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安以:突破十面“霾”伏,开罚单别单罚

本报沈阳12月11日电 (记者何勇、辛阳)记者从辽宁省环保厅获悉:辽宁自出台《辽宁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暂行办法》以来,对各市环境空气质量按日考核,给8个城市开出“雾霾罚单”,罚缴总额5420万元。(人民网,12月12日)

近日,辽宁省重磅出击打响“霾伏战”,向省内8个空气质量不达标的城市开出“雾霾罚单”,罚缴总计5420万元。可谓一石惊起千层浪:有人说这彰显了相关部门的治霾决心;有人却担心罚单由财政买单,沦为形式;有人担心政府以罚代改,整改措施不能跟进……无论是赞许还是质疑,民众的热议都反映出大气污染已沦为“公害”,空气治理迫在眉睫。

政府如何做好空气质量这项民生工程,单靠给几个城市开罚单,学“刘备摔孩子”,恐怕已买不了民心。要想治理见成效,罚单开了不算了,整改、问责一条龙服务少不了。

开罚单是小,收罚款才是大。罚单开了,但是这个罚款的依据是什么?认定标准是什么?光开个数据,恐怕被罚的几个城市难免心有不服,要是各大城市不认罚,那环保部门威信何在?要是认罚,钱从哪里出?从财政出,对地方政府的惩戒犹如挠痒。更让人担心的是,这上百万的罚款若变相成任务摊派,那当地政府迫于指标压力,罚款又没有制度标准可循,难免乱开罚单。

开罚单是小,落实整改才是大。这样没有填写清楚处罚人的罚单,其作用有多大有待验证,但是让人更担心的是这罚款收了,如何用好罚款是大问题。较之于治理雾霾的艰巨性,这5420万元无疑杯水车薪。治理计划、治理方案、治理责任、治理目标没落实,实打实的整改措施和后续资金链条不完善。这场“罚款秀”恐怕也将成了治霾绝唱。

开罚单是小,健全问责才是大。政府对雾霾没能引起重视,是因为责任未落实。近期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改革已经不再唯GDP论英雄。一些地方已率先将空气质量也被纳入领导政绩考核。问责要到位,不光对污染企业问责到位,更要对政府领导要问责到位。空气治理的目标是什么,效果如何,阶段性考核必须落到实处。治理不力的领导如何处置也要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

开罚单只是开场戏,要想这场抗霾战争大戏唱得人民既叫好又叫座,恐怕还得政府部门在整改、问责上下足真功夫!

  (文/齐安以)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