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每天坚持三件事 十年成专家

如今社会上流行一个说法,坚持培训自己一万个小时,那么你将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例如以十年为期,三千六百多天,每天拿出三小时学习和培训,十年下来差不多一万个小时,那你就很牛了。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我们还是找个有说服力的人来验证一下。这个人就是曾国藩。

文/刘黎平(刘备我祖 微信号:gzliubeiwozu)

曾国藩的尴尬:一肚子学问  却攒不出家训

话说曾国藩27岁中了进士,运气又好,留在北京城,当了京官。从湖南湘乡偏远的荷叶山冲里走到京师,谋得一份光彩的职业,人生至此,凤凰男已经成就,接下来无非就是慢慢把级别升上去,把小家庭建设得更幸福一点,此外无复他求。

然而,有出息的人都是对自己不满意的人,曾同学闲不住,他对自己还有些更高的要求。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中了进士的他,竟然对自己的学问很没有把握,乃至有点心里发虚。当然,这话曾同学没跟别人说,而是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阴历十二月二十日的一封家书里,透露了这种心迹。

曾同学此时想干件什么事呢?曾哥说,他想整理一套《曾氏家训》,要从中国的经、史、子、集里选择一些精华,经过总结提炼之后,作为老曾家的治家格言。然而,曾哥却很为难,在信中诉苦说:“割裂零碎,毫无线索。”读书几十年,居然攒不出一本家训。

无情的事实告诉曾国藩,别看你现在是国史馆协修官员,可你读的书,还很不全面,也没有系统化,还嫩得很,好好练去吧。

其实,曾国藩计划编家训,是一种想提升自己的自觉要求。他想从应试型人才转变为学问型人才,想把自己的知识储备系统化,可以说是进入了自主科研阶段。结果,他高估了自己,还发现了一个残忍的事实:他对文本根本不熟,知识未成系统,当然出不了成果。

所以,曾国藩总结说,想要“采择经史”,必须“经史烂熟胸中”,他还没到“烂熟胸中”的地步,于是认输,暂时放弃这个工程,“故暂且不作《曾氏家训》”。

点评:

有点想法的人,在大学或者研究生毕业之后,还会对自己有知识升华的要求,这就是成为专家的起点。刚开始整的时候,会有挫败感,怎么办?办法只有一个:学习。当然不是从头学习,而是整理性的学习,提升式的学习。

看看曾哥接下来是怎么做的?

曾国藩的规划:日日不断地写日记、读书、做笔记

想要建立一个新的更成熟的知识系统,必须要对原来的知识有一个重新熟悉的过程,也是一个整理概括的过程。曾哥是怎么做的呢?他在给弟弟的信里面是这样规划的:“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

原来,曾哥自编纂家训受挫以来,在1842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下定决心,每天坚持学习和训练,要做的就是三件事:用楷书写日记;读十页史书;记笔记一则。在给弟弟的信里,他颇为得意地宣布:哥哥我坚持好久了,一天都没间断。其实,他从十月一日立志,到二十日写信,当时还只坚持了不到三个星期而已。

这三件事不简单,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训练过程。写日记,是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而且用楷书书写,也是对技巧的一种训练,因为在当时,写字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技术。

记录成长就是做一本“成长备忘录”。曾国藩写日记,千万别看成是主观感情之抒发,他作为一个官员,主要是客观记录事务和行踪,比如,今日会见哪些客人,哪些在座,晚上读了哪本书,读了哪几页……这些都老老实实记着。曾哥已经不是“一棵青葱”了,不可能来记载他对青春的赞美,对人生的迷茫,他写日记是记录一个行政官员和学者的成长。当然,偶或也会有些个人感受。

这种纯事务性的日记有一个好处,就是给你的成长提供一个不走样的标本,标本不走样,人生才不会走样。从事一项科研工作,需要冷静的数据,那么,纯事务性的日记也是你成长和研究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数据。例如一年以来,会过哪些客,谈过哪些话题,回过头来看这些日记,你对自己的交往圈子就一目了然了。

