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者,名导也;潘金莲者,淫妇也。一今一古,相去千年,虽乘高铁三昼夜,不相及也。然并列传,何也?
以刘震云所书李雪莲事也。
李雪莲者,农妇也。有夫君曰秦玉河,工人也。夫妻本恩爱。为一细事,有悖国策,踌躇为难,雪莲乃曰:“君与妾可效上海男女,伪离婚,待事平,君再娶妾。”秦玉河曰:“诺。”
乃离婚。
待事平,李雪莲欲续旧姻,秦玉河乃曰:“与汝既别,恩断义绝,何由再婚?”拒。
李雪莲怒,秦玉河则詈曰:“汝乃潘金莲。”
潘金莲,乃淫妇也,李雪莲,乃贞妇也,蒙此污名,不能堪,乃遍寻上下,欲得清白之名。
访小吏王公道,诉曰:“妾与秦玉河,伪离婚也。”王公道曰:“离婚真伪,非由口舌,乃由证书。”
李雪莲又寻屠夫,欲杀前夫,不得。
乃上州郡,又至京师,呼号不绝,至数十载,逢人辄曰:“妾非潘金莲。”
有学士刘震云者,怜李雪莲之事,曰:“吾为李雪莲书其事,欲世人皆知,清白二字,重如性命,欲得清白,法律可循。”
刘学士书其事,书曰《我不是潘金莲》,天下多知。
学士又谓李雪莲曰:“欲天下知汝清白,可求冯生。”
李雪莲问:“冯生何人?”
好事者曰:“冯生,名小刚,湖南人,生在京师,汝知老炮乎,乃冯生名作也。冯导最能言平民心事,使人捧腹,又使人坠泪,汝之清白,可由冯导明于天下。”
更多冯小刚揭秘:www.yangfenzi.com/tag/fengxiaogang
李雪莲乃访冯导,冯导曰:“咦,李氏相貌,与范冰冰无二,吾将汝之故事演绎为戏,可由范冰冰担纲,必使天下遍知汝之清白。”
世人皆曰:李雪莲倚重冯导,果然有识,《我不是潘金莲》一事,非冯导不能,非冯导不可。
李雪莲者,平民也,冯小刚,能叙平民之事,虽小如芥蒂,细如微尘,不过闾里寻常,人间悲欢,然能浓墨重彩,精彩纷呈。每有佳作,辄有名言传天下。
若《甲方乙方》,有名言曰:“若无爱情婚姻虚,若无华居夫妻哭。”
若《不见不散》,有名言曰:“长夜予吾黑眸子,吾以鼻孔迎朝曦。”
若《没完没了》,有名言曰:“君欲呕乎?”
“然,吾不能呕,爱惜腹中美酒,千金一杯。”
若《大腕》,有名言曰:“何谓英雄?购物不看好与贱,唯有贵者称其愿。”
如《手机》,有名言曰:“君子厚道立身。”
若《天下无贼》,有名言曰:“恰逢大人龙颜怒,吾等小人且珍重。”
若《非诚勿扰》,舒淇问葛优曰:“君知一见钟情乎?”葛优曰:“吾一见汝乃如是。”舒淇曰:“妾三见君,亦不能钟情,钟情者,非视也,乃味也。”
凡十八载,冯氏电影风靡南北,或曰:二十年来,吾眼中心中梦中,惟有冯导电影。
何哉?以其电影,能说草根心事,能哭草根之哭,能笑草根之笑,虽无金戈铁马,英雄儿女,大漠沧海,秦皇汉武,然道尽小民悲欢,又以滑稽出之,犹若禅师棒喝,虽平常一语,忽而顿悟,一时明白,一时看破,喷饭之余,心下了然。或故事虽惘然,然名言犹存心间。
更多刘黎平文章:www.yangfenzi.com/tag/liuliping
以下电影推广:
不见小刚草根电影久矣,其或有大制作,曰《集结号》;或有悲情剧,曰《唐山大地震》;或有帝王后妃事,曰《夜宴》。或佳或不佳,或可或不可,但见票房,不见冯生,惑哉!
今闻以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为本,演绎民间平凡事,且冯导有巧思,彼以圆形画幕说,意曰世事循环,如寰也,此前人所未为,学士刘震云、老友张国立皆以为不可,小刚云:“吾六十矣,行事何尝往回如寰,今且任意,潘金莲者,吾之处子作也。”
呜呼,近岁以来,细民悲欢多多,然过后又渺若烟云,冯导若能有心,搜罗民事,传之银幕,留之后世,李雪莲有幸也,细民有幸也。
【文/刘黎平 (刘备我祖 微信号:gzliubeiwozu)】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甘肃籍明星:这些大红大紫的名人明星,都来自甘肃,你知道吗?
刚看这个预告片时,一开始不确定是全片都采用圆形的画幅,还是仅是在预告片玩了一个游戏。如果只是预告片噱头,那这个问题意义不大。
但我仔细地看预告片,觉得不止噱头那么简单,因为有一点可以从目前曝光的画面看出——好多镜头是针对圆形构图设计过的,比如汇聚在圆心的非常对称和有透视感的纵深镜头,比如说对圆形边缘的有意识利用,还比如水平方向的摇镜头,如果是在正常的长方形画幅里,有些镜头根本不会存在,或者说表现方式会很不一样。所以我判断这不会是后期临时玩的游戏,一定是从一开始就谋划好的。
摄影师罗攀老师在本帖的回答验证了这点。
圆形画幅新鲜吗?
算是也不算是。
用冯小刚的话说,这是复古,也是创新。
因为圆形的构图在视觉艺术和图像艺术的历史上,其实已经有很丰富的沉淀和传统了。它肯定不是前所未有的。
西方多了去,文艺复兴时期有一大批圆形的绘画和雕塑。
东方同样多了去,两宋时期的院体小品画,以团扇为载体的,有圆形,还有其他形状。
在现实生活和科研中,望远镜、显微镜、化妆镜……各种镜面都存在圆形构图,我们天天在和圆形构图打交道。
19世纪摄影术刚发明的时候,一度流行圆形的画幅——而且镜头本来就是圆形的,这是最能有效利用光线的结构——后来才变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幅。
在电影史上,默片时代有段时间盛行各种形状的遮罩,圆形是非常主要的一种。刘别谦有一部电影,大量运用各种几何形状的遮罩来改变画幅。
在实验电影中这就更不少了。很多人提到,前年比利时有个导演拍了一部《Lucifer》,用物理方法打磨镜头来生成圆形的构图。
但圆形画幅在电影里肯定也是创新。
毕竟99.99%的电影都是长方形的,现在的圆形只能是把原有的长方形画幅遮掉一大部分来实现,所以视野变小了,这肯定会带来很大的限制。可是艺术玩的就是限制,限制条件有时候会激发你的创造力,带来只有这种条件下才能体会到的美感。
圆形画幅下,构图、运动、光线、剪辑全都得重新设计,而可供参考的先例不那么多(前面说的历史上的圆形构图艺术主要是以静态的为主,电影这么干的毕竟少)。
我不赞同把圆形画幅和偷窥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太简单了,如果出现一个镜头是这样,那还可以说是偷窥,但如果从头到尾都这样,观众会很快忘记是在「偷窥」的。
说只是因为中秋上映的,更是搞笑,这是分不清创作和营销了。
电影史上出现改变画幅的事,都是革命。五十年代也有人觉得,有些电影适合宽银幕,有些适合窄银幕。但真的有这个差别吗?我认为并没那么明显,同样一部电影,可以用宽银幕拍,也可以用窄银幕拍,为不同形式设计不同手段就行了。
圆形也是一样。所以我认为《我不是潘金莲》是否适合圆形画幅,这其实是一个伪问题。
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这部电影的圆形画幅是不是用得好。
那就要看过全片才知道了。
我刚发现由范爷演李雪莲时也是彻底被惊呆了,怎么也难把国际范范爷往原著里土包子李雪莲的身上靠,一直在心里问:为什么不请颜丙燕来演?为什么不是请闫妮来演?为什么不请蒋雯丽来演?……
再怎么的,请赵薇来演也比范爷合适一百倍啊!
后来,俺慢慢想慢慢想,终于有那么点点理解了:
毕竟人家拍电影是要赚钱的,不管是主要目的还是顺带,多捞点钱总是无可厚非的,所以这就不难解释了……
一部电影所面向的观众中,读过原著的毕竟是少数,而没读过原著的人看到片名中“潘金莲”仨字就已经有点浮想联翩了,然后再给它加上一个范冰冰,好多人脑子里马上就浮现出范爷在《苹果》中被删的镜头来了,这两者结合到一块,再加上几张意味浓浓的海报,噱头好大好大有木有?
当然,我们现在说范冰冰演的李雪莲可能没有原著的味道完全是出于猜测,说不定人家偏偏就能把李原汁原味的呈现给我们呢?2004年,范冰冰人生中第一座影后桂冠,就是冯小刚导演,刘震云编剧联手打造的电影《手机》,时隔十二年,《手机》三人组再次合作,着实让人期待万分。
冷漠的路人。理解的学者。好奇的路人
背地嘲讽的邻居。 看好戏的路人。
愤怒的道德主义者。不明觉厉的呆瓜。让我也上一次的色鬼
范冰冰在冯小刚和李玉的镜头下就看上去像个影后;
在其他导演的作品里就是一件叫花瓶的道具。
出于对冯氏喜剧的喜爱(虽然冯导与这条道路越来越远),我还是看了预告片。感受如下:
或许对于范冰冰来说,她自己在很努力的去塑造这个角色,但这种努力对于一个专业演员(此处并未指代范女士)的来说是远远不能够的。
演技……咳咳,就暂且抛开演技不说,我们单从人物造型看,这部戏的噱头之一就是“范冰冰扮丑”,于是我们兴冲冲地一窝蜂跑去看范冰冰扮丑能有多丑,结果一看,这叫扮丑吗?看到这张美若天仙得脸分分钟出戏好吗?
其实从冰冰多年混迹娱乐圈的发展轨迹来看,她是走用外形取胜这条路的,因此她(及她的团队)对于冰冰外形的追求是极其严苛的,从各种红毯照、杂志照、生活照的美艳程度及精修程度可以看出。其实这点癖好无可厚非,毕竟人家是靠美貌吃饭的。
但是,既然做不到抛弃自己的美貌就不要去吃靠才华的这口饭嘛。做人何必贪婪至此。 正因为她对于外形的过度执着,因此在这部片子中,她也没有办法接受真正的扮丑。既然连外形这个最基本的配置都无法达标,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最终的归宿又将会是一部高票房的华语烂片大制作。(所谓的方言口音又是一个让人出戏的bug,在此不多吐槽了)
有人说范冰冰太美,所以再怎么扮也没法扮丑…..真得是这样吗?我怎么就没法苟同呢。现代化妆技术能把人美上天,难道没法使人丑下地?
咱们也不苛求像克里斯蒂安·贝尔在《机械师》里那种自毁式出演(身高188,为出演长期失眠而精神出现问题的人,将体重从170斤减到110斤)。也不要求像查理兹·塞隆在《女魔头》里那种反差大到我反复比对了N遍还是难以相信。
这是同一个人哦,真是吓死我了……
我们要求不要那么苛刻,我们来看看同类型电影的女星是怎么扮丑的,其实用扮丑这个词也不是很贴切,准确的说是扮相更贴近剧本中的人物形象。选取人物:巩俐在《秋菊打官司》中的形象
看看这黑黢黢的面庞,红扑扑的高原红,油腻腻的头发,脏兮兮的棉袄….
谁说她丑我分分钟掀桌子啊,我反倒觉得她长得更有韵味……美翻天
后是蒋雯丽的《立春》、《最爱》
她为演好《立春》中的角色增重30斤,安装龅牙
这龅牙…
《最爱》中的形象(话说顾长卫最大的爱好是黑她媳妇
扮丑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像莫文蔚在《食神》里的造型、蔡卓妍在《情癫大圣》中的形象…….所以,说扮不了丑是假的,不愿意扮丑,不愿意为了作品牺牲自己的形象才是真。既然做不到应有的牺牲,就不要指望能得到“专业演员”的称号。演员这个职业理应得到大家的尊重。但前提是你对你所塑造的角色有所付出,有所牺牲,否则,你还是那个演谁都是自己的“大明星”而已。(此处并不特指冰冰,而是指很多人…..)
