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年(2016)春,有上海女子,欲适豫章男子,辗转至其乡里,见炊具之恶,家居之劣,悔,乃遁还淞沪,与郎绝矣。天下人闻之,或叹惋,或扼腕,其情不能已。
文/刘黎平 (刘备我祖 微信号:gzliubeiwozu)
太史刘闻之,乃为乐府杂诗云:
凤凰东南飞,飞飞情难已。沪上有女子,自小多娇意。虽非王侯家,虽无佳丽质。
然亦小家玉,生长大城邑。母为学堂师,父为郡小吏。宠爱独一身,穷苦岂所识。
俄而已长成,忽忽岁月疾。学毕能自立,营生在外企。有女能如此,父母亦自喜。
不愿吾女富且贵,惟愿吾女不吃亏。不愿吾女嫁王侯,惟愿吾女不受罪。
王谢堂前不敢问,自知小户觉卑微。但得城中良家子,闾里不远相依偎。
凤凰东南飞,飞飞意难已。豫章有男子,自小多努力。将相本无种,我亦能成事。
多年寒窗读,徒手游都邑。虽无尺寸凭,自然高意气。逢此娇娇女,两情相娱迷。
郎为庭前碧波水,阿拉庭前花一枝。碧波映花花多醉,花枝临波波心起。
清池桃花相映照,一时迷恋情难已。豫章淞沪去不远,欲随郎去比翼飞。
阿母闻此事,槌床怒不已:贱女此若去,便是路边子。养女若许大,居然嫁鄙地。
阿父闻此事,咆哮咻咻气:想我娇娇女,居然做贱婢。此去莫复还,恩断绝情义。
凤凰东南飞,飞飞恨难已。
虽曰双亲如许怒,郎君情浓不能止。夜半随君高飞去,高飞一去八百里。
八百里外罕人家,山高水深路不已。何为郎家多歧路,坦途行尽复荆棘。
城邑远在斜阳外,门前惟有石与泥。豕在门前拱嘴欢,牛横屋后践其矢。
莫笑农家腊酒浑,酒浑阿拉唇难启。炊具草草饮食恶,郎君居然食无忌。
问郎何如此,郎曰本如此。自幼生于斯,但觉能安止。
阿拉颜不欢,停箸自叹息。我本大邑女,遭此草率意。
方知文姬何以思归汉,方知昭君何以思故里。胡笳十八虽曰哀,岂能比妾悔恨意。
夜中不能寐,惟闻女叹息,又闻爷娘唤女急。爷娘一句顶万句,句句皆是金玉理。
自古婚姻重门第,何见周礼说情义。今朝若是勉强嫁,辛酸苦痛在他日。
朝起与郎别,妾心急欲归。君家不堪居,君家妇难为。郎亦无如何,但曰侬随意。
一票虽难求,恰逢春运时。但得归故里,宁可失礼仪。爷娘闻女归,遣车迎千里。
妾非庭前一树花,郎非庭前美清池。从此萧郎是路人,从此桃花不映池。
爱情虽非物,物亦不能离。人生天地间,所重衣与食。
凤凰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天下闻此事,或责或叹息。
婚嫁本是自由事,任尔来去不可羁。买卖不成合当散,只是草率失人礼。
嫌贫本是人常情,指摘纷纷徒费力。然而此郎亦不足,迎女不见真诚志。
有女随你行千里,违命父母暗中泣。有女如此愿珍惜,家中诸般可收拾。
不求庭前铺华褥,但求案上布一席。不求珍馐值万钱,但求杯盘能清涤。
之子于归,宜家宜室,乃秣我马,迎于道里。虽曰我贫,礼仪不失。
亦愿此君能自持,此女虽去莫芥蒂。世间女子千千万,此去彼来乃常事。
凤凰东南飞,惆怅为此诗。城乡有区别,至今人所议。今日比富贵,昔日看户籍。
少平难攀田晓霞,公主从来爱王子。古来爱情多意淫,梁祝坟前草离离。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刚看文章就觉得一股子过期的鸡精味,再一看作者茅厕顿开。
这不是陈岚嘛。
不晓得知乎众有没有听说过这位“作家陈岚”的“壮举”。我一向没有揭人老底的习惯,然而这位“作家”的言行举止,实在是让我恶心得终生难忘。
2010年,也就是在春节期间,天津的一对夫妻生下一个先天畸形的女婴。孩子的泌尿和生殖系统发育严重异常(尿道和肛门完全长在了一起,孩子事实上没有肛门,肠道连接膀胱,多发瘘),无法排便,并伴有先心病,肾积水,脊椎平直,肋骨融合(右侧一排肋骨没有分开,长成了一块完整的骨板)等多种疾病,出生后患新生儿肺炎,肺动脉高压,天津儿童医院认为病情严重,没有可行的手术方案,孩子不存在成功治疗的可能性(如果勉强手术,要么手术台上死,要么下了手术台多活上一两个月再死),建议家属放弃,孩子的家人选择将孩子留在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孩子小姨网络发帖求助。
这帖子被陈岚(网名深海水妖)看到,为了“救助”孩子,她给这个婴儿取名叫“小希望”,并且联合私立医院“和睦家”,NGO“儿希会”(儿童希望基金会,也是个黑料很多的NGO,活动方式是发现困难儿童——宣传——从公众吸收捐款帮助儿童,然而善款去向经常是一笔糊涂账),去天津临终关怀医院,冒充孩子的母亲,把这个严重危急的婴儿深夜抢出了医院,打车奔北京。
因为孩子肛门闭锁,不能排泄,所以医嘱严禁喂食。然而抢走孩子的途中,陈岚不顾孩子病情,只因为她自己认为孩子“饿的奄奄一息”,就自作主张地孩子喂食了乳汁。(她自己的_(:_」∠)_)
这次喂食导致婴儿腹部严重胀气,不得已在北京和睦家医院紧急进行手术穿刺造瘘(就是在阴道上强行打开一个和肠道相连通的孔洞,迫使粪便从阴道排出),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
在孩子父母和警方的追索下,陈岚归还了这个婴儿。然而与此同时,儿希会发动舆论,强烈谴责咒骂孩子父母,并人肉孩子父母,鼓动一众与儿希会过从密切的“爱心妈妈”和“志愿者”围堵孩子的父亲,要求孩子父母放弃监护权,甚至敲锣打鼓上门去告诉本已患上产后抑郁症的孩子母亲,你女儿快死啦!你丈夫全家重男轻女要逼死你女儿啦!你快站出来保护你女儿!
