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真的很少在周末发文,一旦发文,必有大事发生。
比如小编失眠啦,熊晓鸽又给IDG资本公众号投稿啦,等等。今天的情况属于第二种,故事发生在最近的一次LP年会上……
文 / 熊晓鸽
投资人枯燥的生活里偶尔也有小惊喜。
前些天,IDG资本召开LP年会。白天是满满的商务议程,晚上就安排了一点轻松愉快的小花絮,比如,到我们投资的 700bike 参观,试骑一下他们的最新款自行车。我的同事,还有那些来自全球的IDG资本的LP们,原本都是一脸严肃、一本正经的业界大佬商务精英,此刻看见一辆辆漂亮时髦的自行车却像孩子一般兴奋雀跃,蜂拥而上,一伙人成群结队地骑着自行车冲进了熙熙攘攘的大街——不谦虚地说,这可能是世界上资本最雄厚的自行车队了。
从美术馆后街,绕故宫,经过天安门,再穿过午门……春风沉醉的夜晚,华灯初上,空气难得地没有城市的浊气,崭新的自行车轻盈得好像能够飞起来,托着人的身体,牵着人的思绪。
在上个世纪末的数十年间,那些还没有久远到让人遗忘的日子里,自行车几乎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晨光中,潮水一般的自行车流汹涌浩瀚;深夜里,匆匆掠过街头的骑行者如惊鸿一瞥;尘土飞扬的小道上,神乎其技的乡间“骑士”驮着媳妇抱着娃,高兴了还玩个大撒把……一帧帧有点泛黄的影像,曾经是我们共同的集体记忆,也记录着个人的喜怒悲欢。
刚刚6岁的时候,我就学会了歪歪扭扭斜跨着骑成人自行车,笑傲同龄小伙伴。1978年1月,拿到湖南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骑着自行车从工厂一路风驰电掣奔回家向母亲报喜。1986年8月,怀揣38美元出国留学,到美国的第一天,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居然就是修理自行车。也是从那一天起,我知道了同样是骑自行车,美国人和中国人其实大相径庭。
老板扔给我一箱零件,两个小时后我把这箱零件组装成一辆新车。老板口中的这辆中国制造的自行车其实来自台湾,它和当时大陆流行的朴实耐用且载重的自行车截然不同:轻盈、亮丽,在我看来,很有些“华而不实”。但老板对我解释,因为美国人骑车,大多不是为了代步赶路,而是为了“运动”和“休闲”。我似懂非懂地点头,对于一个前途未卜满怀憧憬的留学生来说,这两个词,不陌生,却太奢侈。
过去20余年在中国从事风险投资,商旅奔波劳碌于中美之间,一路 “快马加鞭”,自然与自行车无缘。没想到去年,久邦数码的前掌门张向东第三次创业做了700bike,IDG资本也再度成为投资人。在向东满怀激情地阐述他的运动骑行和都市消费新理念的时候,我恍然记起亲手装配的那辆并不仅仅作为代步工具的漂亮的自行车,心里暗暗感慨,中国都市生活的画卷,也终于到了更新换代的这一天。
再回波士顿的时候,我特别留意到学校门口的那家自行车店,居然还在营业,卖的还是一样的台湾贴牌生产的自行车。这些年,除了互联网,美国的街市景观乃至生活方式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但20多年弹指一挥,在中国,还真是换了人间。
让我欣慰的是,如今我们的700bike,也不再是为了让母亲驮着幼儿在凛冽的寒风中辛酸艰难地骑行。从诞生的那天起,700bike就是灰色生活中一道华丽丽的闪电,倡导着爽若飞驰的自由和快乐。从对“小康富足”的渴望到对“品质生活”的向往,以人体的自身能量为动力的自行车,驱动的,却是人类追求幸福快乐的精神能量。
在这次IDG资本的LP年会上,我向IDG资本的出资人讲了这个我与自行车的故事。
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新阶段,新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消费升级将会衍生出无限可能性,而这一趋势也是IDG资本下一个阶段的三大投资方向之一(人工智能、消费升级、泛娱乐)。我几次对向东说,等700bike上市后,我们去买下波士顿那家自行车店,把它变成700bike专卖店。向东笑笑。大约对他而言,那不过是a piece of cake,但眼下,他们正忙着,把蛋糕做大。他说,听了我的自行车故事后非常感慨,于是他特意把编号001的第一辆下线的700bike送给了我。
夜色撩人,夜骑更让人亢奋。没有当过修理工的投资人不是一个好骑手。我打算以后多骑自行车。
【后记】标题的灵感来源于一本书《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是一本“哲学小说”,推荐你去看看,你会发现原来骑摩托车的游记还可以那么哲理。对了,还漏了一件大事!这几天 2016 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5.6-5.9)正在火热进行中,喜欢自行车周末又有点时间的你可以去看看呀,IDG资本投资的700bike也在现场。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