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看到一个朋友发了一段话:
“说实话,余秋雨的走红也比**的走红强多了。徐静蕾和韩寒、李承鹏的博客时代也比今天强多了。”“传播规范、文化权威以及语言传统都在被消解,每天被狂轰乱炸的时代,我突然怀念纸媒的黄金时期。”
文/六神磊磊
看到这话,心情很难过。这批评不是针对我,但是作为这个所谓“时代”的一小分子,感到两个字:
惭愧。
我们这一拨人,至少目前,没赶上上一拨、再上一拨,更何况那两拨本身都已让人遗憾。
没有冒犯任何个人之意,但我看见,当下一些大号不用写文章,只要丢出来“爱国!”两字,吼一嗓子“必诛!”就可以圈好多“粉丝”,收好多打赏。当然,大家心知肚明,和广告比,打赏是可以忽略的;但这条路,却算是又走通了,可以复制再复制了;这些读者,算是撩成了,下次随时可以再撩了。
这确实不如余秋雨。余的“含泪”固然是黑白讲,但毕竟要认真写文章啊,要起承转合,搜索枯肠啊,要叙事论理,努力自圆其说啊。今天都可以不要了,喊口号就行了。
二
很多读者不是做文字工作的,可能不太了解,最近两三年来,文字的领域里发生了一些事,甚至是天翻地覆的事。
简单地说就是,只要找对了网络平台,掌握不错的写作技巧,又能耐心经营下去,就能赚到钱,而且是不少的钱。
不要主编、不要报社、不要过去流水链上的绝大多数环节,就可以让创作力极大迸发。于是,数千万各类号开动,各种大大小小的平台上,无数内容被创造出来,堆叠到我们的手机上,像倾泻在渔船甲板上的金枪鱼。
大量的投资也在涌进来,今年上半年对自媒体的风投据说有113例、15亿元。“内容创业”的概念被每一人反复言说,一个又一个成功大号的头像闪耀在各种PPT上,人们欢呼:这是写作者的春天,是内容创业的黄金时代!
我自己也是这个小时代的受益者之一。放在三年以前,根本就不可想象,自己可以靠着“解读金庸小说”这么奇葩的职业生活。
三
可是,我总忍不住想着另一个场景:
如果某一天,马尔克斯、又或者是卡夫卡、雨果坐在我的对面,抑或坐在我们今天许多内容创业的所谓“大号”“大咖”对面,向我们发问:
“听说你们迎来了一个 ‘写作者的春天’,迎来了一个 ‘内容创业的黄金时代’?听说有很多资金在支持写作,很多商人在购买版权?这真棒。那么,能不能给我们看看,你们到底创作出了些什么呢?”
我该怎么回答呢,该拿什么给他们看呢?
难道拿我三脚猫的取巧的读金庸?还是拿我们千奇百怪的鸡汤文和毒舌吐槽?拿我们的各种成功学和励志小故事?还是拿我们大号发的“爱国”“必诛”?这就是一个“写作春天”“黄金时代”的成就吗?
四
之所以惭愧,还因为我们这些所谓“大号”(听着像一种生理行为)好像很缺乏使命感。
不久前读到“押沙龙”的一篇文章,有这么一段,是讲知识分子的使命的:
“喊打喊杀,不是他们的本分。他们不是干这个的。你看了这么多书,开了那么多学术研讨会,又是教授又是专家,事到临头你吆喝 ‘虽远必诛’?那要你这货有什么用?傻逼都能干这事,他们比你好养活多了,为什么花钱养你?”
“你就该是泼冷水的人,你就该是唱反调的人,你就该是在大家激动的时候继续说人话的人,你就该是一直说人话的人。”
同理,今天能写作的人,能够站上文字的拳台的人,几乎个个都是曾经努力识文断字、追寻学问、用功读了几卷书、行过几里路的。别人玩耍的时候,我们在读书,别人睡大觉的时候,我们在读书。好不容易艺满了、学成了,赶上一个内容创业的黄金时代,我们倒出来炖鸡汤喊口号了?
