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淼繁星,言极穹顶,两会前的这一个周末,是属于柴静的。
在一个习惯着睁眼说瞎话的文宣系统中,产生了“看见”的柴静。然后在一个自我承担风险、资金以及荣誉的自媒体时代,柴静又努力去解释那些“看不见”。
不过真要把柴静当如娱乐资本论一般的自媒体,把《穹顶之下》当做一次私人恩怨,那就实在是属于幼稚。
不信看看《穹顶之下》片尾的字幕,里面每个人都是隐藏的Boss。简单地说,就是提供技术支持和风格定位的罗永浩团队+范铭的文案摄像团队+通过常年客厅社交积累下来的大V智囊团。同时,柴静在全片中运用的21个演讲技巧,也几乎堪称案例教学。
仔细看看《穹顶之下》片尾的字幕,里面每个人都是隐藏的Boss,而在小娱看来,主要是分成三个部分(同时笔者也采访了两位参与人员):
1.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家都知道的《看见》的原团队
以主编范铭、制片人李伦、编导郝俊英以及摄像团队为主。按名单分析,应该主要以拍摄、文案为主,是幕后主力。
2.然后是罗永浩,以及他的锤子团队
其中许岑、东东枪、欧阳念念都是锤子的员工。有人说“演讲的场位是罗永浩指导的”,然后许岑、欧阳念念都是负责 keynote 制作,看样子整个TED式的互联网风格的发布会都是由罗永浩团队决定。
3.大V记者、调查记者等外脑
史航、土摩托、丁文山、汪韬、袁凌、黄章晋、杨潇等人,都是微博公知届或调查记者圈内赫赫有名的大佬。
数到这里,估计不加V就会又急吼吼的称柴静是“客厅派对主人”了,肯定也会有人称柴静是当代林徽因,到底是正常的客厅聚会,还是暧昧昏黄的舞会?或许如何评价柴静的这次人员聚集,也会折射不同的人心。
当笔者采访某位参与了此事的“客厅客人”时,他非常精到的点评一句:“林徽因只是个沙龙主持人的角色,柴静却每次都在吸收众家所长,最终推出了让每个人都吓一跳的作品。”
下面,娱乐资本论也分析下这篇作品的21个演讲技巧,以及她幕后的数十人的团队构成。
一 范铭团队有哪些人?范铭是谁?
随便找期之前的《看见》对比下名单,就能知道此次《穹顶之下》集中了大量的原《看见》团队的成员。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范铭,据她自我介绍中透漏,她是无锡人,这个可爱的天蝎座女孩1998年入读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2002年9月进入中央电视台,曾任《新闻调查》、《面对面》编导,CCTV-1《看见》主编。
在CCTV的工作中,范铭和郝俊英、柴静等三人在合作中成为铁磁闺蜜,因三人对新闻的执着被称为“三剑客”。
一位电视界的朋友说,2014年最遗憾的事应该是,老郝(郝俊英)、老范(范铭)、老柴(柴静)这三剑客离开了公众的视线”,@-Obscurity-写道:“看到(雾霾调查)编导是范铭,感觉柴静她们又回来了。”@洛之秋 说柴静只是前台,幕后是范铭这样的专业团队。@ 格桑小巫说“做过幕后以后就不容易产生偶像情结了,柴静的这个片子和她以往的作品一样,最厉害的是范铭。老百姓才崇拜独行侠,圈内人只钦佩好团队。”
李伦又是谁?是《看见》和《24小时》的原制片人。
柴静还曾经发过一篇和李伦相识的博文,里面详细记载了李伦是如何给予柴静施展拳脚的空间的:“我临时做了几天《24小时》的主播,跟邱启明搭档,他当天重感冒,咳嗽得不得了,有一会儿我实在觉得他够呛,就把他的稿子接过来,对观众说“让他歇一下,我来替他播”。我没有直播经验,不知道图和文是按照主持人坐的位置配好的,我这么一换,导播临时调换图都来不及,这要出点事,就算是播出事故了。李伦是制片人,第一责任人。但他不动声色,节目结束了还噙着点笑。第二天我想在直播中采访新闻当事人。通常为了避免直播的风险,主播只连线记者,但我职业惯性,觉得采访当事人是最接近新闻核心的办法。我倒是不假思索,风险都是李伦担着,可他鼓励我这么做。”
二 罗永浩,以及他的锤子团队
罗永浩就不说了,点击原文,我们会附上了一篇《罗永浩跨界对话柴静:畅谈彪悍人生》的对谈,从中也能看出两人在风格上的不同和价值观上的某种一致。
至于备受好评的keynote风格,则是由锤子团队的许岑、欧阳念念负责。其中,许岑是早期罗永浩的伙伴之一,与罗老师在电影进修班相识,后加入老罗英语培训。著名的老罗培训在迷笛上放的广告片(mother fu×k那个),就是和他一起做的。锤子科技历来发布会的keynote制作,均由他负责,之前他还出了一个 keynote 教程,一个英语学习教程,感兴趣的人可以搜一搜。欧阳念念则是锤子科技的设计师。
三 大V记者
下面就按片子名单排列了(最后那十几个我也不认识),不过光看这几十人名单,也可知柴静在圈内人脉之广泛。袁凌告诉娱乐资本论,其实他介入这次的事件比较晚,当时还是一月份他去柴静家里看了原版视频,“视频比现在长,片子在中后段延伸到了国家发展模式的探讨,但我觉得难以探讨清楚,觉得没必要在一部片子里操总理该操的心,而且这一部分看起来有点累。我就建议说还是得把能源政策和法制症结上这个主要的逻辑链弄清楚,最后再回归到个体经验上。”
从最后的视频成片,也确实可以看出柴静确实采纳了袁凌的意见。可以想见,柴静就是通过这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渐进方式,一步步改造自己的视频作品,最终造就了这一次成功。
罗永浩:锤子科技创始人
李伦:原《看见》的制片人
汪韬:《南方周末》绿版记者,探究中国大气的第一记者。
袁凌:著名调查记者,曾发表过数十万字小说、诗歌,出版诗集《石头凭什么呼吸》。
史航:编剧、策划,影评人。
东东枪:文字/创意工作者,网络红人
丁文山:湖南卫视频道声音形象代言人,和柴静相熟于湖南卫视时代。
郝俊英:《看见》“三剑客”之一,著名编导。
土摩托:三联生活周刊的专栏记者
四 柴静的21个演讲技巧
上面既然分析了那么多柴静的幕后团队构成,下面咱们也具体拆分下,柴静全篇视频,从案例教学的角度,运用了哪些演讲技巧。
同时,如果能活学活用如下技巧,以后无论是技术普及类的培训,还是企业文化培训、敬业度培训、安全作业培训、追求卓越培训、互联网的极致思维培训,都能无往不利。(以下整理来源于微信号“培训经理指南”的文章,作者南哥,原文标题《感动3亿人背后的21个培训与演讲硬技巧》)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开场
用数据再现当年的情景
并带出一个有“情怀”的故事
没有什么用听众亲身经历之“痛”更能打动听众了
所以在最好的培训素材始终来源学员
这就是内部讲师培养的重要意义
人们的认知错误首先是从概念开始
好的演讲与培训一定需要
帮助学员就概念进行正确的理解
大气污染与城镇思维情况调研报告
南哥感叹的是1981年就有了这些研究
而我们的国家却从未采取过行动!这是城市管理的悲哀啊!
“标记的书籍”是事实的展示
而将文字重新输入
则为听众创造了更好的视觉体验!
一图胜千言
善用图片是一个重要的培训技巧
特别在影响听众态度方面
这一点更为有效
影响学员与听众态度的一个很好的策略是
用数据告诉Ta
错误行为的严重后果
这是激发人类行为最好的方式
通过好的与不好的对比
更能激发人类的行为
这是技术类培训或演讲必须解决的问题
如何用多种手法将专业概念通俗化
数据的魅力就在于此!
因为ta为实施Duang了一下哎!
在演讲与培训中
用图文及故事的方式
告诉听众现在行为与未来结果
之间的关系
是影响态度的有效策略
在态度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就是引用权威人士的观念及看法
在使用方式也需引起培训师的注意
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
引发90后员工的抗拒与挑战
引发听众及学员的思考是最好的互动
这一组数据与悬念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
柴静的演讲
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数据
在影响听众与学员态度上的魅力
南哥在想,这7%+12%的人怎么想的
难道停车就不麻烦吗!
演讲中的幽默也可以用在严肃话题中
这就是柴静式新闻的一特点
在中国停车费高了之后是这个样子
⊙﹏⊙b汗!
在改变他人态度的时候
过度的批评会让对方破罐子破摔
柴静的这种平静的方式或许会更有力量
在态度类的教学设计与演讲中 一定要阐明到底应该谁为结果负责
否则再好的训练也只不过是听听而已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对话以及好的问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策略!
从轮船、到飞机、到大型工程车
柴静总能用你熟悉的事物来揭露真相
这是值得每一位培训者以及演讲者深刻学习!
好的态度类的培训不仅改变听众的态度
设计者应该还要为听众提供改变行为的工具
(这APP真心不错,今天肯定上不了了)
好的演讲不仅是思想
是观念,还应该具备行为指南
这一点柴静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所以好的演讲与培训从来都是精心准备的,都是投入过大量研究的真材实料,从来都是经过严格设计与编排的,面对柴静的演讲对于培训经理而言,你如何能够在广泛采集数据的基础上,真正的将公司的:“人才发展的雾”讲清楚? 用良好的方案与演讲打动老板与业务经理呢?对于培训师如何开发出柴静级别的培训课程呢?这值得我们反思并付诸于行动!
但柴静的气质性格不是一天形成的,她一直这么好。同样的问题五年前问,为什么柴静不温不火?她的气质、性格、做人做事都挺好(火是个相对的词,需要有参照物,别和我扯她已经火了这样的淡。)为什么没像现在这样广受关注?所以,他们就在那肤浅的煽情,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我认为:题主的问题的重点是:柴静突然大火的“引爆点”是什么?注意是引爆点,也可以叫导火索,总之,是最直接的原因!
真正的引爆点是:一浪接一浪的谣言!
2009年
谣言1:柴静因受贿被检察院带走
后续:博客辟谣
2011年
谣言2:柴静(又)被检察院带走
后续:博客辟谣
2012年
谣言3:柴静为了查动车真相被限制自由,失踪了
后续:柴静几个月没有更新博客,客观上让谣言看上去更像那么回事,很配合(是不是故意的只有她自己知道)。谣言流传几个月后,柴静辟谣,我没失踪,我写书呢–然后新书《看见》发布,洛阳纸贵,销量百万册,亚马逊、当当、京东畅销书榜一直是第一名,kindle电子书榜也名列前茅(曾经是第一)。柴静本人直接收入数百万人民币。
2012年
谣言4:作家冯唐和央视摄影师为了知名主播柴静离婚
后续:多个名人(高晓松、宁财神)出来,有的辟谣其实是普通朋友,有的证实婚变,名人走马灯一样出镜,焦点中的柴静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2012年底
流言5:“央视最穷主持人:柴静”的微博
至今未在北京买房、十多年一直住在出租屋里。这则微博的传播面非常非常广,许多不捧公知的人也因为这个微博知道了柴静,许多门户网站把这个微博推上了首页。
我猜测得柴静的火的背后有推广公司在发力,否则哪有那么巧的事:传言为调查真相而失踪,粉丝急得跟什么似的,传言满天飞,你不哼不哈的憋了几个月,才出来澄清你在写书。书写好了,正准备开卖,恰好好多关于你的绯闻就传开,恰好关于你的网帖热炒,恰好门户网站不约而同给你顶上首页。如果告诉我这一切是自然的巧合和实力的结果,我愿意相信,但我无法说服我的智力。不过明星想红都得炒作,这又不是什么丑事。她的粉丝把偶像说成自身实力的厚积薄发,早就火了好几年了就不客观了。
总结:我半个字都没说柴静不好,也没说她没有资格火;我只是解释了同样好的柴静为什么5年前没火,3年前没大火,偏偏2012年火了。我这个答案很不上道,破坏了共和国良心的女神形象,但我自认为回答了题主的提问:《柴静怎么火起来的?》
2014.9更新:
以下是“柴静”两个字的百度指数趋势,在“失踪”之前,除了一个小尖尖之外,几乎就是贴着地走的(数量级单位:千),“失踪”当时翻了90倍,接近10万,“失踪”过后下降,但由于谜底仍未解开,关注度仍数倍于“失踪”前。然后开始澄清,我在写书。接下来新书上市期间,一系列新闻事件不断,热度缓慢释放,持续时间很长。
柴静最近争议挺多的,我也被朋友逼着看完了“穹顶之下”我先说明一下几个我的观点
1.柴静纪录片里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
2.柴静的话虽然是真的,但她只说了一半
3.柴静提出了的办法并不是最有效的办法,最有效的办法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柴静只谈私有化和天然气油气。事实上,欧洲发达国家能源的大头向来是核电,我不相信柴静不知道,我国地下开采天然气的技术还不够,但是核电技术已经没有问题了。柴静放着一个清洁能源的成熟技术不吹,非要吹石油天然气又是什么意思?
柴静一直声称要鼓励私有化,要放开市场。
其实从煤炭行业我们就看的出来,放开市场和私有化的后果是什么。
当年小煤窑遍地的时候恰恰就是污染最严重的时候,因为大的洗煤厂是很干净的,他有一整套的内循环系统,而且因为产量大,成本摊薄,所以很适合上环保设备。小煤窑不行,小煤窑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大量污染。
石油天然气同理,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私营小企业会比国企更干净?
英国的能源结构转型在于北海油气田的开发,使得天然气的价格远远低于了煤炭。英国的转型是市场自然而然的选择结果,不是什么刻意的。
而我国煤炭就是便宜。即使国家大力补贴新型能源,并对煤炭行业收重税的情况下,煤炭还是便宜。比你天然气便宜一半。这种情况下柴静的观点没错,煤炭就是污染大,但是市场根本没有动力就转变资源结构。动用行政命令?这跟大跃进时忽略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又有什么区别?
那我们怎么办?只能等,等国内发现新的油气田,等国内技术进步,或者等国内彻底稳住南海东海局势。
雾霾的主要原因有一个是大量汽车的尾气排放,这个问题环保部门早就说了,广大群众根本不信。现在柴静出来这么一说,大家纷纷表示,我们相信了。这点很有意思
我们不讨论柴静的出身,她的女儿和她的生活习惯问题。
我们只看纪录片,其实跟崔永元的纪录片一样。他们只是用记者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连文科生的视角都不如,因为文科生起码懂得最基本的经济运行规律。
这个纪录片看个热闹就行了,知道她说的雾霾很严重就行了,但是对于柴静提出的解决方法,最好一个字都不要相信,除非你是这个纪录片后面的一大票赞助商
1 最初的最初,她是湖南的一档电台节目《夜色温柔》的主持人。
我没经历过柴姑娘的这个时代,但我看过那本《用我一辈子去忘记》,以及罗刚的一本《角落里的阳光》。90年代末期吧,尚能,罗刚,柴静在湖南本土有着可怕的收听率。如果我没记错,是尚能面试并录取了当年还在上大学的柴静,那时她不到20岁。
她去高校做演讲,底下一群群甚至比他还大的男生激动地一声声高喊“柴静”“柴静”。
当年那群听众是她最初的粉丝,为她建论坛,建qq群,关键字是“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她最后一期节目,我在这个论坛上下载了下来,近期常听,百味陈杂。
人类生来就是寂寞。上个世纪 末啊,深夜广播还有如此交心的信任,如此文艺腔的真诚,我简直不敢相信。节目最后一个带着湘音普通话的男声淡淡地说,“以后没有你的日子,希望酒精可以代替《夜色温柔》吧”——这位吕先生,你现在还好吗?
2 湖南卫视《新青年》主持人。
双旦模式,柴静和王燕。我从这里认识她。
湖卫娱乐立台,但也曾有过相当不错的文化节目,比如这档访谈节目就敢叫《新青年》。
我私人珍藏这个节目和这两位主持人,也是和自己的经历相关,基本上他们为loli时期的我打开了一个看世界的窗口。
毕竟是上星节目,柴静从这里开始被湖南本土以外的观众认识。陈虻应该也是从这里看到她。
王燕也曾去过央视,不过还是回归湖南,声息渐小。多年以后,当我发现是这个王燕主持了那场十多年前的《对话》韩寒,无人可以理解我纠结郁闷失落的心情。
但去了央视的柴静是另一番光景了。
3 央视时期
一直到现在,她媒体人的身份受到业内人士的肯定,甚至一定程度的尊敬。
最初名声大震是很多人记忆深刻的非典采访。
后来还有好几期她手底下的节目,也曾引起争议和相当大的关注度。
北漂这几年,我其实更关注她工作之外的生活。
比如她和老郝老范的闺蜜情,比如她在老男人局里当之无愧的耀眼。
我怎么还记得,当年牛博网,她和刘瑜,刘天昭也是惺惺相惜来着?
更记得,当年老罗和菜头为方舟子决裂,老罗又为了柴静和方舟子决裂?
今天的发布会里,众星捧月式的站位,她身后一溜老男人,很多都是我的爱——但我的腹诽是,就没擦出一点火花咩?
倒不是八卦和探究隐私或者其他,单纯和白岩松一样,喜欢她就希望她过得更好吧。她居然都36岁了。
当然,整场发布会,我最喜欢的是老罗的这句:“我刚才在底下看你,发现你还是和我很多年前第一次见你时一样好看”。赞,还是老罗最精却又最可亲~
so,她是怎么火起来的?
