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清王朝当作一个企业集团,清王朝皇帝就是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曾国藩就是职业经理人。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37岁任礼部侍郎(相当副部长)。丁忧期间,他奉命帮办团练(相当于项目),因势创立了湘军(相当于分公司),历尽艰辛为大清公司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大清公司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大清公司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
内部创业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对于正在实施的创业活动,企业最高管理层要给予其充分的行动和政策自主权,并指定高层领导与其保持联系,随时调配企业内部资源,帮助其排除创业过程中的内部阻力。
在曾国藩从项目助理到湘军统帅,直到打败太平天国过程中,大清公司尽管起初不给钱,也没有指导,尽管耍了些小心眼,尽管边用边疑,对以曾国藩为首的管理层的一些抗旨却没有深究,总体来讲,给予了曾国藩及其创业搭档有很大的自主权,而曾国藩也始终贯彻了两个坚持:坚持让老板放心、坚持为股东谋大利,妥善处理同僚关系,全力以赴大目标—消灭太平天国。
曾国藩在体制内创业的成功,除此之外,以下五点至今也值得体制内创业者学习。
一、广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高质量的人脉策略是曾国藩创业成功的前提。
曾国藩把择交当作人生第一要事,并以志趣远大者为首选。他和志趣相投的刘蓉、郭嵩焘以兄弟相称。在北京期间,他主动择友纳贤,不计出身门第,不计乡籍,满汉一视同仁。比如罗泽南、江忠源、胡林翼、周寿昌、吴文镕、唐鉴、穆彰阿、倭仁、吴廷栋、祁隽藻、肃顺、恭亲王等。这些人对曾国藩创立湘军分公司起到关键性作用,比如唐鉴向咸丰举荐曾国藩为湖南团练大臣,说“曾涤生才堪大用,为忠诚谋国之臣”,并以自己的一生名望作担保。
有了高质量的人脉,他面对老董事长道光皇帝的即时问话,逮住机会,直抒儒家经世安邦的观点,道光董事长听后不高兴,穆彰阿揽罪免曾国藩的不敬。咸丰帝登基不久,曾国藩**《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奏折,幸亏大学士祁隽藻等出班跪求,才使咸丰没有加罪于他。与新老董事长的交锋,使得曾国藩仕途亨通和贤名扬天下,为其创办湘军奠定了基础。
二、提升创业的社会意义
大清公司的92位团练大臣中,唯独曾国藩最终获得了成功。其奥妙是曾国藩把团练(项目)变成了分公司,并明确分公司的三大使命:众人建立功勋、消灭太平天国(异教)、维护大众信仰。
大清公司让在籍大员帮同地方官办理本籍团练事宜,就是让在籍大员任小项目助理。不超过二三百人的团练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小项目,帮同也就是协助,团练大臣也就是小项目助理。曾国藩对此犹豫不决。郭嵩焘亲自游说他:太平军绝不能成功,其致命之处是崇拜天帝,迷信《新约》,而以中国数千年的儒教为敌,所到之处毁学堂、砸孔庙、杀儒士,文人学士无一不切齿恨之。连乡村愚民、走卒贩夫也不容其毁关庙、焚庙宇。我辈出以卫道争民心,正可以应天命、顺人心、灭洪杨而振国威,正可一展鸿图,乃天赐大好时机。卫道的社会意义让曾国藩豁然开朗。
他在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帮助下,获得董事长咸丰的批准,在长沙办大团练。曾国藩由帮办团练(小项目助理)变为编练新军(大项目经理)。在湖北按察使江忠源的帮助下,获得大清公司董事长咸丰的批准,在衡阳创办水师,并获得特批:截留漕米,用作军糈。曾国藩由大项目经理变成了分公司总经理。他高举孔孟大旗,并指定《王船山遗书》为湘军公司的企业文化读本。
在《讨粤匪檄》中又把湘军的出战定位为卫道之战(恢复中华传统文化的道义之战)。曾国藩高举为道义而战的旗帜,极大地提升了湘军的社会使命和意义。
三、创业要搭档性格组合和知人善任
曾国藩深知办大事需要搭档同舟共济的重要性
第一次办团练,他和好友罗泽南、王鑫组成搭档。根据黄氏TOPK十字架圆盘模型分析,这个创业搭档是猫孔二元性格组合,曾国藩为猫头鹰型风格、罗泽南为猫头鹰型风格、王鑫为孔雀型风格。由于曾国藩对风格掌握不够成熟,很快导致了他们在长沙的创业以失败告终。
