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与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博士就软件与信息技术的未来趋势等诸多问题进行座谈沟通后,将其言谈中所涉及的部分精华观点做逐一整理,以刘博士口吻成文,以飨读者。
年轻人的虚拟世界
今天,我们中的很多人实际上已经感受到一个巨大的时代鸿沟已然出现在面前。虽然我个人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积极地加以参与,但大部分像我这个年纪的业内人士还是感觉到鸿沟对面的那个世界太遥远了。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在已经出现了一种特殊情况——年轻人成为了年长者的老师。年轻人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年长者对世界的认知越来越麻烦。如果说,人类在过去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若干次巨大的迁移,曾经有几十亿的人口从物理的一端跑到另一端,那么现在即将发生的这次迁移将更为壮观——人类正在经历着从现实社会向虚拟社会的迁移,从这个现实的世界迁移到像神话里描述的另外一个虚拟世界,而后者所拥有的娱乐、起居以及所有的商业行为都与现实世界是完全不同的。
这场空前规模的“大移民”已然开始,但现实世界中仍然还有很多人站在原地。我最近和我的合作伙伴史蒂夫•佩珀马斯特联合出了一本书,叫《融合时代》,现在这本书在美国也同期出版了英文版。我写这本书的目前其实就是给仍然停留在现实世界这一端的人们观看,希望这些因为各种原因而距离数字化生活还有一定距离的读者们与我一起共勉。
回到我们刚刚谈及的主题,虚拟社会对传统社会的冲击才刚刚开始,但我们已经能够看明白谁才是这个世界最积极的拉动者和创新者,那就是年轻人。因为年轻人对另一端的虚拟世界有着独特的了解。
未来的新世界一定是年轻人率先发现的,他们先有体会,先有评价,然后再传递给年长的人,现在是年长人向年轻人学习的时代。
我认为,这个时代是个人创业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时代。但同时,它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和一个最坏的时代。之所以说是“最好的时代”,是因为在每一个人的面前都有机会;而之所以说是“最坏的时代”,是因为在激烈竞争之下,每一个人又都没有必然的机会。事实上,中国人从来不缺少创业的梦想,这个时代应该是一个为我们量身定制的时代。
融合时代下的跨界机会
全球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历史就像一部武侠小说。从最开始的强调专注转变为未来的强调融合。即便是原本讲求专注的苹果、微软这类公司现在也开始染指众多产业。大家都在思考自己未来的出路在哪里,思考的结论是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在不创新、不突围的情况下存活太长时间。
技术在这个时代得以充分融合,未来或许没有一个纯粹的IT职业,纯粹的IT技术公司或许也将不复存在,一个行业会与其他行业进行充分的融合,这是一种跨越。
社会在变革,互联网在冲击着整个社会,这使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场景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与此同时,鸿沟对面的虚拟社会还在建设之中,这导致了这个世界出现了太多不确定因素。这个世界的主角、规则、道德观、价值观……,一切都在不断演化过程中。
东软也在跨界。在与智慧医疗的业务对接中,东软实现跨界经营是一种必然。在这次跨界过程中,东软熙康需要借助现实中的医院体系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中国医院也需要借助与东软的合作走出旧有机制。未来十年是中国医疗体系充分开放的十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共同的核心目标并不是建立一个单纯的医疗生态系统,而是建立一个医疗利益共同体。这需要一个实践、探索和试错的过程。
在我的设想中,居民小区中的民众会在家里通过熙康平台将自己的健康数据定时传递给医生,他们的吃饭、休息、运动数据对于医生而言都是一种宝藏。社区医院的医生们通过互联网去关爱他们的病人,为病人提供及时、到位的处方,这样民众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关爱、治疗和健康恢复,这就是熙康平台的初衷。
通过大数据和社区终端服务,熙康可以将医疗服务进行跨行业的整合。通过互联网手段,原本只能负责100个病人的医生可以同时照顾1万多病人。目前,熙康平台在国内已经铺到了八个城市,北京市也即将开通这一服务。未来的房地产公司不再只是卖房子,而是在销售生活方式,成为民众生活方式的提供商。同样,熙康平台未来也将变成医疗资源的整合者,而并非只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
一种商业模式从原有形态发展为新形态的过程中一定会考验相关企业的远见和耐心。我们不可能让一个人从习惯穿长袍大褂马上习惯套上西装,这需要耐心和执着。
同样,在虚拟世界一定也有很多抽象的问题需要解决,互联网时代会创造很多新的产业,而且我相信,未来的互联网时代一定需要一个全球化的主角来重新制订规则,一定会形成新的文化,因为讲求跨界的互联网行业不会脱离其他行业而独立存在。
对于智慧医疗这个社会“刚需”而言,东软看得到,正在做,别人也自然看得到,可以做。这时就要拼三点:第一要拼谁做得早。第二要拼谁的资源整合能力强。第三就是要拼耐力。东软前期的大规模投入的确在医疗设备、公共卫生、智慧医疗等方面取得了先机,进行了周密的资源整合准备,同时,东软做任何商业模式都在讲求拼耐力。这个耐力不只包括意志上的耐力,还包括人力和资金方面的耐力。换句话说,东软需要活着等待真正的机会到来,而不是在看到光明的灯塔之前就倒下。我们一方面需要通过修身来增强自己的体力,同时需要积累自己所有的资源,以便在抵达目标之前具备各类抗风险的能力。
信息消费时代的创意与挑战
我近期到世贸天阶拜访一位从事房地产生意的朋友,发现他那里销售业绩最好的两个员工,一个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另一个是化学专业出身,竟然没有一个是房地产专业科班出身。由此我想到,决定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诸多因素之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他的性格和态度。过去经常讲“性格决定命运”,未来是协同和合作的时代,人们的命运将主要取决于他的合作和沟通能力。这甚至会成为评价人们最基本工作能力的准绳。
一个人无论从事哪个专业,如果始终死守在一个很狭小的区域,那么他未来的发展空间一定有限。因此,我们的知识要多元化,学习也要多元化。现在已经步入了持续学习的时代。未来教师最重要的职能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方法的引领者。
此前我曾经说过,现在的世界正在完成着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迁移,现在很多人的性格就同时兼具着现实世界的性格和虚拟世界的性格,或许未来还会出现虚拟世界的人类性别。对下一代教育而言,培养重点应该是性格和沟通能力,这远远比普通的知识传输更重要。我们回想一下,成功的人,其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都会非常强,他的性格可以帮助其凝聚资源,整合能力。这也是东软正在启动的智慧教育业务的初衷。
这里需要提到一个新词——信息消费时代。未来,信息消费时代所彰显的第一个特征是数据会变成产品。未来会诞生一大批软件公司,但不是卖大软件,而是卖小软件。这些小软件可以不付费便可以使用,但是它们可以通过服务或流量获得相应的回报。这使得软件行业的商业模式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类软件公司的数量在未来一定会有爆炸性的增长,甚至会宣告着“软件作坊新时代”的到来。另外一个特征是互联网行业会产生大量的终端新设备。这一类终端产品会采用云服务的模式为消费者提供各类服务。比如,现在的汽车音响仍然需要CD或闪存作为音乐载体,而在未来人们或许只通过无处不在互联网来进行按需点歌,同样,未来的人们也会喜欢通过互联网来完成定制教育、颁发资格证书。
我认为这个信息消费时代才刚刚开始。虽然我们此前一直关注的传统制造业仍然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未来人们的消费行为一定会与互联网息息相关。这个世界将充满创意。(采访&成文:曾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