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那一年,郭襄十八,张三丰十六。都是青春懵懂的年纪。
当时他正在少林寺做学徒、当临时工,她忽然来了,是来找杨过的。
那天,她穿着淡黄的衣衫,骑着青色的毛驴,皓齿明眸,像是个松树间的秀丽精灵。
在寺里,她没有打听到杨过的消息,小眼神里的忧伤,不免又多了一层。
郭二小姐的身份多高贵啊,离开的时候,还有寺里的领导在旁陪同。小临时工张三丰默默地跟在后面,不敢和她并肩,但却一直跟着。
宽阔的少室山道上,他们总是隔着五六步远。
“张兄弟,你也来送客下山吗?”她忽然回头笑着问。他脸上一红,应了一声:“是。”
郭襄从怀里摸出一对小小的铁罗汉。那是一个小玩具,上了发条,就可以打一套最简单的少林拳。
然后,展颜一笑,把铁罗汉塞到他手里:这个给你玩。
她上了青驴,飘然去了,只剩小三丰握着罗汉站在那里。山道上,投射着他长长的影子。
嗯,她只当我是小朋友。
二
几天后,他的人生遭遇了一场大变。
“达摩堂众弟子一齐上前,把这小厮拿下了!”随着寺中首脑一声断喝,十八罗汉同时抢出,向这个少年扑来。
只不过是由于从玩具铁罗汉上学了几招拳法,一些老同志就震怒了,上纲上线,冤枉他偷学武功,要把他挑筋断脉。
天旋地转之中,他冲杀了出去,那只铁罗汉一直揣在怀里。
追杀声远了,世界渐渐宁定了下来。微风吹香气,众山静无声。
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最后一次遇到了郭襄。
她说他可怜,让他去襄阳找自己父母投托安身——不然,你年纪小,武功不强,又没有什么江湖经验,怎么生存呢。
临走时,她留下一句话:
“咱们便此别过,后会有期。”
就在数年前,杨过最后一次和她告别的时候,也留下几乎相同的这样一句话:“咱们就此别过。”
从头到尾,她心里只有杨过,从来没有注意到比自己还小两岁的张三丰。
那时候的杨过,正是人生鼎盛时期,名满江湖。一句话传下来,五湖四海的豪杰都凛遵号令。
而那时候的张三丰呢?是个小小少年,瘦骨棱棱,刚被少林寺开除,连临时工都没得做。所会的武功,也只有一套最简单的少林拳。
接下来呢?去襄阳吗?去她父母手下谋生计吗?
去了,也许就有安稳饭吃,就有好武功学,就没人再敢欺负自己了,而且还能再见到她。
可是,去看她姐姐郭芙的脸色吗?男子汉大丈夫,去一生托庇于人吗?更重要的是,我在那里会有所成就吗?如果庸庸碌碌,你就算天天见到她又怎么样呢?
小张三丰都已经走到了湖北境内了,可就在离襄阳只有两百里的武当山,他停住了脚步。
他没有去找郭靖黄蓉,而是怀揣着铁罗汉,转身上了山,渴饮山泉,饥餐野果,发奋钻研武功。
在那里,他开了一个小小的作坊,挂上了块小小的牌子:“武当”。
就从这一刻起,武学历史的长河来了个急转弯。它偏离了旧路,劈开了一条全新的河道,浩荡奔流。
三
一百年。
武当山上,孤灯长明,一门又一门神功绝学从张三丰手下诞生:
梯云纵、震山掌、绵掌、神门十三剑、绕指柔剑、真武七截阵……
每一门功夫创新出来,都把世人对武学的认识刷新了一遍:
“长剑一颤,呛啷一声,便有一件兵刃落地。尚未使到一半,三江帮帮众已有十余人手腕中剑,撤下了兵刃。”
这是“神门十三剑”问世时的情景。
“长剑竟似成了一条软带,轻柔曲折,飘忽不定,正是武当派的七十二招 ‘绕指柔剑’。”
“双掌飞舞,有若絮飘雪扬,软绵绵不着力气,正是武当派 ‘绵掌’。”
“身躯微一转折,轻飘飘的落地,使出了当世轻功最著名的 ‘梯云纵’”……
当年的那个小作坊,已慢慢变成了威震天下的门派。提起“武当”两个字,人人都悠然神往。
可是,郭襄呢?
过去那个瘦弱的小三丰,已经成了一代武学奇才,他的成就、他所创新的武学,都已经不输给杨过了,她又知道吗?
也许是知道的。但这个故事的结局,仍没有改变。
“郭女侠走遍天下,找不到杨大侠,在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嵋一派。”
她和张三丰再也没有重逢——这是金庸借他的弟子俞莲舟之口告诉我们的:“恩师与郭女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后,此后没再见过面。”
金庸还故意安排了这样一段对话:
殷素素问:“这一位郭襄郭女侠,怎地又不嫁给张真人?”
她的丈夫张翠山笑斥道:“你又来胡说八道了。”
可出人意料地,一贯严肃古板的俞莲舟,居然认真回答了这个八卦问题:
“恩师说,郭女侠心中念念不忘于一个人,那便是在襄阳城外飞石击死蒙古大汗的神雕大侠。”
十六岁那年遇到杨过之后,她的人生就此定格。她心里仍然只有风陵渡口,没有那只铁罗汉。
我现扬名天下,你已青灯古佛。
有一首歌,叫做《暗涌》。
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
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
历史在重演,这么烦嚣城中,
没理由相恋可以没有暗涌。
他作出了一个安排:武当弟子,永远不得与峨眉弟子动手。
四
后来,就在武当派创立一百年之际,他闭关了。
人们很不理解:难道武当过去的辉煌还不够吗?还要证明什么呢?
张三丰却觉得不够。他要“自开一派武学,与世间所传的各门武功全然不同。”
他闭关的地方,充满跨时代的现代简约风:板桌上一把茶壶,一只茶杯,地下一个蒲团,壁上挂着一柄木剑,此外一无所有。桌上地下,积满灰尘。
这一闭关就是一年多,直到有一天,“‘呀’的一声,竹门推开,张三丰缓步而出。”
当年那个青涩少年,如今已经须眉俱白。而此刻,世间已多了一套崭新的武功,叫做“太极拳”。
这是一门继往开来的功夫,是为下一个一百年创造的。
步入小院之后,张三丰做了一件事:从身边摸出一对铁罗汉来,交给了徒弟俞岱岩。
漫长的岁月里,他一直把铁罗汉带在身边,哪怕闭关的时候也是一样。
终于,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放下了它。
此刻,他的语气平淡而又温柔:
“这对铁罗汉,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侠赠送与我的。”
“你日后送还少林传人。就盼从这对铁罗汉身上,留传少林派的一项绝艺。”
语毕,金庸写了十个字:
“说着,大袖一挥,走出门去。”
那个小小的少年,终于走出门去了。
从十六岁到四十岁,郭襄看破风陵渡,用了二十四年;而他放下铁罗汉,用了一百年。
一百年,小小的爱,成就了对武学的大爱。
从铁罗汉到太极拳,锻造技艺,攀登巅峰,作出一个又一个的创新。
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有这样的故事。
在德国巴伐利亚州,1916年,就诞生了一个很类似的“小作坊”。
经过100年不断变革和创新,它已经成为了今天拥有顶级造车技术的巨人,把人们的认知一次次刷新。
【六神磊磊:一百年,你的风陵渡,我的铁罗汉】
少年张三丰(张君宝)与郭襄的故事并不复杂,却跨越《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两部作品;二人一生只在年少时见过三次面,但发生在他们间的故事,却跨越百年,余音不断——《倚天》后半部分有这样的情节:“张三丰从身边摸出一对铁铸的小小罗汉,交给俞岱岩道:这对铁罗汉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侠赠送于我的。你日后送还给少林传人。就盼从这对铁罗汉身上,留传少林派的一项绝艺!”
一对小小铁罗汉,张三丰带在身边达百年,只因这是郭襄所赠。单凭这一细节,即可知张三丰是爱着郭襄的…… 更多爱情:www.yangfenzi.com/tag/aiqing
1.首次见面
张君宝与郭襄共见过三次面。《神雕侠侣》的结尾部分,写了二人的首次见面。
那时,郭襄十六岁,张君宝十三四岁。华山上,身有内功却不会招数的张君宝和偷书贼尹克西对打,明显不是对手, 郭襄叫道:”小兄弟,出手打他啊,怎么你只挨打不还手?”“你只管放手打去,打不过我便来帮你。”张君宝道:“多谢姑娘!”挥拳向尹克西胸口打去。
此后,张君宝被打伤,郭襄“于是取出手帕,替他包扎”,而张君宝见“人人都神色温和,独有这位美丽可亲的小姊姊却伤心眼红,不明所以,可不敢相问,本来要称谢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这是二人的初见,在张君宝眼里,郭襄是个“美丽可亲的小姊姊”。而这定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2.二次见面
张君宝与郭襄的第二次见面,已是在三年后。《倚天屠龙记》中,郭襄为打听杨过消息,欲到少林寺寻找无色禅师,却在寺外遇到了身带铁链以铁桶挑水的觉远,郭襄说:“你那个姓张的小徒儿呢?带了他一起走吧!”觉远只是摇手。忽听得身后一人说道:“多谢姑娘关怀,小的在这儿。”郭襄回过头来,见身后站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粗眉大眼,身材魁伟,脸上却犹带稚气,正是三年前曾在华山之巅会过的张君宝。
此后,郭襄与无色见面,解决了觉远之事,也知悉无色并不知杨过消息,便欲下山,途中“只听得身后脚步声响,回首一看,见张君宝远远在后跟着,却不敢走近。郭襄笑道:‘张兄弟,你也来送客下山吗?’张君宝脸上一红,应了一声∶‘是!’”
——这时的张君宝很有意思,明明不舍郭襄离去,却不敢挽留,只远远跟着;明明是“远远”跟着,却又弄出“脚步声响”,终于被郭襄发现;被发现也就发现了,却又“脸上一红”。这少男心态,微妙呀!
3.赠送礼物
两人告别时,郭襄道:“张兄弟,你也不必送我啦。”张君宝颇为依依不舍,却又没什么话好说。
郭襄将手中那对铁铸罗汉递了给他,道:“这个给你。”张君宝一怔,不敢伸手去接,道:“这……这个……”郭襄道:“我说给你,你便收下了。”张君宝道:“我……我……”郭襄将铁罗汉塞在他手上,纵身一跃,上了驴背。
此后,张君宝“向郭襄凝望一眼,走上山去”。
——郭襄递来铁罗汉时,张君宝竟然紧张,以致张口结舌,这自然是因郭襄之举是他万万想不到的。在张君宝心目中,郭襄如女神般,是可望不可及的。在她面前,他羞涩甚至自卑。
而临分别时张君宝向郭襄那“凝望一眼”,更是将其心意表露无疑:他,喜欢她。
4.三次见面
与上次见面只隔十天,郭襄因欲看少林僧众如何对付昆仑三圣,再上少林。不想,张君宝却因出手战胜昆仑三圣何足道,被长老们当成偷学武功的逆徒围攻,觉远将徒弟和郭襄一起救出少林寺。
突围下山后,觉远却因真力损耗而圆寂,一时间,张君宝再无一个亲人。在将觉远法身火化后,张君宝与郭襄即将分别,郭襄道:“张兄弟,少林寺僧众尚自放你不过,你诸多小心在意。咱们便此别过,后会有期。”张君宝垂泪道:“郭姑娘,你到哪里去?我又到哪里去?”
——在与郭襄的三次见面中,张君宝总是腼腆、羞涩,连话都不敢主动说,每次都是郭襄问什么,他就答什么,只有在此次分别的最后时刻,张君宝主动问出了一句:“你到哪里去?我又到哪里去?”段段一句话,充满了无限的惆怅、依恋和不舍。
5.再赠礼物
见此情形,郭襄从腕上褪下一只金丝镯儿给张君宝,让他去襄阳找自己的父母,且嘱咐道:“我爹爹最喜欢少年英雄,见你这等人才,说不定会收了你做徒儿。我弟弟忠厚老实,一定跟你很说得来。只是我姊姊脾气大些,一个不对,说话便不给人留脸面,但你只须顺着她些儿,也就是了。”郭襄说了她爹娘的情形,又说明到襄阳后如何去见她父母,便转身而去。
——此次分手是真正的永别,两人一生再未见面。冰雪聪明的郭襄何尝看不出张君宝对自己的依恋,她以一对铁罗汉和一只金丝镯儿表达了对他的关心爱护,却不可能接受他的爱。因为郭襄一生只爱着神雕大侠杨过。而郭襄的心思,张君宝也明了,他知道自己的心里话永远不可能说出口。
分别,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6.“风陵师太”
离开张君宝后,郭襄走遍天下寻找杨过,却始终没再能跟他相会。在四十岁那年,郭襄大彻大悟,出家为尼,后来开创峨嵋一派。
多年以后,郭襄的徒孙灭绝师太对张无忌说过这样一段往事:“她老人家(郭襄)生前曾竭尽心力,寻访屠龙宝刀,始终没有成功,逝世之时,将这秘密传给了我恩师风陵师太。我恩师秉承祖师遗命,寻访屠龙宝刀也是毫无结果……”
——郭襄弟子名“风陵”!二字一出,没法不让人唏嘘。因为大家都知道,十六岁的少女郭襄是在风陵渡首次听闻并见到杨过。此后,便是二十四年的寻找,以及终身的思念。“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
7.百年铁罗汉
离开郭襄的张君宝,后来则开创武当派,成为名张三丰。已是百岁高龄的张三丰,这天听闻少林派遭难,而武当派也是大敌压境,他从身边摸出一对铁铸的小小罗汉,交给弟子俞岱岩道:“这对铁罗汉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侠赠送于我的。你日后送还给少林传人。就盼从这对铁罗汉身上,留传少林派的一项绝艺!”
