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参加白宫网络安全峰会,并接受了科技媒体Re/code的专访。
氧分子网 2月17日报道
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在斯坦福大学参加白宫网络安全和消费者保护峰会后,接受了科技媒体Re/code联合执行主编卡拉·斯韦谢尔(Kara Swisher)的专访。此次会谈涉及到许多科技主题,包括网络战、科技界招聘多样性、白宫与硅谷关系以及奥巴马总统个人科技产品选择等。
专访摘要如下:
网络安全:网络袭击等同于战争行为吗?
斯韦谢尔:让我们首先讨论下网络安全问题。这是一次网络安全峰会,你已经与蒂姆·库克(Tim Cook)和其他领域的著名人物进行过讨论。现在,已经发生过许多网络袭击事件,其中索尼公司遭袭最著名。美国政府称朝鲜是那次袭击的幕后黑手,这属于战争行为吗?
奥巴马:我不认为网络袭击属于战争行为,但我认为它们属于破坏财产和商业盗窃行为,这同样非常严重。无论犯罪行为是否有国家支持,它都是一大问题。我刚刚与来自不同部门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信息官们就此交流了看法。
他们都认为,国家支持的网络犯罪行为属于不同范畴,因为黑客将拥有更复杂的技术、更多的资源与耐心。为此,私营部门急需政府机构帮助,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包括信息共享、数据收集等,并将它们以更快速度在经济领域传播,以期望获得更好结果。
此次峰会的目的之一就是确保能够建立政府与私营部门协作机制、帮助消费者提高风险意识、建立更好防御措施以及更好更快地对网络袭击行为做出回应等。我们迅速得出结论,那就是我们需要更灵活的系统。它不同于你只能设立几个标准、法规或监管规则,然后坐收荣誉的传统设置,我们必须保持不断升级。
斯韦谢尔:更严重的网络袭击会如何?关闭纽约?随着我们进入数字时代,我们变得更加脆弱。
奥巴马:我们的确变得更加脆弱,我们已经拥有许多关键基础设施,包括华尔街等金融部门、电力以及空中交通控制体系等,这一切都更加依赖于数字技术。为此这些领域也更引人担忧。这些领域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其大部分主体都属于私人企业。政府不仅需要与私人公司加强协作,还应将这些企业联合起来,让它们更高效地应对威胁。只需要一个链接,你就可以将9家公司联系起来。
我希望所有人都能认识到网络威胁的严重程度,关键就是更高效地协调立法。比如,我们曾推动国会为公司提供某些有选择性的责任保护,以便于当它们分享信息时,不会受到未来诉讼案的困扰。今年,我认为将在这些领域取得更大进展。
斯韦谢尔:我们自己也曾对其他国家发动过网络袭击,比如曾有许多报道称伊朗核系统曾遭到美国袭击。在我们做同样的事情的同时,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他们的防护行为?
奥巴马:正如我在CEO圆桌会议上所说,网络防御与进攻之间没有清晰界限。我们在这方面有很强能力,但其他国家同样如此。最终,我们需要去做的就是寻找某些国际协议,就像处理核武器那样,设定明确界限和规则,以便于每个人都能更好地遵守。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
斯韦谢尔:那只是单纯的防御吗?
奥巴马:我不会对你撒谎,这是我们内部也存在的争论。因为当你开发出足够的防御能力后,意味着你也拥有了潜在的进攻能力。现在,有很多事情我们非常清除。比如,我们不像其他许多国家那样派遣工业间谍,也不像许多国家那样甚至介入窃取商业机密的活动。
我们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围绕着非国家行为者的威胁进行,包括恐怖主义。网络恐怖主义日益成为我们关注的领域。但是如果我们期望其他人也与我们做同样的事情,我们就需要建立一整套保障措施,以确保我们所支撑的高标准。
斯韦谢尔:我们需要建立朝鲜那样的网络军团吗?
奥巴马:我们有独立的网络结构,网络司令部可以协调许多网络活动,部分原因是我们的防御系统、武装力量都依赖于数字世界,而这个数字世界同样面临被渗透的危险。因此,设立独立的网络司令部不仅可以监控、防御和集中保护国防部、武装力量,同时也能保护关键的基础设施,同时监控其他国家的潜在破坏行为。但我要强调下,此举并非因为朝鲜特别擅长此类攻击,而是因为非国家支持的网络攻击也能造成严重破坏。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提升我们的能力。
与硅谷关系:历史上一直很亲密
斯韦谢尔:下面让我们谈谈你与硅谷的关系。许多人认为你与硅谷的关系有些紧张,你怎么看待当前你与硅谷的关系?他们对美国国安局感到紧张,他们继续遭到伤害。
奥巴马:我认为,可以公平地说,从历史上看,我与硅谷以及科技界的关系就一直很好。许多科技界的人物都是我的朋友和坚定的支持者,我们总是互相交流。但是斯诺登泄密事件的确伤害了政府与许多科技公司之间的信任关系,这可能是因为此事影响到他们的底线。当你回头去看我们做过的工作时,你会发现,我一直在尝试改变管理这些新技术的法律规则。
在美国国安局泄密事件中,我们的反应有点儿慢。事实上,我们对美国民众所做的一切都受到严格限制。总的来说,我完全相信:美国不存在滥用权力的情况。但从传统上说,没有任何法律限制我们的情报机构不能从国外或非美国人身上获取信息。所以最终结果是,像监控德国那样影响巨大的事件曝光后,这不仅仅是政府之间关系问题,突然所有硅谷公司发现自己的底线受到挑战。因为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公司,它们想要取代美国公司的地位。
加密问题:理解执法机构的压力
斯韦谢尔:让我们谈谈加密问题。谷歌(微博)与苹果正在采取的措施有什么问题?你可以加密电邮,难道不应该允许每个人拥有加密电邮或保护措施的权利吗?
奥巴马:每个人都有这种权利。我也是加密技术的坚定支持者。问题是,假如你想知道某人是否参与恐怖阴谋时会如何?FBI正试图找出他们与谁联系,以便预防袭击阴谋。从传统上说,FBI需要获得法庭授权进行调查。当他们来到公司时,他们需要通过法庭授权进行监听获得信息。公司在技术上可以满足,但部分因为他们响应客户的特殊要求,或满足客户隐私担忧,公司开发加密技术,导致政府也无法获取信息。公司会说:“抱歉,我们无法遵照执行。它被密封,即使政府有合法请求,我们也没有相关技术支持。”
斯韦谢尔:他们做错了吗?
奥巴马:不,我认为他们对市场需求做出了恰当回应。只是我们所有人都感到担心……
斯韦谢尔:你打算怎样做?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就是进行观察:是否有什么途径可缩小分歧?最终,每个人都想知道,我们是否能使用智能手机进行交易、发送短信、进行私人聊天,这一过程是否存在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加密。唯一的小问题就是,当有恰当请求时是否能获得支持。由于没法获取信息,我们可能面对国家安全威胁而束手无策。如果事实如此,我们需要进行公共辩论。我认为硅谷的一些争论将产生一个合理的说法,某种妥协比加密的危害更大……
但我了解执法机构的难处。他们期望能够阻止每一起阴谋,每一次袭击,每一枚飞机上的炸弹。而每次因为无法追踪信息最终导致攻击发生后,他们都承受很大压力,因为公众都需要答案。在进一步支持加密的同时,我可能在执法机构内部做一些调整。公平地说,我认为公众在支持加密权利的同时,也希望不受恐怖分子威胁。
隐私问题:自己的数据自己做主
斯韦谢尔:让我们讨论下隐私问题。你一直希望能够通过一部隐私法案,但谁将拥有用户的数据?在欧洲对谷歌和Facebook执行更严格的监管制度时,你却默认他们的行为。
奥巴马:我认你拥有自己的数据,我拥有我的数据,我们拥有自己的医疗、金融数据。这是一个令人感到讽刺的领域,有时候我与硅谷产生分歧,因为人们相当激烈地谈论政府入侵。但有些商业模式是此前建立的……因此,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让人们提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人们知道他们的数据如何被使用,增加透明度。透明度越高,客户的选择也越多。
我可以举个例子,教育技术正被卖入学校。许多孩子可以在网上与老师进行交流,但他们的数据却被营销公司获得,然后再被卖给其他孩子。我认为,这种行为应该被禁止。同样,许多领域我们也要说“不”,即使消费者提前知道自己的数据被使用。
斯韦谢尔:欧洲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很强硬,并对谷歌、Facebook以及其他公司进行了许多调查。
奥巴马:为了防备谷歌和Facebook,欧洲有时候做出的回应更多受商业利益驱动。正如我所说的那样,像德国等国家,鉴于其有秘密警察的历史,在这些问题上十分敏感。但有时他们的服务供应商无法与我们竞争,为此他们试图为我们的公司设立障碍,以阻止其有效运营。我们拥有互联网,我们的公司创建它、扩展它以及完善它,这是欧洲公司无法匹配的。因此很多时候,欧洲被描述为高尚立场的行为,实际上只是为商业利益服务。
多样性问题:人人学编程很重要
斯韦谢尔:我们发明了互联网,我们创造了最重要的科技公司,而现在多样性却成为新的问题,特别是在女性比例方面。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何改变这个方程式?因为许多人觉得,即使我们拥有这些强大的工业,我们在很多领域也正在失败。
奥巴马:首先,我们并未迅速衰败。只是如果我们现在不做出更好的选择的话,我们的领导力将被削弱。STEM教育就是巨大优势。我们的所有孩子已经可以学习数学和科学,从小就能学习如何编程。
斯韦谢尔:我看到你也在学习编程,你鼓励自己的女儿学编程吗?