而.“深海水妖”,也就是陈岚则频频接受媒体采访、发文伪称孩子病情轻微,情况良好,救治没有任何问题,是孩子家属认为“没屁眼”难听才放弃治疗。
这个孩子最终死在临终关怀医院,孩子的母亲严重抑郁症,父母不堪“儿希会”相关人士骚扰,举家搬迁。
而陈岚,吃着这个女婴的人血馒头,泼着女婴家属的污水,消费着不知情者的爱心,博着媒体的眼球,出了本“长篇纪实文学”,就叫《小希望》,在书里硬是把自己炒作包装成了一个所谓的“爱心人士”,“女权人士”,“慈善人士”,因此事进入“儿希会”高层,从而成为此事件中最大的受益者。
这件事情太恶心了,作为当年在天涯围观过全程的人,每一想到这种带血的“爱心”及其结果,就觉得像吞了一只苍蝇。
大概是2010年隔得太久了,靠一个死去的女婴已经不足以保持“热度”和“名望”了。时隔六年,又是春节期间,陈岚又一次出来博眼球。
她的手法永远是:选取热点事件,强行插入普世价值(没有黑普世价值的意思),弄出个耸人听闻的大标题,然后全文的鸡精+故意制造尖锐冲突+个人私货。
六年前,她插入的是“爱心”,强行普及自己“大爱无疆”的行为,采取种种下作手法,迫使那个毫无希望的“小希望”在去世前仍然遭受手术造瘘的痛苦,以“母爱”为名,行道德绑架之实,给一个本就遭受沉痛打击的家庭带来了更深的创伤。
六年后,她又祭出了“女权”,借一个热点新闻,抛出“我一个朋友”的万能金句,把自己狭隘的价值观强插进一件毫不相干的事情里,强行制造“女权主义”与“农村环境”的冲突,以“女权主义者”之名,行自我营销之实。
PS:很多答主非要纠结陈岚到底有没有上过大学,有没有见过学校餐厅的不锈钢餐盘,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根据前几年天涯,豆瓣等论坛对陈岚的扒皮,她的教育经历止于卫校(中专),由此,她对那个女婴毫无医学常识的“救助”也就显得尤为荒唐。当年那些扒皮的帖子,现在也有大部分仍然存在于网络,有兴趣的自己去百度一下“深海水妖”,“抢婴门”就是了。
说起来她这也是练过啊,这几年不遗余力地活跃在多个热点事件之中,“强奸不抵抗”,“无肛女婴救助”,“高速路拦车救狗”,“女友逃回上海”,这一出一出的闹剧,2010-2016,手法一点长进都没有,也是难为她了。
然而这种心肠的人,居然还能振振有词地谈女权和爱心,我虽然深感佩服,却实在是无法相信的。
我不习惯说什么“人在做天在看”,但往事不会因时间而磨灭。无论她怎么改头换面,用各种“作家”,“女权主义者”,“慈善人士”的名目来包装和炒作自己,我都实在无法忘记,六年前她曾对一个毫无还手能力的家庭做下了怎样的丑恶行径。
新闻热点=关注=流量→营销→利益。作为一个新闻专业的研究生,在每个热点话题出来的时候,不免想到这样一个营销过程。
天涯社区的没落,使得网民们对狗血剧情的免疫力大为下降。作为一个曾经在天涯八卦浸淫过的人,那里凤凰男的故事远远比这个精彩万倍。
转入正题:几天前跟同学讨论这个事情。我说它可能是假的。
但是几乎每个人的反应都是:做这个假新闻图什么呢?还是我一开始所说的那样:
新闻热点=关注=流量→营销→利益,很多人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 。
世界上从来不缺乏假新闻,但是很多事情的真相往往都是在一系列假新闻的背后慢慢呈现。媒体的作用是不断去揭示事情背后的真相,然而现实中,媒体往往也是趁风造势。在地域之争的话题余热慢慢褪去之际,再来一磅重弹,说此事为假,不得不让我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此时的动机。
对于当前的热点——上海女孩与江西凤凰男故事为假,我认为:
1,上海女孩逃离江西的新闻是假的,在各大媒体记者的求证下被证明是一个无聊妇女跟老公吵架之后的发泄。
2.上海女孩逃离江西的故事是真的,但是引发的讨论太过于激烈,有关方面希望可以中止地域之间的互相攻击,故意说这个事件为假。
3.上海女孩逃离江西的故事是真是假并不知晓,当前这则新闻是为了在余热散去之前再来一发的假新闻。
真真假假难以分清。然而可能又是一次玩弄网民于股掌间的策划活动罢了。
有热点,就有讨论,有吵架,有撕逼。看热闹的不嫌弃事大,越热闹围观的人就越多。
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自媒体大v还是各种社区网站都是受益方,有阅读,有流量,有活跃度等等。这一次的话题持续了二十多天,加上后续发展,大概会有一个月的时间,是一个很成功的策划活动。
大概从“成都女司机被打”开始,知乎就肩负了传播热点新闻的使命。
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新闻娱乐化,戏剧化,极尽所能,吸引眼球,挑动神经,客观早已不重要,真假都没人追究。人们像是巢里嗷嗷待哺的小鸟,贪婪的吞咽着别人家的八卦,狗血,然后等待下一波更新的,更刺激的热点。婆媳关系,民科发现,都成了自由民主,决定世界观的事,全民讨论,针锋相对,剑拔弩张。
几天后,就没人在意了。再去吵,去讨论,也没人理了。
为什么?
因为很多热点,都是些不大不小的事,本不值得这么多的口水,能火,是因为有娱乐性,等到话题的娱乐性被榨干了,大家满足了,它就自然冷了下来。
有段时间,报道明星的娱乐新闻很吃香,大家都爱看,现在有些没落了。不是因为读者更有追求,而是新闻整体已经泛娱乐化,明星的绯闻,反不如隔壁家的龃龉来的刺激。热点新闻,不过是场狂欢。
假新闻,是被愚弄了的狂欢。
高潮褪去,反而没人在乎真假。新闻都想吸引眼球,眼球总是被吸引,久了,眼很累。
最近被年夜饭和民间科学家刷屏,眼累,心也累,没有兴趣,却反复出现,所以想了个极端点的办法,把知乎的“新闻”话题,加进了屏蔽列表,试试有没有用
上海女人和苏北都已基本实现生殖隔离,还江西?excuse me?
那些说虽然新闻假但故事有代表性的朋友们,yeah,in your dream.
要说二十年前,把这些案例揪出来或许还可表现新旧价值观的碰撞。如今社会逐利氛围如此赤裸,一共都在水晶棺里躺几十年了,各地人市明码报标价久矣,这个女孩在婚前不顾巨额家产缩水的风险大胆试爱,简直已经是新时代的爱情狂信徒、原教旨浪漫主义者。
我不知道原答主中有没有江浙沪群众,总之这样一本正经地讨论她的取舍真的很好笑。
另外不要把所有答主都拉下水说大家都被蒙骗了,原答案很多都是明白人写的,只是立论在故事主角是个奇葩的前提之上,换言之他们一开始就没有迎合这个故事想要煽动的普适性,因为它并没有。
其实我发这段文字,是对小资的某种极度的反感。小资是我讨厌的词,也是我讨厌的生活方式。根本理由就是小题大做,自以为是,井底之蛙,不懂装懂。核心表现,自己都被弄糊涂的装腔作势。什么波希米亚啊,什么灵魂救赎啊。中产阶级就这德行。危机的时候,小心谨慎。天下太平点,就四处招摇。反正我是最讨厌中产阶级的。
本来假新闻,不是什么问题。
但是一个GDP总量为全球第二的国家,民众要用14天时间才能从所谓官方渠道,知道这是胡说八道,而且连党报、连官媒都发评论、给意见的事件。
如果这个事件不是出现在情感领域呢?
如果这个事件是假借某个角度,被别有用心的人,充分使用呢?
想到这的时候,不觉得细思极恐吗?
首先,这件事背后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地域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分化,这些都说明一个客观事实:中国社会内部存在严重的矛盾,
其次,这个新闻是假的,是编出来的。
暂且不论是谁编的,也不管为什么编的,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编就是骗。
既然确定这是骗,那么就一定有其目的,于是我们得到了下面的问题:
编新闻的人想骗什么?又骗到了什么?
编新闻的人想骗的,可能是骗关注,骗点击,骗流量,骗赞——甚至是骗钱。
当然我们无法得知骗子的真实心理,但是,骗子实实在在的骗到了关注和冲突。
通过以上两点可以分析出一个结论:中国社会内部存在严重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
引发大量的关注和冲突。
而现在,有人试图通过引爆这个矛盾来获得某些东西,并且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
以后再有这种事,大家还是多个心眼儿的好。
保不齐又是骗子呢。
毕竟,有位政史板块的大V曾经说过:事情正在起变化。。
熟悉篱笆网的人都该知道此网站在上海女人中的地位,上海女人在篱笆网能秀恩爱也能怒斥渣男小三,当然最多就是一个晒字,晒婚房晒装修晒婚纱照晒婚礼照晒蜜月照直到晒孕妇照晒亲子照,无所不晒。
至于讨论婚嫁利弊那是再正常不过了,篱笆网上吐槽在沪外地人的帖子就像野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现这样的假贴篱笆女多数很淡定,或许在她们眼中贴是假的极端了些但现象是不容否认的。
为啥这种老生常谈的话题能搞出一个大新闻,就怪篱笆女的死对头宽带山的屌丝男,作为饱受篱笆女打压和藐视的宽带山抓住春节催婚季,果断截图微博造势,炒热话题。
篱笆女今后要小心啦,以前互相看不惯在各自论坛抱团互掐,如今战火蔓延到门户网站,数十年的恩怨恐愈演愈烈,篱笆女和宽带山男这一上海独特的社会现象是否会蔓延全国值得研究。
从古到今,无论中外,将双方的家庭因素纳入结婚的考虑范围都很正常,一个人对自己不熟悉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不轻易接受,对自己认为有害的生活方式抵触(就这桌菜而言,比如说卫生问题)。
这不仅仅是物质基础的问题,也是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等方方面面的差异。
就像是相亲,很正常的条件不配相亲失败。
这本来就是一件不常发生的日常事,朋友圈里谁受伤住院了,谁和谁离婚了,谁的亲友去世了这样。
这件事的不寻常在于围观者的反应:绝大多数人都在两个极端,鼓励赞扬和讥讽斥责。
这个姑娘什么也没有做错,恋爱自由分手自由,想保持自己原有的生活水平也称不上势利。难道讥讽斥责的人就愿意把自己家女孩子嫁到比自己生活观念生活水平差非常多的人家去?