虽然我在这里吐槽,但是毕竟只是看了预告片而已,其实我内心希望这部片子出来后能将我啪啪打脸,希望冰冰的演技真能有质的飞跃,冯导能诚心制作一部影片而不是靠各种噱头造势。
唉…..希望只是希望,现实还是很残酷。
我在这部电影宣布开机前就看过刘震云的同名小说,虽然刘老师是个话唠,但当时看完印象还是很深刻的,特别是李雪莲这个人,关于怎么看待她的问题我和我的小伙伴还激烈争执过,一方面觉得她是荒诞反讽的象征,另一方面却觉得她自身也是悲剧的一部分。当时看完小说就在想,这个故事如果被拍成电影应该找谁来演女主,当时脑海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名字就是“范冰冰”,感觉蜜汁适合,但是又担心她能不能撑得起来这个角色。
后来没想到冯小刚真把这个故事搬上了银幕,而且女主演就是“范冰冰”,不得不说我和冯导具有一样的艺术眼光啊,哈哈。之前我看过先导预告,从形式上讲不得不佩服冯导的大胆,直接把画面整了个圆。这种画面对于拍摄以及演员的考验都提高了一个难度,从目前曝光的剧照上看,范冰冰可算是彻底颠覆形象,还真有些我想象中李雪莲的样子。
范冰冰一贯是以话题取胜,作品演技方面确实是她的短板,这次接拍“潘金莲”我觉得她也是想在这方面证明自己,毕竟“毯星”这种称谓搁谁脸上都没光不是。冯小刚、刘震云都是十二年前合作《手机》的老朋友了,范冰冰这次选《我不是潘金莲》也还是很谨慎,很明智的,不仅有话题热度,也有质量保证。
我不是范爷粉,不过我觉得这部电影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只有我觉得这部片子价值观太老了吗?干嘛那么纠结一句潘金莲的话呢,不是就不是喽,自己明白了就好了,那么拼命向大家证明我不是潘金莲干嘛呢,原谅我又要扯到平权了。如果重心放在政治意义上,还是很老套啊,反正我不喜欢这个故事,唯一的亮点就是构图。我不是潘金莲,是一个喜剧,甚至可以说是闹剧,而精彩部分是在这闹剧之后的众生相,及引发的思考。我担心冯小刚拍的时候,只注重批判性。
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很平淡的故事。
怎么能没有范伟?拍成悲剧,我就不看了。1、首先关于最有争议的圆形画幅,开始有点不适应,但随着剧情展开也就忘了,毕竟冯导是一名老辣的商业片导演,就算玩一把实验,也不会损失掉电影本身的可看性的,所以这一点我觉得不足以说事儿。只是字幕有点小,不仔细看看不清…也不是之前传言的故意营造偷窥感,反而,为了防止产生类似管中窥豹的不适感,在拍摄前故意测试了画面和调度,最终呈现出的扇面画一般的构图还是挺美的。毕竟为了构图让观众适应,摄影和美术还是花了很多心血的,影片中能很明显地看出这种美感。
2、关于剧情,看之前以为是农村悲剧,看到一半以为要讽刺官场,看到后面会心一笑,发现都不是,只不过是一个用写实方法拍摄,的荒诞喜剧。虽然这个故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但故事里面每个人物都不坏,就算是层层推诿的官员,也只是戏谑地嘲讽了一番,最终都是喜剧人物,是彻底脸谱化处理的夸张人物。想了半天觉得这出悲剧,是中国特色,是小人物,但是归根到底,是嘲讽,是性格,是瞎搅和,却不是秋菊打官司,核还是冯氏喜剧的核。
3、关于范冰冰的演技……当然肯定还是比武则天里好的,稍微有点层次了,方言也看似做功课了,然而又怎样,这又不是脑残电视剧,我只是感觉,大导也救不了她了,放在一撮大拿堆里面,被衬得像个打酱油的。好的演员是给角色加分,冰冰的表演,最多就是角色的传声筒吧…反而,大鹏却给了我很多惊喜,格外出彩,确实还是演员适合角色最重要!
ps:我觉得这部片子不能用生活逻辑去衡量,因为尽管它长得像一部现实题材电影,它的本质还是一部幽默喜剧。
总之这是一种我在中国从没看到过的电影,有点意思。至于票房,冯导都这么玩了,想必心里早就有底了。
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一个谁都没有错但又谁都逃不脱责任的悲剧。
冯小刚用一个别出心裁的圆形镜头,开门见山地展现了女主角李雪莲的悲剧的起因,涉及到当前很热的话题——假离婚变成真离婚然后房子没了男人跑了。
她去找一个当法官的远房亲戚,一路告状找到法院院长、县长、市长、中央首长,甚至因为她的告状把法院院长、县长、市长都给撤了,十年里,换了一波官员,但她告状一直失败,直到她前夫秦玉河死了,这个状无法再告了,她都一直在失败。
在她的失败里,我们看到了县长望风而逃、市长避之不见、派出所请她去喝茶(电影里真的用的是喝茶)、中央首长因为她在人代会小组会议上跟省长拍桌子也不过是因为“一点小事搞到北京来了”、然后省长撤了底下负责人的职也只是“丢了省里的人”、新换上来的一波官员一茬接一茬地来劝她别再告状了,就像围追堵截地截访一般,看上去活生生一出官场现形记。
李雪莲真的是太苦了!为了生第二个孩子才提议假离婚结果因为成真了被丈夫抛弃气得流产、被前夫污蔑是“潘金莲”、被男友赵大头欺骗利用污了身子、被自己家乡的领导“通缉”、在北京病倒住院无钱承担举目无亲……这是一部喜剧无疑,台词、动作都打上了浓浓的冯小刚式喜剧的烙印,现场有人统计观众笑了45次,但这无疑也是一出悲剧,是一个现实的、底层人民的悲剧,令人笑过之后又满心悲凉。
可是,这一部戏里,有谁错了呢?李雪莲在第一幕和法官王公道(大鹏)也说了“离婚证是真的,但是离婚是假的”这样的话,就如同现在假离婚的纠纷一样,离了就是真离了。她一路告状,无非是想跟秦玉河复婚再离婚,可是那一张离婚证是有效的,法官管不了、法院院长管不了、县长市长管不了,她就从告秦玉河变成了要告上述所有人。从一个学法律的学生的角度来看,就算是官做到President也不能强迫她前夫配合她再走一遍复婚再离婚的过场。
李雪莲似乎不值得同情,她的悲剧都是她自找的,她只要听了官员们的劝放弃告状,她就可以安安稳稳地过好小日子,经营好自己的小餐馆。其实官员们并没有骗她,她的这个状确实是没法告的赢的。
是啊,这简直就是一个不懂法的农村妇女上蹿下跳地无理取闹,还害得领导们焦头烂额甚至丢了前程。
荒谬无比!
因为一个农村妇女不懂法,法院院长就可以看着秘书把她推倒在水凼里?
因为一个农村妇女不懂法,县长就可以谎称自己是秘书而借机逃窜?
因为一个农村妇女不懂法,市长就可以撂下一句“把她弄走”的指示然后派出所请她去喝茶?
因为一个农村妇女不懂法,各级政府就要在每年开人代会的时候围追堵截?
难道是李雪莲错了吗?
不!
我想起我在县法院实习的那段日子,时不时会跟着法院的哥哥姐姐们去做调解,有一次回来之后,吃饭的时候我跟法院领导吐槽了一句:“现在老百姓不懂法真是麻烦,跟他们讲意思自治、公序良俗就是对牛弹琴。”领导说了几句话成为那次实习最重要的收获,或许会影响我一生:“这确实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但是你这个心态不对。老百姓不懂法是因为他们没机会像我们一样系统地学过法,学法的时候学了一点罪刑法定就鄙视社会上喊着一律死刑的人,我那时候也是这样的。我上班以后才发现,这讲到底还是我们这些学法的人工作没做好啊,再说了,要是人人都是法学家、人人都按照法律思维办事情,那还要我们干嘛?”
正是因为李雪莲们不懂法,所以才需要有法院,需要国家来给她主持公道,即便她的执念是错的,也没有理由去推、去躲、去拦。这个农村妇女的无理取闹,恰恰是庙堂之上那群“懂法的人”工作没做好啊,你们工作做不好,那还要你们何用?
在我看来,整部戏只有两段台词深入我心。
一个是高明老师饰演的中央首长敲桌子说的:“他们不是人民公仆,是拿着人民的俸禄、不为人民办事、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此处全场掌声)
另一个是结尾处张嘉译老师饰演的市长马文彬跟前来汇报李雪莲不再告状的县长(于和伟)说的:“这个事情里,没有人有恶意,但是我们是为了帮助李雪莲呢,还是为了保住我们头上的帽子?我看是后者居多吧?只对上面负责,不对下面负责,但是要知道,不对下面负责是对上面最大的不负责!”(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觉得这是一个鞭辟入里的反思,值得给予敬意!)
为了保住帽子,只要李雪莲不再去告状了就可以了,不要给国家/省里/市里/县里丢人就好了。告了十年状,新上任的市长说:“现在不比以前了,有微博、微信,不看住了要是发到网上去,那不是给国家抹黑吗?”呵呵,多讽刺。
当然了,即使这部片子的黑暗面令人厌恶,在现实里也层出不穷,我也还是相信,我们这个国家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光明。我们的宪法的第二条就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可能有人会说了,一纸空文而已。不,如果人人都觉得这是一纸空文,那它就是一纸空文,而现在呢,我们的社会不再把这些黑暗的东西当做习以为常的事情,我们会去曝光、会去抗争,那么,总有那么一天它不再是一纸空文,我相信,这一天会到来的!
嗯,结局似乎很不错。不再告状的李雪莲没有回老家,跟表弟在北京开了个餐馆,遇到了当年那个落荒而逃并因此被免职的县长,相逢一笑。一切仿佛可以有一个新的开始了。
今天的点映很契合主题——《喜剧的忧伤》,笑了很久,也想了很多。
关于剧情以外的事情,影片放映结束之后的主创交流环节,冯导谈了不少,贴一点觉得有意义的。
圆镜头:因为想尝试一种新东西,就是想玩儿,以后不会再拍圆的了,会探索新的拍摄模式(观众:三角形?)
镜头切换:所有在婺源拍的都是圆镜头,在北京的都是方镜头,因为北京是一个权力和规则的地方。
这片子为了尝试新的拍摄模式,试拍十分钟花了一百多万。
中国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导演,丢掉“审查”的包袱,一定要丢掉,不要一开始就担心“会不会审查不过啊”这种事情。
视觉上,基本众口一致:有种窥探感。当然本片主摄影大哥寻找风景的人也站出来谈了,尽量避免“偷窥”意图,但毕竟导演也得对画面有自己的理解,而且影片出来后最终也是交在观众手上。
好了说回导演层面,既然(如果)画面风格限制好了,1:1圆形构图,也就是说大部分调度得安排在这样的空间内。
首先,这样的构图特点是什么呢?
它颠覆了我们对于电影构图的主流认识:宽荧幕,屏幕越宽,越能增加视野,越能增加画面中的细节。它回归了经典。近些年,4:3比例甚至1:1比例方形构图的电影其实已大量出现,比如贾樟柯新作《山河故人》、侯孝贤新作《聂隐娘》、泽维尔·多兰《妈咪》、匈牙利新片《索尔之子》、阿根廷新片《安乐乡》中均有采用。
(泽维尔·多兰《妈咪》)
那么这样构图的优势是什么呢?
它十分容易把叙事中心放在人物身上,使观众完全把注意力集中于人物,跟着人物入戏,跟着人物的动作走,被人物的一眸一笑魂牵梦绕。
(匈牙利电影《索尔之子》)
那么这样构图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呢?
它太容易把构图局限于人物,造成观众只能把全部注意集中于人物。如果演员表演一旦失控,或者调度稍微做的单调了一些,很容易让观众游离于戏外,想回头也再难不过了。这样的感觉是如何?问问看多少个人看我上述举例的几部电影有睡着就知道了。
(阿根廷电影《安乐乡》)
这样的构图下如何玩出彩呢?
首先,膜拜一下冯导和范爷。因为冯导给自己自加难度权重,不仅1:1而且还史无前例的圆形构图。然后把故事的演绎重任交到了范爷手上,影片成败全看她,这个山芋想想都觉得有多么烫手!
说完范爷,说回导演,其实影片成败还是冯导最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导演依然是有能力把影像玩儿活,减小演员压力的。前面我们说了,因为方形构图的一切叙事重心都在人物上,如何灵活调动演员、利用摄影机就相当重要了,这个确实十分考验导演技巧以及视听水平。当然,视觉之外,不要忘了听觉的重要性,熟练地运用声音元素也会增加故事丰富的可能性。前面提到的有一部影片就是在方形构图中良好利用了声音元素的鲜活例子,它就是匈牙利电影《索尔之子》。
这部电影也是部变态例子。导演神经质地让摄影机从开场到影片结束都一直兑(duǐ)在主角脸上,主角去哪它去哪,观众就被强迫着跟着他到处转,一部分时间还得忍受他的后脑勺或后脖颈,有没有被绕晕又想睡觉那就暂且不谈。
《索尔之子》讲述的是犹太集中营中一个抢救同胞尸体的故事,但正因为导演这种极端做法,让观众完全无法直观地看到主角之外的恐怖环境,他们只能拼命地从焦外景深、从与主角呼应的人物中观察周遭的变化,剩下的大部分时间,纯粹靠画外的声音去揣测环境。所以说这部影片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方形构图的局限之外,创造了无限广阔的听觉空间,才让观众始终聚焦在影片的紧张恐怖氛围中,难以自拔。
首先,我不太喜欢在没有看到成片,也就是作品本身的时候,就通过有限的信息,甚至摄影师罗攀老师本人 @寻找风景的人 的一些提示,就对圆形画幅的符号意义和美学意义妄加揣测。在没有触碰(touch)到作品本身(的表达)的时候,任何对其动机和意义的分析都不过是经验主义的臆测,和赌球差不多。是的,我们知道有过一些特殊画幅构图的电影,我们也多多少少知道那些电影的导演和摄影为什么这么做了,但是我们还没看到《我不是潘金莲》,所以这些分析未免太戏言,其价值还不如我经常鄙视的从预告片猜测影片情节的行为。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一个形式的发布,在传播上产生的巨大震动。我几乎可以用绝对肯定的口气下一个结论,那就是这是中国电影市场大发展以来,引起关注度最高的一款预告片(不是说影片借此产生的传播效果最广的)。只因无论是预告片本身的节奏,还是大家最热议的圆形的构图,在主流电影市场都太新奇了,仅仅从“奇技淫巧”的角度,也足够震了。相对于本片不那么商业主流热门的题材,这样的传播震撼度对于影片未来的宣发当然还是有巨大的帮助的。
至于说真正到了上映时,更多的没有提早关注电影信息习惯,或者看过就忘了的主流观众群体,对一个某种意义上比“节奏缓慢缺乏叙事感”的《刺客聂隐娘》还要“奇怪”的影片的接受度,我当然还是要打上一个问号,并保留我的担心的。不过说回来,如果的中国电影市场里,类似这种“当代现实”题材,还想要大明星出演、高预算和收获不俗票房(赚钱另说吧,《1942》就没赚钱),也就还是张国师(《归来》)、凯歌老师(《搜索》)和小刚·冯(《1942》)有这个胆量了。
也许还有顾长卫(《最爱》)?
