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从西南财大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同年通过“百千万人才”招聘被龙泉驿区委组织部录取,后来又被借调到区委办……在别人眼里一路“顺风顺水”的曾祥旭,今年做了个非同寻常的选择——上月底,他以超过90%的支持率,当选龙泉驿区同安街道阳光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当地首位博士“村官”。他为何而来?是否沉得下来?饱读诗书又能否成就治村之道?记者对话曾祥旭,揭秘一个博士“村官”的基层心路。(12月23日四川日报)
正如博士“村官”曾祥旭一样,上级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是一个重大的角色转换。这种角色转换。对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关的年轻干部,一般都有较高的学历和文凭,但缺乏与实践的对接与磨合,即使对基层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但远不够扎实。因此,到基层挂职锻炼,加强历炼,经受“摔打”,对于认识和把握基层工作、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协调决断能力大有脾益。
“走基层”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热门词汇,“到基层去”的标语也在一些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中颇有影响。但是真正选择走向基层、扎根基层的干部又有多少呢?实则真是不多。
诚然,有诸多的因素导致基层难以吸引人才,但是基层的确是干部经受磨练、增长阅历的不二选择。基层虽然辛苦,信息不畅,但如果不这样,做为干部哪能真正接到地气,变得脚踏实地;又哪能了解到老百姓的真实情况和真实要求,得到第一手信息呢。
所以年轻干部应该向基层走去,基层是片广阔的天地,是真正培养锻炼人才的大熔炉,但是深入基层也意味着面临更多的挑战,人民生活提高时间紧、社会发展任务重、基层服务条件苦,让很多入基层的年轻干部无从下手。这便需要年轻干部有足够的意志,才能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只有勇于坚持,才可以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使基层越变越好。
(作者:雷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