奥巴马:当然。但我认为她们开始得有些晚了,女孩参加数学、科学以及技术学习时,从小开始很重要。弱势群体、非洲裔美国人、拉丁裔美国人,我们需要让这些孩子也参与进来。他们是美国人口增长最大的部分,如果他们不具备基本的数字素养……
斯韦谢尔:会有什么问题吗?我的意思是,许多公司70%员工是白人,70%是男性……
奥巴马:我认为,这个问题的一部分是我们的学校系统没有最好工作,而且我们也没有帮助学校和老师以有趣的方式教授孩子们。最终某些特定人口只是泛泛而学。以女孩为例,我们没有提高他们在STEM中的成功模式。有人曾谈论,很少在电视上看到女工程师。
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个问题。这是个长期问题,让所有人才集中起来。更为直接的是,现在我们对人才的需求十分紧迫。全面的移民改革将修改我们的系统,以便于世界各地最好的人才都将汇聚到美国,在这里学习的人才也无需被迫离开。我们将在国会中推动这些改革。但到目前为止,国会依然阻止这些措施。
斯韦谢尔:你会做什么?
奥巴马:我要做的就是执行已经宣布的移民改革措施。有些领域,我可以帮助减小阻碍,帮助有天赋的外国学生更容易来到美国。但是我们到目前做得还不够,需要立法支持。因此我们会继续推动立法。好消息是,到目前为止,这里的生态系统都领先于其他地方,这里有很多人才,有许多资源支持……
尽管依然有许多人离开,但重点是这里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在一些成熟而有限的行业中,一直都奉行“零和游戏”规则。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将继续涌入美国,过去多数人前往硅谷,现在他们也前往得克萨斯州的奥斯丁等地。我们会促使公共和私营部门加强合作,培养更多工程师。美国政府与英特尔等一大批公司都是合作伙伴。
科技习惯:只用黑莓手机和iPad 想试戴苹果手表
斯韦谢尔:我还想问你一些有关你个人科技方面的兴趣爱好。我知道你看许多体育节目,你通常在哪里看它们?手机还是电视上?
奥巴马:老是跟你说,在看球类比赛时,我通常在电视上看。但是看集锦类节目时,我通常在iPad上看。
斯韦谢尔:你依然在使用黑莓手机吗?
奥巴马:我使用黑莓手机主要是因为自己的活动有限,基本上就是收发信息。对我来说,使用黑莓更方便。但是大部分非工作类东西,我都在iPad上进行。我的女儿们都有iPhone,因此我认为它也不错。
斯韦谢尔:你穿任何“可穿戴衬衫”或戴健康设备吗?
奥巴马:没有。
斯韦谢尔:顺便说一句,你可能错过了谷歌眼镜。一旦你卸任,你觉得自己会使用哪些设备?我知道你喜欢自拍杆。
奥巴马:对,就像BuzzFeed网站展示的。实际上,我第一次使用自拍杆是在夏威夷度假时。当时我的摄影师拿着GoPro相机,人们开始使用自拍杆。
斯韦谢尔:你使用其他科技产品吗?
奥巴马:我基本上只用iPad。我还没有健身腕带Fitbit,但我努力工作。很多人都说苹果智能手表可能是工作之余进行锻炼的最好伴侣,因此我会去看看。我会去尝试,但我不想给库克做太多宣传……我会首先看看产品,但他告诉我非常棒。
斯韦谢尔:如果你大政府需要一个标签,你希望是什么?
奥巴马:#YesWeCan#
有钱的是老板,有本事的人打工,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运转的。
所谓拳头大说了算这种逻辑只在鹰派的春梦里存在。
其实20年前美国人也这样骂日本人,日本比中国更过分,连自己国防都不想管。真以为日本非军事化是因为美国限制?你们都被宣传欺骗了。
不过搭便车也是有极限的,到了一定程度,想不自己动手也不行了。
典型如20世纪初的美国,英法都放话了,你再不扩军以后就别叫我们叔叔了。就这样还是和德国间谍演双簧才让美国参展的。美国一战只干了一年,损失在当时是最小的,但是威尔逊回国后差点被美国人民给吃了。后续影响一直到罗斯福,“我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向美国人民保证,我绝对不会让美国军队前往国境之外。”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美国的放纵,导致德国在欧洲的胜利和日本的进攻。二战后美国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你们这些白人黄种人黑人都太TM烂了,你们管不好自己,我们美国人有责任把你们管起来。所以才有朝鲜战争,越战,海湾战争。
我怀疑中国离这天也不远了。不过只要美国自己不撒手,中国绝对不会自己去揽活。
现在已经不是保卫殖民地的时代了,派兵要么有大利要么有大义,虽然中国确实有这个需求,但是目前能力欠缺也没有合适的借口开这个先例。
比如中国在非洲的资源掠夺(难听但是是事实),各种基建项目和经济合作,牵涉利益非常大,但是由于政府的韬光养晦政策,中国企业或个体商户的利益得不到保证,经常投入很大,结果遇到社会动荡或者政府刁难,竹篮打水一场空。中冶在阿富汗的铜矿项目,前面投了几个亿了,还没动工呢,而且也不知道哪年能动工。
试想如果中国政府敢于学习美国,派遣部队进行干涉和保护,对方再这么做就要三思而后行。中国人在国外旅行经商,也会更有底气。
可是话说回来,非不为也,是不能也。派兵出去,要么变资本主义走狗,要么成共产主义输出革命,国内还得有一堆反战派和人权组织捣乱。派多了经济压力大,派少了达不到效果,权衡利弊下来,不如不派。自小布什以来美国吃的亏,大家都看得见,所以除非美国撂挑子,老子不管了,中国估计不会动这个念头。
在历届美国总统候选人中,奥巴马是比较奇葩的一位,奇葩出了好几个第一——
黑人、屌丝(据“草根”)、不良青少年(据“Storytelling”)、没银子。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奇葩横空出世,战胜了高帅富。其获胜法宝,不能用传统政治学理论来分析。
奥巴马08年获胜,12年连任,当选以来承诺的事情没做到几件,但是就是能当选,可以说,是网络营销时代,网络政治时代造就的。
首先必须要说,西方的选举,是候选人竞选、助选团队,通过媒体,与民众沟通,以获取支持和信任。也就是说,执政以前他推销什么主义和政策,需要通过媒体宣传,执政以后他搞什么,也需要通过媒体宣传,谁掌握了媒体,谁打动(忽悠)了大众,谁就能获得更多的选票和银子。
其实政治交流策略和手段,例如传统的作秀、打鸡血、修辞、幽默、许诺,比较新的框架、隐喻、讲故事、草根营销、黄色营销等,所有的候选人都会用,奥巴马不见得用得就比他们好。但是在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宣传上,因为他占了先机,使得他的政治交流效能被发挥到了极致。
西方民主国家竞选经历了传统媒体时代,多媒体时代,由于奥巴马利用WEB2.0技术平台的成功操盘,现在已经进入网络媒体时代。这是一个即使没有实质政治本领,也可以通过网络宣传包装赢得选举的时代。
候选人参加选战,就是在媒体上推广自己,争取到选票和资金,现代社会营销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媒体推销产品,人们买你的产品,往往是因为听到你宣传的它质量好、价格公道、经久耐用等特点。所以现代选战的特征是,候选人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努力推销自己的观念,主张。而后现代社会营销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媒体搞关系,打感情牌。人们忠诚于产品,可能是因为他品牌背后的故事(苹果、迪斯尼、星巴克),是因为认可其品牌文化,因为被打动才消费。所以后现代选战的特征是——候选人常常通过给民众打鸡血、作秀,在民众面前装鹌鹑或者装圣人、给民众讲自己的苦难经历,来博取共鸣,以获得民众对自己个人的支持,而不是增进民众对自己代表的政党,推广的意识形态、政策的了解。
在传统媒体时代,政治家通过报纸、现场演讲、集会等渠道与民众直接沟通来争取支持,执政期间需要用自己的政绩获得民众的信任。在多媒体时代,电视机的出现,使得可视化民主一度受人期待,民众认为,有了广播电视媒介,大家可以看到更加透明,更加真实的政治真相。可事与愿违,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后现代、信息爆炸、生活节奏加快的大环境下,民众更加非理性,容易感性化,主观化,盲目化,花痴化,政治家抓住这个特点,学会了通过镜头演戏,利用作秀、STORYTELLING, 政治营销、图片、影像的等一系列策略和手段欺骗民众,大搞情感战略,个人崇拜战略。因此多媒体实际上被绑架,也被怀疑。选民们看到的所有的候选人的形象,都是被精心包装的产物,民众听到的他讲的故事,都是被语言修饰的心理暗示。过去,选民的一般心理是,选一个自己的代理人,需要看他的政策是否有利于自己,而信息时代里,选民根本没有能力处理大量的信息,更没有能力去甄别在电视银幕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影帝,很多人不是因为政策,而是因为长相,生世,故事被他们打动,然后就脑残的随随便便的投票了。学术界、新闻界和评论界的良心人士很快反应了过来,开始质疑和反抗。
而web2.0技术出现以后,网络互动平台使得人们可以更加直接,自由的参与到政治交流当中,而传统的通过集会、报纸、广播、电视宣传的手法落伍。谁先抢占网络媒体和技术,谁更懂得网络营销的策略,谁就能争取更多的选民(脑残粉)。本来学术界觉得WEB2.0技术的出现,使得政治交流的互动性和透明度增加,这是一个实现协商民主的好工具,但是目前,并没有朝着理想的方面发展,政治家又一次绑架新技术加以利用,奥巴马就是例子,而这一次威力巨大。
奥巴马创造了用网络营销来进行政治选举的奇迹。
从策略上来说,他把WEB2.0的两大理论优势发挥到极致,又把互联网营销的两大常用手段应用得炉火纯青。
web 2.0 两大理论优势是The Long Tail 和 Granulity 。
“长尾”实际上是统计学中Power Laws和帕累托(Pareto)分布特征的一个口语化表达。目前国内没有对它进行准确定义。但是在查德威克的互联网政治观上讲,意思是有了网络平台,长期持续影响产生的效果,将等于或者大于某个“大新闻”的效果。