看看这么多年对她不离不弃自买论坛服务器的听众,看看这些愿意为她站台的老男人,看看我在深夜不睡的两三点为她码的字,就都明白了。
聪敏的男人喜欢聪敏的姑娘,柴静正巧就是聪明的姑娘,而且是聪明中的聪明。
通过文字能够初窥一个人的内心,如果你读柴静前几年的文章,会被字里行间的喃喃呓语,随手用典的文采,惊得五体投地,刚想转过身来,对着柴静散发充斥着荷尔蒙的膜拜,却发现柴静早就不这么做了,写的越来越平实,偶尔还有点罗嗦,就像“小学生的作文”,用柴静的话来说,终于能够正常说话了,更有趣的是,这些啰啰嗦嗦的文字,反而能让人感受到更深层更有力量的东西,暂且可以把它叫做智慧。
我记得柴静曾经写过,她年轻时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就是每天傍晚,洗过澡后,甩着还没干透的头发,骑着单车匆匆忙忙的赶去台里播音,19岁,拿着不足300块钱的工资,怀着的却满是新闻梦的心,过了一段单纯而又充实的日子。柴静就是这样,追求着最朴实和本真的东西,一如这几十年来走过的路,如同现在新闻中说的,央视最穷的主持人,北漂十几年还住在租住的房子里,人们不禁问为什么?她的闺蜜老范说,“她太忙了,要读书,要看电影,要旅游。”也是因为认识到生命短暂和宝贵,成功和财富反而不能给她带来安全感。
如此一个玲珑剔透,又能读懂人心的女子,怎能不激起这帮老男人的追捧?可这些又不干柴静什么事,绯闻极少的她,将生命都投入新闻中,03年非典,重症监护室门口,为了采访一位白衣天使和几名患者,她转过身,笑了下,对摄像招招手,就进去了。08年汶川大地震,偶然碰见一户难民,凭着感觉放弃了采访计划,跟着难民过了7天,有什么拍什么,拍出了震撼人心的《杨柳坪七日》。09年采访卢安克,从整个采访到后面陆陆续续的信件交流,我看的出,柴静与卢安克的关系,从采访逐渐向学习转变,而这,很少有记者会这么做。 陈虻几年前说,柴静离伟大的记者,还差了一点点宽容,就为了这一点点,柴静努力了好几年,也正因为这一点点的转变,让我从《看见》这个节目中,解读出了不同的药家鑫案和李阳家暴案,柴静与其他记者最大的不同,并不仅仅是新闻的深度。
其实,细细想来,柴静的生活并没有什么波澜起伏,无非就是工作生活,但这又像股暗流,内地里涓涓流淌的都是温暖人心,网易的跟帖评论中,有一个评价非常恰当,柴静是种力量,我认为,从来、一直都是。
说了半天“我不是想黑她啊”,可事实上还是把她给黑了。
这个答案看似严密,还补充了大数据支撑,但实际上根本逻辑上是有问题的。任何一个人的所谓网络指数趋势都是跟热门新闻点分不开的,随便一个出了丑闻或和耸人听闻的谣言挂了钩的名人,这个指数都会出现类似的上升,这只代表一般大众的眼球指向,与本人品质如何未必挂得上钩。而@孙毓波 则列举出自己认为柴静从谣言和负面关注中获益的情况,并认为
背后有推广公司在发力,否则哪有那么巧的事
这个论调何其熟悉,当年法院判彭宇撞老人的时候,当年方舟子批韩寒代笔的时候,都是”哪有这么巧的事“的论调。这其实就是构陷。
柴静的《看见》我第一时间买了,但并不觉得是本特别成功的书,我觉得柴静很熟悉电视语言,但落在书里成为文字则稍显烦絮。但@孙毓波 暗示这本书的销量高和他构陷的”炒作“存在因果关系则又不大经得起推敲,不知道他经过什么统计来得到很多人是因为之前的炒作才花钱买这本书这样的结论。当然他可以说我没这样说啊,可是文字的暗示含义是明显的,你这样行文我只能说你“不会聊天”了。
我的感觉和@君华 一样,作为一个从新闻调查开始看她的各种节目的观众,作为她博客的忠实读者,我从来没有觉得她火起来过。她认真的做节目,努力接近采访对象的内心,在文字中传达自己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由此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现在她结婚生子,淡出荧屏,我觉得可惜,但也很好。
但她始终是我喜欢的新闻人,要是有人要对她做诛心之论,我还是要跳起来和他辨一辨的。
说了半天“我不是想黑她啊”,可事实上还是把她给黑了。
这个答案看似严密,还补充了大数据支撑,但实际上根本逻辑上是有问题的。任何一个人的所谓网络指数趋势都是跟热门新闻点分不开的,随便一个出了丑闻或和耸人听闻的谣言挂了钩的名人,这个指数都会出现类似的上升,这只代表一般大众的眼球指向,与本人品质如何未必挂得上钩。而@孙毓波 则列举出自己认为柴静从谣言和负面关注中获益的情况,并认为
背后有推广公司在发力,否则哪有那么巧的事
这个论调何其熟悉,当年法院判彭宇撞老人的时候,当年方舟子批韩寒代笔的时候,都是”哪有这么巧的事“的论调。这其实就是构陷。
柴静的《看见》我第一时间买了,但并不觉得是本特别成功的书,我觉得柴静很熟悉电视语言,但落在书里成为文字则稍显烦絮。但@孙毓波 暗示这本书的销量高和他构陷的”炒作“存在因果关系则又不大经得起推敲,不知道他经过什么统计来得到很多人是因为之前的炒作才花钱买这本书这样的结论。当然他可以说我没这样说啊,可是文字的暗示含义是明显的,你这样行文我只能说你“不会聊天”了。
我的感觉和@君华 一样,作为一个从新闻调查开始看她的各种节目的观众,作为她博客的忠实读者,我从来没有觉得她火起来过。她认真的做节目,努力接近采访对象的内心,在文字中传达自己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由此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现在她结婚生子,淡出荧屏,我觉得可惜,但也很好。
但她始终是我喜欢的新闻人,要是有人要对她做诛心之论,我还是要跳起来和他辨一辨的。
今天晚上刚刚听完南方人物周刊一位主笔君来学校做的讲座,其中提到了关于柴静的一件事,当时便想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次柴静被安排去采访一个中宣部树立的典型人物,汪美红。汪美红很年轻时丈夫就去世了,大儿子得了很严重的病,没有劳动能力;除了大儿子之外,汪美红还有一对龙凤胎儿女。17年来她就靠做挑山工养活一家人,并且最后把一双儿女都培养成大学生。
很明显这不是一个有什么新闻点的人物,有关部门每年都会组织上百家媒体去采访这样的人物,记者们都很抗拒,因为这样的采访做出来十分无聊。正好主笔君的一位朋友就是《看见》的编导,负责那一期节目,于是邀请主笔君一起去玩玩,这位主笔也想见见传说中的柴静是如何做这样一位“典型人物”的专访的,于是应邀前往,全程围观。
采访中,柴静问汪美红:“我看之前媒体对你的采访,有一个镜头是你的一篇日记,写你那一天没有去挑山,为什么那一天没有去挑山呢?”
“那天有一位朋友去世了,我很难过。”
“是什么样的一位朋友呢?”
“一个很好的人,平时给了我很多帮助,很善良的人。”
结束。这一段就这么过去了。
主笔君在向我们讲述这一段的时候这样描述:“拍日记本的那个镜头很短暂,拍到那一篇的也就是一闪而过,因为汪美红会把她平时得到的捐款也记到那个日记本上,摄像机本来应该是想拍那个的。柴静提问时我就在想,她问这个干嘛啊,一个朋友去世了当天没去挑山也没什么不正常的。而且她也没有就这个问题进行过多的追问,都是一带而过。汪美红在结束采访时哭了,我也不认为和这一段对话有什么关系。”
对汪美红的采访结束后是对她女儿的采访,在采访汪美红时,女儿在旁边一个稍远的座位听她们的对话。与之前面对面的采访不同,在采访汪美红的女儿时,柴静坐到了她女儿的身边。
讲到这一段,主笔君说,一般记者就会按部就班的问,你有没有觉得你妈妈这么多年很辛苦啊之类的问题,但是柴静是这么问的:
“据我了解,我们的编导同时向你和你的哥哥都发出了采访邀约,你哥哥拒绝了,你为什么愿意来呢?”
“因为我想解开一个心结。”
主笔君又说,问到这,一般记者该问了,什么心结?,但柴静也没有问。
“那你找到答案了吗?”
“我想我找到了。”
这个时候该问是什么了把?——
“我知道你想的是什么。”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和那个女孩儿一样惊讶。
然后,柴静伏到女孩的耳边,轻轻说了一句话,女孩更加震惊了。
这些镜头没有全部呈现在最后的节目中。
后来,主笔君从编导朋友那里了解到,汪美红的那位朋友是山上的一个道士,因为平时很照顾她们家,村里流言蜚语很多。在那样一个闭塞、落后、传统的村落,两代人之间不可能就这个问题进行交流。但女孩已经考上大学了,长大了,她是读过书的人,自己的母亲一方面处在村里闲言碎语的中心,一方面在主流社会和主流媒体上又是那样一个过于光辉的形象,她不可能心中没有疑问。
而柴静可以从之前片子中一个简单、短暂的镜头留意到这位“朋友”的特别,挖出背后的故事,甚至是母女之间心结悄然的产生与悄然的消解。汪美红在柴静的眼中不仅是一个典型人物,一个忍辱负重的母亲,她同样是一个女人。
主笔君说,从这一点上,她很佩服柴静,柴静的红不是没有理由的。
最后贴上这期节目的视频和柴静自己的采访笔记,与主笔君的描述略有出入,孰是孰非留给各位评判。
惭愧的是我认识柴静不久,第一次也是看药家鑫的采访,前一个月才读完看见,在此之前我以为央视的节目都如朱军那样没有太多深度,嘉宾们过来也是走个过场。做采访节目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
采访具有时效性,恐怕很少人会愿意看一个20年前就退休的大家都不怎么认识的某个大人物。
采访有意义性,对于一个事件,我来说乐意看到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于一个人,则喜欢看到他们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他们为什么这么选择,他们的心里话是什么?造成他们这样选择的是性格原因,家庭背景还是历史背景等等。而不是简单的说说他们的成就,这些随意百度就知道了。
个人觉得柴静这两方面都做的很好。一来她不避锋芒,赶在每个争议话题的最前线。二来做人物时,我看到嘉宾确实表露出了很多他们不曾说出的心声。在看周星驰的那期节目里。柴静拿那段最经典的"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来暗示他和朱茵的过去。周星驰性格倔强,绝不会承认自己的过错,试图一句运气不好搪塞过去。但到最后被问到重新来一次的话,他坦诚的"就不那么忙了。做些人应该享受的事儿"满满的充满着后悔。
我以为柴静的火是慢慢煨出来的。应该能烧很久。
柴姑娘声音极其温柔,有亲和力,被一位听众称为““长沙夜空里惟一的安慰””。柴姑娘之前写过一本书《用我一辈子去忘记》,01年出版,记录了她94-98年在湖南文艺广播节目夜色温柔的点滴,当时这档节目被称为“长沙夜空里惟一的安慰”,实至名归。
我收集了一些资料,现提供下载:
http://t.cn/zjMnw4S该书PDF版和TXT版,以及随书的11段录音
介绍一下录音:1追忆;2忆童年,万芳的歌;3法国电影,关于妓女;4岁月感叹;5谈毕业;6为陌生人掉眼泪;7小贺的逝去;8母亲节,我生命中的三个疯女人;9那年错过的男孩;10柴静三年回顾,关于时间和记忆;11最后一期。柴姑娘当年爱听郑智化《用我一辈子去忘记》《让我拥抱你入梦》
(由于柴姑娘明确表示不会将该书重印,所以市面上几乎是买不到原书了,所以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听到柴姑娘当年的声音。)
这是当年我看到过比较齐全的视频
央视10套人物栏目《新闻女郎柴静》
里面有非常详实的数据说明柴静“新闻女侠”的来历,强烈推荐一看!!!
现在是越来越不喜欢这类人,虚假到不行。
今天看个评论,说柴静真诚的让人羞愧。一阵恶心,且不说在采访丁院士的那个视频中表现出的轻蔑无视处处为发达国家考虑的态度。在这之前柴静的黑历史也多了去。不知道现在网上还能搜到不。在采访中利用镜头的处理黑化采访对象,柴静以及她的团队,完全是以道德审判者自居,完全按照自己的价值好恶判断,利用媒体美化自己审判别人。
对,"知性"的柴静当然大家都爱啦。人家是才女人家安于清贫,人家用薄弱的身体去对抗这世界的不公。sb文青最爱这些矫情的东西了。她柴静若是真这样,文青爱她我就把sb两字去掉。
她柴静是主持人是记者?还是演员明星"公知"?
先说那篇文章,在现在看来,只看标题,与很多现在的营销号的文章相当相似,现在我绝对不会点进去看,因为与北京房价相比,大多数记者的工资确实承担不起,承担得起的才应该被关注,就好像白岩松租了二三十年房子一样。而在当时这种文章的附着力是极其大的。而这篇文章的发出时间,是后于她的《看见》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因此答主认为这篇文章的传播,可能是因为由几个微博大v、柴静的明星好友开始传播的,他们充当了这个事件的联系员和推销员,从而使文章开始了病毒式的传播。(关于联系员与推销员,大家不妨想一想,自己在知乎的多少点赞,都是因为关注的人点的赞才送出去的)
其次,当时班里有很多女生喜欢柴静的《看见》,我也跟同桌借着看过,究其原因,一是其文笔的煽情,看哭了很多人,类似于如同小女生们看韩剧和玛丽苏小说一样的泪崩的传染力;二是一定程度上揭露新闻背后的故事,当然这只占很小一部分(来源于我对同学的询问)。通过这个,似乎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答主臆测的结论:是柴静的《看见》的故事性,吸引了如此多的粉丝。
2012年之后,在答主印象中她的绯闻开始爆炸性的增长,比如某某在追她,某某为了她离婚,她去美国生了孩子,etc。
她的电影《穹顶之上》再后来成为了新一轮的引爆点,恰逢国内雾霾严重,孩子出生得病。“新闻人出的电影唤醒国人思考”又称为新一轮的娱乐版头条的噱头。当时答主在高中,生物课上放过这个片子,作为一个理科班,我们很轻松的批驳了其中大部分的观点。
从那之后,柴静越来越从一个新闻工作者转型成了一个类似“明星”的公众人物。柴静好像很像柴玲。
1.长相平凡,但是有很大影响力。
2.性格里都有坚强,率性的成份。
3.特立独行。
视频出来后这几天也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你质疑我,我质疑你。最有名的是知乎的一个数据打脸贴和随后的一个果壳(?记不清)的打脸的打脸。
作为一个看客我非常开心,真的,在某D多年来非黑即白的洗脑下,发展到今天大家都愿意去质疑是件很开心很让我骄傲的事情,因为我感觉到了我们真的在进步。
简单针对评论2句,首先我的答案里从来没有说过我觉得这里的质疑是对的,唯一可能引起没有耐心读完的朋友的误解的就是,我对该视频不够严谨的批评。然后,我把质疑放在这里不是代表我承认它,同时,你们在评论里写的对数据的质疑我也不支持也不反对,除非列出专业文献和系统地分析过程。我把链接(说真的我很怀疑你们都读了这链接,这链接远远不止这一部分,我只是觉得篇幅太长,节选一段而已)放在这里,展示的是别人的质疑,如我开头结尾所言,是为了说很多人都学会了质疑,我表示很开心。
我的答案是展示事件发生第二天出现的质疑,没有一句话是表示我认为观点里的质疑是百分百正确的。发出来就是为了让更多人思考,从而向真相考虑。
至于某个人在还没弄懂我的答案就开始口出不逊,我只能呵呵。我评论里贴出的任何一个观点,只要他不是出于哗众取众的目的,而仅仅是出于想表达自己的意见的目的,都不应该遭到辱骂。
最后针对那个口出不逊已经删除的评论,柴的视频用了很多心理学上的暗示和persuasion,这个我会改天细细分析,这个视频本身做的很聪明(中性词)。
如果大家还愿意想看我自己的点评,我过段时间会po上来,仅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浅析。
我欣赏的是这个事件本身,我是说那么多人学会了质疑,学会了向真相靠拢。
这个片子应该拍成呼吁类型的,这样情怀神马的就不会有人太批了。
事实上也只能做呼吁类型的。如果真心想做一个严谨的纪录片,这是不够的。我奉劝真心想为科学做出贡献的朋友们能够多角度思考。目前网上质疑很多,现转载一篇文章的。
关哲:舆情札记|对柴静雾霾调查的赞美都相似,但批评的价值各不同
但片中的专家、机构观点和数据是否有说服力,受到了更大的挑战:
从事财税行业的不愿具名网友W告诉笔者:关键她的结论就是错的。以天然气和新能源取代燃煤燃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秀良心有用吗?一是中国的能源结构决定的(煤储量巨大),二是因为燃煤燃油只要适当集中处理,应用合适的技术,污染并不严重,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北京的所谓雾霾十年二十年之内不难解决的原因。憎恶大工业是中国环保主义的最大误区,事实上以大工业取代小工业才是实现环境友好的唯一途径。中石油中石化加起来大约占全国成品油市场的70%,剩下是各种地方炼油和民营炼油企业。中石化与地方炼油企业、民营炼油企比,那个污染大,哪个品质好?开车遇到两个加油站,一个是中石油加油站一个是杂牌加油站,放心去哪个?
南都记者李靖云表示:我国的油气储量和可开采储量是两回事,大量的点状分布,开采非常困难,成本很高。过去搞过石油大进军,到处搞油田,结果是什么可以去查纪录。至少前些年四川的小油气井出的那一系列事故足够触目惊心了。如果遍地开花式开发,污染会呈什么样水平?还记得四川的小井事故吗?
一位不具名网友说:错误太多,说几条一眼扫到的:1、引用陈竺的数据未必就权威,上海的阚海东和环科院王金南应该有相关数据,你们谁拿到了;2、在吸烟率这么高的现实中,肺癌数据没啥意义,充其量也就是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拜托你们分清楚发病率和死亡率;
如何解决雾霾?指望开发天然气和减少汽车可行吗?《大目标》作者任冲昊表示,“还是修核电站靠谱,北京都有核电站,我们大热河省先来俩。”
重阳金融研究院贾晋京研究员的看法独树一帜:如果是要蓝天的话,柴静还没有涉及雾霾的核心问题。雾霾的最重要的成分其实是水蒸气。是水蒸气导致几百种各类成分结合成气溶胶,成为观感很差的雾霾。要减少雾霾,关键是减少水蒸气。要减少水蒸气,只有减少水的使用以及人口量。要是为了健康,那确实要按柴静说的减少汽车尾气、工业污染排放。但是这里有个问题:这不会减少雾霾。再概括一下:减少水蒸气会带来蓝天,美国之所以有蓝天就是这个原因。但这并没有减轻环境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只是水溶胶少了罢了。减少工业排放,会有利于健康,但不会减少雾霾,不会带来蓝天。
不想讨论目的,因为这个太复杂,仅从结果来看,她的确呼吁了这个话题,那么现在有专家质疑,为何不可?这难道不是民主社会的日常吗?
对于柴静“苍穹之下”纪录片的一点看法
柴静“自费”“百万”拍摄的纪录片“苍穹之下”,我个人还是很赞赏此类曝光和批评的纪录片多多出来,就算是一个彻底的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所为,也能接受,更何况只是一个仍然是黄皮肤黑眼睛的“老外”呢。但是柴静在这两会期间推出此片动机不纯,有绑架民意之嫌,下面的我的分析。
1.柴静的孩子得肿瘤明明与她吸烟和自己是高龄产妇有关,然而却用孩子打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最柔软部分,瞬间把大加的情绪调动起来了。与雾霾基本无关的肿瘤竟然在开头给了一个让人印象极度深刻的特写。又用了及其”暧昧“语言阐述出来,不摆明了想让观众认为肿瘤的罪魁祸首是雾霾,为我所不齿。
2.丁仲礼院士的一句话说得好,排放权就是发展权。“世界工厂”从西方国家搬到发展中国家,污染严重的低端制造业大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如果说把西方的“蓝天”治理成果说成是节能减排的“主要”“关键”原因,那就是把人当傻子了,朋友圈里就有一堆傻子。欧美西方人吃饱喝足了对发展中国家指手画脚,不顺眼就来个“斩首”“颜色革命”,就像这次俄罗斯枪击事件,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不是普京干的,但总有些煞笔忘本。“橙色革命”才过去1年,“苏东巨变”还历历在目,俄罗斯人还是这么不长脑子。
3.我们如何才能摆脱西方的控制了?只有工业化!虽然工业化会带来雾霾、污染、破坏。但如果没有工业化,你只有被吃、被杀、被奴役。100年前我们的天也是蓝的,河也能摸到鱼儿的,但地上的血是红色的。
4.《穹顶之下》中间有一大段,她反复围绕着两个字眼对大众洗脑:一者“(政府)投资拉动”,一者“央企(两桶油)垄断。把中国环保问题,剑指国有资本垄断,配合华尔街给国企开出的“药方”,再加之“两会”的时机,很默契的嘛,她想干嘛?想来一场“雾霾革命”呵呵
5.就算有人说我“五毛”说我“阴谋论”说我“工业党”也好,我对此坚信;国有资本必须垄断能源行业,保证国家能源安全。
此文为我的一点浅薄看法,如有不服请反对加没有帮助。
缺点:1、它哪里是个纪录片,难道不是演讲?或者像TED的那种公开课。
2、左小祖咒的配音太出戏
3、部分剪辑跳跃了,好几次说“0”的时候有剪辑问题
不过以那样的成本,能够做一部片子唤起公众对于环保的关心,甚至推动社会改变,产业升级,这仍是一件好事。这个片子就算有再大技术上的问题,就它的作用而言还是个好片子。
ps:我不是柴静粉,相反我挺讨厌她的,但我还是觉得她做了件好事~
刚刚刷朋友圈还有一些意见,先补充了,看法来自老冰,非我原创,讲到了片子中的一些细节错误。
以下部分原文:
老冰就想在这里谈几个当时就触动了的小问题,这都是小问题,但是这些小问题其实并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这些小问题,柴老师的这个片子会更有说服力一些,而如果更加敬业一点的话,这些个小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首先,是柴老师的女儿的胎儿肿瘤的事,这件事在整体上能烘托气氛,因为能给人一个“雾霾造成了胎儿肿瘤”的印象,使得观众不知不觉地同情柴老师,但是这里有这么一个问题,就是柴老师自己也知道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办法确认雾霾和胎儿肿瘤之间的关联,这样的话去谈他干嘛呢?
