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抗癌的我》一开头,主人公亚当就被确诊为神经纤维肉瘤。亚当坐在医生办公室里,听医生把这病名重复了好几遍,仍然摸不着头绪,甚至连自己到底有病没病都不清楚。最后,当医生终于抛出“癌症”一词,亚当的脑子“嗡”的一声,视线开始变得模糊,医生的声音也听不到了。
这种场景许多人都有过切身体会。时至今日,“癌症”仍堪称最令人闻之色变的诊断结果之一。你的身边很可能就有罹患癌症的人——癌症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约有40%。癌症患者的经历各不相同,只有部分患者的经历能以痊愈告终。但是随着近几十年来癌症研究的推进,癌症患者的存活率相比过去已有大幅提升。
肿瘤学界正在经历一场大变革。似乎每天都有一篇突出新疗法或新发现的科学论文面世,每周也都有相关纪录片或专题文章新鲜出炉。但如果我们不了解癌症对今天的医生和研究人员有何新的意义,也就无法切身体会个中振奋人心之处。专家们对癌症的了解、诊断手段以及治疗方法,近年来业已发展成熟,一些旧有的认知已昨是今非。
美国癌症协会的副首席医疗官兰恩•里琛菲尔德表示,“上世纪70年代时,我们还以为如果癌症发现得早,就有治愈的希望。但现在我们的看法已经更加成熟。科技的发展使我们得以发现比过去更多的癌症种类,人类对癌症和癌症机理的认知也在不断进步。”
癌症并不是某一种特定的疾病,而是数百种疾病的统称。各类癌症都由导致细胞正常生长和死亡过程失控的基因突变造成,但除此之外,他们的共同点并不多。
像影片《抗癌的我》中一样,人们总是谈癌色变,如临大敌。但近些年来,肿瘤学家发现,癌症其实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体中发生,只是免疫系统通常能在第一时间将其制服。里琛菲尔德称,“很多人都有身患癌症的亲朋同事,但并非每种癌症都会危及生命。”有些癌症发展缓慢,可能永远都无关痛痒;另外一些则来势凶猛,需要立即治疗。“癌症也是分很多种的。”他补充道。
鉴于有相当比例的一群人被诊断为癌症,许多人都认为,现在癌症的肆虐程度要甚于过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癌症病人看似越来越多,但那是因为我们在老龄人群中发现的癌症病例增多了,”里琛菲尔德说道。现代人的寿命更长,就意味着人们罹患诸如癌症这样的老年病的几率也增加了。事实上,老化正是诱发癌症的最大风险因素之一。“诚然,人们现在能活到八九十岁,那么癌症患者数量激增也是顺理成章的。但癌症发病率才是更值得关注的。”里琛菲尔德补充说。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调查,从1975到2011年间,癌症发病率其实是呈下降趋势的,癌症的死亡率则下降得更多。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在抗癌之战中占得上风,但战果的确是不容抹煞的。
癌症死亡率下降的原因有很多。随着肿瘤学家在致癌研究方面的长足进步,预防和治疗手段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不过,癌症死亡率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由于因吸烟而患癌的人数日益减少了。从20世纪50年代起,研究人员就发现,吸烟可致癌,因此号召人们戒烟当时就成为了防癌的重要措施。
尽管关于癌症预防有不少错误信息,但医生们现在对预防癌症最有效方法已经有了相当的共识。里琛菲尔德表示,“其实并没有什么奇迹可言。我们能够确定奏效的就是不吸烟、瘦身和加大运动量,虽然这些都很难坚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对癌症预防的了解尚不充分,医生们把很多资源都放在了癌症治疗上。当时,很多癌症治疗纯粹是碰运气。医生寄希望于对病人实施放化疗,好杀死患者体内足够多的细胞,使癌症走投无路。但在70年代中期,研究人员发现了掌控细胞生长和死亡的癌基因,这种基因如果发生特定突变就会导致肿瘤。这一发现震惊了当时的肿瘤界,令人们意识到环境与生活方式(如抽烟)等因素会加大致癌突变的发生率,也让研究人员发现了与癌症发病和其恶性相关的多种基因(如增加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几率的BRCA-1基因)。
里琛菲尔德表示,“得益于70年代的这项研究发现,我们对遗传异常、内部编码系统以及癌细胞之所以成为癌细胞的原因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为我们研究新的治疗方法指明了方向。”