举个栗子,鸟叔搞一场演唱会,现场去了5万人,也只能容纳5万人,这5万人回家以后给亲朋好友宣传,把影响力扩散到10万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遗忘,开始粉新的东西,影响力开始下降。这个过程在图上以红色部分表达。然后鸟叔的演唱会视频被放到了YOUTUBE上,一年中,全球观众累计点击率将会在某个时刻达到10万人,并且因为YOTUBE的一直存在,其影响力随着在很长时间内一次次小的点击缓慢积累,这个动作接近正无穷。这一部分在图上逐渐递减,但是接近正无穷的曲线下蓝色部分表示。也就是说,有了互联网这个不受地点,时间限制的平台,使用者影响力可以随着时间的增长,接近正无穷。这一点对于候选人,政治家是重要的,过去只能通过集会,现场演讲,报纸新闻和广告,电台广播和广告,电视广播和广告这些无论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局限性的渠道来扩充和维持自己的影响力,而有了互联网,则可以跨空间,长时间把影响力维持,发挥到正无穷。
而颗粒,则是指,面对一向艰巨,庞大的工程或者任务(助选,动员,竞选宣传),可以利用web2.0的互动功能,将其粉碎化,分拆成无数细节,发给分布于全球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不同时空的人来完成,以极大程度的提高效率,说简单点就是蚂蚁搬家。这一点对于助选和动员的意义极其重大,有了web2.0,候选人竞选团队可以把助选、宣传、动员效率发挥到正无穷。
互联网营销的两大常用手段是草根营销和情感营销。
草根营销,就是用基层的方式指动员(忽悠)基层民众(乌合之众),打人海战术。
情感营销,就是不用告诉基层的脑残粉太清楚的主义,政策,只需要要作得一手好秀,给他们编故事,许诺言,打鸡血,让他们感动,激动就可以了。而草根阶层比较单纯,是最容易被情感忽悠的。
如果把草根营销和情感营销结合,则能够达到争取多数战胜少数的目的。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原理。
例如,当奥巴马完成选战后,他在Facebook上的好友是80万人,而麦凯恩只有20万。脑残粉不在一个数量级。
网络政治技术这一点,奥巴马的对手也在使用。但是奥巴马在策略上做到了——
1.策略与手段结合。
运用长尾、颗粒、草根、煽情等策略,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手段包装宣传。
2.传统与现代结合。
例:影片是传统的多媒体手段,而网上传递影片这种NTIC新技术被奥熟练操作。现场机会是传统个人动员手段,
奥巴马不但在传统报纸、电视媒体的广告上大力投入,同时也重视对新媒体的投入。
3.中央控制与基层主观能动性结合。
例:奥巴马竞选团队专门有一个负责宣传的部门,每天负责就不同事物向奥巴马汇报,换取基本的指导思想,然后分配下去,交基层助选团队、志愿者在基本指导思想框架下,最大程度自由发挥。
奥巴马的粉丝可以非常充分、自由的参与,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泛滥的文字、对话、玩笑、调侃、视频,而奥巴马的中央控制团队,对所有的宣传信息都进行了引导,推对奥巴马有利的,消除对奥巴马不利的的影响。
4.商业与政治结合。
利用商业营销的手段,进行政治宣传。
5.媒体与现实结合。
既要在媒体上宣传,又保持传统的现场机会,以进行个人动员和打鸡血。但是不同的是,奥的现场个人动员,是用新媒体手段来完成的。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个给他发邮件,他或者他的团队会回复,然后凭借这个邀请你参与一些现场机会的活动。给将要成为总统的人直接联系,是不是很屌?
6.高层与草根结合。
既要在大学里辩论,出入高档场所,也要到社区挨家挨户拜访,拉选票。
08年选战的时候,奥巴马竞选团队里已经有一个专门负责传媒的部门叫“新媒体”,主攻网络营销。
奥巴马08年的竞选官方网站是以WEB2.0的模式为主的,将NTIC(新媒体技术)如博客、视频、投票等互动环节充分利用。网站基本是开放的,更多的是通过信息的共享与互动来达到争取舆论支持的目标,“给予支持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方式”是奥巴马的策略。网友在他的首页上很容易找到发布自己建议和观点的窗口。试想一下,你是个屌丝,有一天可能成为总统的总统候选人回你邮件,你也可以在他的主页上吐槽和BB,是不是逼格很高?是不是会让你觉得他跟其他高冷的政治家不一样?
奥巴马在08竞选中投入在网络政治广告上的支出占美国08年所有互联网政治广告的50%,远超其它侯选人的总和。他在谷歌、雅虎和Facebook也投入了近800万美元的广告,还有一些游戏类及新闻网站也投入了广告。其在谷歌上投入了350万美元,还购买了其“关键字广告”。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一个美国选民在Google中输入奥巴马的英文名字BarackObama,搜索结果页面的右侧就会出现奥巴马的视频宣传广告以及对竞争对手麦凯恩政策立场的批评等,奥购买的关键字还包括热点话题,如“油价”、“伊拉克战争”和“金融危机”。任何人,一搜便知奥巴马对这些敏感问题的观点评论,有助于更好的了解他。据美国ClickZ统计,从2008年1月到8月,刚刚在美国总统竞选中获胜的奥巴马在网络广告的投入达550万美元,其中有330万美元投入到搜索引擎营销中,即有60%的费用投入到搜索引擎营销中。许多搜索引擎用户在看到相关的广告点击后,都到奥巴马相关竞选网站中注册成为志愿者,或者是发起当地的拉票活动,甚至是捐赠金钱支持。
奥巴马团队通过Myspace、Facebook、YouTube等几乎所有互联网主流平台和选民充分互动。在Facebook拥有一个包含230万拥护者的群组,在YouTube,仅仅一周内,其团队就上传了70个相关视频。吸引大量的长尾和草根力量,其中关于种族问题的37分钟演讲,自3月上传以来查看率已经超过百万次,《奥巴马令我神魂颠倒》点击超过900万次。
此外,甚至不惜动用病毒营销手段,发病毒邮件,扩散其影响力。
一般网民是不懂得罗姆尼、卖凯恩那些高冷的政策的,而一个社会中精英只是少数,对于广大网名来说,只要觉得奥巴马够帅,够新潮,够个性就可以了。因为对于民众,同样是财团支持和操纵的代言人,一个比另一个也好不到哪去,还不如选个看得顺眼的。
奥巴马筹集的超过6个多亿美元的竞选经费,据估计超过85%来自互联网,其中绝大部分是不足100美元的小额捐款。
尝到了08年的甜头,2011年宣战期间,奥巴马在技术上又下足了工夫。一个专业的技术团队。
看这个办公室的散漫样,是不是很有谷歌的味道?
团队成员都来自谷歌、Facebook、Twitter和TripIt的精英,都有在创业公司的工作经验,能够把一个app做得吊炸天。无数工程师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最终目标只有一个:让总统连任成功。
他们开启了独角鲸项目。
2012年初,独角鲸分成了两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开发API,一个小组负责设备整合,处理供应商设备的应用数据。随着独角鲸团队的扩大,应用开发的周期变得更快,地区选战团队有了更多的应用程序帮忙。人们见到最多的就是Dashboard和Call Tool。
Dashboard网页应用能够帮助即将成为竞选志愿者的人自动安排整理他们的招募和推广工作。Dashboard并没有代替选战办公室,而是要解决2008年大选时出现的,团队没有统一工具的问题。奥巴马竞选团队不能强迫人们使用Dashboard,但是开发者团队帮助选战一线的团队熟悉了这套系统,Dashboard开始流行起来。该应用程序的社交网络元素也帮了忙,成了奥巴马支持者们的Facebook。
Call Tool可以让身处任何地方的志愿者进行一次电话助选,显示出一位随机挑中的选民电话和说服该选民的对白词。Call Tool允许用户为每一通助选电话写笔记,后端程序能够进行“协作过滤(Collaborative filtering)”的预处理——比如说分辨出一个电话是否有效,或者使用这个电话的人说西班牙语——确保以后拨打该电话的时候处理得当。
所有志愿者使用的应用程序(包括Call Tool和Dashboard)全部和一个叫Identity的应用整合起来。Identity是一个单一身份验证登录程序,能够追踪志愿者的活动。
所有通过志愿者获取的数据都将通过独角鲸的数据库,再做其他数据挖掘的处理。
通过Dashboard,助选志愿者可以像机器人一样高效,和上千名选民通话。而在选战的最后几天,Call Tool让全美的志愿者能够帮助摇摆州的竞选团队去打助选电话,去拉票。”
奥巴马为什么获胜?利用互联网,走群众路线,发动人民战争——
再评论点私货:
二十世纪的美国总统,大多数都是出身豪门,肯尼迪、布什都是家族式的成功模式。往往这种世家出生的,他们唯一的玩法就是全世界到处去打仗,让国内军工企业大赚。打仗派出去死的是老百姓,紧缩的也是老百姓,募款还是来自老百姓。老布什当年没有完成这个愿望,他儿子要去完成,肯尼迪当年不想穷兵黩武,结果被人干掉了。一般来说,要想逆袭,选出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总统可能性是很小的。普通人根本就很难进入这个圈子。美国作为一个民主国家不等于是人人想选谁就选谁,总统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是财团,家族让谁当,谁才最终走得到那个位子上。同时他们也可以让他下来或者消失。
奥上去之前,是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总统成了比较不好玩的职业,因为你上去就是挨骂,美国穷奢极欲,然后印了一堆废纸,欠了一屁股债,除非天上下金子,否则没有人可以解这个局。而总统后面大多数是造成这次经济危机的资本家,经济危机中,是资本家是吃不了多少苦的,多是绑架政府,让民众来买单。甩一系列坑死民众的政策。在银行和信用体系很发达的美国,民众是没有办法的,钱要存在银行,个人信用体系要和银行挂钩,NM一切都看你账户,属于手无缚鸡之力的被银行家,财团吸干,所以对这些精英阶层是恨透了的。这个时候,奥巴马,一个穷小子,打着亲民路线(不是民粹)就冒出来了。民众寄希望在他身上,希望他能带领大家来一次逆袭,结果娃是个影帝,还是网络影帝。
