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对待“慰问”,让“存心”变成“真心”

2014年放假安排一出,春节假期改变从除夕开始,而从初一放到初七立即引发全国人民关注,“假日办的人都是老外不过除夕”、“除夕不放假有没有考虑过妈妈的感受”等网友“神回复”一次次说明大家对于“除夕假日”的期盼。网友发起“除夕慰问公务员”的话题讨论高居新浪微博榜首,纷纷号召全国网友携带好相机手机到自己所在地政府部门慰问还在上班的公务员。

活动的发起一方面反映出广大群众对节假日放假时间的不满,另一方面是对该规定是否严格执行的质疑。而更深层次的是长期以来对公务员群体形成的刻板印象和不满情绪的集中爆发。而公务员群体成为唯一调侃对象,折射出社会对公职人员缺乏了解与信任,对部分特权阶级权力腐败的强烈不满。

政府部门公职人员常年来累积的负面形象,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更改。在政府机关,不排除存在这样的公务人员,每天上班就是适时出现一下,打个晃就回家买菜做饭,这是公务员体制的弊端,但即便如此,这样的行为也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腐倡廉”、“转四风”等行动下悄然发生着改变。因此,不能一棒子打死,将所有一线兢兢业业工作的公职人员全部想象成洪水猛兽。我们每个人对于网络上的话题狂欢都需要冷静思考,对于社会问题能够多一点思辨,而不是一味地被话题牵着鼻子走。

我们的新闻媒体不应该只为了吸引眼球而“拉仇恨”,媒体的铁肩道义与辣手文章不该用在无端猜测与炒作上。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公众只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信源由传媒与传媒人主导。传媒理应提高新闻记者的媒介素养从而提升新闻信息的质量,传播真、善、美,让社会凝聚更多的社会正能量。

政府部门公职人员要“常怀为民之心,常听为民之言,常性为民之举”,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遵守职业道德,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想问题、作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虚政绩,不做欺上瞒下的表面文章,扎扎实实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我们相信,理性平和对待“慰问”,“存心”终究会变成“真心”,社会心态终会重塑良好。

作者:老白干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