这些发现带来了更完善的治疗方法,开启了新篇章。研究人员正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免疫系统从机体内部抗击癌症,即所谓的免疫疗法。了解可能致命的癌症背后的基因推手,加上价格越来越亲民的基因测序,就意味着医生可以针对致癌突变采取靶向治疗,这就是精准医疗。
有了这些知识,医生们也可以更有选择性地开展诊断和治疗。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癌症研究中心的临床研究总监兼副科学总监威廉•达胡特称,“通常的观点是,越早发现癌症,治疗结果就越好。但就某些癌症而言则不一定如此。”以前列腺癌为例,前列腺癌是美国男性的第二大致命癌症。数据显示,被确诊为前列腺癌的男性更可能因为其他的病症死亡,而非前列腺癌本身。如果一种癌症还只是在危及健康的边缘徘徊,但医生的治疗方式却过于激进,就可能引发其他类型的癌症,即继发性癌症,累及患者的生命。过于频繁地筛查其他类型的癌症也可能会由于放射接触过量而加大患者罹患该种癌症的风险。
达胡特说:“早期检测可能导致治疗出现副作用,且未必就对患者有好处。关于癌症筛查我们听说的不少,有时候也的确多有裨益。但有时在多次筛查之间滋生的癌症才最致命,医生专门关注的那些或许反倒并无大碍。”多年来,医生一直鼓励人们经常去做癌症筛查,但现在一些医生和公共卫生部门的官员已经开始呼吁人们降低筛查某些癌症的频率了。
肿瘤学上取得的这些重大进步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找到了所有问题的答案。事实上,达胡特说,我们对某一方面了解得越多(比如癌基因),就会发现它们越复杂。“精准医疗是希望基于患者的不同基因突变情况来指导癌症治疗。但现实情况远比我们想的复杂得多。”诱发肿瘤的基因突变通常不止一种,即使肿瘤学家可以明确指出是何种突变,也并没有足够多的靶向药物作针对性治疗,而能够定向治疗多种突变的药物就更少了。尽管美国负责药物审批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着手改革临床试验结构,以使其符合肿瘤学家对癌症机理的最新认知,临床试验体系仍旨在对针对癌症发病部位(肺、甲状腺等)的治疗进行测试,而非具体的致癌突变。
即便如此,研究者和医疗人员对下一阶段的研究仍持积极态度。随着医生对癌症的致因和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也逐渐找到了新的方式来与患者讨论癌症风险。患者会更早从医生处获悉可能导致他们患上特定癌症的基因突变,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随着研究人员从癌症患者处收集的数据与日俱增,他们也将更好地了解到各种基因突变之间是如何通过相互作用使癌症的恶化或好转的,并会开发出同时靶标多种突变的治疗方法。达胡特表示,找到将靶向治疗与免疫疗法结合起来的有效方法,可能就是癌症治疗的下一个飞跃。“在癌症治疗领域,那将不啻为天大的好消息。”
至于这些先进疗法会以多快的速度惠及普通患者,里琛菲尔德并不确定,目前其费用还无异于天文数字。对他而言,患者关怀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最有可为的。时至今日,人们对癌症的看法已经有所转变,癌症不再是令人难以启齿的字眼。里琛菲尔德补充说,被诊断为癌症或许已经不再等同于被判死刑,但并非每个患者最终都可逃过一劫。我们需要确保,所有人都能得到大致同等水平的高质量护理,确保他们在病情缓解后仍可以拥有高质量的生活,既无需因为支付高额药费债台高筑,亦不会因继发性癌症饱受折磨。“这不仅仅关乎科学。关怀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同样重要。”里琛菲尔德如是说。
今天,大众媒体上各种关于癌症相关谣言泛滥成灾,而当人们试图了解时下特效疗法时,又往往被大量医学术语搞得晕头转向,就像从中途开始看一部烧脑电影,如坠五里雾中。但鉴于肿瘤学的快速发展,至少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肯定:10年之后,癌症患者的存活率一定会比今天更高。毕竟,治疗、预防以及对于癌症的认知每天都在进步。
来源:Popular Science 作者:Alexandra Ossola 编译:未来论坛 范丹 审校:未来论坛 商白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为 “未来论坛”微信账号(ID:futureforum)
未来论坛官网:www.futureforum.org.cn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癌症医疗应用真的有用吗?
