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客》为了在后印刷时代继续繁荣兴旺,这头媒体大鳄已经赌上了自己的命运。
氧分子网科技讯 美国《资本》(Capital)杂志7月21日刊文,对《纽约客》网站改版上线的背后故事,以及深层理念进行了全面报道。
以下为文章全文:
备受期待的《纽约客》网络版本周改版上线,此事必会引发众多评论。
但在2014年的当下,要理解这个新网站对《纽约客》的重要意义,最好的方法,还是回顾一下它过往的种种。
5月14日下午2:30左右,《纽约客》记者肯•奥莱塔(Ken Auletta)收到了一封来自《纽约时报》的电子邮件公告。那封邮件宣布了一条重大消息:迪恩•巴奎特(Dean Baquet)将取代吉尔•阿布拉穆森(Jill Abramson),出任该报总编。
与约翰•卡西迪(John Cassidy)等同事相比,奥莱塔在《纽约客》网站(NewYorker.com)上发表文章的频率不算高,但他曾在2011年10月末撰写过一篇有关阿布拉穆森的人物专访,彼时的阿布拉穆森已经出任《纽约时报》总编辑好几个星期,而距离这一任命的宣布更是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
那次任命在当时算得上是大新闻,所以各大媒体纷纷对此展开长篇累牍的报道,不仅介绍了其他候选人,还对阿布拉穆森当选的原因和意义展开了详尽分析。但奥莱塔和《纽约客》却并没有急于发声,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从容地展开细致的采访,最终写出了一篇无比细致的文章,整个过程简直就像在酝酿一本书。
2014年5月,阿布拉穆森被解雇的消息一经宣布,瞬间引发了轩然大波。对《纽约客》来说,这是似乎是一条绝对不容错过的消息。在这条新闻宣布5分钟后,NewYorker.com总编辑阿米•戴维森(Amy Davidson)写信给奥莱塔说:“肯,这太意外了——你能不能写点东西???”
他同意一探究竟。在与阿布拉穆森的两位密友进行了一番沟通后,奥莱塔为一篇文章贡献了最核心的内容,并在下午4:10提交了草稿。两个小时后,经过戴维森的简单编辑,这篇题为《吉尔•阿布拉穆森为何被炒》的文章便被发布出来。之所以反应如此之快,是因为他们绕过了该杂志著名的校对流程。
美国语言学家门肯(H.L. Mencken)曾经将《纽约客》的校对团队称作是整个美国出版界“最狡猾的呆子”,足以见得他们对内容有多么苛刻。“与守旧的印刷版相比,这种反应速度太不同寻常了。”奥莱塔最近对《资本》杂志说。
私下里,很多熟悉奥莱塔作品的媒体人都颇感震惊:《纽约客》这样的杂志竟然会以这么少的匿名消息源为依据,就当下最热门的新闻发表这样一篇有争议的报道。这些批评并非全是酸葡萄心理使然——要知道,即使再过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奥莱塔可能都是唯一一名能就阿布拉穆森被炒一事写出详尽报道的记者。所以,外界的疑虑主要还是因为这太不符合《纽约客》的风格了。
但还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文章发布之后,《纽约客》对内容进行了多次提炼和打磨,还修改了几处错误。例如,奥莱塔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话时,将《纽约时报》前新闻采编总编辑,写成了前新闻采编副总编辑。
“在《纽约客》,我的错误都会被校对员发现。”奥莱塔说。如果换成是其他网站,这种错误无伤大雅(与所有高品质的网络新闻机构一样,这些错误的处理过程都会对读者公开)。可是,对《纽约客》来说,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纽约客》对传统模式的沿袭胜过任何一份杂志或报纸,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纽约客》自己看来,他们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与其一流的文章水准关系巨大。我们暂且称之为 “纽约客例外论”:在媒体行业风云突变和互联网迅速崛起的当下,仅凭一流的内容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么优秀——除了《纽约客》。