但这个姑娘也没有做值得赞扬的事。如果她选择坚守爱情,赞扬的是她伟大的爱情和高尚的人格,赞扬的是她对男友未来生活许诺的信任。但她没有这么做,她做的是普通人的选择。就像遇到老人倒地,谁会去赞扬鼓励不去扶的人机智?“小悦悦”事件中,谁会去鼓励那十几个路人做的理智做的好?
对别人的不高尚做出斥责不应该,对别人的不高尚做出赞扬鼓励同样也不应该。
这才是这个事件反映出的问题
许多人在和自己毫无利益冲突的问题上,是非不分。
好些朋友问我对“上海姑娘到江西男友家过年,吃了团圆饭就要回家“的新闻怎么看。作为一个江西人,我知道他们的好奇心所在,于是发了张家里过年的饭菜过去,朋友纷纷回复说,豆爷,你的媳妇也要跑了。
光就这件事本身而言,对双方都是好事。龙应台说,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除了处理方式毛躁了些,对双方家长的打击比较大之外,其实早分早好。
但这件事之所以能传播开来成为新闻事件,一定是触动了普罗大众的神经,背后的公众话题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界限。姑娘肯定不只是因为一顿饭菜就提出分手,历时漫长转换多种交通工具的路程、凋敝的乡野、粗劣的卫生条件,不断累积的失望在饭菜上宣泄出来而已。一言以蔽之,穷。否则一年顶多也就这几天时间回来,条件再差,日子不还是在城市里过吗?
再说一遍,除了处理方式急了一些,姑娘的选择无可厚非。每一个人的爱情和婚姻都只应该对自己负责——我喜欢什么样的人、喜欢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做什么样的选择,跟别人没什么关系。
各种评论各有持方,但一个共识是在爱情和婚姻里头,门当户对非常重要。门当户对表面上看的是家庭条件,实质上是在相同的家庭条件下容易形成类似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这里要区分想要(want)和需要(need)的概念,也可以理解为路径和目标。想要的东西往往是具体的,而需要大都是主观体验和感受。相同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是我们真正的need,而门户相对是我们的want。我们的大脑愿意用want这种可快速理解的具体事物替代need这种抽象概念,这种替代生活中也比比皆是,比如公司招人,指定清华北大毕业生,清北的毕业生一定比别的学校学生优秀吗?不一定,但这是大概率事件,所以这种替代是有效的。从这个意义上,我赞同门当户对的婚姻。
但是随着时代变迁,want和need可能会脱节。举个例子来说,在古代卫生保暖条件都不好,所以新产妇不能洗头、不能见风等等,坐月子是want,真正的need是保障身体健康。但是在现代社会,新产妇已经不存在古代那些健康风险,身体健康的need和坐月子的want就产生了背离,再拘泥于坐月子的教条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同样,在当今时代,家庭条件也已经不是决定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最主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受教育程度。这回春节回家跟小学同学聊了几句,他初中毕业就外出做生意,也算小有积累。席间我说起引力波的新闻,他就说,这有什么用呢?这就根本没法儿聊了。又说起村里的某些事情,他觉得司空见惯,我总是细思恐极。小时候我们可是一起上学的小伙伴,家境相当,而今世界观、价值观都全然不同了。反过来说,同学里许多大城市里的,聊起来反而毫无窒碍,许多问题的理解和处理上也都不谋而合。家庭条件形成了我们的童年,但我们的人格不是只停留在童年,我们在后天的教育中也在成长。还是举例来说,你有两个婚姻对象选择,一个跟你门当户对,但是教育背景相差万里;一个家庭条件跟你判若云泥,但是教育程度相当,你更可能选择哪一个?
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决定,家庭条件仍然是一个重要变量,但是永远不要忘记,相同的生活态度才是我们真正孜孜以求的根本。
1. 我们哪里不爽
这个文章出来之后,大家的反映很热烈。其中一个很自然的原因就是,大家认为的理想结局应该是:农村男奋发有为,城市女宽厚豁达,小两口一起努力和和美美,成为人生赢家。而事实触碰了大家对一些美好词汇的理解,诸如“公平”、“爱情”,这些词汇被形容的太美好,以至于我们认为社会本应如此。可我们的课本都是知识分子写的,知识分子总会带些理想化和所谓“悲天悯人”的情怀。
a. 社会是分层的(或者说是分阶级的),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人的努力不同(比尔盖茨说过:社会是不公平的,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我是程序猿,深知要用代码实现一个复杂的系统,就必须降低系统的复杂度,而降低复杂度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分层”,每个层次都有每个层次要解决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谁都不轻松。以我所在的上海为例,它是金融中心、人才聚集地,一个在上海的生活的人,如果不能充分利用上海为他提供的资源,【比如较多的商业机会(在收入上,在好地段开个奶茶店就比我一个程序猿强好多)、容易招收到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等】却必须承担在上海生活的高成本,其实际的生活质量、从生活中得到的满足感等,并不见得比一个较好的农村家庭有多好。笔者也曾经梦想当一个大老板,挥金如土,左拥右抱(邪恶了)。我承认,富人的生活享受比穷人好几倍,但差别绝对没超过他们的财产差距。
1)过个春节被各种应酬烦的不行之后,终于理解整天“吃香喝辣”并不值得羡慕
2)不管经营状况如何,每月固定支出的薪水和设备等费用(我这个心里素质,晚上有可能会睡不着)
3)一些决定非常关键,因此会有较大的心里压力(农村秃顶的人有几个?)
4)一个越上层的人,做事情涉及面就会越广,利害考虑会更多,个人情感考虑会越少。(在满足了生存、医疗等基本需求之后,一个中国首富,真比一个农村首富或县城首富过的自在?)
