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马云、郭台铭、金建杭、沈南鹏如何看互联网脱虚向实?

11月14日,由亚马逊、谷歌、Facebook、Twitter、Uber等公司组成的美国互联网协会,向即将上任的总统特朗普发出公开信,强调互联网产业对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并就科技领域政策的制定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而11月17日,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数字经济论坛上,互联网如何脱虚入实,如何推动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添柴加薪,也是产业大佬们的热点话题。

对互联网产业来说,其发展来到了新的岔路口,消费互联网过渡到产业互联网,才是互联网+的本质意义。

数字经济:马云、郭台铭、金建杭、沈南鹏如何看互联网脱虚向实?

新制造or智能制造

最近,马云和郭台铭互动频繁。一个是互联网大佬,一个是制造业大佬,这本身就内涵互联网与制造业的关联。这两人前不久在杭州云栖大会上互动,这次也一同参加了乌镇互联网大会。更多互联网大会干活:www.yangfenzi.com/tag/wic

马云最新的观点自然是:

阿里巴巴起家之本——“电子商务”这个词很快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既有线上也有线下的新零售。不仅如此,随着互联网+的深入,“五新”即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将成为决定未来成败的关键。

可以发现,不仅美国互联网意识到这一趋势,新制造也是中国互联网大佬关注的话题。

而制造业大佬郭台铭就发现今年互联网大会更加强调新制造,甚至猜想也许正是他和马云最近的频繁互动加速了阿里巴巴接触制造领域的进程。只不过马云口中的新制造在郭台铭这里被称为智能制造。

基于生产线实践,郭台铭互联网大会上就提出“智能制造+互联网”叠加效应的概念,这其中如何将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在互联网中加以有效利用是叠加效应的关键。

“关灯生产”就是数字经济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一个范例。不仅如此,监测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所有数据还可以作为下一代产品设计的参考。

由此看来,下一代的智能制造就是深挖大数据的潜力,郭台铭认为:

将用户大数据、制造流程大数据、供应链大数据这三大流程所产生的大数据互通互联,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享与共享跨界大数据,才会催生下一代的智能制造。未来我们认为数字的浪潮对于我们制造业,对于产业的创新产生了软硬的整合,持续的结合,我们觉得去年的互联网大会跟今年的互联网大会,我发觉有一个最大的不同,过去互联网也就是说马云所讲的,就是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其实我跟马云常常沟通,我不晓得这个是我触发他的灵感,还是他来勾起我的回忆,我觉得我们都有互动,因为他过去从不碰触制造,最近他开始对制造的领域,对线下领域(触碰)。所以我们认为未来的数字经济,未来的实体经济,未来的产业创新,今年大会主题是“创新驱动,用数字经济带动人类生活的福祉,科技本身就是为了改进人类的生活的便捷快速而存在的,所以我们认为未来的发展是一个硬软整合,持续结合。我们的看法是从互联网的角度来看是“互联网+”,从工业的角度我们认为是“+互联网”。

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也在互联网大会上表示:

智能制造要以数据为核心,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新一代制造业向智能化升级,而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应该围绕“互联、精细、智能”三大要点。

由此可见,中国互联网大佬谈新制造,中国制造业大佬谈智能制造,其实异曲同工。美国谈工业互联网,中国谈产业互联网、德国谈工业4.0,相似却并不完全相同。工业4.0本身就是制造领域的数字化革命,无论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还是德国的工业4.0,数据都是主攻点。

实体为先,数字驱动

如果说消费互联网是体验经济的话,那么产业互联网是真正的价值经济。如何让互联网脱虚向实?互联网+可以破题,而数据是其中的纽带。

孙丕恕认为,互联网+的核心也是释放数据的价值,他表示:

“互联网+”的要点在于通过互联网实现经济全要素的连接,并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形成新的组织、新的产业,最终是要组成涵盖传统行业和新兴产业的新生态。在互联网+的新生态下,互联网只是表面形态,伴随互联网产生的是数据,互联网+的核心是要释放数据的价值。未来数据将成为驱动整个社会运行的基础资源,这就是数据社会化。

另一方面,数据也不仅仅由互联网带来。

由于“互联网+”要从消费互联网升级到产业互联网。相应的,数据的作用也要从促进消费形态的变化,转向驱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业态的诞生。所以,驱动产业升级的数据要以源于实体产业、作用于实体产业的行业数据为主。更多数据解读:www.yangfenzi.com/tag/shujv

互联网的脱虚向实是整体经济发展的导向,发展数字经济更要回归实体经济,通过数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催生新业态。只有让实体经济升级,才能够真正迸发出数字化转型的真正价值,避免产业空心化。孙丕恕认为。

实体为先,数据驱动,才是数字经济的本质。


【视频】中外政企对话 数字经济: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氧分子网注)出席这次论坛的嘉宾有: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徐麟、浙江省副省长冯飞、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副常任秘书陈丽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宣昌能、全球移动通信协会首席执行官约翰·霍夫曼、贵州省委常委、副省长慕德贵、中欧数字经济协会主席鲁乙己、深圳市副市长陈彪、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院士邬贺铨、领英公司执行主席、联合创始人理德·霍夫曼、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亚马逊全球公共政策总裁杰伊·卡尼、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红杉资本董事长沈南鹏、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浪潮集团的董事长孙丕恕、新华三新华三集团总裁兼CEO于英涛、58集团CEO 姚劲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负责人。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徐麟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大力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据有关机构测算,2015年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达18.6万亿人民币,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浙江作为中国的网络大省,近年来加快了信息化发展步伐,做大做强信息产业,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浙江的发展实践也生动地折射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和活力。

浙江省政府副省长冯飞:大家知道2个月前G20杭州峰会通过了《20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这是数字经济首次亮相国际舞台。一个月前,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大数据时代数字经济承载的不是简单的0和1代码,而是10多亿中国人乃至全球70多亿人民的共同心愿。新经济、新动能,这是全球经济的焦点,数字经济的出现点燃了新动能,点亮了新经济,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曙光。浙江从两化深度融合起步,到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再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新经济如同奔流不息的钱江大潮,推动浙江经济一浪高过一浪。更多数字经济解读:www.yangfenzi.com/tag/digital-economy

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

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昨天马云先生提到“红旗法案”,我是感同身受,英国人起了一个大早,但赶了一个晚集,就是因为这部法案,1865年通过,1895年终结,整整30年,刚好说的是一个技术在整个社会运用的30年周期,错过了这个周期你都没有时间、没有地方去后悔。为什么要再次不断地去提这个法案,因为人类有很多的局,身处当时很难破,我们今天迈向这样一个新经济体的时候,也有很多这样的局需要我们去破的,今天对一个新经济来说我们大概只占了10%,还有90%是非新经济形态。也因为路上跑了10辆车,9辆是马车,1辆是汽车,而且更不幸的是汽车跑过把马粪带得到处都是。在上上个世纪末的时候,汽车已经很主导了,但是我们很多的科学家以及今天这样的场景很多的官员们、学者们、专家们、企业家们,我们聚在一起讨论什么问题呢?讨论马粪怎么处理的问题,幸亏当时没有因为说汽车轮子上粘着马粪把汽车给叫停了,那真成了我们的悲剧。所以我们要去想一想那些问题在今天,其实是一个“马粪”问题,根本不值得我们投入那么多的资源,投入那么多的心力,投入那么多的时间。我们要去看一看怎么让技术有更大的空间,让每个人有更大的能力参与到新的经济里面。

