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裁向泽映:媒体融合已进入云媒时代

媒界大咖,山城“论剑”。6月29日,以“新时代,主流再出发”为主题的第四届观媒峰会在重庆拉开帷幕。本届峰会由观媒、观媒研究院主办,华龙网联合主办,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为峰会提供学术指导支持。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裁向泽映

在主题演讲环节,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裁向泽映进行了主题演讲,以下是向泽映的演讲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首先,我谨代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欢迎大家来到美丽之城、山水之地重庆。重报作为全国首批党报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单位,我们已经走过几年时间,今天借这个机会主要与同行进行交流,也借这个机会与大家做一个情况汇报。

当前,媒体融合已经进入到升级版再出发的新时期。从媒体融合的初级阶段进入到深度融合阶段,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在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当然,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回想起来,我们报业集团这几年是沿着这样一条线路在发展:最开始是报媒,然后进入到电媒阶段,我们开始逐渐的触电,包括数字报,甚至参与音视频的发展。第三阶段主要就是网媒,第四阶段是端媒或者掌媒。后面的阶段我们现在提出叫融媒体或者流媒体。但是这个过程实际上时间很短,真正来说,我们现在进入了新的阶段——云媒。其实云媒某种意义上是融媒体发展,这个形态是很接近的。我在新闻界差不多30年时间,基本上见证了这样一个过程,我从报纸到后面的广播、电视,再到网络,再到现在的融媒体,实际上基本经历了中国的报业发展阶段。

我们这几年做了一些探索。从2014年开始,我们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报业单位,先后对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做了报网一体化技术支撑平台,实际上就是探索中央厨房的模式或者雏形。在这基础之上,我们对经营管理包括新闻管理又做了监管平台。但我们现在发现,我们不管用什么新的花招、新的技术怎样去追赶互联网企业都还是追不上。原因在哪里?最后发现,我们的基因是媒体,不因为我们做了房地产就变成了地产企业,也不因为我们去发展旅游就成的旅游企业,也不因为发展了金融就变成了银行或者证券公司,当然也不因为我们发展和利用了互联网自己就成了互联网科技公司,实际上最终我们的基因是媒体。所以,我们要比不能与房地产企业比大小,也不能与互联网科技企业拼科技实力,我们只能立足本职工作推进媒体利用新的技术、新的信息来推进自身发展。这些年我们有了一些发展,在全国的报业集团中排名前十左右。但是在2014年之前,我们在全国的47家报业集团中排第26位,所以我们这几年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这体现在2017年集团资产总额达到60亿元,营业总收入17亿元,利润2.19亿元,资产负债率控制在58%。

从数据的角度来看,我们这几年的发展非常快,但是受到的冲击也非常大。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党报集团媒体融合是否就停留在目前阶段?现在我们也有二次创业甚至要趁势而上,这就是我们说的再出发,并且要抓住全国大数据战略背景加快发展,我觉得在这方面有几点心得可以与大家交流。

第一,报业要再出发或者二次创业,首先就要在媒体云数据库方面着力,这也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媒体云的发展过去最开始仅仅是媒体自身内生动力,但是从去年开始尤其是今年,国家和重庆市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发展。外部既有政府的推动力,也有市场的拉动力,三力合一,这是我们报业集团趁势而上的最好机遇。我前面讲到,媒体融合实际是一个过程,并不是简单媒体形态演进。最开始我们1.0时代主要是触电,由纸质转向数字报;第二阶段是媒体融合的报网互动,就是我们开始办华龙网;第三阶段是强调移动优先,搭建全媒体矩阵,现在我觉得大的概念进入了云媒或者云媒体时代,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事。

媒体融合4.0时代必须重新认识技术的作用,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这几年我们发现,我们在技术上面很多没有自己的研发,合作也非常有限,所以现在我们开始逐渐向技术包括研发、应用、合作方面着力。技术创新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所以我们从去年尤其是今年开始,在这方面花的力气比较大,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紧紧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对传统传播手段进行升级改造。