接着是温习文本,曾国藩给自己定了一个很实在的读书计划:每天读史书十页。量并不大,曾哥这样定计划,主要是为了保障每天能完成任务,一天十页,十年三十多万页,也很了不得了。同时,过去应付科举,必须快快地读,如今是提高式地读书,当然要慢读,一面读书一面所思,要读有所得。十页的量和发展空间对于曾国藩这种身份的人而言,是很合适的。

接下来是做笔记,每天写《茶余偶谈》一则,也就是茶余饭后的小故事,这不同于日记,而是和朋友闲谈产生的火花、灵感,说不定日后就是自己的思想成果和工作创业心得了。在与朋友的交集中寻求智慧,在广其闻中拓展智谋。

曾国藩对这三样工作的坚持年限是怎样设置的呢?他的目标是“誓终身不间断也”,做到每天坚持,“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

点评:

曾国藩在学习量的制定上,还是很务实的。重点不在于每日的量有多大,而是持续时间的长短。事业、学业不是在突击中完成,而是在坚持中完成。这样坚持下来,曾国藩的每日三大件效果如何呢?

曾国藩的成长:读书十年 始展拳脚

曾国藩在京师为官十年,也是读书十年,是十年的继续成长。而清王朝会不会给他一个成长的时空呢?当时的清朝,陷入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开始不太平了。写这封信的当年春天,英国的军舰开进了镇江,攻陷不少城池。

然而,这场危机还没有深入到颠覆清王朝的地步,也没有深入到让人有亡国灭种危机感的地步。曾国藩还是继续做稳他的京官,继续自学修炼。他可能没有意识到,他的成长在和时代赛跑,他有意识地加速自己的成长,其实也是无意中要赶在时代巨变前做好知识和才能的储备。

曾国藩的成才危机感果然是对的,他在京城当官十年、读书十年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也即将爆发。曾国藩已经准备好了,长期的阅读让他对“经史烂熟于胸”,长期的工作培养了他组织方面的才干,于是下乡办团练,以至于后来的洋务运动,他都可以施展手脚。尽管曾国藩的立场在现在看起来有相当大的局限,但你不得不承认,他已经做好准备。

曾国藩可能没有想到,1842年的那次编撰家训受挫而激发的励志,居然为他十年后应对时代的巨变,选择人生事业的另一种状态,做好了铺垫。

制定一个计划,哪怕每天一丁点,持之以恒下去,真的妙不可言。

无论是曾国藩说的“三件事”,还是如今提倡的“三小时”,都在告诉我们要每日坚持学习和自我培训。

点评:曾国藩在家信的结尾又给自己及弟弟们树立三大要求:“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可以超越现状,具备前瞻性;有识,则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缺乏,从而补课;有恒,则可以用时间的积累换取成果。碰巧的是,现在也流行“每天三个小时,十年一万个小时,成就一个专家”的说法。从曾国藩在京城低头读书,到后来走上时代前沿,基本上是十年。这难道是偶然吗?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罗振宇:曾国藩为啥不愿意当清官?

体制内创业的好榜样——曾国藩

刘黎平:史记《王林传》

刘黎平:三国全史其实就是一段股市史(视频)

刘黎平:史记《凤姐传》

 刘黎平:史记《耒阳诗人怒砸电脑记》

刘黎平:史记《人到中年歌》(活着就要任性 屌丝男人篇 )

刘黎平:史记《成思危传》

刘黎平:史记《张雨绮、王全安疑似离异事》

刘黎平:史记《张靓颖催婚记》

刘黎平:史记《抗战英烈张自忠传》

刘黎平说三国:关羽的傲 其实是一种工作艺术

刘黎平:史记《皇阿玛洒种子》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党组书记皮钧:互联网时代将最先淘汰“看客”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中国阿甘”曾国藩是如何靠笨成功的?说道:

    作者 | 张宏杰
    来源 | 正和岛(ID:zhenghedao)

    – 01 –

    古往今来的大人物,如果每个人的特点都用一个字概括,那么给曾国藩的只能用这个字:笨。

    他笨到什么程度呢?