第二,“伦敦1953年的颗粒物的平均浓度超过欧盟标准的10倍”,那时候有欧盟吗?连欧洲经济共同体都是1958年成立的,拿1993年之后成立的欧盟标准来衡量1953年伦敦的空气质量似乎不太合理。
第三:“在你们江苏,每三十公里就有一家发电厂”,江苏的政府监管力度是属于最好一类里的,怎么可能呢?
实际上这个“三十公里”的说法出于去年两会时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的一段发言。
刘振亚的发言原文是这样的:“特别是近年来东中部地区雾霾严重,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目前京津冀鲁、长三角地区单位国土面积煤电装机分别是西北地区的13倍、26倍,沿长江平均30公里一个电厂,从南京到镇江平均10公里一个电厂,严重超出环境承载能力”。
刘振亚的这段话就不太有说服力,比如从武汉到南京600公里长江,有20个发电厂吗?而柴静老师再一次加以改造,成了“江苏省内”这就不应该了。而且从“长江沿岸”到“江苏省内”就是从直线概念升级到了平面概念,这时只能说“每平方公里多少”,而不能还说“隔多少公里一个”了。
说到平方公里的概念,老冰对于柴静老师的“上海每平方公里烧10公斤煤”这句话还是听不懂,应该是缺了一个时间在里面吧?
另外,“八十万辆汽车排起来能从北京到深圳打来回”也不对,实际上一般的乘用车的长度是4.5米,排起来也就只能到衡阳吧?
这些都是小事,但能认真一些,没有这些小问题不是更好吗?
有同志说深圳到北京的距离是2100公里?我网上一查,有人说是2100,有人说是2300,有人说是2800,我已经快跪了,铁路又说是2100。。。至于朋友圈最近刷柴静抽烟导致孩子肿瘤,开大排量车的问题,我决定不纠结这些细节了。。。但我又不想把老冰的话删掉,那有种自己打脸的感觉。。。所以如果要看我的个人意见的话,就看第一部分吧。。。那是我的真实感受,只是可能不那么高大上吧。。。从这件事中我觉得以后回答问题还是不要引用别人的观点了,打脸好响。。。嘤嘤嘤。。。总之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反抗雾霾吧,以我的性格应该不会打举报电话,我只能学学骑自行车了(不会骑车只会开车的人好悲伤)
抨击雾霾的人多了,如此系统华丽的攻击是第一次,这片子要说只花了100万我是绝对不敢相信的,你看看片尾的工作人员名单,看看采访的路径,就当几十号人旅游这么长时间你算算成本,不说片中无数大拿的车马费,故事讲的的确很漂亮,问题是柴静的动机是什么呢,真是为了打击雾霾么
要说为了孩子,可引起肿瘤的真是雾霾吗,你真像雾霾的论据一样经过专家的证明了么?其次到底得的是什么肿瘤,是因为雾霾还是什么其他原因?作为编排这么精美的节目,这绝对不是失误,不讲明白是因为它只是一个煽情的引子
具体原因朋友圈里都有说
一个女人,发自善心,花了100万,拉动了30家涨停(28家A股涨停,两家环保B)环保股集体打板奉献给A股股民几十亿市值增长的逻辑,股市风来了就是故事,风走了就是事故。
这是大家都能想到的对吧,100万股市赚几十亿,错了,这依然只是表面现象
真正的玄机在于片中提到的:少煤多气尤其是页岩气
这里我想问一下,能源解决方案很多,为什么不是水电风能核电太阳能呢,为什么非要私有和放开管制,而不是加强管控问责呢。
这里面有深刻的国际背景,美俄石油大战价格下行,可美国页岩气公司已跌穿成本,产能过剩必然要对外输出,柴不是讲中国页岩气比美国多么,那就要大力开采对吧,可中国根本不具备开采能力怎么办呢就只有从美国进口设备,但中国有开采价值的页岩气其实极少,这样中国花巨额外汇引入的设备和极少的产出就造成新的产能过剩,所以得益者是谁呢,那些因油价下跌亏的一塌糊涂的美页岩气公司,通过煽情一方面打击中国石油压低股价控制企业,一方面压把页岩气危机转嫁中国,这才是帝国主义的真正意图,一石多鸟,大家说高不高明
第二,我不认为一般民众有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多数目前的发达国家都和现在的中国一样,经历过严重污染的阶段。从旧的经验来看,解决环境问题依靠的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经济角度我了解得少,不乱说;但是科技方面,仅我知道的就有不少有机方向和高分子方向的杰出的教授们在进行包括低毒无毒农药、新型电池等研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缓解或者解决环境问题。一般的民众在这方面恐怕起不了什么作用。
问题来了:如果柴静等相信民众的力量,希望通过唤醒民众解决(或者至少帮助解决)问题,那么就不应该通过不准确的信息操纵舆论,这是对民众的不信任与不尊重。如果柴静不是为了唤醒民众,不期望通过民众的力量解决问题,那么她的片子是为什么而拍呢?(笑)
:
在我看来,认为一个媒体人有良知的最低标准是不主动去造假;稍微高一点点的标准是不懂就闭嘴。在《穹顶之下》这部“纪录片”里,她哪个标准都没满足。
我当时看完这个纪录片后,很吃惊,顿时从一个连雾和雾霾都搞不清楚的人升华到了一定知识水平.以前一直都知道中国空气受到了污染,水污染,但是就仅此而已,心想反正活的好好的,怕什么,一点影响都没有. 举报环境污染这种事,有什么用,政府都不管,我们管有什么用.相信很多现在的中国人和我想的一样,世界如此太平,我们生活的如此美好,管不了的事不用关心.
可是,看完这个纪录片后,我的内心顿时燃起了一股冲动的热流,我不在乎着污染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原因,不在乎中国政府是什么样,我只知道我们的环境被污染了,而且很严重,我第一次意识到污染离我们这么近.再望望英国的天,好蓝,第一次这么关注天空,于是我发了条微信问我妈妈,湖南的天空怎么样,以前都没注意过,妈妈说很好呀,发了找张照片过来,我看了看天全是灰白色的,不是蓝色的天.我对我妈说,这哪好了,都没有蓝天.是的,天空不再蓝,整天灰蒙蒙,我想我回家是不是得用12369来举报举报啥的.
OK,whatever,当我把上次写的东西愤怒的发到朋友圈时,我想应该很多人和我想的一样,呵,真是一个我怎么想都想不到的结果,我被我高中同学抨击了!他说作为一个纪录片,柴静很成功,可作为一个环保科学类的东西,她简直是个笑话!我问为什么呢?他说那种数据就算是我们作为学生交给老师都会被笑的. 我被他说的顿时无法反驳,我不生气他为什么不能理解我,反而我沉下心来想了想为什么一个同样的纪录片每个人看完侧重点都不一样呢.于是乎我把网上很多人对于这个事情的评价都看了一遍,各种各样的都有,可是唯独有一个,也就是我论文想写到的主题,却几乎没有人提及,没有人反驳,我很诧异!那就是言论自由
没出国前,我不知道言论自由这种东西,我只知道很多时候你想说,你想做,家长,老师,不准,所以你不敢说,而且你认为不听他们的就是错的,是叛逆,是变坏的过程.所以久而久之,我们都忘了我们作为一个人类有这一项权利:反抗的权利,自由权利.
想想以前,自己很傻,逃出校门吃东西,就被学校罚,给了处分叫了家长写了检讨,这种事在中国校园里多得数不胜数,校园里充满着各式各样的规矩,不准带手机去学校,不准打耳洞,只能穿校服,各种…以前的我很听话,老师说什么我就做什么,因为我想做好学生,不遵守这些就是坏学生,没有人想当坏学生. 唯一一次反抗,却被惩罚的很惨,再也不敢了.在校园如此,何况一个国家,我们不敢去和国家,政府争论一些事,他们管,我们没资格,没权利去干涉.久而久之,大家都这样认为了.
现在回想起高中的事,我觉得那时很傻,为什么出校门去吃个饭也要被罚,我没逃课,利用正常休息时间买饭吃,怎么了,学校食堂饭菜这么难吃,建议也不让提,提了也没用,为什么,因为学校食堂是垄断,就它一家,你爱吃不吃,还不准你出去吃,为什么,那样学校就没生意了,所以学校定这个规矩,不准私自出校门,不是完全为了你的安全着想,就算你点外卖也要被抓,为什么!现在明白了吧…可是当时的我,压根被想到这些,也不知道这些.我只能默默忍受,因为反抗就的挨打,因为反抗就是坏学生.所以我压根不知道,也从来没学过,我有权力可以反驳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很佩服柴静的原因,抛开一切先不说,柴静在我都不敢批判反抗学校制度时,她却都干去评判一个国家,多么了不起,我想没几个人干吧.
柴静这个纪录片,里面的说到了很多,看了很多遍后,我总结了下,她说到了什么是雾霾,为什么我们以前不知道,因为我们一直把它当作雾. 它还揭露了很多当下中国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一项环保法压根没有使用过,因为执法人不明;还有环保部门很多时候无权执法,因为比如钢铁产业已经到了他们无法取缔的地步,你要罚款,我不给,你要怎样,你有能力封了我们厂吗.这样嚣张的气焰,不是耍流氓是什么.还有那个制药公司,他什么其他证件都有了,就算它污染了环境,环保部门要罚它,他不给钱,环保部门能封了他们厂吗.说白了我就欺负你环保部门没能力,没实权. 中间还有说柴油货车造假,没有按废气过滤装置,而且环保部门无权罚他或扣押车辆,因为他有证件.造假车没人管,因为他其他部门证件都合格.
可是这样一个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很多人全都忽视了,反而在说柴静是在阻碍中国发展,不关心working class,说她有钱人不能体会老百姓的苦.如果要罚那些工厂,得多少人失业…
我仔细想了想,如果环保部门有能力可以罚款这些工厂,这些工厂肯定会乖乖地交钱,下次再也不敢了.可是正因为他们没能力,就算用查封来吓唬也没用,因为这些工厂知道你不敢,你查封我,那么很多人会失业,而且我们关系到国家命脉,你打狗也要看主人的调子瞬间出来了.可是如果其他部门不同意,比如工商部门,税务局要罚款,看他们敢不敢不交钱.所以现在你明白了吧,环保部本要是能有像税务局一样的实权,我相信污染可能根本不存在.这就是柴静想要说的重点,可是一群文盲看完后竟然说柴静不准让我们烧煤,要环保部门查封污染空气的工厂,查封了得多少人失业呀.
笑死我了,看完这些人的评论后,我一点也不生气为什么他们和我想的不一样,因为他们压根就无知,视频都没看懂,在那里瞎bb…顿时我想到了以前那些革命人士英勇牺牲,全都白死了,因为很多老百姓都不理解你付出了多少汗血,还抨击你,tm都白死了!
柴静的视频里还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石化的垄断,这才是导致这些污染事情的根源.如果没有垄断,那么天然气就会慢慢发展,我们国家可能会进入一个全新环保的时代.这个我无法分析,因为我的知识有限,这个太深奥了
我高中同学说里面的数据是假的,很不科学,我知识有限,所以无法反驳,但至少我到现在为止所说的都还算分析正确.至于这些数据,无非就是告诉我们污染有多严重了,是烧煤的原因,还有汽车的原因,bb讲了一堆,即使数据不对,你又怎么知道不对.或是是对的呢,你又要反驳说这么机密的数据怎么可能轻易拿到,那我就想是不是环保部门提供的呢,毕竟他们也想获得实权,所以帮助柴静.就算退一万步讲,数据全都是假的,是错的.但是你难道没眼睛吗,整天雾霾,好不容易有个晴天,你也看不到蓝天,这难道不是污染很严重吗!况且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污染背后所隐藏的事实,ok!
现在再来看看很多网友们的评论,不用我气疯的反驳了,就送两个字:无知.
讲了一大堆,其实这些都不是我的论文重点,和外国人讲这么多,他们不关心,因为太主观了,他们要的是客观,ok,我现在就来讲讲什么是主观的东西.
大家知道言论自由是什么吗?我相信很多中国人都不能确切地知道.言论自由不仅仅是言语上的自由,它还指文字类的表达,比如书,报纸,诗歌,还有其他类的表达,比如通过电视,电影,歌,甚至一些行为,比如游行抗议.
而且言论自由不是一种自言自语,或者是朋友圈里说说,言论自由是一种公共交流 public communication. 你得有一个平台讲给很多人听,一种交流
所以柴静的纪录片是她的言论自由,但被禁掉了.阻止言论自由的方式很多,之前有人评价我上次写的说柴静的纪录片不是被查封了,是被禁止传播,这也是阻止了她的言论自由.在历史上有很多人言论自由被人干涉.比如我们都知道的哥白尼他说地球是圆的,但是以为这个是他被当时的教皇处死了,所以他的言论自由被禁止了
言论自由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因为不是所有的言论都能自由表达,但是这个界限在哪里,很难判断.
但是我们得知道一点,不论言论是对是错,它能有权力表达,为什么,看完free speech那本说,我觉得讲的太好了. Mill说只要言论不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引起violence,不论对错都可以说. 所以很多色情暴力的言论应该被禁止.
但是就柴静这个纪录片来说,完全可以自由表达,即便他说的是错的,他诬陷了国家,那政府大可那数据来证实自己的清白,这样什么是事实,大家都能自己辩清楚.不证实,反而用查封的方式,那么真相我们永远不得而知.可是柴静的纪录片里还是有一些是客观事实的,比如什么是雾霾,12369电话举报污染,这些知识我相信很多人之前都不知道的.如此一来这个视频被查封,很多中国都不知道这些,我们继续无知.这难道就是一个民主进步的国家想看到的结果吗!不论对与错,柴静的纪录片有权力公开,被更多人知道,只有更多人知道,更多人去探讨,去讨论,事实才会出现.政府禁片是为了阻止了更多人去探讨这个话题,从而让真相永远被淹该.从这一点来看,至少可以看出政府在怕事实被探究出来,想让这个事就此熄火
Free speech allows true to emerge from its collision with errors.
所以看到这里,你还觉得柴静本人怎样,她的目的何在,她数据对与错,她有没有加入美国籍,她女儿的病是不是雾霾引起的,她是不是抽烟,有那么重要吗,现在觉得自己是不是很可笑呢.
不论政府是不是柴静所说的那样,雾霾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引起的,首先柴静得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只有能讲出来,事实才可能出现.
言论自由这个权利活了21年,我才知道. 它很脆弱,如果大家不去保护这个权利,他将永远受到权势的人控制,如此一来,事实是什么将掌握在他们这些人手里,那我们何谈智慧,何谈进步,何谈理想,何谈未来. 无知,愚蠢,压抑,通俗点你是想继续被人虐,还是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认真看了这个片子,就会发现这个片子的主角并不是柴静,而是那些在我国各地,被各种无力感笼罩的老百姓和环保局的干部们。柴静只是一个冷静的记录者,她站在雾霾中,记录下的是环保立法和执法的种种无奈。这个片子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观点的颠覆。在此之前,人们关于环保的讨论都停留在要发展还是要环保的“二选一”的简单思维上。
而看完纪录片,你会发现一个和以前都不一样的结论:经济发展当然有代价,但是代价不应该这么大;工业化当然会带来污染,但是污染不应该这么严重。从纪录片里就可以看出,在很多方面,我们远远没有做到我们这个发展水平所能做到的最好,很多设备、技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都有,但就是做不到位。从国家到企业,我们的环保意识是极度缺失的。
昨天,我在看这个片子时觉得中国还有救,但是今天看到一些评论却觉得中国完蛋了,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你谈环保的时候他在看生孩子。
昨天上午开始,朋友圈里的风突然开始转向,柴静的私生活被扒出来。高龄产妇、抽烟、开大排量车,美国等等关键词充斥。这么用心做的纪录片,很多评论却是集中在对柴静私生活和片瑕疵的议论上,而不是对雾霾的讨论上。那些说片子没有触及深层原因的,现在正是你们站出来写长篇深度探讨文章的时候。那些说片子论据有谬的,现在是拿出科学证据让公众知情的时候。一个席卷全国的热点事件,让严肃的环保讨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关注度,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搭顺风车做多少有意义的事情啊,而你却在扒人家的私生活?
中国的问题,很大原因就是,不做事的人对做事的人指手画脚。
批评是需要的,柴静是个外行人,并不是专业人士,很多内容肯定需要纠正。
但是很多人所做的事情,并不是批评而是攻击。
首先说我认同的两种批评。
1. 没有考虑吸烟增长对肺癌增长的贡献;
2. 有些数据来源值得质疑。
再反驳一下其他几种批评和攻击。
1.“ 从事财税行业的不愿具名网友W告诉笔者:关键她的结论就是错的。以天然气和新能源取代燃煤燃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秀良心有用吗?”以及题主说的“比如说我能直接想到的是,她完全忽略了污染是化的副产品(也是戈尔等人的通病)。大家都不烧煤了,那用什么啊?”
我看了整个视频,怎么没看见柴静说要拿天然气和能源取代燃煤燃油呢?她只说增加天然气的开采量和使用量、开发新能源是减少雾霾的一个办法。哪里有说过要取代了?
难道以天然气和新能源取代燃煤燃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就要停止系能源的研发和应用?
“秀良心有用吗?”这句就属于不要脸的人身攻击了。
2. 美国生孩子。
柴静没有任何一句话把孩子的肿瘤的归罪于雾霾,她只是拿“想要孩子生活在健康的环境中”来引出雾霾问题。
3.如何解决雾霾?指望开发天然气和减少汽车可行吗?《大目标》作者任冲昊表示,“还是修核电站靠谱,北京都有核电站,我们大热河省先来俩。”
核电站是个好办法,但你不能否认洗煤、增加除尘设备的作用,我很奇怪,柴静明明提出了很多条并行的减少雾霾办法,到了这些批评者嘴里,就变成了“指望XXX解决雾霾可行吗”。
4.重阳金融研究院贾晋京研究员的看法独树一帜:如果是要蓝天的话,柴静还没有涉及雾霾的核心问题。雾霾的最重要的成分其实是水蒸气。是水蒸气导致几百种各类成分结合成气溶胶,成为观感很差的雾霾。要减少雾霾,关键是减少水蒸气。要减少水蒸气,只有减少水的使用以及人口量。
这一条只能说有争议吧,咱们毕竟没有数据,也不是专业人士,再讨论吧。
5.