每个层次的人,都有每个层次的挑战(吃干饭的除外),我们可以努力奋斗往上爬,但切记不要把风景想象的太美好。
b. 关于爱情
冯仑在《伟大是熬出来的》这本书最后,曾经有一个问答,大意是:“您认为现在什么感情被高估了?”,“爱情”。我们过于高估了爱情的力量,认为它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但其实相信爱情,不如相信人性。以常见的“大学毕业就分手”为例,刨去较少比例的奋发有为的,大部分恋人在卿卿我我中度过了大学四年,生日有人庆祝、每年有旅游、经常可以在朋友圈秀下甜蜜瞬间(终于理解我为什么不怀念我的大学生活了),在这样的状况下,毕业后再事业爱情双丰收,你让那些整天上自习的人情何以堪。
在这件事中,城市女抛弃了农村男,男方肯定感觉很委屈,但任何两个人的初识都带有一定的功利性。抛开“男人看脸,女人看钱”这类言论,假设城市女以农村女的背景出现,城市女的那些“闪光点”在男的眼中是否依然闪光,怕是不好说吧。
大家在一起有所图,这很正常。《裸婚时代》中,童佳倩以前从未因为经济问题跟刘易阳翻过脸,但她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吃低端奶粉。我相信人是讲感情的,但同时,人也是好逸恶劳、有虚荣爱攀比的(难道城市女的心中没有怨怼过,“我比我的姐妹还漂亮,为什么我的男朋友没人家的条件好?”,这样的想法也需要认同与尊重)。聪明的做法是,尽量不要让自己爱的人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爱情并不具有最高价值,我们并不是自由人,深受着观念、出身以及能力的局限。若要自由,必须先忍受极大的不自由、痛苦与失去(可不是少睡几个小时那种“失去”)。努力实现财务自由和人身自由(想上班才上班),这时,就可以尽少的顾虑对方的家庭、财务和能力,携手绘出心中的那幅美好画面。
2. 如何看待城市和农村
城市与农村的根本差距不在于经济收入,因为在任何一个地方,优势人群总是少数,大部分群众其实生存状态都很一般。并且城市居民的危险在于,高端工作没有相当的能力干不了(有时干不过农村出身的人),低端工作不愿干,其尴尬之处比农村还要大。当然,有很多拆迁户(这在我国是神一样的存在),只能补一句鸡汤来稍稍弥合心里的不爽:我通过努力走到了现在,经历了很多体验,感觉以前的人生没有白活,这就够了。
城市的优势在于,它视野更丰富、机会更多、接触优质人群的机会更大。给个人施展的余地更大,任何特长都可以找到用武之地,任何技能都可以有效变现,比农村的生活有想象力。
可还是那句话,你利用不了城市的优势,这一切都会变成负担。较高的消费、较强的竞争,即便是精英也极易被埋没。(我实在不忍心看的一个场景:两个相邻餐馆,一个爆满排队,一个无人问津)
人类最高端的地方,也是人类最丑陋的地方,是人类厮杀最激烈的地方。
3. 我们能做的有很多
单纯的抱怨没有用,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即便无法挽回,也能避免下一次悲剧的发生。
关于生活品质的差距,百分之八九十可以通过经济条件的改善来解决。我今年回家,朋友们喝酒喝茶,都用的老爸准备的一次性纸质杯子。我们那边农村都有齐全的家用电器,抽油烟机和燃气的使用保证了厨房的基本整洁(有时其实就是个人是否勤快的问题,跟出身没有关系)。当然,还有一些诸如“思想观念”和“待人接物”等问题,一时难以改变,但也有解决的办法:
1) 在一些大的方面明确提出来交涉,比如养老问题、孩子抚养问题,事先商量好。
2) 尽量避免与父母同住(我爸妈就经常说,我们两口子自己过,比跟你们一起住自在多了)
3)很多矛盾,只要双方认识到对方是善意的,其实很好解决。
4) 尽量潜移默化影响他们。我爸出身农村,除了农民的勤劳之外,可圈可点之处实在有限。我在大学期间为我爸买了智能机,故意下了很多电子书给他看,诸如《明朝那些事儿》等。后来我给二老买了ipad,他们常看些《逻辑思维》之类的节目。现在老爸对一些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很多事情的做派有了一些改观,父子之间的交流比以前顺畅了很多。
只要对方的父母不是“顽固派”,是一个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人,事情终将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并且嫁给农村男有以下好处(算是给我们农村男拉票)
1. 很多事情必定会顺从女方的意志,除了个别不知趣的婆婆,不会有婆媳问题
2. 农村男中能在城市生存并立足的,其个人或家庭都属于其所在环境的佼佼者,一般都善于学习,较为勤快,其由下而上的奋斗经历也使其较为成熟、懂得珍惜和有担当,性价比高。(个别有钱就当陈世美的男的不在此列,我一直相信那句话:有钱就变坏的男人在没钱的时候也好不到哪里去,这应该是女生的眼光问题,在此不争论)
凤凰、华西都市、知乎,转载了三天了。说三点读后感。
第一,男友如果平时是诚实的叙述,为何姑娘会觉得落差巨大,想立即离开?既然包含了欺骗,就不要提尊重。尊重是相互的。
第二,一个小女子的网贴,键盘侠们偏要地域攻击。知乎一万多条,凤凰几千条。凡是善于地域攻击的,多半就是现实里的失败或者无知者。说着某地什么人多,某地瞧不起人。无非是意淫出来的,其实自己狭隘的地域观念,其回复就是让人瞧不起的原因。隔局太小,固步自封,井底之蛙。
第三,类似凤凰一类的网站,凡事说起北上、河南怎么不好的文章。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经济、社会、政治、民俗新闻,都一定把地域名称作为标题。然后键盘侠几万的评论。除了说明大陆网民精神娱乐活动还不够丰富,就是媒体抓眼球的手段太低劣。鄙视下
这其实是对爱情的考验而已。
考验沟通、考验人的包容能力、考验两个人是否成熟、考验精神上的契合。
首先,男方在带女方回去时并没有说清楚,或者内心存在物质差异的自卑心理,沟通问题与不算成熟;
第二,女方不算多爱男方,没有应有的包容男方缺点的能力;
第三,女方不想在家里吃后,男方没有安慰,没有体会女方心理上巨大落差带来的失望,而是冷冰冰的提出分手。
这只是横亘的困难而已,个例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有过上幸福生活的,有家暴找小三的。
个例并不能代表所有。但无法跨越过这道横沟的你们,即使勉强在一起也不会幸福。
你问我为什么?
感情不深,不成熟,如此而已。
物质的差异,造就了精神上的不对等。
造就了优越感、嫌弃。
贫穷不算错误,错误的是精神上的贫穷。跳出贫穷有多难,不止物质,更多是对眼界、限制、自己的认识。
其实从女孩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从一开始谈恋爱开始,她就没觉得双方在精神上是对等的。这是由物质条件带来的,也是争执的导火索。
真正阶级上存在差异的爱情,除了两个人都很成熟能勇敢面对问题之外,走到一起的几率,太小。
劝分。
这有可能又是国家下的一盘大棋,真实性暂且不提,如果国家不想让这种新闻流传,这个事件不会炒作那么大,城市房子需要去库存,降价的话银行受损失,地方政府受损失,依靠城镇化,让农村人去城市买房子,这条道路来去库存是政府希望的,现在就需要文化渗透和思想渗透,不从改造农村环境说起,开始忽悠通过高考走出农村的年轻人买房,看过这个事件的男方回应,要回江西工作,猜测下一步就会在江西买房,北上广已经人口饱和了,政府不再需要巨大的人口流入来建设北上广,把这部分人回流到三四线城市,可以去三四线房子库存,还能缓和北上广人口压力,八十九年代北上广需要建设的时候宣传“奋斗18年,我才能坐这里跟你喝咖啡”,人才不断涌入建设北上广,到了21世纪,北上广已经建设完成,又开始用房价阻碍年轻人追逐去大城市的梦想,在我的大学里,无论老师还是同学,基本论调都是北上广房价高,在那里当蚁族不如三四线城市过得舒服,国家根据需要来进行文化渗透和思想渗透,牺牲的永远是底层的人,全然不顾事件中代表了千万双重身份的人的尊严,一个“凤凰男”的标签去断定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这种唯金钱论如何让人有尊严的活着,不过个人也无法抵挡整个大潮,心里有个认定,尽量不要继续被思想渗透就好.