不过如果从普通民众的角度上来说,我宁愿选一个毫无作为的总统,我也不想要财阀的代言人再干了,爷就是要把它选下去。而一个社会中,普通大众,绝对是占多数的。
放开移民,放开难民,大量黑鬼和棕人成为正式户口,又没有一技之长,快速消耗社会福利,又没有本事开就业的盘子,还一味纵容有色人种和左派工会,直接导致底特律汽车城成为不毛之地;
搞大医疗,让占人口20的富人和30的中产为剩下的穷人买单,想保的还保不上。
经济和支出出现大倾斜至今补不上;
在齐默尔曼和布朗案件纵容黑人,干涉司法程序,造成半个美国黑人上街打砸抢烧;
外交单方面撤军给自己赚一个诺贝尔和平奖,把英国晒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在复杂形势下不承诺保护,坐视ISIS坐大去咬俄罗斯和中国,没想到也回来咬他,造成中东糜烂和盟友以色列和土耳其的边缘化。
这就是最优秀的之一?共和党人表示不服~
作为中国较早的奥巴马铁粉,我在2008年的九月就会背奥巴马在南卡的初选胜选演讲了。总统大选当夜的芝加哥演讲和2009年的就职演讲我都是第一时间看的CNN直播。从当年的超级星期二出人意料地取得好成绩,到最后欧洲行和总统大选,我基本三天就要刷新一次奥巴马的竞选网页,还注册成为了该网的支持者。可以说,对观海同志的爱贯穿着我读政治以及美国政治的始终。
知乎是个尽量把复杂东西简单化的网站。所以楼上那位在西班牙学政治的大师的东西我觉得有些复杂,就简单讲讲我这个粉丝的亲身经验吧。
奥巴马2008年的选举,从结果上说基本是势如破竹,创造了近总统选举中选举人票数、选民票数的较大差距。那次选举,投票给奥巴马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个运动。奥巴马和他的团队将那场选举塑造成了一场运动,仿佛你不支持他,你就out了。
奥巴马的选战是一次非典型的总统选战,之前没有,之后的候选人恐怕也不会用这种策略。奥巴马将自己黑人、年轻、开朗的形象和change, hope 这类抽象的名词结合,表达出了他就是代表change, hope,美国梦的一个代言人。也正是由于他资历浅、出身草根,所以他可以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和希拉里、约翰·爱德华兹等一派民主党精英做切割,也正是由于资历浅,所以他可以把自己和华盛顿的不受人待见的国会和总统做切割。所以他塑造他自己,代表的是华盛顿之外的美国民众。这一点,华盛顿老人们做不到,外边乱讲,回去不好和其他小伙伴继续愉快的玩耍。共和党尤其做不到,难道要否定布什、否定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所以奥巴马没啥太多资历也没有,也就没有负担,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塑造自己的华盛顿局外人、精英政治批判者的形象。而这个就是老百姓期望的change.这个策略,是大胆而且冒险的。很多政治人物都会强调自己的政治生涯的政绩和具体的观点,但是奥巴马大法就是跳出这个思维模式,将所有传统政客和自己对立。奥巴马没有政绩就不讲政绩,主要在于画大饼,畅想未来。人生经验加未来憧憬,这是一个资浅政治人物的不得已选择,但是效果却很好。
对于当时厌倦了精英政治的老百姓来说,有一个出身草根的候选人是个好事。07-08年的经济危机,政客、金融家把无数家庭搞得血本无归,人民对于精英的怀疑到了一个高度,一个非精英的政治家,总比来自纽约州和银行家过从甚密的希拉里·克林顿更受一般人待见。而共和党的麦凯恩岁数太大,形象上太过严肃,当然失去不少印象分。
刚才说过奥巴马的黑人、年轻特质。而2008年的大选,投票率超过以往的就是少数族裔和年轻选民群体。奥巴马自己的这两个特质,激发了这些选民去投票,在这两组选民中,他的得票率都高于70%,也就无怪乎忽视少数族裔和年轻人分共和党吃了大败仗。
至于社交媒体和明星站台。2008年大选是facebook和YouTube普及之后的第一次美国总统大选,而这些新型网站代表的就是草根和年轻,恰恰就是奥巴马的特质。那时候关注总统竞选人的账号还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奥巴马说一句话,那粉丝就像和名人零距离一样。
所以,奥巴马的当选,和他竞选团队的策略、共和党的不得民心、希拉里的高冷范儿、美国的经济危机、黑人的社会地位提升、少数族裔和年轻选民的投票热情、伊战的泥淖、卡特里娜飓风、以及他自身的情况相关。但是这样的历史机遇无法重现,这种成功也就无法复制。
Change这个口号不能当饭吃。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奥巴马出身平凡,能在47岁就登上美国政治的顶端,执掌如此庞大的官僚体系和军事机器,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但即使传奇如奥巴马,回看他的人生经历,我觉得至少也有五个重大的转折点,其中任何一个没有走好都可能会终结他的总统之路。
第一个人生转折是在他20岁左右的时候。青少年奥巴马有过一段堕落的时光。因为对自己的黑人身份感到困惑自卑,他嗑药、荒废学业。然而他最终成功地把自己从自我毁灭的边缘救赎回来,考上了不错的大学,并转学到名校哥伦比亚大学而且成功拿到学位。这个转折让他的人生走上了正轨。
奥巴马毕业后在国际商务公司工作了一年,然后回芝加哥做了三年的社区组织者。他随后被哈佛法学院录取并于1988年入学。
第二个是在他29岁时,成功当选《哈佛法律评论》主编。这个头衔客观上来说非常牛,而且也为他第一次赢得了全国性的认可和知名度。这个人生转折让奥巴马得以跻身社会的精英阶层。他确实也在毕业后进入律所工作,并在名校芝加哥大学教授宪法学。
第三个是在他35岁时的1996年,他成功当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进入政坛。为什么说这个转折很关键呢?因为奥巴马本来可以选择继续在芝加哥大学教书并赢取终身教职,从此过上优越而且有保障的生活。但是他毅然放弃了这个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拒绝的机会。这个转折让我们看到奥巴马进入政坛的决心。
第四个是在2004年,他得到机会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说,并一票而红成为全国性政治人物。他能得到这个机会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且要感谢他的的非洲裔背景。但是他成功把握住了这个机会,而且他演讲的成功也让人们开始把他和四年后的总统大选联系在一起,尽管他那时只是一个在竞选联邦参议员的州参议员。这个转折让奥巴马成功打入全国高层政坛。
最后一个就是2008年了,47岁的奥巴马战胜党内声望极高的希拉里赢取党提名并击败麦凯恩登上总统大位。虽然奥巴马彼时才47,但是政治分析师们认为他2008年的机会是要比2012年大的。他确实也把握住了人生最有挑战性的机会。经过8年的布什不成功的执政,民主党的机会非常大。击败希拉里成就了奥巴马最辉煌的人生转折。
当然,这五个转折能发生的大前提是奥巴马确实是这块料:高帅、演说家、懂得动员群众、律师出身。甚至他的年轻和少数族裔背景放在08年也是优势。
最近正在看《金融战》这本书,刚好看到此方面的解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本书。
奥巴马的上台,更多的是犹太财团背后的支持。
背景介绍:美国的两大财团:胡蜂财团和犹太财团。
胡蜂财团:胡蜂主要指的是:(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 白人 盎格鲁撒克逊人 新教徒)。因为英文中胡蜂的拼写也wasp,因此把所有的新教盎格鲁撒克逊白人都叫做为胡蜂,这种血统不仅限于父系,母系也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也可以,比如巴菲特,父系上市胡格诺教徒,但是从母系上上诉则能追溯到爱德华一世,算是胡蜂。
事实上,只有在上流社会中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算真正的胡蜂。由于胡蜂的祖上建立美国,所以胡蜂算是美国的开山鼻祖了,其他族群要想往上爬,一般都要靠“胡蜂” “胡蜂”也会通过联姻的方式来接纳其他族群的优秀人才,在美国政界,你如果想混的开,但是跟“胡蜂”一点关系都没有,那是比较困难的。别的不说,就像美国大选,族谱专家都会列出候选人跟英国王室的亲缘关系,因为所有的“胡蜂”族谱上都会跟英国王室有关系(虽然不一定真实),如果候选人跟英国王室没有一点关系,那么胡蜂肯定不会接受一个纯外人来当总统的。这其实是一个态度问题,你不想跟英国王室有关系,那就说明你以后不会为胡蜂服务,就像在旧上海,不认青帮老大当师傅,在上海是混不开。就连奥巴马从母系方面深挖,他的祖先也有两位“牛”国王。一个是爱德华一世,另一个是苏格兰的狮王威廉一世。可以说,美国的所有总统都跟欧洲的王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胡蜂更多的可以被定义为一个贵族团体。跟所有的贵族一样,他们对底层上来的小混混——犹太人有点招架不住。
胡蜂财团:以摩根斯坦利为代表,还有第一波士顿、布朗兄弟哈里曼。胡蜂主要从事以银行、保险、军工业、石油业为主。
犹太财团:在美国建国初期,就有一些欧洲的犹太人过来讨生活,人数很少,18世界初,不少德国犹太人也来到了美国,开始做些小生意,这些人非常重视教育,因此文化水平高,发展的较快。后来俄罗斯波兰等国屠杀犹太人,使得大量的犹太人移民美国,由于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民族,老犹太人(先移民到美国的)帮助新犹太人在美国安顿下来。那个时候在美国开设银行的门槛比较低,因此不少做生意的犹太人开始开设银行,当时很多所谓的银行其实就在银行家的背包里,跟现在的背包公司差不多(莱曼和高盛也是在那个时期开设的,当时他们主要的客户也基本是那些小商贩),因为当时银行门槛低,倒闭的比较多,犹太银行在美国还不成气候。
