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继网易、腾讯、新浪改版之后,搜狐新闻改版,这应该是新任搜狐网总编吴晨光的第一把火。改版后的搜狐新闻首页做了页面的减法,显得简洁、大气,不再去拼海量信息。而是注重思想的加法,加强了对《点击今日》、《数字之道》、《新闻当事人》、《谣言终结者》这样的独家平品牌栏目的重点展示。可以看出,新闻的遴选思路上,编辑不再是“搬砖工”,而是努力成为优秀“建筑设计师”,努力使搜狐新闻的思考与理念在其中呈现。
据了解,改版后的搜狐新闻着力打造新闻报道的五个维度:速度、角度、高度、深度、态度,强调要有尤其清晰的逻辑。可以看出,搜狐正在改变门户过去图文为主的单一表现形态,试图从图文+音频+视频,去打造一个全媒体平台。而改版后的搜狐新闻首页导航栏“移动”这个Tab按钮,则表明搜狐门户的新闻产品已经着手与搜狐新闻客户端以及手机搜狐网全面打通,让亿万网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无时无刻无不享受着新闻的盛宴。
刚刚履新的搜狐网总编辑吴晨光加入搜狐之初,就是负责搜狐新闻中心。他强调团队要站在更高的高度去面对新闻,以“理性、建设性”的思维去编排版面,并杜绝哗众取宠的标题党。并且表示搜狐作为互联网媒体,要承担应该承担的舆论导向和社会公共责任,坚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坚持推动国家的法治、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着力在这两个方向上发力,去体现搜狐新闻的价值观。
附:吴晨光撰写的改版网论——
我们是创新永动机
20年前,当中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襁褓之中时,一根神奇的互联网线接入了这个渴望变革的国家。从此,前所未有的大门被打开,互联网成为公众认知世界、认知自我最便捷的方式;它带来的平等、交互、自由、共享的精神,更成为不灭的主题。
1998年,一只火红色的、聪明伶俐的小狐狸开创了中国的门户时代。尽管最初的门户网站无异于《文摘报》的翻版——一个是“剪刀+浆糊”,一个是“复制+粘贴”。但在那个信息相对匮乏的年代,以海量和快速见长的门户如雨后春笋,迅速把数以亿计的公众揽入怀中,最终成长为影响力远胜报纸、杂志的强势媒体。
正如东去的大江,自诞生之日起,搜狐新闻就在时刻记录着中国进程。浩如烟海的网页里,你可以看到含泪下岗的工人,流离失所的农民,中流击水的士兵,挥斥方遒的领袖;这里还有非典初愈的北京,震彻骨髓的汶川,痛定思痛的乌市,世界瞩目的上海……我们同样见证了烈火与洪水、干旱与暴雨、冰雪与雾霾,见证了成功与失败、欢笑与泪水、死亡与新生。
爱与恨、黑与白、左与右、开放与保守、进步与倒退、老路与新路,在这浩如烟海的网页上不断呈现;一次次博弈、一次次挣扎、一次次彷徨、一次次呐喊,此起彼伏,共同构成了搜狐新闻的交响乐章。
门户网站成长的这15年,也是中国媒体形态变革最为迅速的时代。报纸从鼎盛走向衰落;广播几乎没落又异军突起;地方卫视与央视中原逐鹿;“微博元年”开启后,“微信元年”再度开启……也正如大江中拍岸的惊涛,一次又一次“形”的创新,为家国天下之“势”卷起了千堆雪。
处在改革前沿的搜狐新闻,从未放弃过对创新的追求。若干年前处于巅峰时刻的《北京青年报》的一句名言:我们是创新永动机——其实更适用于网络。我们观察和学习着同行们一次次的动作,自己也在不断的改进,这就是对“新”的不停探索。你所看到是网页形式的变化,它的背后,则是互联网媒体人永无止境的求变风格。
2013年10月28日,改版后的搜狐新闻首页已呈现在上亿读者面前,希望你们喜欢。新版来自近两年的思考与酝酿,夹杂有着无数的经验、教训,乃至血泪。我们不敢率意而为,因为我们知道“鼠标虽小重千斤”;但封闭保守绝非网络媒体人的风格,因为这与时代的要求、与互联网精神背道而驰。
我们做了页面的减法。重复的信息、芜杂的栏目被砍掉,因为今天已经是渠道多样、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面对自媒体风行一时,单纯追求“海量”的理念已经落伍;
我们做了思想的加法。无论是在新闻的遴选上,还是诸如《点击今日》、《数字之道》、《谣言终结者》这样的独家栏目上,网络编辑不再是“搬砖工”,他在努力成为优秀建筑设计师,搜狐新闻的思考与理念在其中呈现;
我们改变了对资讯的理解。无主题、无逻辑、大而全以及“about新闻”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速度、角度、高度、深度、态度,尤其是清晰的逻辑;
我们同样改变了门户的单一的表现形态。图文要有,音频、视频也要有。特别是门户的新闻产品将与移动端打通——公共厨房生产的美味佳肴,将在各个餐厅与大家分享。全媒体,这个已经被多少人多少次提及的概念,将在搜狐新闻实现。
但这些创新,依然集中于表象之上,真正的改变则源于内心。我们最需改变的是人们对网络媒体“浮躁功利、浅尝辄止、不惜一切博眼球”的印象。我们在努力以“政治家办网”的高度去面对新闻,以“理性、建设性”的思维去编排版面,哗众取宠的标题党将被扫进垃圾堆,单纯以点击率论英雄的方式也将成为历史。
让门户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是搜狐新闻的终极目标。
我们深知,凡求变之举都有遭遇挫折乃至撞到南墙的风险,但我们依然执着——那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敢于在南海划出石破天惊之笔,未及弱冠的搜狐新闻又有何畏惧?
而在这一次次创新中,不变的是搜狐新闻的理念和价值观。这就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对市场经济的支持。我们允许争论的存在和价值观的多元,但我们会坚守于此,国家的法治、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均要通过改革和市场之手实现。
这源于15年前的一个梦想——1998年,当搜狐公司的创始人张朝阳先生开创门户模式时所带来的。如今,它已经成为搜狐新闻的“中国梦”。改革开放35年,市场经济急行21年,中国已经无路可退。时代也不允许我们退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几乎与市场经济孪生的中国互联网,更与之水乳交融,血脉相通。
最后,我们要对搜狐网的前辈,以及所有互联网前辈们致敬——是你们将创新而坚守的精神传承给了我们。但我们也相信:我们终将超越你们;而我们的后辈终也将超越我们。因为他们比我们更年轻,中国一直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