我并不觉得那个女孩子有什么错,说男的是凤凰男也谈不上。首先,我家也是农村的,图片中的这一桌饭差不多是十几年前我外公外婆那么大年纪的老人才会做成这样。当然,偌大的中国也确实有不少农村还处在这个境地,有的人能接受有的人不能接受这样再正常不过了。其次,女孩子看到男友家这副场景震惊、失落、失望,冲动之下发了帖这也正常。再次,网友们看到图片就各种臆断,筷子插碗里,长辈没动自己先动筷子等等,我也可以构想出一副美丽的场景。我妈拿碗筷的时候就习惯一下拿一把放在旁边,人多时候就会多了很多双筷子,或许那男孩子爸妈也一样,那女孩子并没有自己自顾自吃饭。为了空出手拍个照,把筷子暂时放一下插在碗里也不为过,我家乡倒是觉得把筷子摆在碗上才是上坟。最后,凤凰男我不知道从何而来,我欣赏这男的,到最后他放手了,守住了尊严。
说到底还是成长生活的环境不同,理解不了,接受不了也正常,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像七仙女一样,能接受董永的一贫如洗,生活毕竟是生活。
生于中国本已是hard模式,生于中国农村绝对是crazy模式,在阶级固化、向上通道堵塞的今日中国社会,从农村走出进入所谓的精英阶层越来越难。农村小孩学习不好大概率就去了富士康,富裕家庭小孩在优越的学习条件下成绩还不好也能出国上所不错的大学,几十万中介费申请都不用自己弄。反观之下,农村小孩努力多年获得最好大学的学历有时也没有富裕家庭的一声招呼有用。经济发展越落后,思想也往往越落后,生于贫穷是中国多数农村的现状。从古至今,读书是贫苦出身小孩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天赋差不多的人却因为家庭环境境遇大不相同,家庭不富裕的人天赋要高不少、努力要更多才混的跟家庭好的人差不多。
改用Martin Luther King III的名言,I have a dream that we could live in a nation where we will not be judged by where we come from but by what we do for others. 请给努力的农村孩子们多一点鼓励。^_^
很多时候,我们过的比很多人好,并不是因为我们多聪明多努力,有多少努力的人出国度假不起,有多少努力的去不了好大学。我们今天的境遇是一系列偶然构成,尽管偶然中有些必然。心存感恩,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其实,日本农村也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终然有政府的大力支持,物质条件与收入水平和东京相差不大。但年轻人逃离农村也是横跨世纪的现象。君不知多少日本小村庄因为没有年轻人而随着最后一位老人去世而消失。日本人把去东京叫上京,曾经去一些边远地区城市跟初中生交流,他们眼中对东京的向往是我所无法理解的。日本或许是当今世界最平均最公平的国度,任何人只要在东京租个房就成了东京市民,获得福利待遇,而没有任何人为的限制。日本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中国不过是残暴资本主义。现实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是封建主义就是残暴资本主义。
港真,没什么闲工夫对别人的生活指手划脚,说什么样的人该过什么样的人生。不过这件事至少说明了:有时候事情的本质一样,但“卖相”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人对一件事情的判断,这种朴实寻常的农家饭菜,换成普通白瓷盘,打好光,换个光圈就是舌尖上的中国了。我们追求“卖相”,追求“仪式感”,也是为了在自己能力范围允许内,过一种相对更为体面的生活吧,这跟“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一样,如果你有共鸣,那你就尽所能去改善你自己的生活。
拿餐具来说,餐具当然承载着一定的餐桌文化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美好的餐具可以让人食指大动,无形中提升菜肴的味值。
选择用什么样的餐具,完全是丰俭由人,跟经济状况、跟审美情趣、个人喜好、生活习惯都有关系,用骨瓷餐具并不意味着比用不锈钢餐具的就要高人一等,自己用着舒服、用着开心就好。
最后,生活方式都是个人选择,并没有对错可言。
就事论事说女孩想追求物质,金钱本无可厚非,但是这女孩的所作所为,侮辱了人这个名词,别说爱情和面包的问题自己试想一下一个贫困家庭好不容易有个女朋友带回家,他的父母是何等开心?更不用说老人,在农村待过的应该都知道有喜事是不是全村都知道?村民们会怎么说?他家谁谁谁好厉害找了个大城市的姑娘等等。她这一走让男方怎么在村上生活?以后生活是不是要沦为笑料?觉得配不上你ok你不会等回去分手?这大过年的这一刀,反正我一外人是看着都觉得悲哀,还有洗地的叫男方搞好一点blabla的,自己看看这会差?你以为这是哪?农村诶,我看出了男方家里的诚心了,我过年回爷爷奶奶家的凳子和食物也不过如是(老人家不喜欢城市的生活),门当户对这句话确实是对的,物质上相对等是不错的,跟重要是为人处事。在举个例子要是本事件中男女对调又是什么情景?贫困女嫁入豪门,男方家里各种嫌弃试问舆论往那边到就不用说了吧,也行有人会说我是站在道德高地,说什么只有自己知道,我不否认,或许我也不能接受差距太大的婚姻,不论是高攀还是。。但是我会留足面子,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另外还发帖什么意思我就看不懂了?求支持,求夸奖,还是给其它人当笑话,相爱一场就这么发帖子让天下人知道?
都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无论主人翁做出何种选择都是她的权利和自由,无人有权利来抨击和批判。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男方没有做好充分主动的沟通,提前让女方有心理准备和预判导致女方心理落差之大,一个从小到大生活在城市里的姑娘没见过农村的简陋,所表现出来的好奇,震惊和不解是理所当然的。女方并非大家所说的嫌贫爱富,如果是那样,也不会选择跟男方恋爱,只是双方生活背景的差异悬殊、生活方式或者价值观等一系列的不同会造成心理的动荡。不管是凤凰男还是孔雀女,其实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成熟,理性而从容了才能做到不管不顾外界的干扰。
这起“上海女孩因为一顿年夜饭与江西男友分手”事件,源于上海本地的网络社区篱笆网一篇题为《有点想分手了》的帖子。发帖人称,她不顾父母阻力来到江西农村男友家过年,看到了男友家的第一顿晚饭,决定分手。
2月6日19时28分,发帖人“想说又说不出口”在网帖中写道:“楼主正宗上海人,88年,长相一般性,在外企做HR。爸爸在国企已经退休,妈妈是学校老师,还有两年退休,家庭小康。”
发帖人晒出晚饭照片后跟帖称,当晚的年夜饭饭菜让她想吐。“比我想象的要差一百倍。”于是吃完这顿饭就逃离了江西,宣告分手。
因此事涉及“凤凰男”和“孔雀女”,以及城乡差异乃至“地域歧视”等热门话题,因此关注度极高。截至昨天,该帖子浏览量已突破30万次,微博评论量高达20万条。
从这位网友晒出的图片来看,当天的饭菜包括两条鱼,还有一盘炖鸡,另外还有两盘肉食。破旧的木桌、不锈钢菜盆、七长八短的筷子,难以分清颜色的菜肴。最突兀的那双不锈钢筷子,插在饭碗中间,承托出反常的“笑果”。
疑似“凤凰男”两度发声
2月10日下午新浪微博账号为“风的世界伊不懂”的用户以疑似上海女子江西男友的口吻发布了一篇声明。声明中称事情导致这个结果是他“太急”,“太相信爱情的力量”。该账号经查为2月10日新注册(未认证)。
2月13日,疑似男主角再度发声,他在天涯上发帖,多次以外貌为缘由对事件女方进行了谴责。他称,自己和该上海女生系前年下半年认识。该女生主动示好,自己家境贫寒,确实有找个上海姑娘少奋斗几年的想法。他同时指出,女方外貌十分普通。
他称,女方的发帖,对他的生活和今后的工作造成了明显的不良影响。希望当事人停止一切吐槽行为,不要再对其可怜的父亲母亲造成二次伤害,并迅速删除相关原帖。截至2月14日上午9时,该帖在天涯社区的点击量已破30万次,回复帖有1401条。
记者随后发微博私信给这位用户,但始终没有回复。其在微博上表示,让大家不要私信给他了。此前有记者联系他时,他表示,不是什么光彩事,不想把事情闹得更大。
疑点重重
江西人的年夜饭煎小鱼?