19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大搞基建,当时的美国很穷,需要向欧洲借钱,欧洲银行认为当时的美国投资风险太大,都在观望。德国的犹太银行家和本土的德国犹太移民"银行家”觉得是个机会,大力支持美国的铁路和运河建设(啊~感觉德国人好叼啊),结果获利颇丰。通过这个机会,犹太人和犹太银行在这次投资中发展了起来,而且几大犹太家族关系更加紧密了。后来南北战争爆发,犹太人本杰明先后出任陆军部长和国务卿,几大犹太银行自然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很快的发展了起来,说实话这几大犹太银行赚的还不是太黑,洛克菲勒和摩根更像是抢劫了南北两个政府,发了国难财。经过这两次的合作和发展,几大犹太家关系更加密切,并且通过联姻来巩固了这种关系,最终形成了一个财阀家族联盟“咱们一伙”(our crowd)
犹太财团:以高盛、莱曼兄弟、库恩勒伯等投行为主。主要以投行、互联网等新兴经济为主。
两大财团的政治斗争
有了钱就要谋求政治地位,从而来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财富,同时借助政治优势来发财。不过在胡蜂自带的光环效果下,犹太人不但享受不到政治优待,还备受歧视,他们只能扶持代言人当议员或者高管。
宣传工具:胡蜂控制了美国市面上大部分的报纸,而犹太只控制了《纽约时报》等几家报纸,但是他们控制了当时比较新兴的媒体广播和电视。此外他们还经常做公益活动宣传自己,但是在胡蜂的引导下,民众们认为犹太人喜欢通过行贿来操纵政治,从而对犹太人并无好感。
转机:大萧条后的总统罗斯福上台,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这触动了原有大银行的利息,胡蜂们给罗斯福总统下绊子,犹太社团则坚决支持螺丝总统,并成为民主党基层组织“新政联盟的中坚力量。罗斯福扶持犹太财团干掉了JP 摩根和他的女婿小约翰·D`洛克菲勒(两大家族的联姻)所把持的中央银行,并建立了美联储。因此美联储的主席很多都是犹太人指派或者直接就是犹太人(占了29%),为了平衡犹太财团的势力,罗斯福让约瑟夫·P·肯尼迪(后来肯尼迪总统的老爸),虽然肯尼迪跟犹太人关系良好,但是私底下他却是一个反犹太主义者。
矛盾升级:一战后,美国成立了跨国公司特别调查委员会(即著名的奈伊委员会)1936年,犹太背景的《纽约时报》报道了一篇讲演,直指摩根家族挟持美国政府参加一战(目的是为了摆脱罗斯查尔德家族的控制?)这次”咱们一伙“一下子惹怒了以摩根为代表的胡蜂团体和义洛克菲勒为代表的德裔美国人(洛克菲勒和摩根同仇敌忾,且洛克菲勒在一战中发了很多战争财),两大代表登高一呼,反犹太主义者马上群体相应,对犹太进行了迫害。好在犹太人在禁酒令期间,成立了很多黑帮,对纳粹组织的迫害进行了反击。此时二战并没有爆发,二战爆发,纳粹成了胡蜂争霸世界的对手,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因此主流媒体上犹太人又变成了好人,且纳粹的一些暴行被披露出来,民众对犹太的看法开始转变,同时犹太人也鼓励犹太青年去参加(55w人)二战,这使得美军军团中有大量的犹太人,这样犹太人也不怕胡蜂突然的翻脸了。
在后来的民权运动中,犹太团体因为本身就有很多黑人,因此积极帮助黑人,并支持约翰·肯尼迪参选总统,肯尼迪当选后,任命了一些犹太人当选部长,但是肯尼迪当选后,过河拆桥,迟迟不签署《民权法案》,犹太人和肯尼迪家族有了矛盾,后来的约翰逊上台,犹太财团也出力了,又使得一些犹太人当上了部长,民权运动之后,犹太财团渗透到政界高层,开始有跟胡蜂财团一争高下之势
希拉里的翻脸
希拉里虽然是民主党人,确是根红苗正的胡蜂,且她老公任总统时,任命了12个犹太人当总统,被别人嘲笑为犹太内阁,心高气傲的希拉里憋了一肚子气,且自己的宝贝女儿被一个高盛的小伙子给迷住了,本来爱情这种事就是你情我愿,但是希拉里却认为是高盛派人在女儿失恋的时候乘虚而入,想进一步控制他们家。因此希拉里准备了一份《投机在石油天然气价格上涨的角色》,把矛头对准了以高盛等大投行为代表的犹太财团,大有一种想把犹太人当垫脚石的想法,替背后的胡蜂清除对手。
犹太财团亟需在民主党中找到新的候选人,后续更新~~~~~
奥巴马
多血统的男子:7%的黑人血统,43%的阿拉伯血统,25%的盎格鲁撒克逊血统,以及25%的犹太血统(这四分之一的血统据说来自于他的外祖父斯坦利·邓汗),奥巴马被称为犹太总统,也跟着四分之一的犹太血统有关,但是他的团队一般不愿意提及这件事。
奥巴马的外祖父家可不是一般的小门小户,举几个例子:1:斯坦利·邓汗的远房亲戚中有6位总统:詹姆士·麦迪逊,亨利·杜鲁门、林顿·约翰逊、吉米·卡特、布什总统父子。2:奥巴马的外祖母玛德琳是一个家境很一般的女子,在社区学院、在餐馆都工作过,认识了奥巴马的外祖父以后进了当地的一家银行,然后这位没有任何从业经验的中学毕业生过了几年就成为了这家银行的副总裁,但是却找不到任何有关她贡献的记录。后来斯坦利·邓汗去了夏威夷,德玛琳也跟着过去了,然后很快的又成为了夏威夷银行的副总裁~好神奇~3:奥巴马也不是从小生活在底层,反而家境十分优越,在夏威夷期间读的是最好的私利小学,全校就三个黑人。
严格来说,奥巴马并不能算犹太人,但是他还是有25%的犹太血统,大选时,78%的犹太选票都给了他,并捐赠了大量的金钱给他~。
基层锻炼:奥巴马虽然一直上最好的学校,但是成绩一直都不是很好,后来进入了哥大,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亮点,1983年毕业后先后在国际商业公司和纽约公共利益研究集团工作(这两家企业都有中情局的背景,且多被犹太控制)干了四年后,去芝加哥做了4年的民权律师,为什么在芝加哥呢,芝加哥的犹太黑帮很有名,犹太势力很大。他在当地帮助一些黑人团体当顾问、搞职业培训、并且通过教会来帮助黑人,博取了黑人们的好感。一段时间后,奥巴马打算从政,但是学历还是不够,如果你想在政界混出来,没有哈佛、耶鲁的文凭都不好拿出手,于是奥巴马看中了哈佛法学院(因为不用考试,只要申请就好),到了哈佛以后,奥巴马突然变得十分认真(大概是看过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了),过了一年,就被选为《哈佛法律评论》的编辑,不要小瞧这个位置,这个位置上的人,毕业以后都要到美国最高法院当法官助理的。在读书期间,奥巴马同学在全美最大的法律公司之一—盛德实习,并且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纽顿·诺曼·米诺,是他把奥巴马介绍给芝加哥的商业领袖认识。并且还给奥巴马介绍了老婆米歇尔,米歇尔家境平平,但是她有一个表叔叫卡波斯·佛内,是全国主要的黑人犹太教的主教之一,在后面的大选时帮助了奥巴马很多忙。
贵人扶持
奥巴马有着犹太血统,有重要成员米诺推荐,信得过,哈佛高材生,有前途;血统复杂,还是个黑人,容易吸引少数名族和年轻只是分子的选票~就是他了~犹太财团决定支持奥巴马。
于是,在奥巴马34岁时,芝加哥的州议员爱丽丝·帕尔默宣布自己放弃州议员席位,去参加国会议员选举,这时候奥巴马则去参加州议员的选举,帕尔默马上宣布奥巴马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号召自己的支持者投奥巴马的票,有了帕尔默的支持,奥巴马成功当选了州议员。(这件事中帕尔默是一个受害者,这其中还有一个国会议员西蒙在其中帮奥巴马,他当了8年众议员,12年参议院,在国会很有人脉,他忽悠帕尔默去参加国会议员选举,然后让她支持奥巴马,结果她两头都落空了~)西蒙的信誉很好,一般他拿了别人的钱就一定会帮别人的忙,他觉得奥巴马缺乏经验,于是介绍伊利诺斯州的参议院主席艾米尔·琼斯以及法官艾那·约瑟夫·米克华给奥巴马认识。有了这两位贵人的帮助,奥巴马在州议会混的风生水起。
02年,奥巴马准备参加联邦众议员选举,组织派来了著名新闻人来帮助他——大卫·埃克赛罗斯,他是个媒体专家、早年做过记者,专写政治评论,还帮助西蒙竞选参议院(对就是上面提及的西蒙),在他的帮助下,奥巴马高调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这本书一下子吸引了大批黑人,04年,名不见经传的奥巴马被安排做民主党全国大会的基调演讲,这说明了组织对他的重视。奥巴马同志从毕业后无论何地都有贵人相助,在竞选时也是。人品好~
独特的形象打造
经济危机后民众对官僚政客的失望和厌恶,他的经理人艾克塞罗德独辟捷径,提出了“变革”的口号。年轻的黑人政治家本身就是变革的象征。这个口号一打出来,奥巴马就“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了。 另外,这些年奥巴马独辟捷径,发展了两支奇兵:一支当然是通过黑人教会发展的黑人群众,另一支则是大学生。 奥巴马从小目睹妈妈搞革命,自己也当过学生干部,很知道群众运动的重要性,而学生运动又是群众运动的重中之重。他虽然当律师,管基金,搞社团,但一直都没离开过大学,跟学生组织一直关系密切。大学生大部分是左翼年轻知识分子,对他们来说,一个黑人当总统,本身就是社会进步,就值得他们去努力争取。 奥巴马团队将他塑造成一个穷苦少数民族(一般人看来,黑人就是穷人,就像犹太人就是富人一样)的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冲破歧视,实现了美国梦。这很符合美国主流价值观念,也很合对前途无比憧憬的大学生的胃口。 况且在大学生眼里,华盛顿那些老官僚政客早就该滚蛋了,只有奥巴马这样完全不一样的新人才能给美国带来希望。另外,奥巴马虽然也四十多了,但他明显属于学校这个网络群体,大学生对他很有认同感。 在他们的鼓动下,激进大学生义务上街帮奥巴马搞宣传。民众多半比较信任大学生,因为他们私心杂念少,公益心强。一大帮大学生上街搞活动,肯定不是要非法集资。再说谁家没有上学的亲戚?一个学生就能带动一群人。学生们有激情,有能力,本身就让人觉得是变革的希望。所以发动起来学生后,奥巴马的声势一下就盖过了其他竞争者。 奥巴马虽然只有7%的黑人血统,但长得非常黑,看起来很“黑人”。虽然这在小时候让他很烦恼,但在他从政后却变成一项很大的优势。试想,如果奥巴马自得跟迈克尔·杰克逊似的,会有多少黑人死心塌地地支持他呢?