➤ 李开复疑患癌症 微博感叹“世事无常”
➤ 十个习惯让你远离胃癌
➤ 美国亿万富翁用《孙子兵法》抗癌恢复健康
➤ 李开复:科技创新圣地硅谷有哪些趋势正在发生?
➤ 谷歌豪掷1.3亿美元投资大数据癌症医疗企业
➤ 你是懒宅癌患者吗?互动百科帮你诊断
➤ “科学抗癌”去哪儿了?专家解读防癌抗癌五大误区
➤ 美国教授开发出检测皮肤癌应用 诊断比医生还准
➤ 教你几招判断医院是不是“莆田系”:骗子医院,长啥样?
➤ 小夫妻因去谁家过年离婚 女方患癌后男方赶回照顾
➤ 医科院权威公布:致癌食物黑名单 腌烤熏炸食品上榜
谈到癌症的病因你会想到什么?遗传?恶习?还是环境因素?或许从现在开始,你需要换一个角度,开始逐渐接受一个事实——大多数人罹患癌症仅仅只是因为随机的事件发生在了他们身上。但实际上,这一事实本身依然存在着巨大的争议。
两年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学家Cristian Tomasetti 和癌症遗传学家 Bert Vogelstein在尝试弄清环境因素与癌症的关联时,意外发现癌症病发“可能的”原因。他们研究了健康细胞中干细胞分裂的程度与基因随机突变的关系,这些基因突变在不同的组织中积累,最后成为癌症。
这项研究意味着,癌症比想象的更难预防,因为早期的检查不能对癌症进行正确的评估。
在当时,这些研究结果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批评。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并证明结论的正确,时隔两年之后,他们近日在《Science》上又发表了一篇文章,旨在解读“基因随机突变”的危害与癌症类型之间的关系,同时列举了大量国家的癌症数据。
这项新研究的重点是癌症的三种病因之一——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癌症的研究。最终,作者的总结指出,在 32 种癌症类型中,其中66%与各种器官中细胞分裂期间随机出现的致癌基因突变有关,29%与环境因素相关,5%与遗传有关。
然而,核心的问题依旧是,在不同类型癌症的产生原因中,随机突变是否占据了绝对的比例?