——如果说郭襄是“一见杨过误终身”,那张三丰是“一见郭襄误百年”了!
8.放手也是一种爱
张三丰与郭襄,一个是武当派开山祖师,一个是峨嵋派开山祖师,两人均单身一生。关于他们的故事,《倚天屠龙记》中,殷素素曾有这么一句:“原来峨嵋派上代与武当派还有这样的渊源。这位郭襄郭女侠,怎地又不嫁给张真人?”
魔女出身的殷素素心直口快,倒是说出了许多人心中的遗憾:如果郭襄和张三丰最终在一起了,该有多好!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一生真正爱的人,可能就只一个。
杨过爱的人是小龙女,郭襄便放手了;郭襄爱的人是杨过,张三丰便放手了。放手,也是一种爱,一种更刻骨铭心的爱!(作者:飞帘)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觉远道:“小徒姓张,名君宝。他自幼在藏经阁中助我洒扫晒书,虽然称我一声师父,其实并未是剃度,乃是俗家弟子。”
张君宝是一个自幼待在少林寺藏经阁中的俗家弟子!本质上是跟虚竹一样的!
脱离了这个身份去谈论张三丰对郭襄的感情未免有些偏颇。
再来看张三丰与郭襄的情感纠葛。
华山绝顶的邂逅
郭襄回过头来,间张君宝头上伤口自汩汩流血,于是从怀中取出手帕,替他包扎。张君宝好生感激,却见郭襄眼中泪光莹莹,心下大是奇怪,不知她为甚么伤心,道谢的言辞竟此便说不出口。
……
其日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颠乌鸦呀啊而鸣,郭襄再也忍不住,泪珠夺眶而出。
此时心中对这个姐姐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只不过觉得这位大姐姐为何如此莫名其妙的哭了起来。
少室山顶的相逢
郭襄道:“甚么使不得?”指着正向寺内奔去的高矮二僧说道:“这两个恶和尚定是奔去报讯,咱们快走。你那个姓张的小徒儿呢?带了他一起走罢!”觉远只是摇手。忽听得身后一人说道:“多谢姑娘关怀,小的在这儿。”
郭襄回过头来,只见身后站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粗眉大眼,身材魁伟,脸上却犹带稚气,正是三年前曾在华山之巅会过的张君宝。比之当日,他身形已高了许多,但容貌无甚改变。郭襄大喜,说道:“这里的恶和尚欺侮你师父,咱们走罢。”
这时的张君宝方当韶龄,但自幼青灯古佛对郭襄并无丝毫绮念。他知道郭襄是将门虎女,在他心中郭襄高高在上,对她是一种仰视的姿态。
武当山顶的追思
张三丰从身边摸出一对铁铸的罗汉来,交给俞岱岩道:“这空相说道少林派已经灭绝,也不知是真是假,此人是少林派中高手,连他也投降敌人,前来暗算于我,那么少林派必遭大难无疑。这对铁罗汉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侠赠送于我。你日后送还少林传人。就盼从这对铁罗汉身上,留传少林派的一项绝艺!”说着大袖一挥,走出门去。
张三丰此时已是武林泰斗,却对郭襄仍然是一口一个“郭女侠”,敬仰之情溢于言表。“身边”二字说明张三丰对这铁罗汉的极其重视。一百年了,神知道你睹物思人多少回了……
张三丰瞧着郭襄的遗书,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明慧潇洒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这句是我们津津乐道的神来之笔。一语道出一段凄美绝伦的爱情。
你不爱她你会把她送你的铁罗汉存放在身边上百年?
你不爱她你会在命悬一刻之时把她的遗物交托弟子?
你不爱她你会在手拿其遗书之时想起她俏丽的身影?
你真的是想流传一套罗汉拳???
差点儿我就信了
张三丰精通佛家真言,遍读道藏,而这些对他的情欲本来就是克制的!他不能如昆仑三圣何足道一般,为郭襄弹一首《考槃》,奏一曲《蒹葭》来表达情意。他在华山绝顶之时不知郭襄为何哭泣,到了情窦初开之际又岂能不知她追寻杨过大侠的心意?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武当春花开尽,峨眉冰雪消融,郭襄遁世出家,他的心,就再也没起过波澜……
如果细分起来,张三丰对郭襄不会是念兹在兹,无日或忘的思之若狂之情,应该是那种偶尔想起,心中会感觉一片温暖的爱慕之情。
喜欢就会放肆,而爱却是克制。
我认为张三丰对郭襄是真爱!
这百年太长,我没有时间想这些儿女情长
你我各开山立派,各自为长。你思念中,有风陵渡口
可这百年太短,我竟没有时间细细回想
你我各自袭得半部心经,功参造化。我把一切刻在心里,从来不写在脸上。
别人说,“你看这老头,真是遇事不惊,古井无波。”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那时年少
你只回头一笑,我却猛地一惊伊是邻家大姐姐。漂亮,活泼。你在外面惹了事,伊会帮你解决,你受了伤,伊会帮你敷药。
可是伊只把你当弟弟,从感情方面,让你自觉永无可能。
你师父对你说,上,小妮子说追就能到手,怕卵子?
你就努力,努力了挺长一段时间。
后来你们遭了难,你师父护着你们俩,把你们带出来,可是自己却死了。
伊怪自己武功不够,说要是武功好就能救你师父了。
于是你就下定决心努力练功。
这功夫一道,在于修心。当你练了3年,你还想着下山炫耀武功找伊;练10年,便懂得功参造化要静心;当你练到20年,你便懂得心如止水。
可这一年,伊死了。
心如止水如你,趁夜幕低垂,四下无人。取酒一壶,长剑解下,山后饮酒。
你不会喝酒。
后来江湖上消息传出,伊的弟子风陵继承掌门。
又10年,江湖小道消息,风陵渡,神雕侠,一顾。
你功参造化,宠辱不惊。
又10年,你武学大成,开宗立派。
你功参造化,宠辱不惊。
又30年,你太极功成,当世无双。
你功参造化,宠辱不惊。
又数年,你临涯望远,手中一纸手书,字迹娟秀,犹如曾为你疗伤的温柔。
你功参造化,泪湿满襟。
这百年来,日子太慢,慢到你自己都以为自己忘了很多故事;
这百年来,武功太高,高到你自己都以为自己真的宠辱不惊。
原来错了。
「张三丰从身边摸出一对铁铸的罗汉来,交给俞岱岩道:“这对铁罗汉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侠赠送于我。你日后送还少林传人。"」
神雕末尾,年少的张君宝是好腼腆的少年,见她泪盈,心慌无措;见她离开,暗自相送;听她说话,脸红不语;与她分别,深深一望。知道郭襄心中有人,他从未有过奢望,故此懵懂的情意半分也不曾出口。
到了倚天屠龙记中,三丰悟道,而成太极。只是百年前她送的铁罗汉,到底还是时时随身带着。
张三丰脑海突然浮现出那个明眸皓齿的少女来,她浅浅地笑着,对他说:“君宝兄弟,此别无期,好好照顾自己。”张三丰正待回答,那少女却杳然飘走了,他终于恍然发现这是一百年前的事情了。
他怅然地站了许久,武当山上的黄昏晚霞万丈,张三丰却不爱看了,摆了摆头,慢慢地回了房。武当山的三代弟子清风和明月跟在身后,眼尖的他们自然看到了张三丰的落寞,他们在嘀咕着说:“太师父作为一代世外高人,难道还有什么没看破的吗?”清风明月问完却不知道怎么回答,也不敢去问张三丰,只得加快脚步追了上去。
武当派现在由大弟子宋远桥管着,他张三丰自然也没事了,没事后的张三丰却多愁善感起来,总是想起在华山之巅的情景,那时他第一次见到郭靖,第一次见到杨过,也第一次见到郭襄,不过郭靖和杨过的一代武学宗师的气派他早忘记了,却记住了郭襄那双圆溜溜的、亮晶晶的眼睛,不过这双眼睛是望向那个神雕大侠的,欲说还休,点点肝肠都在里面。
这些年来,张三丰一直全力开宗立派,钻研武功,就没精力去思考这些,然而一下子无事后,这些回忆就慢慢爬上来了,比头上的白发还来得悄然。这不他刚回到屋后,望着空洞洞的房间,就又蓦然想起和郭襄说的话来。
“我要去找杨大哥,杨大哥在哪里我就找到哪里。”郭襄清越婉转的声音犹如还在耳边。
张君宝笑了笑,对郭襄说:“师姐,你一个女子,这山高水远的没个照应,我也没事,就陪你转转吧。”
郭襄惨淡地笑了笑,拉着张君宝的手说:“君宝,其实我也不知道杨大哥在哪里,可是我总要去找,我总要见杨大哥一面,我这一生大概都是漂泊江湖,老在江湖了,你就别跟着我受这份罪了。”
张君宝准备还说什么的,却被郭襄一双哀伤的眼睛阻止了。
这时清风在外面叩门说:“太师父,师父师叔在等你吃晚饭。”
张三丰的记忆这时才戛然而止,脑海里的那张美丽的脸、哀伤的眼睛就渐渐消失在黑暗里了。
张三丰吃完饭,照例会和弟子在屋里说话,当然不会是派内的事情,那个他早就不管了,他像是一个慈祥的爷爷那样,慢慢地说起一些旧事,就像是故事一样,宋远桥这些一代弟子当然都知道,就姑且听之,而那些三代四代弟子,就像是小孩子那样好奇认真地听着。当然他也会给弟子他们说一些武学心得,指点一下武功招式,不过最近几年这些都由宋远桥等几师兄弟代劳了。
三、四代弟子中有许多正是青春少年的年纪,他们爱听这些英雄故事,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听到了郭靖杨过之名,胆大的就让张三丰给他们说说,胆小的就拘谨地盯着他,眼里却是热切的期望。这个要求他们不是没有提过,不过张三丰都以别的故事混过去了,之前他还不想说郭靖和杨过,因为这样的话他就必然说及郭襄,而他并不想说及郭襄。可是这次他却突然想说说,正好借着讲故事理一下思绪。
张三丰就正了正身子说:“那我就说说罢,其实我和郭靖大侠、杨过大侠只有一面之缘。”张三丰说完这句就环顾了一眼四周,这些弟子都是一脸的期待,他回了一下神,喃喃地在心里说:“不过这已经过去一百年了。”自然这些人弟子不会知道,他们只期待郭靖和杨过的大侠风范呢,于是张三丰继续说了下去:“那是在华山之巅,那时我跟着我的师父觉远大师···”
张三丰嘴巴说着,思绪却飘远了,他想起那双看着杨过慢慢走远后肝肠欲断的眼神,想起那个在少林寺前翩然的身影,想起那声赠他金丝镯儿时的谆谆言语···最后他也不知道怎么就全在说郭襄了,也的确,他和郭靖杨过只有一面之缘,哪有那么多话说呢?而郭襄,自然就不一样了。
底下的弟子一脸惊讶地看着张三丰,清风明月捏了一把把的汗,他们本来想听英雄的壮阔事业,却只听到了少男少女的儿女情长,这些他们都是不曾听过的,他们面目羞红,却感觉这故事要比英雄大侠的故事好听得多,他们的心波被风吹起来,皱皱的,却又感到哀伤,呼吸似乎被什么勒住了,变得细细的。
清风想要提醒张三丰的,但是坐在旁边的宋远桥摆了摆手,示意让他继续听下去。作为张三丰最大的弟子,他自然是最了解师父的,然而几十年来,这些事却只听得一鳞半爪,从来没有听全过,这次师父终于说了,也许是师父无心说的,也可能是师父有心说的,这么多年,有些事总要拿出来说说的。他知道郭襄女侠是峨眉派的开山祖师,他们真巧,一个当了尼姑,一个当了道士,武当峨眉一直以来就关系非常,而师父和郭襄女侠却从未见过,这似乎合常理也似乎不合常理。对于师父和郭襄女侠,他隐约知道一些,却隐约不知道一些,他隐约猜到一些,却隐约猜不到一些。
由于宋远桥的阻止,张三丰的故事得以继续说下去。张三丰的声音很柔和、却有一股劲儿,时而像是年少轻马,时而像是沧桑历经,底下的弟子听得如痴如醉,而张三丰又如何不是说得如痴如醉呢?一百年了,一切竟然还记得这么清楚。
“···她让我去投靠她的爹爹妈妈,说完她就走了···”
张三丰说完后轻轻啜了一口茶。
一个胆大的弟子问:“太师父,那你们后来有见过吗?”