第二个,我希望大家到北京的时候,也不要仅仅去参观长城参观故宫,去看一眼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我在那边很有感慨,我们的老祖宗在那边整整待了50万年,他们使用火的灰烬堆积了40米,50万年就没有走出那个山洞。为什么?火对当时的人来说它是一门高科技,他要保存火种只能待在山洞里,我特别想知道是谁第一个走出那个山洞的,因为他需要大勇气,同时一定也把他逼出了大智慧,他发明了人工取火。只有人发明了人工取火之后,才能走出那个山洞,走向更开阔的空间。所以如果我们要走出山洞,就不要再拿那个火把了,因为面对未来我们不断地要有大勇气、大智慧去创新去突破。谢谢

资本助力催生新业态

从消费互联网升级到产业互联网,需要技术的创新,也需要资本的推波助澜。优秀的资本甚至可以成为市场中有效的助推器、加速器和平衡器。

红杉资本管理合伙人沈南鹏

未来,国家的综合实力将有一半以上来自于信息化的活力,信息化的发展是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红杉资本管理合伙人沈南鹏在互联网大会上就表示:

中国已经是移动互联网运用最广泛的国家,但参照美国的情况,移动互联网的大部分红利已经释放,增长业已平缓,相对应的,资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应该发生变化:不仅从投资上获取回报,更应演化成技术参与者和助推者,可以深度整合资源,引领行业对信息化的着力建设。信息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巨大,信息化已经成为商业、政府、文化等各个方面所必需的共同技术底层。可以说一个国家的信息化程度与其综合国力息息相关,未来,国家的综合实力应该有一半以上来自于信息化的活力。信息化的发展是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这对企业、对政府都是一样适用。

另一方面,一些大型企业在支持创新上不仅用资本授人以鱼,还采用“公司+创客”的方式期望授人以渔。

比如浪潮今年创立的“数创”产业模式,就是与政府共建大数据创投公司,为创客提供开放、免费的大数据交易平台。据悉,浪潮今年还宣布投资100亿成立“大数据创新基金”,在100个城市建立100个创客中心,规划成立100个数据所,扶持10000万名创客,从而带动100万就业。

从规模和深度上来讲,信息化在中国的发展还是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这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独特之处。而互联网与行业相结合,脱虚向实过程中所蕴含的机会值得资本去“慧眼识金”。

【文/科技茱比莉Jubilee(微信号:IT-Jubilee)】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徐麟:牢牢掌握网络舆论工作主动权

➤ 乌镇峰会特别报道——今日互联网江湖的36天罡星

➤ 视频: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会 任贤良、葛慧君出席,袭艳春主持

➤ 牛智超:好人张朝阳|张朝阳:重新起航,三年搜狐重回互联网中心

➤ 王冠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落幕,每年李彦宏都在孤独地谈技术

➤ 乌镇开启刷屏模式,“互联网+科学技术”正在重新定义“网络强国”

您可能还喜欢…

7 Responses

  1. 北上广仲裁说道:

    衣服怎么穿是个人选择,但是「着装」这件事本身在不同的场合是有不同的规则的。你可以不遵守规则——比如 Karl Lagerfeld 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是一身黑西装——但是当你不是时尚 ICON 的时候,要承担打破规则的代价——被别人Judge。当然,规则的确是会随着时间进化和改变的。但是说实话,正装的着装规则在服装界已经是改变最少的了:过去一个世纪,日常服装的范式已经变了不知道几十轮了,但是西装的穿法几乎没怎么变。

    别说那些大佬不在乎这些规则,他们明显都是在向现有的规则靠拢——扎克伯格这种 "zero fxck given" 的人见奥巴马和习总的时候不也一板一眼穿了西装了么——只是有人靠好了,有人没靠好。

    因为网上流传那篇的确太不专业了,所以抱着「自己能装的x为什么要让给别人」的想法忍不住自己写了一篇分析,题主可以参考一下。

    先给一个集体照。

    为了系统一点,分了五个等级,从低到高分析一下。

    ★穿得「不对」

    在这个一星的级别里,是一些穿得「不对」的范例。不对到严重影响个人形象,或者让人看了不舒服。

    周鸿祎
    周鸿祎人其实挺可爱的(先找个补),但是在这次论坛上,「最失败穿着」无疑非他莫属。

    那条不合身的卡其色休闲裤跟西装根本不搭,已经被人吐槽无数遍了。一个科技公司的老板,身体力行在大洋彼岸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乡镇企业家之路,

    事后周发微博,暗示是因为西装裤出了问题,只能套上了这条裤子。

    哥,你去爬树了?树上骑个猴那也不该是你啊。咋能破成这样啊?

    抛开裤子不说,周鸿祎全程衬衫顶扣没系(打领带时的大忌),而且领带松松垮垮歪歪扭扭。站在库克旁边,要是再抱个纸盒的话,那直接就是「苹果公司CEO和被裁员码农亲切合影」。

    解决方法:
    1.打领带是记得扣衬衫最上面那颗扣子
    2.学学打领带结
    3.穿西装别爬树

    刘强东
    首先,网上流传那篇文章里说刘强东西装的收腰其实没问题。问题在别的地方。你看看:

    是不是整个一大头儿子——肩太窄了。

    其实这个问题刘强东早已有之,之前网上流传过这么一张照片,是说刘强东穿西装比雷军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Naive.

    要我说,这张照片雷军穿得比刘强东强:作为一个科技公司老板,没必要穿得那么fancy。蓝衬衫,灰西装,朴实大气,虽然配合雷军的姿势和表情看起来整体有点土,但是西装本身没什么问题。

    但是东哥却穿成了一个大龄版十七线淘宝男装店的模特,肩膀那么窄,头那么大,「让人看着不舒服」。

    去年猎豹在纽交所上市时见过雷军一面,西装很挺拔合体,领带一丝不苟,应该是我见过的穿西装最得体的企业家之一了。

    (低调地把自己打码了,主要是因为丑)

    其实这里是很多人的一个误区:修身不代表紧身。比如当你个人身材偏瘦时,其实不能把衣服做得很瘦,那样看起来就是一个杆,并不美观。

    同理,当你肩膀过窄时,需要利用西装剪裁(垫肩的使用和不同的肩线定位)把肩膀显得宽大一点。

    西装作为「现代绅士的铠甲」是要让身材显得更美观的,而不是打着「修身」的名义凸显身材缺陷。

    解决方法:
    找个懂西装的,好好定制一套,肩做宽一点。

    ★★穿得「不专业」

    在这一档里,穿着没有明显失误,但根据正常的商务着装规范,有「不专业」的问题。

    张朝阳
    张朝阳其实穿得没什么大问题:灰色的西装是正式场合的标配之一,绿领带之前习总也打过,给整体形象加入了一些性格。

    张唯一的不专业问题,就是衬衫上面那颗扣子没系,和领带没打好。

    其实这种打扮作为 Casual Friday 下班之后去酒吧喝一杯完全没问题,但是在这种场合,的确显得有些草率了。

    解决方法:
    问周鸿祎。

    蒂姆·库克

    虽然作为苹果CEO,牛仔裤和T恤这样的标配穿惯了,但是作为杜克MBA毕业生,又在IBM这种大企业工作过十二年,库克理应把西装穿得不出纰漏才对。

    不过库克身上的两个问题把他从三星档拉到了两星档:1.领带结过小;2.袖子太皱。

    对于偏大的衬衫领型,选择传统的温莎结是正确的做法,而库克选择了类似双环结这样的小领带结,观感上相当不协调。而且库克的袖子跟小马哥有过之无不及跟右边那位皱到一起去了(右边就是马化腾)。