该研究团队运用了遗传和环境影响突变率的知识,还参考了英国癌症研究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英国关于癌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其他癌症数据。他们发现,在胰腺癌中,只有5%的突变是遗传突变,18%是由吸烟等环境因素引起的,其余77%是随机突变的结果。对于前列腺癌,大约95%导致疾病的原因是基因随机突变。
比如,在分析了英国的癌症数据后,研究人员估计,66%的癌症突变是由于基因出了问题。同样,他们也强调,这并不意味着三分之二的癌症病例来自于基因突变。Tomasetti在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当然这些都是估计,只是相比于之前我们今天研究得更加准确而已,而且我们对癌症的思考方式也有了转变。”
当涉及癌症与基因突变时,一篇新的文章研究了英国妇女癌症图表后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来自随机的细胞分裂,其次为环境的因素,遗传导致的突变仅仅排在第三位,但是许多科学家并没有接受这个观点。
不过,许多研究人员对这些详实的数字提出了质疑。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 Fred Hutchinson 癌症研究中心的流行病学家 Noel Weiss 说:“这个结论与我们对癌症的看法截然不同,虽然今天看来这些基因突变似乎是随机的,但从长期来讲事实并非如此。”
论文的两位主要作者Cristian Tomasetti 和 Bert Vogelstein
回顾两年前,2015 年 1 月,Cristian Tomasetti 和 Bert Vogelstein 在《Science》上发表了关于癌症随机性的文章指出,癌症的发生受如遗传或环境(如阳光照射和吸烟)等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
在当时,就已经有许多科学家对这篇论文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们觉得,过分强调癌症的随机性会减少预防癌症可能性。
而如今,不少科学家仍持否定态度,他们仍维持 2 年前的观点。 Fred Hutchinson 癌症研究中心的医师和流行病学家 Anne McTiernan 表示:“论文作者指出遗传与一部分癌症有关,环境与另一部分癌症相关,这可能是正确的。 “但是假设其余是由于干细胞分裂和变化…..我们不太确认。”
英国剑桥大学儿科肿瘤学家和癌症生物学家 Richard Gilbertson 则表示,这件事并没有太大意义,这对处理复杂的癌症问题来说太简单了。他认为,癌症的起源非常复杂,我们现在只能理解其中的一部分。
对于很多质疑,该论文作者之一的 Tomasetti 并未表示强烈反对,但他仍然认为,他的研究正在被误解。比如,他在写给《Science》的信中表示: “我们从来没有在论文中提到突变是癌症发生的必然因素…….我们不是通过随机突变来评估癌症产生的原因,而是突变本身就是随机的,这是一个容易忽视的区别,尽管它很重要”。
但很多科学家仍然并不信服。Richard Gilbertson表示,Tomasetti 的论点存在“缺点”,因为癌症比突变和增殖复杂得多,而这篇文章试图把它分解为这两个因素,而排除其它一切可能的原因。
争论的言论不仅仅是让人眼花缭乱,Tomasetti 和 Vogelstein 的核心意图是让读者思考一些重要的事情:研究结果对癌症有什么意义?无论如何,本论文依然同意,大约40%的癌症是可预防的 ——该数字与大多数流行病学家的研究结论比较接近。
哈佛大学流行病学家Walter Willett说:“在某种程度上,现在的工作表明,仅由随机突变引起的癌症是不可预知的 ”。而波士顿公共卫生学院的观点更加细致——他们推测,在更年期中减肥或停止激素替代治疗的简单方法可能会抑制随机突变,要知道这种随机突变最终会演变成危及生命的肿瘤。
总之,虽然辩论精彩,但我们距离解决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现在需要担心的问题太多了。毫无疑问,我们依然需要很多年才有可能解决这一争议,更不用说如何去解决癌症本身了。
她时常与肿瘤患者打交道,并尝试破译食管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基因密码”,以达到精准治疗;在揭示肿瘤易感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以及遗传变异与患者预后差异方面成绩突出,先后摘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科学奖”等奖项。
她,就是80后“青年千人计划”学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吴晨(见上图,资料照片)。
“食管鳞癌的问题,只能靠中国科学家自己来解决”
“做食管癌研究,是中国科学家必须承担的责任,更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吴晨说。
吴晨的话,是有科学依据的。全球每年罹患食管癌的人近50万人,其中有近30万患者在中国。无论是从发病率还是死亡率来说,食管癌在所有肿瘤中都位居第四位。在山西、河南的一些地方,食管癌的发病率高达十万分之五百,呈现出很强的地域性。此外,欧美人易患食管腺癌,而中国的食管癌患者则多为鳞状细胞癌,又称食管鳞癌。“食管癌研究的前辈曾说过,食管鳞癌的问题只能靠中国科学家自己来解决。”吴晨说。
吴晨介绍说,并非所有的食管癌患者都具有手术机会,传统的化放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正常细胞,让患者承受巨大的痛苦和经济压力。究竟如何精准治疗,提升疗效?