最后我们说说小刚·冯老师本人吧。在《1942》史诗级的失败(其实现在看没那么惨,毕竟之后有了吴宇森的《太平轮》和姜文的《一步之遥》这样更惨烈的)之后,小刚导演感觉一下子泄了气,最后为了帮华谊填坑怼出了一部他个人作品中的最烂一作《私人订制》。随后的选题,从《重庆大轰炸》到《朝鲜战争》,干脆回到了《集结号》时期,而且这些涉及到政治层面的题材显然由于大环境的特殊而极难执行。
《老炮儿》的影帝和商业上的成功可能把他拉了回来。冯小刚工作室的类似陈国富成立工夫的和华谊本质上的脱钩(虽然华谊又收购了美拉的股份),加上备选项目推进的缓慢,让他本人进入了一个奇怪的状态。这个状态做导演其实是干不好活的(类似宁浩《无人区》前后时期),但当演员却是天赐良机,这样的情绪和状态,是演员梦寐以求的塑造个性角色的天赐良机。也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公认演技高超(其实在别人的戏里他大部分时候演得不算好,在他自己的戏或者说舒适的话语体系下,他才演得好)的冯影帝演了个《老炮儿》。我觉得《老炮儿》对冯本人有两个可能的好处。一个是用表演释放了这几年的不快,把以前在微博上和人掰扯的力气都用在了演戏上。另一个就是让他看到了他熟悉的那套话语体系下的文艺作品(我们姑且不讨论《老炮儿》本身的艺术价值如何,只是说体系)依然是受到欢迎的。
如果继续使用这套文艺创作的话语体系,(当然不拍纯粹的贺岁喜剧片),他现在最好的材料来源还是他的精神导师刘震云老师。所以连范冰冰的回归,这就是他又想搞一个《手机》了。我们细细整理冯的创作谱系,能够明显看出,除了《夜宴》这样的怪胎,冯基本就是在把王朔老师说的那些城里现代人的事情,和刘震云老师说的被迫适应现代的农民的事情,分别讲给大家听。我觉得这和《秋菊打官司》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秋菊是个纯粹的正剧,而《我不是潘金莲》显然是黑色的吊诡的,这种吊诡才是刘震云。
捎带手的,提一下关于范爷。我反正没觉得那是在模仿巩俐,角色就是那样的,难道你还能发明出别的演法?反正我是觉得周迅版《红高粱》是在扯淡。
视觉上,基本众口一致:有种窥探感。当然本片主摄影大哥寻找风景的人也站出来谈了,尽量避免“偷窥”意图,但毕竟导演也得对画面有自己的理解,而且影片出来后最终也是交在观众手上。
好了说回导演层面,既然(如果)画面风格限制好了,1:1圆形构图,也就是说大部分调度得安排在这样的空间内。
首先,这样的构图特点是什么呢?
它颠覆了我们对于电影构图的主流认识:宽荧幕,屏幕越宽,越能增加视野,越能增加画面中的细节。它回归了经典。近些年,4:3比例甚至1:1比例方形构图的电影其实已大量出现,比如贾樟柯新作《山河故人》、侯孝贤新作《聂隐娘》、泽维尔·多兰《妈咪》、匈牙利新片《索尔之子》、阿根廷新片《安乐乡》中均有采用。
(泽维尔·多兰《妈咪》)
那么这样构图的优势是什么呢?
它十分容易把叙事中心放在人物身上,使观众完全把注意力集中于人物,跟着人物入戏,跟着人物的动作走,被人物的一眸一笑魂牵梦绕。
(匈牙利电影《索尔之子》)
那么这样构图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呢?
它太容易把构图局限于人物,造成观众只能把全部注意集中于人物。如果演员表演一旦失控,或者调度稍微做的单调了一些,很容易让观众游离于戏外,想回头也再难不过了。这样的感觉是如何?问问看多少个人看我上述举例的几部电影有睡着就知道了。
(阿根廷电影《安乐乡》)
这样的构图下如何玩出彩呢?
首先,膜拜一下冯导和范爷。因为冯导给自己自加难度权重,不仅1:1而且还史无前例的圆形构图。然后把故事的演绎重任交到了范爷手上,影片成败全看她,这个山芋想想都觉得有多么烫手!
说完范爷,说回导演,其实影片成败还是冯导最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导演依然是有能力把影像玩儿活,减小演员压力的。前面我们说了,因为方形构图的一切叙事重心都在人物上,如何灵活调动演员、利用摄影机就相当重要了,这个确实十分考验导演技巧以及视听水平。当然,视觉之外,不要忘了听觉的重要性,熟练地运用声音元素也会增加故事丰富的可能性。前面提到的有一部影片就是在方形构图中良好利用了声音元素的鲜活例子,它就是匈牙利电影《索尔之子》。
这部电影也是部变态例子。导演神经质地让摄影机从开场到影片结束都一直兑(duǐ)在主角脸上,主角去哪它去哪,观众就被强迫着跟着他到处转,一部分时间还得忍受他的后脑勺或后脖颈,有没有被绕晕又想睡觉那就暂且不谈。
《索尔之子》讲述的是犹太集中营中一个抢救同胞尸体的故事,但正因为导演这种极端做法,让观众完全无法直观地看到主角之外的恐怖环境,他们只能拼命地从焦外景深、从与主角呼应的人物中观察周遭的变化,剩下的大部分时间,纯粹靠画外的声音去揣测环境。所以说这部影片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方形构图的局限之外,创造了无限广阔的听觉空间,才让观众始终聚焦在影片的紧张恐怖氛围中,难以自拔。
首先,我不太喜欢在没有看到成片,也就是作品本身的时候,就通过有限的信息,甚至摄影师罗攀老师本人 @寻找风景的人 的一些提示,就对圆形画幅的符号意义和美学意义妄加揣测。在没有触碰(touch)到作品本身(的表达)的时候,任何对其动机和意义的分析都不过是经验主义的臆测,和赌球差不多。是的,我们知道有过一些特殊画幅构图的电影,我们也多多少少知道那些电影的导演和摄影为什么这么做了,但是我们还没看到《我不是潘金莲》,所以这些分析未免太戏言,其价值还不如我经常鄙视的从预告片猜测影片情节的行为。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一个形式的发布,在传播上产生的巨大震动。我几乎可以用绝对肯定的口气下一个结论,那就是这是中国电影市场大发展以来,引起关注度最高的一款预告片(不是说影片借此产生的传播效果最广的)。只因无论是预告片本身的节奏,还是大家最热议的圆形的构图,在主流电影市场都太新奇了,仅仅从“奇技淫巧”的角度,也足够震了。相对于本片不那么商业主流热门的题材,这样的传播震撼度对于影片未来的宣发当然还是有巨大的帮助的。
至于说真正到了上映时,更多的没有提早关注电影信息习惯,或者看过就忘了的主流观众群体,对一个某种意义上比“节奏缓慢缺乏叙事感”的《刺客聂隐娘》还要“奇怪”的影片的接受度,我当然还是要打上一个问号,并保留我的担心的。不过说回来,如果的中国电影市场里,类似这种“当代现实”题材,还想要大明星出演、高预算和收获不俗票房(赚钱另说吧,《1942》就没赚钱),也就还是张国师(《归来》)、凯歌老师(《搜索》)和小刚·冯(《1942》)有这个胆量了。
也许还有顾长卫(《最爱》)?
最后我们说说小刚·冯老师本人吧。在《1942》史诗级的失败(其实现在看没那么惨,毕竟之后有了吴宇森的《太平轮》和姜文的《一步之遥》这样更惨烈的)之后,小刚导演感觉一下子泄了气,最后为了帮华谊填坑怼出了一部他个人作品中的最烂一作《私人订制》。随后的选题,从《重庆大轰炸》到《朝鲜战争》,干脆回到了《集结号》时期,而且这些涉及到政治层面的题材显然由于大环境的特殊而极难执行。
《老炮儿》的影帝和商业上的成功可能把他拉了回来。冯小刚工作室的类似陈国富成立工夫的和华谊本质上的脱钩(虽然华谊又收购了美拉的股份),加上备选项目推进的缓慢,让他本人进入了一个奇怪的状态。这个状态做导演其实是干不好活的(类似宁浩《无人区》前后时期),但当演员却是天赐良机,这样的情绪和状态,是演员梦寐以求的塑造个性角色的天赐良机。也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公认演技高超(其实在别人的戏里他大部分时候演得不算好,在他自己的戏或者说舒适的话语体系下,他才演得好)的冯影帝演了个《老炮儿》。我觉得《老炮儿》对冯本人有两个可能的好处。一个是用表演释放了这几年的不快,把以前在微博上和人掰扯的力气都用在了演戏上。另一个就是让他看到了他熟悉的那套话语体系下的文艺作品(我们姑且不讨论《老炮儿》本身的艺术价值如何,只是说体系)依然是受到欢迎的。
如果继续使用这套文艺创作的话语体系,(当然不拍纯粹的贺岁喜剧片),他现在最好的材料来源还是他的精神导师刘震云老师。所以连范冰冰的回归,这就是他又想搞一个《手机》了。我们细细整理冯的创作谱系,能够明显看出,除了《夜宴》这样的怪胎,冯基本就是在把王朔老师说的那些城里现代人的事情,和刘震云老师说的被迫适应现代的农民的事情,分别讲给大家听。我觉得这和《秋菊打官司》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秋菊是个纯粹的正剧,而《我不是潘金莲》显然是黑色的吊诡的,这种吊诡才是刘震云。
捎带手的,提一下关于范爷。我反正没觉得那是在模仿巩俐,角色就是那样的,难道你还能发明出别的演法?反正我是觉得周迅版《红高粱》是在扯淡。
冯小刚这次,是做了一次“华丽”的冒险。
圆形画面并非是这个故事所必须,而是冯小刚寻求自我突破所必须。
他已经五十八岁,33亿票房加身,虽然2000年之后多有折腾,但观众最记得他的还是当年以《甲方乙方》为代表的贺岁三部曲,他是开创中国贺岁档喜剧之先的导演,却不是电影大师。虽然他自豪,自己在科班出身的五代导演们之外另辟天地。但他也深知,冯氏喜剧不是足够有分量的作品。
他一直眼馋,当初不受市场束缚的张艺谋、陈凯歌们拍出来的有情怀的电影。
《我不是潘金莲》很明显是这一路子的:题材严肃荒诞不讨好大众,内容名字挑战审查制度。
但,这并不够。
我觉得有一件事情对冯小刚最后选择圆形画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电影拍摄选景之初,所有人听到这部片子的第一反应都是,这是不是跟《秋菊打官司》一样。
当然不一样!一定要不一样!从哪里不一样呢?故事已经像成这样,还能从什么地方做文章。
摄影师罗攀说:“难道我们要拍一个圆的么?”
冯小刚说:“对,我们就拍一个圆的!”