    解决方法:
    1.学学打温莎结
    2.勤熨

    ★★★穿得「挺不错」

    在这一档里的人,都合格了。

    马克·扎克伯格
    (补:感谢 @九月太白 发现了上图中张朝阳衬衫没塞进裤子里……我之前都没注意到。)

    这次扎克伯格穿得还是挺中规中矩的,跟上次来中国还是一样的配方,还是一样的味道。领带估计都没换。

    唯一一个小问题是,扎克伯格全程没系西装扣,理论上,在大部分时候,两扣西装需要系最上面一颗。否则露着衬衫,不大好看。

    解决办法:
    可以出让点股权,请一个CBO(Chief Buttoning Officer)

    马化腾
    小马哥穿衣服没什么毛病,就是懒。花五分钟熨个西装,什么事儿都没了。

    其实小马哥这次确实有点功亏一篑的感觉。整体搭配本来很得体,因为面相年轻,选了让人显得成熟的浅灰色西装;领带也打得一丝不苟;整体搭配也没有什么短板,气质还是挺儒雅的。但是那条窝窝囊囊皱皱巴巴的袖子的确让人看着别扭。

    上图可以看出,其实马化腾西装前一天还没有那么伤痕累累,明显就是因为晚上回去没熨。

    解决方法:
    库克买了熨斗的话,问他借来用用。

    ★★★★穿得「很好」

    杨元庆
    杨元庆1989年就加入了联想,毕竟是穿了20多年西装的老牌企业家,西装穿得没什么问题。

    衬衫和西装都很得体,红色领带也很应景,虽然发福的啤酒肚把皮带顶得有点歪,但是无伤大雅。顺便说一句,正式场合就是要选择这种空心无LOGO的最普通的皮带扣。像许家印那样把一个大写的 H 放在腰间是大忌。

    萨提亚·纳德拉

    微软新大哥纳德拉是芝加哥大学的MBA科班出身,还是知道怎么穿西装的(MBA这东西别的不说,商业礼仪倒都教的不错)。碳色西装很合体,还配了一条亮闪闪的真丝灰色领带,的确是花了心思的。

    曹国伟

    新浪CEO曹国伟在加入新浪之前,曾先后在两家会计事务所(安达信和普华永道)呆过,所以怎么穿西装这种低级技能是不在话下的。去年微博纳斯达克上市的时候,曹国伟就展现过自己扎实的商务着装功底。

    约翰·钱伯斯

    思科的CEO约翰·钱伯斯则是演示了标准的美国资本家西装穿法。标准极了。作为一个科技企业CEO,这道行不输 Blankfein 之流的大Banker。

    藏青色西装非常修身,而且丝绸感强、自然垂坠,明显是高支数的高级纯毛面料。配上浅蓝色真丝领带,直接就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场。

    ★★★★★穿出了风格的赢家

    杰夫·贝佐斯

    Jeff·Bezos 在外媒被称为这次论坛上 "best-dressed" (最会穿衣服)的人(下图最右)。

    贝佐斯是亚马逊的创始人和总裁,但这哥们在1995年创业之前,曾经在华尔街上摸爬滚打过七年,而且干得是基金套利。(想想《华尔街之狼》里面的 trader 穿得多浮夸)

    像贝佐斯这样搞过金融、见过世面的大佬,绝对不会不知道商务着装应该怎么穿。但是人家偏不选藏青深灰,反而选择了一套蓝色带暗纹理的西装,衬衫选择了非常流行的大开角cutaway领型。在一众黑灰藏青的西装当中脱颖而出,而又不显浮夸。Best-Dressed 的确名副其实。

    马云

    马云这次其实穿得非常好。没有槽点。

    大概是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吐槽过马云在阿里上市时的穿着。那时马云身着西装套装,配了一双短袜。

    当时,马云穿着休闲西装,配了一个小方领休闲衬衫,整体显得非常不正式,跟场合完全不搭。

    而这次,马云穿了一件中式的「立领」衬衫搭配西装。巧妙地把之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不伦不类变成了「穿出了自己的风格」。

    跟贝佐斯一样,Jack Ma 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真要想请人做套合身的西装也是分分钟的事。去年去美国上市的时候,前前后后各种活动,包括跟克林顿、陆克文、潘基文会谈,马云也都是穿着正儿八经的西装。

    一年过去了,为了马云这种「见完了一圈大世面回头我还套上我的立领小褂跟你们谈笑风生」的态度,我也得给他五星。(虽然这个西装外套还有提升的空间,驳头上多出来那一块有点奇怪)

    穿得跟别人不一样很简单,比如穿运动服去纽交所敲钟的史玉柱。但是穿出风格的同时又优雅得体,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了。

    Dress to express, not to impress. Jack Ma 这次做到了。

    最后也顺势贴个二维码吧。没事儿会在上面写点正装穿衣搭配之类的东西。

    编辑于 2015-09-29 42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邓潍 微信公众号“商务范”(微信号:bfaner)
    13 人赞同
    原文在此!之前在我的公众号「商务范」(bfaner)上发过一篇《马云、张朝阳、刘强东们,你们能不能把西装穿好?》,1天在微信有300多万的点击,网易200多万,今日头条400多万,还有很多转载的…可能有知友看过,不过还是贴出来分享给大家。

    美国时间9月23日,第八届中美互联网论坛在西雅图召开,美国和中国互联网界大佬基本凑齐了,规格非常高。

    参会阵容有多豪华呢~习大大就不用说了,BAT(百度、阿里、腾讯)、京东、搜狐、奇虎360、新浪、联想的CEO都来了。美国的微软、苹果、IBM、亚马逊、英特尔也通通都在。总之个个都是耳熟能详的大企业。

  2. 李成东说道:

    央行干不死VIE,VIE架构已经存在超过10年了,涉及数万亿美元的资产。其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既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又保障外资及海外投资者的利益,就连阿里巴巴上市公司也是采用VIE架构。

    马云这次拿“国家安全”说事,是陷整个产业于不义,最终保护的并非国家利益,而是他的个人利益。

    风险投资人、易趣网创始人邵亦波说:“VIE的结构,上百个国外上市企业在用,包括微博百度这些敏感的业务,没有理由政府会在支付上另当别论。当有人为私利把这件事拖出来造事,政府就不得不表态。围观者不知VIE是何物,行内人才生气呢。”