张三丰微笑着摇摇头。
底下的弟子默默地思索着,一句话都没有说,他们颇难受,想着要是他们能见一面该多好。
这时快二更天了,窗外月明星稀,又是一个美好的夜晚。
底下的弟子尚在痴醉当中,张三丰欠起身来,由宋远桥扶着走了。张三丰说完时眼里最后一次闪现少女曼妙的身姿,然后归于寂静,一切都不可寻了。
宋远桥关上门出去时,张三丰对宋远桥说:“远桥,多谢你了。”
宋远桥在师父门前拜了三拜后才走。
清风和明月是侍候张三丰的专门弟子,这时他们从沉醉中归来,给太师父打水洗脚。
在打水时,清风问明月说:“太师父为什么不去见见郭襄女侠呢?武当和娥眉又不远。”
明月挠了挠头说:“我也不知道,估计太师父专心研究武功了吧。”
“可是···”清风想了想,却没说出来。
这些话都被张三丰听在了耳里。
这时清风突然胆大着说:“太师父会不会爱着郭襄女侠啊?”
这声音虽然极小,但是以张三丰的身后内力怎么会听不到呢。
明月被吓了一大跳,连忙去捂清风的嘴说:“休得瞎说,太师父绝世高人,怎么可能沉湎于儿女情长?”
清风自知失言,连忙打水去了。
张三丰却笑了笑,起身去一个尘封许久的箱子里找东西。
“太师父,我们打水来了。”清风和明月说。
张三丰却没有洗脚,而是给他们看了一样东西说:“太师父也年轻过呢。”
清风和明月眼睛挣得大大的,只见张三丰的手里拿着一串金丝镯儿,在灯光下发出淡淡的光。
张三丰对郭襄和郭襄对杨过很像啊
少年时候遇见男女神又受照顾难免钟情
然而都是只能远观无法亲近的
误终身嘛不误焉能开宗立派
其实郭襄的设定和杨过非常像
而且都有“一见误终身”的属性
你们不要忘了大明湖底的何足道啊张三丰瞧着郭襄的遗书,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明慧潇酒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张真人一辈子百十余年修为,还有什么介怀放不下的。唯一久念不忘,萦绕在心的也只有郭襄了吧。
当日武当陷于存亡危机,张真人拿出郭襄赠送她的一对铁罗汉,用了几乎交代后事的口吻。即便这时他念的,还是只会过两次的郭襄。
如果这都不算爱……
所谓“情深不寿,强极必辱,慧极必伤”。 但是不忘相思,武功入化,智慧绝顶的张真人高寿不辱不伤,一生豁达。这就是所谓的得道吧。脾气好身体好的凡人应该也能算是小小的得道吧。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只不过这两个人都得不到吧。百年以后,以为能忘掉的,不还是刻骨铭心吗?古龙说的好,思念就像咳嗽一样,以为不咳嗽了,其实是深入骨髓了
武当弟子,永远不得与峨眉弟子动武…
师父说功夫的境界根在修身,本在养性。
十七岁之前,我一直没能理解那句话。
我曾经向师兄讨教过,师兄说,师傅的意思他也只领会了一半,大概是经历了一番像样的人生的人,才能完全明白。
我似懂非懂,每天练功打坐,希望有一天能达到师傅的那种境界,像师父那样,活到一百岁,但想想又不可能。
听人家说,师父的一生精彩无比,而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少年时他在少林出家,之后经历了一连串的奇遇,悟成了道,创立了太极,反倒将道的思想发扬光大。
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人生无常了吧,一个戏剧性的转折,一段传奇。
到我十七岁时,算算我已在这山头呆了整整十个年头了,在修身这个境界上,我已经达到师兄的那个水平了。
武当的景致并不算多,每天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的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看了不下百遍,却也怡然自得。
那一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武当上上下下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武当:白到极致,千山暮雪,鸟雀无踪。
我在山顶,当着师父与众师兄弟的面,打了一套内家拳,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丝欣赏。
风雪刮的越紧,拳法愈发熟练。
茫茫天地,漫天飞雪,武当之巅。我沉浸在这奇妙的拳法中,渐渐的,像是触摸到了另一个门槛。
那大概就是师父所说的养性了吧。
雪停了,天晴了,一套拳法打完。
站在山顶,那一刻,我看到了远方的天地,那广阔的世界,整个中原,像是在我的脚下。
心中陡然生出一股豪迈,我羡慕师父的人生,觉得行走江湖,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那才是我想要的生活。从那之后,一天天的,我突然对这里有了一丝厌倦。我很清楚,那只是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可是教规严厉。
我将想法对大师兄和师父说了。
大师兄笑笑,你还是不要下山的好。
师父说:道法自然,万物皆有序,冬蝉夏雪,无忧寻忧。
那一天,雪地里来了一位女子。
她骑着一只小驴。
按理说,女子是不被允许上山的。
那女子手持朝廷重令。
师父虽不惧,但看了看偌大的山门,想到某种可能的结果,回头无岸。
师父看了看那只驴子,又看了看那女子,沉默许久,像是想起了某位故人。
我看见她骑着驴子缓步走来。
锦帽貂裘,气质如芳泽,眉目间如一汪深涧,风华绝代!我从来不知道世间会有这样一类人存在,不一定像师父那样有着仙风道骨,可以就一眼能将你的灵魂给震撼了去。
她持令,冷眼看着众人,宣旨欲求一人为中军都尉,前往平判。
是时,蒙古军已统治华夏百余年矣。
我对师傅说,让我去吧。
师傅没有回答,他的眼中,看不出任何情绪,却又像是包含了慈爱,包含了一种虚无的,看透众生的睿智。
他默许了。
下山前,他递给我一把剑,说,回来时将剑递给师兄弟看,可救你于危难。
我与那女子一同下山。
这是我向往已久的生活:一技傍身,一人,一马,一剑。闯荡江湖,狂放不羁,快意恩仇。
那女子一直不曾说话。她平静得如同现今那化不开的雪,藏了一片山河。
我们从杏子林一直走到桃花坞。
几经辗转,已是半月光阴。再次,从她的眼中,我看到了一种别样的情绪,像是夕阳与朝霞,笑靥如花。
我抓紧她,奔马疾驰。
踏碎了江南的水涧,纷飞了山涧的落花。她成了我唯一的仙子。
我做了元军的统帅。
我知道他们要我杀的是汉人,而我也是汉人!
可他们是叛军,是乱贼,她补充说。天下本为一家,又有什么胡汉之分。
武当的武功着实精妙无比,师傅给我的宝剑出鞘,众生犹如蝼蚁。
一场场战争下来,乱军节节败退。
直到某一天,我遇见了一个敌手。一位少年,听人说是一位当今天下了不起的人物,少年意气,当世已罕逢敌手。
姓张,和师父一个姓。
我败了,败在他的一招之下。
回到军中,主将要治我的罪,那是一个蒙古人。
几天来,我的战功确实有点多。
听她说,那张姓少年,是她的杀父仇人。
那蒙古将领将剑递给她,嘴角上扬。
我了解了军中政治的可怕。
已无回头路。
她犹豫片刻,眼中闪过一抹狠戾和决绝,师父的宝剑在她手中劈了下来,将再添一汉人的鲜血。
本能使我向后一避。
我感到脸上有液体流了下来,用仅存的意志,挣脱束缚,夺剑而出。众军士也奈何我不得。
我的脸上出现了一道深深的伤痕,一直划到心底。
我被中原武林追杀,那一夜,我将师父的剑放在山门,转身,在暴风雨中狂奔。
我离开了,东躲西藏,风餐露宿,已变了另一幅模样,也好也好。
我开始流浪,逐渐忘记了过往,我知道师父师兄当初的话是对的,现在,一切被我抛在脑后,挑起那回忆,不如挑起一壶酒。
柳絮桃花,自在飞莺,恰恰马蹄,浅草闲人,去到江南赶上春。
关外飞雪,天高云远,银树寒霜,红炉沽酒,漠北塞外有豪情。
我不断的流浪。
在酒家听说书人讲到一位与师父齐名的女侠,她为寻一独臂大侠走遍天下,终不能够,遂出家创立峨眉。
我才明白当初师父放那女子上山的举动,想来那女子身上是有什么地方像极了某人,师父才特意允她上山。遥想当年的英豪该是何等风姿。怕是终极一生,自己也无法达到他们的十之一二罢。
一晃,已是十年,游历十年,悟道十载。十年来未曾拔剑,渐渐领悟了师父所说的,另一个境界。
也看明白了。江湖,依旧是江湖,那些大人物主宰着每一束暗流,这竟不是我想过的江湖!
十年间,发生了很多事。
那张姓少年已变成故事,绝迹江湖。
那天,师父归仙。
我跪在山门,那牌匾已然破旧,师兄不愿见我,我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
那一天,我看到元军杀上了武当。
我戴上斗笠,捡起一把残缺的刀,我知道,在这大时代下,任何的一个人都不能凭一人之力去改变什么,只是不知这一腔热血还能洒几回,能不能保住师父留下的基业。
这天下这麽大,时间又是那么快,那些旧时的江湖恩怨早已与那些豪情万丈的侠客们一同隐去,只剩茫茫青山,何处寻侠踪?
是了,师父不在了,那位峨眉创立者不在了,独臂大侠也不在了。
试问这江湖,还是原来的江湖么?
侠,还在么?
野火在山上烧起,下面是层层包围的元军,我施展轻功,飞身上山。
《倚天屠龙记》里原文有答案了。
郭襄笑道:“这么说来,你师父非但不是受罚,反而是在练功了,倒是我的多事。”张君宝忙道:“姑娘一番好心,师父和我都十分感激,永远不敢忘记。”
郭襄轻轻叹了口气,心道:“可是旁人却早把我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只听得树林中一声驴鸣,那头青驴便在林中吃草。郭襄道:“张兄弟,你也不必送我啦。”呼哨一声,招呼青驴近前,张君宝颇为依依不舍,却又没甚么话好说。
郭襄将手中那对铁铸罗汉递了给他,道:“这个给你。”张君宝一怔,不敢伸手去接,道:“这……这个……”郭襄道:“我说给你,你便收下了。”
张君宝道:“我……我……”郭襄将铁罗汉塞在他的手上,纵身一跃,上了驴背。
这日午后,来到一座大山之前,但见郁郁苍苍,林木茂密,山势甚是雄伟。一问过路的乡人,得知此山名叫武当山。
他在山脚下倚石休息,忽见一男一女两个乡民从身旁山道上经过,两人并肩而行,神态甚是亲密,显是一对少年夫妻。那妇人唠唠叨叨,不住的责备丈夫。那男子却低下了头,只不作声。
但听那妇人说道:“你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立门户,却去依傍姐姐和姐夫,没来由的自己讨这场羞辱。咱们又不是少了手脚,自己干活儿自己吃饭,青菜萝卜,粗茶淡饭,何等逍遥自在?偏是你全身没根硬骨头,当真枉为生于世间了。”那男子“嗯、嗯”数声。那妇人又道:“常言道得好:除死无大事。难道非依靠别人不可?”那男子给妻子这一顿数说,不敢回一句嘴,一张脸胀得猪肝也似的成了紫酱之色。
那妇人这番话,句句都打进了张君宝心里:“你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立门户……没来由的自己讨这场羞辱……常言道得好,除死无大事,难道非依靠别人不可?”他望着这对乡下夫妻的背影,呆呆出神,心中翻来覆去,尽是想着那农妇这几句当头棒喝般的言语。只见那汉子挺了挺腰板,不知说了几句甚么话,夫妻俩大声笑了起来,似乎那男子已决意自立,因此夫妻俩同感欢悦。
张君宝又想,“郭姑娘说道,她姊姊脾气不好,说话不留情面,要我顺着她些儿。我好好一个男子汉,又何必向人低声下气,委曲求全?这对乡下夫妇尚能发奋图强,我张君宝何必寄人篱下,瞧人眼色?”
言念及此,心意已决,当下挑了铁桶,便上武当山去,找了一个岩穴,渴饮山泉,饥餐野果,孜孜不歇的修习觉远所授的九阳真经。
张君宝对郭襄不舍。
郭襄主动要走了,而且想着的是杨过。
张君宝觉得,去到了襄阳,见到了郭靖郭芙,也是低声下气、委曲求全、寄人篱下、瞧人眼色。但骨子里,他知道:去到了郭襄身边,恐怕也始终不是主角。
所以,不去了。
赵敏来要灭武当山时,张三丰最后叮嘱的一句话:
张三丰从身边摸出一对铁铸的罗汉来,交给俞岱岩道:“这空相说道少林派已经灭绝,也不知是真是假,此人是少林派中高手,连他也投降敌人,前来暗算于我,那么少林派必遭大难无疑。这对铁罗汉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侠赠送于我。你日后送还少林传人。就盼从这对铁罗汉身上,留传少林派的一项绝艺!”说着大袖一挥,走出门去。
这铁罗汉,是张三丰的尊严,也是张三丰的情义。
已经够了。
做个考据,看下这二人生命中重要的时间点。
张无忌十二岁的时候,初遇灭绝师太,书中描写她“是个美女,四十四五岁,但是两条眉毛向下斜”。假设她45岁,张无忌十岁的时候,张三丰正好百岁寿诞,所以当时张三丰102岁,跟灭绝差了57岁。这么大的差距,灭绝居然敢在殷梨亭面前称前辈,心太大。
我们知道,但凡一个门派的建立,肯定是收了几个徒弟之后了。至少也要在收第一个徒弟之后。那么张三丰什么时候收的宋远桥呢?这个书上没说,但有过描述。
张翠山十年后,从冰火岛回来,看见宋远桥。宋远桥穿着道装,脸上神情冲淡恬和,一如往昔,相貌和十年之前竟无多大改变,只是鬓边微见花白,身子却肥胖了很多,想是中年发福。相貌跟十年前没差别,那十年前怎么地也的三十开外。鬓边花白,说明宋远桥也得年近五十了。
那么张三丰最早也得在50岁的时候收了宋远桥,还得在宋远桥刚是婴儿的时候,才开始建派。只收了一个徒弟的时候,门派还没进到天使轮,肯定要经历漫长的发展期,等到收了俞岱岩张松溪,这个门派才有可能初具规模。
等到熬过创业期,张三丰已经70开外了。这时候还想什么情爱啊。那创业前他在干什么?那时候正是想妹子的好时候。书中写到,十六七岁的张三丰在山洞里数年,消化九阳真经,其后十余年读道藏,想明白了,这算是道成,这时候已经小四十了。但这只是道成,武功还没成。等到真的武功大成,说不定就五十多了。
那个时候,郭襄在干什么?