又是断章取义,柴静只提出了反对垄断,怎么就变成了为资本瓜分能源市场鼓噪欢呼?这么不要脸的扣帽子的事真亏北大教授干的出来。
呵呵,有匿名用户用户说柴静是大字报,我看这才是大字报吧。
6.关于限行,摇号,入城费。
柴静已经很清楚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拿洛杉矶举了例子,如何应对车辆多的情况。
总之,有不少批评观点很奇怪,根本没有仔细看视频或者断章取义,这样的观点是批评?
还有什么“女神”、“摇旗呐喊”、“煽情”这种毫无根据的充满攻击性的话,就不反驳了,没必要跟不要脸的人争论。
静这部纪录片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把自己逼进一个死胡同里——即是金钱与环境的选择。孟子说过一句小孩儿都知道的话“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票子还是雾霾?这个问题劳苦大众之间的选择不用说了吧,没几个一日三餐都解决不了的人还能高举环保的旗帜倡导“heal the word, make it a better place”的,柴静能够动辄几百万做这部纪录片反映环境问题也是有雄厚的经济基础的,如果她连生计都保持不了就未必能顾及到这么多了。
再者说现在的环境问题是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西方那些国家也是如此过来的,只不过他们霾的不知东西南北的时候你还在闭关锁国呢。现在他们有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了,那些脏乱差的活儿当然就要发展中国家来做了。而且现在他们巴不得咱们山清水秀呢对么。多扯一点儿,如果以后中国真硬起来了,缅甸就不敢往云南扔炸弹了对么,钓鱼岛也是咱们的了对么。但是前提是要中国硬起来,怎么硬?钱要硬。所以归根结底经济发展是必要的,雾霾也是必要的。我们躲避不了雾霾,就尽量治理它,等我大天朝真正能够在联合国里成个大头儿,就能让更low一点的柬埔寨霾去了哈哈哈。
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学生,我是以一个相对单纯的角度看完这个纪录片的。看过之后,除了有对当前环境状况的堪忧,就是对柴静本人的一种敬佩。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在“挖墙脚”,什么数据错误啊,制作效果什么的,说实话,你们的心思,我不懂,不懂面对这样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你们如何脑洞大开的想到如此之多的“缺点”。同样身为普通民众(不要说因为柴静是名人,太不要脸),当别人在为大家奔走付出时,我们在旁观,当别人将努力结晶与我们共同分享时,你们却在故意找茬。表示不明觉厉,为何?出于嫉妒?(不会这么狭隘吧,似乎和你们没什么利益冲突),或者仅仅是见不得别人好?(那你也真够贱的),抑或是黑名人很有成就感?(那我觉得柴静真不该是你无聊的发泄口,会让我觉得你很可怜)。。。。至于其他更奇葩的原因实在脑补不来。。。。
但是我所知道的柴静只是一个曾经的记者,她不是环境研究者,她做不到在有限资金下做严密准确全面的数据调查(但她所做出的数据也不过是略有瑕疵罢了,似乎压根不会影响到要表达的主题);她也不是能源学家,没有办法准确预估怎样的能源结构最适合中国,她也不过只是表达个人调查研究后的观点(她所说的也都是一些在其他国家实践成功的措施);她只是一个曾经的记者,如何要求她做出没有瑕疵影片,这是一部警醒国人的公益片,不是院线的有特技特效的好莱坞大片。还有关于孩子那一段,各路大神,首先要明确一个大背景——她是一个初为人母的母亲。(个人认为母亲为了子女而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去美国生孩子崇洋媚外,不爱国”(真是受够了)说这话的,真是浓浓的爱国情操啊,怎么就没有点实际的呢?。。。。。。。
问:柴静拍的那个雾霾纪录片怎么样?
答:她的孩子肯定不是因为雾霾得肿瘤的。
问:我问的是柴静拍的雾霾纪录片怎么样?
答:她的孩子是在美国生的。
问:我问的是柴静拍的雾霾纪录片怎么样?
答:她背后有人支持。
问:我问的是柴静拍的雾霾纪录片怎么样?
答:石家庄那年雾霾天只有264天,她说265天,她学文科的不懂科学。。。
苍天啊!终于有个正面回答的!
问:我问的是柴静拍的雾霾纪录片怎么样?
答:我不反对她本人,但无法说服我。
问:咱们应该立即治理雾霾吧?
答:寂静的春天这部书导致DDT停用,疟疾肆虐死的人比希特勒杀的人多!
问:咱们应该立即治理雾霾吧?
答:吸烟危害比雾霾大!
问:咱们应该立即治理雾霾吧?
答:欧美的肺癌发病率比中国高!
问:咱们应该立即治理雾霾吧?
答:农村烧柴禾产生的PM2.5浓度更高!
问:咱们应该立即治理雾霾吧?
答:农村女性自杀率随城市化进展下降。男女比例失调,是因为性别歧视,城市化后溺婴减少,应该强调城市化!
问:咱们应该立即治理雾霾吧?
答:北京污染全国第二,人均寿命81;云南空气质量全国第二,人均寿命69!我希望我孩子生活在北京!
作为一个统计学生我对于柴静的图表表示最大的恶意。
网上我还搜不到那些图表 又是手机答题 于是就说一个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死亡率与致癌物的相关关系图 一个0.11x^3—…x^2…的 右边有一个R^2,最上面一个为0.19第二个为0.98,第三给0.99…
R是range of variation ,也是回归系数,0.19是说做回归后只有百分之19的数据贴合回归线…这数据被她表成红线用夸张的趋势吓人。ax^3+bx^2+cx+d这回归方程真的把我吓到了,完全是醉了,50年前上的regression analysis么?其他黑我大杭州的污染天数 应该是154天而不是200天 杭州市政府说了…同样我对于其他数据保持怀疑态度,而且柴静强调片面正确的方式也太厉害了。关于杭州污染这个问题,完全不只是尾气(而且杭州都有尾气净化装置),杭州一年有多少时间在上海宝钢的正下风口?
其他图表我怀疑有 variable selection和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而且异常严重。对于污染占的百分比我也表示怀疑。
总之这片我看着一股怪味。
但是污染这个问题确实严重…杭州的雨(轻度酸雨)淋到身上会发热发痒…但是我肉身翻墙三年没回去过哈哈。
总体来说柴静作为一个非完全专业人士已经做的非常不错了。
毫无疑问这片有政治力量介入其中,差不多一百万~~我卖书挣的~要是卖书那么多钱 去年的作家收入表她一定在…这个其实有一本她的书 看印刷数就可以简单计算。话说一个记者何德何能请得动英国大臣?我国人民群众的单兵作战能力也太大了一点…那个大臣严肃的样子和完全背书一样的台词…
关于柴静立马被黑 私以为是蛤蛤这一系做的事情 简直撕逼大战精彩无比…今天要动中石油中石化 明天也可以摸某房地产法人代表。黑也黑不到点子上 真为我蛤担忧。孩子出生就要切肿瘤 你有这条件去不去美帝!去不去美帝切!记者也是个压力大的活,你不抽烟不喝酒的人基本生活无忧啊。普通人有压力会不会想一个人抽根烟静静?这个静静应该不是柴静吧~
最后就是柴静煽情呼吁每个人参与啦~这段可以和新闻联播一拼。
我非常不爽她对待图表数据的不严谨的态度,但是我认为她大点上是对的。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前 必须有人先发个信号 而柴静就是那个被选中的人。
最近这几天被柴静《穹顶之下》刷屏了,忍不住今天看完了,感觉真的很不错,还有一个想法就是“为什么我就拍不了这么好的纪录片呢?”还有就是“为什么我没有这种责任感?”
我很奇怪为什么在看柴静纪录片的时候我能如此之理性,我没有太强烈的感觉认为我要马上行动,我一边看一边想:柴静和她的小伙伴们在拍摄这些视频的时候遇到了多大的阻碍,他们怎么联系到那些‘权威人士’的,拍摄之前他们策划了多久,这个片子 在剪辑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怎么会剪辑成这样子?他们是怎么商量出来的?甚至在看其中某些片段的时候我都会下意识地去判断这是他们亲自拍摄的还是借助别人以前的镜头?而且当柴静在洛杉矶、伦敦采访的时候我都会有一股想要把英语好好学下去的冲动……好吧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关于雾霾,说实话,长期生活在大西北地区,我早就已经习惯了雾蒙蒙的天空,而且确实,我一直以为那些都只是干净的尘土,因为整天被太阳晒着(杀菌),而且确实没有听说过什么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什么呀?我呼吸的空气明明挺好的没有什么异味啊,怎么会被“污染”呢?明明我什么都看不到啊。
是柴静把问题说得太重了吗?在成都几乎一整个冬天都是大雾天气啊,那不是南方正常的天气现象吗?在学校的时候,早上大雾能见度勉强只有一米我们都觉得没有什么啊,大雾嘛,很常见的一种天气嘛,有必要说的那么严重吗?是的,我不觉得严重,甚至我还在大雾天气里面奔跑、吃包子、喝稀饭……我不觉得严重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除了水、食物之外我们的空气竟然也会出现问题!我没有想过是因为我不相信,我怎么敢相信?水、食物、空气这是所有生物生存下去最基本的要素,而在这里,在我的国家,在我引以为傲,满怀信心地相信可以腾飞的国家,在我发誓永远都不会离开的土地上,竟然会出现连生物生存的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这太残忍太可怕了!可是我说这很可怕你信吗?你会相信你现在呼吸道的空气里面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和重金属吗?你是不是也不会相信这些有害物质会在空气中相遇后进行化学反应?因为看不到啊,怎么就会化学反应呢?既然我们现在的情况像柴静说的那么严重,为什么从来没有在网上看到过有关的报道呢?现在网络不是很发达吗?微信微博不是很火爆,他们的传播速度不是都很快么?怎么还没有柴静的一个视频带来的效果好、点击率高呢?
当然柴静在视频中也说了,并不是以前没有相关的报道,而是以前我们都没有太注意。试想一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在中国政治集团极端“凶猛”的时候,类似水污染、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几乎只能是出现在“中央电视台”上面,而这上面曝出的问题,几乎只能是“有所保留”至于保留了多少,那就无人可知了。柴静的视频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反响(目前只以收视率来说)我没有做过太深入的研究,只能自己随便说一说:
1.中国现在的环境问题真的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关键时刻,而大众只知道“雾霾”这么一个表面现象,真正的原因,观众们无从所知,甚至所有人都以为空气质量这么差都是因为化工厂、重工业、发电厂……等大型工厂造成的,也有人知道是汽车尾气让我们的空气质量变得这么差,但是甚少有人知道原来我们楼下的小餐馆、加油站、家里使用的煤炭、公路上跑的货车……这些生活在我们身边,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原来都是让我们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让我们的身体越来越受到癌症威胁的杀手,相比于大型工业排放的有毒物质,这些时刻在我们身边的杀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总是愿意将自己责任推卸的一干二净,而将所有的罪过都推给大家都认为是错的那一部分,最终就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却无辜亏损了那么多本来是创造价值的东西。
在柴静的视频出来后,有很多人是直接开口破骂的。私以为破口大骂的人中有很多是被柴静曝光过的企业或者是老板,有很多是看不惯柴静的人,我能理解,因为不可能让一个人去立刻原谅一个损害自己利益的人,也甚少有人有那种站在理性角度赞同自己讨厌的人的高度自觉。并且,作为一个记着,被破骂几乎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更何况是柴静这种深度报道的知名记者,更是站在了风口浪尖上。但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在这个视频发布出来后,应该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自己与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而不是还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失去理性。说实话,我们的国家从来都不缺感性的人,我们国家最缺的就是理性,当然除了在老人摔倒后要不要扶起来这种事情上,所以柴静用了自己的女儿,用了“我们自己的子女”这些与所有人都密切相关的人来作为全片的情感主线,而不是用我们感受模糊的“子孙后代”这个词。试想一下,在20年前,我们都在作文、演讲里面说我们要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而努力,而建设云云,实际上真的问一个人你为什么要为你的子孙后代这么努力的时候,他可能会一脸茫然, 而如果问一个人,特别是问一个中国人现在为什么要这么努力的时候,他肯定说是为了让我的子女过得更好。所以,柴静的情感主线抓的特别好,在此,也为柴静的女儿的疾病感到同情,也为小公主现在身体的健康而高兴,希望她可以在童年就能享受到以前我们这些人在小时候享受过的蓝天和白云。
2.中国现在反腐工作让国民看到了一丝星星之火。众所周知,中国的各种社会问题,说白了就是政府的问题,就是中国官员的问题。使我们中国人一直以来就是这么“坏”吗?我们就真的只愿意生产劣质的车辆、煤吗?我们就真的不愿意共同努力去为我们的生活做一些改变吗?我们不喜欢蓝天吗?我们喜欢呼吸这么肮脏的空气吗?谁愿意啊!都说我们现在什么不对就怪政府,说我们愤青,但是难道我们真的是在盲目地责怪他们吗?柴静1个小时43分的视频都是在用数据说话,你敢说你没有被这些数据震撼到?你敢说在看视频的时候对我们的政府官员、我们的政府部门的设置没有一丝的抱怨?当你看到那熟悉的“有关部门”、“有关组织”的时候,你没有一种想把人大他们抽筋扒皮的冲动?你以前会把这些部门和组织戏称为“最神秘的部门”。,但是看了这个视频之后你还会有这个开玩笑的心情吗?如果有,那么我只能说你生活的城市空气太好了,请告诉我你是哪里的?我也想搬过去。
3.关于有些人说柴静崇洋媚外的说法,我只想说……请你先查一下什么叫做“崇洋媚外”,作为中国人,首先汉字你得用对。
英国、美国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过我们现在出现的向这些问题,现在他们国家治理得怎么样全世界人都能看到,如果你说你不是“全世界人”的话,那么好吧,实在没办法你就参照这个视频吧,很明显,视频中提到英美在出现光化学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时候,都是采取积极的措施去改善环境问题的,因为确实空气没有墙,你没法挡住他的自由流动,也没有办法用网把空气中的有毒物质过滤掉,所以只能源头治理,源头治理很难吗?中科院的院士都告诉你了只要渐少煤炭的使用量或者洗煤就可以了,为什么我们国家就是没有实施呢?为什么这些在英国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在我们国家就这么难以实行呢?请不要说什么基本国情了,别再自欺欺人,不断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了好吗?我们国家的汽车上没有装DPF,那为什么美国的所有汽车上就能装上呢?是因为人家钱多装得起吗?那你装不起还买什么汽车呀!中国的汽车产业怕自己的利益受损,美国的汽车产业好像不想盈利似的。视频中有一句话问得好“那如果我们搞环保,那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怎么办?”答案是“这是我们应该付出的代价。”所有做生意的人都明白要想把生意做大做强,不付出代价是不可能的,我们的环境问题也是这样,以前我们错了,那现在我们就该为我们以前的错误买单,这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也就别有什么怨言。如果这点代价都不付,那么等你的还在在三、四十岁正奋斗的年纪得了肺癌、肝癌、胃癌而痛苦的时候,你怎么悔过都无济于事,你怎么后悔当初没有为改善环境做出一份微薄的力量都已经于事无补了。所以不要只关注当下了,抬起头,看看前面好吗?不看前面你脚下的路怎么走你知道吗?
4.现在正式两会期间,每年两会前都会有一些事情很突出地暴露出来,今年柴静的《穹顶之下》更是让两会不得不将环保问题提上日程,但是看一下今天(3月2日)的两会特别报道:
中新网:
这是中新网的首页,你有环境问题吗?有雾霾问题吗?接着往下看:
哦!我终于看到了和环保有关和雾霾有关的标题了,但是……你觉得酱紫的标题很醒目吗?从这里你可以看出我们的环保问题被重视了吗?你特么一个意见箱那么醒目,环保问题(好吧,谢谢你还设置了一个小板块专门讨论环保)就这么三个……大哥,没图没真相啊!
再看一下疼讯首页:
当我看到左边有两个字“穹顶”的时候,我简直激动得快哭了,再看一下标题和照片……我只想说……还有没有节操了!《穹顶之下》这四个字对于我们这些看过视频的小老百姓来说是多么沉重,而你!!!!疼讯!!你竟然……你竟然……还有没有节操了!还要不要脸了啊!呼,好吧找到一个“环保”了,但是,我眼神真的不好,你能不能让这个标题醒目一点呢?
我看到啦!我终于看到几乎是和“穹顶之下”这四个字比较贴近的标题啦!!但是请问一下疼讯小编,把这篇放在这个下面是个什么鬼!!!好吧,视频里面也与汽车有关,于是我点看想看看是不是小编推荐了什么新能源汽车,但是……什么啊!下边你要是对这个视频有自己的想法,你就好好写文章然后放在合适的板块好吗?别乱插队好吗?再看一看右边是什么?时尚栏目啊!多少看腾讯新闻的不是本着疼讯的娱乐八卦去的?看见右边的两位美女还素颜,谁还管你什么雾霾!
再找找网易:
为什么只剪了这一个板块?大哥,我也想截一下刚打开网站时候的醒目标题啊,但是“臣妾做不到啊”眼睛看瞎都没有找到与雾霾有关的标题啊。于是就在找到了这么个板块——“时尚”,别急,还找到了一个:
如果我是柴静我会直接哭的……103分钟的视频,就只是让大家记住了“家乡雾霾很严重”吗?……这让家乡的旅游业怎么发展……
还有加拿大的空气好到爆和后面哪一个飞机上的粪便怎么处理,真的会让人产生误会的好嘛吗?加拿大的空气那么好,以至于都不敢直接把飞机上的粪便从加拿大上空扔下去吗!(纯属吐槽)
好了其他的我也不找了,有人说我这些都是3月3号的新闻,而视频是2月28号出来的……唉,如此还真让我不知道说什么了,因为在我看来雾霾、环保至少在我们这20年内是一个一直都要挂在最边上的话题,这不是什么“上头条”之类的无意义新闻,这是和我们整个生活,和我们的生命,我们将来孩子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事情,还没有感觉?那如果说这是和我们的医药费息息相关的事情呢?和钱有关总能让你有一丝心动吧!!!
以上纯属自己看过视频后的一些想法,我自己的感觉就是:
无论柴静的调查纪录片中有什么样的漏洞,至少大的方向我们应该明白: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多么朴实无话而又经久不衰的一句话,要知道其中真的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不论你对柴静有多么羡慕嫉妒恨,请你收起自己的“私人”恩怨,藏好自己的嫉妒心理,既然你没有那么大的社会责任感去花那么多钱、时间和经历去做这个一个调查纪录片,那么就认真对待别人费尽心血拍下的片子,而且你要明白,这个纪录片不是柴静一个人做的!柴静只是代表,你不要因为对柴静有偏见就一票否决为这个纪录片做那么多努力的幕后工作者。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你觉得你对这句话有感觉吗?没有吧?因为没有一个“契机”让你对这句话有感觉,那么现在,在你看了《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之后再看这句话呢?什么感觉?