    天使投资人、前腾讯COO曾李青说:“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有人为一己私利,不顾把全行业拖下水。愤怒,无语。 ”
    发布于 2011-06-17 7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推荐大家看看王冉写的这个文章:http://it.sohu.com/20110620/n310737313.shtml
    马云这次留给我们最大的遗憾其实是这件事:作为行业的领军人物,他本来完全有机会选择通过捍卫公司治理的原则和底线从而推动监管部门对过度监管做出某种有利于中国产业和经济长期发展的局部修正,但实际上最后却选择了触碰这样的原则和底线同时还顺带把所有采用VIE结构的中国公司悬在了半空。

    1、马云在面临风险的情况下,不需要个人去承担这个VIE的责任

    2、马云做了沟通,沟通在当时还没有起到效果而已

    3、支付宝的牌照远远要比VIE有价值,而且更重要

    4、支付宝是马云的亲儿子,是雅虎和孙正义的干儿子,哪个对儿子更亲,对儿子的命运更心疼,一目了然

    5、马云都做到这个份上了,不表态是不可能的,他玩的不是几个亿的盘子,也不是影响一个杭州市的电子商务

    6、如果按照最坏的结果,牌照上没有支付宝,楼上的人都只会大笑,马云这个笨蛋。对支付宝有感情的排名:马云→支付宝团队→阿里团队→雅虎孙正义股东→支付宝用户→支付宝员工家属→电商→杭州人→浙江人→电子支付同行→评论家(楼上)→上网的其它中国人→不上网的中国人→外国人

    看看你排在哪里呢

    7、资本的价值,其实是一个动态缩小的价值,最开始可能超过80%,没有资本就无法启动,或者无法放大,随着事业的开展,团队、员工的价值会逐渐放大,最后资本的历史功绩,应该定格在20—50%,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要把利益逐渐让给员工、团队。

    这个资本的动态占股比例缩小,这在这次讨论中没有任何一个人主动提到过。

    8、所谓VIE,其实就是代持,很简单的事,搞的很复杂,马云和雅虎孙正义的焦点不是否定VIE,其实应该还是在支付宝独立之后的利益的重新分配上。

    冒着即将迎来台风的危险,今天我赶到杭州参加了上汽的 RX5 新车发布会。

    罕见地看到马云、罗永浩齐聚现场,为一款新 SUV 站台,不过这并没有吓到我,直到这款新车的头衔出现——「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

    话说老罗在台下起身向观众致意时,引发的掌声和惊呼声势绝对超过了马云,朋友圈里有人挑事儿说「马云爸爸看起来不太高兴」。

    看来锤子科技已经开始作为阿里集团的一员面对公众了,但实在想不出来老罗出现在新车发布会的理由。人家马云来,是因为这是阿里巴巴集团和上汽集团联合开发的互联网汽车发布。而且这款 SUV 的卖点之一就是让你在车上不再需要手机,作为东半球第二好手机的代言人,老罗这就有点尴尬了。

    老罗唯一能跟汽车扯上点关系的,就是前两天录完了高德导航的语音包。嗯,RX5 里也内置了高德地图,并做了一些优化。例如双盲定位能在地下车库使用导航、高清地图等等。虽有阿里全家桶的嫌疑,但这种深度开发其他地图应用恐怕很难配合实现。

    上汽的管理层,从董事长陈虹到乘用车总经理王晓秋,在发布会上表现的极为谦恭,也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毫不避讳汽车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希望能和阿里合作,努力完成自身的变革。

    马云在讲话里,除了那句被流传的「听到价格后很想买几辆送朋友」掩盖了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他从合作伙伴的角度,看到了一家传统汽车公司拥抱互联网的挑战和压力。他说你们别看不到两年时间,RX 这款互联网汽车就造出来了,陈虹和他的团队要对整个体系里做出很大的变革,一般的公司是没有能力扛住这样的压力和痛苦。

    扯远了,咱们再回到这款号称「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的 RX5 身上。说实话,仅仅从现场介绍的一些车联网服务来看,并没有看到 RX5 跟其他以互联网为卖点的汽车,有哪些本质的区别。

    但从阿里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的演讲中,我模糊地感觉到了 RX5 的一些与众不同。这位王博士告诉现场的观众,「我们讲Web时代到了移动互联网大家都在讲APP,如果你是个开发者,原来在这辆车上 App 又不见了。」

    从这点来理解,阿里和上汽,并没有像很多厂商那样把汽车当做一个智能手机来开发,为汽车打造 App 生态体系。而是打造了一套基于云端和数据的操作系统,提供基于云端和数据的个性化服务。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好像是苹果和谷歌的区别。苹果把 iPhone、iPad 用户产生的行为数据,保留在硬件设备里,在硬件里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 Siri 和苹果地图的推荐。

    而谷歌则是利用其大范围的互联网服务、安卓操作系统,在云端汇聚同一用户的行为数据,然后分析他们,按照分析结果为这个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你 Gmail 里收到的机票信息邮件后,谷歌会在安卓手机里提醒你该出发去机场了。

    目前看来上汽和阿里的解决方案,更像是谷歌范儿的云服务。这也服务阿里的技术路线,与安卓渊源颇深的 YunOS for Car 和实力不俗的阿里云服务。

    好像互联网汽车和智能可穿戴的搭配已成套路。不过上汽及没跟三星合作,也没用 Apple Watch 来作秀。而是跟飞亚达联手……

    现场艺人王珞丹演示了一遍,双击一块飞亚达智能手表的表盘打开车门的功能(据说还可以双击锁车)。但我想说,这并没有无钥匙进入系统来的方便啊——直接拉车门上车;划下门把手锁车。这样的智能功能就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我仍然对「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这个头衔耿耿于怀。这套基于数据和云计算的操作系统,究竟能给汽车带来怎样独特的用户体验?明天亲身体验试驾后,应该会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新的理解。

    关于这款互联网汽车,大家有什么想了解的,在 速度荷尔蒙 留言告诉我,明天我一一为大家去打探清楚。而且尽量做到有图有真相。

    来不及了快上车!