郭襄在四十岁时,创立峨眉派。郭襄比张三丰大两岁,那时候张三丰38,还在练功呢。创立峨眉之后呢?
灭绝师太比张三丰小57岁,那她就比郭襄小59岁,差了两倍。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灭绝师太有没有见过郭襄?
没有,通篇没有提到这件事情,如果见到,灭绝会很自豪地跟芷若妹妹说的。
也就是说,灭绝进峨眉时,郭襄已经去世。
什么时候?
灭绝出生之时,如果郭襄还在世,已经59了,张三丰57。要想知道郭襄何时去世,需要知道灭绝何时执掌峨眉。
书中有线索。灭绝在万安寺对周芷若说,她刚当掌门时,孤鸿子就跟一个魔教的少年高手结下梁子,倚天剑被夺,气死了。那个少年是杨逍。
但那书生长袖一卷,便即消解,将张无忌带在一旁,显然武功奇高。但见他约莫四十来岁年纪,相貌俊雅,只是双眉略向下垂,嘴边露出几条深深皱纹,不免略带衰老凄苦之相。这是杨逍刚出场时候的样子,40多岁,那时张无忌12岁,灭绝45岁。如果回溯到杨逍少年时,至少回推24年,那是杨逍16岁多个一两岁。
那么,灭绝执掌门派的时间也就算出来了。45-24,21岁就当了掌门,简直天下英雄出少年,和少女。现在你们知道,她为什么那么着急让周芷若当掌门了吧,不是着急,是觉得时候到了。
灭绝当掌门的时候,孤鸿子还活着,那么灭绝当时的武功肯定是超过孤鸿子,才能当掌门的。那她在峨眉待了很多年,才能把武功练全。在灭绝对阵金花婆婆的时候,说道她用修炼30年的峨眉九阳功,打金花婆婆毫无反应,这说明她三十年前就进了峨眉派练功。
进峨眉的时候,灭绝才14-15岁。那个时候,郭襄活着的话,73岁。
可是灭绝没有见到郭襄,换句话说,郭襄没能活到70岁。这还得是郭襄刚死,灭绝就进峨眉的情况。事实上,灭绝进峨眉之前,郭襄可能已经去世几年了,活了60多岁。建立峨眉派之后,郭襄在江湖上以峨眉掌门的身份活了20多年。
这只是可能,我们还忘了分析一个关键人物,这个人物见证了郭襄的执着与彻悟,甚至也见证了她的生死。
风陵师太。
郭襄给她起名的时候,是想念当年风陵夜话引出的那段情缘。甚至在峨嵋派的招数中,也有黑沼灵狐的招数,也是为了怀念。可以断定,这个名字和招数,是在郭襄出家之前起的。如果郭襄四十彻悟之后,就不会在意这些小情爱,用这些名字做无谓的怀念。
所以,郭襄四十之前就收了风陵做徒弟,而且那时,峨眉武功已经初具规模了。甚至我们可以断定,等到峨嵋派初建,风陵师太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不是小女孩,不然只靠郭襄一个人成不了门派。那么,那时风陵师太至少在16岁。
在郭襄出家之时,风陵师太也随之出家,可以断定她是个孤女,可能是郭襄在哪里捡到的,要是有家庭什么的,不会轻易了断出家。郭襄在什么时候收的风陵师太,我们可以猜测一下,襄阳破城之前她在寻找杨过,城破之后,她回到襄阳,看着满目苍夷,生灵涂炭,看到一个女婴,想起自己还是女婴之时,被杨过所救,顿时怜悯,于是收养了风陵师太。
襄阳城破时,郭襄29岁,如果那时收了婴儿风陵,峨眉建派之时,风陵11岁。年纪太小,所以更有可能的是,郭襄在襄阳见到风陵,她已经五岁了。
这样看来,风陵比郭襄小24岁,比张三丰小22,虽说不是同辈人,但基本年龄差得不是很大。张三丰之所以能跟风陵平辈论交,也是有这个原因。按这个岁数来算,风陵要比灭绝大35岁,在灭绝21岁当掌门的时候,风陵师太去世,享年56岁。
习武之人,这个年纪去世,算是早逝,江湖上早逝的人很多,要么是跟人仇杀,要么是跟人比武受伤,当时最有可能的是跟明教的人打架受伤。但灭绝并没有提到风陵有什么仇人,可见风陵的一生极为平稳,并没有遇到大的争斗,之所以早死,只能有一个原因,操劳过度。
更靠谱的解释,她早早的接过了掌门之位,在郭襄创派之后,她一手带领了峨嵋派的发展黄金期,耗尽了自己的精力。郭襄并没有收其他弟子,不然峨眉到灭绝时期,会有很多师徒分支,不至于只有灭绝一脉。在郭襄之后,她几乎是一人担起了峨眉的发展重任。
上次我们说到,灭绝14岁进到了峨嵋派,没见到郭襄,那时候风陵49岁,说明她已经接了掌门位置。注意,灭绝不是大徒弟,前面还有个孤鸿子,年纪还不小,不然不会败在少年杨逍手下,轻易就给气死了。风陵在收灭绝之前,已经当了很多年的掌门,要把一个初创的门派发展成这样。
要想发展成那种规模,至少还需要20年,风陵要在29岁前就当了掌门,那时郭襄53岁,去世。那个时候,张三丰还在悟道创武功。
等到张三丰再次进入江湖,郭襄已经不再,他也是中年之人。当年郭襄留下的,只有风陵,和那对铁罗汉了。郭襄不在,风陵已经是成名宗师,张三丰还没建派,二人也就平辈论交,并不以郭襄那边论了。
最终结论是,郭襄四十岁前,情爱纠葛,在江湖颠簸,心力损耗,等到创立峨嵋派,十多年后,便早逝,张三丰来不及与她见面。
终于编完了。
张三丰不找郭襄自然不是因为二人出家了。《笑傲江湖》中恒山派定逸、定闲两位师太还为了盈盈上少林呢,他二人当然可以见面。
郭襄在峨眉山遁世出家之时,已是不惑之年。她在峨眉开宗,他在武当立派,看似比邻而居,实则相隔千里之遥!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
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高山巍峨,江河阻隔本不是难题,可二人又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欲语还休之情。这就尴尬之极了。
跨千山,越万水,只为见她一面?
可除了互道别来之情,还能作甚?
换了情圣杨过自然不假思索、马不停蹄地去了,可这是张三丰啊!
张三丰的身世与人生经历
觉远道:“小徒姓张,名君宝。他自幼在藏经阁中助我洒扫晒书,虽然称我一声师父,其实并未是剃度,乃是俗家弟子。”
张君宝是一个自幼待在少林寺藏经阁中的俗家弟子!本质上是跟虚竹一样的!
张三丰精通佛家真言,后又遍读道藏。这些东西对他的情欲本来就是克制的!因此他不可能如昆仑三圣何足道一般,为郭襄弹一首《考槃》,奏一曲《蒹葭》来表达情意。他在华山绝顶之时不知郭襄为何哭泣,到了而立之际又岂能不知她追寻杨过大侠的心意?
郭襄在崔巍的峨眉山参禅入定,张三丰也早已心如止水。见或者不见,又有何区别呢?
人生若只如初见。
让自己心中留下最美好的回忆,百年之后依然能想起她明慧潇洒的俏影,不好吗?
张佳玮已经把原文都贴上了,我已无需重复,那这里就着重来分析张三丰的心里活动,起因和归宿。
关于张三丰和郭襄的这段描述对话,我曾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因为我也在考虑楼主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张三丰和郭襄没有后续,而是这样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呢?我分析出了三点原因,供大家把玩。
1、郭襄在张三丰心中是处于一个类似于"女神"的位置,从外貌家世江湖地位而言,都无可企及,所以对郭 襄是爱慕但不生【占有之欲】。
郭襄在上少室山的时候,这样想:"只有龙姊姊这样的人物,才配的上他。"这个他是杨过无疑了。虽是愁思袭人,虽是眉间心上,无计回避。可是郭襄在面对杨过和小龙女的感情时,首先生的不是恶意揣度,不是抢夺之意,而是因为欣羨、自省无法企及而生的遗憾。郭襄对杨过无疑是爱慕的,但这爱慕里又有敬仰,又有敬畏,这种感情非常复杂,已经无自觉的将自己放在了杨过之下,杨过在她心里就是"神"一般存在的人物,从而无法生出【占有之欲】。
张三丰对于郭襄的感情同样。
小说里这样描述到,"郭襄循路上山,张君宝在他身后,相距五六步,不敢和她并肩而行。""张君宝躬身答应,向郭襄凝一眼,走上山去。"金庸的描述是非常巧妙的,一个"不敢"一个"凝",就将张君宝对郭襄的爱慕却心生卑怯的心描写的淋漓尽致。
少女郭襄,那是什么样的人物,父亲是江湖名扬的郭靖郭大侠,人人敬畏,母亲曾是江湖第一大帮派的帮主,外公是桃花岛主。家世可谓是集名富贵侠于一体。郭襄本身呢,面如桃花,貌美不可方物,可谓是那个时代真正的白富美。
而少年张三丰呢?父母不详,少林寺打杂的,正规弟子都不是,师傅是一个被处罚的扫地僧,唯一武功除了杨过交那两招,就是铁罗汉学的。
郭襄跟觉远、跟无色禅师都是好朋友,谈笑风生,但这些人在张君宝看来,都是不可能与之笑谈。
他们两个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张三丰自己也明白,所以爱却不敢说出口,爱却不奢望占有。其实少年张三丰对郭襄的这种心理是非常自然的,而张三丰内敛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不可能跳出这样的"世俗”和“阶级"圈子,他不是杨过。所以,我想,郭襄之所以爱慕杨过,也有可能是被他身上对世俗礼教阶级的不齿,那种放荡不羁、不拘一格所吸引吧。
2、你爱的人不是我,那么若不能相濡以沫,便相忘于江湖吧。
郭襄心里装的那个人是杨过,众所周知,当然张三丰也知道。
“可是别的人已经把我忘得一干二净了。”郭襄对杨过的痴,张三丰是看在眼里的,连送给自己的铁罗汉都是杨过请来的人送给郭襄的。你说他不会心痛么?会,但凡是爱一个人,哪怕是仅仅是喜欢一个人,看到这个人心里装的不是自己,都会心痛。然后,心痛之后,我们能有什么办法?
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很累,况且少年时的张三丰,根本没有那个把握,或者说都没有尝试的勇气,让郭襄放弃心中的杨过而喜欢上自己。对手太强大了,那可是杨过啊,可是用宝刀杀了蒙古皇帝的杨过啊,他没有信心。
觉远死的时候,张君宝垂泪问郭襄:“郭姑娘,你到哪里去?我又到哪里去?”郭襄回答说:“我天涯海角,行踪无定,自己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你们想少年张三丰听了之后,怎么想?肯定是认为郭襄的天涯海角是随着杨过的痕迹去了,这一个行踪无定,也就了结其追随的念头。
这也是张三丰的傲气所在,我喜欢爱慕你没有错,因为情感无法控制,但我绝不纠缠,心中坦坦荡荡,光明磊落。这才是侠义的风范。想必如果是杨过,也绝不可能办这种事,而恰恰是这种风范,区别了杨过和伊志平。
至于后来张三丰成了张三丰,那就不可能去寻找郭襄了,还是那句,张三丰受缚于世俗礼教,他不是杨过。
3、张三丰在对待感情方面跟郭襄太像了,错过也是必然。
我认为,在感情方面,张三丰和郭襄其实是同一类人,面对的是同样的困境,做出的是同样的选择,而太过相似的两个人,总归不会有好的结局。
少年张三丰跟随觉远师傅生活十几年,在少林寺很少出门,养成的是沉静内敛谦逊的性子,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人时,表现出来的也是羞涩而非活泼。这就注定了他情感里被动的性格,绝不可能去主动表达自己的感情,尤其是面对自己无法企及的郭襄。
而郭襄虽生性活泼开朗,可是在处理感情问题时,也克制的厉害。秉承的是“君子不夺人所爱”的原则,并不是试图掌握感情的主动权。
那么,这样的两个人,都不善于表达情感,在不相互爱慕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走到一起呢?