然而,《纽约客》仅仅是其母公司康泰纳仕(Condé Nast)旗下的众多出版物中的一本。而为了在后印刷时代继续繁荣兴旺,这头媒体大鳄已经赌上了自己的命运。以其他任何一家出版商的标准来看,奥莱塔的那篇文章都算得上是“大获全胜”。
那篇文章揭示出《纽约时报》在薪酬方面的性别歧视倾向,总共吸引了100多万独立用户访问量,创下NewYorker.com网站当月之最。众多感同身受的女性读者纷纷给奥莱塔拨打电话、发送邮件。
这对《纽约客》杂志的业务部门而言,同样是一大福音。该网站刚刚开始参加康泰纳仕的加速器项目,使用一套算法来预计某篇文章是否会实现病毒性传播,并自动将订购相关业务的企业广告投放到这些文章中。《纽约客》发行人丽莎•修吉斯(Lisa Hughes)表示,汇丰银行从奥莱塔的文章中获益匪浅。在NewYorker.com改版上线后,该项目的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
由此看来,《纽约客》的传统正在面临一场考验。这份杂志有很多特立独行的地方:曾几何时,它从来不在封面上附带任何内文标题,直到后来对这种行业惯例做出了些许让步——通过报摊出售的杂志时,他们会在封面上装订上蹩脚的半页书皮;它的文章都极尽简约之风,有时甚至连配图都没有;它仍会在文章内容中插入应景的诗歌,而杂志中附带的各种漫画也总是带着些许神秘,令人捉摸不透。
《纽约客》的销售团队始终人手不足,但它却从未因此遭遇困境,这都要得益于它极高的声誉。在布鲁克林和曼哈顿的地铁中,每天早上仍会看到很多年轻人捧着《纽约客》杂志认真阅读——从包里取出来时,他们的杂志通常都已经翻到了之前看到的地方。
与网络媒体不同,阅读印刷版《纽约客》时,总感觉编辑和设计师在引导我们从头读到尾。所有的读者都在有意识地放弃自己选择内容的权利。在这本杂志中,处处都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堪称完美。无论涉及什么内容主题,无论采用什么写作手法,它的文字似乎永远值得一读——否则,编辑们绝不会收入其中。封面上的“The New Yorker”三个字俨然成了内文最强有力的背书。
以这一点来看,“时效性”向来都提不起《纽约客》的兴趣。就凭“纽约客”这个响当当的牌子,就足以为它赋予无比的权威。它把记者派向哪里,哪里就会成为新闻业关注的焦点——无论时效如何。这都源于他们为了酝酿一篇报道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换做其他任何一本周刊,如果在吉尔•阿布拉穆森上任数周后才发表人物特写,必将遭人唾弃。但《纽约客》却不然——因为它的文章配得上这份等待。
不过,《纽约客》最近的两位主编已经加大了对时效性的重视程度,而该杂志本身也在缓慢向这一方向过渡。在蒂娜•布朗(Tina Brown)的领导下,他们加大了对流行文化的关注;而大卫•雷姆尼克(David Remnick)也促使该杂志越发重视政治、商业和国际事务。
可如何在适应网络渠道的快速崛起的同时,保住自己的权威和特质,却成了摆在《纽约客》面前的新问题。
“我们显然身处漫长而复杂的转型阶段。”雷姆尼克上周在《纽约客》的办公室里接受《资本》杂志采访时承认,“我们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本,答案似乎很简单:无论文字和图片通过何种方式传播,无论是网媒还是纸媒,我们获得成功的方法,就是制作出优秀的《纽约客》。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对成功就很有信心,因为人们渴望看到我们的作品。”