好好爱护自己吧,爱护自己的身和心,让他们都健康。
柴静请欧美来为国人的幸福出谋划策,为关系到亿万国人前途命运的主张做背书, 欧美的低端制造业完全被中国打垮,还在抢夺欧美中高端制造业市场份额,再任由中国如此发展十年,恐怕欧美中高端制造业都要被打垮,
如果某天小米员工做个视频爆出小米有哪些问题,还请了无数业内顶级专业人士讨论应该如何改革,有些人发现顶级业内人士是华为任,联想柳,奇虎周,魅族黄~~~~
朋友说“柴静她只是要唤起人们来保护环境,你为什么不看到好的那方面,一定得吹毛求疵呢?”
面包里夹着大便,我知道面包是好的,但是如果让我吃掉它,噢,或者只是吃一口外面的面包,不吃里面,我也是不会同意的
想要给我个面包,不管我饿不饿,我都说谢谢,但是你把面包夹上大便给我,你 买表 以为我是瞎子还是以为我是傻啊?
看了《穹顶之下》,对于柴静找个人,我是非常佩服的。至于具体事实的反驳,我也是非常乐意看到的。因为,柴静无非发现了这个问题,试图去解决这个问题,假设他的方案A是不完美的。那么,任何人都可以提出B方案,略不完美。然后,再提出C方案,接近完美。真理,是一个寻找的过程,是一个趋近的过程。而中国人,眼里只有黑白两色,任何话题都能引发迅速站队,从而丧失理性探讨。有些人,对A的不完美部分进行攻击,似乎漠视问题才是正解;有些人,对A方案进行完美化,其实也阻碍了寻找B方案和C方案的进程;于是问题就停留在A方案的初始态,甚至仅仅是对人的八卦辱骂,然后不了了之。极端地说,柴静只是说了环保问题严峻这个事实,哪怕她给出的方案都是错的,那么我们转而去寻找解决方案,而非仅仅整体批判——任何解决方案起初都是不完美的。当然,应该鼓励有理有据、就事论事的具体批评,这个批评是一个个事实的澄清,最好在批评的同时去重建一个方案。批评的同时,重建方案,这才是良性互动批评,这可以视为方案的竞争,目标是解决问题,而非否决方案或个人。一个国家,一个单位也是如此,争论的目标要清晰,是合力寻找答案,而不是搬弄是非。柴静引爆了这个话题,她只是做了个开始,我们如何接力?恰恰令人失望的是,柴静方才把雾霾作为了批评靶子,随后有些专业人士纷纷把柴静作为了批评靶子,却没有更多专业人士从专业角度修正,说:柴静,你退后,让我来接力。
之所以感概良多,就是微观生活中,在单位、公司里,倘若一个柴静出现,总是有人背后捅刀子,由于碍于面子甚至还表面赞扬。在我的企业管理研究里(关注公众号zhihuxiansheng)有这样的描述:“车主把车交给维修员,不修理就赚不到钱,不找出问题就赚不到大钱。而企业里,那些围绕车身转的人可能满身污渍,那些坐在办公室陪老板聊天的人可能喜笑颜开,那么就没有人愿意去修车了,直到问题变成事故。”我们从小受到“平庸教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即使我们有创新想法,都自觉地隐藏。当下创新驱动的经济背景下,地球那边的美国在不断的吸纳全球优秀人才,而我们优秀人才的创新力和主动性却被环境遏制了。我倡导在企业里,“员工不要说同事坏话,领导不要打听下属缺点,只谈优点,只比长处”。我们身边那些说坏话的同事还少吗?那些只见下属缺点的领导还少吗?多少所谓成熟即是堕落?多少所谓人缘就是迎合?
之所以心情沉重,就是宏观国家层面,为中国的思想、思辨悲哀,早在两千年的汉代就有关于“盐铁官营民营”的旷世辩论,可惜没有接力演变为“哈耶克大战凯恩斯”,早早停留在口水战和利益战。时至如今文革遗毒,辩论除了诡辩,还有人身攻击、动机怀疑、道德审判,公众人物引发一个话题,不知冒着多大的风险!当今社会,连基本的理性探讨的氛围都丧失了,讨论不出三分钟帽子就扣过来了,稻草人树起来了,辱骂就开始了,然后跑题了,整个国家基本的逻辑素养都是极为缺乏,谈何思想思辨?我们理应担心下一个柴静是否因此而吓退,然而沉默的世界又是多么可怕!
私怨 & 公共
感谢柴静,一句轻飘飘的私人恩怨,使得我们有机会行使公共话题的讨论权利,尽管是隔靴搔痒,否则仅仅只有被代表的份了。感谢柴静,用自己积累的影响力,哪怕这些影响力是从体制内获得,以私人恩怨的名义,向体制技巧地提出质问。不管怎么说,她解决了私人恩怨,于我们有利,这就是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的担当,她为被污秽的公知正名。这个社会不但需要公共知识分子站出来,更需要公共影响分子站出来,那些有影响力影响社会进程的时候,为何让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孤单呐喊?是的,公知只能发起话题,而“公影”却能影响事件。公知有名声而无权力,公影们像影子一样,不甚知名而具备能量,究其原因就是前者是微小个体,后者是庞然大物,他们或是政策制定的政府官员、或是企业决策的高管、或是政策顾问的学者。新的环保部长,是否可以借此影响事件呢?那些企业、单位能否借此重塑形象呢?那些专家是否借此传播专业建议?这些都是双赢的事情,为何非要对立?社会进步就是这个公知公影互动的过程,我宁愿看到我们可以宽松的讨论公众话题,万一到了私人恩怨就只能是公民怒吼了。
完美 & 瑕疵
鲁迅说: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我不知道为何中国人都有完美主义情结,就像处女情结一样愚昧。在不少企业或单位,经常听到一句话“事情做得越多,错误就越多”,不干事的人不但没有错误,而且可以指指点点。很多平庸的人,用毕生精力去改变缺点,却不去加强自己的优点,最终做了一个平庸的完美人,不敢越雷池一步。社会专业分工促进了社会进步,完美主义有害,任何人在处理一个复杂问题的时候,都很难说绝对的专业,必然有瑕疵。因为有瑕疵,所以我们需要通力合作,相互接力。有的人勇敢担当了第一棒,是否有人接力下去,这考验我们社会的成熟度。公众人物,个人瑕疵是社会必须懂得宽容宽恕,就事论事,尽量少些因人废事。在柴静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不合时宜的涉及个人问题,以私德混淆公德,这样的攻击和批判就有失风度了。
客观 & 主观
柴静使用了视频演讲的形式,短短时间内创纪录的达到上亿播放量,这本身就是自媒体的奇迹。要说意义,更多只是起到唤醒社会对雾霾的重视,我们无需用学术角度去苛刻,她不是环保专家,她是媒体传播专家,只是集合了各类事实和观点。很多人对柴静以女儿为切入口持有异议,其实对于一个广告来说,baby只是一个传播策略,仅仅是策略。至于到底是不是雾霾的缘故,也不重要,它是一个主观的触发关系,并非客观的因果关系。倒是我们后续对其引发的争论,事实的争辩就拿数据,论点的争辩就谈逻辑,情感喜厌则是自由,别混为一谈。我欣赏有些站出来为柴静辩护的专业人士,尽管情感上依旧不喜欢柴静的采访方式和个人形象。遗憾的是,大多数停留在喜厌层面,至今这些事实争论我依旧不清:油品标准是否企业主导、烧煤和汽车尾气导致雾霾的轻重、我国油品质量情况、家庭洗煤和集中洁化煤的成本、治理雾霾的代价和不治理的代价多少、雾霾对健康的影响程度;至今这些论点争论我依旧糊涂:天然气垄断还是市场的利弊、当下阶段治理雾霾利于经济还是阻碍经济、煤炭主体能源的中国是否该减少煤炭使用量、控烟和控霾哪个更重要、是否还需要补贴亏本的钢铁企业、政府如何执法解决监督不力、如果通过改革解决雾霾。尽管我有自己的观点,但仍看不到更多圈内“公影”人士的参与,任由公民猜度。
议论& 辱骂
最后,从这次传播事件来看,我仍然对中国议论感到悲哀,好端端的一个议论,很容易变成辱骂。如果把真理分为三个要素:事实、逻辑、价值观,我们既不尊重事实,也不讲逻辑,加之整个国家的价值观分裂混乱,于是议论就沦为辱骂。议论,或者思辨、辩论,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务虚之思维乐趣,二是务实之解决问题。那么柴静的这次雾霾话题,显然是为了解决问题,很多人却借此当做了显露思维优越的机会,对实际问题并无益处。孙中山先生建国的时候,特意将《罗伯特议事规则》翻译为《民权初步》,同《建国方略》、《三民主义》作为建国理论,今天我们不得不佩服孙中山先生的远见。只有懂得理性议论,才有所谓的民权,我们很多人自己不懂得争取权利,当别人为他争取权利的时候,反而投以莫须有的辱骂。《罗伯特议事规则》认为不质疑动机——不能以道德的名义去怀疑别人的动机,理由是:一,动机不可证;二,要审议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某件事,对动机的怀疑和揭露本身就是对议题的偏离;三,利己性是人类共有的本性,在不侵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不为过,指责他人动机毫无意义。著名的捷克作家、总统哈维尔总结了八项对话基本原则:①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②不做人身攻击;③保持主题;④辩论时要用证据;⑤不要坚持错误不改;⑥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⑦对话要有记录;⑧尽量理解对方。希望这些能够帮助我们好好议论,杜绝辱骂。
看到太多无奈的中国议论,如果说我心中的中国梦,就是希望我们中国人养成基本的逻辑素养,练就逻辑思维。在别人冒着风险改变社会的时候,能够良性互动,鼓励自己表达自己的创新看法,激励别人去寻找答案。
别说国家层面的宏大议论,就在生活中的单位里、公司里,面对一些现实问题,能否形成宽容的氛围、正向的激励,对于别人的错误宽容,对于别人的优点赞美,搭建渠道和平台,让那些创新方案可以提议、可以探讨、可以落实。你可以不去思考解决问题,但别站在提议者背后捅刀子。
不要纠结数据,这本来就是一个感性的片子。
问题在于深度,走马观花似的提了一堆问题,煤的问题,油的问题,国4的问题等,都没有思考解决的方向。 这些东西谁不知道?需要你提醒么?
真想做点事情,不如好好做一个科普的片子,雾霾怎么形成,有啥危害,怎么预防给大家看。
只不过是把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重复一边,并且加上了某某专家说,某某官员说。
柴静视频的原话是:“过去30年内,我国的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虽然吸烟和老龄化仍然是这个数字的主要因素,但细颗粒物明确的致癌风险,越来越得到重视。2012年,PM2.5被列入监测范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随着收入增加,信息透明,人们对环境的期待越来越高。”还画出了曲线对比,也给出了因子公式。当然这个曲线就是那位说视频有科学错误和造假的作者第六条的那个曲线。我觉得相比李博士起码柴静要严谨一些。不会没看清楚,听清楚别人说什么就有理有据的论证别人的错误。而且《穹顶之下》讲的是雾霾,你非要责怪我没关注吸烟的危害,这个逻辑有些流氓。
所以,我想如果李博士把标题换成:除了雾霾,还有不可忽视的问题待你我关注。他势必更值得敬佩,因为在这个视频发出引起反响后,大家最需要的其实是对诸多社会问题解决方式的理智探讨,包括怎样寻求环境和经济的平衡,也包括吸烟问题,老龄化问题。我们也更缺乏这种探讨,而不是为了批评而挑刺。
下面把李博士的原文放上来:
柴静的《穹顶之下》无疑是一部好作品,把雾霾的根源说的很清楚,大部分治理措施也提的很好。但是关于雾霾和癌症的关系这个部分,是可能给大众造成误导的。甚至可能在公众中间造成过度的恐慌,必须加以解释和澄清。
雾霾致癌目前是没有被医学证实的,只能是说可能存在关联性。柴静所说的:中国过去十年肺癌发病率上升300%以上,这是事实,但是主要原因不是空气污染。相反的证据就是:在世界上,空气质量越好的国家,癌症发病率越高。印度和中国这种发展中的污染大国,癌症发病率从来没有排进过前十名。
全球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前十名是哪些?2011年英国发布的数据:
第一名:北欧的丹麦,地广人稀,空气极好,安徒生童话的诞生地,癌症发病率每十万人325人
第二名:英国旁边的爱尔兰,空气比英国更好,因为那里工业更少,柴静在《穹顶之下》里面重点表扬了英国的雾霾治理水平,癌症发病率每十万人317人
第三名:澳大利亚,大家都知道哪里空气好,地广人稀无污染,癌症发病率每十万人314人;
第四名:澳大利亚旁边的新西兰,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癌症发病率每十万人308人;
第五名:比利时
第六名:法国
第七名:美国,每十万人300人
第八名:挪威,在丹麦旁边,《挪威是森林》大家都知道,那里绝对木有雾霾,癌症发病率每十万人299人;
第九名:加拿大;
第十名:捷克,每十万人295人。
中国大陆地区排名第几?50名之外,只有每十万人211人。
再来看,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前十名:
第一名:青海;第二名:宁夏;第三名:甘肃;第四名:江苏;第五名:上海;第六名:浙江。
污染最严重的河北排第几?第17名。
北京排第几?第23名;天津第22名。全中国只有30个省市自治区,北京排名接近于倒数,是我国癌症发病率最低的地区之一。
这个排名是不是让人很吃惊?全世界癌症发病最低的地区在哪里大家能想到吗?非洲。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是什么?肺癌。全世界都是这样,癌症发病率高的国家肺癌发病率也高,呈现正比例关系,不是中国独一家。
有很多媒体说中国肺癌或癌症发病率世界第一,这都是错误的。中国只是发病数量世界第一,因为我们人口数量最多嘛。发病率排名前十的国家人口加起来也不到中国人口的一半。但是为了宣传污染的危险,很多媒体故意混淆了发病率和发病数量的区别,这是不对的。
要理解这些数据,就首先要搞清楚,癌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病?