    中国古代科举,最低一个等级是考秀才。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本科。曾国藩考这个秀才,考了整整七次。

    如果今天谁高考复读了六次,大家是不是要怀疑他的智商有点问题呢?

    所以曾国藩在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是最笨的一个。梁启超说:“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翻译过来就是曾国藩曾文正公确实没有什么过人的天才,他在当时的著名人物里是最笨的一个。

    自古以来的名人,在科举第一步上如曾国藩般蹭蹬的人不多。比如小他一岁的左宗棠,十四岁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胡林翼因为家里不让他过早科考,二十二岁才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当年就中了秀才,接下来举人和进士也都是一考即中。李鸿章也是十七岁即中秀才。比曾、左、李稍晚的梁启超更是天资超迈,十一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

    曾国藩自己常说“吾生平短于才”,“秉质愚柔”。他说,自己读书做事,反应速度都很慢:“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看书,别人都看了好几行了,我一行还没看明白。办事,别人很快处理好了,我想半天也没想清楚。

    这不完全是谦辞,事实也一定程度上如此。所以他的老朋友左宗棠一向瞧不起曾国藩,一生不停地挤兑他,总是不留情面地批评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于兵机每苦钝滞”。他的学生李鸿章后来也当面说过他太“儒缓”。(曾国藩日记:“少荃论余之短处,总是儒缓。”)就是反映太慢。

    – 02 –

    所以说严重点,曾国藩就是中国的阿甘。

    但是,在同时代的这些人当中,曾国藩取得的成就最大。他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左宗棠、李鸿章都得排他后头,梁启超更是名气不如他。

    这是为什么呢?

    恰恰是因为曾国藩比别人“笨”。曾国藩从“笨”中得到了好处,悟出了道理,总结出了经验。

    什么好处呢?

    第一,笨人逆商高。逆商又叫挫折商(AQ),英文是AdversityQuotient,全称逆境商数。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IQ、EQ、AQ并称3Q,有专家甚至断言,IQ的作用不如EQ和AQ。

    智商高、条件好的人很多逆商都低。从小到大都在享受着优先权、沉溺在赞美声中,听不得反对意见,所以生性冷漠,不善阿谀,在人际交往通常处于被动。一旦陷入逆境,就很难再度振作起来。

    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多,总是失败,总是摔跟头,因此抗打击能力特别强。同样的打击,AQ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而AQ低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同时笨人因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能诚恳待人,做事也更肯付出。曾国藩就是这样,虽然总也考不中,但是仍然场场不落,只要有考试,必然最先一个进场,最后一个出场。他知道自己笨,也知道解决自己雄心与头脑的差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超人的努力。

    这是第一个好处。

    – 03 –

    第二个好处,笨人做事踏实,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

    曾国藩后来能够打通科举这条路,靠的完全是“笨劲”。他父亲的教学方法非常简单,就是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

    曾国藩回忆说:“国藩愚陋,自八岁侍府君于家塾,晨夕讲授,指画耳提,不达则再诏之,已而三复之;或携诸途,呼诸枕,重叩其所宿惑者,必通彻乃已。”就是说,八岁起,我父亲就亲自教我。他从早到晚,教导不停,我记不住,他就反反复复教,听不懂,他就一遍一遍讲。走在路上,他也在讲,晚上睡觉躺在床上,他也在讲。一定要我学会了才罢休。

    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在曾国藩身上培养起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和踏实精神,也打下了非常扎实的知识基础。他考秀才考了七次,后来举人和进士却考得顺利,就是因为他基础打得牢。

    开了窍后,就能一顺百顺。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笨功夫,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结果走不远。所以,“笨拙”看起来慢,其实越到后来就走得越快,就好比盖房子,因为基础打得牢,房子就盖得比别人高。

    – 04 –

    所以,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是“尚拙”。既然天性钝拙,那么曾国藩就充分发挥钝拙的长处。他一生做事从来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作。

