力规范。长期以来,会所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以及背后存在强大的保护伞等原因缺乏有力有效的监管,因此,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台一整套系统化法规制度,明确规定会所的准入门槛、经营范围、经营准则、违规处理等方面的内容,督促其自身制定规范和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并加大执法和惩治力度,从制度上和根本上保证会所依法依规经营,从而让会所腐败现象无处藏身,让权钱权色交易背后的保护伞在操作时无处下手。
除“根”,就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注重于党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去除腐败的思想根源。一是要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来武装人,使全体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从根本上增强政治免疫力,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侵袭,经得住会所之类的诱惑,经得住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长期执政考验。二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和教育,使全体党员干部修身立德,树立良好的从政道德,确立崇高理想,增强宗旨观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为之而不懈奋斗,把内在的道德要求付之于长期的从政实践,真正做到廉政、勤政、优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克服权欲至上、奢靡之风、以权谋私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文/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