任何形式的突破都不可能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就算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得有石头不成?圆形遮罩画面也如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与雕塑,摄影术诞生之初的照片,以及电影史上不断出现的实验作品,都有圆形构图的先例。
而《我不是潘金莲》中圆形画面的灵感来源,是中国风情画。
但是有来源是有来源,有效是有效。
一是这些来源,大多是静态,就算是一些动态的先锋实验电影,也都是小成本文艺片,不会大规模上院线。从观影角度来说,圆形画面挑战了观众的观影习惯,过度的挑战就意味着不舒服的观影体验,也就意味着,票房失利。
艺术与大众之间的冲突就在于此,人的喜好天生指向自己熟悉的事物,如果大众买账,那就意味着作品对固有认知的挑战是微小的,没有挑战和突破,又怎么能撑得上是艺术。
冯小刚这次,作品内容和形式,两头都是不讨好。
另一个问题是,采用比常规画幅视野小的多的圆形画幅,将观众的视线集中于主角身上一个非常狭小的范围之内,也就提升了主角表演对作品成败的影响。
但是很遗憾,从预告片来看,独挑大梁的范冰冰,表演有着非常明显瑕疵的。
范冰冰曾在发布会采访里开玩笑说,自己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在于洋气的脸。其实,不是所谓洋气的脸,而是十年如一日在媒体中面向公众所塑造的,艳压群芳、美到国际的范冰冰,过度商业化的形象根深蒂固,和角色的农村妇女有着隐性冲突,这点,她输给了刚出道就演农村女孩的章子怡。
另外,山东青岛的范冰冰,在片子里说的是江西普通话,不标准的方言发音,也让人觉得拧巴,这点,她又输给了芜湖人说芜湖话的赵薇。
并且,在拍摄时为使观众适应范冰冰的李雪莲身份,而减少使用特写,又使得人物和观众的距离拉远,再加上画面被遮部分过后背景信息的减少。这加深了观众在一个逼仄画面里搞明白主角在干什么的难度。
以及,在一个主题与逼仄、压抑、偷窥无关的电影里,用了让人觉得逼仄压抑联想到偷窥的圆形画面,对故事的加成并没有那么明显。而冯小刚解释的第三者旁观的视角,也缺乏合理性。
毕竟,有哪个旁观者看到的世界是圆形的?
冯小刚说,他一直乐意冒犯观众。
这显然不是真话,如果真一直乐意,当初韩三平找他拍《甲方乙方》,这个为市场而生的作品,他就该牛气的拒绝,那不是他最想拍的题材。只是,此时此刻的冯小刚,需要冒犯观众了。
所以,纵然有万般风险,冯小刚还是头也不回的选择了圆形画面。而当他选择了圆形,这部电影真正的竞争力,不是票房上的竞争力,而是同千千万万有理想有情怀有技术导演们拍出来作品的竞争力才真正出现。
在发布会上,冯小刚终于自豪的说,不一样,我们会引领市场。在当初《秋菊打官司》式的肩扛摄影机先锋拍法烂大街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点。
影片的构图真的非常非常具有中国古典美
冯小刚当然会被记住,而在他支持下作这场冒险的摄影师罗攀更会。
在独立电影里这样玩的都少,更何况拿着大投资的商业片,还是在投资人异常保守的中国市场。
但这部作品,由于形式上的突破远重于内容,依然很难将冯小刚送入电影大师的位置。
那么当冯小刚拍起不好笑的电影,观众进影院要看的是什么呢?
《唐山大地震》给出的,是一场众人熟知的悲剧,题材虽严肃但不小众,《集结号》给出的,是观众喜闻乐见的抗战题材加上影院独享的大场面和震撼的视觉效果,《我不是潘金莲》,又有什么呢?
虽然拉来范冰冰,但在票房号召力上,范冰冰并没有很明显优势,演的许多片砸口碑又砸票房。
冯小刚的名字,遇上严肃题材就时而灵光时而不灵光。
一个二胎版的《秋菊打官司》?
票房主力军们何必为一个不能让自己心情愉悦,又和自己生活有距离的故事进影院。
不过,谁都没见过的圆形画面电影。倒可能引发观众的猎奇心态,为看圆形画面的片子什么样,而进影院。
不过,决定票房的,更主要的还是题材和内容,而对于一个题材和内容已经足够不讨好大众的电影来说,在艺术的探索上面走的更远一些,比不彻底的艺术电影带来票房和艺术探索上的双失利,要好的多。
至少,总有个什么被记住了不是。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很有个性的预告片。
暂且不妨抛开其内容,仅就预告片本身的影像方式简要分析一下,大概就能看到如下几点“个性”:
1、圆形画面,先锋试验。
这显然是这支预告片最具个性的地方:我们见过16:9的长方形画幅,也领教过类似于侯孝贤导演《刺客聂隐娘》那种1:1的正方形画幅,但对于圆形画幅,却是国内“史无前例”的第一次。这并非我们的打开方式有问题,也不是这支预告片的格式有问题,而是影片导演冯小刚的一次颇为大胆的先锋试验。据媒体报道,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不仅预告片是圆形画幅,海报是圆形构图,就连正片,也将是以圆形画幅呈现( @寻找风景的人 老师是该片摄影师,也证实了这一点)。
这可不是常见的方式。要知道,即便是喜欢玩手法的欧美电影创作者们,也鲜有这么玩的。但冯小刚导演打算这么“试一下”,作为他暌违银幕两年多的一种大胆回归,也作为他从商业转向文艺的一种转型试验。效果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圆形遮幅的画面风格,很有个性,令人印象深刻。
2、构图精致,色彩讲究。
乍一看,习惯了长形画幅的观众大概会对圆形画面感到有些不适。但随着画面的不断更迭,镜头的不断转换,你会发现,这种圆形画面的构图,很有美感,很有意境。
圆形画面更偏向于中式审美,拱门,圆窗在中式建筑上都有独特的审美观念,或许可以从园林艺术和山水画上聊一聊。中国人提倡以小观大,小中见大,把大自然当中的美景移到房屋中来,使人和自然产生某种空间上的交流。而这种空间上的交流就需要通过门,窗,走廊,楼台,亭阁等建筑来打通。房间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一旦有了窗户,内外就发生了交流,使人可以从窗户中间看到窗外的景色,一扇窗户就是一张画。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内容。如此,画和景的境界就无穷的增多了,从小空间走入了大空间。 所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两张画。
中国人的宇宙观,是从屋舍中出发的,宇是屋宇,宙是从宇中出入往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门中的进出,不仅表现出空间上的变化,还有时间上的观念意识,空间和时间就构成了宇宙观。所以中式审美在于空间上的变化导致时间上的联动,我们经常会觉得中式家具放在现代化的建筑当中,显得十分格格不入,因为空间和时间没有产生联动。当你游走在园林,在一窗,一亭,一楼,一门中的往复,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到因为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导致十分强烈的时间观感,大自然都在屋舍当中,二十四节气一眼分明。
如果是出于展示“中国风情画”的诉求,圆形画面的形式感的确要比传统银幕来的更加强烈,增加了一些趣味性的解读可能。当然,我都是胡乱猜测的,具体和电影有什么联系,一时半会掰扯不出来。
辛苦下哪位网友先把秋菊打苹果两部片全片用圆形遮罩盖住后,我们先感受一下再评论。。。这事真不好说。。。
下面是说正经的
朋友最早问我,我说五亿吧。。。
结果说全片都是这构图哦,我说。。。那就五亿+吧。。。
永远不能低估冯小刚,但上次跟刘震云合作的1942给他带来了不少痛,这次能否突破。。。
摄影师罗攀提议的这种大胆构图充满着东方意蕴同时,对观众又是一种挑衅,却也是一种莫名的刺激。。。
我知道窥探欲的读解只是角度之一,粗鄙又粗俗,但从市场角度反而可能是一种巨大的心理暗示(包括片名)。。。
圆形画面更偏向于中式审美,拱门,圆窗在中式建筑上都有独特的审美观念,或许可以从园林艺术和山水画上聊一聊。中国人提倡以小观大,小中见大,把大自然当中的美景移到房屋中来,使人和自然产生某种空间上的交流。而这种空间上的交流就需要通过门,窗,走廊,楼台,亭阁等建筑来打通。房间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一旦有了窗户,内外就发生了交流,使人可以从窗户中间看到窗外的景色,一扇窗户就是一张画。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内容。如此,画和景的境界就无穷的增多了,从小空间走入了大空间。 所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两张画。
中国人的宇宙观,是从屋舍中出发的,宇是屋宇,宙是从宇中出入往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门中的进出,不仅表现出空间上的变化,还有时间上的观念意识,空间和时间就构成了宇宙观。所以中式审美在于空间上的变化导致时间上的联动,我们经常会觉得中式家具放在现代化的建筑当中,显得十分格格不入,因为空间和时间没有产生联动。当你游走在园林,在一窗,一亭,一楼,一门中的往复,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到因为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导致十分强烈的时间观感,大自然都在屋舍当中,二十四节气一眼分明。
如果是出于展示“中国风情画”的诉求,圆形画面的形式感的确要比传统银幕来的更加强烈,增加了一些趣味性的解读可能。当然,我都是胡乱猜测的,具体和电影有什么联系,一时半会掰扯不出来。
圆形画面,让人有一种“偷窥”的感觉。
本来电影就是让观众产生“偷窥”他人生活的快感,这点在希区柯克的《后窗》中做了十分具象化的表述,影片就是一个断腿男子的偷窥癖。
而这部电影的圆形画面也同样是这样,我们熟知的望远镜看出去是圆形,墙上的洞看过去是圆形,锁孔看过去也是圆形。圆形的视角,本来在传统电影中就具有十足“偷窥”的意向,这支先导片就采取这种方式处理,可以说是全程让人以一种偷窥的方式观看,配合上紧凑的配乐,很容易让人产生紧张的感觉。
当然,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看的头晕。
在目前还没看到比较清晰的剧本情况下,仅仅对圆形画幅做些评价。
前面的回答有提到了,圆形构图对于中国画来说并不陌生。北宋画院派对于小品画的倡导,使得书画纨扇,独胜于宋,以宋徽宗崇宁之后,达到巅峰。北宋的团扇绘画基本以花鸟小景,也使得绘画艺术家们开始有意识地认识到媒材和绘画之间的互动。林椿的《梅竹寒禽图》和夏圭的《遥岑烟霭图》都是利用扇面材质本身的特点,书画的风格主要为适应扇面的形制法规。
林椿的《梅竹寒禽图》
苏汉臣的《妆奁仕女图》
而这种圆形画幅中,淡化了绘画中用透视效果展现的空间性,而突出了绘画的主体形象。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不是潘金莲》中,范冰冰作为女主角的形象给观影者的感觉比较深。至于会不会给观众造成窥视的感觉,我倒认为由于现存影幕的特点,圆形画幅势必留出黑色空档,在影片开始时反而会加强观众的疏离感,然后通过摄影、分镜头的处理、光线和演员的表演,渐渐模糊这种距离感,最后进入电影营造的情境中。
圆形画幅还可能和,法国二战后阿斯楚克提出的“摄影机笔论”有些契合,将电影本身变成一种具有特定语言的自我艺术,摄影机拍片应和用笔书写一样,不仅关注内容,并且创新形式。而这种感觉在希区柯克的《后窗》中有着完美的发挥。
我觉得冯导还可能受到了侯孝贤《聂隐娘》的启发,《聂》不仅是反好莱坞叙事,在构图上采用的1:1画幅,更像是一幅山水画的卷轴,画面是一帧一帧层层铺开的,和古人看《清明上河图》是一样的方式。我们现在在博物馆看长画轴,是完全打开来展示的,其实古人看画,是不紧不慢,一点点打开的。《清明上河图》有些地方后来被裱画匠裁掉了,可能就是翻卷的时候磨损导致的。
《聂隐娘》的整个画面上,风吹过,树木在动,水波微皱,人影穿梭其中,无声胜有声。电影是来自西方现代的科技,侯导用这种科技来复活了中国式的“旷观”,制造了别样又难以忘记的观看体验,在电影艺术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创新。
冯导在最近几年的创作上,太想突破自己原先的模式,也太想证明自己作为导演的艺术成就了。《1943》就是他基于这点上的尝试,虽然票房上的失败给了他一记闷棍,但人过中年,多少也希望给自己一个交代。希望冯导这次也能带来一种并不仅仅是电影形式上的创新。
电影的精彩之处,在于能给人日常生活之外多一层次的特殊体验。好的电影,需要在电影院里面看,这个环境将我们从平庸的日常生活抽离出来,去模仿和沉浸一种新的体验。如果《我不是潘金莲》成功了,我们将能看到电影并不仅仅是在工业技术的维度上的进步,也能看到他艺术形式的另外一种可能。
冯小刚这次,是做了一次“华丽”的冒险。
圆形画面并非是这个故事所必须,而是冯小刚寻求自我突破所必须。
他已经五十八岁,33亿票房加身,虽然2000年之后多有折腾,但观众最记得他的还是当年以《甲方乙方》为代表的贺岁三部曲,他是开创中国贺岁档喜剧之先的导演,却不是电影大师。虽然他自豪,自己在科班出身的五代导演们之外另辟天地。但他也深知,冯氏喜剧不是足够有分量的作品。
他一直眼馋,当初不受市场束缚的张艺谋、陈凯歌们拍出来的有情怀的电影。
《我不是潘金莲》很明显是这一路子的:题材严肃荒诞不讨好大众,内容名字挑战审查制度。
但,这并不够。
我觉得有一件事情对冯小刚最后选择圆形画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电影拍摄选景之初,所有人听到这部片子的第一反应都是,这是不是跟《秋菊打官司》一样。
当然不一样!一定要不一样!从哪里不一样呢?故事已经像成这样,还能从什么地方做文章。
摄影师罗攀说:“难道我们要拍一个圆的么?”
冯小刚说:“对,我们就拍一个圆的!”