相反,本来并不相互喜欢,但最后能走到的一起的,只有性格互补的人。
比如杨过和小龙女,比如张无忌和赵敏,比如郭靖和黄蓉。 总是一个奔放主动,一个隐晦羞涩,才能互补相生,避免错过,且走的长久。因为一个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人,总是需要一个积极,不怕挫折困难,为了爱情用于往前的人,这样才能给这些习惯于将感情藏在壳子里的人安全感,才能相濡以沫,相爱终生。
反面例子就是郭芙和杨过,性子烈的相似,不可能合得来,而周芷若和张无忌又都爱的含蓄有所顾及,所以周芷若也注定会输给感情直接、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赵敏。
以上乃一家之言。
正所谓,一见杨过误终生,一别郭襄断凡情。
有一个东西叫做历史挂。
因为张三丰历史上是道士,所以他不能有女人。
因为康熙历史上是牛逼皇帝,所以天地会失败。
因为辽在历史上没有灭北宋,所以萧峰会壮烈。
因为南宋历史上被蒙古灭了,所以郭靖守城死。
你看,倚天屠龙记里面朱元璋一出来,我们就知道他要篡权夺下明教,建立明朝。
成吉思汗怎么打仗危机,我们都知道他肯定能赢。
因为历史就在那里,而金庸先生希望尽可能与历史一致。很多作品,历史是骨头,负责结果,武侠是皮肉,负责情节。
这就是历史挂。一种最牛逼的外挂。胜过生死成败,儿女情长。
虽然没有读过原著,但我知道,一般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当过客,觉得自己得不到的何必去,要么就是想去,因为路远啥的,等等等现实条件限制,去不了。张三丰老人家开创武当,想必很忙,有时候有了自己的事业,会忘了一些东西,或者说把某些东西看重,某些看轻。还有一方面,他研究的东西是什么道家佛家的,受这方面熏陶多了,真的会四大皆空的(洗脑?)
上了年纪了,回想起那些年轻时候的,也许只是笑笑而已。就像我们曾经暗恋,喜欢过某个女孩子一样。我们后来还不是没有了她的消息,不去寻找,何必苦苦执着。
张三丰是个出家人,而且年纪比较小,他对郭襄有好感,但未必是爱情;即使有爱情的因素也未必刻骨铭心。如果他当时真去了襄阳,这份好感也许会发展到爱情,等年纪大些会有别的故事也说不定。但当时的他就只是好感而已。
至于等到后来他创立了武当派,郭襄创了峨眉派,两边都是出家人,不便相见,随着武功精进,男女之欲也不会有多强,这份感情应该更像友情,顶多是更重要的朋友,虽然一直未见,但依然记在心头。
书中只是说张三丰很留恋郭襄,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张三丰就是暗恋啊,就像我们小时候喜欢照顾自己的邻居家大姐姐一样,并不是什么暗恋吧。
至于百年后,张三丰送给俞岱岩铁罗汉时想到郭襄。唉,你对已故的朋友不会怀念吗?
最后面是倚天开头的原文,说明了一些事情:
1. 张三丰是个很要强的人,也挺要面子,至少在他年轻的时候,还不是后来那个什么都能看得很开的半仙级人物;
2. 张三丰之于武当,相当于达摩祖师之于少林,武当派大部分武功都是张三丰自己创造的。对比杨过想创造一门自己功夫的难度可知,这个是相当不容易的。杨过尚有很深的功底,学了很多名家的武功,很多年后才创造了黯然销魂掌。而张三丰除了不全的九阳神功和杨过教他的三招之外,真的啥也不会了。这个难度可想而知了。所以张三丰一定花了很多时间在武学上,甚至晚年都经常闭关修行,他也不一定有时间去找郭襄;
3. 张三丰创立了武当派,郭襄创立了峨眉,两位大宗师都很忙的!郭襄还抽空周游世界,找杨过,直接导致去找她也没有用。而峨眉的功夫从后面看就很平常了,无论是被杨逍爆出屎的孤鸿子还是灭绝师太,其实都不是绝顶高手,峨眉除了九阳功和剑法也没啥拿得出手的功夫。而武当就不同了,武当七侠个个牛逼,功夫也很多很多,轻功、刀法、剑法还有bug般的太极拳剑。可见张三丰在武当派的管理上花了很多心血的。
一句话,张真人实在太忙了!
张君宝又想:“郭姑娘说道,她姊姊脾气不好,说话不留情面,要我顺着她些儿。我好好一个男子汉,又何必向人低声下气,委曲求全?这对乡下夫妇尚能发奋图强,我张君宝何必寄人篱下,瞧人眼色?”
言念及此,心意已决,当下挑了铁桶,便上武当山去,找了一个岩穴,渴饮山泉,饥餐野果,孜孜不歇的修习觉远所授的九阳真经。数年之后,便即悟到:“达摩祖师是天竺人,就算会写我中华文字,也必文理粗疏。这部九阳真经文字佳妙,外国人决计写不出,定是后世中土人士所作。多半便是少林寺中的僧侣,假托达摩祖师之名,写在天竺文字的楞伽经夹缝之中。”这番道理,却非拘泥不化,尽信经书中文字的觉远所能领悟。只不过并无任何佐证,张君宝其时年岁尚轻,也不敢断定自己的推测必对。他得觉远传授甚久,于这部九阳真经已记了十之五六,十余年间竟然内力大进,其后多读道藏,于道家练气之术更深有心得。某一日在山间闲游,仰望浮云,俯视流水,张君宝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里豁然贯通,领会了武功中以柔克刚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长笑。
这一番大笑,竟笑出了一位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宗师。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冲虚圆通之道和九阳真经中所载的内功相发明,创出了辉映后世、照耀千古的武当一派武功。后来北游宝鸣,见到三峰挺秀,卓立云海,于武学又有所悟,乃自号三丰,那便是中国武学史上不世出的奇人张三丰。
张君宝和郭襄的关系,是我在倚天这本书里面特别纠结的。
然而,终身再未见面也未尝不是一个合理的结局,尽管每次看到“花开花落、花落花开。。。”那段都会很明显的感觉那是在说郭襄。
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张三丰终究与众不同,恐怕难以用普通人的思维去理解。
从表面看,少年张君宝属于那种平和无害的人,但从他由那对农民夫妇对话所想到的东西,就可以看出张君宝绝非“池中之物”。他志向远大,眼光和心绪也不会只落在一个姑娘身上。或许当时的郭襄也并未被张君宝吸引吧,毕竟有杨过那个大标杆在啊。不过即使后来的“学霸”张三丰,也未必就是郭襄女侠喜欢的类型。在郭襄这种见多识广的姑娘眼中,功夫高低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个人的性格是否有男子汉魅力,是否具有独特的闪光点才是核心吧。但是,全书中我只能感受到张爷爷的宗师气度和对弟子的关爱,无法感受到他让异性动心的特质。也许张爷爷在多年独居过程中已经想透这些了吧,因为从全书来看他可是智商情商都超高的。于是,干脆在心中默默怀念,勾画出那个想象中最美的郭姑娘。
大家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小和尚,在国有企业工作,但是级别极低,工资极低,每月工资八块大洋,只有五险一金,仅仅能够养家糊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平时也没有应酬交际,工作内容就是做个图书管理员,平时工作的同事也极少有女性出现,那些借书的同学和师父们也很少给他好脸色看,江湖也少有朋友,只跟着部门老大觉远混,觉远虽然一身武功和情怀,却也是默默无名,后来,有天图书馆来了两个人偷走了一本楞伽经,这一本书是从西方传来的极为重要的书,里面有着某某主义,最后书没有追回来,他的部门老大也受到了惩罚,最后在保护集体名誉时牺牲了。
郭襄是二代,人又是极漂亮的,父亲是省部级高官,曾出过深造,和美国总统奥巴马有很深的交情,成吉思汗也送他一辆宝马,还要收他做女婿,但是他没答应,有没有逼格很高。他母亲,是当今最大民主党派的领袖,也是一位著名学者的女儿,家里往来的都是至少处级以上的干部,十六岁生日,就收到了一大堆肾六。这样的一个姑娘应该是对财富权力都是看的极其淡薄的,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于是去找那个去马尔代夫度假的杨哥哥。这个杨哥哥也是风流倜傥,他也是世家公子,他干爷爷也是当年俄罗斯的亲王啊,传到杨过这一辈子也是没落了。
你看他们两人的地位差别是不是很大啊,他们怎么才能在一起呢?
于是该少年一怒之下,去了湖北武当山,依仗师父的情怀,创立一大派,数年间在江湖之中崛起。
郭襄的父母在卫国战争中去世,最大在野民主派也没落下去,当年的二代家世一落千丈,心灰意冷出家为尼,创立峨眉派。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又怎么能在一起呢。
武当山在湖北北部,在十堰境内,离襄阳其实就百里左右,而张三丰从少林寺到武当山近千里,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张三丰走了千里却在最后百里醒悟了。
不如相忘于江湖……世人都道 风陵渡口初相遇 一见杨过误终身……君宝也是一个让人心疼的男子 一见襄儿误百年……许多人年少的时候 都曾那样喜欢过一个人 那个人仿佛自带七色光环 你看着ta哪儿哪儿都是光芒 ……可是后来你发现 单恋就是一束幽暗里的手电筒光 你以为是ta照亮了你的世界 其实你才是光本身 ta所有的光辉都来自于你这只手电筒 ……单恋以及暗恋里 我们以为我们怀念的是那个白衣飘飘的带着仙儿气的ta 其实我们怀念的是当初那个纯纯的情不知所起 一往情深的自己……杨过好 他也有不好 他撩妹的技术出神入化跟韦小宝有一拼 信手拈来 漫不经心 结果妹子就生死相许……比如夺去了完颜萍的初吻 比如他几下就挑逗的公孙绿萼送了命……当然 他还是最爱他姑姑 也许他爱过两个人 郭芙 和姑姑……但是和姑姑在一起最舒服……撩只是技巧 与真心无关 ……可是那些个被他撩到动了心的女子就活该送命的送命来成全他的主角光环麽?……也许没有遇见他 她还是会遇到别的男子 然后成为自己故事的主角……见了杨过误了终身的不止郭襄 有人还送了命……但是世人只记得郭襄 也是主角光环的缘故吧……如果你有喜欢的人 不要逗别的女孩子笑 因为一个会吃醋 另一个会心动 ……对于杨过这样一个少年坎坷 时不时拧巴的人 姑姑是最好的归宿 因为别人都把他当英雄 姑姑才是那个可以在他拧巴的时候给予温暖怀抱的人 安全感 归宿感 不过如此吧 ……他应该爱过郭芙的 因为同样的话语 从郭芙嘴里说出来 他总是很在意 很较劲 连那场绚丽了襄儿十六岁 却误了一生的烟火 也是因为跟郭芙较劲 也许他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潜意识里的较劲是因为什么 ……他没弄明白之前 他又遇到了姑姑……那个可以安抚他躁动 戾气的灵魂的姑姑 杨过在遇到姑姑之前 是戾气很重的 总是阴暗地想别人的初衷 一言不合就要开架 遇到姑姑之后 他还是那个他 但是柔软了许多……同样的还有查尔斯王子和那个不如戴安娜漂亮的某某情妇 ……戴安娜想不通的是我这么美 我这么好……其实有时候最后的输 不是舍不得 而是不甘心 ……她想不明白她哪儿哪儿都比她好 可是为什么他选了她……其实不是你不如她 而是你给不了他需要的……王子虽然贵为王子……但是自小是被各种管家带大的 母亲对于他是敬畏多于亲近……他不自由不放松……戴安娜热衷于各种公益活动 把王妃当成一种职业 最后不离婚也是因为放不下王妃的身份 她成了世界的王妃 却成不了查尔斯的王妃……
查尔斯缺的不是一个跟他母亲一样心系天下的王妃 缺的是一个把他当第一位的妻子……见过杨过没有没杨过误终身的女子 完颜萍算一个……完颜萍也被撩了 但是就算有点小荡漾也就那么一时 因为另一个男子 耶律齐……想当初 我看耶律齐和完颜萍 因为家仇相互过招 却不舍得下死手 惺惺惜惺惺 我以为他俩会在一起 是金庸这个杀千刀的乱点鸳鸯谱 wuli多么般配的一对儿被拆散了……可是后来 你晓得了耶律齐的身世 你会明白他为什么会这么选 因为他跟杨过不一样 他需要郭芙的家世大过一个懂他的人……他始终放不下他重振家门的执念……对名利比较执念的人 我总是生不出好感 所以我喜欢何足道 我喜欢那个指点了令狐冲几下 就深藏功与名的风清扬……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独孤求败 ……他们练什么 不是为了名振天下 没有天下 他们的好不需要观众 ……像是月亮和六便士里的画了一屋子的绝世好画的却付之一炬的那个画家……有些东西是给懂的人看的 知音知音……如果遇不到 我也不需要那些无聊的观众……我的好 有你没你我都自知……任盈盈和令狐冲……令狐冲和杨过 不一样的 ……我想说令狐冲是金庸小说里我少见的喜欢的还是男主的人……他不执……
介是一条昏鸽线
襄和张三丰差了辈分。
虽然郭襄比张三丰只大了两岁,但两人之前差了可能不止一辈。
先翻回神雕看一下:
整部神雕里少林的戏份都不多,直到最后才出场了一个杨过的朋友,法号无色禅师,就是送给郭襄铁罗汉当生日礼物的那个大和尚。
郭襄和杨过是平辈人。所以无色自然也是和郭襄平辈论交,虽然两人年龄差了最少有40岁。
张君宝(张三丰)的师傅,觉远,辈分跟无色比是高是低呢?