    我们看曾国藩当官。他在北京做翰林的时候,比别人升的都快,十年七迁,为什么呢?因为他做事比别人认真负责。进翰林院的人都是才子,都有才子气,文人气,就是眼高手低、看不起俗务。翰林虽然没有多少事,但是偶尔也有任务派下来。别人都是做做样子,不认真。但是你交给曾国藩点什么东西,他都会全力以赴,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完成。

    曾国藩待人,也靠的是笨劲。

    曾国藩对待下属,第一个特点就是不玩心眼。他说,“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要对同事下属推心置腹。

    为什么不贵权术呢?原因之一是他不擅长弄权术。

    咸丰八年,曾国藩在老家写信给弟弟曾国荃说:

    “我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把自家学坏了。实则作用万不如人,徒惹人笑,教人怀憾,何益之有?”

    就是说,我原本是一个老实人,没什么太多的心机。但是以前因为在官场上混,也学了些权术,结果一个是把自己的心术学坏了,另外一个,咱们笨人,用这些权术用得不如别人好,往往会让人看出来,只让人笑话,有损无益。

    曾国藩又说:“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

    纵使别人都对你使心眼,你要坚持假装不知道,一直以笨拙、真诚来回应他,时间长了,他也不好意思和你耍心眼了。如果你也和他钩心斗角,两个人进入恶性循环,那事情只能会越来越坏。对谁都不好。

    所以湘军中,虽然别人都比曾国藩聪明,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都是人精,但是大家都服曾国藩。为什么呢?因为曾国藩表里如一,说话算数,从不玩心眼。在曾国藩的带领下,湘军中谁也不用权术,不用机心,就形成了一种说真话办实事的风气,谁也不玩心眼儿。这样湘军内部反而很团结,办事效率很高。

    曾国藩打仗,靠的也是笨劲。

    笨人曾国藩的战术方法就是六个字,叫做“结硬寨、打呆仗”,或者叫“打死仗”。曾国藩后来自己总结说:“十馀年来,但知结硬寨、打呆仗,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

    这种打仗风格,用一个字总结,就是“笨”。

    怎么个笨法呢?我们先来看这个“结硬寨”。湘军行军作息表,是每天要花四小时行军,走三十里。然而就不走了,干什么呢?再花四小时挖沟修墙。每天扎下营盘之后,不管军队多么劳累,都必须首先环绕营地挖两出道很深很宽的深沟,沿着这个沟再筑起两道很高很厚的高墙,把自己保护起来。这种做法确实极为笨拙,因为修墙挖壕是极为费工费力的事。这样,湘军就从一支军队变成了“民工建筑队”,行起军来如同蜗牛爬行一般,每天行程不过三十里。

    湘军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军事首重“自固”,就是先要保存自我,然后才能谈到争取胜利。《孙子兵法》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就是说,你自己先要立于不败之地,再等着敌人给你机会。

    太平军作战的风格和曾国藩恰恰相反,习惯于跨省大规模高速度调兵,而且善于使用计谋,经常搞围魏救赵之术,看起来非常厉害。但是结果呢?曾国藩就是这样用笨着,以少胜多,湘军在人数上一直远远少于太平军,但是最后却一点点地把几十万太平军吃掉。因为你再聪明,如果你不谨慎总会犯错误。曾国藩就把握住一条,我用最稳妥的办法,等你犯错误,一犯错误,就把你吃掉。这样你的总数是不断减少的,我却能不断增加。

    – 05 –

    所以,如果说我们的人生哲学是“尚巧”,那么,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却是“尚拙”。他最有名的一句话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用郭嵩焘的话来解释曾国藩的成功是最恰当的。

    郭嵩焘在日记中说,有一个朋友问他,为什么湖南这么出人才。他回答说:“楚人只带三分蠢气,盖孔子所谓其愚不可及。”

    湖南人为什么最终平定了太平天国呢?因为湖南人在曾国藩的带领下,都变得很“蠢”,所以愚不可及。

    朋友听后十分同意,说:“自古成名者,多由笨干,是以有字颠、画迂、诗痴,浮光掠影,终不济事。”

    所以希望大家做事,也多几分“笨干”精神。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