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特供”随“特权”一起消失

日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通知要求,企业要按标准规定标注白酒标识,不准虚假标注产品执行标准和配料表等强制标示内容,不准生产无标识、标识不全或标识信息不真实的白酒,不准生产标注“特供”“专供”“专用”“特制”“特需”等字样的白酒。(12月4日人民日报)

从古代就有专门为领导阶层提供绿色天然食品可见,特供的历史已经很久远。虽然目前市面上有些“特供”是假冒伪劣商品,但毋庸质疑也有不少“真特供”。很多地方政府和部门则利用手中的权力,吃起“特供”来。官员们之所以会选择享用“特供”物品,在于其骨子里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特权主义,因为这不仅是身份的象征,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而当其习惯于享受“特供”物品的同时,会在潜移默化中滋生舍我其谁、狂妄自大的傲慢情绪,割裂干群关系,从而逐渐脱离人民群众。

国家有关部门明令禁止使用含有“特供”、“专供”等标识的物品,这无疑是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进一步转变作风,要从思想上消除自身的“特权”意识。

笔者以为,治理“特供”,根子在取消特权,狠刹“四风”,彻底铲除官僚主义特权的生存土壤。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既要严查含有“特供”、“专供”、“接待”等字样的物品,严厉打击商家假借“特供”名义谋取暴利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切实规范政府部门的采购行为,让所谓的“特供”商品回归公共产品本位。只有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们对“特供”商品的盲从心理,才能让“特供”商品逐渐失去市场地位。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从源头上消除特权主义的不良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引导党员干部严格要求约束自己,与百姓同喝“一瓶酒”,同吃“一个蓝子”的菜,同用一种商品,亲身感受到民生艰涩,切身体会社会冷暖,真正让服务于“特权”的“特供”,能随“特权”一块消失。

  (文/圈圈)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