癌症,就是恶性肿瘤。就是身体里面的细胞不受控制的增长,长了很多肿瘤出来破坏了正常的人体组织。肿瘤增长到一定程度,人体组织就不能正常工作,人就死亡了。目前除了乳腺癌等少数癌症外,绝大部分癌症都是无法治愈的。所谓“存活率”“治愈率”都是假的,不过是“五年存活率”或者“三年存活率”的简称,就是被检查出来之后如果活了三年或者五年以上,就算成“存活率”。发达国家的癌症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但是存活率高于发展中国家,主要原因是他们经常体检,能够更早的发现癌症。仅此而已。现代医学手段不能治愈癌症,充其量只能延长患者生命一年两年。
和癌症发病率相关性最高的不是抽烟或者接触什么致癌物,而是年龄。年龄越大癌症发病率越高。中国建国以后,癌症发病率直线上升,不是过去十年才这样,每年的癌症发病率都在上升。中国每年新发癌症数量长期位居世界第一。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人均寿命在不断的提高。越来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癌症发病率,发达国家最高,非洲这些穷国最低。所以,空气质量越好的发达国家,癌症发病率越高,因为一般来说那里人均寿命都会更长一些。中国建国以前人均寿命不到四十岁,那时候几乎没有癌症这一说,因为人在四十岁之前的癌症发病率极低。
所以,柴静在《穹顶之下》说中国过去十年,肺癌发病率增长了300%多。这是事实,但主要原因不是空气污染,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导致了我国的人均寿命上升,大家可以活得更长了,老年人比例更高,所以癌症(包括肺癌)的发病率就迅速上升,正在接近挪威、美国这些发达国家的水平。什么时候中国的癌症或肺癌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一了,那是中国的骄傲,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因为那说明中国的人均寿命已经超过发达国家了。癌症发病率越高的国家,生活质量越高、医疗条件越好、人均寿命越长,这是基本规律。三十年前,癌症在中国是罕见病;今天,癌症已经成为常见病,不是因为我们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来发展了经济,而是经济发展延长了人均寿命,从而提高了癌症发病率。
在中国,人均寿命最高的地区就是长三角,上海、浙江、江苏这些地区,所以这些地方的癌症发病率位居中国前列,肺癌发病率也比污染更严重的京津冀地区要高。至于青海甘肃这些地区排名第一,则主要与饮食习惯有关系,它的胃癌发病率并肺癌还要高,吃了烧烤的牛羊肉、含盐量极高的熬茶等造成的,属于特例,也主要跟环境污染无关。那么为什么同样生活习惯的西藏癌症发病率比宁夏、青海、甘肃低呢?因为那里是高原缺氧地区,人类平均寿命天然的要低于低海拔地区,目前只有67岁,比全国平均水平低接近十岁。
癌症这种病的核心,是人体组织自我修复的DNA信号发生错误导致的,并非免疫体系受到损害的结果。这是它目前无法被治愈的核心原因。千百万年来,我们人类的器官组织,从小孩长到大人,都要不断的增长,而且总是难免会受到各种损伤损害,如果不能重新生长部分组织出来,那么就很难长时间的生存。比如皮肤被刀割破了,过一段时间就会自 己长好,就是这种恢复机制。但是这种信号有时候会出现错误,不该长新东西的地方,长出来了新东西,这就是肿瘤。良性的肿瘤就是长到一定程度自己就不长了;恶性的肿瘤就是会不停的生长。
所以,癌症的本质是人类在自然进化中为了成长和延长寿命而制造的一种“均衡”。一方面,要保证受到损害的机体组织能够重新生长,就好像一栋房子修修补补能够继续使用一样;另一方面,这种修补机制又不能失控。这就是一个权衡利弊的问题,修补机制失灵了,随便割破个血管人就死了;修补机制太强大,就会长出一些不该长出来的东西。
由于癌症来自于人体组织自我修复的DNA信号,所以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不能杀死癌细胞的。因为癌细胞不是外来的病毒,而是身体自己长出来的,它跟人体的正常细胞没有区别——或者说在我们的免疫系统看来,它们是没有区别的。所以人会不会得癌症,跟免疫系统的强弱关系不大,身体很强壮的人,也可能很年轻就得了癌症去世了;身体很弱的人,也可能活到九十几还是不得癌症。癌症到底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人类医学迄今为止是解释不了的,更无法阻止。
总之,发生癌症的这个修补机制,我们的身体必须保留,这是几百万年自然进化的选择。既然保留了,它就会有失控的可能性。如果这种失控的概率是每年百万分之一,那么一个人只活40岁,他得癌症的几率就是百万分之四十;如果一个人活80岁,他得癌症的几率就是百万分之八十,甚至更高。对一个国家来说,它的国民的癌症发病率,就跟人均寿命直接相关,人均寿命越长,癌症发病率必然越高。中国过去十年癌症或肺癌发病率快速上升,肺癌新增人数世界第一,这些主要原因都是人均寿命提高,不是空气污染。要想降低癌症发病率,很简单:不要发展经济了,把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降低到非洲的水平,回到农耕社会,天天绿色无污染,人均寿命回到60岁以下,马上就可以成为世界上癌症发病率最低的地区。实在不行去西藏呆着也可以,高海拔严重缺氧,生理功能过早衰竭,活到六十几岁就死掉,也不容易得癌症。
总之,空气污染、雾霾跟肺癌发病率是有关联的,但是关联程度远远比不上年龄和吸烟,而且这种关联机制现在医学上不能证实,不是柴静用那个动画小短片能解释的。我说的意思,不是说不要治理雾霾,而是告诉大家:不要恐慌,吓得不敢出门了,干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只要你不抽烟,在北京现在的空气条件下正常的生活,你和你的亲人的肺癌发病率不会像柴静说的那样增加百分之好几百。
由于医学界尚无法对于癌症发病机制给予准确可靠的解释,所以,避免癌症只能是一个概率问题。从概率的角度来看,如果真的想让亲人或者自己不得癌症,那么做到以下几点,都比你逃离北京、逃离中国能够把你的癌症发病率降低得多得多:
第一,年龄是决定因素,这个谁也不想少活十年八年的,为了不得癌症去自杀有点说不过去,所以就不要去管它了,听天由命吧;
第二,抽烟是仅次于年龄的,跟癌症发病率直接相关的东西。一个不抽烟的人,生活在北京河北,癌症发病率一定大大低于生活在挪威新西兰的抽烟的人;
第三,肥胖是第三名的跟癌症相关的因素。所以要加强锻炼,节制饮食。雾霾太严重的时候确实不适合出门,但是如果有一点雾霾就在房子里呆着不出去,在家养膘,癌症发病率反而会大幅度上升。应该是选择一个合适“度”来选择是否外出锻炼,轻度的雾霾对身体的损害可能少于缺乏锻炼对身体的损害。还有就是房子里面的PM2.5只会比室外轻微一点点,不是说呆在室内就没有PM2.5伤害了,就算用空气净化器效果也有限,因为PM2.5的直径很小,可以轻松穿过门和窗户的缝隙进入室内。柴静那种雾霾天就把女儿关在屋子里的方式不可取,太极端了。
第四,健康饮食。少吃烧烤、腌制、辛辣的对胃肠道刺激很厉害的食物。青海甘肃地区的癌症发病率证明了它们可能是仅次于抽烟和肥胖的致癌因素。我国中西部地区爱吃辣椒、腊肉的四川湖南等省市直肠癌胃癌发病率也很高,总体的癌症发病率高于北京河北地区。
在中国,京津冀地区是各种癌症发病率比较低的地区,主要就是因为这里不是烟草主产区,由于空气干燥,吸烟的风气也不如南方潮湿地区那么重,然后吃辛辣腌制的食物也比较少。相对而言,从癌症的发病率来说,这里其实是中国比较“安全”的地区。你为了逃避雾霾跑回四川湖南去生活,狠吃十年辣椒;或者跑回大西北去,天天大口喝酒大口吃烤羊肉,癌症风险更大。
所以,如果你能做好我前面说的第二、第三、第四条,那么每一条都比逃离雾霾对你和你的亲人个人健康更有好处。雾霾需要治理,生活还要继续,我们不能等到没有雾霾了再来呼吸,不能等到没有雾霾了再来享受和父母儿女的天伦之乐。各位,理性看待柴静所说的污染与癌症的问题,且行且珍惜吧。
作者简介:李晓鹏,经济学博士,著有《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一书文章首发在李晓鹏的新浪微博。
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这句话是我在看完完整的《穹顶之下》和网上部分对其评论的观点之后感触最深的。首先,我认为柴静是一个记者,《穹顶之下》是一部纪录片,所以,我对于我从这个纪录片中认知到的关于雾霾的认识是一个震撼。柴静花大力气做的只是让我们知道雾霾与我们息息相关,就这一点已经足够让我对她保持一种敬意。因此,我在此用一种客观的态度来看问题,我不知道关于她的私生活和这部记录片的相关性,也不知道数据造假是谁提出来并且以一种什么心态提出来的,我只知道,我确实生活的这个世界,在这种雾霾的围绕下,这是事实,谁来反对我就知道我不用再说话了,《穹顶之下》的重点是雾霾,那些顾左右而言他是何居心我不明白,也不需要明白。网上有太多的国人喜欢看热闹,跟风,随意评论。但请你们理智一点。我虽然还是一个学生,并且是一名文科生,我不觉得作为一名文科生揭露这个问题有什么不对,那些理科生的不做,我们做出来了为什么还要被这样用来作为借口来批判。回答有点语无伦次,但是这是内心真正的想法,至少我做出的是我的判断,而不是被舆论绑架的莫名的声音,不喜勿喷。
首先,现代社会中对某个声音产生异见,这是正常的。如果一边倒认为某个意见只有对没有错,反而是不正常的。
其次,我自己认为,并不是对柴静的所有质疑都是合理的。甚至,对她的大部分质疑都是不合理的。
而我认为出现了这么多不合理质疑的原因如下:
因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信息流动是(基本)自由畅通的,所以关于社会话题的公众意见其实很容易形成。当局甚至允许这些公众意见对政府现行政策进行严厉的批评。
但这些意见在进入社会实践时就会遭到现行制度的有效拦截,也就是说,公众意见一般只能停留在网上,作为一种声音而存在。至于这种声音对改善现实起到多大作用,大部分人不太清楚也不太关心。
(以上并非我的一家之言。哈佛大学Gary King的一项研究已经表明中国的censorship在鼓励公开批评和防止造成群体性事件上起到的双重作用。)
因此,这种制度造成的现实是:网络上一旦引发一个热门话题,那么会马上形成为数众多的关于它的公众意见。但公众意见一直都仅仅是公众意见,一批有共同意见的人(我称之为意见群体)缺乏如何在实践中与其它意见群体寻找共识、达成妥协、共同推进现实改善的经验。
说句实在话,单看网络上各种议题的热门和开放程度,我都会有中国人舆论自由程度跟西方相差不大的感觉——我们有我们的政治雷区,他们有他们的政治雷区。
但是,我们网络上大多数意见群体的习惯是,任何话语出现之后,马上对它进行一个立场判断。有哪里不符合我意见的,或者有哪里符合我敌对意见的,马上定性:这是五毛/美分/理中客/情怀党/工业党/小清新/文科生/理科生……
这一类的典型代表比如这一篇:柴静、雾霾与膣,连看都没看柴静的视频,就将其归为情怀党,然后洋洋洒洒千言论述工业化对人类历史的进步性。对柴静的核心论点连提都没提。
再比如这一篇:为什么《穹顶之下》没有说服我?比之前的那一篇好一些,至少看过了柴静的片子,也提出了合理的疑问。但它依然不是对柴静观点客观全面的评价,而只是摘取了有利于己方论点的漏洞加以质疑,然后再次强调自己赞同的某个基本原则:靠情怀解决不了现实问题,还是得理性看待。但在提出这个原则之后,依旧不给(给不出)解决方案。
我把这类人称作“立场性质疑”,说白了,立场先行。我认为区分“立场性质疑”和“合理辩驳”的关键有两个:
1)它是不是认真阅读并全面理解对方表述的内容,抑或,它只是通过攻击对方的道德或知识水平,就抹杀了对方言论的全部价值。
2)在1)的基础上,它是否赞同对方描述的问题存在、是否赞同对方的解决方案、是否提出了自己认为更好的解决方案。
我认为攻击柴静是烟民以及转发柴静PK丁仲礼-高清观看这一篇的质疑者满足不了1),而大部分站在工业党立场上质疑柴静的人满足不了2)。我觉得满足不了1)的,是脑子有问题。满足不了2)的,是虚荣心作祟。因为你对人家的观点进行合理质疑的时候,你没有必要站在道德高度上把人家斗倒、抹黑,给人家扣上XXX的帽子,你是可以在尊重对方的努力、对方大部分意见的基础上指出对方意见问题所在的。
除非你不是以改善现实为目的,只是以把人斗倒斗臭为目的,那我跟这种人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开个地图炮,我觉得人人网已经充斥了这种人,这种社交平台不衰落没有天理了)
当然还有一类人,比如最火的这个回答:纪录片《穹顶之下》有什么科学上的错误? – Jun 的回答
我把这类批评归为“技术性批评”。这些人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指出柴静的视频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技术性批评”当然是有益的,但它自身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它们经常带着专业性的傲慢,攻击对方知识性表述中这样或那样的技术错误,却无法正面回应如下问题:
1)对方的错误是由于缺乏专业的学术训练还是由于对方的刻意说谎?如果是前者,缺乏到了什么程度?
(Jun的很多攻击都预设了对方刻意说谎,但举不出证据)
2)对方在细节上的技术性错误,对其核心逻辑链条产生了多大损害?(比如把雾霾简单等同于PM2.5,是否有损于视频核心意见的表达?)
3)理想中完美的逻辑链有没有可能建立起来?如果可能,需要的成本又是多少?(比如一些质疑柴静在雾霾和肺癌之间伪造联系的人,能否回答有没有现实可行的办法进行对比实验证实或证伪雾霾和肺癌之间的因果联系?)
4)在解决了所有技术性错误之后,我们到底有没有改善现实的可能?
@Jun 的回答没有解决以上4个方面中任何一个方面的问题。他所有的立场就是:因为你的知识出错了,所以你的一切意见都是没有价值的。
抱歉。一切能改善现实的意见对知识性错误的容忍程度都不能太低。因为公众要求了解的不是琐碎的知识,而是清晰的逻辑链条。因此我认为技术性错误除非完美地说明2)中对方的核心逻辑链条是站不住脚的,否则它就没有多大意义。它除了展现专家们的傲慢之外,对改善现实起不到任何帮助,甚至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补充:我在这里批判的不是技术党,而是技术党的傲慢。我认为这种傲慢,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在实践中与其它意见群体寻找共识的经验”所致。道理很简单:网络上您发表个帖子,实质上是你的ID所代表的虚拟人格,而不是你本人为其观点负责。现实中您跟人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仗着自己在那一亩三分地的知识优势看不起人试试?现实分分钟教你做人。
综合以上意见,我认为,对柴静视频的合理质疑,应该能够解决如下两个问题:
1)她的技术性错误在多大程度上伤害了她最核心的逻辑链。
2)她提出的解决方案有哪些部分是合理的,哪些部分是不合理的,对不合理的部分我们进行怎样的改进之后可以做得更好。
总之,个人认为,所有合理质疑的出发点都应该是:尊重她视频的原始内容;从事实而不是从立场/原则出发;谋求对我们现实的有效改善。
一切不从以上原则出发的质疑都是耍流氓。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个“秀”未必是“优秀”,而仅仅是“show”了出来而已。
对科学、实验、技术稍有涉及的人,应该都能明白一个道理:即使是同行业的专家,只要水平不到云泥之别,基本上不管你写什么样的文章,只要另一位同行心存刻意,绝对都可以给你找出一堆合乎逻辑的问题和质疑来。何况是环境治理这种错综复杂的跨领域话题,就算是从业多年的专家,也不敢说自己的回答能滴水不漏。术业有专攻,这是现代科学细分的必然。
例如知乎上最受热捧的某“技术性质疑”答案,洋洋洒洒数千赞,但其实它本身就无数“技术性”槽点(有兴趣的人可以翻到那个问题下面看看其他同样质疑他的答案)。这样一篇颇有成见的答案被各种疯传,说明大家关心的其实不是科学与否,而是打架群殴。
柴静的视频有错误吗?
有。但在科学事实上没有明显的错误。(这里参照了专业人士 @刘虓震 的说法 )
柴静的视频有预设的立场吗?
有。而且的确鲜明。
柴静的视频有漏洞、不严谨的地方吗?
有。而且不算少。
那么这说明她弄虚作假、为利益集团代言、背后有推手炒作、忽悠广大群众吗?
这个问题,大家各有各的答案,我也不准备在这说服谁。但我个人的观点,柴静视频中错误的部分,达不到我质疑其为人和此视频终极意义的分量。
如果用科学性来打分,柴静的视频大概也就刚能及格;如果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则毫无疑问是满分。柴静是个记者,不是学者,不是专家,也不是政客,她能做到唤起公众关注,能让这么多人参与讨论,就完成了自己的专业使命。摩西分开红海,带领族人走入蜜与奶的应许之地的,却是约书亚。一个人号称或者要求别人十项全能,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内心潜在的偶像崇拜作祟。我不能想象有任何人能在当今中国的环境治理上集一呼百应、高瞻远瞩、无所不知、算无遗策于一身,各国的环境治理史上,也不存在这号人。
经过了柴静这档事,我只感叹在当今的中国想说句话做点事有多不容易。我们的时代需要质疑精神,但也需要开放胸襟。如果总是这种“出头的椽子先烂”的思想作祟,那么最终我们都将成为一群沉默的羔羊。
PS:现在对此视频的批评,绝大部分指向柴的动机不纯和个人诚信,我个人的态度是,但凡结论如此的答案,不值一看,不值一回。因为你对此类言论的追捧,把“如何做环保”这个积极的话题,歪曲变成了“柴静这个人婊不婊”(即使你反对这种言论)。这样一来,这件本来唤起公众意识、很有意义的事情,被消解成了无聊至极的撕逼大战。
我相信无论是关注环保的人们,还是柴静本人,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
二三十年间,我的家乡从江南的青山小河变成了灰蒙蒙的扬尘郊区。所以我特别关注这个事件,到底对两会的环保议题有何影响。在此期间,我也希望能看到更多的专业人士出来,发表真正的见解,不要让这个话题变成又一个速死的娱乐项目。
对利益的敏感,其实纯情怀没有太大问题,问题是涉及到利益。
洗脑片先吓唬你癌症(有人贴了世界癌症发病率和中国各省的排名,有兴趣自己去看),然后片面证据引导,最后给你洗脑到想给你的结论,这些年大家见得太多了(感谢罗永浩)
所以对这种东西有所警惕,看到类似的手法首先会想到利益。
而片子本身问题不少,前面小钢铁难以管理,后面就提倡放开天然气。
给环保要权。
利益导向太明显,或者说过犹不及吧,洗脑手法和明显的利益导向。不由得让人警惕。
如果是80年代这片子出来,估计民众是没有多少反洗脑能力的。
现在各种广告公司公关公司都会讲故事,传销发展了好多年,罗永浩这类朋友给大家普及了洗脑流程。公众有所警惕了。什么事情先看利益链条。
所以质疑就出来了,一句话至少小部分人有抗洗脑的能力了,遇到再煽情再可怕再有道理的说法,先查真假先查资料先思考,然后接受或者质疑 。
我个人认为这是进步,问题有,到底多严重,到底什么药方有效,不是你灌输我,而是我来思考来探索。
批评不自由,赞美无意义,这是一个朋友网站的话。
第一,小清新在知乎混不开的,这是原因
第二,柴静开的药方是私有化··
然而从80年代开始,私有化的东西没有不涨价的·
就去年盐取消了专卖来说,卧槽一块钱的盐已经买不到了····最便宜的都三块五,分量还少了一多半,而且工业盐冒充食用盐的事儿也出来了·
第三,真私有化了,轮不到你啊···肯定是赵老太爷分啊。
第四,我是一个厂子一把手,我把厂子弄倒闭,然后贷款五十万把厂子买下来,一年不到扭亏为盈,肯定有人夸我的你信不信?
柴女神整个《穹顶之下》的核心主题:石油天然气这种国家战略能源领域迅速放开市场化!
做视频讲雾霾空气污染都没毛病,但是柴女神扯了半天扯来扯去煽情得人泪流满面,最终开出来的药方居然是石油天然气战略能源开发市场私有化?难道私有化了空气就会干净雾霾就会退散了?
整部视频里的核心解决方案,暴露出了2.0版柴女神与1.0版柴女神同样无耻的嘴脸。
空气里有雾霾,怎么办呢?政府一步步治理,小清新们觉得太慢,纷纷表示唯有柴女神开的柴女神开的灵丹妙药就能治好了?
看来又有新人不明真相了,来,再来膜拜柴女神为治理雾霾净化空气开出的独家灵丹妙药。包治百病大力丸,一吃就灵!
你们不是想治理雾霾净化空气吗?
视频截图链接:
开•放•油•气•市•场!
明•年•产•量•翻•倍!
这就是柴女神花了一百万资金开的药方(自费的哦),你们敢吃吗?
吃完了这服开放市场私有化的灵丹妙药,结果来年产量储量没增长一倍你找谁去?人家柴女神那时候已经定居美利坚成为美国妈妈了哦。
用优美动人的文字编造出一个一百分钟的谎言故事,主题乃是明目张胆地想要瓜分国有资产,竟然还打着环境保护的道德幌子。岂不见,在柴女神视频中出镜率极高的污染重灾区山西,正是因为开放了煤炭私有化后,被小作坊小矿场给彻底毁掉了环境与安全。矿难事故悲剧频发、矿产质量参差不齐,私有化了的煤老板们,比国企黑心了更多倍。
举个例子,你说自己头疼去看病。
碰到一个医生,给你讲了半小时病因,讲了半小时病理,讲了半小时病情,最后大笔一挥写下了诊断书:该病人脑血管堵塞,需要砍头。
转过身来再满脸温柔含情脉脉的安慰你:放心,没大事,乖乖听话。只要把头砍掉了以后就再也不会头疼啦,么么哒。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2.0版的柴女神说了,只要石油天然气开放市场私有化,肯定就能翻一倍。
谁敢否定?谁就是与所有小清新们为敌!
柴静粉们的招牌语录就是:这么多年,只有柴静她一个弱女子站出来揭发雾霾的真相了!纵使她有千般不对,也不能否定这个划时代的伟大功绩!
你他妈入教被洗脑了吧?CCTV和环保部门搞的雾霾专题节目播出多少年了?翻来覆去一遍又一遍的在电视里放送,您可曾耐心看过一次?呼吁大家少吸烟少开车少耗电的公益广告十年如一日的播,您又曾把它铭记在心里?
不曾。
环保小清新们一边用鄙夷的神情讽刺着朝廷台都是洗脑产物,一边又激动万分的歌颂柴静视频里早在CCTV中讲过的科普内容。最后终于摇头晃脑琢磨了半天,发现了自己身边原来有一个叫雾霾的可怕玩意!
卧槽,闹了半天没有柴静做视频,你连雾霾和PM2.5都没听过吗?推开窗户看看窗外,莫非你以为那一片雾霾都是“暮色四合,小清新们又到了野合的季节了”的黄昏景色么?
这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天不生柴静,万古长如夜。没有柴静手把手的教我们“一个从来不做实事只会批评指责的喷子,是如何攻击每天每年都在做实事搞环保的人”之卑劣手段,哪来的网络舆论大混战呢?
键盘干环保、PPT治雾霾,只有柴静才能救中国,就让我们全国人民都学习这种啥事不干专心喷政府的公知精神吧!
不少柴女神教徒在提女神洗地,说“石油天然气开放市场”不等于“石油天然气私有化”,这就很有意思了。
他们说开放市场,是想把市场开放给谁呢?
是增加参与开发的“有竞争力丢掉包袱的”民营企业吗?你们以为山西遍地矿难和严重污染是怎么造成的?煤炭行业开放市场之后,各路煤老板蜂拥而进,开始了漫山遍野小作坊小矿场的市场化道路。为了最大限度追逐利益,不仅刻薄的忽视工人们的安全保障,也全然不顾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短短几年时间就把山西的环境造成了几乎毁灭性的破坏。
这就是你要的市场竞争?
当然,柴女神是不会告诉你们山西雾霾真相的,她只会说造成如此严重惨状的原因——是私有化的还不够。
有了煤炭行业的前车之鉴,能源行业里的重中之重石油天然气还敢跟着这么玩开放市场私有化?