“人和人的遗传背景是不一样的。绝不是所有患者都应该用同样的治疗方案,我们先要弄清楚每位患者的基因图谱究竟是怎样的,针对其特有的基因突变等遗传信息确定治疗方案,才可能达到精准的个体化治疗。”吴晨说。
截至目前,吴晨的研究团队整合704名食管癌患者的基因组测序大数据,发现20个基因是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基因。“也就是说,大部分食管癌患者都有这些基因突变。”吴晨解释道。此外,团队还发现了可能引发食管癌的5条关键基因通路,“但我们仍要把可能引发癌症的多条通路都研究清楚,才能‘知己知彼’,全盘掌握打败肿瘤的‘战略’。”吴晨说。
接下来,吴晨和团队研究人员将对更多食管癌患者进行基因组测序,吴晨说,“到年底,我们将对1500名左右的食管癌患者进行测序。我希望这一数字能增加到5000人、上万人,最终让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基因图谱,实现医生依据每位患者的遗传信息给予精准治疗的目标。”
“回国不需要理由,我回来是完全正确的”
本科时学习临床医学的吴晨,因为被患者的一句话“还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吗?”难住,而改学基础医学,并最终走上了肿瘤遗传学研究的道路。
吴晨从临床转向基础医学研究,她被保送到北京协和医学院,师从我国肿瘤遗传学著名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林东昕院士,从事食管癌等常见肿瘤的遗传学研究。博士毕业后,吴晨负笈美国深造,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直到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院士在2013年找到她……
吴晨笑着说,“我一直都认同彭桓武先生说的一句话: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现在看来,我回来是完全正确的。”
然而在研究中,吴晨也并非一帆风顺。为获得更多患者的基因标本并掌握、跟踪其治疗情况,吴晨带着学生一次次地往返于河南、山西等食管癌高发地区。为节约时间,他们5点多钟就得起床,以赶上最早的那班火车。“我们一个月要去三四次。”吴晨告诉记者。“真正让人难过的是,我们跟踪了很长时间的一些患者突然间联系不上了,有的则治着治着却中途放弃了……”
在感觉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吴晨就去林县的红旗渠走走。这条开凿于悬崖峭壁上的“人工天河”给了她信心和勇气。“当时那么艰苦的条件,人们都没放弃;现在条件好多了,不坚持下去没道理。”
“只要一代代做下去,一定能攻破肿瘤”
吴晨常告诉学生,“我国每年还有这么多食管癌患者,防治任务艰巨,科学研究要不断地传承下去。”
平日里,吴晨对学生要求很严。“我们周一早上开组会,吴老师对我们的课题一一点评、提建议;周二到周五早上则分享最新文献进展,及时了解国际顶尖前沿资讯。此外,吴老师还要求我们在周五时总结一周工作,并列出下周学习计划。”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直博生崔琼花说。为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吴晨还要求大家一律用英语进行报告。
吴晨还经常带着学生参加重要学术会议,并一同前往清华、北大、中科院讨论课题、听学术报告等,以拓展他们的视野。
吴晨在节假日和周末也经常加班,“我们每个月光标本就有2000多个要整理校对,不加班根本完不成。”作为一名80后的年轻博导,同时也是一位两岁孩子的母亲,吴晨也非常注重平衡事业和生活,“我希望成为孩子最值得骄傲的榜样。”
吴晨常告诫学生们,既然选择了科研这条路,就要承受住这份辛苦。“现在国家加大了基础研究的投入,我们更要做出成绩来。”吴晨说,“食管癌的研究是我们毕生的事业,只要一代代做下去,我坚信一定能攻破肿瘤。”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