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吃空饷”者底气何来?

作者:李立恒

前不久,人民网报道:河北省纪检监察部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风肃纪行动中,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598件,处理处级以上干部41人。清理“吃空饷”人员2.76万人,涉及金额1.3亿多元。

所谓“吃空饷”,就是指不上班也可以领工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上班者领工资,一类是编造虚假空名额“冒领”工资。“吃空饷”现象不仅存在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吃空饷”者也屡见报端。

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还是国有企业,“吃空饷”都“吃”的是国家财政资金,“吃”的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吃空饷”不仅造成财政供养压力,产生财政亏空,更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败坏了党和政府威信,群众对此早有意见。同时,“吃空饷”现象也折射出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形成的不良用人导向,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奖勤罚懒行为,是导致人浮于事、工作“庸懒散贪”等“衙门作风”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各省各市各个地方近年来都多次开展过清理“吃空饷”问题,但一些地方旧的“吃空饷”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有的地方根本就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吃空饷”者我行我素,照吃不误。敢问“吃空饷”者底气何来?

剖析“吃空饷”现象屡治屡犯的原因,不难发现,一方面是权力关系作祟。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能够做到“吃空饷”的,显然不是等闲之辈。能够享受“吃空饷”待遇的,绝大多数都是得到权力庇护之人。比如,一些官员、国企领导的配偶、子女、亲戚等,他们有背景、有关系、有来头,利用权力打通关系“吃空饷”,群众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却也无可奈何。一些脑子里只有为“人民币”服务的人,又想离开岗位搞“第二职业”赚大钱,又想保住编制、领取工资、享受福利,于是与领导套近乎,经常“意思意思”,最终达成所愿,给自己“人生前途”加上了“双保险”。一些单位领导为了有更多的钱搞吃喝、拉关系,挖空心思想办法,把手伸向了“吃空饷”;另一方面是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编制不透明,对人事和财务监管不力,相关部门存在不敢管、不想管、不愿管,甘当“好好先生”现象。比如,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推委扯皮很长时间,现任领导不愿意管这个“闲事”。有的人是社会中的“厉害”角色,依权傍势,动辄扬言闹事、找领导麻烦,使得一些单位领导“明哲保身”,任其自然,导致管理制度受到破坏,“吃空饷”问题走向恶性循环。由此可见,“吃空饷”也是一种权力腐败,“吃空饷”者底气来自于权力的越位、缺位、错位。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不少地方在反腐倡廉、反对“四风”中,主动出击,切实清理“吃空饷”人员,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这是对“务实为民清廉”的正回应,是对习总书记提出的“敬畏人民、敬畏权力”的正回应,只有严把权力使用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断加大对“吃空饷”腐败的整治力度,才能让权力真正回归到正途,回归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