不过,此事从一开始,就有人质疑这是一起事件营销,是有人在刻意抹黑上海人,造成地域歧视。
第一,网帖中,除上海、江西之外,再无任何具体的地点、单位与姓名等信息。同时,发帖人曾在跟帖中称“打电话可以定(火车票)吗?”也引发质 疑,网友认为“在外企工作的HR,竟然不知道打12306能订火车票?” 一个富足的上海女孩,会选择在一个小网站去求助?她没有微信?没有微博?而事件男主角在微博上回应此事时也绝口不提自己所在的城市和乡镇,也未提自己工作 的城市,处处闪躲。
第二,有网友指出发帖账号或为“马甲”。因为“想说又说不出口”的注册时间为2月6日19时12分,发帖时间为2月6日19时28分。
第三,还有网友分析说,篱笆网iPhone客户端,一般上传竖版的一片会自动压缩到500像素宽度,即便是美图或iPhone自带裁剪到16:9再上传,也不会恰巧720×1280,像素太差了应该是视频截图或其他途径盗来的图。
第四,昨天,有网友发现,原微博发布者“KDS宽带社”的账号发布大量营销信息。这个账号善于以隐蔽的方式配合事件营销。
正常情况下,一个在上海打拼得还算不错的男孩,不会没有微博。他新注册了微博,回应此事,显然为后续的自身其他事件进行发酵预热。很多非正规途 径又传出男方的声音来,说他不恨女友,自己不再去上海了,因为江西穷,所以,江西还是没有开发的处女地,自己要留下来创业,开发家乡。这就为将来自己的创 业项目打了广告。
第五,还有江西网友分析说,单从菜式来看,这位网友晒出的年夜饭饭菜也不是典型的江西人年夜饭吃的东西。网友“霜打的茄子”说,江西人吃的饭菜 比较辣,年夜饭中一般会见到一片红通通的辣椒,这位网友晒出的菜中并没有看到多少辣椒。并且,江西人年夜饭一般会吃糊羹,还有炒年糕,并且,一般不会烧两 条小鱼,而是一条大鱼。
专家质疑
营销痕迹非常明显
事件的诸多疑点也让网友们怀疑这又是一起虚假的事件营销。西安交通大学硕士、“情绪思维”倡导者老帕昨天表示,“上海女江西过年”事件就是一起 彻头彻尾的事件营销。“事件”炒作的逻辑是:不怕你骂,就怕你不说话。不管你对这个事件态度如何,只要你发表意见,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一张朋友圈照 片,还是一篇批评文章,只要你参与其中,便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效果。
老帕认为,这一事件就是上海本地的生活服务类网站“篱笆社区”的一次事件营销。
“这100%是一起营销骗局,也就是说是一场炒作。”著名网络策划人“金泉少侠”昨天告诉本报
他说,凤凰男、孔雀女、城乡差距、阶层差距、贫富差距、逼婚,这些引发争议的社会现实,在“上海女逃饭”的故事中鲜明地表现出来,并以“乡村爱 情故事”为包装,以春节为爆发点,让冲突变得尖锐而极具爆点。上海大都市与江西乡村,城市姑娘与“凤凰男”,还有灰暗影像中分不清食材的饭菜,以及参差不 齐难成双的餐具,刺目地插在米饭上的不锈钢筷子,白富美逃离小山村,所有这些充满戏剧效果的因素,在众多人返乡过春节的大背景下,极易引起“乡愁”这个共 鸣,所以成功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金泉少侠”表示,这起事件的营销痕迹非常明显。第一,注册ID后十多分钟就发帖,这样是为了避免别人人肉搜索。并且在短短半小时内就决定和男友分手,这太反常了。而且,跟帖也非常及时。
第二,发帖人对自己的介绍非常简洁,只有两三百字,不拖泥带水,但爆点的内容却不少,一看就是专业写手干的。
第三,整个事件的走红是有人在后面推动。首先,女主角发帖原本是在一个不知名的小网站,被发现的几率很小,但这一次,她的帖子却迅速被发现,然后迅速被转发到微博,并且置顶。并且,男主角注册微博后的回应也第一时间被网友发现。这些都表明,事件背后有网络推手在推动。
他认为,整个事件中,篱笆网是最大的受益者。整个事件,极有可能是这个篱笆网在借机炒作,打知名度。而对于男方借机炒作创业的说法,他表示不赞同。“名声搞这么臭,还想创业?”
网站否认炒作
过半网友相信事件是真的
但也有上海本地网友分析认为,网站应该不会用这种低劣的手法炒作,事件应该是千真万确。上海本地的BBS“宽带山”网友“亦五亦美亦候”分析 称,篱笆社区在上海有一定知名度,用这种虚构事件进行炒作,对网站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说不定还会让网站惹上麻烦,所以该网站应该不会“引火烧身”。
关于网友所说几个疑点,网友“亦五亦美亦候”也进行了分析。关于小号问题,这个在篱笆网属于很普遍现象,不少网友在吐槽如婚姻、情感、婆媳关系等,为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或被人肉,开个小号实属正常不过。
关于盗图问题,以这篇帖子现在的知名度,如果是盗图,无论是论坛、网站还是朋友圈,老早就有人站出来揭穿了。可是到如今依然没有人站出来说自己是原图作者,所以应不是盗图。
记者昨日向“篱笆社区”的一位吧主求证,其也否认这是他们的炒作行为。
在搜狐推出的“女子因一顿饭逃离农村男友家,你相信吗?”调查显示,截至2月14日,在4.7万名参与的网友中,有超过一半(53.65%)的网友认为此事是真实的,1/4左右(25.94%)的网友则存在疑虑,1/5多的网民觉得有炒作嫌疑。
—————————————–
1.那些个媒体没事总想搞个大新闻,他们才不管真假,等热度过去后再搬出来,炒一炒,议论了这么久,议论空气呢?
2.新闻无论真假,给媒体带来流量,给微信号,段子手,大V们吸引关注,给观众们带来茶余饭后的谈资,所有人皆大欢喜。
3.假新闻引发热点的讨论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贫富差距加大产生的社会矛盾,地区不平衡,城市鄙视农村,大城市鄙视小城市,沿海鄙视内地,凤凰男,社会阶层固化,各种各样的鄙视链加剧了这种矛盾,才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太多的点能让人自行带入和补脑,充分说明我们的社会真的很有问题,一遇到某个点就能爆发出来,那怕这这个点本身是虚构的。
4.新闻经过一番炒作后热度已经下去,此时放出假新闻的消息,再度愚弄一次群众。就问你过去了几天,为何现在才出来说这是个假新闻?把早已不热的新闻又回锅在炒一遍,反转玩的非常溜,营销水平可以。
因情绪影响人的理智,是人类的本能。利用这点来欺骗,实在是罪大恶极。凤凰男与孔雀女的矛盾,由来已久。很多人都亲身经历,或者身边有所耳闻。对这样的事,大家心中早有定论,借此机会,大家出来讨论下,也是一个共同进步的机会。
结果现在整出来这是假的,一是打击了大家的善良,以后再出现类似的真事,就会是质疑的多,关心的少。如果我们变得冷漠了,这样的媒体就是帮凶。上面应该是高兴,不让我们控制媒体,你们都被耍了吧。所以规范新闻媒体,也是顺应民心之举。
因情绪影响人的理智,是人类的本能。利用这点来欺骗,实在是罪大恶极。凤凰男与孔雀女的矛盾,由来已久。很多人都亲身经历,或者身边有所耳闻。对这样的事,大家心中早有定论,借此机会,大家出来讨论下,也是一个共同进步的机会。
结果现在整出来这是假的,一是打击了大家的善良,以后再出现类似的真事,就会是质疑的多,关心的少。如果我们变得冷漠了,这样的媒体就是帮凶。上面应该是高兴,不让我们控制媒体,你们都被耍了吧。所以规范新闻媒体,也是顺应民心之举。
2.牛郎是什么人?
