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今年汛后正式通水,北京每年接纳调水量相当于500个颐和园昆明湖
技术人员在检测水质。贺勇摄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几个月后,干渴的北京,将迎来丹江口水库的清水。
今年汛后,“南水”将沿线北上,滋润华北,为首都“解渴”。
“南水”经过千里北调,会不会水土不服?水质复杂的地表水如何变成北京市民家中安全的饮用水?若上游来水出现污染,京城如何应对?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及市自来水集团相关负责人。
如何进入千家万户
干线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东干渠、密云调蓄工程等北京各项配套工程全面进入决战期
“北京汛期结束是9月15日,南水北调正式通水的时间是2014年汛后,预计在10月。”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何凤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10,即将到来的“南水”意义不言而喻。按计划,北京每年将通过南水北调中线接纳调水10亿立方米,大致相当于500个颐和园昆明湖水量。
何凤慈介绍,北京市的南水北调工程由国家干线工程和市内配套工程两部分组成。“简单地说,干线工程解决水怎么来的问题,配套工程解决水怎么用的问题。”2003年12月,北京境内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正式开工,2008年4月,北京段干线工程全部竣工。目前包括东干渠、密云调蓄工程等项目在内的北京各项配套工程全面进入决战期。
“南水”从河北进京后,首先经房山北拒马河渠首,继续向北,来到南水北调进京的唯一入口——惠南庄泵站,汇集到惠南庄泵站前池。为了加大流速,来水将经水泵加压,被推流进入两条长50多公里、内径4米的PCCP管道(即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设定两条PCCP 管道是为了应急,如果一条管道出现状况时,另一条能够保证输水。
经过PCCP 管道,“南水”到达永定河以西的大宁调压池,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北京段工程中不多的几块裸露水面之一。上游来水经过惠南庄泵站加压后,水流量很大,大宁调压池因为保留了与大气连通的一块固定水面,可以有效地卸掉来水的压力,保证泵站的稳定运行。
稳压后,两路分流。一路将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路北上,至团城湖调节池,长约21公里。另一路将向东进入南干渠和东干渠,形成以西四环、北、东、南五环为环带的供水环路系统。
通过供水环路,可向沿线各个水厂供水,主要包括九厂、十厂、通州、亦庄、黄村、郭公庄等水厂,经过自来水厂处理后输送至城市供水管网,最后进入千家万户。
如何应对突发性污染
在用三种方式统一监测水质安全的基础上,又设立了三道防线,防范上游来水污染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带来一个好消息:丹江口水库水可以直接饮用,完全满足调水需要。源头水质安全的问题解决了,人们依然担心,在长达12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中,“南水”是否依然存在被污染的可能?
何凤慈告诉记者,“南水”进京前和进京后,水质安全都将接受严密监测。一旦确认发生源水污染,北京市将立即启动应急调度预案。
记者了解到,2014年通水后,南水北调北京段将采用实验室监测、自动监测、应急移动监测等三种方式,检测沿线及配套工程34个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109项指标。
为应对突发性污染,还配备了应急监测车,车内有多种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器,可定性定量分析水中多种指标。该车能够及时到达污染现场,为应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针对上游渠道可能发生的突发性污染事件,我们在距离北京34公里的河北易县七里庄设立了水质监测的‘前哨站’。同时,在水质统一监测的基础上,在北京段设立了水质安全保障的三道防线。”何凤慈介绍,第一道防线设立在北拒马河暗涵入口处,当来水水质出现污染时,关闭南水北调总干渠入京口门,避免污染水进京。
第二道防线设在永定河大宁调压池处,当永定河以西水质突发污染时,关闭永定河倒虹吸进口闸,避免污染水入城。
第三道防线是当水质监测系统发现自来水厂无法消除超标污染物质时,停止取水,避免污染水进入水厂。
“万一发生突发性污染事件,除了发挥三道防线的作用,我们会启用密云水库、地下水源及张坊应急水源,保障首都安全供水。”何凤慈表示。
如何调出“北京味儿”
水厂采用臭氧、活性炭、膜处理、紫外线消毒等深度处理工艺,实施管网改造工程
在位于南四环附近的郭公庄水厂工地,工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我们全力保证水厂年底通水。”北京自来水集团基建工程管理部工作人员张周强指着施工图告诉记者。
以“南水”为主要水源的郭公庄水厂一期工程建成后,北京市日供水能力将增加50万立方米,约可满足500万人饮用水需求,特别是大大缓解城南地区供水能力不足的问题。
“原水进厂第一道工序就是进格栅间。”张周强说,格栅间内的设备就像一个巨大的“筛子”,“筛子眼”仅有10毫米。原水经过格栅初步过滤后,超过1厘米的树枝等杂质都被隔离在外,通过隔栅抓斗收集并排出厂外。然后,在提升泵房由水泵提升后流入进水井,并在预臭氧车间投加臭氧,对原水中的水草、腐殖质、藻类进行氧化处理。
预臭氧处理后,原水就会进入12个“大水碗”,在这里投加混凝剂,并开启搅拌器,让水中难以自行沉淀的杂质和混凝剂一起快速形成比水更重的棉絮状团片,完成沉淀分离。经过机械澄清后,接下来还需要通过主臭氧接触池、炭吸附池和紫外线消毒,对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郭公庄水厂还将采用超滤膜制水工艺,就是将水“挤”过孔径只有0.01至0.1微米(大约为头发丝直径的1‰)的过滤膜。如此之小的孔径,可以将大分子有机物等绝大多数杂质过滤掉。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基建工程管理部负责人孙东说,采取这些措施,就是为了将来水处理成为适应本市供水管线和市民口感的自来水。
为避免“南水”进京后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2009年,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在丹江口水库库区建设了一个微型水厂,处理设施、工艺流程全部模拟北京自来水厂的主要水处理工艺,完成“来水——制水——配水”的一整套处理及配送过程。他们选取了北京市区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不同材质的自来水管线,分别在现场进行浸泡试验,针对“南水”水质与北京本地自来水管线的适应性进行了长期监测和研究。
科研人员经过反复试验,确定了30多套制水工艺组合方案,依据试验成果,他们正在有计划地调整北京水厂的处理工艺,对现有供水管线实施改造。采用除锈和内喷涂技术,去除管线中的沉积物,并给管线内壁喷上一层达到食品级卫生标准的有机涂料,保证管网水质稳定。2010年以来,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完成供水管网改造1700余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