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云翻看保存的相关材料。
72岁的梁东云每天都对自己说,要坚持活着。
活着,对这个身居危房的湖南涟源老人来说,是有机会变为一名“亿万富翁”。
梁东云迅速致富的秘诀很简单,就是从贵州省台江县警方手中,要回属于自己收藏的58件古玩。
台江县警方跨省拿走梁东云的古玩,是在2001年11月23日。那年11月12日,梁东云因和他人在台江盗掘古墓葬涉案,赶到湖南抓人的贵州警方,将这批疑似涉案的古玩全部扣押并连人一同带回。
澎湃新闻查看2002年的判决结果显示,梁东云虽涉嫌盗墓,但他收藏的古玩却是一身清白。按相关规定,警方应将这些扣押物及时归还。
梁家人始料未及的是,他们三番五次赴贵州索要,对方的答复从“古玩不知所踪”到“回家等答复”,时至今日贵州台江县警方也未将古玩归还。
梁东云称曾找过贵州省人民检察院、黔东南州检察院等部门,但“从上至下都是推诿”,这令他怀疑检方从未对涉嫌违法的台江县公安局进行监督。
即便如此,梁东云还是相信,在法治不断健全的今天,他还是能够在有生之年拿回属于自己的古玩,还妻子、儿女一个幸福家庭。
初识古玩
湖南省涟源市交通北路北区31号,是一座低矮瓦房。
经过岁月的洗礼,瓦房的墙体斑驳,粉刷在上面的石灰,东一块西一块脱落,留下泛黄的墙体。被蛀虫光顾后的门窗、柱头,留下一片苍夷。在四周楼房的包围下,这座城区的木屋显得格格不入。
瓦房的光景,一如房屋的主人梁东云的人生,有过曾经的辉煌,但抵不住如今的落魄。
梁东云1942年7月6日出生在涟源市一个工人家庭,父母都是当地雨具厂工人。双工资的家庭,让梁东云一出生便处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
随岁月稍长,梁东云一如每个孩童一样,开始到学堂念书。
因为家庭条件好的缘故,梁东云一直到1959年高中二年级才停止上学。那年,梁东云17岁。
辍学并不是因为家庭供给不了他,而是他得到一个参军的机会。在那个年代,参军往往会让一个寒门子弟命运转变。往后的日子也证实,梁东云的命运也的确因此得到改变。
参军的日子,梁东云先后辗转江西、沈阳、北京三地,并成为一名特种兵。
1964年,在部队磨练5年后,他选择退伍回家。那年22岁的梁东云,退伍回乡便被安排到当地粮食局工作。
在粮食局工作几年后,1976年他被调换到武汉一食品出口公司押运队担任押运员。
梁东云的命运,在这一次工作调整后,开始出现翻天覆地变化。
当时,这家公司将鱼、肉等食品运往香港。作为押运队的成员,梁东云每个月有两次机会前往香港。
逗留香港期间,一些摆放坛坛罐罐的店铺让梁东云非常好奇。“因为这些坛坛罐罐在我们老家也有,都是些看起来很老、很旧的东西。”梁东云告诉澎湃新闻,他因此开口询问店主,这才了解到,其实这是古玩店。
让梁东云咋舌的,是这些陈旧的坛坛罐罐的价格。随便一个,都需要上万港币。“这些陈旧的东西,在湖南老家,有的被村民遗弃在角落,有的用来装茶叶。”
于是,发现这一秘密的梁东云回到武汉后,抽空回了一趟湖南老家,将自家的两个陈旧瓷器带往香港。
在不经意间,他开始走上收藏古玩的路途。
准亿万富翁梁东云困居的破旧瓦房,与周围楼房格格不入。
辞职下海
梁东云说,自己之所以能走上收藏古玩的路子,完全是因家里的那两个不知名的瓷器。事过多年,他仍清晰的记得,那两个瓷器在香港古玩店卖了3万余港币。每个月只有78元工资的梁东云,震惊了。
带着两个瓷器换来的第一桶金,回到武汉的梁东云决定向单位请假半年,他决定回老家去走乡窜街,收购民间村民手中的可能值钱的坛坛罐罐。
“当时老百姓都不知道这些东西值钱。”梁东云记忆最深的是,他一次在农村看到一农户用古董碗盛狗粮,于是他去和女主人商量购买事宜。但女主人说,你给我买一个好一点的碗换下就好了。在买来碗后,梁东云还是硬塞给农妇几百块钱。
这些廉价收购的东西倒腾到香港,很快为梁东云攒积起财富。
有了财富积累的梁东云,还赶上一个好的契机。1978年改革开放,做生意得到鼓励。同时,这在很大程度上还激活了古玩市场。
看到有生意可做后,梁东云在1979年做出一个让其他人感到意外的举动——辞职下海。梁东云回忆说:“当时周围的朋友都觉得我脑子有病,认为好好的工作不干,非要辞职下海。”
辞职后的梁东云,一门心思全投入在古玩市场上,他就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古玩市场活跃的地方辗转。
在做生意的同时,梁东云还不断从香港买回古玩鉴别书籍充电。在北京期间,他还经常到博物馆去参观文物,亲身体会真品与赝品。
他说,到1982年左右,他的存款就已达到几十万元。那时,一个万元户都是不得了的事情。
1982年对梁东云来说,不仅仅是几十万的财富。这一年,在外漂泊且年满40岁的他,回乡与25岁的涟源姑娘刘体康喜结连理。
而后,他们耗费4万元,在涟源县汽车站对面买下如今这套220平方米左右的木屋,作为安身立命之所。梁东云说,之所以买木屋,主要是低调不显眼。
买下木屋后,梁东云将家四周修筑起超过2米的围墙,楼层也隔断成一个密室用于保管古玩。
梁东云家中,电冰箱和电视机是比较值钱的两个电器。
涉案名人
低调的梁东云,直到2001年涉案被抄家时,才被周围的邻居所知晓。
那年11月23日,警方从梁东云的家中,搜出一大堆坛坛罐罐,塞满了一辆吉普车和一辆皮卡车。