“要适应网络世界的信息传播速度绝非易事——即便你采取了所有的必要措施,而没有把时间浪费在你早已习惯的事情上。”雷姆尼克说,“这个过程中,有探讨,有争论,有异议,有妥协,且都是出于好意。不过,这一切都必须发生在一个真正重视自身价值的组织内。”
作为今天这次改版的负责人,NewYorker.com编辑尼古拉斯•汤普森(Nicholas Thompson)对他面临的挑战给出了简洁的评价:“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让NewYorker.com在网络世界中的地位,向《纽约客》杂志在出版业的地位看齐。”他说。
新平台
奥莱塔针对阿布拉穆森撰写的报道在《纽约客》并非史无前例,该杂志早在2001年就上线了第一个网站,将其作为杂志的附属品,提供少量的网络原创内容。根据Omniture提供的内部流量数据,该网站最近平均每天发布15篇原创文章,其月独立用户访问量也从2011年上半年的310万,增长到2014年同期的1010万。
但与增长相伴的却是一丝尴尬,文学杂志《n+1》的编辑在2012年11月支出:“很难说清《纽约客》究竟在互联网上干什么。他们没有发布最优秀的内容,也没有安排最优秀的写手。他们在网上开展的种种业务只会令其倍感尴尬。”
汤普森几个月前刚刚被任命为网络编辑,他之前曾在《纽约客》印刷版担任了多年的高级编辑。在他的领导下,该网站的流量增长了将近2倍。
这些流量中有相当一部分要归功于安迪•波罗维茨(Andy Borowitz),这位讽刺作家2012年加盟《纽约客》新开辟的幽默博客。他的作品在年轻群体中广受欢迎,引发了很大的共鸣。据汤普森介绍,“波罗维茨报告”专栏博客去年为整个NewYorker.com贡献了6%的流量。
在汤普森的领导下,该网站的原创内容得以增加。平均每天新增的15篇原创文章分散在十几个博客中。汤普森表示,大约有60%至70%的内容来自自由撰稿人,但他预计这一比例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降低。其他内容则是由《纽约客》的全职员工撰写的,包括印刷版杂志上声名显赫的主笔、少数博客编辑和一些全职网络写手。
汤普森表示,印刷版杂志的绝大多数员工,都至少为NewYorker.com贡献过一篇文章。
“有些人或许比较抵触,但实际上,几乎所有人都曾在上面发表过文章。有些还贡献了大量内容。”他说,“我最欣赏的是罗杰•安吉尔(Roger Angell),这位93岁高龄的老人仍然定期在网站上发表文章。这些人并非都是全职员工,但其中很多人都贡献了很多内容。”
在汤普森看来,NewYorker.com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场所,为《纽约客》的主笔们在杂志之外提供了难得的撰稿机会,使之得以针对很多无缘登上杂志的内容展开创作。
克勒发•桑尼赫(Kelefa Sanneh)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他给杂志写过一流的长篇报道,大约每过两三个月发表一篇。但与此同时,他也是我们的在线拳击通讯员,每当他有兴致的时候,都会就拳击运动写一些优美的文章。”汤普森说,“我们不会把这些内容刊登在杂志上。我们不可能每次有重大比赛发生时都写一篇拳击运动的特写,但在网上,他却可以这么做。”
雷姆尼克很想吸引杂志主笔在网上写文章,现在,改版上线的新网站或许可以完成他的夙愿。
“乔治•帕克尔(George Parker)每年只写5篇重要文章,我怎么能既不彻底改变这种人的写作生活,又能实现足够的转变,让他也在网上写文章,让他撰写‘每日评论’专栏,或者其他符合他兴趣的东西?”雷姆尼克问,“他已经这么做了,很多人都这么做了。假以时日,还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这么做。”
《纽约客》一方面拥有深度报道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渴望与热点新闻寻找交叉点,而拥有专长的杂志主笔则可以成为打通二者的桥梁,奥莱塔对《纽约时报》的深度了解就是很好的例子。“有时候,某些新闻恰好符合我们的专长。”雷姆尼克说。他本人曾经担任《华盛顿邮报》驻莫斯科记者,因此在马航MH17航班遭导弹袭击坠毁后,他可以迅速写出一篇文章,详细描绘俄罗斯和乌克兰东部动荡的政治局势。
