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艾艾
中央纪委日前对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发出通报,包括黑龙江副省级干部付晓光、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司长孙国庆等在内的多名领导干部受到党纪和政纪处分。与中央纪委之前三次通报更进一步的是,此次通报不仅人数更多,而且对违规违纪干部直接“点名”。 (12月19日 新华网)
细细品味这刚刚出炉的中纪委通报,我们看到了“雾霾”批评的改正,不再是模棱两可的“某某”,也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数据,而是职务、姓名、事由一应俱全。如此一番的清楚、明白,可能带来的震慑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再经过人民网、新华网等官员最看重的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不得不说干部要想“低调”都是一件难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听取省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就表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必须依靠的方式,我们党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民主的政党,我们需要通过批评来解决党内部存在的问题,更需要通过自我批评,来解决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此方能让我们的国家在发展中没有障碍,让我们的干部在工作中没有杂念。
长期以来,我们官员被批评、尤其是在公开场合时,往往是不点名批评甚至“泛泛而谈”的批评,表面上是“顾忌面子”,实际效果却是“大而化之”的把批评虚化了。不仅让公众对于这样的批评难以接受,也让煞费苦心的意图不能得到干部们的积极响应。中纪委此番的意图,彻底打破了以前的固有模式,让深化改革的步伐进入到了我们的反腐上,让干部的通报批评不再是遮遮掩掩,更不在是雾里看花。
回顾一年,八项规定的开始实施到中纪委的点名通报,改进作风,反对腐败已经成为当前一个时期的热门话题,八项规定不会轻易的过时,改进作风也将会持续开展下去。笔者曾留意,在八项规定出台之初,媒体会将这一词汇加上引号,而现在引号已经消失,这就更加证明了它会成为一个长期的词汇,会成为干部们头上的一把利剑,让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规定的约束下,让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百姓的监督下。
从以往的“雾霾批评”到现在的“点名批评”,中央的决心不可小视,或许这代表的不仅仅是腐败那样的简单,而是为新时期的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问最后的通报中,涉及的问题都与我们干部的权力息息相关,这就需要我们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一切的行政行为都能够在更加公开、公平的环境下进行,让百姓不再需要一双“慧眼”就能看清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