大家都知道的是,牛郎是下界人间河南牛家村的一个放牛娃,从小与哥哥相依为命。
后来兄弟分家,坏心肠的嫂子只给了他一头牛,一间破草房。
再后来,牛郎遇上了私自下凡的织女,一见钟情,留下千古爱情佳话。
但凡遇上这种屌丝逆袭公主的故事,大家的智商就明显失去了抵抗力。
本娱记偏偏不信这种鬼话,翻阅了数十卷天庭记录,才发现了牛郎的真正身世。
根据“天庭责罚录”记载,某年某月某日,玉帝身边的第十二位金童,因动了凡心,调戏仙子,被贬下人间。
这被贬的地点,正是河南牛家村。
而十八年后的某天,根据天将宫“天河洗浴录”记载,牛郎重回天庭,在天河洗浴。
凡人到了天庭,都要以天河水洗净五脏中的凡食,洗去身上的凡尘,才能成全仙体。
所以这牛郎并不是一个普遍的凡人,他就是那位被贬下凡的十二金童。
了解这些,本娱记不禁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
我收集了历年神仙被贬又重回天庭的时间,经过大数据统计,平均需要325年。
而且很多神仙被贬后,只能在人间做妖怪,根本回不了天庭。
我们熟悉的天蓬元帅因为调戏嫦娥,被贬人间,错投了猪胎,成了妖怪,从此回不了天庭,最后还是观音菩萨力保,被唐僧收为徒弟,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才修成正果,重回仙界。
为什么这位金童被贬才十八年就能重回天庭呢?同样是神仙,同样是调戏仙女,为啥差别那么大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牛郎的前生是玉帝身边的第十二位金童,这金童相当于人间的太监,官位虽不高,却是玉帝身边的红人,这叫位贱而权重。
而天蓬虽是元帅,却离玉帝十万八千里,事发正值“天庭严打”,被贬后又遇天庭大裁军,算是撞到枪口上了。
所以这牛郎区区十八年的人间经历,也就是“罚酒三杯”吧。
既然牛郎是前世金童,背景又足,但为何重返天庭之后,这段历史却被天庭隐瞒,反而搞出一个牛郎织女的桃色八卦呢?
牛郎织女的历史真相又是什么样的呢?这对于解开“年夜饭”的假新闻,至关重要!
3.牛郎织女为什么能在一起的?
在找寻事实真相的过程中,出于娱乐记者的八卦天赋,本人注意到了一个不太引起常人注意的细节。
牛郎的前世金童调戏的仙女,到底是谁?
各种迹象表明,这位仙女正是织女。
根据天庭的正式记载,牛郎与织女的首次相遇,是牛郎重回天庭后,看见织女在洗澡,藏起了她的衣服。
然后,他们就一见钟情了。
你信吗?
牛郎作为刑满释放份子,就算是色胆包天,也不会立刻就犯了之前一样的错误吧?
上次调戏仙子被贬到人间,这次犯了同样的错误,又为何天庭没有什么动静?
真相只有一个,根据“天庭姻缘簿”的记录,牛郎与织女的本就是姻缘天定,从牛郎的前世金童就开始了。
金童前一次调戏织女是这段姻缘的开始,本无大错。估计是他仗着玉帝红人的身份,公然在婚前行为不端,众神仙实在看不过去了,才集体举报。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只判了金童十八年徒刑这么轻。
金童转世牛郎回天庭后,面对老情人情不自禁,前面说到的偷看织女洗澡的行为就可以理解了。
而众神仙因为牛郎已被责罚,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好再多说什么。
那又为什么牛郎织女的故事到后来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吗?
这里面的水很深,作为一个没什么背景的娱乐记者,想要保住饭碗,又想揭开这个谜底,只能挑些不重要的说说。
我只能说,真正的爱情都是平平淡淡的,而那些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是舆论宣传和满足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在牛郎织女之前,天庭是严禁人神恋情的。
为什么?这其中有一个维护社会公序的问题。
这个世界上有神仙,也有凡人,神仙就要有个神仙的样子,这样凡人才能有凡人的样子。
如果神仙不像神仙,也像人一样,和猪狗生活在一起,那人就不会向往仙界。
人不向往仙界,他们的生活动力就没有了。
没有生活动力,人间就充满了懒惰,那和地狱有什么分别?
所以神仙动了凡心,那是堕落。
古往今来,有多少神仙贪恋人间的那一点快乐,被贬下人间,吃尽人间之苦?
但感情这种事情,不是禁止就能禁止得了的,一堆大龄单身女男神仙纷纷下凡偷食禁果,甚至连玉帝的亲女儿三圣母都嫁了凡人。
天庭的宣传部门也在反思,既然禁不了,那就不如塑造一个符合天庭正能量又能被老百姓接受的经典爱情故事吧。
亲,让我们立刻开始这段美好的感情吧!
4.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如何形成的?
一段好的爱情故事需要三个要素:
首先,男女主人公的身世反差要大。
一个一定要富可敌国权倾于世,另一个一定要穷困潦倒社会底层。
所以织女从一个普通纺织女工,摇身一变为玉帝的外孙女。
而牛郎的前世被一笔抹杀,成了一个最普通的凡人。
其次,爱情的过程一定要经历“浪漫邂逅”、“定情时刻”、“爱海生波“、“误会消除”这几个经典桥段。
如果是人间,那误会、横刀夺爱、车祸、失忆、绝症都是少不了的。
对于天庭而言,既要塑造一个体现人与神之间相亲相爱的人神共奋的爱情事迹,又要维护人神之间等级不可逾越,必须挖空心思的把一段前世姻缘搞得那么累,又是追兵、又是天河、又是鹊桥什么的。
当然,爱情故事最最重要的是,当事人一定要“为爱付出代价”。
曾经伤心流泪,也曾黯然心碎,这是爱的代价。
如果结局是大团圆,那会有多少神仙凡人奋不顾身,投进爱的火海?
所以“牛郎织女”的玉帝钦定结局是小夫妻两地分居,一年才见一次面。
这个结局既满足了人间“嫁入豪门一步成仙”的幻想,又吓跑了大部分动了凡心的神仙。
这才是精心设计的符合天庭价值观的大结局。
既符合传播规律,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一个千古流传的爱情佳话就此诞生。
好吧,理清了这些前因后果,我们还是把话题转回到这顿大家期盼以久的年夜饭上吧。
这顿年夜饭的真实情况又是如何的呢?
5.织女到底有没有到牛郎家吃年夜饭?
在进入年夜饭的话题之前,我们还是要解决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牛郎织女的婚后生活过得怎么样?
这个问题好像大家都不是很关心,其实这才是这条假新闻的直接原因。
本娱记经过千辛万苦,才采访到了织女的好朋友紫霞仙子的表姐的干女儿身边的一只鹦鹉。
根据这只鹦鹉的回忆,牛郎织女的婚后生活很不和谐,虽然每天可以视频聊天,但由于价值观和生活环境的差异,还有夫妻生活太少,两人的情感已濒临破裂。
织女和牛郎曾多次向天庭要求解决两地分居的问题,但上面认为,表彰大会也隆重召开了,先进事迹也广泛学习了,这“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已是人间佳话,解决这个问题的时机还要等待。
上面还鼓励小两口,神仙的爱不是留给自己的,这叫大爱,大爱无疆懂不?
显然,小俩口不懂。
本娱记认为,年夜饭的假新闻出现之后,当事人没有澄清,而是任由谣言扩散,很可能借此向上面表示不满。
那么那顿的年夜饭到底存不存在呢?
本娱记在翻阅天庭旧史时,发现了一个失传的名词:“忆甘思甜饭”。
众所周知,所有的神仙都曾经是凡人。
所有神仙的记忆里都有人间烟火的味道,只是神仙们都老是忘记这一点。
“忆苦思甜饭”就是天庭为了让众神仙不脱离群众而发明的一种简陋、粗糙的人间食物。
有一段时间,每逢重大节目,众神仙都要在玉帝的带领下,吃这种“忆苦思甜饭”。
但是根据天庭旧史秩闻记载,神仙们对这种行为艺术苦不堪言,又不能明说。私下一商量,请食神解决这个问题。
食神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烧坏了九百九十九道菜,终于按照天庭要求,创作出了一批“像屎一样难看,又综合了世间所有美味”的“忆苦思甜神仙饭”。
众神皆大欢喜,个个争先恐后忆苦思甜。
我研究了那张照片,从环境和餐具上判断,很有可能这就是一道传说已久的“忆苦思甜神仙饭”。
织女作为下等神仙,是没有资格吃“忆苦思甜神仙饭”的。但作为天庭纯洁爱情典型,我觉得不排除出于宣传“天庭正能量”的需要,创作一篇“织女首度回人间牛家村,对人间辛苦留下热泪”的新闻通稿。
根据牛郎的嫂子的表哥的朋友的八十八代传人的口述实录,当时的情景可能是这样的:
织女面对黑黢黢灰蒙蒙粘答答十分可疑的一桌饭,先拍了一张照。
在天庭记者的闪光灯下,她面对镜头,露出仙女般迷人的笑脸,再小心地抿了一小口。
忽然,她呆住了,仿佛不感相信自己的味觉,
“为什么我有一种流泪心碎的感觉,为什么我有一种为爱孤独的感觉,我以后再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菜了,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活下去?”