退到衡州进行第二次创业时,只有岳麓书院的同窗李元度、在京的门徒陈士杰前来相助。第二次创业的搭档只有:李元度、陈士杰和塔齐布。根据黄氏TOPK十字架圆盘模型分析,这是TOPK的四元性格组合的创业搭档,李元度为孔雀风格、陈士杰为考拉风格、塔齐布为老虎型风格,曾国藩为猫头鹰型风格。创业黄金搭档走到一起,湘军才开始有喜色。随着曾国藩对行为风格的熟练把握和知人善任,逐渐形成了“曾国藩、胡翼林、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为核心的多达400余人的创业幕僚。
这支创业搭档团队具有价值观类似、能力互补和风格差异三大特质。曾胡左李彭的“和衷共济”是湘军崛起的基础,他们的组合具有四元性格组合特质。胡翼林为考拉型风格、李鸿章为猫头鹰型风格、左宗棠为老虎型风格、彭玉麟为孔雀型风格。而作为天生猫头鹰风格的曾国藩,做到了风格的熟练轮换,珍惜和团结其他风格。正是有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创业搭档(幕僚将佐)后,湘军开始走向辉煌。
曾国藩对于擅长治军的,就安排到营务处,使其历练军务,以为他日将才之备;对于精于计算的,便安置到粮台等机关,使其学习筹饷、理财、转输等工作;对于善于发明创造的,便安排到制造局,参加造舰制炮的工作。曾国藩用孔孟的“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之道来处理搭档之间的关系,用“心有灵犀,不露痕迹”处理高层关系,用以董事长核心利益为使命处理朝廷关系,使得曾国藩散发出一股极为强大的感召力,天下英才纷纷前来投靠,几乎全国人才之精华,都汇集到曾氏幕府,与他共创大业。湘军想不成功都难。
四、用创新方法设立创业组织
创新兵制是曾国藩创业成功的第四个关键。
针对团练与绿营的弊端,他创新了湘军的军事制度:第一,独特的募勇裁勇制度。开辟了兵为将有,将为帅有的先河。第二,创立独特的书生典兵制度与忠义血性的招募标准。第三,独特的军事组织体制。开创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先河,设立忠义局和编书局,忠义局主要任务是采访在战争中为清王朝“阵亡殉难之官绅”,汇总事迹,由曾国藩奏请建立专祠专坊。开创军事和情报机构,包括营务处和采编所。营务处略似今日军中之参谋部,采编所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降人、难民和侦察活动收集和整理太平天国的战略情报。第四,独特的后勤制度。设立湘军后勤总机关,如粮台,下设文案所等八所,设立筹措军饷的捐局等三局。他让湘军水师兼任军需物资运输任务,保障了湘军的连续持久作战。
五、两手抓队伍管理
束伍练技的两手策略是曾国藩创业成功的第五个关键。在招募与选拨时就以“忠义血性”为标准,这是价值观加行为风格的招选标准。
曾国藩主张“不练之兵断不可用,不教而战,谓之杀”,他主张兵勇和将才需要领导者亲自去陶熔造就。他拟订出了“勤教、转移与严绳”的思想教育策略,用密集的精神训话(勤教)、赏罚分明的奖惩升迁制度(转移)以及制订严格的部队操练准则(严绳),来管理湘军。
他把训练分为训和练两部分,用训导的方法改变队伍的精神面貌,用演练的方法提高队伍的技能。曾国藩的“训”包括训家规和训营规两方面,做队伍的思想教育和军纪教育工作,通过浅显易懂的军歌,如《爱民歌》《保守平安歌》等,来教育士兵们要善待老百姓。他要求所有将领熟背《讨粤匪檄》,并亲自给将领讲解缴文,要求将领亲自向士兵讲解缴文。把《四书》《孝经》等书籍下发到每一个士兵手里,曾国藩致力将部队打造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他的“练”包括练技艺和练队伍。制定了十日一循环的严格的训练计划,并亲往观看兵勇练习武艺和阵法。他通过“训导文、操练技”的方式把湘军打造成中国第一支训练有素的有主义和有文化的军队。
他对部属的激励也是采取两手抓的方式,一手荐举给上司,请上司给予部属奖赏,为胜仗的湘军将领向朝廷申请封赏;一手从精神上奖励部属。如举行隆重的授刀典礼感谢出生入死的部属,曾国藩所赠的腰刀,成为了湘军的荣誉象征。这种双重激励法(来自政府和统帅的激励,政府给的是名利,统帅给的是尊严与尊重),大大地提高了队伍的士气。
在大清公司,曾国藩始终是个职业经理人,从公司总部的办事职员做到公司总部的行政管理人员,以门外汉的身份担任项目助理,最后以分公司总裁(高级职业经理人) 身份开创“士人领山农”建立功勋的新局面,成为内部创业成功的楷模!
他的成功故事与经历告诉我们:企业内部创业要由具有创业企图与理想的员工发起,组成创业搭档,并在组织支持与默许下,由员工与企业共同承担创业风险,并分享创业的成果,作为创业第一负责人要具备高质量人脉、搭档艺术、知人善任的HR技能、组织创新和两手抱拳的能力。(黄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