《纽约客》每年都会与主笔们签订一份协议,用一定数额的稿费换取特定字数的文章。尽管该杂志最初没有为网上的文章支付任何薪水,但知情人士表示,他们最近已经改变做法:每发表一篇文章,作者大约可以获得250美元的报酬。
但雷姆尼克表示,这种薪酬结构目前正在调整之中。“我认为,人们的努力、专注、才华都应当获得公平的回报。如何衡量这些因素,如何支付报酬,一直都是我们讨论的话题,我们希望尽力实现公平。所以,我们目前会在签订合同时反映出这些内容。我们会努力让人们可以同时在两个平台写稿。”
在被问及是否会在合同中规定网络平台的撰稿比例时,他回答:“当然会。”
新理念
汤普森表示,新版网站是NewYorker.com近年来幅度最大的改版。他透露,上一次改版发生在他从印刷部调到网络部时,当时只不过对页面效果进行了小幅修改。而这一次的改版却筹备了大约一年时间,在《纽约客》今年1月挖来迈克尔•多诺霍(Michael Donohoe)担任产品工程总监时,这一计划驶上了快车道。多诺霍之前任职于大西洋传媒旗下的Quartz网站,汤普森透露,他过去7个月一直在全身心地参与新网站的设计。
在汤普森看来,NewYorker.com上的每一篇文章都应同时具备《纽约客》杂志的内容水准,和互联网时代的发表速度。“我们希望发表一流的文章,吸引你来阅读。”他说。
然而,要提升速度,就势必牺牲一些东西。总的来看,NewYorker.com上的文章的编辑流程的确不如《纽约客》杂志那般苛刻。
尽管《纽约客》大约聘用了15名校对员,但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人专职为网站服务,每次持续两周时间。(目前,《纽约客》的多数员工都已经身兼二职,同时为印刷版和网络版服务:例如,虚构作品编辑波拉•特雷斯曼(Deborah Treisman)就负责录制播客,而印刷版编辑则负责为他们编辑过的文章添加网络标题。)《纽约客》副总编辑帕梅拉•麦卡锡(Pamela McCarthy)表示,由于精力不足,所以校对人员往往会重点检查新加盟的作者贡献的网络文章,以及重要的长篇文章。
“我不是辩解,但多一个校对员恐怕已经比所有网媒做得都好了。”雷姆尼克补充说。平均来看,印刷版杂志上的一篇1万字的文章需要一两周的校对时间,以便一一查证姓名、日期和事实。
汤普森表示,网上发表的每篇文章都会由网站的一名编辑过目,然后再由一名首席编辑过目,之后发给网站的发稿编辑。时间比较紧迫的内容会缩短流程,由一名编辑过目后直接发给发稿编辑。
雷姆尼克希望对网上发表的一流文章收费,这完全可以理解。去年12月,康泰纳仕将查尔•波特(Charl Porter)招致麾下,希望利用他在《金融时报》建设付费墙的经验。等到《纽约客》3个月后建起付费墙时,无论是访问杂志内容还是博客文章,都会受到限制。
“我们使用付费墙的原因之一在于,我们认为网站发表的内容会引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从而吸引他们订阅《纽约客》。”汤普森说。
以前,除了网络版的原创内容外,编辑还会选择几篇杂志文章供所有网络读者阅读。如果没有被编辑选为公开文章,就只有订阅用户可以查看。即使是订阅用户,也只能通过专门的“档案”网站以印刷版的格式查看PDF文件。
这些档案源自《纽约客》早期的一次数字化尝试,他们还专门刻录了CD光盘。现在看来,这也只是一个权宜之计,等到《纽约客》建起付费墙后,便会取消这一模式。由于需要不断放大和缩小页面来阅读内容,而且要通过点击来切换页面,因此通过这个档案网站阅读长篇报道的体验极其糟糕。在新网站中,2007年之后的所有文章都会转换成易于阅读的网页格式。
NewYorker.com不仅为杂志主笔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还可以培育更多的人才。该杂志的年轻校对员和发稿编辑——例如莎拉•拉森(Sarah Larson)和汉娜•古德菲尔德(Hannah Goldfield)——都为网站贡献过文章,有的甚至还为印刷版杂志撰写过文章。
