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怡:接好“地气”连通干群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方面有很多新举措。近年来,贵州省实行省委常委包案督访,持续开展“接访、走访、回访”活动和信访维稳“百日攻坚战”,效果显著。目前,贵州省有3万驻村干部。他们自带行李、自带炊具,吃住在村、工作在村,长期在6000个同步小康村帮助工作、化解矛盾、推动发展。教育实践活动期间,驻村干部共协调解决困难13万多个,化解矛盾纠纷6万多个。(《新浪新闻》,12月14日)

贵州省3万干部自带炊具驻村化解矛盾,是党员干部接地气的具体落实。百姓看干部,官风影响民心。一些官员的浮夸就会导致百姓之心的远离,一些干部的空谈就会导致群众之情的割裂。因此,要树新风,要树得正,树的久,树得不走样,让接地气工作常态化、具体化。

要做到多“接地气”,党员干部就得克服官僚主义,亲近于民。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工作时坚持不封道、不铺红地毯,这是国家领导人对“接地气”的实践。党员干部就得无时不刻不想着拉近群众距离,无时不刻不想着服务群众。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群众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更持久。

一些干部在利益和诱惑面前没有抵抗力,丧失了宗旨意识,模糊了人民观念,淡化了民生情怀,把手中的权力当成一种特殊的待遇和地位,一种身份的证明和炫耀,官僚主义恶性膨胀,处处以“官”自居,甚至欺压群众,草菅民事。在响应和贯彻中央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我们隐隐感到各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被遏制,如阵阵清风扑面而来。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传家之宝。只有深入群众“接地气”,党员干部才能充分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党员干部就要多进村入户开展调研活动,把群众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经常扑下身子、放下架子,脚踏实地,吸纳深厚的“地气”,有利于去除“官气”,涵养“朝气”,使干部充满生机与活力,进而做好群众工作。

  (文/孙怡)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