无从考据,因为少林七十字辈了貌似没有“无”,只有“觉” (成昆,法号圆真,倒能对的上辈分):
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
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祖。
清静真如海,湛寂淳贞素。
德行永延恒,妙体常坚固。
心朗照幽深,性明鉴崇祚。
衷正善禧禅,谨悫原济度。
雪庭为导师,引汝归铉路。
那么只能从觉远和无色的职位来推测了,无色出身绿林,入空门已数十年,神雕时期就已经是罗汉堂首座,觉远司职藏经阁管事。两人按资历来看,无色比觉远要高的多了,再来看看二人辈分:
倚天,第二章:
“那日何足道悄入罗汉堂,在降龙罗汉手中留下简帖,这份武功已令方丈及无色、无相等大为震惊”
郭襄见无色禅师脸带优容,心想这位老和尚为人很好,又是大哥哥的朋友,倘若何足道和少林僧众为了我而争斗起来,不论哪一方输了,我都要过意不去,于是朗声说道:“何大哥,我又不是非进少林寺不可。你传了那句话,这便去罢。”指着无色道:“这位无色禅师是我的好朋友,你们两家不可伤和气。”
何足道一怔,道:“啊,原来如此。”转向天鸣道:“老方丈,贵寺有一位觉远禅师,是哪一位?在下受人之托,有句话要转告于他。”
天鸣低声道:“觉远禅师?”觉远在寺中地位低下,数十年来隐身藏经阁,没没无闻,从来没人在他法名下加上“禅师”两字,是以天鸣一时竟没想到。
无色道:「善哉善哉,老僧尚分是非,岂是拘泥戒律之人?老僧到此已有半夜,若要动手,也不等到此时。觉远师弟,无相禅师率领达摩堂弟子,正向东追寻,你们快快往西去罢!」
感情是同辈师兄弟啊
那郭襄就比张三丰高了一辈而已。
其实我觉得是因为张君宝自幼出家受佛法熏陶,对世俗情欲没那么执着,随后更是看破红尘创立武当派,不去追寻郭襄也很说得通。
“风陵渡口初见君,一识杨过误终生”。世人都说郭襄一见杨过误终身,却不说张君宝一见郭襄误终身?
感情对于男女的定义真有不同?
神雕之后江湖的主旋律是民族大义,一切小情小爱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似乎都不太适宜了,于是金老前辈按下了两条情丝,化作百年后的一声叹息……
求不得是悲剧,不得求更是悲剧的升华。
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杨龙般轰轰烈烈撕心裂肺的痛,大部分的普通人都像郭张一样度过一生取得与天资勤奋匹配的成就,却在多少个无眠夜竭力按耐着抓心挠肝够不着的痒。
直到100年后,眼前又浮现那个明慧潇洒的少女。
张君实,字全一,号三丰,别名君宝,
看完这么多爱情故事,还是最喜欢这段:
一曲小背篓,
撩起少年愁,
春晚直播中,
把手言问候。有一天你碰见一女神,感觉哇配不上她,隔天就忘了。你是一个励志少年,终成一代宗师,忽然有人问,怎么没去找谁谁谁,当初你还说人家是女神呢,你一想,卧槽,还真是。金庸写,郭靖南宋抗金,抗元名将《神雕侠侣》和《射雕英雄传》,郭襄紧随其后《倚天屠龙记》,郭襄顶多活到元朝初期,创立峨嵋派,第三代掌门灭绝已是元末,张三丰老人家也是从南宋末活到元末明初的,可惜,郭襄一生爱杨过,张君宝起初有青梅竹马,后来有心爱的人也出家,似乎去了峨嵋的样子,两个没有缘分的人,即使在一个时期也不会遇到,张君宝因为女朋友进了削发,创办了武当。
我走过山的时候山不说话,我路过海的时候海不说话;
我坐着的毛驴滴滴答答,我带着的倚天喑哑。
大家说我因为爱着杨过大侠,找不到所以在峨嵋安家;
其实我只是喜欢峨嵋的雾,像十六岁那年绽放的烟花。
正当喜乐无忧年韶华如花,远游风尘之色却不似十九风华;
愁思袭人无计回避真牵挂,不知天涯何处有那我思念的他。
没半点音讯怎续风陵夜话,见不到大哥哥愿知他如何行侠;
上少室山想找无色问一下,老禅师亦不知他是在何处为家。
闻琴声似和鸟语交相应答,百鸟朝凤曲难道还有人能抚它?
白衣男子划了一画又一画,不是剑法是痴迷在那棋子围杀。
旁观者清一语道破危难局,我弹奏古曲留下了他独自惊讶;
高歌一曲轻身去不想其它,屈指昆仑三圣闯少林又有何法?
三个老者连骑而来又回转,以为是留书之人却是少林俗家;
他从石亭顶抱着瑶琴落下,教训了青脸人只为他将我威吓;
在亭上听了我和三人对答,其实他也不知名满天下的爹妈;
这人姓何,双名叫作足道,名字谦逊得哪有半点狂妄自大?
琴剑棋三绝技艺冠绝西域,昆仑三圣并非三人就是一个他;
抱着瑶琴到处找我为新曲,丰瞻华美奇妙调和考盘与蒹葭;
伊人难道是我,思慕如霞,右手弹琴左手使剑退敌亦惆杂。
从万里远赶来原为送句话,什么经书是在油中好让觉远拿;
平生足迹未履中土乘此游,路上碰到三个西域少林要比划;
非逼他去了剑圣名头不可,反正上少林寺一番做教我猜岔。
萍聚缘和山花与风的烂漫,我怎会不知自己是他心中的她?
若是真能为我再重弹一曲,或许我大哥哥找不到还有个他;
他那张嘴会说话可真不假,凭片言折服老和尚请我进奉茶;
为我一句话愿意不来打架,比剑嫌霸道青石板上把棋盘划。
觉远擦掉棋盘又将他剑夹,君宝斜击一掌他没能分身招架;
他誓用十招将这少年打发,虽取巧让君宝倒下也算输此架。
足尖一点身已在数丈之外,传完话就走人怎么忘了叫上咱?
挑着张君宝和我觉远迅跑,到深山里面疲累过度圆寂坐化;
让伤心的少年去找我爹妈,自己却不知何去何从心乱如麻。
不是为杨过才在峨眉住下,我喜欢峨眉的雾像那年的烟花;
我身上佩的倚天宝剑暗哑,昆仑何足道心头定未将我丢下;
自少林飘然远去不再回头,他潇洒的身影为何却泪如雨下?
因为张君宝知道郭襄一生只爱杨过。
我认为这是金老自己感情生活的映射。那一年,金庸对容貌不俗、气质高雅的夏梦一见倾心,觉得真正的爱终于在自己身上降临了。为了常见到夏梦,金庸进入长城公司编写剧本,夏梦主演的《绝代佳人》、《午夜琴声》、《有女怀春》等电影剧本都是金庸完成的,他们的合作非常成功。
然而,金庸对夏梦的爱注定只能是柏拉图式的,因为此时夏梦已名花有主,早已嫁作商人妇(有没有郭襄之于杨过的感觉),尽管她非常敬重金庸的才华和人品,也明白他对自己的心意,可是她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只能把他视作知己,所以,金庸的这段个人苦恋注定没有结果。但他特别珍惜这短暂而美丽的爱,他在一篇散文中写道:“其实跟一个人交往,感觉很深刻。也不一定要天长地久,虽说爱情重恩义,但闪电式的爱情也有很惊心动魄的,二三天也可抵二十年。” 不久,他黯然神伤地离开了长城公司,并怀着失恋的痛苦完成了武侠名著《神雕侠侣》。细心的读者发现:《神雕侠侣》中“小龙女”的一颦一笑,似乎跟夏梦很相似。其实,金庸在“小龙女”身上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爱情的渴望和期待:梦中的“她”应该是那种兰心慧质而又能琴瑟和鸣的女子。可是,理想的佳人又在何方呢?金庸不禁叹道:“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
虽然把小龙女比作夏梦,但金庸绝不是尹志平。个人认为张三丰之于郭襄才是金老的写照。在金老的各个作品中不乏穷屌丝在白富美的帮助下成长的故事,如令狐冲与任盈盈,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但这不是金老自己的故事。张三丰则不同,他是自己放弃了去襄阳,为的是男人的尊严;他与世隔绝自行修炼,他的成长没有外界帮助。当张三丰小有成就,都60多了,他没有得到郭襄,但他赢得了男人的尊严啊!武当与峨眉的平等,不也是张三丰与郭襄的平等吗?
当然,这是大师的恋爱观,个人认为爱要勇敢追。“对不起,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让你住进了我的心里,但我不会打扰你。”同学,第一天出来谈恋爱吧?
见了又能怎么样?
郭襄满世界找杨过,骚扰的所有和杨过有关的人都不得安宁。
张三丰还能不知道么?
所以,他找了干什么?
学新闻上一些男生被人家婉言拒绝了还在楼下摆个心形死缠烂打么?
张三丰当然不是那种人。
所以,他没去,相见不如不见。
郭襄,搁现在是驴友啊,还是骨灰级的那种。纵使张三丰不辞辛劳,从湖北赶到峨眉山,小东邪没准早出门重走青春路了。
所以预先约好时间很重要,还好元代有信鸽,用于各大门派间的交流。难不成两掌门人说点悄悄话谈个恋爱,还派弟子千里两地传讯。
鸽子嘛,太肥了就没法飞长距离了,所以它们都很小,简称“微信”吧。
郭女侠和张真人就借助“微信”聊上了。
张:阿襄,在线不?
郭:三(丰)弟,江湖人称我小东邪哦
张:小(东邪)姐?
郭:滚!叫东姐!
张:东姐,在线不?
郭:三弟,好久不见呢
张:约吗?
郭:最近要闭关呢,练九阳神功
张:九阳?我也在练。咱双修呗
郭:滚!
张:东姐,在线不?
(无回复)
张:东姐?
(无回复)
张:姐?
(无回复)
(若干天后)
郭:三弟啊,“微信”出故障了
张:什么情况?
郭:我有个不成器的徒孙,叫孤鸿子。这小子逮了信鸽,给灭绝炖汤喝。我这些天,尽忙着在峨眉派开展先进性教育了。
张:灭绝又是谁?
郭:不说了,三弟。什么事?
张:约吗?
郭:不约
张:可知乎的朋友们想看故事啊
郭:我已是出家人,不能动凡心的
张:可你真的忘了吗?
郭:如何能忘!我忘不了黄河渡边的风陵夜话,忘不了襄阳城头的璀璨烟花,忘不了于千军万马撕开通道来到我面前的那飘飘白衫,更忘不了华山之颠别离时的月郎星稀。其实我曾在终南山古墓前徘徊许久,隐隐听到了久违的声音,可我终究没进。之后我一人一驴一剑,踏遍中原江南,行侠仗义,不求他事,但求以我双脚丈量他曾温暖过的这一方土地,用手中利剑守护他曾经庇护过的黎民。于杨大哥,我不祈求朝夕相伴,唯愿纵千里遥望,亦能心心想通。爱过,思念过,方能放下。我已经放下,你呢?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院子里有棵枇杷树,我妻子去世那年种的,现在树冠都大的像个盖子了。
我认为后边有句话没说出来 如果不内涵的话 加那句应该是 唉 都过去这么多年了 吁 斯年已逝 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 文言学的渣
若不能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明知道她的心里有个他,明知道自己比不上那个他,明知道她的天涯海角是自己永远赶不上的天涯,又何必去苦苦跟随步伐。找到了又能怎样?于彼此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只是他不是她情起的那个他。与其四目相对,一句“过的怎样”,然后互道珍重,再次海角天涯,不如不见,不如怀念。至少100年的时光里他的心里还是停留在那个初见的她,那个自己动心的她,一生的美好回味。
我寻过她
登上她住过的山 青松苍劲 白云轻语
在她流连的海边 飞鱼避鸟 远浪似捻歌而笑
路上有她的故事
知她还爱着西狂,不舍天涯
不再寻她,她有十六岁的那场烟花
武当风大,问世间情为何物?
并非生死相许,也无需朝朝暮暮
若是不对的人,何必贪心
她更早懂得
郭襄是正宗富二代加白富美,张君宝那时还是童工性质的屌丝。张君宝后来能成为一代武林宗师,可想他的智商情商都很高,所以当时肯定知道他跟郭家大小姐是注定走不到一起的两个世界的人 啦!2、一见杨过误终身,当年多少花痴妹子被杨过迷得很惨,况且是从杨过身上卸下一条胳膊的郭襄呢!所以她为杨过孤独一生也可以理解 。3、虽说郭襄不是反派人物,但是她绝对可以位列金庸笔下我最不喜欢的女性前三名。因为一个女人坏可能是因为家世凄凉(珠儿)(我挺喜欢珠儿的)、恩师有命(周芷若)(我爱周芷若)或者经历很惨(叶二娘)(吃人孩子是反人类罪啊不能忍),但是她郭襄简直是自发性的作死啊!张君宝和她在一起还不被拖累死!武林版图上还能有武当俩字么!
综上,1、张君宝知不能跟郭襄在一起,2、郭襄怀揣杨过不愿和张君宝在一起,3、他俩在一起了我都不答应!