但汤普森也表示,他的目标是把《纽约客》杂志的敏锐性带到NewYorker.com网站上。不过,他还是希望写手们尽快对当下的事件发表评论,而不要像《纽约客》杂志一样等上好几个月才发表一篇特写文章。
当然,《纽约客》一直以来对互联网文化的批判态度同样也会被移植到网上。例如,古德菲尔德就在2012年写过一篇文章,专门探讨了表情符号的文化意义。如今,NewYorker.com还专门开辟了一个名为“文化评论”的博客,希望让专职记者对最新的互联网文化趋势发表评论。
在付费墙正式启用前的3个月内,《纽约客》杂志上发表的所有内容,以及2007年以来发布的所有文章,都将免费对所有读者开放,而且会采用易于阅读的HTML格式。
该网站还推出了两个合集,专门向读者推荐一些陈年(微博)旧文,有些甚至是2007年以前的文章。其中一个是人物合集,另外一个是虚构爱情故事合集。在今年10月之前,他们每周一都会从档案中挑选一些文章制作成一两份合集。
“这可以为杂志和我们的作品吸引更多读者。”麦卡锡说,“我认为有很多人都对我们的杂志很感兴趣,但回顾起来却不知从何处入手。所以,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新模式
要吸引更多读者,甚至寻找一些并不习惯阅读杂志的新读者,就需要撰写更多文章,甚至可能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呈现这些文章。
“我认为我们的文章品质一流。”汤普森说,“我们希望尽可能地简化阅读方式。简化阅读方式符合我们的经济利益,因为这样一来,人们就会阅读和分享这些文章。”
NewYorker.com上刊登的《纽约客》文章的效果,已经与NYTimes.com和Medium上的内容非常相似——两边有大量留白,还配有大尺寸图片,可以单页滚屏显示,而不必频繁换页。整个网站都反映了相似的设计美学:崇尚简洁,大量留白。
《纽约客》还有一个鲜有人能企及的优势:它有充足的时间来塑造自己在数字世界的风格。该杂志表示,2013年下半年,《纽约客》印刷版的付费发行量约为110万。
“我们仍然处于繁荣阶段,我很高兴能无限期地处在这个拥有大量印刷版订户的繁荣阶段。”雷姆尼克指出,“你可能会认为,倘若数字平台的独立用户访问量出现这种曲线,那么印刷版的订户就会呈现相反的曲线。情况并非如此……我认为很多人都在跨平台阅读,”花69.99美元同时订阅印刷版和数字版。“这样一来,你可以在家里看杂志,但出门后不必携带杂志,而是可以用手机在地铁上继续阅读刚刚在杂志上看到的那篇文章。”
同时为《纽约客》的网络版和印刷版撰稿的本•雅格达(Ben Yagoda)认为,关键在于,《纽约客》拥有无比忠实的印刷版读者。
“《纽约客》拥有最忠实的订户,而且目前为止仍然保持着业内最高的续订率。”他说,“《纽约客》拥有真正认同它、喜欢它的读者。”
汤普森希望通过更加清新的设计和可读性更强的内容,吸引更多读者访问NewYorker.com,希望他们不仅能阅读杂志上的文章,还会品味博客上的博文,并最终订阅《纽约客》。
奥莱塔回忆说,今年6月,当雷姆尼克在康泰纳仕的礼堂中罕见地召开《纽约客》全体员工大会时,他对台下的同仁们说,他希望将《纽约客》的杂志和网站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新设立的付费墙将于今年秋天正式启用,届时将为杂志文章和网络文章树立起一道共同的屏障。在雷姆尼克的时代,这道屏障或许可以充当这两种内容模式的均衡器,并最终检验《纽约客》内部是否做到了真正的统一。
“发布最好的作品仍是我们的目标。”《纽约客》编辑在网站改版的献词中写道,“90年前,当(《纽约客》创始编辑)哈罗德•罗斯(Harold Ross)在左耳上别着铅笔徘徊于大厅时,他心中便坚定了自由、锐利、准确的精神基调。90年后,尽管网媒、纸媒交织呈现,我心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