奥巴马一开始从政就很注意利用这一优势,扩大自己在黑人中的影响力。 美国黑人人数众多,也是有穷有富。富黑人数量少,多半依附于各大白人势力,像鲍威尔、赖斯等黑人贵族就长期依附于布什家。不过正宗“胡蜂”势力对黑人总有点居高临下,即使偶尔关心也让人觉得像是在施舍。谁不希望有点尊严呢?所以希拉里们并不能吸引黑人贵族。也是上层黑人家庭出身的奥巴马夫人拍着桌子大喊:“几百年了,也该出个黑人总统了!”下面黑人不论穷富都是热血沸腾。 而大部分黑人是穷人,他们普遍信教。奥巴马凭借跟黑人教会多年的良好关系,在下层黑人中得到普遍支持。所以他所到之处,黑人都觉得他就是个黑耶稣、黑救世主。黑人群众经常在大街上载歌载舞,搞露天音乐会,宣传他们的黑救世主。 黑人的音乐天赋强,歌星很多,这种不要钱的音乐吸引了很多人。他们还给奥巴马的竞选活动写了很多流行歌曲:《是的,我们行》(Yes,We Can)《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全国人民大团结》(unite the Nation)。这些活动跟大学生的宣传一样,都是义务的。这些活动和歌曲使得支持奥巴马成为一种时髦,让广大青少年觉得要是不参加支持奥巴马的活动,那就out了,就会被同龄人所鄙视。就这样,奥巴马团队几乎一分钱都不用掏就红遍了全美国。
考虑到要团结黑人兄弟,又不能让其他民族产生误解,艾克赛罗德打算将奥巴马包装成林肯,因为林肯不仅解放了黑奴,还提倡各民族要和平生活。这比救世主更能让所有族群接受。
要说街头政治,学生和工人不分伯仲,而且经常相互支持,国际卡车司机协会、服务业雇工联盟等大公会表示坚决支持奥巴马,考虑到公会和企业的需求,奥巴马竞选团队有提出新新政(NEW NEW DEAL)的口号把奥巴马打扮成一个能带美国走出经济危机的“黑罗斯福”、
这些形象的变化,让奥巴马受到了选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经过经济危机,大家对老官僚政客们厌恶透顶,觉得什么都是他们搞坏的。现在有一个年轻的小黑人上场,当然让人耳目一新了。
新科技:
新科技主要是运用互联网,这方面@ 曾锴老师已经答得挺好的,大家可以看它的答案。
综上所述,奥巴马当选的原因不仅仅是个人的才能,也是各个财团利益调整的结果。再次感谢《金融战》的作者,让我们了解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2008年,奥巴马与希拉里争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位,吸引全球眼球。党内初选就如此被关注,美国政治历史上从未有过。而民主党的对手,共和党候选人的争夺根本没人关注。 一名黑人和一名女性竞选总统, 民主党初选直接变成了美国大选。尤其是奥巴马人气最旺,据说不少本是共和党的群众临时注册成民主党人,就是为了能参加民主党初选,给奥巴马投一票。
但是当时就有人质疑,奥巴马只是名参议员,没干过州长或任何实职的行政职位,光演讲口才了得,能胜任美国总统职位吗。这6年下来,看来这质疑是有道理的,所以希拉里竞选2016的呼声才这么高。可叹岁月蹉跎,一下耽误8年,希拉里也奔70了。
当初奥巴马竞选的钱从哪来?若你认为都是网上众筹的,就太天真了。民主党大佬的鼎力资助很重要。希拉里是克林顿之妻,她老公任内美国经济突飞猛进,夫妻俩人气颇旺,和奥巴马竞选时号称“买一送一”。但克林顿任内得罪了不少民主党大佬,他们最怕的就是克林顿家族势力过于膨胀,所以力捧奥巴马,打压希拉里。奥巴马能从名不见经传的参议员,一跃为民主党明星级候选人,与党内大佬的一直力捧关系甚大。
奥巴马当年写的《无畏的希望》。 奥巴马当年的竞选口号是“change we can believe in”和“yes we can”。 也就是在对当时美国社会现实的观察之后做出的选择。当时美国民众目前对社会现状严重不满:四千大兵命丧异国,军队却至今无法从伊拉克脱身;阿富汗武装分子猖獗,美军进退两难;世界领袖地位和道德优越感因为布什蛮横的先发制人和随后的“情报门”丑闻遭到广泛质疑;草率的经济政策引发了稍后点燃全球金融风暴的次贷危机,成千上万的民众面临破产、失业、失去住房的危险。当然这些问题到现在也没有解决,但是在当时而言,奥巴马的所带给民众的是一种变革的希望。
他向民众展现出来了他要做出改变的决心,干净的竞选过程,促进两党合作,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环保上他都承诺改变。可以说他在内外政都积极发出了让民众信服的改变的信号。
这是一个大的话题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清楚。当然成功竞选也离不开他的夫人和女儿的支持。
美国这两年经济状况和民意都不能支持大规模对外用兵了。但是ISIS和乌克兰这种,实在是在美国脸上来回的抽(虽说这很大程度上都是美国自找的)。这就让美国政府夹在中间很郁闷:出兵出钱去管这事情,民众不乐意;不去管,民众也不乐意,国际上的小伙伴更不乐意。于是美国政府当然想要别的国家来顶缸。
说你呢,那边那个“闷声大发财”的,你都赚了这么多了,该出点血了。
其实说了也没什么用,不过有枣没枣打三杆子吧。
这大概就是奥巴马这样说的原因。
但是一直以来,宣扬美国应该在全球范围内收缩的人也不少。美国前总统候选人软泡(Ron Paul)就提出,如果自己当选,将撤回美国所有驻外部队。
当然,这想法是极端了一点。
的确有一些偏自由主义的学者、官员提出,应该把中国更进一步拉进现行国际秩序里面来。一则让中国难以反对这个秩序,二则减轻美国的经济负担。
这大概是弗里德曼这样问的原因。
但是,很显然,美国维持这个国际秩序并不简简单单是一项利他的服务。这更重要的是一种离岸平衡和遏制战略的需要。
我们不妨想象,如果今天中国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直接且迫在眉睫的威胁,美国甚至不需要全面动员,只要动用欧洲的第六舰队、中东的第五舰队和亚洲的第七舰队,对中国通往其他国家的航路全部封锁,即可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维持全世界各地水道的畅通,一方面当然有利于美国主宰的全球化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就是保持了随时“选择性关闭”的能力。
把这种职能分一块来给中国承担,固然美国不必再为保持水道畅通而花钱,但反过来说,美国就丧失了选择性关闭这些水道的能力,而中国就拥有了这种能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现在如果敢说“以后马六甲这一块我就不管了,你来管”,中国绝对会接手。但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美国以后就难以在马六甲这一块掐中国的脖子了,而中国可以在马六甲这一块掐美国、日本、韩国的脖子。美国放弃的并不仅仅是经济负担,而且是威慑能力,更是授予了中国以很强的威慑能力。这将严重影响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
同样美国如果不介意中国介入中东,打击ISIS,那如果中国军队在中东修了一堆军事基地就不走了呢?如果中国把叙利亚、伊朗和伊拉克都拉到了自己这边了呢?这对石油美元体系将会造成多大的冲击?美国能不能承受由此带来的隐患?
很显然,美国不可能接受。美国只是处在一个经济周期中的低谷而已,收缩只是暂时的,无力也只是暂时的。美国一旦经济恢复,必然会重新扩张开来。在那个时候,ISIS这种将是美国出兵的良好借口。既然美国并不是处在一个长期的下滑之中,既然力量的恢复是可以预期的,又何必让中国出来参一脚呢?
当然,中国就自身考量也未必会出兵。就伊拉克损失的那些投资数额,根本不够中国出兵所产生的巨额军费。这个问题中国只有小赔和大赔两种结局。没道理舍弃小赔去追求大赔。这时候,搭便车显然是理智的选择。
当然,如 @陆云樵 所言,如果有一天美国从全球秩序中获得的收益已经无法再支付其成本了(随着美国经济由实体制造业进一步向IT和服务业转变,这是完全有可能的),美国也许真的就不想再维持了。而中国的军力也达到了这样一个水准:即美国的遏制战略已经不再是四两拨千斤,即便是离岸平衡、海上封锁,都会与强势的中国舰队拼死搏杀。那么对于美国来说,维持这些水道的畅通、区域的平衡,就已经收不抵支了。那么,从一些区域退出,由中国控制,甚至双方签订“新赫尔辛基协定”,也是顺理成章的。
但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美国依然强大,国际秩序对美国的助益依然很大,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依然是可行的。这时候中国如果不搭便车了,打算自己买一辆来开,美国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当然它未必会非常直接地否定,但一定会用种种理由来阻碍。
所以对于奥巴马的这种说法,总体评价很简单:嘴上说不要,身体还是很诚实的嘛。
只要回头看一下奥小黑的整个任期,你就会发现他的方针就是在国际事务中能缩多深缩多深。
撤出了伊拉克。打算撤出阿富汗。
不肯正面介入利比亚。坐看穆巴拉克的手下废掉了埃及革命的果实。
叙利亚用毒气装没看到。克里米亚问题装没看到。乌克兰直到客机被打下来前装没看到。伊拉克国内出乱子了,一群海湾盟国都心里抖得一逼,还是装没看到。
如此软弱的美国总统,除了卡特之外前所未有。他的这些做派早已经引来美国国内大量的批评,也把他的支持率拉到了50%以下,但奥小黑不为所动,老子反正不用再选第三回了,你们咬我?