而且,柴女神教徒们当民营企业都是活雷锋吗?一口油井从勘探选址到打井出油顺利运作,其中花费不少于百万千万。一个油田有成千上万个油井,哪个民营企业有如此雄厚的资本来往里面砸钱?
中国也在页岩气行业尝试了开放市场,结果呢?那些民间资本一听说要先期投入好几年的巨额资金全都吓跑了,最后还是得中石化来进行烧钱铺管道建设备的投入工作。等国企把资金投入完了之后,这群民间资本都跑回来了,一个个哭天抢地的表示不能再继续垄断下去了必须要放开市场自由竞争。
——脸呢?
综上所述,由于油气行业需要高额且长期投入的天然特殊性,现阶段民间资本根本不具备进入油气能源行业的能力。他们鼓吹的自由竞争,纯粹就是等着两桶油把油井打好了管道建完了过来瓜分国有资产而已。
所以,敢问一句,指望增加开发的企业,你们是指望增加哪国的开发企业呢?本国的民间资本不具备如此实力,那么数来数去,全世界有如此能力与资本的,唯有美国的石油企业了。
于是,我能不能这么理解。你所谓的增加开发的企业,就是想要为美国石油企业进驻中国吆喝呢?柴静所谓的把石油天然气行业给开放市场了,就是想要为美国石油企业进驻中国铺路呢?
———————————分割线—————————————
另外,不少女神教徒说他们只想提高油品质量减少污染不关心政治国际局势,这没问题。但是……中国现在就在这么干啊!
政府主导下的国企不断在更新技术更换设备,整个技术水平都在逐渐与西方发达国家拉近距离,比起三十年前一穷二白强了岂止十倍。这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吗?三十年前,你能想象中国能去苏丹、去伊拉克、去南海打井挖油?
中国油气行业的进步是人所共知的,设备资料也并非什么秘密,有心的话你完全能查阅到中国油气化工技术水平的显著进步。
我们中国的起点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油气化工领域有差距是很正常的。因此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进追赶西方发达国家才是可取之道。如果有谁鼓吹着能够吃了“市场化”的灵丹妙药一步登天横扫美利坚,那无疑是别有用心的阴谋言论。
——————————分割线————————————————
有关于市场化,还可以多提几句,专门送给那些没出过校门没下过基层没和小工厂主打过交道的小年轻女生们。
目前,国内基层执法根本保证不了力度和深度,基层中层官员中贪腐横行吃拿卡要的现象遍地都是,党内官僚腐败风气弥漫。这个时候把石油天然气行业给开放市场了,不就是等着让高层官僚与资本家们联合起来瓜分中国最大的一份国有资产吗?
按照正规的操作流程,严格遵守国家的具体规定,那么小资本肯定进不来这个行业。打一口井成百上千万,小资本能打得起几口井?
煤炭行业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小资本们既然遵守不了环境保护的要求,买不起合乎标准的昂贵设备,那小资本们怎么办好呢?
答案就是,他们干脆去选购一些污染重大毫无安全保障的廉价淘汰设备进行开采,从打井到炼制所有环节都在偷工减料节省开支,这样才能保证他们进得了这个行业,保证得了他们在几年内获得高额盈利偿还银行贷款。
至于环境问题和雾霾问题?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至于工人们的生命安全?Who care?
亲爱的小朋友,要知道,国企在政府的调控下,是具有社会责任的。中央政府可以通过纪委等手段进行严格督查,再以行政命令的手段督促其进行产业升级与技术革新,达到追赶并缩小与发达国家石油化工技术水平的战略目的。
换成民营的私企,它们是不具备任何社会责任的,政府也很难通过种种行政手段来督促其进行产业升级与技术革新,更无法祭出“纪检委”这个无敌大杀器来一查到底。
面对化工业的私企,政府唯一能动用的手段只有环保部门,而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即便是加大了,也全靠中层基层来进行执行。一旦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被渗透腐化,就会导致一整个省市的全面塌方崩溃。
一个是五重保险相互监督,一个是单层薄纸一捅就破。
试问,你选哪个?
小朋友们这时候或许会琢磨了,中央不是还可以立法吗?
对不起,我得骂娘了。
立法有个屁用啊,我给你立一百部法,靠谁去执行?还不是要靠中层和基层?你以为共和国现在是三大战役时期吗?军民鱼水情,党员先锋队。人人为大家,共建新中国?
现在TG自己的基层执行力都他吗什么鬼样子了,尤其是能源所在地往往都在荒郊野岭,你靠什么去保证执法人员不会贪污腐败被贿赂,然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果保证不了,强大环保局的权力又能如何?无非是从罚款五万涨到了十五万而已,创收更方便了。
退一万步讲,如果你能保证TG现在的基层执行力可以做到1949年的状况,那我也举双手赞同开放市场+加强监管。可是考虑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TG中层基层已经丧失了过去强大的执行力与控制力,在这个前提下把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能源行业开放市场,就是在为内部的高层资本家和外部的美资联合瓜分国有资产大开方便之门!
假如有一天中国的官员各个清廉无私犹如铁面包公,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能持之以恒做到位,而不是指望着去罚款创收给自己钱包捞钞票,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开放市场。
但是——在此之前,你们想都不要想!
谁想,谁就是准备瓜分国有资产的豺狼虎豹,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维护共和国最大一份国有资产而努力抗争。
每一个稍微有志于环境保护的中国人都应该明白,战略能源私有化才是污染的罪魁祸首!谁提战略能源私有化,就是与全国人民为敌,就是想要毒害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想要清理雾霾保护环境,对于国家而言,发展技术改进工艺加强监管努力宣传,一步步稳扎稳打地改善空气质量,大力推动诸如核电站、PX等高科技项目。
对于个人而言,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不要像某个女神一样开着4.0丰田霸道搞环保,更不要盲目无知的跑去抵制核电站与PX项目的建设,时刻记着守护当初无产阶级为之奋斗终生换来的胜利果实!
请永远记住:
工厂里的那些散发着冰冷美感的机器设备,它们是我们中国人的财产。
它们不属于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也不属于随时准备搜刮一空的资本家,更不会属于某位只会用“键盘干环保、PPT治雾霾”的美国妈妈!
《穹顶》事态发展之神奇把PO主炸了出来。
之前一直在微博知乎门户各处围观五花八门的文,有不少质疑,但更多的是称赞。楼主没冒头,一直默默潜水看事态变化,现在大风大浪差不多过了,该爆出的信息也爆出,就发个帖子说下自己个人的感受。
1.只谈事件,不上升到人格
2.纯个人观点,不喜点X
首先,除开柴静本人,除开一切科学因素与煽情因素,除开一切政治博弈与黑幕
,《穹顶之下》这一部作品出发点概括为一句话:呼吁人们对抗雾霾与环境污染。
这个出发点是值得所有人重视的,不光是中国人,也是全人类,只不过并不是为了“人类拯救地球”,因为对一个年龄约为45.5亿的行星,根本不算什么;而是为了“人类拯救人类”。
这不是废话,是PO主要说的大前提。
我们要环保,所以大家快去找环保的有效措施。
肯定完出发点的正确,接下来不谈《穹顶》本身,我们来谈谈公知与舆论绑架。PO主有至关紧要三个问题需要确认,因为找了很久没有找到确定的信息。
第一,柴静的女儿得的是什么肿瘤?
第二,柴静的国籍是中国,还是美国?
第三,《穹顶》的资助基金会背后除了NRDC,还站着谁?
PO主提出这三个问题并不是反对楼主之前所说的,相反,作为一个环保主义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正是为了确认一件事,柴静是否是在利用自己公知的身份,消费着大量普通民众?是否在利用舆论,将政治博弈威逼向国家政策的决断?
先别急着喷PO主阴谋论,无论你爱不爱这个国家,你首先得确定一点,你生活在中国,你是个中国人,有什么变动带来的后果首先会实现在你的身上。
这三个问题的后两个被炒得纷纷扬扬,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消息。但是作为一个生物专业学生,PO主最关心的其实是第一个问题,柴静的女儿究竟得了什么病?
要知道,肿瘤的类型太多,不同的肿瘤的病因也不同,尤其是婴儿患肿瘤。作为一个在母体之内并没有直接接触外界空气的婴儿,他的发病原因,究竟是如何联系到雾霾上?
柴静她不能随便就用一句话引起了大众的同情,进而掩盖真相,她的女儿得的究竟是什么病?不要说查一个小孩子多么多么可怜质疑者多么多么残忍无情,PO主必须要点明的是,只有知道了真相,我们才能判断,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她的肿瘤,柴静究竟有没有混淆概念,作为一个“母亲”,她究竟有没有为了所谓的目的去消费自己的女儿?!
这才是最可怕最无情的。
如果她打着母爱的幌子来混淆概念,把本来是自己导致的疾病推到雾霾的头上,再进而用大众的同情去攻击国民命脉的石油企业,这样的行为,不可原谅。
更不要说目前不能确认的在美怀孕生子,家中空放4.0SUV不开而骑车,多年老烟民等等传闻。至少,如果一个婴儿在母体中就得了后天疾病,很大的问题都是来自母体,尤其是酗酒、抽烟、吸毒或有病毒性疾病的母亲,她们的孩子要抱怨的,不该是空气,而是她们囤积在体内的毒素。
第二个问题没有答复,即便有很多人支持柴静,认为就算她已经是美国人也在为中国环保尽力。但是,我们必须要确定她的立场,她究竟是站在谁的立场上对中国指手画脚的呢?如果是中国人,我们接下来看第三个问题,但是如果她是美国人,PO主不知道说什么好。
就像《寂静的春天》,无论禁用DDT出于什么立场,但是因为DDT禁用而死去的人,造成的严重后果,根本不是轻飘飘一句话就可以掩盖的。如果PO主告诉那些人云亦云不仅过思考就支持柴静的人,你的一句话可能会导致成千上万人的失业乃至自杀,由此引发的结果甚至严重到影响社会安定乃至动荡,你,还会脑子一热就去支持她?
所谓公知的可怕,正是因为他们随随便便一句话,就能愚民。
大家都喷所谓愚民政策,但是公知们对舆论的绑架,难道就不是愚民吗?
而且这些愚民,就是你,我,我们大家。
第三个问题,福特基金会NRDC站在背后,剑指中石油中石化,为何?
PO主不谈数据,不谈纠错,因为自己不是专业人士,没有柴静的勇气去以记者的身份来行科学家的职责,但是,PO主想说,尤其想对美国人说,中国虽然发展的时间没有美国长,但是中国人不傻,更不瞎。对不知道的人,自行去查卡耐基基金会与福特基金会。
这已经不是什么“私人恩怨”了,而是绑架公众舆论来逼迫中国的政策!这个时间选的多么好啊!人大开会前夕,以受害者自主出资的形象煽动大家,让已经开始关注环保但是并没有相对应科学知识储备的中老年段人信服这个观点,把雾霾治理的概念直接混淆到中国石油石化市场的自由度上,还以一个不知国籍的记者的身份,妄图代替一个人口13亿的国家许诺2020年的碳排,何等险恶用心?
美国连《京都议定书》都没有签,柴静怎么不去呼吁?毕竟为了全人类的地球,美国都来关心中国雾霾了,我们也要关心一下他们的碳排,这才公平。
支持柴静都是哪些人呢?完全没有看就跟风的占一部分,看了感动得不行奔走相告的一部分,剩下冷静去质疑的,很可怜,只占一小部分。
PO主对公知这一类不断绑架科学来忽悠大家以达成自己目的的人,一向没有兴趣,从来不看。《穹顶》刚一出来,点开一看,对于那些别人感动得稀里哗啦的开头,PO主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柴静用女儿搏同情的语焉不详,以及拿肺癌患者来震骇观众的刻意。前面已经说到她女儿且不提,这里找的肺癌患者,PO主不知道他的病因是什么,也在这里为自己怀疑他而向他说一声对不起,但是,如果你肯花一点时间去了解,就能知道,因为吸烟导致的肺癌远远超出环境污染。
对此PO主不说数据,因为PO主没有最最权威的数据,也不拿片面数据,更不造数据,而且这是事实。所以PO主非常反感柴静各种含混的语气,还有几段访谈中诱导性有倾向有煽动的问题,或许这就是一个记者强行来做科普的缺点。她可以用煽情说服很多人,但是中国这么大,冷静的人并不少。
公知柴静,究竟要做什么呢?
绑架舆论,攻击中石油中石化,将中国的石油市场私有化?
有什么问题?大众什么都不知道,PO主作为一个不学政治专业不相干的大学生,知道的也不多,但是PO主至少会用脑子去思考,中国的石油市场私有化会如何呢?欧美的巨头终于冲破国家力量的保护,开始瓜分这块巨大的蛋糕,然后呢?民营,是,民营,那么中国的民营真的能干得过欧美石油巨头?不能。
随后中国石油变成欧美石油,我们的储备变成他们的储备?有这么夸张吗? 有。
作为一个国家战略资本的东西被别的国家掌控?有这么夸张吗?
有。
我们的飞机用什么,我们的部队用什么?
用欧美的石油吗?你敢用吗?
再说,柴静说的前景美好的很,可是就算用欧美的石油,中国的污染就会减轻?你觉得会?怕是会更严重吧。
如果无利可图,NRDC真的这么大度地跑来赞助吗?如果没有石油,还会有海湾战争吗?
美国的无耻,是光明正大的。
柴静说:“空气里,是钱的味道。”
PO主也想对她说:“对美国,中国的石油市场,全部都是钱的味道。”
但是PO主还是强行忍着对她煽情语气的反感继续往下看。
不可否认,很多很多问题都是问题,指出问题无可厚非,但是柴静的攻击,如楼上那段,有没有煽动的成分?有没有?
PO主不想说什么,相信冷静的人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
柴静还谈到车,谈到车的撤回,谈到非洲。PO主深以为然,4.0SUV如果不用的话,大概也是可以呼吁美国召回的,尤其是欧美车企排量过高的型号,国家应该重视以及限制进口和在华销售数量,为国内消减尾气排放量和柴静所提到的2020年碳排目标作出巨大贡献。
腐败是问题吗?是,而且是很严重的问题。
污染是问题吗?是,而且是很严重的问题。
那么国家没有在改进吗?国家不许你说吗?不许人们呼吁吗?
不是。不然PO主这文早就被河蟹了。
那么多质疑柴静的人都双手双脚赞成使劲污染?显然这样想的才不正常。
恰巧相反,质疑柴静的,大多数才是真正的环保主义者,正因为他们懂,所以他们才能找出不对的地方,才发觉了柴静的假象,才冒着被身边人喷一头的风险也要质疑她,不为别的,就为了一个真相。
公知柴静,抛开绑架,抛开煽情,抛开科学错误,能还大众一个真相吗?
如果没有问题,PO主坚信,在北大清华等国内顶尖学府的环境专业,发起一个联合呼吁,由我们自己牵头,由纯学生纯学术机构,不夹杂任何基金会的资助与感谢,来做一个数据完全曝光的调查,加上一个癌症肿瘤调查,放给大众,质疑者,绝对没有这么多。
那么假设真有这个活动,还是交给柴静,她敢吗?
公知柴静,不用水军刷微博,不哭弱,你敢于回答前面的三个问题,敢于完全公开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参与发起调查吗?
PO主问这些,但凡柴静在整个《穹顶》中直接指向中国政府,PO主都绝对不会再说一句质疑的话。因为污染这件事,最终责任在政府,国家政府从来没有否认过这个问题。
中国现在污染,就是因为人口多因为发展,当初英国也走过这个阶段,美国也走过,这很正常。而污染治理强度不够,怪谁?怪政府。
但是柴静没有,她明指暗指,就是不直接怪政府,而且使劲把黑锅往中石油中石化和煤炭企业上推。
这是什么用心?
“如果我们开放这个市场的话”这是她的原话,“开放页岩气”也是原话。
要说中石油中石化没问题,PO主都不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内部市场可以因为她绑架公众舆论,就敞开给国外。前者是我们自己的内部问题,后者将严重影响国家安全。
你可以呼吁治理污染,你可以呼吁查处腐败,你可以呼吁先进手段,但是,你绝对绝对不能呼吁市场自由化,因为一旦市场自由化,就不是什么环保的问题,而已经上升到国家体制的高度。
中国没有市场自由化吗?不,中国在逐渐自由化,但是,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的东西,绝对绝对不能自由化。美国一直在标榜自由化,可惜别忘了,美国的核心利益也握在政治集团的手里,如果你呼吁他交给中国,他会吗?他肯定不愿意。
所以说,他们其实正在操纵公知在呼吁大众自己戳自己一刀,还以为他们为大众好。
举个例子,你的邻居告诉你,你儿子在不断偷家里的东西,还把家具弄坏,甚至还做坏事,你会怎么办?是把你儿子收拾一顿严加管教呢,还是听你邻居的话请他加入你家来管教你儿子,或是把你儿子赶出家门?
放在自己身上想想,你会怎么选。
柴静在《穹顶》里面暗讽她这样会触动大团体利益,指谁?当然是中石油中石化。
中石油很泼辣,直接站出来对骂了,中石油高层万战翔撰文反击柴静,文章不长,但是写的很犀利,PO主很欣赏。为什么?只因为背后站着福特基金会的柴静掩饰着,就不说清楚自己的目的不光彩,人家中石油反而光明正大地告诉公众,对污染我中石油中石化有错,政府更有错,但是绝对不容一个国籍都搞不清楚、消费自己女儿绑架公众舆论的公知,指手画脚。
万战翔
原标题:中石油高层亲自撰文反击柴静
大家好!我叫万战翔,现在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质量与标准管理部副总工程师。看了柴静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着实让我难以再沉默下去。昨天看到立方石油网发布的《终于有中石油的人来和柴静谈谈石油的事了!》, 深有感触,今天决定借这个平台发表我对柴静女士纪录片的一些看法。此看法仅代表我个人言行,与中石油无关!
柴静近日关于雾霾的片子出发点是好的,热心是好的。不管她被人质疑其真实动机和背后的背景,单就这个片子讲,大部分内容还是靠谱的。但她真的不是内行专家,一知半解,尽情发挥。是属于“外行看热闹”、说热闹的。我以一个石油行业标准化专家的身份纠正她片子中存在的几大问题:
1.片子虽然提出了烧煤和汽车尾气是雾霾两个原因,但回避了哪个是主次轻重,让人误以为烧煤和尾气对雾霾的“贡献率”是同样的!其实从雾霾最严重的整个华北地区来讲,烧煤才是罪魁祸首!她自己也承认世界各国烧煤,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她也提到,东京的车比北京多,可是没有雾霾。北京的油几年前就达到“京五标准”了,与欧洲、日本同等水平。所以说华北的雾霾不该算在尾气头上!政府不该避重就轻一直想用行车限号来展现所谓的治理雾霾的“行政作为”。她为什么不说明白这些呢??
2.她说我国的油品标准不是政府制定的,是油企制定的。她说错了!其实北京的京五标准是北京环保局制定的,国五标准是国家标准委制定的。几次重要的技术指标讨论和审定会议甚至都是国标委副主任亲自主持会议亲自拍板(我是参会见证人)。她花费百万元调研拍片,怎么这些基础的事实都没搞清楚呢??