重报集团原来的技术平台已搭建完成,尤其是中央厨房通过最开始的建设和后面的升级,现在已经实现了对外输出,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要加快对媒体云平台建设,推动媒体数据库建设。今年我们已经开了几次会议,提出要用一年多时间全力推进重报云和重报数据库的建设,预计投入1.2亿元,今年上半年建成重报数据库,目前正在接受验收。下半年是建设重报云,打造面向政府部门、区域、行业的融媒体公有云平台。报业集团整体推进不再仅仅是建中央厨房,也不再仅仅停留在“两微一端”,我觉得在国家以及地方强调大数据战略、智能化战略的大背景下,我们要通过政策、市场,通过自身的战略需求,技术水平应该整体上一个台阶。更多大数据解读:www.yangfenzi.com/tag/dashujv

第二,要抓住优质内容价值回归的风口。媒体融合4.0时代必须重新认识内容的价值,习总书记也强调,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内容建设始终是党报集团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根本,它既是媒体发展的起点,也是融合发展的终点。现在内容价值的直接变现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这方面我们报业集团走了两个路子,第一是强调内容的整合或者逐渐趋向垄断,这主要是我们对于区域的,包括重庆的政府部门、区县,我们通过整合形式,依托华龙网,通过上游新闻,通过重庆日报的“两微一端”,把区域新闻资源逐渐捆在我们这个地方,这样使得我们的地位和价值相对重要。

第二点是进行了版权的运营与管理探索。从目前来看我们这方面已经有一些比较好的合作,像腾讯,我们今年准备在内容方面进行定制,目前他们提出了今年先拿几百万,以后对政府或者其他社会媒体、商业网站我们也采取这种方式,就是定制重庆的内容,因为我们这方面掌握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权威,在这方面可以产生一些效果。4.0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可以说,这个时代是一个不缺新闻的时代,甚至我感觉我们新闻内容从供给侧改革角度来看是供大于求。但“大”是没有办法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做优。新闻资源现在并不稀缺,稀缺的是优质的独特内容。

我们将重点打造一批精品内容、特色内容、高品质内容。一方面,需要我们加大对新闻内容生产的创新力度,要以内容优势赢得媒体融合发展主动权。当然,传统媒体的内容创新不是漫天撒网,也不是四面出击,内容创新一定要突出重点、发挥自身优势。比如现在报纸在互联网环境和挑战下下一步怎么办,我们最近做了一些定位,报纸一定要强调总体方向,他们最后给我写了“慢、精、深”,实际上不是,“慢”肯定不能强调,是“精、深”加上“准”字,也就是在网络时代,纸质媒体不可能与网络抢时效,更多的是做精品、深度、公信,公信就是准,这就是权威媒体的权威性。未来纸质媒体承载的一定是这方面的内容,所以我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顺便给大家传递一个信息,即便是在目前互联网冲击比较厉害的情况下,我们的党媒包括党网真正的实现了此涨彼涨,我们日报这几年广告收入只有三四千万,去年我们达到了7000万,今年超过1亿元。在这种情况下,给网络包括给我们华龙网都是同时在上升的,所以我觉得,这就是看我们在新条件下如何出招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不断改进产品形态,2016年,中国移动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5亿人,2017年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4亿人。其中,包括今日头条旗下的抖音、火山小视频,腾讯旗下的微视等,都发展得非常迅速。我曾经在广电系统待了七年,到报业集团时就比较强调视频。但是我们整体推进非常慢,我们起步很早,最开始过分地关注专题片、电视剧、电影,真正对适合互联网短视频的重视是不够的,到现在我们才刚刚有了基础。华龙网最近在短视频方面力度比较大,上游新闻整合所有了我们音视频资源,侧重于发展互联网视频,现在成立了影视中心。当然,传统的项目我们也参与,我们今年也拍了一些电影、电视剧,大家看到的《马上幸福来》,还有《摧毁》《突击再突击》我们都是直接参与了,但是更多是传统方面的影视作品,下一步我们要侧重于短视频。