就是这个软蛋奥小黑,前几天干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在伊拉克政府一再请求干预之后,下令出动多达整整两架的战斗机向ISIS扔了几枚炸弹。
这就是记者提问的背后意思:“您为什么突然抬手打自己一个嘴巴呢?为什么不继续坐那儿等着在ISIS控制区有大量投资的中国自己来干预呢?”
于是奥小黑就来给自己辨解了:中国这三十年里一直都没有在国际危机中行使过武力(这次也不像是会用)。但我们美国不一样啊,世界警察啊,小弟们都看着呢,我再怂也得有条底线吧。不是我要打击ISIS,是人民选我打击ISIS。
下一句是对这一句的补足,他说中国在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以前,只要不遇到直接针对中国的攻击,是不会打乱自己的步调,卷入国际战争的。
这个采访里奥小黑是在为自己打击ISIS开脱,提到中国并不是为了批评中国,不必过度解读。
回到题目,“奥巴马为何称中国「总是在搭便车」?此言是否属实?”。当然属实,中国在过去30年里确实并未出兵武力维和。上面第一段英文说的就是这个,除非你把搭便车误会成在指其他事情。
而且从下面追加的那一句里可以看出,在奥小黑的意识里,中国仍然是一个优先发展,不会主动挑起冲突的国家。他对中国的印象还算是正面的。
不过说句不太好听的,珍惜这位国际友人最后这两年多的任期吧。下一任总统无论来自哪个党,对国际事务的处理方式不会再和他一样了。
伊拉克南北部的几大油田主要有
鲁迈拉-世界第二大油田,巴格达中央政府掌控。位于伊拉克南部,储量650亿桶。BP有38%权益,中石油37%,SOMO(伊拉克国家石油销售组织)25%。日产140万桶(2012年)
基尔库克油田。库尔德地方政府掌握,日产36万桶。计划建设新石油管道输向土耳其。
阿杰尔油田(Ajeel)、纳吉马油田(Najma)、卡亚拉油田(Qayara)、哈姆林油田(Harmin)及阿卡兹和曼苏里亚气田。由ISIS组织占领,目前ISIS在争夺拜依吉炼厂。
巴德拉油田-巴格达中央政府掌控,俄罗斯牵头,预计到达日产17万桶。
请问您作为中石化中东项目的近距离旁观者,中石化是投了哪个油田?那一年投的呢?计划产量多少?是炼厂还是油田权益?跟哪家公司联合投资的?
奥黑的目的,我能解读的不多,楼上的大大们说的都很好。我瞎扯的不算,出兵的事随便说说。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中国怎么会出兵呢,坦白讲,中国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劳师万里远赴伊拉克作战的,这跟维和不一样,别管ISIS是什么烂货,就是那个破地方就要了命了。中国能拉到境外直接作战的部队是数得着的。不说别的,运力是一个严重问题。C17那个不是开玩笑,我们什么时候才能MD那么强大的运力啊。期待。
再说了,打了也没什么好处好吧,而且伤亡肯定是会有的,不管对手多菜,万一出现意外也会死人的,士兵伤亡了国内媒体还不炸锅了?
再说了,真打起来,你背后的,不管是美军还是皇协军,你能放心?
所以,奥黑算准了中国是绝对不会出兵的,对这段话也不多半不会理会。
但是“搭便车”这句话肯定不是无意说的,你们也太小瞧MD的总统了。
MD肯定是试探中国,其实要是真的出兵就傻眼了。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周边关系还没理顺呢,中国版的“门罗”还没有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要修身。饭是一口一口吃的,路是一步一步走的。
军队方面,PLA这些年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你要说跟美国比那是差太多了。
MD的军事基地遍全球,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控制需要的地方,而且不用为后勤发愁,就这一点PLA就要拼死追赶N年。
其实虽然咬牙切齿得互骂了这么些年,但是中国才是全世界最大的美粉。这一点军迷有目共睹。
传说美国航母的驾驶员要是到了辽宁舰可以直接上手……
下面这个山寨的更彻底:
山寨无极限:细看中美航母消防车涂装
注意那销魂的一抹红~~
PLA的目标是全面打败MD,这一点始终没有改变。在我们穷困的时候是这样的,装备落后的时候是这样,到了今天依旧如此。至于三哥、日本、越猴什么的,虽然战术上重视,但是真要论起实力,还是不怎么当回事的。
1 2345,敢说没有王师范?(实际上是M1A2)
白菜色涂装真的大丈夫?
同样的,为了表达敬意,MD也向PLA致以问候:
不知道飞行员戴的是不是我鳖特色劳保手套?
小货车谁能看清里面那个字是汉字还是片假名?总觉得怪怪的。
这个还真难找,目前来看,MD还是更喜欢拿毛子练手。不过我想以后,这样的部队会越来越多。
所以,其实现在是不会勉强出兵的,但是以后,一定会有一天,PLA会为了中国的利益,主动出击。
而那时,MD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这个。
在接下来的美俄冲突中,中国看来是要站在俄罗斯一方。奥巴马显然有些觉悟,知道对俄争斗中无法指靠中国像在对朝鲜谈判中那样配合。稍有不慎,中国就要名正言顺的和俄罗斯升级彼此关系, 那么欧洲和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就差很多。对美国而言,欧洲关系是外交中第一位的。
以此看来,奥巴马说这话,其实是点醒中国,继续做你的事,我也让你搭便车,只要别过分干涉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
edit:各位亲亲答友们,你们貌似很不关心时事嘛~~~这两天发生这么多事,奥巴马当然不会选择这个时候和记者聊天发牢骚,而是借话筒千里传音……国际政治一贯如此。我朝搭便车,至少有400年的历史,而且从不搭错车。
嘉靖年间,西班牙荷兰护卫下,来自美洲的银锭在稳定我朝的市场经济方面就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然万历的张居正哪里来的底气搞税赋改革,向全国推行按亩收银。乾隆年间,英国人送来的银子让我朝平定了准噶尔叛乱,现在那个地方叫新疆。
两次世界大战,我朝都坚决的站在了战胜的一边,尤其是第二次,在陆军被打残,没有海军的基础上,居然能位列五常,成功的收复了东北,台湾和蒙古。
这是美国国力下降的标志,以前啥事都能管,当然是一手揽,做个世界警察的角色,要跟苏联搞冷战就搞起来,要打海湾战争就打了,要去打伊拉克就去打了。
现如今美国实力有所下降了,插手国际事务的能力也不足了,欧洲自然是靠不住啊,在过去几十年趁着美国搞反恐的间隙中国蹭蹭得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国,现在期待旁边一直韬光养晖的中国能帮一把,中国没反应,自然开始抱怨这哥们不厚道了。
事实上,等咱哪天实力真正强大起来可以在国际事务中可以也愿意好好管管的时候,也就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再开始看美国,而开始看中国的时候,你们都哭去吧!
习近平说:“中国愿意为周边国家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
习近平回应的巧妙之处在于,不离开陷阱问题的形式,却又跳出了问题陷阱,与其争论中国有没有搭便车,计较谁搭了谁的便车,不如告诉世界“欢迎各国搭乘中国的便车”,气场强大,瞬间完爆斤斤计较的奥巴马。
其次,中国敞开胸怀,欢迎搭便车不仅是一个气度问题,更是国力自信的表现。试想如果一个大国只容许自己发展,全世界到处点火却不让别的国家搭便车,这是什么样的大国?得人心者得天下,不仅是国内政治如此,国际政治亦复如是。
再次,众所周知,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挑动了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造成侵扰,究竟如何化解也是难题,国内也有强硬的声音,但作为国家睦邻的长久战略,是否因外人挑唆就对邻居大打出手?俗话说威逼不如利诱,习近平的欢迎搭车论,其实也在告诉邻国,如果和挑事者为伍,就会眼睁睁错过搭乘中国快车的机会,而那个挑事者是很在意别人搭车的,那么这些邻国如果走和中国缠斗的路线,到最后能得到什么也就不言自明了。
人民日报:美国在伊拉克是入侵者 中国不搭便车
如果美国人想在伊拉克问题上同中国进行比较,那恐怕只能使自己更尴尬
日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媒体谈及伊拉克局势,在自夸美国对伊拉克地面目标空袭所展现“独一无二”作用之余,却莫名其妙指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搭便车30年”。显然,在伊拉克问题上一错再错的美国,面对伊拉克极端主义威胁剧增的形势,愈加逻辑错乱了。不过,是非自有公论,“搭便车论”转移不了国际社会的视线。
美国当初挥舞单边主义大棒,悍然发动颠覆伊拉克政权的战争,伊拉克随之深陷乱局11年,这个因果关系是确凿无疑的。就连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哈斯也坦承,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加剧了该地区最重要国家之一的教派冲突,结果导致该地区许多其他分裂社会的冲突也纷纷抬头。
如果美国人想在伊拉克问题上同中国进行比较,那恐怕只能使自己更尴尬。美国明摆着就是“侵入者”“抛弃者”,而中国始终扮演着“合作者”“建设者”的和平角色。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在伊拉克问题上一贯坚守着道义。战争爆发前,中国对美国单边主义战争计划明确表示反对。面对战争留下的烂摊子,中国又积极参与到伊拉克的重建进程,实实在在地造福伊拉克人民。2003年,中国向位于约旦境内的伊拉克难民提供了大量援助,并在当年10月举行的“伊拉克重建捐助国会议”上宣布向伊提供2500万美元人道主义援助。2007年,中国又在“伊拉克国际契约”大会上宣布向伊拉克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无偿援助。
饱受战乱折磨的伊拉克经济需要恢复元气,战后重建需要外部的宝贵支持。在西方企业因当地局势动荡而纷纷撤出之际,中国企业不惧重重困难走进伊拉克。中国企业甚至从油井灭火做起,积极帮助伊拉克建立从上游至中下游的完整石油工业体系和产业链,提升伊石油产业水平。中国企业为伊拉克提供覆盖全国的通信服务,大大提高了伊拉克通信基础设施水平。2014年上半年,中国的动车组交付伊方,中国轿车组装生产线在伊拉克下线。
有目共睹,伊拉克民众的生活因中国的帮助而快速改善。
当前,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严重影响伊拉克社会稳定。中国中东问题特使为此专程到访伊拉克,强调将继续在政治、道义和物质上向伊方提供支持,同时呼吁国际社会为伊拉克提供更多帮助。中国的立场受到伊拉克民众欢迎,当地人称,中国特使于危难之际到访,体现了中国对伊拉克政府维护和平稳定环境的大力支持。伊拉克巴格达大学一位教授感慨,伊中两国长期友好的交往历史使中国更容易赢得伊拉克人民的信任。
事实胜于雄辩。美方站不住脚的“搭便车论”实在荒唐,无异于放大自己制造战乱却不思悔过的不义。如果对别人的义举不服气,那就不要挑起战乱给别人“制造方便”嘛!