3.她说应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多开发天然气使用天然气,说由于只有几大油企垄断经营,我国的天然气只开采了20%多,而不像美国那样有几千家油企。其实她根本不懂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是一个阶梯进行可持续开采的科学道理和技术,也不了解中石油为了加大国内天然气供应,投资建设了“四大战略通道”努力进口天然气,即使进口气价格远高于国内销售价格造成进口越多亏损越严重的局面,但中石油为了保证清洁能源的供应仍义无反顾!!试想,如果真像柴静说的那样开放几千家私营企业开采销售油气,必会鱼目混珠,假冒伪劣充斥,他们的加油站你敢进去加油吗??军队的坦克飞机军舰敢用吗??
4.她说中石油中石化是副部级单位,国家发改委不敢过问生产油品的成本。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纯属其炒作和制造轰动效应的职业习惯在发挥泛滥!中石油中石化财务部门每每都是在发改委的要求下详细报告经巨量核算的成本财务报告。怎么在她的眼里,中国的央企都成了无法无天、为所欲为的流氓无赖了?难道他们央视就是这样对待广电总局的吗?
5.她这个片子本意是暴露问题,寻找解决之道,可她自己又转圈否定自己。她说到炼钢烧煤是华北雾霾主因,应该遏制。可她又说这些产生雾霾的企业解决了10万人的就业,无法取缔,好像是在替政府求情解围。也许是她脑力不够,也许是她知识不够,也许是她思想不够,反正并无什么真知灼见,其实都是几十年前欧美国家成功治理污染的现成理念和方法。但还是很欣赏她的出发点和满腔激情的。片子中还有不少张冠李戴的小儿科错误,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对错七三开吧。
其实一句话就可概括中国雾霾之殇:每个老百姓都是雾霾的制造者,但是,管控、治理、消除雾霾,责任在政府!!!世界各国治理雾霾的成功之路也证明,责任在政府!!!
所以说,本来就已经不被业界接受,不能还原事实只知道煽情的柴静,如今终于在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彻底失去自己身为一个记者的尊严,沦落为公知。
信息爆炸的今天,全国将近13亿人,被一个非专业人士,被一段散乱的煽动性视频搅乱,被诱导性的问题引爆心中的不满而不经脑子就蜂拥而上疯狂支持,《穹顶》堪称公知之殇。
也是被愚弄的中国公众舆论之哀。
至于大家今天在炒的《穹顶》被封,PO主可以肯定,没有。因为截止现在,PO主还在一边听第三遍《穹顶》,一边打字。如果是宣传部封杀是同时封掉所有信息源的,现在只有一部分流出被删掉,如果你去搜还能看到。
另外,如果是在20点左右被封,那么之前就喊被陷害做出受害者嘴脸的微博是怎么回事?
还有,我们并不关心梦想不梦想,也不关心陷害不陷害,PO主现在吸着北京的空气就想说说,有那个时间引用名言卑鄙者来墓志铭去的,可否给大家解释解释女儿的病,赴美怀孕生子的日期,吸烟的年份,以及您的国籍问题,公知柴静?
PO主要说的就到这里,开个玩笑:“这是PO主一个人与公知柴静的私人恩怨”!
污染是每个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阵痛,现今每个发达国家,在工业发展的年代钧有极为严重的污染,抛开大环境来评价个体是不符合实际的做法。
柴女士作为一名美国妈妈,她对中国国情的研究极为敷衍,如“ 在2014年,这个数值可以代表全球化石能源的燃烧强度,可以看看中国有多亮,那个烧得发红发亮发白的地方就是我们国家。从图标来看的话,它比欧洲高出三到四倍,我们烧了这么多化石能源。”欧洲人口于2015年统计,除去俄罗斯后(图标),人口约为5.8亿,而我国人口早已超过14亿,约为欧洲人口的三倍,其次,我国工业发展起步比欧洲诸国晚了超过一百年,国民的工作生活和国家战略原因不能离开工业的发展,因此,我国现在的资源消耗量,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且人均碳排放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同时亦低于欧盟,而由于人口基数大,因此能源消耗自然大,但以此来指责显然是错误的,我国国民有权利获得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当的人均资源。
随后,柴女士指责了我国汽车企业造假,这是对的,我们要加强监督。
“ 在我出发之前远远没有想到的问题,就是我们有一半的油是完全失控,全球十大港口,现在有七个在中国。远洋货轮带来的污染之大,在靠近海岸线四百米的地方,它排放的污染相当于五十万辆大卡车。所以在深圳,百分之六十的二氧化硫是来自轮船的。 ”看到此处,本人感觉非常恐惧与愤怒,全球十大港口七个在中国,我国作为海权与陆权并重的国家,这是世界贸易和国内区域、指向性经济发展的必然,我国的国外贸易相当一部分通道必须是港口,这是我国合情合理合法的基础建设。同时“ http://m.1688.com/club_detail/47503682.html”此乃世界各国港口综述,柴女士显然是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原罪,用心险恶昭然若揭。
“但是假如用投资拉动工业和拉动城市发展的模式不改变的话,结果会是什么?这意味着我们将在用光所有的资源之前,我们就用光所有的环境容量。”目前我国正面临产业链升级以及经济转型,到这个过程非数十年不能完成,并非喊口号卖情怀就能实现,用一句广州话俚语形容“有头发边个想做喇哩”,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及工业发展均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而我国自改革开放至今只有37年,发达国家是先驱是榜样,但也轮不到既得利益者“何不食肉糜”地说三道四。
一只雏鸟在幼年时,总是需要大量的粮食供养,而有几只已经长成的大鸟不但不加以哺育,反而抢夺雏鸟的粮食,理由是雏鸟总是吃得满地都是,不符合科学喂养的逻辑,并且吃得太多了,所以呢?雏鸟从此不再吃饭了?天下哪有这种道理。
柴女士前面上万字的狷狷之言可谓情之深责之切,然后,嘿嘿,重点来了。
“ 我们的天然气探明是多少呢?百分之二十二。那我们的石油探明率是多少呢?百分之三十八,而且每年开采量只占探明量的1/9。有大量的资源,我们知道在哪儿,但却没有去开采? ”“ Edward Davey(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我认为只有开放市场,才能分享智慧,寻求创新,才能得到世上最好的东西。 ”哈哈哈哈哈哈,原来是为外资打我国能源战略储备的主义。就像一个有钱人,派出了他的仆人,去到生意上的竞争对手的家里,说你不要再用热钱了,这样会让印刷工厂生产更多污染,而且也会影响我的主人做生意,你应该用藏着的那些金条银条,不会用没关系,我的主人可以派财务来帮你用。只要是个人,都说不出这样的无耻之言。
而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发现阶级的压迫从没消失,发达国家挤压发展中国家资源使用量,柴女士代表的国外既得利益者及城市小资产阶级压迫工农阶级使用资源的量,而众多回答中的某些答案也非常清晰的显示了这一现象,比如把批评该视频的人分门别类的归类扣上帽子,然后运用文人的春秋笔法进行想当然的批判。甚至抹黑科研人员,因它们认为,科研人员对此视频中的科学内容进行批判是妒忌柴女士的表现,而不是因为以柴女士等人为首的公知等人的科学知识的匮乏,它们甚至认为柴女士作为一个记者,不需要科学素养。
也是,柴女士的表现,从采访丁仲礼至今,科学素养无丝毫进步,相反,经过美利坚各大基金会的洗礼后,越来越会煽情了,至于科学的分析及记者该有的无立场的现实深入调查,均被柴女士及其支持者以掩耳盗铃的方式遮掩过去。
有千言以惑民意,无一计以利民生
视频发出的当天,无论是知乎还是各大媒体都是一片的叫好和点赞之声,这时候冷静的声音很少;隔天后,开始有人组织文字批驳柴静,但基本停留在怀疑动机和政治解读上;第三天后,终于有人从视频本身开始挑错,用专业的角落来进行批驳;第四天后,网络上出现大规模质疑和批判柴静的帖子,砍柴派基本形成上风;第五天后,扶柴派和砍柴派基本形成对峙,此时官方开始下架视频和为其宣扬的文章……
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得知, 柴静的支持者主要是城市白领和中产阶级,也就是当前经济发展中受益又受害的一批人,这些人虽然生活在日新月异的大城市中,但生存压力与生活质量却有待提高的,柴静的视频准确击中了这群人的痛点,所以也赢得了他们最多的掌声与支持。
但这些人并不像他们所造出的声势那么庞大,毕竟中产阶级还不是这个国家的主流,柴静的反对者或许更多。基本上可以分为这几类:
一是左派。左派在国内含义比较模糊,包括国家主义者(即自干五)和同情农工的社民主义者。自干五主要担心,柴静视频可能改变国家政策的方向,像停止或减缓在大中型工业上的投资、国企私有化之类;社民主义者主要担心的是产业升级问题,因为环保提升最大的受益者是城市中产阶级,而与此带来的就业机会减少等不良反应的承担者,却是农民、工人以及落后地区民众。
二是右派。你没看错,这里说的不是中文语境下的右派,而是更接近保守主义的右派。包括本人在内,对于柴静视频中难以掩饰的政府干预倾向忧心忡忡。环保这个话题在国内是新生事物,但在西方却一直是左派的理念核心之一,无论是京都议定书还是哥本哈根协定,都是在扩大政府对自由市场与个人生活的干预。右派担心柴静引发的环保运动会妨害个人选择生活方式和企业经营的自由,并对视频引发的群众盲目行动极为忧虑。
三是科普派。这一派除了官方的科学权威外,主要是民间的科普爱好者。科学权威人士担心柴静把技术问题道德化,并且推动政府出台错误的解决方案。而民间科普爱好者主要是一种专业嫉妒,因为科学本身是一个入门条件很高的专业,柴静作为一个彻底的门外汉引起了如此大的反响,不难令这些专业人士嫉恨。当然,还有一些年轻人纯粹是喜欢挑错,想看名人出丑。
四是利益集团派。柴静这个视频的发布时机和平台都颇为敏感,让人不由得有政治代言方面的联想。但政治从来不会铁板一块,每个人、每个集团都有自己的利益倾向,柴静如此重火力开向两桶油和煤炭的做法,必然招惹至对方的反击。而另一方面,原本对柴静颇为另眼相看的官媒,此刻态度也有些暧昧。最近的一些举措,有些降温定调的意思,此中颇有深意。
不知道还有人记得《中国农民调查》这本书,2004年1月由人民出版社印刷并迅速传遍全国,从实体店到网络书店都被国人一抢而光,在当时制造的影响力绝不比《穹顶之下》逊色。随后,3月出版界传出该书停止再版的消息;2月25日,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国内媒体对此书不报道、不推崇、内部淡化处理;3月18日两会刚落幕,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奉明确指示,召开会议正式封杀此书。至2004年下半年,已不见正版《中国农民调查》出售,同时盗版书市则继续广为流传、翻印;但网络上或各大学BBS上不难找到其电子版阅读。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废止农业税,不久后该书解禁。
这四派力量难得地在柴静的视频上取得了一致,他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发言抨击,大大抵消了《穹顶之下》所造成的影响。群众本身就是被灌输者,在如此饱和的攻击之下,他们很难在大气环保上形成合力,基本上也达到了官方的目的,可以说你兔又是最后赢家。
当然,柴静和《穹顶之下》已经引起了足够的反响,应该也达到了她本人的初衷,无论将来事态如何发展。总之,祝柴静好运。
柴女神把雾霾归咎于煤和油:
油是因为两桶油垄断,所以油不精炼就烧了,导致污染。
煤是因为小锅炉遍地,所以煤不洗净就烧了,导致污染。
所以垄断导致污染,不垄断也导致污染,这就叫两头堵!
健康合理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那就是围绕柴静的视频形成的讨论,最终形成了一种“观点的自由市场”。观点的自由市场是指真理是通过各种意见、观点之间自由辩论和竞争获得的,而非权力赐予的。必须允许各种思想、言论、价值观在社会上自由的流行,如同一个自由市场一样,才能让人们在比较和鉴别中认识真理。
这一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密尔顿(John Milton)的《论出版自由》一书中引申出来的。他认为谬误和真理必须得到同等传播。
如果出现了错误的言论怎么办?英国的哲学家约翰·司徒伍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认为,任何试图用权威的力量来压制言论的自由表达的做法都是不合理的。他的逻辑证明是:假如被压制的言论是正确的,不仅显而易见的践踏了被压制者的政治权利,而且压制者自身也被剥夺了以错误换取真理的机会;假如被压制者的言论或思想是错误的,这也意味着大家同样失去了让真理同错误在公开的较量中使真理更加显明的机会。因此,压制人们的言论或思想使之不能自由的表达,必然是一种对个人乃至整个人类智慧力的掠夺。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则断言:“如果严厉的惩罚人民的错误,就会有损于唯一的公众自由的安全保障。”“事实已经证明,当报刊不犯错误时,它就是软弱无力的。”对正确意见和错误意见的辩证阐述,使得“观点的自由市场”在理论上站稳了脚跟。
《苍穹之下》所关注的话题之重大、涉及利益团体之多、内涵问题之复杂以及其选择的传播方式和主要讲述人的个人因素,使其必然受到各方的质疑。到目前为止,总结反对言论主要可以分为:
第一:事实层面的质疑,包括对数据、研究方法、结论的质疑
比如从《穹顶之下》的油气数据说起
环保部专家和中石油专家撕逼 为柴静针尖对麦芒
柴静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有哪些科学上的错误? – 科技
我自己也发表了答案柴静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有哪些科学上的错误? – 李艾烨的回答
这些质疑往往是来自于视频涉及的专业领域从业者,大部分人仍然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知识来对视频内的“错误”“不准确”等进行解释和反对。
第二:叙述方式上的质疑,比如煽情化的演讲方式等
这一部分即来自一些传媒从业者,也来自普通公众。前者对于柴静从《看见》起就“一贯缺乏新闻专业主义”表示质疑。
第三:动机层面的质疑,包括阴谋论、团队论、两会前放风论
第四:对柴静个人的质疑,包括大龄生子、私生活、吸烟买大排量车等。
除此外,还有无用论等等。
我认为,正是这样多的反对声才构成了《苍穹之下》更为深远的意义,不仅仅在雾霾,更在于如何进行公共议题的讨论。现在,我们的质疑声不是太多了,而是有价值的质疑声太少了。
三大油企中只有中石油发声,而且还是以个人名义进行的解释;其他石油企业能够给出哪些数据,他们掌握的数据对于公正了解这一问题的价值不小于柴静。同样,煤炭企业有没有发出声音?燃气电厂怎么看待天然气发电价格上的劣势?
钢铁企业的工会和职工,他们对于这一问题是什么态度?如何解决转型造成的失业问题,他们发出声音了吗?
专业的环保机构对数据又有哪些认知?各种NGO组织还有哪些困难?
环保局?质检部门?……
大部分真正在这一问题上掌握知识、掌握数据、掌握部分真相的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进入讨论。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苍穹之下》引发的公众讨论将具有深远的意义。等到20年、50年后,我们仍能看到这场舆论盛宴背后接近形成的“观点的自由市场”,甚至是正在萌芽的公民社会雏形。因此,我认为任何反对的意见,包括我个人非常反感的对其私生活的窥探,都将成为这场萌芽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表达意见、适应观点交锋,能够认知到不同意见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是我们开始理性讨论的第一课。
本身我个人认为环保问题不是什么政治上的雷区。污染与工业化本身也不是100%对立的。否则德国人美国人就都不用活了。这部分发达国家也经历过污染严重的时期,但是现在都是APEC蓝,说明污染是有办法治理,或者至少控制的。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包括政策立法的完善,执行力的提高以及相关工业技术的升级换代。
这部分抨击的主要原因就是柴静指向的矛头是政府和立法的不作为,提出的观点最后落脚在去工业化等等。对比前面说的发达国家,这显然是荒谬的。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中国现在这个阶段去工业化是不可能的。这牵扯到就业、国防、国际竞争力等多个因素。说得通俗点就是如果你搞这些你就没东西卖,不卖东西你就赚不了钱。你不能因为你干活累着了就辞职,对吧。
相反,由于部分小资和精英阶级对于政府一贯的偏见和印象,以及其所属阶级的属性,国家赚不赚钱和他们其实关系不大,所以他们更容易被柴静打动。这部分人也就是网上人戏称的“圣母逼”。
这种一味跪舔的做法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反感,尤其是相关从事环保工作的人员的反感。另外其实政府的确是在做一些事情,但是做得的确不够好。这部分质疑人当中很多就工作在环保行业的第一线,对于他们柴静的职责肯定是不能被认同的。我们辛辛苦苦这么干,轮得到你在哪里说风凉话?你行你上啊?要是全国人民都闲着没事儿打环保局电话,那么他们每天接电话就接到手抽筋了……
其实类似这个事儿还有一个很类似的例子,就是反腐。我国的腐败问题一直让大部分人认为是个公务员就可以收点贿赂,挣个外快,坐办公室朝九晚五,海外好几处豪宅送孩子上学。但是这种人毕竟属于上层公务员。对于广大下层公务员来说,他们等于无故躺枪。
因此从政治导向来说,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Party内斗的结果,另一种是类似上次美国大使馆播报PM2.5。是境外敌对势力装逼的体现。具体实情是怎么样的,到底有没有躺枪,也许只有柴静自己知道吧。
2、是专业程度问题:
虽然柴静本身是个记者,但是作为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演讲,柴静被打脸的地方太多。所以其实在大部分的质疑声中,基于这部分的质疑是最多,也是最专业的。大家不妨去看看。当然,我觉得作为一个有“情怀”的记者,能把故事讲的动听和明白就不错了,至于专业的问题,还是留给专业的人去回答。柴静这次演讲其实主观倾向是好的,但是的确细节的硬伤太多。如果你想用数据来说话,就把数据找的准一点,别糊弄。因为毕竟听众中有人是专业的。
很多人说,数据上有偏差就一定能影响演讲的效果么?我只能说,演讲效果的确影响不了。但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素养是报道客观的现实(虽然现在很少有记者这么做了)。涉及到科学领域,就是要报道客观的科学理论,不能为了自己演讲的效果而牺牲科学的严谨性。因此严谨是必须的。另外学理科的普遍都有一种强迫症。这并不像 @小屋住不下理解的那种“自上而下的指责”,他们就是有这个习惯,习惯了就好。
3、关于私生活问题
其实从这个事儿上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儒家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负面影响。就是如果柴静质疑污染,那么她首先需要每天走路上下班,家里全部太阳能,垃圾全部分类,自家用水全部回收,支持自己种的有机蔬菜等等。总之,你只要有一条不符合环保主义者,你就会扣上“你行你上不行别逼逼”的帽子。毕竟如果你想作为一个榜样,至少要先有榜样的样子。所以只是“在去医院时才开车”显然是不够的。就算开车,你至少也得搞个油电混合动力吧。
这部分抨击我个人认为的确有点过了。当然柴静自身也有做的不够完善的地方,就是拿孩子说事儿。虽说在演讲中提及孩子的未来是很容易打动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的。但是说实话,大部分有点医学素养的人就知道空气污染要想导致自己孩子患肿瘤,是很扯淡的事儿。虽说柴静也没有在演讲中说自己孩子就是因为PM2.5得的病,但是自己孩子患肿瘤本身跟空气污染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这种强制拉来提升煽情程度的手法当时看上去很美,但其实后患无穷。尤其是媒体为了制造话题,简单粗暴的把孩子的事儿拉上标题,更是将大部分没看过视频的人误导成了“PM 2.5导致柴静孩子肿瘤”。 所以很多圣母逼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质问那些抨击的人:"你们看视频了么?你们看视频了么?“,说实话,大众已经被误导了,就是看了视频,也不会有啥好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