第三,做大做强移动传播平台是深度融合的重点。这几年传统媒体都在这样讲,也是跟着互联网的媒体喊,但是要真正推进落实,难度非常大。媒体融合4.0时代必须重新认识平台的功能,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已成为信息传播的新趋势。目前中国网民人数达到7.72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1/5。其中手机网民7.53亿,占网民总数的97.5%。某种意义上讲,手机基本上等同于移动端。有平台才有话语权,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人在哪里、新闻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的指示精神,突出重点,将建好自主可控的移动传播平台作为首要任务 ,同时运用好第三方平台强大功能,构建无处不在的影响力。

具体来讲我们主要是两手抓:一手抓自主平台建设,把资源、技术、力量向移动端平台倾斜和聚焦,形成合力,打造移动新闻精品,抢占移动传播先机。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几件事:

一是华龙网打造了重庆客户端,通过聚合资讯云、生活云、政务云资源,提前布局了统一架构、统一数据、统一资源、统一标准、分点运营的宣传数据共享大平台。最开始我们是与新华网合作推进的,现在下载量达到了1000万,这个下载量最大的价值是有很多是属于单位客户或者优质政务客户,当然也有很多个人客户,它的价值是发挥党媒党端的作用。在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指导下,作为党和政府舆论阵地,重庆客户端集群主要打造了新闻资讯、政务办事、生活服务等三大板块,力争2020年成为3000万重庆人都能标配的移动端应用。我们现在主要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与所有的区县和行政部门进行深度合作,下一步主要是政务方面的资源和潜力非常大,从目前来看效果也非常好。更多华龙网解读:www.yangfenzi.com/tag/cqnews

二是“上游新闻”,我们把重庆晨报、晚报、商报以及其他都市报、专业报这方面新媒体资源集中整合到“上游新闻”。从目前来看,“上游新闻”新版本已经上线,下载量近千万。上游号入驻机构和自媒体已经有650多家,2017年12月底在全国新闻资讯类客户端中排名第13位。

三是重庆日报“理论头条”App,中宣部与中央网信办高度关注和重视,最近也将“理论头条”客户端被确定为理论金微传播全国重点工程。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把“理论头条”打造成一个大数据应用生态平台,全国领先的理论传播融媒体平台;另一手主要是发挥第三方互联网企业网站作用,与他们开展深度合作。这些年来,重报集团与知名互联网公司、企业加强了战略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与中央和部分地方的窗口性主流网站以及商业性门户网站都进行了全面合作,我们不像过去那样相互打仗、相互拆台,而是借他们的渠道、平台,借他们的优势做我们的事情,我们主要的责任是传媒,是中介,是发布。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合作效果是非常好。最近我们与腾讯深度合作,大家知道,我们前几年搞了国内第一家商业性的区域门户网站大渝网,这几年发展非常快,已经成为重庆最大的城市生活门户网站。今年我们又与腾讯进行了深度合作,成立了重报移动传媒中心,主要利用都市传媒采编力量和优质内容生产能力,为腾讯提供重庆区域定制新闻。现在有几家大的商业网站又在与我们进行谈判和合作。同时,我们开拓视野,建设国际传播平台,重庆市委宣传部近期召开专题会,支持重报集团组建国际传播中心,我们将利用国外的社交媒体传播平台,放大重庆声音,把重庆推向世界。当然,过去我们有重庆日报的澳洲版、美洲版、欧洲版,现在我们认为过时了,要通过新兴媒体进行推广。

第三,媒体经营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媒体融合4.0时代必须重新认识经营理念的创新,构建以“互联网+”“电商+”为主的媒体运营生态链。当然,经营要全媒体是非常难的,我们的经营习惯还有人才,更多的是适合过去传统媒体的营运。这几年我们做了一些探索:

一是互联网、电商+物流。重报集团电商物流构建了“一网八平台”发展格局,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现在我们有零距离电商平台、商务服务平台、互联网家政云平台、农村电商平台,包括配套的落地配送业务,日均配送单量保持在3.5万-4万单,落地配单量稳居重庆第一,超过其他几个传统公司和新兴的公司。在实现了再造一个发行公司目标的基础上,发行公司计划三年之内打造物流、生鲜、家政三大业亿元级核心平台的目标。