    不就事论事,换个角度就知道反马云的逻辑多么的可笑。充满了主观臆断和站在道德制高点的狂妄。
    一、【如何做才正确】哈佛大学有一堂非常知名的公开课,听众面临一个非常难的选择?《公正与正义,如何做最好?》。 “假设你是一名电车司机,你的电车正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在轨道上飞驰。在轨道的尽头,有5名工人正在施工。你想让电车停下来,却发现刹车坏了。你感到绝望,因为如果电车撞向那5名工人,他们全都会死。这时你突然看到,在轨道右侧有一条侧轨,而在侧轨上只有1名工人在施工。方向盘还没坏,所以只要你想,就可以把电车转到侧轨上去,牺牲一个人,挽救五个人的生命。此时,你会如何做出选择?
    对于绝大部分反对马云的角度来看两个案例的匹配度很高的,但从我的角度来看就太不一样了。
    1、【无法选择和正确选择】这个案例极为类似支付宝事件中,马云面对的艰难抉择环境。我想那些反马人士就这个问题是很难选择的?因为个人利益不因更多人的利益就理所应当的被侵犯。为什么马云做的是对的,则是因为支付宝事件中并不存在集体利益实际侵犯的预期事实,目前更多的是恐慌情绪。
    2、【另一根铁轨上,不是一个人】在诸多的评论中,大家集中于马云是在某一己之利,坏了股东利益,破坏了VIE模式下企业的利益。难道那条铁轨上真只有马云一人?除了马云和阿里系,有阿里系的千万家企业,有阿里系关联的数万家制造和第三方,还有数亿的网购用户。谁说阿里可被放弃都是扯淡!
    3、【客观结果和主观犯罪】马云选择执行央行的规定,强行终止了协议控制,VIE模式下的企业受到惊恐是制度的客观结果。而马云选择不执行央行规定,则是主观犯罪,不仅对国不忠,也是对支付宝、对阿里生态体系中所有人的不负责。马云不需要为前者负责,但必须为后者决策的后果承担一切。
    PS:
    中国概念股6月21日全线上涨,17只股票涨幅超5%。新浪股票受投行看好,暴涨18.55%报92.02美元 http://t.cn/a9HgvN ;奇虎360涨10.69%报18.54美元;世纪互联涨10.36%报12.36美元;世纪佳缘涨10.88%报10.19美元;侨兴移动涨10.78%报1.13美元。
    二、【三兄弟闹矛盾,旁观者打的欢快】
    据6月21日路透社报道,雅虎、阿里巴巴和软银今天发布联合声明,称关于支付宝股权的谈判已“取得实质性和令人鼓舞的进展”,有望达成协议。 这是不是太有喜感了,直接利益方低调不已,旁观者那个猴急。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三、【各位赶紧自查吧!】
    6月2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中国:知识产权侵权与自主创新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报告。意在让中国更好地保护美国公司知识产权。经过计算得出,如果中国将其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到与美国相当水平,美国最多有望创造总计210万个新就业岗位。道德领袖们不是要遵守国际游戏规则吗?赶紧自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XX,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xx,无恶不作;XX,长得像脸谱,其实无脸;而这些公司,而这都是号称严格遵守国际游戏规则的知名投资机构投资的。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屁股决定思想。

    VIE不会被取缔,因为外资是得罪不起的。但是有可能征服采取一个和解的办法,就是设定一个门槛,比如要交多少费用之类的,不会弄得那么僵。

    只是无论怎样,外资投资的信心是失去了,这个信心想再追回来是会很难了。

  3. 谢璞说道:

    1、互联网、新科技领域的民营企业已经被高层认可,就像奥巴马上台部分得益于新科技企业支持一样,互联网、IT页的蓬勃发展已经让高层无法忽视了。双方都有相互交流和支持的需要,走到一起是必然。
    2、新一代领导人思维较上一代开放,更重视IT、互联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力量,下一步估计有更好的扶持政策出现,我觉得民营企业、新科技企业会在中国政治经济领域发出更大的呼声。
    3、中国经济在基础设施投资和出口导向模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是个很正常的选择,为了释放生产要素,可能会出鼓励现向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利好政策,特别是放开金融市场的约束机制。

    别管谁当总理,别管他怎么说,GDP都是跑不掉的。上一个十年,高耗能产业+房地产支撑了高GDP增长,这一个十年怎么办?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马云说他创造了几千万个工作岗位,但他没有说,他消灭了多少工作岗位(社区店,小微企业),互联网赢者通吃的特性,是一个很让政府为难的事情。是支持它,为这一个十年解决GDP问题?还是让市场去回答(我倾向于,在互联网发展上,政府最好别出手)?

    总理必须思考这个头疼的问题。

    从经济,创新领域上讲,IT代表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所谓产业转型升级一类的责任,这些无需赘言;竞争上讲,两人之间的市场争夺越来越短兵相接,即便不能当做出面调停也多少有点充当和事老的意味不希望两者恶性竞争;政治上讲,李总这么做算是对双马的站台支持:虽未明言,但是马化腾对电信领域的搅局和马云对金融领域的企图都是有目共睹的,长远看,体现了这两个领域放松垄断的趋势和决心

    意味着这两个大佬创造出来的产品具有革命性意义,当然事实也是如此
    成功范例当然就是 微信 和 淘宝 了
    当然了,对于现在的经济形势来说,被新兴经济模式替代这是绝对的了。中国的互联网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作为一个国家领导者,会见商业代表向外界透露出来的 不仅仅是亲民形象,跟深层的意义可以理解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既然互联网这个东西这么挣钱,那么干嘛不好好鼓励一下

    二马都是互联网大佬级别的,具有代表性,总理一是想了解这帮大佬的想法和建议,二是为自己两会后发布的施政纲领进行市场调研,三是上面有人提到的,总理潜在的意思是“二位都是互联网大佬,政府已经关注你们了,注意自己的做法,是否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稳定”

    市场是中国的市场,你们打来打去是什么意思?不敲打敲打你们,你们要闹到什么时候?一起以党的意志为标准,在胡闹就一起下课>"随意揣测一下,领导比较不喜欢看到国内的几大巨头相互拉帮结派大打出手,尤其是恶性的。钱能赚得完吗?这两个巨头拥有那么多信息资源,应该用于社会,回馈我们老百姓,腾讯掌握了数亿用户,是不是可以在QQ中添加个寻人系统,方便找寻一些失去联系的亲朋好友。最近家里的老人经常叨叨着一起的同学,朋友都找不到了,好早就失去联系了,年纪大了就特别想念故人。别说老人了,就是我们年轻人儿时的小伙伴,好朋友都因为某些原因是去了联系,长大了,时常想起他们,可又找不到,出于种种原因才会生出此种想法。放眼望去国内只有腾讯,阿里几个巨头能做这利国利民的好事,可是现在他们却为了抢占市场打得那个火热呀,与人斗真的其乐无穷吗?把实在的事情做好了,老百姓受益了,市场还用抢吗?老百姓自然会选择你,所以感觉总理看见这两人的时候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要不是顾及两人的面子,估计早就胖揍两人一顿,关近小房子里饿个几天几夜,我看你们两个混帐小子还给我斗?
    当然这只是玩笑话,还是希望腾讯能在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情上多做些,还有那个寻人的也希望能有人关注,虽然出自私心多一些,可这也是很多人的私心,所有的私心加在一起是什么我说不出,但那一定不是单纯的私心了!
    这个寻人系统是利民的,相信老百姓一定会配合好使用,加入真的有,我们也会配合着填写相应的信息,但有人在QQ或什么通讯工具上发布寻人信息时,比如全国叫的李某某的,或是省区里叫李某某的人就会同时收到这条寻人信息,看了后如果不是找自己,就否去,如果是,就确定,进入官方的问答系统回答问题,答案如果匹配百分之八十以上,就进入贴图系统帖上几张照片以待确认,说时也许麻烦点,但是有心寻人的却不会觉得麻烦,相反这样可以防止诈骗。
    将来也许还能运用到寻找被拐卖儿童上,有些被拐卖的小孩记得自己名字或者小名的,长大后也许会想找失散的亲人,但是有些小孩对养父母有感情的,又不愿通过公安机关,基于种种原因,都能从这个系统找到自己的亲人,或是有些好心人帮助一些与家人失散的智障人士找到亲人,也许这个东西并不会有现象中那么多人用得上,但这却比那些电视媒体要管用得多的渠道,老百姓可以花最少的精力,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找到失散的家人与朋友。
    俺的屁放完了,至于是臭是香那就见仁见智了,你说臭,没错,,屁有几个是香的,你说香,有空俺再给你多放几个闻闻。