五
某次活动上,有个观众问:今天的东西有多少能留下来?一位嘉宾很鄙视,表示自己“只关心读者,不关心时间”。我觉得他鄙视得不对,观众的问题特别好。
时间是最尊贵的读者。一个写作者得到最隆重的打赏,是时间的打赏;得到最大的尊重,是时间的尊重。
它不能撩,亦不能煽惑;不能投机,亦不能愚弄。在他的目光面前,“100万+”和“1+”将一视同仁。谈恋爱的时候,情人对你说“留下来吧”,那是最悦耳的情话;同样,当时间这个读者看了你的作品,淡淡地说:“嗯,这个留下来吧”,那才是最爽的时刻。
如果一个写作者从来没想过“如何面对时间”,那是不成功的。如果我们这拨人在所谓的“黄金时代”里,只搞出一堆情绪的垃圾、文理的次品、思想的腐尸,没有一点能穿越时间而留存,那真是巨大的笑话。
本文的题图是马尔克斯对着我们比中指。我们该受这根中指。最坏的事,是明明已经对我们比了中指,我们还不知道,吃吃地笑着,以为那是给咱表演六脉神剑。
【文/六神磊磊 (六神磊磊读金庸 微信号:dujinyong6)】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这是我第一次留言,也是第一次打赏。难得看到你不插科打诨不绞尽脑汁的起承转合。写字不易,为你的那一份惭愧与不安点赞。即使明天醒来,依然继续着那奇葩解读。就像我,打赏完叹口气,默默嘀咕一句社会浮躁,然后转身走向灯红酒绿。
那你说咋办?阳台种花还想结出原生态大西瓜?比比中指更令人伤心的是比小拇指希望磊磊帅哥像解读金庸一样认真解读唐诗,积累几年下来,微信公告就是新世纪的唐诗鉴赏辞典了
如果磊磊坐在我面前呢?不敢想象!
知识分子通常拥有足够的视野和才能,以及吸收商业文明的效率,从做点儿小买卖到融资创业,他们所得到的财务激励和专业口碑,都比曾经一边「铁肩担道义」一边承受污名化的过往要好过很多。 既然这样,何苦要把自己放在心系苍生的位置上自我感动不已?
磊磊说的真好~我每天都读一些公众号推送的文章,自己也写,真的很惭愧,有时对文字是一种亵渎。我是学中文出身,知道对待文字要敬畏。可是这样的文化风气,我们又该怎么办呢~磊磊兄,你的不少文章很有分量。当然,也有游戏之作。读者不是傻子,写得不好的话,没有这么多粉丝捧你。当然,别总拿马尔克斯和大家比。老马生前,对中国盗版他的书,是很生气的
衣食足而知廉耻,渡过了温饱阶段,你也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拿着粉丝的打赏,操着文化部的心,心疼wuli磊磊我是记者转行创业一份子,读了这篇深有感触,创业太艰辛,没幻想赚多少钱,只求活下来,顺便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至少不损害社会。
这是一个时代的遗毒,但地铁里刷手机的人之间,渐渐地也开始有拿着kindle或者拿着纸书的人了。即使是只刷公众号的,相较于只会盯着电视的那一代,虽然现在看的是短文字,但也是一种小小的进步。文化的断裂很容易,修补起来要时间,我相信那些微小而艰难向前的步伐。
沧浪之水清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可以濯我足。华夏几千年,除了昙花一现未被荼毒的那几年,盛世文章乱世人,原本都不如犬与犬吠的,磊磊也不必难过了。有人不讀書,有人讀書少。從小等接班,至今無人找。成昆岳不群,各有發言稿。費彬左冷禪,都是好領導。師太能滅絕,魔教有長老。不如黃藥師,霸佔桃花島。
个人觉得不同的媒体承担不同的写作功能,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也有不同的文化受众。微信的写作有它的特点,而且也涌现出很多有自己风格的,闪光的观点。但并不代表我们这个时代就没有厚重的东西产生。“对死后不足三十年的作家,原则上是不屑一顾的。”——《挪威的森林》
你能怎么办?你摸着良心写了,铁肩担道义了,你就会被删帖,被喝茶,被封号,弄不好就被山巅了。只能读读金庸,读读西游,保全自己,挣点养家糊口的小钱,偶尔触个线,用隐晦和幽默的文字掩盖悲怆的书生意气。含泪看完。磊磊,下个月见!我心目中好的作者,既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又要有仰望星空的浪漫情怀