世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公理自在人心。
中国在中东那块的口碑貌似还挺不错的,如果真搅进去那片混水才叫蠢呢。
当年萨达姆在伊拉克的统治就算是黑了点,起码还算懂得遵守起码的游戏规则,美国太贪心搞个莫须有的罪名把萨达姆吊死了,结果把自己搅进去整得焦头烂额,好不容易脱身,现在当初种下的种子结出恶果了,解铃还须系铃人,于情于理都该美国自己去擦自己的屁股,凭什么要拉中国趟那个混水?
以前不是千方百计的找入侵伊拉克的借口吗?找不着也要编造一个,现在那边真的是证据确凿了,这要是小布什那会该高兴死。可是现在这出兵理由这么充分,你美国倒是去啊?
说中国搭便车的,几十年前海湾战争,伊拉克的油井大火,中国没派人去灭过?中国的灭火成绩貌似在所有国家里也排的上号吧?那时候中国国力还远不如现在吧?
反正美国肯定是想让中国出兵,不过大家都知道这肯定是不可能,中国领导人脑子这得进多少吨水才会拍板决定出兵剿匪?奥巴马也就是放放嘴炮而已了。
假设奥巴马是在说中国没有对维护现有世界秩序作出重大贡献。
美国主导制定并维护现有的世界秩序,并从现有秩序中获得巨大利益。中国从这个秩序中可以获得和平发展的环境,但是这个秩序如果解体,对中国的影响还未可知,所以中国不可能有想法去努力维护现有秩序。
此外中国韬光养晦不是说着玩的,就是埋着头装孙子。这也没办法,毕竟意识形态冲突剧烈,自身实力还远远不够挑战现有秩序,还要面对各种内部矛盾,也没那个精力去维护世界秩序。
最后中国如果要挑翻美国的话肯定要推动建立新的秩序,届时中国就会着力扩大自己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中国不搭便车对美国来说不是好事。
视频挺有意思,奥巴马真性情,说的也没错,不需要什么博弈论什么政经学,假设世界是一个班级,班级的学习材料是共享的,每个人的学习成绩受益于别人,中国在班级里不声不响闷声学,越学越好,美国是班长,每天除了学还要管别人打架,一回去这边说说话一回去那边说说话,欧洲日本也差不多,一回去这边要要材料一回去那边要要材料。中国呢,跟谁都不是朋友,谁打架闹事都不管,我就学习,说那别人资料就拿别人资料,一点不含糊还不打招呼。美国这个班长看中国就不爽,心想要是没我们这些资料你能学这么好吗?你学的好就算了,平时还不跟我们一块玩,也不承担责任,班级值日学生打架帮老师忙你从来不管,我们这些欧美日本也不能指望你干点啥,你天天就在那闷着都不知道你每天脑子里想些啥,还能指望你干啥?唉,这家伙真难搞,我们有啥事还得舔着脸去讨好他,真要命!
战后之所以没有新的世界性战乱,说到底其实仅仅是因为有两个超级霸权,而苏联消失之后,无论你是否承认,美国的存在都成为世界范围内维持基本秩序的基础,平心而论,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难道不是一百余年来世界范围内最平静的一段时间么。
如果美国倒下了,谁真能站出来?俄罗斯就算了,欧盟?最近几年已经威信全失。然后就是中国,可是,中国凭什么呢,就因为你现金多吗?平心而论,中国除了经济和军事以外,在其他任何方面依然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第三世界国家,而且随着经济上粗暴的执行新经济殖民政策,其政治号召力恐怕还在急速倒退。
中国其实无需偷着笑,如果美国真的失去了维持全球利益的能力,那么连锁反应第一个波及的恐怕就是同样极端依赖世界市场的中国。说到底,90年代以来,中国之所以能够迅速获得经济崛起,依赖的正是这一时期世界市场的繁荣,而其背景则是世界范围内的和平和稳定,说到底,是美国赢得冷战之后,世界迅速资本主义市场化所形成的红利。资本主义长期而言是最渴望和平的经济模式,世界市场说到底才是当下和平最大的需求者,改变这一局面,谁会获利?谁都不会。中国经济从外向型走到自持型恐怕遥遥无期,即使真的国内消费主导,难道真的能躲进小楼成一统?
所以这年头真别盼着乱,乱了谁能有好处?
用那个古老的段子说吧,
美国是班长,天天抓自习催作业,维护班级和平,惩罚调皮捣蛋的学生。
中国过去不爱学习,不融入班级学习型集体建设,上学期家里邓爷爷说了再不好好学习就要开除回家了于是开始收心做作业
办理小朋友大都爱学习,中国小朋友成长很快,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学习成绩主逐渐提高,在小伙伴们的心中地位越来越强大
这学期开始,班里几个调皮鬼神马某拉克,某富汗,某鲜,某朗这一行人不好好学习,还影响周围同学,有的同学带管制刀具甚至购买未经教务处批准的二踢脚叫嚣要扔给班长,有的同学公然考试作弊 班长同学灰常气愤,和其他几位伙伴一起联手治理班级秩序 ”我们要收拾他,中国小朋友一起吧”“”不了,我要专心学习,不干涉别人私生活”
“”我收拾完啦,大家好好自习哈”,“你看班长多霸道,打完人还抢他的圆珠笔,都不提前告诉老师”
“”那谁谁谁,你老实点,别拿乱扔纸飞机”“你看班长多烦”
“中国小兄弟,某拉克答应给你的超级奥利奥被校外小流氓抢啦,你来不来帮他?”
“那么好吧,我支持你,你去吧”
总的来说,中国国际形象责任与实力差距太大,说小是外交理念不自信,说大了是核心问题不解决无处强硬。
愿习大大带领下的中国真的三个自信,能够承担更多人类道义,发挥文明正能量,不做投机国家,不做只懂分享不懂建设的负分伙伴。
一个自由民族应当经常警觉,提防外国势力的阴谋诡计 (同胞们,我恳求你们相信我),因为历史和经验证明,外国势力乃是共和政府最致命的敌人之一。 不过这种提防,要想做到有效,必须不偏不倚,否则会成为我们所要摆脱的势力的工具,而不是抵御那种势力的工事。对某国过度偏爱,对另外一个过度偏恶,会使受到这种影响的国家只看到一方面的危险,却掩盖甚至纵容另一方所施的诡计。常我们所喜欢的那个国家的爪牙和受他们蒙蔽的人,利用人民的赞赏和信任,诱骗人民放弃本身的利益时,那些可能抵制该国诡计的真正爱国志士,反而极易成为怀疑与憎恶的对象。
我们处理外国事务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在与它们发展商务关系时,尽量避免涉及政治。我们已订的条约,必须忠实履行。但以此为限,不再增加。
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它对于我们毫无或甚少关系。欧洲经常发生争执,其原因基本上与我们毫不相干。所以,如果我们卷进欧洲事务,与他们的政治兴衰人为地联系在一起,或与他们友好而结成同盟,或与他们敌对而发生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我国独处一方,远离它国,这种地理位置允许并促使我们奉行一条不同的政策路线。如果我们在一个称职的政府领导下保持团结,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 不怕外来干扰造成的物质破坏;我们就可以采取一种姿态,使我们在任何时候决心保持中立时,都可得到它国严正的尊重;好战国家不能从我们这里获得好处时,也 不敢轻易冒险向我们挑战;我们可以在正义的指引下依照自己的利益,在和战问题上作出抉择。
我们为什么要摒弃这种特殊环境带来的优越条件呢?为什么要放弃我们自己的立场而站到外国的立场上去呢?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命运同欧洲任何一部分的命运交织一起,以致把我们的和平与繁荣,陷入欧洲的野心、竞争、利益关系、古怪念头,或反复无常的罗网之中呢?
我们真正的政策,乃是避免同任何外国订立永久的同盟,我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可自由处理这种问题;但请不要误会,以为我赞成不履行现有的条约。我认为, 诚实是最好的政策,这句格言不仅适用于私事,亦通用于公务。所以我再重复说一句,那些条约应按其原意加以履行。但我觉得延长那些条约是不必要,也是不明智 的。
——1796年9月17日 华盛顿告别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