网络上一首写过郭襄的诗:
我走过山时,山不说话,
我路过海时,海不说话,
小毛驴滴滴答答,倚天剑伴我走天涯。
大家都说我因为爱着杨过大侠,才在峨嵋山上出了家,
其实我只是爱上了峨嵋山上的云和霞,
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的烟花。
她爱的不是眼前这个人,而是心里的那个人影。
所以她的爱单纯而毫无杂质,这是一个少女毫无保留地对她心目中那个完美英雄大哥哥的爱。
我更喜欢把这份爱叫做「痴情」,倾尽所有却得不到,只能在心里构筑一个愈来愈完美的影子,再也无视其他的男子半丝半毫,对世间的一切喜怒哀乐都及不上对这道影子的痴恋与迷醉。
如果说小龙女是因为爱情从仙子走向了凡女,那么郭襄则是因为痴情从凡女变成了仙子。
一定要给出一个程度,我觉得便是达到了「痴而忘我无我」的境界。
原来宋青书和灭绝师太拆招,被她在第五招上使一招“黑沼灵狐”,将宋青书的长剑震上了天空。这一招是峨嵋派祖师郭襄为纪念当年杨过和她同到黑沼捕捉灵狐而创。
“ …… 一百年来,武林中风波迭起,这对刀剑换了好几次主人。后人只知屠龙宝刀乃武林至尊,唯倚天剑可与匹敌,但到底何以是至尊,那就谁都不知道了。郭公破虏青年殉国,没有传人,是以刀剑中的秘密,只有本派郭祖师传了下来。她老人家生前曾竭尽心力,寻访屠龙宝刀,始终没有成功,逝世之时,将这秘密传给了我恩师风陵师太。我恩师秉承祖师遗命,寻访屠龙宝刀也是毫无结果。她老人家圆寂之时,便将此剑与郭祖师的遗命传了给我。……
如果只说《神雕》而不讨论《倚天》的话。
《神雕》里就是一个女孩对心目中英雄的浓重的仰慕,可以为之生死。郭襄彼时并不懂得情爱,她会真心祝祷杨过小龙女重逢,只是在杨过摘下面具的时候觉得好帅,然后心心念念大哥哥什么时候能再来见上一面。离家出走去寻杨过也是真心的着急,加上这个姑娘比较出人意表,做出一些超出人想象的事情也不奇怪。
倒是杨过对她的态度,一开始是卫道士一般的自持,知道了她是谁以后,赠针就有点暧昧了,祝寿时的三份礼物更像是他青年时期才会做的事情——作、显摆、表示一下自己牛,顺便对消失十六年的小龙女表示一下抗议。
直到在华山真正和杨过小龙女惜别,郭襄才开始明白情为何物吧。日后几十年漫长的寻找,都只是一个文艺女青年对爱的修行罢了。那个时候没有微信微博,走入茫茫人海就真的找不到了。因为找不到,所以这门修行永远无法真正终结。
爱之深,思之切,天涯思君不可忘
有一种爱情是属于一个人的,或悲,或喜,或静,或动,或是相遇和离别,所有细微而不易察觉的心动,都留给了自己,我爱你,可是与你无关,这份爱情,你不必回应,甚至不用了解,我独自见证就好。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杨过对小龙女如此,郭襄对杨过何尝不是如此,绝情谷边纵身而跃,没有半分的犹豫,只为许下那个“不可自寻短见”的心愿。也许,唯一的不同就是杨过的“相许”,不论经历怎样的坎坷,总会迎来团圆的结局,而郭襄却只能将她的“相许”悄悄埋葬,她的等待永远没有结局,不曾开始,不曾回应,也不曾结束。只有她知道,埋葬了的情感,一直存在,许多年后,她已长大,又或者还不够大的时候,遇到对她弹奏“蒹葭”的昆仑三圣,也终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何足道也。不是他太过优秀,也不是他不够优秀,只是因为时间出了差错,只是因为16岁那年的烟花太过绚烂,引燃了她所有的情思和爱恋,开尽了她生命里所有的笑靥年华。
同样是三个愿望,赵敏用它赢得了自己的爱情,郭襄却不忍以此为要挟,使杨过为难。郭襄,若以此换来杨过的爱情,她就不是郭襄,杨过若是因此放弃小龙女,接受郭襄,他也不再是杨过。我们所爱的到底还是,郭襄是郭襄,杨过是杨过。
错爱,不如错过。
最深的爱情,是一个人的寂寞。
龙女花 / 风陵师太
黯然销魂掌 / 黑沼灵狐
苦等一十六年 / 终身不嫁
纵身跃入绝情谷殉情 / 追随杨过跃入深谷
杨过对小龙女的爱有多深,郭襄对杨过的爱就有多深。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少年子弟江湖老,红颜少女的鬓边终于也见到了白发。」网上看到过一段话:
“ 小时候不懂郭襄为什么喜欢杨过,现在懂了。十五六岁的少女看看玛丽苏故事意淫一下还罢,若是被一个这样的人带着,大场面大冒险烈火烟花宝刀美酒地经历一次,猛地感受了全部憧憬过的的英雄梦想和温柔目光,这辈子也真是回不去了。”不知道如何总结,且以原文释之。
“郭襄回头过来,见张君宝头上伤口兀自汨汨流血,于是从怀中取出手帕,替他包扎。张君宝 好生感激,欲待出言道谢,却见郭襄眼中泪光莹莹,心下大是奇怪,不知她为甚么伤心,道谢的言辞竟此便说不出口。 却听得杨过朗声说道:“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 过。”说着袍袖一拂,携着小龙女之手,与神雕并肩下山。 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呀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 ”
自己写的杂言一首
峨嵋山月青灯孤,凡心留与风陵渡。
十月襄阳醉烟火,不知早已终生误。
世人皆道情错付。
错付,错付,却不知黑沼灵狐,迷津烟雾。
烟雾,烟雾,世间唯相思难诉。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生. 金庸里大情大悲的桥段很多,若论最微妙、最隐晦同时也最让人感叹的,莫过于倚天屠龙记第二十七章。灭绝师太告诉张无忌,她的师父、郭祖师的徒儿叫做风陵师太。初读不以为意,再思之,如有牛毛细针刺入心中,隐隐小痛,却移不走,抚不平。
———马伯庸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要怪只怪16岁的烟火太过夺目,燃尽了她的整个岁月芳华。二十四年的苦寻无果,在四十岁的时候才肯大彻大悟,才肯明白那不过是杨过赠与她的空欢喜一场。她毫不犹豫地在绝情谷随杨过纵身一跳,而且用杨过给的最后一根金针,许愿请求他不要轻生。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在《倚天屠龙记》的开头,背着倚天剑行走天涯的她,就像是一声叹息,16岁的烟火夺去了她的芳心,她宁愿画地为牢,囚禁于此。琴、棋、剑无人匹敌的“昆仑三圣”何足道,对她一见钟情,却也只能视为知己。武当派的开山鼻祖张三丰也只能道一句“你要去哪儿,我又要去哪儿”。
杨过给了她三根金针,可以满足她三个愿望,她当即就用掉一根,用以目睹她大哥哥的尊容。在杨过揭下他面具的那一刻,她的青春也就由此定格。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枯藤老树昏鸦,在天涯的断肠人,骑一青驴,苦寻她的大哥哥二十四年无果后,终在峨眉出家,创立峨眉派。第二代掌门人号“风陵渡”师太,也算是她对青春的祭奠吧。
“I like you,but just like you”纵然万劫不复,纵然相思入骨,我也待你眉眼如初,岁月如故。用这句话来形容也算恰当不过了吧。
有的时候,或许流浪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柳絮桃花,自在飞莺,恰恰马蹄,浅草闲人,去到江南赶上春;
关外飞雪,天高云远,银树寒霜,红炉沽酒,漠北塞外有豪情。
——在不同的地方,感受生活在别处的况味。
人们总是说,江湖儿女,处处是家。但是在我,走遍天涯,寻寻觅觅,只是希望,能够得到一点他的讯息。
心头其实早已千遍万遍想过:便是寻到他,却又如何?还不是重添相思,徒增烦恼?他所以悄然远引,也还不是为了我好?但明知那是镜花水月一场空,我却又不能不想,不能不找。
从来都知道,只要我还爱着像他那样的人,我就还仰望着高贵而完美的灵魂;只要我还寻找着他的踪迹,我就还听从着自己心的声音。
于是,注定了要浪游四方。
喜乐无忧,如花的韶华,总是有一些故事的:
当街金钗沽酒,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杀狗屠鹰,燕赵遗风;
陆家庄比武招亲,鹅黄衣衫,浅浅容颜淡淡妆,一席言谈,一曲《有所思》,教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还有呢……
我曾经连续三个月千里追杀一个土匪,仅仅是因为他无故砍下另一个人的手臂;
我也曾经一次将我身上无价的珠宝当掉,仅仅为了凑两千两银子给一个痴情的男子作聘礼。
因为我知道,如果他遇到这些人这些事,也会和我一样。
但是所有的这些,却令得传言中的我,化做武林中的一个神话。
都说这是昆仑三圣一生都在寻找的姑娘;武当的开山祖师,听说我出家的消息,终于也做了道士。某些时候,那句话并没有谬误:女人因为爱她的是什么样的男人而矜贵。所以到了很多很多年后,仍然有人遥想我当年的风采,念念难忘。
只是红颜如花,寻不到苦苦寻觅的人,便直教寂寞开放也罢。
40岁那年,在牛家村村头遇到一个说书人。
他说起一个很老的故事:说有两条鱼,生活在大海里,某日,被海水冲到一个浅浅的水沟,只能相互把自己嘴里的泡沫喂到对方嘴里生存,这就是成语“相濡以沫”的由来。
但是庄子说,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最正常最真实也最无奈的,真实的情况是,海水终于要漫上来,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最后,他们,要相忘于江湖。
那一刻我终于真正明白,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能相舍,莫若相忘于江湖。
江湖之远之大,何处是我归依的故乡?于是,我到了峨眉,终于在那里住下,羁旅游子,毕竟会有叶落归根那一日。古佛清灯的岁月,从那一刻开始。
那一年,在终南山上捡到一个小婴儿,吹弹得破皮肤,娇弱的笑容。我给她取名,叫做风陵。我要把这半世武功,都化做记忆,留给风陵,留给她的后人,留给峨眉派女子。
60岁的时候,面对梳妆台,看着镜中苍老的容颜,16岁时的记忆仍然鲜明如昨:黑色沼泽,佻脱的九尾灵狐;十月廿四,城中灿烂的烟花绽放。摆弄手心三枚仍然鲜亮的金针,回想弹指而去的韶华。似这般如花美眷,逝水流年,哪搭儿闲寻遍。红了的樱桃,绿了的芭蕉,那些抛掷的流光,那些匆匆的脚步,那些曾经的等待。
一切都已经释然了吧,少女时代,那个少林寺的大师曾经吟诵的经文:“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那些贪嗔爱痴,拈花微笑,终于了然于心。
只是有些事,它在心里最底里那个角落,没有办法去怀。
每当听到空中有鸟儿的鸣叫,我都忍不住要仰头看,然而飞得再高的鸟儿也不及那一只老迈的大鸟,再响亮的叫声,也不够那一声嘶哑的鸣叫。
远游于湖海之间,太多的名侠豪士沾沾地显示剑法,然而在我心中,再眩目的剑也比不上那把玄铁重剑,再精妙的招式,终究不过是花架子。
到了很老的时候,偶尔我还会想,当时,便我那样的懵懂不知,然而他不是不懂得的吧?
天真无邪的少女,那样的信任和爱重?——他其实全都知道,只是既然没有办法回应,那么,便不说也罢。不见也罢,免得徒增烦恼。小孩儿家,能有什么心事,哄上一哄,给得一些热闹物事,小儿女情怀,便扔到一边去了。
只是他没有想到,一生是可以很短的,青春在怀恋中,也就过去了。
没有人知道,我的青春,早在16岁那年就已结束——埋在了清风吹叶的华山之巅。
风陵渡,峨眉峰。轻舟云霞映山空。
念起烟花三言弄。凝眸江湖君无踪。
黑沼狐,倚天锋。跃谷情崖宿庵终。
一见英雄终身误。望尽红尘叹成翁。其实爱这个东西,我认为没有只有爱和不爱,不存在深浅之分。
郭襄爱杨过吗?当然是爱的,这爱里有倾慕,有崇拜,有原始的两性吸引。
我认为郭襄对杨过的爱,虽然一生未得到回应,却是最好的爱,因为这份爱清晰明了、独立。
郭襄是个独立的女性,有自己的事业,她的爱也全然与世俗不同,很多人的爱要完全得到回应,要另一方浇灌才能成长,而郭襄独自一人完成这些程序,丝毫不露哀怨。
她带着自己的爱情,从不去打扰杨过的生活,即使在最想念时,也不过骑着毛驴到处寻找,他寻找的不是杨过,而是给自己的心一个释放的空间,不过是希望在江湖上听到他流传的消息,这些消息不是她爱情的种子,是她爱情的养分。她自给自足。
我们谁也没法说清她心中的杨过是否是我们知道的那个杨过,可是又有什么关系,谁的爱情中没有盲目?有些人盲目了一阵子,有些人盲目了一辈子。
郭襄当然爱杨过,这份爱不能用程度去表达,有些人可以为你生为你死也可以杀了你,这种程度够深吗?
