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要求工作餐应当是家常菜,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更不能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菜肴。但是面对已经细化到菜品的禁令,商家还是有各种应对的办法。一些温泉度假村、高档饭店、海鲜酒楼仍有不少公款消费的情况,商家更是通过分次开票、改变开票类型、秘密停车等方式为公款消费“隐身”。(《人民网》,12月16日)
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高压政策使公款消费“高烧”状态得以降温,在限制三公消费新政的影响下,一些餐饮、娱乐休闲的第三产业也趋于“平民化”,党员干部重新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在一切都朝着理想的方向回归时,曝光的公款消费“隐身术”却再一次伤了民心。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商家绞尽脑汁提供的“隐身术”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聪明才智”,只是这些小聪明却像一颗老鼠屎,坏了勤俭节约、克勤克俭的优良传统,坏了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干部形象,让铺张浪费的社会风气再一次抬头,让拉近的党群干群关系再一次疏远,不可谓不恨。
禁止公款消费三令五申却还是屡禁不止,道德低下、面子作祟、监督不公等问题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助推器,出台的高压政策必不可少,全方位的作用才能有效遏制。
加强道德自修,实行自我约束。能够进行公款消费的主体都是一些有权势的领导干部,他们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水平对公款消费程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培养他们勤俭节约,克己奉公的良好品质,让他们能够从内在自我约束,自觉遵守政策法规,不仅能减少公款消费,还能给下级部门和领导树立榜样,给整个党政系统带来良好风气。
严格监督,让公款消费“阳光化”。仅仅依靠领导自律不是遏制公款消费的唯一途径,严格有效的监督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监督报销程序,让制度凌驾于人权。公款消费还能“隐身”,在于报销时还有操作空间:领导签字就好,不管消费出处,只要额度没达到要求就可以随意报销。这样的报销制度不公开,不透明,给了公款消费“可乘之机”。严格审核账单、制定标准和限额,实行谁报销谁负责制度,让制度限制消费。
接收媒体群众监督,让阳光扫去阴暗空间。人民群众是制止公款挥霍浪费的强大力量,实行账务公开,畅通监督渠道,曝光公款消费单位和个人,让公款消费的账单能够公开透明。如果能有这样的制度保证,有这样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公款消费的现象就能得到很好的遏制,也能还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好形象。
当公款消费无处“隐身”,当领导干部不再遮遮掩掩,当媒体群众能真正知晓税钱的去由,党群干群关系才能真正融洽,党员干部也才能真正得到百姓的认可和拥戴。
(文/倪欣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