    YunOS与上汽发布的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RX5,遭到不小的争议,与此前的许多创新一样,舆论质疑倒也正常。质疑之外,YunOS这款互联网汽车的销量却很好——9月27日,第25000辆汽车正式下线,自发布以来,平均每两分钟卖出1辆。

    荣威RX5的热销,除了上汽不遗余力地的投入,YunOS也是功不可没。

    今年的阿里云云栖大会,YunOS与荣威RX5又上演了全球首个“互联网汽车拉力赛”——36人,5天时间,三条路线,从云栖小镇巴山鼎出发,前往陕西汉中巴山火车站巴山鼎,再返回浙江。

    拉力赛全程都有视频直播,而产生的数据也在云栖现场大屏上呈现。除了互联网汽车,拉力赛也配备了运动相机、手机、手表、无人机、电动车等YunOS生态硬件——这多少让人想起达喀尔拉力赛,只不过,广告商变了。

    YunOS的互联网汽车拉力赛,虽然充满商业路演气息,不过,背后,却也隐喻出当下数字经济的新趋势——互联网从基础设施正逐步登堂入室,试图拉开“计算经济”的帷幕。

    按照YunOS 奠基人王坚博士的论述,互联网的商业进化史,有四个关键词。第一个是互联网,第二个是数据,第三个关键词是计算,第四个关键词是计算经济。

    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基础设施,与此前工业时代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体系一样,当下的互联网已经构建起星罗密布,四通八达的互通体系,互联网除了人与商品、服务的链接,此刻正迈向万物联网——如汽车、手表乃至智能家居,互联网不仅是基础设施,更再进一步渗透。

    无论是人与人的链接,与商品或服务的链接,乃至万物联网,最终的链接交互都要产生大量的数据——如果说,互联网成为现代生活的基础设施,那么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之一,便是数据。

    那么数据怎么产生价值?答案,很简单,因为计算。当数据成为很重要的生产资料时,计算是让数据产生价值最最重要的东西。这也是云计算再过去两年里能够迅速崛起的原因所在——万物联网,需要互联网,产生数据之余,更要有云计算。

    “互联网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数据变成了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料,计算要变成公共服务。这三者加起来,‘计算经济’的时代就到来了。”王坚说,“计算真正成为经济最重要的支柱。其实,互联网是一个经济产业。过去我们是靠几亿年、几十亿年,甚至几百亿年留下的东西作为我们的基础,比如说石油。今天不一样,靠人类知识所产生的东西就会留下价值,比如说鼠标的点击”。

    回到YunOS荣威RX5的拉力赛,这对YunOS来说,拉力赛的目的或许比较起最初的发布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拉力赛中,在信息服务方面,对应到具体任务环节中,选手依次体验到智能地图(地图系统根据不同选手,自动推荐沿途美食)、双盲导航(在无GPS、无网络环境下显示实际复杂的路况与地理环境)、语音交互(用语音控制无线)、拍照汽车(通过汽车进行拍照,照片中带有行车轨迹及不同角度的沿途风景)等首创功能。这些,无疑都是“互联网汽车”的卖点。

    相比较汽车驾驶本身的体验,我更看重的是,比赛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如:选手的积分排名、驾驶与车辆的健康排名、行驶路线,甚至行经过程中区域的碳排放量,根据路况数据进行的交通事故预测等均能实时反馈——这些数据的积累,通过运算,便有更多的价值。

    这或许也是YunOS拉力赛的初衷吧:

    所谓互联网汽车,不止是导航、联网那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产生数据,通过计算让这些数据产生价值,并且这些数据是可以被公众所采用的。与其说是数字经济,不如用计算经济更适合它。

  4. 宗易汇说道: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成就未来。如果回到20年前,我们不敢想象今天的一切:智能手机、液晶电视、电动汽车等等以及被互联网所承载的一切。现如今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我们曾经想象到的与没想象到的都已在生活当中实现,与此同时,顺应着时代潮流的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变得更加炙手可热起来,其广泛的应用直接影响着整个经济环境。与此同时,它既可进行制造业活动,又可提供服务性业务,甚至是同时从事两种活动。数字经济也是一个信息和商务活动都数字化的全新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系统。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的交易迅速增长。

    从字面上看,数字经济就是基于数字技术的经济,而数字技术的发展往往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难以分清,所以很多时候数字经济也常被称作互联网经济或网络经济。数字经济囊括了电子商务购物消费、电子消费品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消费、基于电子数字的娱乐文体活动消费、社交网络包括社交媒体、聊天工具等附加衍生的叠加数字消费、互联网金融需求与消费,乃至云储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以及依据传导感应技术的需求与消费等等。

    首先,互联网突破了传统的国家、地区界限,被网络连为一体,使整个世界紧密联系起来,把地球变成为一个“村落”。其次,突破了时间的约束,使人们的信息传输、经济往来可以在更小的时间跨度上进行。再次,数字经济是一种速度型经济。现代信息网络可用光速传输信息,数字经济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节奏大大加快。

    在刚刚结束的G20峰会上,“数字经济”也是一大热词。峰会上,中国作为主席国主持起草了首个具有全球意义的数字经济发展合作倡议——《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数字经济将为全球经济注入新动力成为与会各国的共识。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可谓狂飙突进。据报道,到2015年我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已经达到了11.1万亿,网民数量已经达到7亿,规模居全球第一。此外,一批批的科技类公司也正在崛起。这些互联网公司不仅为GDP做出了贡献,更为百姓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当今世界正发生着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迅速、广泛、深刻的变化。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以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信息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深刻影响,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信息化,把加快推进信息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数字革命创造的信息产业是一种战略性产业。相信随着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将会更加便利。

    或许是中国经济下滑导致财政收入增速持续下降,财政腰包里的钱没有过去那么鼓了,让财政部长楼继伟急红了眼,他在2016年G20税收高级别研讨会上一番讲话,基本可以概括两个字:征税。最引起关注的是,他表示要义无反顾地征收房产税;更加让笔者惊讶的是,他说,基于税收公平原则,应该对高速发展的数字经济进行征税,并且呼吁对数字经济加强监管。

    对于房产税开征问题已经吵闹多年。按理说中国早就应该开征这一税种。房产税是一种物权税,各个国家都在征收,并且是地方税收的主要财力来源。一个国家没有房产税说明这个国家税收征管体制是残缺的。不过,中国在此时征收房产税似乎从法理上存在障碍。这还得从房产税的基本属性物权税谈起。

    物权税是一种财产税,是针对国民的财产所征收的一种税收。主要是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要求其承租人或所有者每年都要缴纳一定税款,而应缴纳的税值会随着不动产市场价值的升高而提高。从理论上说,物权税是针对国民的财产所征收的一种税收。因此,首先政府必须尊重国民的财产,并为之提供保护;然后,作为一种对应,国民必须缴纳一定的税收,以保证政府相应的支出。政府“相应支出”指的就是给国民私人财产提供保护的支出。对其征税主要用在支出这部分保护费上。这也是所有税收的原理。