二是做了一些其他的整体推进,比如互联网+旅游,旅游业是新兴支柱产业,重庆提出了“两地”“两高”新要求,包括长江上游三峡不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从我们重庆市战略转型和决策来看,旅游业成为重中之重,我们在这方面利用全媒体的优势,最近正全力介入,主要是打造重庆旅游业的升级版,旅游的发展也有传统升级,传统的这方面发展我们是比不过他们,但是在现在新的升级版,也就是智慧旅游新条件下我们就发挥了作用。这两年,市旅游局还有很多地方政府把景区以及节会甚至很多平台网站全部交由我们来打造,这就发挥了我们的作用。包括最近马上要召开的重庆三峡国际旅游节、三峡红叶节等等,全部都交给我们承办,实际上这就是政府资源与我们的技术、媒体优势直接结合起来。目前,我们直接做的区县景区以及智慧旅游合作项目达到了数十个,这都是比较大型的,也就是几百万上千万的都有20个。今年,我们旅游收入将突破4亿元,我们原来都没有想到转型会来得这么猛。目前,我们觉得实际上它的背景是文旅融合、媒旅融合,我们在这方面走得比较早一点。

三是互联网+文创产业。因为我们这几年强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而且也在做文创园,还在做文博会,深度整合媒体与互联网公司资源合作,推动文创产业发展,文创在这方面每年给我们提供收入都是几亿元。最近大家知道,互联网有一个企业叫猪八戒,它的老总、副总都是分别从我们晚报、商报出去的,而且过去抓了我们很多人才过去,现在有几十上百人都是我们这边出去的。但是我们用不着与他们拼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与他们进行互联网传媒方面的合作,双方由过去的竞争变成竞合,大家都互相发展,它需要增加媒体、文化属性,我们需要增加互联网科技和影响力,最近我们两家进行深度合作,其中包括共同打造樵坪互联网生态小镇;共同发起设立文化和传媒内容生产基金,现在基金已经建立了两支,并且通过这种二次投入,已经投了十多个项目;联合打造运营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对我们媒体号召力、宣传力很有帮助,今年我们先后推出了一批广告产业园、文创产业园、重报智库、华龙网互联网产业园,另外是枇杷山影视产业园,最近刚刚确定三峡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通过我们的新媒体优势、融媒体优势与区县有关发展,尤其是文创产业发展,形成了新的优势。此外,这几年,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在数字营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成立数字营销事业部,目前代管了很多区县的包括市里有关部门,包括发改委、商务委、旅游局、城管委等十多个政府部门的公众号。今年1-5月,这方面的成长性都非常好。

另外是户外传媒,我们也是尽可能地与新兴媒体结合,这方面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来看,我们数字型传媒户外平台已经逐渐成型,包括华龙网的阅报屏都是达到1000多块,我们定的计划是3000块,近期将会达到。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是当今时代发展大的潮流,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带给了我们传统媒体重生的契机。我们要把挑战当成机遇,主动拥抱互联网、融入互联网、运用互联网,甚至要改造互联网。我们只有抓住媒体融合进入4.0的重大机遇,积极拥抱互联网,主动作为,大胆实践,传统媒体才有可能涅槃重生,谢谢大家。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徐海荣:善用网络“活血化淤”  王予波:网络让政府更加“耳聪目明”

➤ 谭家玲对重庆市文化工作提出十大体系建设要求

➤ 王甬平访浙江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吴飞:谈谈传媒融合的方方面面

➤ 甘肃·陇南发布:贫困地市党报也能做出“叫得响”的微信公众号

➤ 光明日报社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约共建新闻传播学院 何东平董奇签署

➤ 人民日报 新华社 澎湃新闻…2017年媒体新年贺词哪家最具情怀?

➤ 《人民的名义》里,哪位官员的新媒体意识最差?祁同伟李达康

➤ 湖南省70后美女厅长李晖任永州市委书记 ,善用媒体拥抱互联网

氧分子网·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