郭襄的爱是最好的,如果我爱一个人,如果他不能爱我,但愿我像郭襄一样。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电视剧中以郭襄说这句话结束,而电视剧的开头是李莫愁说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李莫愁就是因为爱情失败说出这句话,而其“女魔头”的称号也多与她的情感问题有关,我们可以从情感让李莫愁变成一个杀人无数的女魔头看出他曾经爱得多么的深。或许也可以从李莫愁这个反面的例子看出郭襄对杨过的爱,只不过其郭襄在各种高人多的熏陶下人性很好,并没有变爱为仇恨,而变为一个更大的爱。
郭襄是当仁不让的公主,唯一身在中原又三观端正的“侠三代”,颇受其父之荫的“吉祥物”,比被初为人母的黄蓉练手练坏了的郭芙讨人喜欢,真正专注慈善周游列国不接地气的武林贵族。
可惜未经磨难的善良,只能成为善良者的墓志铭。身在江湖,真正的善良需要智慧才干和当断则断。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生。
杨过作为中年已婚男的先进代表,牵着老婆的手,给这个情窦初开的吉祥物下了一剂猛药,药品背面的使用书上还写着“不要爱上哥哥不会娶你”的免责声明。
郭襄没见过青涩张狂孤僻乖张的杨过,没见过鼻青脸肿假扮乞丐的杨过,她眼里的杨过是个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成功帅哥,德艺双馨才貌双全的青年艺术家,被姐姐砍掉了一只胳膊还能用另一只拥抱妻子的完美丈夫。
然而这世间,柴米油盐俯拾皆是,生死相许从来难寻。在家国沦陷、故土凋零、至亲离去的混世,她浑然不知游离天外; “大哥哥、龙姐姐”反而成为了她生命里的缝隙,思之念之,穷尽一生修复弥补。
你说她爱杨过吗?未必,人生总有圆缺,世事千古难全,她爱的或许只是那种求一物而不得的惆怅。
其实在我眼里,郭襄真正珍贵之处不在于善良而在于坦然。和爱了她父亲一辈子的华筝一样,她最终接受了自己生命里的缝隙,创立峨眉继父之志,把弟子的法号名为风陵,将美好的过往化为招术。这份坦然的爱胜过李莫愁林朝英裘千尺何止千万!
有一种爱,被爱的人不知道;
有一种爱,给爱的人不求回报;
有一种爱,不是用欢笑而是用泪水来证明;
有一种爱,揉碎了全世界人的心,除了被爱的那个人;
有一种爱,在爱中已自足,与过程和结果无关;
有一种爱,爱的是别人,升华的却是自己;
大概是去年的某一天吧,我到单位旁边的一间沙县小吃店吃午餐。店里光线昏暗,桌面微微泛着油光。我坐在我的座位上等待我的拌面扁食。这时,我瞥到了一本皱巴巴的杂志,顺手拿过来翻了翻—-没想到这一翻,我的心灵却得到了一番净化—-被这破旧小店里一本破旧杂志里的一个故事净化。
故事和歌手许巍有关,我一直很喜欢许巍的歌,因此自然也就被这个故事吸引了。
时隔较久,我只记得故事的梗概大概是这样的:
“许巍刚出名时,有了一定的收入,经常有朋友找他借钱,由于他性格豪爽,所以基本上都是有求必应。有一次他的一位朋友要找他借一笔数目较大的钱,说有急用,许巍就把几乎全部的积蓄拿出来借给他,好像有几十万,出于对朋友的信任,连借条都没打。可是,等许巍要用钱时,这位朋友却死活不肯还钱。许巍在此重大打击下,得了非常严重的自闭症,整天呆在自己的房间里,无法和任何人进行任何交流。
患病之前许巍痴迷音乐,喜欢结交朋友,为了音乐事业常年在外奔走,平时很难照顾得到自己的妻子。许妻明白许巍是风一样的男子,想要许巍如一般居家男人一样守在自己身边是不可能的,于是许妻就任许巍如风筝般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只用一根细细细细的长线,把许巍轻轻连在自己的心里,这根长线,叫做“爱”。 许妻知道许巍得了严重自闭症后,放下了身边的一切,千里迢迢地来到了许巍的身边。
医生说,象许巍这样严重的自闭症,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治疗,只能靠家人尽量和病人交流,或许能有一点机会病情能够好转。于是,许妻就拉着许巍的手一遍一遍地喊着许巍的名字,一遍一遍地讲述他们刚认识时的一些美好的细节:“那天的夕阳真的让人沉醉……那天河畔的晚风真的很清爽……那晚的满天星斗勾起了我们多少浪漫情思……还有你为我写的那首歌,你为我清唱时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可是许巍面无表情,根本就听不到这些,眼前这个曾经和他爱过恋过的人他似乎从来都不认识。看着许巍杂乱的头发、呆滞的表情,看着许巍孤寂到极点的目光,许妻一天比一天心疼,一天比一天痛苦,于是到了后来呼喊的名字带了哭腔,讲述的美好回忆沾满了泪水。虽然看不到什么希望,许妻却从未想过放弃,于是她一天一天在和着泪的呼喊中坚持着。直到有一天,事情有了转机。
这天,许妻无意中拿出许巍最心爱的那把吉他随意拨弄了几下,她发现许巍似乎在听那琴音,表情好像也有细微的变化。后来,许妻干脆请来许巍的好朋友臧天朔,让臧天朔把他的整个乐队搬到许巍家里,经常演奏许巍喜欢的一些摇滚歌曲。没想到,许巍从侧耳倾听,到轻声哼唱,到大声合唱,最后干脆拿起自己的吉他加入到演奏的队伍中。就这样,许巍的自闭症居然慢慢地被音乐治疗好了。
许巍自闭症好了以后,又开始写歌,又开始忙出专辑的事,于是许巍叫他妻子要回去,不要再呆在他身边。许妻真的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了,没有再跟许巍提起他患病的事。许巍根本不知道他患病期间,他的妻子对他做了些什么。臧天朔知道这件事后,狠狠甩了许巍一巴掌,骂他忘恩负义,详细跟他讲了他患病期间他的妻子对他所付出的一切,许巍听了后泪流满面……于是,在许巍新出的这张专辑中,许巍专门写了一首歌来纪念这件事情。”
那本杂志中,讲了这个故事,却没写明哪张专辑的哪首歌是因为这个故事创作的。于是,我在日后听许巍的歌时,就特别关注歌词,希望能找到那首歌,直到那一天我听到了许巍的《我的秋天》,听到那一句歌词:“你用你的眼泪,抚摸我的寂寞”,我被深深感动了,我知道,我找到这首歌了:
《我的秋天》
没有人会留意,
这个城市的秋天。
窗外阳光灿烂,
我却没有温暖。
伴着我的歌声,
是你心碎的幻想。
你用你的眼泪,
抚摸我的寂寞。
那些无助的夜,
我漫无目的地走。
那些无助的夜,
你牵着我的手。
幸福如此遥远,
我无法看见。
这秋天的夜晚,
让我感到茫然。
总在每个深夜,
听到你在哭泣,
你幻想的美丽,
我从没能给你。
这是“有一种爱”在爱情中的表现,“有一种爱”在亲情中更经常出现,因为父母对儿女的爱真的是深入骨髓而不求任何回报的。下面是我听说过的一个故事:
“一个儿子觉得他的老母亲活着白白浪费粮食,却不能给他任何好处,于是这个儿子就告诉他母亲说:“我要把你背上山去喂老虎。”。他的母亲听后哭得很伤心,但这却丝毫不能动摇逆子的决定。一天,这个儿子真的背起他的母亲,开始兑现他的决定。到了山上,儿子发现他的母亲每隔一段时间,就从口袋里拿出一块石头扔在路上,儿子觉得很奇怪,就问他母亲:“你都快死了,还在扔石头干什么?”,他的母亲回答说:“我怕你找不到回家的路。””
“有一种爱”在友情中也会有表现,下面是我亲耳听到亲眼看到的一个故事:
我的岳父去世已经三年多了。岳父病重住院期间,岳父的几位老朋友从广东赶来看望我岳父,得知我岳父的病情非常严重,几位60左右岁的老朋友,说着说着竟然抱头痛哭起来。听我爱人讲,当时的场面非常感人,见者无不落泪。这几位老朋友中,有一位和我岳父关系特别铁的,我爱人一直叫他斯令叔叔。他们的关系铁到什么程度呢?从我爱人讲的一个故事中可见一斑:我岳父和斯令叔叔年轻时一起在海南的一个部队农场工作,友情深厚,两人常常在岳父家里彻夜长谈,岳母有时觉得实在是太晚了,就会在房间里拿起东西把地板敲得嘣嘣响。斯令叔叔听了,就会笑着对岳父说:“别管她。”,然后两人继续聊。
岳父去世一年多时,斯令叔叔还专门千里迢迢从广东赶来安溪,为的只是到岳父的墓上去看一眼。此时,岳父再也不能和斯令叔叔彻夜长谈了,甚至连让老朋友看看那张熟悉的脸都不可能了,可是斯令叔叔还是千里迢迢地来了。也许那些眼中只有名和利的人是无法理解斯令叔叔的行为的,但是我想我是理解的。名和利都如过眼云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有真情才能穿越生死。我想真正衡量一个人的一生成功与否,不是他当了多大的官,也不是他赚了多少的钱,而是他的墓地上是否有他的爱人、他的亲人、他的好友哀思的身影,如果一个人影也没有,即使他生前是皇帝,他一生中的快乐一定是很少很少的,他的人生一定是个失败的人生。
“终南山古墓长闭,万花坳花落无声,绝情谷空山寂寂,风陵渡陵月冥冥”
倚天屠龙记开篇第一章名为天涯思君不见君,里面写十八九岁的郭襄淡黄衣裳骑青驴,天南海北寻杨过。
更令人难过的是,她寻杨过并不是为了找到她,抓着他的衣襟说:“你爱我吧,你看,我为你做了这么多,走了这么远的路”。
一路寻觅她也只是为了探知他的近况而已,这江湖何其大,我只是想知道你也在这江湖里过得不错就好。
这样的喜欢真是无法用深度来衡量啊。
照理郭襄也没有什么爱过杨过,只不过当时的封建社会,郭襄除了杨过外已经是没有选择了。十六岁那一年事情闹大了,这个社会那里还有人敢和郭襄一对?郭襄名气也因为爸爸妈妈的关系,没有爸爸妈妈的同意是不可以结婚的,那么她隐姓埋名的机会也没有了,找不到杨过的情况下,不做尼姑作什么?
1.因为郭襄的起点太高了。。。长相武功,社交,家庭都一等一。。。。所以她本身很难嫁出去,找一个处处不弱于她的基本不可能,又是乱世,宣扬个人英雄主义,所以郭女侠没机会去和祝英台一样搞学校的恋情,找个档次低的潜力股
2.郭襄是配角,虽然重要,但也是配角,配角不值得作者再花心思写大段的感情段子,错过了张三丰和杨过就已经结束了,参考郭芙,最后也找了个配角+已出场人物,并没有单独再写多少感情
3.郭襄对杨过就跟现在的小女生迷大明星,然后对周围的“凡人”全都失去兴趣一样,杨过的成就让他无暇他顾,而且在襄阳城破,国破家亡以后,能承载郭襄的一切的只有武功无敌加上大败元人的神雕侠了
4.一般人到了年龄有父母帮衬,郭襄比较惨,家破人亡。。。。。。
世上的爱情,其实在神雕侠侣里面,以两个人物站在两种最极端的状态,给我们诠释的很清楚了。
小龙女。
她代表的是一种完美的爱情,姑且不论姑姑和过儿之间有什么样子的障碍都好(其实最大的就是就世俗伦理、小龙女失身、过儿旁边总是跟着一堆美妞等),但最终的结局是完美的,这个完美的定义——最初的她和最初的他,始终在一起,他们的心中始终只有彼此,中间种种,都是浮云,没有撼动他们的关系半分。
我们都经历过最初那种心动,可惜我们都走不到最后,得不到那样的完美结局;我们都想和自己最爱的那个人在一起,不离不弃,携手江湖,白头到老。在现实中,这样的爱情,我们听说过,没见过。
姑姑和过儿的爱情,是太小概率的事件。
然后就是郭襄。
那个孤独一生的,同样传奇的女子。
我一直觉得她比黄蓉更得黄药师的真传,那种精灵古怪,慷慨豪迈,让男子都当汗颜。
一见杨过误终身,她亦然。
十六岁生日那天,他来实现她许下的金针之愿,襄阳城群豪聚集,烟花漫天绽放,开尽了她一生的绚烂;她摘下他面具的一刹那,他的帅气面容刻入少女心底,再也无法忘怀。
相遇的时光太美太短,来不及变坏。
他于是在她心里永远最好。
从此以后,她的一生都用来思念他。
曾经沧海难为水,即使后来的何足道、张君宝,也未能再叩开她的心门。
这样的人,同样很少,她们若无法与心中的那个人相伴,索性独善其身,也不愿妥协。
只愿用一生去守护心中的那份爱恋。
ps:何足道与张君宝最后也是终身未娶,他们也是同样的人。
最后就是路人甲乙丙丁的我们。
我们更多的选择了妥协,我们闭上眼睛不去看那些不完美,我们不在乎爱情还在不在,于是,我们的生活就这样过下去了。
爱情,是有开始有结束的。如果你认为它没有结束,只不过是因为它已经变成了亲情,同样让你难以割舍。
所以,难得糊涂。
用那句让襄儿最终大彻大悟,遁入空门的话作结:“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也无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