梁东云所涉的案件,是因他盗掘一座古墓葬。
他回忆说,当年,他经在贵州做生意的湖南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国民党军官刘德卿,并从刘的手上收购过银元。
2001年11月10日左右,刘德卿告知梁东云,台江县施洞镇白子坪村附近有一座清朝光绪年间古墓,墓主人是清朝湘军将领、广西提督苏元春的小老婆谢氏。
“我们怀疑有陪葬品,于是决定去盗墓。”梁东云向澎湃新闻坦承,经过商量后,2001年11月12日深夜,他和刘德卿等人便开始掘墓。“我们挖了几个小时,结果里面全是泥巴,什么都没有挖到。”
虽然没挖到东西,11月17日,刘德卿被台江县公安局刑事拘留,罪名是涉嫌盗掘古墓葬。
刘德卿被警方抓捕后,梁东云很快就被交代出来。2001年11月23日,台江警方赶到涟源,将涉嫌盗掘古墓葬的梁东云抓获。
2002年3月5日,台江县人民检察院在对梁东云、刘德卿进行起诉时,起诉书(台检起诉字[2002]第10号)中写道:“经公安机关勘查,现场遗留有玉石手镯一只、金耳环一对、金戒指一只等物品。”
梁东云说:“如果真挖到了这些东西,我们能不带走?怎么可能遗留在现场?”
因为涉案,且梁东云家中有古玩,2001年11月23日,台江警方决定将梁东云家中的53件古玩进行扣押,另外扣押的还有梁东云用来学习鉴别古玩的书籍等。
梁东云的妻子刘体康向澎湃新闻回忆,当时负责扣押物品的警官说,如果这些古玩与案件无关,将还回来。
起诉书和裁定书都显示,梁东云收藏的古玩与台江盗墓案没有关联。警方应将扣押物及时归还。
“亿万富翁”的困境
2002年4月17日,台江县人民法院对涉嫌犯罪的梁东云等人作出一审判决([2002]台刑初字第16号),因犯盗掘古墓葬罪,梁东云作为头目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1万元。
判决书内容中,对于被扣押的古玩只字未提。梁东云说:“这也证明,即便我盗墓有罪,但收藏的这些古玩与案件无关。”
由于律师认为苏元春夫人的墓不属于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墓葬,于是,梁东云提起上诉。2002年7月9日,黔东南州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2002]黔东刑终字第146号),决定驳回梁东云等人的上诉,维持原判。
这份终审裁定中,同样未提及被扣押的53件古玩涉案。于是,梁东云的妻子刘体康就安心等着台江警方将古玩完好归还。但她却始终没能等来消息。
当她带着扣押清单找到台江县公安局时,警方的回复却让她感到意外“古玩不知所踪”。
刘体康明白,那一批古玩,是丈夫半生心血,就这样莫名“不知所踪”完全不成立,且警方涉嫌严重违规。因为按《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注:该规定于1998年4月20日公布,2012年有修改)第217条规定:“对于扣押的物品……,应当指派专人妥善保管,不得使用、调换、损毁或者自行处理。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以内解除扣押,退还原主……”
于是,她只要去贵州探监时,就要去一次台江县公安局。后来,警方的说法又变成“回家等答复”。
今年57岁的刘体康说,丈夫被抓后,古玩又拿不回来,她和一对嗷嗷待哺的儿女,只能靠她维修手表那点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有时,两个孩子上学都成问题。
2009年11月23日,梁东云刑满释放后,他又多次前往台江县公安局索要自己的收藏品。那时,已经67岁的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好在当地政府关照他,让他一个月有了100余元的低保。梁东云说,按当时的市场估价,他被扣押的古玩市场价值在8000-10000万元之间。
梁东云夫妇称,两人曾多次到黔东南州公安局、黔东南州检察院、贵州省人民检察院等部门上访、投诉,但本该归还他们的古玩仍无踪影,“这些部门只是相互推诿。”
望着四周正在修建的楼房,住在危房里的刘体康忍不住掉泪说,如果不是因为他们警方扣着不还,我们也不会出现家徒四壁的落魄境地。两个孩子也不至于一个在娄底打工,一个在北京漂泊。
听着妻子的哭声,梁东云苦笑着回应。最后他忍不住憋出一句:“我还是相信法治,相信一定能够要回属于我的东西。”
8月12日,台江县公安局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他向领导确认了,他的领导明确告诉他当事人被扣押的物品可以拿着身份证去领取。对于当事人怀疑公安局和法院分摊了扣押物品,对方称“好歹我们是执法部门,怎么可能那么做”。
澎湃新闻追问为何10多年未解决,突然又说可以领取了?对此,该工作人员回应称,扣押物品最近才清理好。也不存在扣押物品被分摊的说法。
不过,对于台江县警方回应说让他前往贵州领取古玩,梁东云仍有担心,目前在犹豫中。梁东云能否能如愿要回属于自己的藏品?澎湃新闻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