@耋耋翁: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此类人物多不得志,混不进官场,入不了商场。或可在文坛上留个鸿泥雪爪,在情场上弄出点风花雪月。乱世入不得竹林,盛世一定当右派。 昨天看到一博文,也自觉惭愧惶恐。至少,在我关注的那么多微信公众号里,你的文章是我经常转发和收藏的,唯一……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每一个主流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时代的推进,但时代总归会进步的,就如以前关注几十个公众号看吐槽喝鸡汤而不能自拔到现在只留下两三个认可的公众号而把更多的时间挂在书本里的我一样,有浮起来的时候,也会有沉下去的时候。想起了倩女幽魂第二部的台词:“祖宗没眼光,让我追求学问,让我著书传世。谁知道,写游记,他们说我泄露国家机密;写历史,说我借古讽今;注解兵法,又说我策动谋反;写神怪故事吧,又说我导人迷信;最后改写名人传记,结果这个名人失事,被定为乱党,我跟他一块儿判了个终身监禁……唉,人生就是个牢狱啊!”
乌鸦解决乌鸦的问题,我解决我的问题。山上人在山顶悲天悯人,山下人考虑的只是如何上山顶。现代科学越来越细分,每个枝杈屁股沉,定力好,研究一辈子的人多的是,像爱因斯坦,庞加莱那样的全才已经不可能出现了。可问题是,文学也能这样吗?现在的文字工作者,感觉精通一样就能找到读者群,细分的读者市场让养活自己变的越来越容易,也就离文字的永恒越来越难。文章憎命达。我固执的认为,文学是需要通才的,血战古人,死啃书卷,等着自己哪一天如张无忌一样用乾坤大挪移把前面所学打通,这才能长出自己的那棵草。如果李白,司马迁和马尔克斯坐在我们面前,我们愧对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军概老师说,让你们学这门课,就是让你们在口口声声爱国的时候不只会说“钓鱼岛是中国的”
我只看出一点,花露水大虾写这篇文章要么是矫情,故意和大家不一样,装时代的思考者;要么是忽悠群众,其实内心不是这么想的,逼着自己做着这些干枯不润滑的运动;还或者是写的太真情实感情绪无法收拢陷入其中难以自拔。#酒後吐真言#1、世道艱難,不能停止思考;2、人浮於事,不能昏昏噩噩;3、泥沙俱下,須求慧眼識真;4、人微言輕,亦要微言大義;5、踟躇獨行,也要守住本心;6、洗盡鉛華,要盼破曉時分!六神这篇新作,名为一个公众号作者的自我反省,实为对当下文化创作环境的吐槽:“这不是一个能产生伟大文学家的时代”
1.某媒体采访金庸,问其愿望,先生回答,一百年之后仍然有人读金庸小说。2.任何时代,庸俗都是主旋律,卡夫卡的读者永远赶不上直播的观众,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作家。磊磊的文章很好,但跟这些大师比起来的确是三脚猫。但是造就磊磊的是我们。回想起磊磊的一篇文章,《别装了,我们需要个毛的高僧大德》大势所趋,何必伤怀。氧气的浓度降低,巨型物种的消失是必然。这届读者真的不行,鲁大师当年弃医从文就像治好这些SB,这么多年了,还是一群脑残。上淘宝骂卖芒果干的,大街上打穿耐克的。令人恐惧的不是开到家门口的军舰,而是和SB呆在一个战线里,用今天的话讲: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随远必诛!
突然有种感觉,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担忧,会失去什么,文学之树可能不再茂盛,但种子还在,水还在,阳光还在,土壤还在,他就一定能继续下去,一代人,两代人的时间真的不长,会回归的,会正常的。马尔克斯、又或者是卡夫卡、雨果⋯⋯坐在对面,就为了问这么无聊的问题?我该怎么回答呢,该拿什么给他们看呢?陈忠实当年开始写白鹿原就是为此。虽然我只是站在书店看完,没花一分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