任何形式的突破都不可能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就算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得有石头不成?圆形遮罩画面也如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与雕塑,摄影术诞生之初的照片,以及电影史上不断出现的实验作品,都有圆形构图的先例。
而《我不是潘金莲》中圆形画面的灵感来源,是中国风情画。
但是有来源是有来源,有效是有效。
一是这些来源,大多是静态,就算是一些动态的先锋实验电影,也都是小成本文艺片,不会大规模上院线。从观影角度来说,圆形画面挑战了观众的观影习惯,过度的挑战就意味着不舒服的观影体验,也就意味着,票房失利。
艺术与大众之间的冲突就在于此,人的喜好天生指向自己熟悉的事物,如果大众买账,那就意味着作品对固有认知的挑战是微小的,没有挑战和突破,又怎么能撑得上是艺术。
冯小刚这次,作品内容和形式,两头都是不讨好。
另一个问题是,采用比常规画幅视野小的多的圆形画幅,将观众的视线集中于主角身上一个非常狭小的范围之内,也就提升了主角表演对作品成败的影响。
但是很遗憾,从预告片来看,独挑大梁的范冰冰,表演有着非常明显瑕疵的。
范冰冰曾在发布会采访里开玩笑说,自己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在于洋气的脸。其实,不是所谓洋气的脸,而是十年如一日在媒体中面向公众所塑造的,艳压群芳、美到国际的范冰冰,过度商业化的形象根深蒂固,和角色的农村妇女有着隐性冲突,这点,她输给了刚出道就演农村女孩的章子怡。
另外,山东青岛的范冰冰,在片子里说的是江西普通话,不标准的方言发音,也让人觉得拧巴,这点,她又输给了芜湖人说芜湖话的赵薇。
并且,在拍摄时为使观众适应范冰冰的李雪莲身份,而减少使用特写,又使得人物和观众的距离拉远,再加上画面被遮部分过后背景信息的减少。这加深了观众在一个逼仄画面里搞明白主角在干什么的难度。
以及,在一个主题与逼仄、压抑、偷窥无关的电影里,用了让人觉得逼仄压抑联想到偷窥的圆形画面,对故事的加成并没有那么明显。而冯小刚解释的第三者旁观的视角,也缺乏合理性。
毕竟,有哪个旁观者看到的世界是圆形的?
冯小刚说,他一直乐意冒犯观众。
这显然不是真话,如果真一直乐意,当初韩三平找他拍《甲方乙方》,这个为市场而生的作品,他就该牛气的拒绝,那不是他最想拍的题材。只是,此时此刻的冯小刚,需要冒犯观众了。
所以,纵然有万般风险,冯小刚还是头也不回的选择了圆形画面。而当他选择了圆形,这部电影真正的竞争力,不是票房上的竞争力,而是同千千万万有理想有情怀有技术导演们拍出来作品的竞争力才真正出现。
在发布会上,冯小刚终于自豪的说,不一样,我们会引领市场。在当初《秋菊打官司》式的肩扛摄影机先锋拍法烂大街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点。
影片的构图真的非常非常具有中国古典美
冯小刚当然会被记住,而在他支持下作这场冒险的摄影师罗攀更会。
在独立电影里这样玩的都少,更何况拿着大投资的商业片,还是在投资人异常保守的中国市场。
但这部作品,由于形式上的突破远重于内容,依然很难将冯小刚送入电影大师的位置。
那么当冯小刚拍起不好笑的电影,观众进影院要看的是什么呢?
《唐山大地震》给出的,是一场众人熟知的悲剧,题材虽严肃但不小众,《集结号》给出的,是观众喜闻乐见的抗战题材加上影院独享的大场面和震撼的视觉效果,《我不是潘金莲》,又有什么呢?
虽然拉来范冰冰,但在票房号召力上,范冰冰并没有很明显优势,演的许多片砸口碑又砸票房。
冯小刚的名字,遇上严肃题材就时而灵光时而不灵光。
一个二胎版的《秋菊打官司》?
票房主力军们何必为一个不能让自己心情愉悦,又和自己生活有距离的故事进影院。
不过,谁都没见过的圆形画面电影。倒可能引发观众的猎奇心态,为看圆形画面的片子什么样,而进影院。
不过,决定票房的,更主要的还是题材和内容,而对于一个题材和内容已经足够不讨好大众的电影来说,在艺术的探索上面走的更远一些,比不彻底的艺术电影带来票房和艺术探索上的双失利,要好的多。
至少,总有个什么被记住了不是。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很有个性的预告片。
暂且不妨抛开其内容,仅就预告片本身的影像方式简要分析一下,大概就能看到如下几点“个性”:
1、圆形画面,先锋试验。
这显然是这支预告片最具个性的地方:我们见过16:9的长方形画幅,也领教过类似于侯孝贤导演《刺客聂隐娘》那种1:1的正方形画幅,但对于圆形画幅,却是国内“史无前例”的第一次。这并非我们的打开方式有问题,也不是这支预告片的格式有问题,而是影片导演冯小刚的一次颇为大胆的先锋试验。据媒体报道,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不仅预告片是圆形画幅,海报是圆形构图,就连正片,也将是以圆形画幅呈现( @寻找风景的人 老师是该片摄影师,也证实了这一点)。
这可不是常见的方式。要知道,即便是喜欢玩手法的欧美电影创作者们,也鲜有这么玩的。但冯小刚导演打算这么“试一下”,作为他暌违银幕两年多的一种大胆回归,也作为他从商业转向文艺的一种转型试验。效果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圆形遮幅的画面风格,很有个性,令人印象深刻。
2、构图精致,色彩讲究。
乍一看,习惯了长形画幅的观众大概会对圆形画面感到有些不适。但随着画面的不断更迭,镜头的不断转换,你会发现,这种圆形画面的构图,很有美感,很有意境。
圆形画面更偏向于中式审美,拱门,圆窗在中式建筑上都有独特的审美观念,或许可以从园林艺术和山水画上聊一聊。中国人提倡以小观大,小中见大,把大自然当中的美景移到房屋中来,使人和自然产生某种空间上的交流。而这种空间上的交流就需要通过门,窗,走廊,楼台,亭阁等建筑来打通。房间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一旦有了窗户,内外就发生了交流,使人可以从窗户中间看到窗外的景色,一扇窗户就是一张画。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内容。如此,画和景的境界就无穷的增多了,从小空间走入了大空间。 所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两张画。
中国人的宇宙观,是从屋舍中出发的,宇是屋宇,宙是从宇中出入往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门中的进出,不仅表现出空间上的变化,还有时间上的观念意识,空间和时间就构成了宇宙观。所以中式审美在于空间上的变化导致时间上的联动,我们经常会觉得中式家具放在现代化的建筑当中,显得十分格格不入,因为空间和时间没有产生联动。当你游走在园林,在一窗,一亭,一楼,一门中的往复,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到因为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导致十分强烈的时间观感,大自然都在屋舍当中,二十四节气一眼分明。
如果是出于展示“中国风情画”的诉求,圆形画面的形式感的确要比传统银幕来的更加强烈,增加了一些趣味性的解读可能。当然,我都是胡乱猜测的,具体和电影有什么联系,一时半会掰扯不出来。
辛苦下哪位网友先把秋菊打苹果两部片全片用圆形遮罩盖住后,我们先感受一下再评论。。。这事真不好说。。。
下面是说正经的
朋友最早问我,我说五亿吧。。。
结果说全片都是这构图哦,我说。。。那就五亿+吧。。。
永远不能低估冯小刚,但上次跟刘震云合作的1942给他带来了不少痛,这次能否突破。。。
摄影师罗攀提议的这种大胆构图充满着东方意蕴同时,对观众又是一种挑衅,却也是一种莫名的刺激。。。
我知道窥探欲的读解只是角度之一,粗鄙又粗俗,但从市场角度反而可能是一种巨大的心理暗示(包括片名)。。。
圆形画面更偏向于中式审美,拱门,圆窗在中式建筑上都有独特的审美观念,或许可以从园林艺术和山水画上聊一聊。中国人提倡以小观大,小中见大,把大自然当中的美景移到房屋中来,使人和自然产生某种空间上的交流。而这种空间上的交流就需要通过门,窗,走廊,楼台,亭阁等建筑来打通。房间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一旦有了窗户,内外就发生了交流,使人可以从窗户中间看到窗外的景色,一扇窗户就是一张画。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内容。如此,画和景的境界就无穷的增多了,从小空间走入了大空间。 所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两张画。
中国人的宇宙观,是从屋舍中出发的,宇是屋宇,宙是从宇中出入往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门中的进出,不仅表现出空间上的变化,还有时间上的观念意识,空间和时间就构成了宇宙观。所以中式审美在于空间上的变化导致时间上的联动,我们经常会觉得中式家具放在现代化的建筑当中,显得十分格格不入,因为空间和时间没有产生联动。当你游走在园林,在一窗,一亭,一楼,一门中的往复,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到因为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导致十分强烈的时间观感,大自然都在屋舍当中,二十四节气一眼分明。
如果是出于展示“中国风情画”的诉求,圆形画面的形式感的确要比传统银幕来的更加强烈,增加了一些趣味性的解读可能。当然,我都是胡乱猜测的,具体和电影有什么联系,一时半会掰扯不出来。
圆形画面,让人有一种“偷窥”的感觉。
本来电影就是让观众产生“偷窥”他人生活的快感,这点在希区柯克的《后窗》中做了十分具象化的表述,影片就是一个断腿男子的偷窥癖。
而这部电影的圆形画面也同样是这样,我们熟知的望远镜看出去是圆形,墙上的洞看过去是圆形,锁孔看过去也是圆形。圆形的视角,本来在传统电影中就具有十足“偷窥”的意向,这支先导片就采取这种方式处理,可以说是全程让人以一种偷窥的方式观看,配合上紧凑的配乐,很容易让人产生紧张的感觉。
当然,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看的头晕。
在目前还没看到比较清晰的剧本情况下,仅仅对圆形画幅做些评价。
前面的回答有提到了,圆形构图对于中国画来说并不陌生。北宋画院派对于小品画的倡导,使得书画纨扇,独胜于宋,以宋徽宗崇宁之后,达到巅峰。北宋的团扇绘画基本以花鸟小景,也使得绘画艺术家们开始有意识地认识到媒材和绘画之间的互动。林椿的《梅竹寒禽图》和夏圭的《遥岑烟霭图》都是利用扇面材质本身的特点,书画的风格主要为适应扇面的形制法规。
林椿的《梅竹寒禽图》
苏汉臣的《妆奁仕女图》
而这种圆形画幅中,淡化了绘画中用透视效果展现的空间性,而突出了绘画的主体形象。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不是潘金莲》中,范冰冰作为女主角的形象给观影者的感觉比较深。至于会不会给观众造成窥视的感觉,我倒认为由于现存影幕的特点,圆形画幅势必留出黑色空档,在影片开始时反而会加强观众的疏离感,然后通过摄影、分镜头的处理、光线和演员的表演,渐渐模糊这种距离感,最后进入电影营造的情境中。
圆形画幅还可能和,法国二战后阿斯楚克提出的“摄影机笔论”有些契合,将电影本身变成一种具有特定语言的自我艺术,摄影机拍片应和用笔书写一样,不仅关注内容,并且创新形式。而这种感觉在希区柯克的《后窗》中有着完美的发挥。
我觉得冯导还可能受到了侯孝贤《聂隐娘》的启发,《聂》不仅是反好莱坞叙事,在构图上采用的1:1画幅,更像是一幅山水画的卷轴,画面是一帧一帧层层铺开的,和古人看《清明上河图》是一样的方式。我们现在在博物馆看长画轴,是完全打开来展示的,其实古人看画,是不紧不慢,一点点打开的。《清明上河图》有些地方后来被裱画匠裁掉了,可能就是翻卷的时候磨损导致的。
《聂隐娘》的整个画面上,风吹过,树木在动,水波微皱,人影穿梭其中,无声胜有声。电影是来自西方现代的科技,侯导用这种科技来复活了中国式的“旷观”,制造了别样又难以忘记的观看体验,在电影艺术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创新。
冯导在最近几年的创作上,太想突破自己原先的模式,也太想证明自己作为导演的艺术成就了。《1943》就是他基于这点上的尝试,虽然票房上的失败给了他一记闷棍,但人过中年,多少也希望给自己一个交代。希望冯导这次也能带来一种并不仅仅是电影形式上的创新。
电影的精彩之处,在于能给人日常生活之外多一层次的特殊体验。好的电影,需要在电影院里面看,这个环境将我们从平庸的日常生活抽离出来,去模仿和沉浸一种新的体验。如果《我不是潘金莲》成功了,我们将能看到电影并不仅仅是在工业技术的维度上的进步,也能看到他艺术形式的另外一种可能。
很久以前看过刘震云的这本小说,凭记忆说几句吧,仅从剪辑内容来看,冯小刚的格局还是停留在模仿《秋菊打官司》的水平上,《1942》的转型失败估计还是要再来一次。
首先,小说内容说的啥呢?一个不服法院离婚判决的妇女不断上访被阻最后两会找到大boss成功逆袭的故事。说白了,就是“含冤妇女拦驾包青天”的故事模版。开头的会议画面,其实是北京两会现场。对政治场景的描述,对电影来说是种对尺度的试探,算是体现了冯小刚的野心,当然,也仅此而已。
然而,真的含冤吗?以法律的角度判决其实是没问题的,即“法律不承认假离婚”。预告片中范冰冰扮演的李雪莲与前夫秦玉河的纠结只是表象,他们假离婚的原因是为了规避“计划生育”的政策,之后丈夫以假成真后李雪莲想让法院改判不成,于是接连找到法官,法院院长,市长依旧未果,维稳官员们的嘴脸才是小说的主要内容。预告片的剪辑重心,停留在李雪莲对其夫的愤恨上,以大尺度的台词画面为噱头,终究还是落了商业片的俗套。
“我不是潘金莲”中“潘金莲”,是负心前夫看女主上访失败后放的“非处”嘲讽,也是女主在社会舆论压力之下坚持“申冤”的动力。“社会舆论”的缩影,才是值得发掘的内容之一,直到现在依旧如此。书中女主最后不再在乎“潘金莲”之辱才有深义。
“申冤”的结果看似大快人心,其实也还是“人治”思维的表现,更多的是“行政干预司法”的时代悲剧,一个会议上的训话就能让一个本质上并无错误的判决负责人们背锅,权力之下,维稳嘴脸的官员们,可笑又可悲。书中那个“包青天”知道事件的处理结果后也认为是矫枉过正的,这也是揣摩上意的省长讨好之举失策的地方。
刘震云的小说,让人深思之处在于一笔带过的细节,比如官员们以“扰乱公众秩序罪”将李雪莲拘留之举,是不是想到了他真正映射的是什么了呢?