然后她爆发出一阵声嘶力竭的欢呼:“我不要做神仙”
当然,最后一段只是本娱记的推理,请大家千万不要传播,如果与事实不符,本人概不负责。
后来,这位食神写了一部总结毕生经验的书,名叫《吃史》。
书里揭示了这道菜的真正秘密:其实“忆苦思甜神仙饭”和一般的佳肴没有本质区别,而且每一道菜都能做出这种感觉——只要你能制造出巨大的反差,将食客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点上,以改变他们对食物的看法。
(回头看看那张图,是不是这个道理)。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在菜馆里看到这道“忆苦思甜神仙饭”,品尝之后却大失所望,请千万相信,这不绝是营销,只是巧合而已。
最后,本娱记再次提醒大家,这只是一篇娱乐八卦报道。
本着“娱乐至死”的精神,所谓网络假新闻,不过是无望中诞生的幽默,绝望处生出的噱头。
其实所有的新闻都是娱乐新闻,套用《吃史》的一句话——只要你能制造出巨大的反差,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点上,你就能改变对新闻的看法。
值得玩味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网民的反应:
在微博上看到主要有这样几派评论:
1.妈的智障,有一种被傻逼忽悠的愤怒
2.新闻是假的又怎样,反映的问题是真的,然后又开始陈述什么门当户对的观念,在澎湃新闻的评论下面看到某作家在那声称这是弘扬正气、民众喜闻乐见的好帖子,有一种想骂人的冲动。
3.质疑网络部门是否有权力去探寻真相,称发这个帖子又不犯法,控诉相关部门越权执法。
……
矛盾是真的,但假新闻假的就是假的,不能因为揭露了一个真实的矛盾就变得理所应当。中国的矛盾多了去了,城乡矛盾、地域矛盾、官民矛盾、贫富矛盾、男女矛盾、教育矛盾、拆迁矛盾………那每天根据真实的矛盾编造一个假新闻好了,让那些用真实的矛盾为假新闻洗地,称新闻真假并不重要的人活在假新闻的世界中好了。
其实,如果非要追根究底您会发现很多热点话题不过都是假新闻,根据大众的G点进行加工的新闻才更吸引人。这个是假新闻,那个姑娘掀桌子也是假新闻。让人愤怒,迎合情绪,满足大众的心理预期,他们便成功了,至于真相如何,没多少人在意。
这个事件闹大了,始作俑者也肯定没想到这个话题成了全民热点,不仅挑拨了城乡矛盾,还煽动了地域矛盾,江西在此次事件算是颜面尽失,特别是后来话题引向了“江西杀婴”,不仅是江西人民,江西官方脸上估计也觉得不光彩。于是,很可能是江西官方介入此次事件,动用公权力,扒出了真相。最开始爆出新闻为假的就是江西的官方媒体,这算是一种危机公关吧。
就算辟谣了,上海、江西在场撕逼中,都成了输家,最大的赢家莫过于陈岚之流,靠着蹭热点为自己博名声。
网上的新闻,当看戏就好了,不要入戏太深。
北佳,原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临时人员。2007年6月间,他通过查访,在没有发现有人制作、出售肉馅内掺纸的包子的情况下,为了谋取所谓的业绩,化名“胡月”,冒充建筑工地负责人,到本市朝阳区太阳宫乡十字口村13号院内,对制作早餐的陕西省来京人员卫全峰等四人谎称需定购大量包子,要求卫全峰等人为其加工制作。后訾北佳携带秘拍设备、纸箱和自己购买的面粉、肉馅等再次来到十字口村13号院。訾北佳以喂狗为由,要求卫全峰等人将浸泡后的纸箱板剁碎掺入肉馅,制作了20余个“纸箱馅包子”。与此同时,訾北佳秘拍了卫全峰等人制作“纸箱馅包子”的过程。在节目后期制作中,訾北佳采用剪辑画面、虚假配音等方法,编辑制作了虚假电视专题片《纸做的包子》播出带,对北京电视台隐瞒了事实真相,使该虚假新闻得以于2007年7月8日在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造成了恶劣影响,严重损害了相关行业商品的声誉。
之后上新闻课的时候,讲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这一段时,老师特地讲了这个事。当时我在课上提出一种假设:会不会真的有纸包子的存在,只是这位“临时工”没有采访到,所以他虚构了一个原本存在的事实。
这次“上海女逃离江西”的事件,早在刚刚发生的时候就有人质疑是不是在炒作,但这样“贴近生活”的创作实在是太容易让人引起共鸣了,所以很多人在“真相”还没有确认的情况下,从各个角度分析了这一事件,虽然后来证明事件本身是虚构的,但种种见解对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提供了多种角度,可以更为全面和理性的看待这一类的事情,从这一方面来说,事件本身真假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为什么可以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
有一个新闻APP的宣传语写的很好:你关心的,才是头条。为什么我们会去关心?不管是因为自身经历、思维构成、兴趣爱好或是别的什么原因,我们对“这个事”产生了反应,那么不管表达与否,我们都会有“想法”。可一个人的“想法”总归是有局限性的,我们总会有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和想不到的方面,这时候,听听别人的看法也是提高自己的一种方式。
勇于表达自己经过思考的想法,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想要永远不被“打脸”,只有永远把脸藏在深深的沙子里才能做到。
女方在外企做HR,可想而知,其收入在上海应该也算不错的。
而女方又说男方工作能力挺强,证明男方的收入至少与其相仿,也属于不错的阶层。
看图,男方父母年夜饭选择用不锈钢盆招待可能的未来的媳妇,年夜饭菜色也极其一般(就是差)。证明男方家里条件很差,也无法(或无意)为未来的媳妇做特意的准备。请注意,女方说是男方再三请求其去吃年夜饭的。
以上可以推出:
1. 要么男方在上海的较高收入没有寄一部分回家用于改善父母的生活,那么男方可能不孝(或者非常不懂人情世故)
2. 要么男方父母得到了儿子的补助,却也没把钱用在特意招待未来媳妇的年夜饭上(买两个搪瓷碗能几个钱),那么男方父母存在有意怠慢未来媳妇(或者非常不懂人情世故)
所以,或许女方做出这行为也是于情不合,于理有据的。
怎么样,分析地是不是很有道理?
有道理个屁。
就凭这几百个字的描述就能搞清楚人家的家务事?那柏阿姨的一呼柏应节目还搞个蛋?人家随便一个家庭的伦理纠纷就可以撑起一期电视节目了,还能在每个广告时段前搞出悬念让你不换台。我们就在这里靠几百个字的(不客观)描述去厘清人家的感情纠纷?清官还难断家务事呢,我们算老几?
万一女方说自己长相一般只是客气客气,其实长得挺清秀的呢?
万一女方说男方工作能力强,又说人家穷,其实后面半句才是重点,男方收入很感人呢?
万一女方其实心中也部分同意自己母亲的看法,不看好自己的这段感情,去吃年夜饭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呢?
万一女方在辛苦赴约之前是听了男方虚假的介绍,顿时产生被欺骗的感觉呢?
万一双方在吃年夜饭的时候发生了很多我们无法得知的细节呢?
每个人在这里靠自己不同的假设,逻辑自恰地导出自己的结论。
其价值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