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翔“少东家”接班4年败掉家业
被指欠下巨额赌资 将公司控制权拱手让人
“创业难、守业更难”——对这句话,深市上市公司海翔药业(7.32, 0.00, 0.00%)的创始人罗邦鹏恐怕深有体会,因为他的儿子只用了不到4年就败掉了自己多年打拼下的家业,将家族公司海翔药业的控制权拱手让人。海翔药业的命运,再次将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摆上台面。
京华时报 记者平亦凡
□事件大股东卖股“裸退”
“海翔药业董事长为还赌债被迫转让公司股份”——某基金公司高管日前发微博爆料:“某药业老总退休把位置让给儿子,结果儿子在澳门赌博输了5亿,没办法把股份全部贱卖了3.8亿。花3.8亿收购他股份的人转身增发,花19亿收购自己以前的企业,白套15亿;更厉害的是,收购他股份的人开始一直借钱给他赌博。传说是借钱人在澳门做的局,一下吃掉一家上市公司。”
该微博一出,立即在资本市场上广为流传。有媒体随后指出,文中所指的公司是在深市上市的海翔药业,而传闻欠下5亿元赌债的人是海翔药业创始人罗邦鹏之子、海翔药业前董事长罗煜竑。
5月4日晚,在深交所[微博]上市的海翔药业发公告宣布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罗煜竑4月30日与王云富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以6.4元/股转让其所持有的全部5940万股海翔药业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8.31%),转让总价3.8亿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海翔药业实际控制人将变为王云富,罗煜竑不再持有公司股份。由此,罗氏家族丧失海翔药业实际控制人地位。而控股海翔药业的王云富马上开始了资本运作。5月6日,王云富宣布以18.91亿元买进前进化工100%股权,并以5.32元/股的底价向不超过10名投资人配套募资,募资不超过6.3亿元。
“前进化工19亿元的作价不算离谱,但富二代败光家产的传说,使这笔大股东注入资产的资本运作很容易被人认为是做局套利15亿元。”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行业资深分析师告诉记者。
昨天,身陷舆论旋涡的海翔药业发公告宣布临时停牌,“由于公共传媒出现关于浙江海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自昨日开市起临时停牌,之后会发公告澄清。”
去年四次减持套现
今年38岁的罗煜竑毕业于北京应用技术大学国际贸易专业。1997年进入海翔药业,曾先后担任海翔药业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董事和总经理。2009年正式当选为董事长。2010年9月,罗邦鹏将其所持有的3480万股(占总股本的21.68%)海翔药业股份转让给儿子,此后,罗煜竑以24.67%的持股比例成为海翔药业的实际控制人。
不过,罗煜竑执掌海翔药业以来,公司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海翔药业每股收益为0.33元,2012年开始出现下滑,到2013年,每股收益以-0.25元创下历年最低值。另有消息称,自2011年以后,公司的分红派现也基本不再实行。
值得注意的是,罗煜竑担任董事长以及控股股东期间,多次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013年1月至9月,罗煜竑前后4次共减持了约197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持股比例降至18.31%。2013年11月2日,海翔药业发布公告称,由于个人原因,罗煜竑辞去董事长职务,但仍为第一大股东。
“罗邦鹏把公司交给儿子之前曾提出过很多公司转型措施,但后来都失败了,之后该公司的业绩也一直不好。此前罗煜竑频频减持套现,业内普遍认为是他不认同父辈的经营理念,也没有老爸的魄力,从而看淡上市公司的经营前景,选择套现走人。”一位资深医药分析师这样告诉记者。
□延伸家族企业接班之痛
在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3年中国医药百强药企》名单中,民营药企在中国百强药商中已占据54席。然而,经过20年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创一代”们如今已步入退休年龄。据39健康网统计,有近9成的民营药企创始人现在已经超过了50岁。对这些企业来说,接班人问题迫在眉睫。
据统计,在位列中国医药百强的54家民企中,有15家(占比27.2%)企业老板已正式宣布将帅位传给子女,而有13家(占比25%)企业的“二代”不愿继承家业,选择自主创业或不在家族企业任职。“那些已经做好接班准备的‘二代’,虽说各自表现亦有可圈可点之处,但还是不能让父辈放心交班。”资深医药行业观察人士王小楠告诉记者,除了联邦制药原董事长蔡金乐辞世后其子蔡海山全面接管公司、天士力创始人闫希军之子闫凯镜接班担任董事长之外,其余“创一代”都选择坚持奋战在一线,使家族企业进入到父子(女)“联合执政”阶段。
不止是医药类企业,近年来,整个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与发展都日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遇到了交接班、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产业转型升级三重挑战,顺利交接班、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已成为当下中国家族企业面临的时代课题。
《福布斯》中文版2013年9月发布的中国上市家族企业调查报告显示,走向前台接班的“二代”人数明显上升,令人失望的是,“二代”接管的家族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不如“一代”掌权的企业。
经理人制度不成功
如何使家族企业基业长青,是每个家族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专家认为,中国的家族企业要解决传承和发展问题,需要将职业经理人制度运用起来,在内部形成接班人培养制度,并在中高层人才架构上有更长远的考量,这样即使子女不愿意或没有能力接班,公司仍可以良性运转。
随着家族企业纷纷进入一二代交接期,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也似乎迎来了机遇期。但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在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家族企业对职业经理人存在不信任,没有实际授权,这使得很多家族企业的职业经理人虽身居高位却没有实权,其至有的企业只把职业经理人当做上市或并购时装点门面的工具。
不过,随着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业务的拓展,职业经理人的角色正越来越受到民营企业家的重视,国际业务的需求正逼迫民企进行管理变革。“2013福布斯中国家族企业调查报告”就显示,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家族企业中,由家族成员担任CEO的比例有所下降,更多的职业经理人进入了家族企业参与管理。
>>新闻链接
民营上市公司家族企业近半上市家族企业接班二代增多《福布斯》中文版去年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7月31日,A股共有2470家上市公司,其中1039家为国有公司,1431家为民营公司。民营上市公司中,又有711家为家族企业,占比为49.7%。
《福布斯》中文版通过对中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发现,A股上市家族企业接班二代数量明显增多。2010年时,兄弟关系在企业家族成员中尚处于首要地位;随后两年中,创业板的诞生刺激了大批中小家族企业的集体上市,“夫妻档”的比例直线上升;而随着第一代企业家年龄的增长,子女等二代们开始进入企业并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2013年,“父(母)子(女)”关系数量首次超越了兄弟关系,以将近4成的比例成为家族企业的第二大亲属关系。
来源: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