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的留学生在一次国际楹联文化艺术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人民视觉(资料图片)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学会日前发布的2012年国际学生流动性研究报告,中国大陆已超越法国,成为继美国和英国之后全球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在快速增长的国际留学市场中占有8%的份额,并较上一年增长约12%;美国也成为中国第二大留学生来源国,约占中国大陆接收国际留学生总和的8%。
另据中国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13年共计有35万6499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746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育教学机构中学习,来华留学生的总数同比增长15.83%,来华留学生总数、我国接收留学生教育机构数和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人数均创下新高。
交流项目丰富
学生逐年增多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19岁小伙子恩里克·格拉纳多斯(中文名为高伟)是华盛顿乔治城大学中文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他热爱中文、热爱中国文化,还有个住在北京的“中国妈妈”。见到本报记者时,他迫不及待地说,“我拿到了奖学金,很快又要到中国留学,可以见到久违的‘妈妈’了。”
2010年夏天,当时就读于新罕布什尔州圣保罗中学11年级的高伟在美国一个非政府海外学年项目的资助下,与其他47名同龄人飞越太平洋,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中学习9个月。其间,他被安排在一个北京的普通家庭里居住和生活,和他的“中国妈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她家我体验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现在很想念她包的美味饺子。”高伟说。去年10月,他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江苏杯”演讲比赛并荣获二等奖,也因此获得赴华留学的奖学金。
近年来,像高伟这样通过中美两国政府间的奖学金项目或非政府组织资助甚至自费赴华短期或长期留学的美国学生数量逐年增加。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公共事务经理卡维塔·莫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中两国政府始终致力于促进两国人文交流,其中,奥巴马2009年访华时提出“十万强”留学中国计划,该计划于次年启动,目标是派遣10万名美国学生赴中国留学。
随着2012年中国和巴西签署的互换留学生项目正式启动,越来越多的巴西年轻人青睐留学中国。根据巴西文化部的统计数据,2013年向中国提交奖学金申请的巴西学生超过600名,其中260余名将有机会赴中国开始1至4年的留学生涯。
此外,墨西哥也同中国达成了每年互派100名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交流机制。据中国方面统计,2012年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赴华留学的拉美学生超过1000人。从去年开始,5年内中国政府还将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提供50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
南非同中国建交之初,来华留学生数量为零,2013年则超过400人,且人数还在不断增长。中国驻南非大使馆教育参赞宋波向本报记者介绍,南非来华留学生主要包括自费生、政府奖学金项目生、部委培训生和校际交流生等。
在韩国家长中曾有“生女儿送美国留学,生儿子送中国留学”的说法。意思是在中国留学虽然要比美国辛苦,但长期来看,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更有发展,更重要。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两国在人文、经济等各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在一些韩国企业中,中文已经成必备的外语。有数据显示,在华韩国留学生人数从2001年的1万6372人增加到2012年的4万6483人。
见证中国发展
提升职业资历
本报记者从中国教育部国际司来华留学工作处了解到,外国学生来华留学规模的持续扩大,与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密切相关。2010年9月,为加强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来华留学事业发展,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教育部出台了《留学中国计划》。这项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年在中国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为落实《留学中国计划》,教育部从扩大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规范制度管理和优化服务品质等多方面下了功夫。此外,中国政府奖学金带动了更多自费来华留学生,明显扩大了来华留学生规模。
“中国正在经历的经济腾飞是吸引许多美国年轻人赴华留学的重要原因。”目前就职于美国弗吉尼亚州一家软件企业的汤姆·塞斯迪德新(中文名为苏哲同)对本报记者说。2010年从华盛顿的乔治梅森大学毕业后,苏哲同获得学校奖学金赴上海复旦大学学习一年。“我相信,见证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过程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对我今后的发展很有益处”。
“中国和巴西都是金砖国家,因此近些年来两国的经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巴西对了解中国文化的双语人才需求相当大。”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四学生托马斯对本报记者说。曾在中国南京留学的经历让他对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底气十足。
巴西里约热内卢州教育局局长威尔逊·瑞索拉告诉本报记者,尽管拉美国家同中国相距甚远,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拉美对中国的认知度也在提高,意识到这一点的拉美人已经看准契机,未来拉美赴中国留学将会迎来快速增长期。里约热内卢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乔建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巴间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交换项目是两国政治、经济等领域关系不断深化的体现。近两年来巴西掀起了“汉语热”,很多人在孔子学院学习中文后,都希望能到中国看一看。
(本报华盛顿、里约热内卢、约翰内斯堡、首尔、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廖政军、颜欢、苑基荣、万宇、俞懿春)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28日 2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