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今天另一位获融资的90后胡辛束相比,1975年出生的李志刚显然资深多了,从1998年进入《南方都市报》到创办“新经济100人”,他已经在媒体行业摸爬滚打了18年,可谓一枚“老炮儿”。当然李志刚并没有虚度岁月,年逾不惑之后的初次创业就获得了不少投资人的青睐。
2016年1月,“新经济100人”获得了来自源码资本和高樟资本等的400万元人民币天使投资。李志刚回忆起与高樟资本创始人范卫锋接触的过程:“我们是在一个饭局上见面的,事先并不认识,但聊了之后,老范当场就拿出协议让我签字,一定要投我。”
半年后的今天,李志刚告诉新榜,“新经济100人”已经完成1800万元的Pre-A轮融资,由高榕资本、一下科技及国内另外两家顶级投资机构联合投资,估值在亿元人民币。
在目前只有十人团队的情况下,聚焦于新经济领域独角兽与潜在独角兽全方位深度挖掘报道的“新经济100人”,为什么这么值钱?新榜的专访希望能够解答这个问题。
谁是李志刚?
为京东和美团立传的人
如果不是《创京东》和《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的出版,知道李志刚的人应该比现在少很多。这两本书既是李志刚十几年媒体从业经验的爆发产物,也让他的身份从一个少为人知的记者,变成一个在创业圈子里名气高涨的商业畅销书作家。
2014年1月,李志刚“独立”了,他从《彭博商业周刊》离职,加入从传统媒体离职寻找新出路的先锋队。在此之前,李志刚已经在媒体行业做了16年。
李志刚盘点了自己的履历:“1998到2006年,在《南方都市报》。2005年到北京,我在三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都工作过,也算是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我已经做体育了,2008年以前我在《体育画报》做记者。2009年加入《东方企业家》,从体育报道转行财经报道。再后来又到《彭博商业周刊》,直到2014年离开。”
“不管是个人职业选择也好,还是公司的创业方向也好,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其实到2013年的时候,已经呈现传统媒体没落的大趋势。”另一方面,李志刚认为媒体人是精神产业从业者,“只要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精神产业未来的需求和价值会越来越大。”
“独立”之后到创办“新经济100人”的两年间,李志刚只干了两件事情,就是写出了《创京东》和《九败一胜》。据悉《创京东》已经卖出40万册,英文版也将在今年9月份在英国和北美等英语国家发售。
无论是《创京东》还是《九败一胜》,都是李志刚在和公司创始人刘强东、王兴深入沟通的基础上写出来的。公司做到独角兽级别的创始人哪一个不是日理万机?并不是每一个记者都能获得独家采访的机会。
在商业图书的写作上,最难的就是获得关键人物的信任,唯有此才能拿到第一手的独家信息。“等到别人功成名就已经没有机会了”,李志刚说:“6年前,我同时认识王兴和刘强东。我认识王兴的时候,美团才七八十人,刚刚拿了A轮,公司努力争夺第三名。”在许多报道以“屡战屡败”描述王兴的时候,李志刚经过深入采访,甚至与王兴的父亲呆了三天,作出判断——王兴必成大事。
在王兴和刘强东结识的机缘,一方面证明了李志刚的眼光,另一方面也为他后来的爆发打下了基础。
“新经济100人”是干嘛的
快速变革时代的标志之一是新词汇层出不穷,但大多数的新词汇都被迅速遗忘。留下来的那些,构成我们认识一个时代的标本。在李志刚的新事业中,他关注的是“新经济”,希望找到的是能够引领“新经济”的100位或几百位创业者。
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充满了条条框框,“所有用户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所有效率低下、交易成本过高的,所有被监管过度的领域,在未来都有被创新颠覆的可能。这是中国当下每时每刻正在发生的新商业革命。”李志刚称之为“新经济”,并断言:“投身新经济的创业者大军中,将诞生未来的世界级公司、行业巨头。”
2016年1月8日“新经济100人”正式上线,迄今已完成对40多家各行业领先公司的深度报道,包括滴滴、蘑菇街、分众传媒、秒拍、keep、饿了么等。在文字报道外,“新经济100人”的视频板块,第一季的嘉宾包括江南春、韩坤、杨浩涌等。其中秒拍创始人韩坤的相关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1100万。第二季视频节目也已开拍,预计7月底上线。
在内容创业领域,“内容”本身无疑是被讨论最多的一个词。李志刚认为,内容不只是文本,更重要的是背后承载的思维活动。“新经济100人”第二季度的视频是与CEO的对谈,李志刚形容为“巅峰对决”,“江南春那期视频做完之后,他跟我说,十几年来参加过的电视访谈无数,但这这一场是最棋逢对手的。视频节目非常刺激,它就跟战场一样,两军对垒,一旦你的反应速度、气势跟不上,就会一败涂地。”
有时候,内容的影响力超乎想象。今年三月份,李志刚写了一篇长文《14个月10亿美元 杨浩涌:瓜子是赶集未完的梦想》,讲述杨浩涌在赶集网被58同城合并之后再次创业的经历。“后来杨浩涌告诉我,说这篇文章引起他和姚劲波两个人和两家公司的集体反思,让我们意识到过去没意识到的错误。”
多年积累下来的功力,让李志刚能够帮助这些一直狂奔的创业者回头反思自己的错误,这也让许多受访者心存感激,反过来主动找李志刚为自己的公司把脉。在这个过程中,李志刚实现了内容的价值,也带来更多与顶级创业者对话的机会。
这些包含激烈思维活动、甚至思维对抗的内容,成为“新经济100人”最有竞争力的武器。
100个人、100本书、100部视频
李志刚爱好围棋,下棋的时候喜欢下厚,先稳扎稳打,到一定阶段自然向外扩张,如水银泻地一般。这也成为他职业生涯的写照:“我做18年记者,到过去两年才终于爆发,很多人大概会说,怎么然冒出了你这么一个人啊。”
“新经济100人”这盘棋,李志刚仍想下“厚”。“过早的商业化,一定只能赚点小钱。要赚大钱,一定要看的更长远。如果做不了最顶尖的不如去死。”虽然并不急着赚钱,但李志刚认为内容创业的几条典型变现途径,“新经济100人”都能走得通。
从内容出发,“新经济100人”关注的是顶尖的创业公司,吸引来的也多是创业者、CEO、投资人以及公司人等。“第一个商业模式,可能会跟品牌广告合作,比如说视频节目被冠名等等。”
第二是内容直接付费。“我已经签了一个合同,是一个音频的付费项目,暂时不能公布。”从一开始,李志刚就将视频作为一个重要板块,视频版权的付费合作也是未来的方向之一。
在未来,“新经济100人”从早期开始发掘的这些独角兽,都可能成为下一个京东或下一个美团,这里面蕴含的机会超乎想象。李志刚告诉新榜,去年开始已经有很多影视机构来谈《创京东》和《九败一胜》的版权,想要拍电影。“刘强东给我是十年的独家授权,关于京东官方的传记,十年独家授权。”京东作为一个明星企业的IP价值,李志刚已经攥到手中。
“如果未来,我们能做100本书,100个纪录片,100个影视剧,那我是能赚大钱的。”如果“新经济100人”按照李志刚的设想发展,那么,Pre-A轮的亿元估值并不算高。
【文/张恒 新榜(微信号:newrankcn)】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