电影还没出来,只能凭借预告片内容大放厥词,不过到时候我会去看看的,希望冯小刚导演能狠狠的打我一次脸。至于圆形镜头的意义?丫当这做语文的阅读理解呢。
ps:1.我认为选角范冰冰是失误的,她骨子里的媚分分钟带出戏,巩俐的土模仿不来;
2.这种申冤模式的人治思维电影,以行政诉讼为主的《秋菊打官司》值得一看;以“杨乃武与毕秀姑“为原型的《九品芝麻官》中最后周星驰感叹“官啊,官啊”值得一看,多了会腻。
把这部作品非得往男女桃色关系上引,完全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太猥琐了。这明明是一场荒诞版的现代官场现形记。
农村妇女李雪莲因为假离婚上访了二十年,较得是个“真”,讲得是个“理”。
而这过程中遭遇的层层官员,从开始的不屑一顾敷衍推诿到变成事关官帽子稳不稳的“维稳”事件后各种绞尽脑汁的拖、瞒、捂,上到央级领导,下到乡镇干部,口号叫得再响,实际上个个唯上级主义,谁也没把他们的人民父母的真正诉求当一回事。
这部作品能被拍成电影理想上讲好不好?当然好!
但是我对实际成品并不抱希望。
因为它太荒诞,荒诞到一个没多少文化的农村妇女就真能靠装病装工作人员就能混进我们庄严的人民大会堂。
因为它又太真,真到把各级各部门没事就推,有事就躲,一旦触及自身利益,道貌岸然表面下无所不用其极的嘴脸表现得淋漓尽致。
拍了《私人定制》,此刻坐在全国政协会堂里的冯老,还能拍出这样的“真”、这样的“荒诞”,你信吗?
反正我是不信。
不过还是期待冯导打脸。完全期待ing。
我果然还是天真。。。捂脸跑。。。
感觉这部电影这样一搞,其实验性和画面、构图方面的考量会盖过其故事性的地位。
而且显而易见这部电影在影院上映时也会有不小的麻烦。不仅因为观众并不一定都能接受花几十块钱去电影院看一部圆形的电影,也在于它对影院的硬件可能造成挑战。
所以我想这部电影可能没有办法获得大众的肯定。
但是我佩服冯小刚敢这么做。经历了1942的失败之后,他仍然敢于跳出固有的所谓“稳赚”的冯氏喜剧电影的圈子,用这样一种几近凌厉的手法去表达他对艺术的追求。这部电影,单就预告来说很是惊艳(虽然大部分惊艳是在画面上)。剧情暂时没怎么懂但也猜了个大概,这当然不是一个非常炫酷的高概念大脑洞的故事,和其在画面上的先锋性相比,明显有些传统。
和大多数人不一样,进入电影院的我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所以我想我会去看这样一部独特的电影,但别的观众会不会头晕犯困我持保留意见。
故事叫做《我不是潘金莲》,讲的大概是一个女人和几个男人之间的故事。圆形的画面特别像望远镜和钥匙孔中看的感觉。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偷躲着看才有乐趣。
另一个角度看,圆形作为画面挺有美感的,像原来的老照片。
故事叫做《我不是潘金莲》,讲的大概是一个女人和几个男人之间的故事。圆形的画面特别像望远镜和钥匙孔中看的感觉。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偷躲着看才有乐趣。
另一个角度看,圆形作为画面挺有美感的,像原来的老照片。
首先我不是很懂,刚才看了毒舌电影过来搜搜大家怎么看这个电影的呈现方式。
看文章的时候说电影这样做是为了展示一幅‘中国风情画’,这个我不太同意。一个以讲情节冲突为主的电影怎么可能用风情画的形式来展示?如果说是《刺客聂隐娘》,我信。我觉得相当匹配,那些空镜头放在圆形的框内,多美。至于《我不是潘金莲》,我觉得是胡扯。
前几天看高晓松讲《清明上河图》,它之所以牛逼,或者说少见,在于里头有故事,有冲突。反过来,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文人就看不起这种讲故事的画。(没查过资料,欢迎来打脸
所以说,这部电影的画面采用这种形式,我觉得可能是为了体现偷窥的视角。或者是给人一种聚光灯的感觉,没有关注的话,画面全黑,不知道社会下暗藏了多少荒诞。只有一盏灯照下来,人们才发现,才关注。
— 1 —
冯小刚新作《我不是潘金莲》即将上映,多部山寨版网络大电影借势跟风。据悉,目前已有7部“潘金莲”网络大电影出现,片名包括《潘金莲就是我》、《她才是潘金莲》、《我是潘金莲》、《潘金莲复仇记》、《暴走的潘金莲》、《谁杀了潘金莲》、《鬼脸杀手之二炮手潘金莲》……这些网络大电影部分集中在六七月份上映,也有一些刚刚开机,有农村题材,有为潘金莲翻案,也有穿越主题。
虽然说蹭热度行为在电影圈并不新鲜,算老梗,但,导演编剧们你们真的不考虑下,即使蹭也要蹭出点水平来么?感觉群众内心被掏空。
— 2 —
和和影业曝光“和动力”片单计划近30部作品。姜文将与和和影业合作3部影片,一部是他自己导演的《侠隐》,继《让子弹飞》、《一步之遥》之后完成自己的“民国三部曲”;另外两部《傻瓜照相机》、《奇幻之旅》将分别由李非、张翀导演,姜文会担任两部影片的监制。此外,王家卫也将与和和影业合作两部新片,《摆渡人》中王家卫的身份是监制,《明天我要嫁给你了》则由王家卫的泽东电影公司负责监制工作。片单中还包括钮承泽监制的《青禾男高》、曹保平的犯罪新片《追凶者也》、杨坤主演的体育励志电影《冠军的心》、忻钰坤导演的《山野追踪》、郝杰导演的《中国女留学生》等类型影片。
看到姜文、墨镜王、曹保平、忻钰坤……这几个名字,人生也仿佛看到了希望感。
— 3 —
夏雨主演电影《龙之诞生》将入围多伦多影节特别展映。电影的导演为《命运规划局》的导演、《谍影重重 3》和《十二罗汉》的编剧乔治·诺非。《龙之诞生》讲述的是国际功夫巨星李小龙成名前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史,这也是夏雨第一次参与功夫电影拍摄。据悉,《我不是潘金莲》、《罗曼蒂克消亡史》两部电影也将在多伦多电影节期间举办全球首映。
必须要献上一张具有(西方视角下的)浓郁中国风的《龙之诞生》夏雨绝美海报:
— 4 —
多部热门电影改编成剧版续热。广电总局公布2016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剧目共102部,《北京遇上西雅图》、《初恋这件小事》、《云水谣》、《剩者为王》等多部热门影片改编的电视剧出现在公示名单中。剧版《北京遇上西雅图》共40集,剧版《云水谣》有32集,剧版《剩者为王》要拍40集。中国剧版《初恋这件小事》也预计今年开拍。
《初恋这件小事》中国版电影版权前一阵子陷入了纠纷,但不管怎样,这枚泰国大IP还是热血澎湃地来到中国了。
— 5 —
王长田宣称已投资超过50%的国内动画公司。去年10月,光线传媒成立彩条屋影业,在两年内投资了包括十月文化、彼岸天、蓝湖文化在内的15家动漫公司,昭示了其进军动画大荧幕的决心。“去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接近10亿,基本上80%的人觉得这是偶然现象。今年出了《大鱼海棠》这样一部五亿的电影。意味着这个行业的崛起不再是个偶然现象。而是成为一个规律现象。”王长田在7月22日媒体群访会上表示,“保守估计,中国最顶尖的动画公司,超过50%都被我们投资了。”
当然,王总自然是希望其中能有拔尖的,最后能茁壮成长为中国版皮克斯、梦工厂,他的信心源自于“动画影片占到中国票房总体的15%,未来几年就可以做到,国产动画在中国国产影片的票房比例占到15%,几年后也可以做到。”
— 6 —
乐视视频宣布买下网剧《心理罪2》和《心理罪3》独家播出版权。近日,悬疑类网剧《心理罪2》在江苏常州开机,此次乐视视频作为《心理罪2》出品方,将继续与原制作公司凤凰联动影业合作,同时买下了网剧《心理罪2》和《心理罪3》的独家播出版权,而乐视影业已将《心理罪》大电影收入囊中。这家话题度很高的公司将“再次启动超级IP‘剧影联动’模式”。
— 7 —
第7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对外曝光完整片单。华语片此番无缘主竞赛“金狮奖”争夺,但中国台湾导演赵德胤执导,柯震东、吴可熙主演的新片《再见瓦城》确定入围“威尼斯日”国际竞赛单元,同时中国导演王兵执导的《苦钱》(《Bitter Money》)也将亮相另一威尼斯主竞赛平行单元“地平线”。另外,赵薇将任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是9位评委之一
冯小刚坦言此次拍《我不是潘金莲》“很任性”,“拍第一部电影时只知道模仿,没顾上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第一次给浪费了。《我不是潘金莲》算是我的处女作。”体彩网 ww w.ticai.cc
《私人订制》之后,时隔三年,冯小刚才有了新的导演作品。《我不是潘金莲》,光听名字就话题性十足,冯小刚坦言,他把这部新片当做了自己的一次任性尝试。
9月13日,由冯小刚执导,刘震云编剧,范冰冰领衔主演,郭涛、大鹏、张嘉译、于和伟、张译、李宗翰、赵立新、田小洁、范伟、刘桦等出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在中国传媒大学以“喜剧的忧伤”为主题举办“幽默讨论会”,以此开启“冯小刚喜剧二十年”系列活动。冯小刚、宁浩、大鹏三位喜剧导演出席了活动,并分享了自己对电影,尤其是喜剧电影的理解。冯小刚坦言此次拍《我不是潘金莲》“很任性”,所有人都不同意他用圆形画幅,但他一定要这么干。“拍第一部电影时只知道模仿,没顾上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第一次给浪费了。《我不是潘金莲》算是我的处女作。”
喜剧:“幽默是对一个人最好的评价”
《我不是潘金莲》讲述了农妇李雪莲(范冰冰饰)为了纠正一句话,与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打了十年交道的故事,看似荒诞可笑,却处处透着讽刺。“幽默讨论会”现场,冯小刚再次重申自己对喜剧的认识,“喜剧有三种:语言的幽默,动作的幽默,故事背后道理的幽默。《我不是潘金莲》属于第三种。”
冯小刚总结,对一个人最好的评价就是:这人挺逗的,挺幽默。“拍正剧的人很多,拍喜剧的人不多,拍喜剧被观众认可的人就更少了。拍喜剧的人往往内心很纠结,要经受折磨,但他们的内心是有幽默感的。”
在冯小刚眼中,宁浩有一点很像王朔——生活里都很羞涩。“宁浩是那种见到红毯恨不得绕着走的人,王朔也是,你让他上台他恨不得你杀了他,但在文章里就很放肆。”按照冯小刚的理解,喜剧人分两类,有大鹏、黄渤、徐峥这种台上台下都耍的开的;也有宁浩、周星驰这种生活里比较羞涩的。体彩网 ww http://w.ticai.cc
圆形画幅:“快六十了,想干点出圈的事”
除了喜剧元素,《我不是潘金莲》的一大特别之处是影片全片大胆采用了圆形画幅。冯小刚表示,自己已“年过半百,时间不多”,不愿意妥协,希望“任性”地拍自己喜欢的电影。现场,冯小刚更是强调,他不怕大家接受不了,他既然这么拍了,就做好了可能失败的心理准备。
冯小刚解释,对于圆形画面的使用,没有太多深意,他早就在考虑这种新的画面语言是否可行,这次就是想试试。冯小刚透露,加拿大导演泽维尔·多兰的作品《妈咪》给了他不少灵感,“他那部电影里画幅随时在改变,我觉得这挺有意思,但是方形的画幅人家玩过了,侯孝贤、贾樟柯也都拍过了,我就想拍一个别人没尝试过的,就想到了圆形画幅。”
冯小刚回忆,他拍摄自己的导演处女作《永失我爱》时,光想着模仿好莱坞的电影,没顾上把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浪费了我的第一次。”冯小刚感慨,自己已经是快60岁的人了,必须干点出圈的事,“我可不想等到有一天老了,拍不动了,后悔自己当初有一想法因为胆小而没做。”
争议:“下次拍个《我不是李莲英》让大家搭车”
除了圆形画幅这点,冯小刚对《我不是潘金莲》中其他一些有争议的点也作出了幽默回应。
活动现场,冯小刚主动提到电影里的床戏,“在中国就别盯着电影里的床戏了,拍了也不让播,网上什么都有,电影没有,特尴尬。”
《我不是潘金莲》上映在即,市面上出现了不少《我就是潘金莲》、《你才是潘金莲》等跟风的作品或话题,冯小刚对此表现的很宽容,“我们也是搭顺风车,搭人家潘金莲的车。只不过没想到这次搭车的人这么多,就准备了一126P,只能装俩人。下次我们开一大卡车来,拍个《我不是李莲英》,让大家都搭上车。”
这次我站范冰冰。我觉得她选这个剧本是很聪明的。第一她的美貌跟剧情很贴合,不只是花瓶什么作用也没有;第二她选的这个题材是不是能说她终于上进了,有翻身的野心了呢?