    在中国征收房产税的一个主要障碍是中国居民住房的土地没有所有权,只有70年的使用权。如果说房产税是一种物权税,而物权税又是一种财产税的话,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的土地怎么能当作百姓的私人财产征税呢?如果征收房产税就等于百姓替政府缴了一部分税收。

    因此,从宏观方面看,一个房产税牵扯到土地制度改革的大问题,即土地私有化,起码住房等土地私有化改革必须提上日程。这牵扯到修改宪法根本大法等大问题。从微观方面,必须尽快修改土地70年年限限制,先修改、后征税才顺理成章。

    笔者更加需要强调的是,楼部长突然呼吁对数字经济征税,多多少少还是令人惊讶的。从楼部长本职工作讲,钻着脑袋收税是尽职尽责的体现。但从数字经济、中国经济等现状看,对数字经济征税无论如何都为时过早。我们仅从中国经济创新与宏观调控政策趋势性两个方面谈起。

    中国经济目前失速的主要原因是失去牵引动力。原因在大投资、货币大投放效应完全丧失殆尽,资源能源竭泽而渔式挖掘已经不可持续,而且产能过剩等负作用越来越大。实质上这是个全球性问题包括美国在内。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不久发布的总统经济顾问报告中指出,目前不是凯恩斯主义的时代,而是创新理论开创者熊彼得的时代。随后美国一批IT企业包括谷歌、Facebook、苹果公司等创新型企业迅速发展,奠定了今天在世界经济仍在动荡艰难中苦苦挣扎时美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的局面。美国经济增长的活力生机与动力在于最伟大的创新。美国又一次成功了。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仍然低迷时,在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出口、内需仍然不振情况下能够创造出上半年6.7%的经济增速,创新贡献不小,特别是新经济、数字经济贡献巨大。正是这几年在税收政策、行政政策与环境上的宽松,才促使中国数字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电子商务、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工业智能化等领域,中国在世界都不输给任何国家。这是保持中国经济增速的创新型动力。从而使得整个税收仍保持增长的关键。

    如果贸然对新经济、数字经济开征税收,那么不仅打压最宝贵的创新,而且将遏制中国整个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税收增速放缓更加厉害。从财政税收角度看,对数字经济征税是因小失大之蠢事。更加重要的是打压中国孜孜以求向创新驱动迈进的好势头,这应该负历史性责任的。

    把打压创新与公平对立起来完全是胡诌。创新本身的付出非常之大之多,创新本身风险又很大,既然是创新就包括现有税收体制覆盖不到的地方。强行对创新性事物征税才是不公平的。一句话,急着对创新性事物特别是新经济、数据经济征税,起码目前不到火候,至少当前是百害而无一利。

    从宏观经济政策上看,一直钻脑筋征税或者说增加税收绝对不合时宜。宏观调控两大政策工具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已经陷入流动性陷阱之中,即:基本失去效应。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应对之策是财政政策,即降税。因此,中国目前是降税的问题,而不是征税的时候;是降低整个经济税负而不能增加一丁点税收的大问题。

    总之,对新经济、数字经济征税既为时过早又不合时宜!

  5. 余丰慧说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9日下午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强调,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并要求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从最高决策层集体学习会议报道的消息看,中国最高决策者们对目前世界网络信息技术的现状是了解的,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是高瞻远瞩的。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对这两大现状必须有一个清醒认识。这才能做出及时正确的决策,才能赶上世界数字经济的潮流,这对于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创新,应对下行压力都至关重要,并非常迫切。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任何时候都没有现在显得无比重要了。这需要把握几点。

    保护好、引导好、爱护好中国网络信息技术现有的良好发展局面。从全球IT产业、数字经济发展格局看,中国处在前列,特别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业数字经济,中国在世界处在领头羊的地位,甚至超越欧美。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在全球处在霸主地位,亚玛逊望其项背;百度搜索不输给谷歌;腾讯的微信、新浪微博与脸谱、推特比肩。滴滴专车等共享经济在中国方兴未艾。网络的传播互动、体验、分享优势在中国已经得到很好发挥。但是,如果说数字经济是创新的话,必将对传统产业带来冲击甚至是颠覆,必将招惹守旧势力的打压与扼杀,这种苗头似乎已经出现。因此,保护好中国已经形成的数字经济好局面异常重要。特别要防止以规范发展名义扼杀数字新经济新业态。

    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迫在眉睫。传统经济目前面临较大困难,受互联网数字经济冲击较大。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目前步履维艰。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出路在于“触网”,在于数字化、智能化。商业企业尽快开辟线上渠道,线下加线上,就会迅速摆脱劣势,比单纯的线上还有优势。

    中国制造业并不只是搬到线上那么简单,而是要按照工业4.0的大趋势,迅速数字化、智能化,迅速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传感技术、个性化定制以及AI、VR、AR等数字技术。当然,其背后的支撑力是推动中国的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量子通信、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要以开放的思维和行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一诞生那天就是开放的无边无际、没有疆域的。要以双向开放思维推进数字经济。中国互联网数字新经济要加快走向世界,让世界共享中国数据经济成果,同时获取全球消费者贡献的消费利润蛋糕。

    另一方面要引进来,让国人享受世界特别是欧美最发达的数据经济成果。要向世界大型互联网企业、IT企业敞开大门,呼吁让谷歌、脸谱、推特等进入中国大陆。一方面倒逼中国监管部门提升监管能力,另一方面形成全球最高水平的竞争格局,反而有利于促进中国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企业创新。

    一个担忧是,中国在服务业数字经济中的领先优势正在被欧美快速追赶。而中国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VR、AR、AI等新一轮或者说升级版数字经济中的劣势已经隐现出来。一定要清醒与惊醒过来,迅速紧紧把握住这个发展机会与潮头,防止一夜之间被甩的过远。