电影里一堆男的追她,她跟屠夫谈的交易是什么,打一炮屠夫帮她杀一个人,最后是雪莲要杀五个才没谈拢的。为了色相都能杀人了,这得有多美?不能说跟宣传的扮丑不符合就不好,就剧情逻辑来说,我觉得非常合理!
演技是硬伤,冯导应该有办法吧!我以前看不上范冰冰因为她空有美貌,只管捞钱。如果她这次演好了我就承认她在演艺上还是有追求的。总之很期待!
“告状,就是离开亲人,和仇人在一起” 圆方镜头,取义无规矩不方圆,几场镜头转换异常微妙,非但不觉炫技和噱头,反而十分贴切。圆画面都不算什么了,绝佳的群演,刘桦冰冰关于“杀人和干那事”的神对话,拐弯镇,喝茶,贾聪明,我很被动…一出喜剧版《秋菊打官司》,近十年最好的冯小刚导演电影。
.很古典也很典故,有事说事不自残。2.这个世界上除了这一棵树,还有一整片果园。3.范爷演技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笑看方圆。4.冯导敢玩。
大致了解故事内容,主人公李雪莲的遭遇让人同情,冯小刚的讽刺意味也十分明显,看看那些官员都叫什么,刁正义、董宪法,真他妈的恶心 。此片的绝非只是反映了民间疾苦那么简单,还有一层那就反映中国社会的法制状况、中国社会的法制缺失,一个村妇举着牌子去拦住一方要员来喊冤,一个村妇她能想到的伸冤方式就只有这种,这种事情难道我们会感到陌生,我们再熟悉不过来,这发生在哪里,这发生在儿时看的古装电视剧中,《还珠格格》里有,《康熙微服私访记》中有,《包青天》里有,周星驰的电影里也有,清朝有,明朝有,宋朝还有,可如今它出现在反映当代社会的电影里,我们到底是处在现代社会还是古代社会,我们的社会是法制社会,可为什么古代人治社会发生的事情今天就在我们这个所谓的法治社会依然在发生,难道我们还的期望在众多的官员在能够出现一个包青天、海瑞、施世纶那样的人物去替我们伸冤吗?难道我们要期望某位中央领导外出巡视时拦路喊冤?我们几十年努力建立的法制都跑哪里去啦?为什么我们只有在某部发言人在反驳外国的人权指着时才知道我们的社会是法制社会!呵呵……
倒是有两幕给我觉得范是有演技的。吃饭和砸暖水瓶的时候。特别是吃饭的时候。和我今年春节回农村吃饭的感觉真的很像。还是下了功夫的人。只是因为主演是范,免不了多了些苛责。电影还没公映,如果只从预告片来看主演还是挺用心的,我甚至第一眼都没有认出范冰冰,这大部分当然是化妆师的功劳,但是至少这个角色本身就已经颠覆了范冰冰以往的形象,如果她能把握好这次机会,我估计她会和《中国合伙人》中的黄晓明一样,成为她到目前为至最具演技的角色。我没有看过书,只看了这部预告,我就想问下李雪莲求的究竟是什么公正?伸的是什么冤?离婚不是她自己去办的吗?假离婚变真出轨,是男方的道德问题,你可以上电视节目让大家批判男方,但凭什么让法院判你离婚无效?哪条法律规定可以认可假离婚了?这和中国社会法制缺失有哪门子关系?官司去美国打也没有强制男方和你复合的道理啊。
假离婚只是故事的引子,后面还有剧情发展。
李雪莲法律知识的缺失造成她想要要依靠法律工具来解决道德问题,所以她败诉,一审败诉之后她伸“冤”的方式方法不对,这都反映了政府在普法方面的工作缺失。这个问题的最终结果是惊动了中央的某位领导,涉案人员都受到了处分,但是处分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法治社会的要求,你也说了一审判决没有问题,可是法官却受到了处分,难道这应该吗?这个结果难道不是因为中央领导的插手而导致的矫枉过正吗?法制社会是这样的吗?
《一句顶一万句》的文学价值之高,100年后才能被人真正认识到。这本书超越了莫言、阎连科、杨争光、陈建功(列举这几位是因为都有相近题材的作品)的几乎所有作品,并超越了刘震云自己的故乡系列。
至于《手机》,和他更早的《一地鸡毛》一样,算是写着玩的作品,不应该视为他的代表作,尽管水平并不低,但与《一句顶一万句》相比,不在一个档次上。
刘先生接近现代的书,写的都绕,绕来绕去其实是为了说个理儿。用他的书里面的话说,说的不是事儿,而是理儿,也不是理儿,其实还是事儿。
杨摩西去找他媳妇,看见女人跟老高住在贼破的房子里,却快乐地如同发情的母猫,心里抖得慌,想不明白这事儿是为什么,却好像想明白了,没进去就离开了。给老高媳妇说了老高跑了那事,本来为出气,却把老高媳妇气死了,本来自己有理,却变成没理,为人指责,里面是何道理?拿了到杀人去,到门口怂了,却巧着把狗一刀砍了,反而把那家人震慑住了。
李雪莲打官司上访,折腾几十年,不为别的,就为个理儿,也不是为了潘金莲的帽子,而是为把事儿整明白,为个话。最终却无处说,想吊死在树上,看园的人却说“大姐,你别害我,眼看这果子都熟了,你要死在这里,谁还敢买我的桃。”又说“你既然想死了,就去那边的园,那园子的主人是我的竞争对手。”
严守一老婆不让他乱搞,找了个小女人,却什么都敢玩,爽得老严久久不能忘怀。同样是女人,为何遵从了道德伦理的反而不受宠,张口闭口浪言骚语的却把男人的魂儿都勾去了?这是个什么理儿。肥老满肚子的文化和道理,清高的人,却做得好商业标杆的东西。教育别人的学老,却搞了个小丫头做小三。又是何理儿。
虽然文字总体写的轻松,流露着的却是无奈。故事偶尔搞笑难懂,却是我们的生活的点点滴滴。绕来绕去总是理儿,越绕理儿越清透,这里面的道理大抵就是刘震云先生对中国人生活的哲学性的思考。充满着中国特色的味道,普通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一样,是只有中国人才能看明白的好东西。
强烈推理刘先生的书籍。
我觉得这种句子很好啊,里面的ABCD也往往是一环套一环,层层深入事情本质的描述。虽然有时候觉得有些多余,但总觉得十分可爱。
上面的答案也说出来了,刘震云善于描写基于社会现状的矛盾,而且总能写的很有意思。
我个人觉得这三本书都是基于不同社会矛盾的描写,事虽不是一个事,但理儿相差无几。
也不知道他下本书什么时候写完,真着急。
村里面有个女人,多年来一直在和镇政府,县政府,市政府打官司。主要是拆迁土地赔偿原则上不分配给女性,她觉得不公平。带头反对歧视女性,反对政府强行征地。告政府需要勇气,需要智慧。有很多人,他们活着都有一件支撑她们坚强的信念,在精神上不臣服与任何人的理由,例如艺术家对于作品,工匠精神。她们的生命因为这个而变得特别有意义。Disney 动画片,还是哈佛大学的申请文都需要有这样的情怀。
牛爱国其实很孤独,他明白结婚离婚并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它不是一张纸,一寸照片,一片章的事情 可是内心又过不去那个坎。
忍还是不忍?牛爱国迷茫彷徨孤独,他不想接受这种命运的变化,但又不敢面对。
其实这本书不是小说,也不是电影,是生活,更是现实灵魂孤独,精神荒芜
可爱女人李雪莲
注意到这本书,是因为冯小刚要将它拍成电影,主角范冰冰。听闻在这部电影中,冯导对冰冰大加赞赏,冰冰也有望因此摆脱花瓶的称呼
故事主角李雪莲,二十年前为生二胎,与丈夫秦玉河假离婚,以此逃脱计划生育政策的惩罚。没想到,生下孩子之后,丈夫已与别人结婚,为证离婚事假,开始了漫长的告状之路,从法院审判员开始,到法院院长、法院审判委员会专委、县长、市长,一层层上诉,只为证明当初与秦玉河的离婚为假离婚,但是由于当初离婚证明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因此她的上述之路全被视为无理取闹,并没能得到重视。于是,她决定上访中央,阴差阳错误闯进人民大会堂,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冤屈得到申诉,导致上至市长、下至法院审判员,均被撤职
但故事至此并没有结束,因为李雪莲的冤屈并没有得到解决。她仍然没有证明当初的离婚是假的,同时,在与前夫的交涉中,还背上了潘金莲的骂名,她还要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于是二十年来,每年的两会期间,都要想尽办法去北京
但她的幸运只停留在第一次,二十年来,从未成功进入人民大会堂,甚至去北京的路都是层层阻隔。每年的两会期间,法院院长、县长、市长都要来跟她交涉,想让她停止告状。但在她决定放弃的时候,大家却并不相信她的话,并设下圈套试图让她放弃。当她发现自己被骗的时候,下定决心一定要继续上访告状,但她的自证之路随着前夫秦玉河的死而显得毫无意义。因为,她永远无法从一个死人那里得到关于清白的证明。到此为止,她的上访之路彻底划上了句号,二十年的艰辛,她仍然没法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
以李雪莲为核心,小说人物的名字,也处处体现了作者讽刺的用心。王公道、荀正义、董宪法、史为民、蔡富邦,贾聪明、郑重、马文彬。所谓公道正义,所谓为民富邦,通通被对上的权力和对下的敷衍所掩盖,尽管李雪莲的上诉内容略显荒诞,但从她上诉的过程中,将层层权力机关的处事原则和为官之道,甚至包括两会风貌,都抽丝剥茧般展示出来。这荒诞的背后,普通群众面对权力机关的“失语”,仿佛一道警铃,提醒着我们“说话”的困难
相信你也感觉到了李雪莲的确算不上一个可爱的女人
但还是要说,她的坚持和无所动摇依然是可爱的。毕竟,不是谁都可以专注做一件事二十年不动摇,不是谁都敢于站在全世界的对立面坚持维护自己的尊严与名誉,单凭这些,她完全配得上“可爱女人”的称呼。因为,坚持,也是一种可爱;坚持不懈的坚持,只为与黑暗面对抗到底,那就算得上非常可爱了
有人说,二十年前本来就是她作,要用离婚躲二胎的馊主意,还在人前说跟丈夫秦玉河已经感情破裂才离婚。一离婚就失控了,秦玉河不要你了。
李雪莲是气的想杀人,又羞的想自杀,但一顿麻烦后,只想讨丈夫一句话,这世上就秦玉河一人知道离婚的真相,他承认,她也就不纠缠了。
你是根本就没想到,你男人早就觉得在一起吃了大亏,因为是你李雪莲一开始就说出的实话—你不是处女。“你一个潘金莲凭什么还想跟我复婚?该你的!你也别摆出一副可怜的样子博人同情。”
谁真谁假,谁对谁错,谁吃的亏大?
跟谁讨那一句公道跟信任?所有参与的人都有自己的算盘,都为其在意的那点利益而周旋。觊觎你的,能揩油就揩油;忌惮你的,千堤万防别被你搞撤职,你说啥做啥在他们眼里都觉得你又整什么幺蛾子搅黄人家的安生日子,想方设法地办了你,谁给你发声啊?
折腾了几十年,过了一辈子苦日子,为了一顶摘不下来的帽子,没有心思收拾自己,家徒四壁,亲生孩子都跟你不是一条心,觉得你疯了。赵大头心怀鬼胎说了句事实话,李雪莲折腾的是自己,没耽误人家秦玉河老婆孩子热炕头过的好充实。
这一通篇让人笑话的人生里,只有小时候寄养在家被弟弟欺负的乐小义,那时候独李雪莲待他亲近,小义把这份感激记了几十年。你两个孩子的父亲有对你一点留恋心疼或真爱吗?没有。
秦玉河想的很简单,是他吃了亏,不想在一棵树上吊死。
这个故事里,你有过善良,比牛还犟,但没有人真心爱你,连你自己都未爱自己,连连被骗,可怜这一生。
都怪你吗?肯定会有人说都怪你自己,一个愚蠢的农村妇女,自作自受。
还好现实生活里,没有那么多这么坏的人,还是有好人的。
假离婚成了真离婚,丈夫不要她了,嫌弃她,她觉得冤屈,为了说清事实说清这个理,开始了无休无止的上访。这些年,把自己搞得家徒四壁,折腾的不像个女人。真心对她好的除了乐小义和她儿子(其实一般)也没谁了。老胡贪图女色,赵大头为了当副院长和儿子的前途骗她结婚。这个女人真的挺可怜的,二十年后决定不告状,也还是听了牛的建议!!最后明明真的不告状了,大家还是不信她,逼不得已,逼上北京。
一个女人,真的无畏啊!与当官的这些斗智斗勇几十年,折腾自己不像样子,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只为了洗刷冤屈,为了心里的那个理,后来秦玉河死了,告状也成了笑话,成了羞。就连上吊的时候,园子的主人说:你要真想死,也帮我做件好事,去对面的山坡上,那里也是桃林,花也都开着,那是老曹承包的,他跟我是对头。
世态炎凉啊。
《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
我自己是比较喜欢萧红的书的。乡土气息真的好重啊。画面感也挺强。萧红的文字中隐隐透露出的渴望改变却又无奈的感觉也是我最喜欢的。就比如有一个情节是童养媳生病,家人迷信把小媳妇放在热水里烫,文字描写实在太细腻,读起来真的好伤心好无奈啊。不过可能是我生在农村见过类似的场景才会比较有感觉(不是烧人)。
另外说起来萧红,想起了鲁迅。之前被课本给吓怕了,整天背鲁迅这,背鲁迅那的。也是因为太多人说鲁迅的文字思想如何深刻,吓怕了。最近偶然看电子书城有优惠的鲁迅的全集就买了,没事晚上翻两页。其实感觉也没有什么觉得特别理解不了的,想想还是劝题主不要听别人过分的解读某个人怎么样,毕竟当时这个人怎么想的我们不了解。就像一句笑话。鲁迅文章写:天黑了,马上就要下雨了。有人会解读为暗示当时的中国马上就要变天了什么的。其实不一定鲁迅当时就是真的想的就是马上要下雨了,我出门要带把伞什么的。
南京的夏天非常热,尤其是仙林,整个校区刚刚迁入,小树尚未成荫,阳光直射,无处遁形。那年我在图书馆正门对着的新教学楼,可能是闲逛,记不清当时什么目的,总之在到处溜达。在扶梯的阴凉处遇见了一个问路的妇人。可能是问路,也可能不是问路。这事情现在想起来很奇怪,我没办法给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南大仙林校区很偏很偏,龟缩一角,所以没有必要问路。况且学校里面,除了学生家长也不会有人问路。但是事后显然她也不是学生家长。就这样突兀的冒出一个妇女在问路,问路,问哪里,也记不清了,只是看她样子很希望聊一两句。而我年少也闲,于是站在一旁攀谈起来。
这是一个上访者。她和我印象里的上访者不太一样,又几乎一样,上访的人我几乎可以断定一定衣衫破败,久未清洗,但这个妇人尽管衣着朴素,但是干净异常。甚至,有点像知识分子。几乎一样是说她的叙述,有些没有逻辑,东插一句,西拼一句,甚至可以说有点神经质。这也是我印象中上访者应该的精神状态。总之攀谈过后我终于听懂了——她是一个上访者。
上访者为什么会在南京大学,我已无从考察,可能是她来投奔一个亲戚,亲戚正好在大学里做事,这个解释似乎比较合理。而她上访的缘由也已经虚无缥缈,无从拼凑了。只是那个夏天我印象很深,她费了很大笔墨来描述她的坚持,具体坚持什么,已经不重要了,但她特别强调的是她的坚持。她说的时候声音很轻,无助并且无力。有点像在叙述一件无奈并且可怕,无法预想和控制的事情。
现在想起来,所有的上访者在漫长的,惯性的,绝望的坚持之后,都会带有他们所特有的神经质和无助。在漫长的过去里,他们放弃了生活,放弃了情爱,放弃了子女,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上访。在有限的未来,他们将继续这样生活,风餐露宿,寄人篱下,饱受歧视。这种精神状态和李雪莲很像,她也是为了芝麻的事,最终告了西瓜的状。所有的上访都有他们的冤屈,小到邻里纠纷,大到杀人放火,千差万别。但他们有两点相同,其一,就是他们相信公正信义在世界上会得到声张,并且,他们相信古往今来,不论什么时代,不管是皇帝,军阀,还是现在,冤情都有机会得到声张。其二,他们有毅力和勇气,这件事情难在路途坎坷,村不管去县,县不管去市,市再到省,省再到人大,总有人会了解你的冤屈。李雪莲正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她只是为了讨个小小的公道,到处碰壁,斥为刁民。于是坚持了20年,她失去了正常的生活,上访成了她唯一的精神支柱,她只需要世上有人相信她的清白,直到有一天老牛病死,劝她不要上访了,直到有一天,赵大头让她重拾起做女人的舒坦,直到有一天,秦玉河死了。她的精神支柱彻底崩塌了。她不上访了。
我从小见到过的正义不多,所以我理解他们这种坚持。
小时候在A城的火车站,那里人口流动大,旁边是两三个大的批发市场,小玩具,铅笔,化妆品,是整个A市的小商品集散地。广场上有一群穿着制服的城管,但都是当地的地痞,中午吃了酒,下午开始来执法。路上有人吐了痰,他们箭步上去,拉住路人,『这是不是你吐的』,路人只要用脚上去抿掉,立刻就开单子罚钱,不罚钱走不掉。何况他们一群人五大三粗,红脸粗脖,旁人也都不敢争执。有个农村来的老头,也是广场上吐了口痰,被抓住了要罚款,庄稼人心也实诚,赶紧承认错,说这我不懂规矩,希望能不能不罚钱。『不行,你吐的光抿掉不行,你要交钱。』老头显然没有这么一笔巨款,于是三下五除二几个人把这老头绑在了广场东北角的一颗老树上,一绑一个下午。我回来帮家里人拿货品的时候依然看到老头被绑在那里,后来怎么样,也不知结果。
有的时候他们为了得到的可能就是几句安慰,有个人听,有个人理解,甚至是有头老牛点了点头也对他们是一个安慰和交代。有了安慰,有了交代,那么他们也就解脱了。『手机』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严守一的奶奶在河南农村老家,有一天赶集,遇到了牛三斤的爹,奶奶回家之后就开始包饺子,儿媳妇还奇怪,怎么好端端包起饺子了,奶奶说,我这赶集镇上遇到了牛三斤的爹,他爹儿子媳妇在外做买卖,家里就他一个人,三斤他爹这辈子跟我说的话加起来不超过十句,今天一上午就跟我说了有七八句,看是要『老了』。果然隔天,牛三斤他爹就驾鹤西去。
正文也是可笑,短短20页,讲了李雪莲案子牵扯到得史为民开了家小店,凑桌打麻将,说话间聊起李雪莲。李雪莲的故事在序言里洋洋洒洒凡万千言,她的一生却不过成了乡野间粗人的几句笑谈。
那么《我不是潘金莲》究竟是怎样一部电影?作为已经看过影片的一员,在这里云里雾里但又相对清晰地给大家介绍一番。为啥云里雾里?不想剧透。什么相对清晰?影片的风格特色已定,不会偏移。
一部中国风电影
中国风是说给老外听的,从圆形画幅、水乡景致、帝都气象等外化元素来看,这是一部视觉辨识度很高的中国电影。中国式是说给咱自己听的,影片的主题内涵、言说语境、起承转合,都跟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学样式有着水乳交融的关系。
说“官场现形记”可能过了,说“官场风情画”想必是准确的。不是那么写实,整个故事的起点是,李雪莲(范冰冰)的丈夫把假离婚搞成了真离婚,还说她是“潘金莲”。现实中很难想象谁会为了这么点儿事和这么句扯淡的话,发起十余年的“闹访缠访”。这就是个引子,带有自我消解和游戏成分的引子,目的是引出下面的千姿百态。
影片多用象征和讽喻手法。这从李雪莲一路惊动的官员名字就看得出来:基层法官王公道(大鹏),法院院长荀正义,县长史为民(赵立新),两任市长蔡富邦和马文彬(张嘉译),省长储清廉(黄建新)。每一个官员的名字都洋溢着正能量,每一个官员都是行政机器上的螺丝钉。他们身上也带有少许个性色彩,但更浓郁的是官场思维的典型症候。
有了一个不是很写实的起点后,李雪莲开始了漂流之旅。离婚复婚这事除了跟王公道有点儿关系,另外的一串官员压根儿就管不着。但你是全能政府,群众便要求你负全责。全责实际上是负不了的,每个人的反应模式又暴露了自己的问题。
换句话说,编导就不是让他们解决问题,而是暴露问题的。暴露的这些冷漠、偏私、滑头、官僚主义,还有无奈…才是真问题。整个故事的推进不接地气,又无比写实。只要是在社会上打过滚儿的,只要是25岁以上的中国人,这些事都能悠然心会。
一部花花草草的电影
花花草草不是说它咬定男女关系,而是说它想了很多花招。
首先是圆形画幅。普通画幅能不能完成故事?当然能。圆形画幅是不非上不可?也不一定。但小说是刘震云的,冯小刚要找到自己的电影转化方式。电影是思想表达的容器,更是艺术审美的对象。所以,不一定要强调用在器先,器本身就是主人公,形式可以统领三军。
圆形画幅制造了很多麻烦。景深和色彩的层次都受到了限制,人物的活动空间也打了折扣。当然,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一扇窗,“灰色+圆形”带来人文意境,出画入画之间充满机巧(请注意郭涛在旅馆中那段戏)。
其实,影片用了三种画幅。圆形画幅是主体,只要是发生在李雪莲家乡的故事,那就是圆的。她一旦上访到北京,画幅就成了方的。圆形象征乡野,方形象征权力。而到影片的最后,画幅超宽,李雪莲娓娓道来自己的平凡生活,世界还归正常。
在圆方宽的切换中,我们目睹了严丝合缝的行政机器,鸡毛令箭的互相转化,基层政治的权谋谍战,人性深处的幽暗光明…故事虽然荒诞,美术置景选景用足了功夫,呈现出一种半跑半飞、亦真亦幻的审美趣味。
影片中的张嘉译、于和伟、大鹏、黄建新让人耳目一新,张译、高明、赵立新也“本色”完成了任务。他们活画了官员不自觉的可笑和可爱。而琢磨一下官员们行为特征的养成,是这部电影留给观众的家庭作业。
一部负有市场希冀的电影
刚刚过去的暑期档,中国电影一片惨绿。票房总量不及去年,口碑更是灾难式的。这两天又连续创造单日票房和上座率的新低。
大盘失速,有票补退潮的原因,有海盗被逐的原因,有直播分流的原因,也有影院扩张的转化率下降的原因,但归根结底是影片成色不好拖累了影市。说是百舸争流,其实是烂片横流。
原本似乎已形成固定高回报的青春片/喜剧片/都市爱情片,已是明日黄花。动画片的技术不再是问题,故事偏偏弱到爆。盗墓题材明显后劲不足,商业算计令人心塞。这五年来的市场新贵统统显出早衰之相,而传统的动作武侠电影也没有复兴的迹象。很明显,中国电影目前最大的问题还不是票房回落,而是我们用什么类型来顶起市场。
现实主义题材也许是个答案吧。以前老觉得观众没心没肺,进影院就是找乐子,不能跟他们交心。可是《老炮儿》的9亿票房打破了这个神话,不亮丽,不光鲜,没颜值,没IP,硬是实现了票房的逆袭。原来,观众可以面对现实,面对困境,面对内心,面对这个并不如意的世界。
既然《老炮儿》可以,《我不是潘金莲》为什么不可以?既然不走心的兜圈子已经不能奏效,用幽默的方式展现尴尬或许就会吃香。皇帝轮流做,风水轮流转,2016年下雨的这片云彩,或许就是现实主义?
去年暑期档的“圣妖侠”,国庆档的“夏洛”“港囧”,既是凭本事吃饭的典型,也是因势乘便、飞上枝头的幸运儿。《我不是潘金莲》的关注度是不成问题,接下来就看它对生活铁幕的发言能否拨动观众的心弦了。
冯小刚不再热嘲,而走了冷幽默路线。我看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