    总之,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新经济

    17万亿美元,什么概念?按照当前汇率折算相当于113.73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15年中国大陆全年GDP67.7万亿人民币的1.68倍。这么大的蛋糕十分诱人啊。这个数据是如何来的呢?
    国际数据公司数据显示,全球49.6%的互联网用户在亚洲,其中中国40.3%。随着亚洲地区收入的 如何抓住亚太17万亿美元数字经济蛋糕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互联网的加速使用和移动宽带接入的普及,到2019年亚太地区数字消费额有望从2015年的7万亿美元增至17万亿美元。
    这里说的数字消费、数字经济主要是指,电子商务购物消费、电子消费品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消费、基于电子数字的娱乐文体活动消费、社交网络包括社交媒体、聊天工具等附加衍生的叠加数字消费、互联网金融需求与消费,乃至云储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以及依据传导感应技术等的需求与消费。
    数字消费蛋糕之所以这么大,宏观趋势是整个经济文化娱乐活动与方式都在往网络上搬家特别是往移动互联网上搬家。这种搬家的完成程度目前在10%以下,这就决定了无论是亚太还是全球数字经济,数字消费的潜力非常大,蛋糕非常大,就看谁能抓得住。
    市场规模潜力大给从事数字消费的企业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企业适应各国市场的不同特点和形式。在亚洲,中国数字消费与数字经济渗透率较高,全球49.6%的互联网用户在亚洲,其中中国40.3%,就是一个证明。其他国家在数字经济方面相对落后。比如,前年笔者去马来西亚时了解到,该国电商并不发达,物流也非常不发达。而马来西亚经济基本是与国际接轨的。这或能折射出亚洲其他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潜力非常之大。这对于中国企业是一个难得机会。
    另一个疑问是,在互联网领域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电商、社交娱乐、搜索领域等都被现有大企业垄断了,很难进入。同时,电子消费品的移动设备被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霸占了市场,也已经没有机会了。这就大错特错了。
    到2019年的17万亿美元蛋糕,目前挖掘出来的只有不到8万亿美元,未来3年时间将近10万亿美元规模,平均每年3万多亿美元,占中国GDP的将近三分之一。这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有很多机会。
    对于中国企业和个人投资来说,无论“战斗”在国内还是走出去到亚洲其他国家,数字经济与数字消费的投资机会都非常多。中国是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并且数字消费意识最强,市场潜力大,上升趋势快。只要紧紧抓住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拼着老命掘金,矢志不渝地挖掘,像愚公移山那样挖山不止,不想赚得盆满钵满都不行。
    从中国走出去到亚洲其他国家,数字经济的掘金机会更多。包括马来西亚、印度、泰国等,从数字经济领域赚钱并不难。当然,亚洲的挑战在于不同地区在语言、经济、购买力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消费行为各不相同。
    此外,地区差异性正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不断增加,过度依赖以往单一的营销渠道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适应市场变化。不过,现在的营销渠道已经不单一了。各种电子手段,社交网络,自媒体等已经渐渐成为营销渠道的主流。营销渠道并不缺乏,主要是要有优质内容与项目。
    从事数字消费的企业与个人经营者应根据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习惯及数字消费发展的成熟度,采取组合式推广方法,例如采取聊天软件和社交媒体组合的方式拓展市场,充分挖掘亚洲的数字消费潜力。这里面一个极好的工具是微信平台。
    还是那句一直重复的老话,都在埋怨现在赚钱太难了,不是赚钱难,而是赚钱的方式变了。整个经济消费财富蛋糕正在往网络上搬家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你仍然固守在线下岂能赚到钱呢?
    数字经济、数字消费大蛋糕已经摆在你面前,你却不理不睬,错失良机,能怨谁呢?

  6. 久雨说道:

    说起来,我对数字也不敏感,例如,我记不住工资以及附加上去的一些补贴的具体数,连究竟由那些项组成我的收入,也记不住,只知道个大概,包括日常开支等方面也如此。但对关注的经济、社会问题所涉的数字,还是比较敏感。

    我从未读过有关如何提高数字记忆力的书,也未专门去背过需要的数字。但却有关注的问题,而数字会有助于更好地去把握情况,因为需要,就会留意,就会明白数字反映了什么,久而久之,就会八九不离十地记住一些,并对数字的变化敏感起来。

    所以,我觉得首要的是要有一份真关心。能记住,也有些自己常用的办法:

    一、记大不记小。例如,中国的财政收入是11万亿,中央和地方大体各占一半,地方的稍多一点。如果要把所有的尾数都记住,这比较难。其实,一般用于说问题,有个大数就行。把记尾数的精力省出来记大数。如果要说准确,就是117210亿,这就比较难记,如果再问中央和地方的具体数各是多少、就更难记一些。而具体数说你要说全,说错了一个数就是错,只说是11万亿,反而不错,这就是省略的好处。

    二、比较中形成问题,注意数字之间的关系。我国GDP在增长10%以上时,财政收入经常增长20%以上甚至高达30%,而城乡老百姓收入的增幅一段时间以来,要破10%都难,只是近几年才好一点。这几者间,到底啥关系?而今年一季度GDP增幅7.7%,财政收入仅增6.9%,明显有相关性。正好看日本学者《大衰退》一书,书中说,在正常情况下,占国内生产总值3%的增长会创造略高于3%的税收收入增长,这是说日本,是人家对相关系数的研究,我一下子就注意到并记住了。而我至今示见我国有相关的说法,如果有,当然就更会敏感地注意到。

    三、要有若干基本数据的概念。例如,如果我们设定工业企业产值利润率在10%为一般水平,那么超过这一水平时,就会知道,这家企业效益还是不错的,你因知道这个一般水平,超过多少,就容易记住,因为这是一个认识,否则即使人家说了,也没感觉,没感觉,就记不了。再比如,我国去年粮食产量有5.8亿吨,年消费量也有5亿多吨,自给率大体是95%。这中间还包括了大量工业用粮,可是工业用粮是多少,未见公布,但白酒年产量有1100多万吨,三斤粮食烤一斤酒是个常数,一算就可以知道,酿酒用粮至少不会少于3300万吨。

    四、经常作点人均方面的换算。比如全国的、东中西部的人均财政收入、人均GDP是多少等等,这样你到了一个地方,听当地人说了他们的相关数据,或者你自己找来一算,立即就能明 了当地大体是个什么水平了。好多年前,那时西部一个省的人均储蓄额只有1000多元,我到珠江三角洲一问,当地人均达到5万元,马上就知道两地民间资金拥有量的差距了。同时,一人均,就剔除了许多复杂因素,可以从个人身上或生活经验上找参照,容易明白是什么水平,也易记住。

    如果真关心,就可以想出一些适用自己的办法来。时间长了,就会明白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敏感到数据的变化,然后便有了自己的看法,读出其中的问题或某些方面的趋势。到了这个程度,成了习惯,要想不敏感都难。

    记大数,记重要的数
    数字本身没有意义,关键要分析相关性
    这个只能靠可视化了
    统计学:数据图像化

    我用手枪杀了他。
    我用1把手枪杀了他。
    我用1把M52式手枪射出0.72毫米口径的子弹射杀了他。

    看到了么,数字的作用在于对逻辑的完善,你对数据不敏感,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的逻辑还不够完善,你以为自己弄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是实际上离真相还差之千里。

    也就是说,越紧密的逻辑,对数字的需求越大,随着你的逻辑不断的完善,你的脑海中会自动保留很多,关键性的数字,作为你分析的比较样本,这个时候,出现了较大差异的数字变动,你才会发现不对劲,然后进一步挖掘数字背后的逻辑,这就是所谓的对数字的敏感性。

    怎么提高对数字的敏感性,人类的行为驱动,不外乎兴趣和利益,当你想要更接近真相,或者想用这些真相谋取利益的时候,你就会对数字敏感,这是一种习惯,慢慢培养。

    1.观点化。数字是用来支撑观点的,先明确观点或概念,数据就会自动“黏”上去。没人会对孤零零的数字有感觉。
    2.形成比较。比如“南京的淘宝卖家发江浙沪地区首重邮费只需1.7元/kg”,对这样的数据没背景知识的肯定不敏感,但是后面如果加上一句“而发往其它地区,首重资费是7-10元/kg”,这样形成比较,就会敏感起来。
    3.可视化。如前述回答。图形是大脑喜欢的。也易于形成比较。
    4.找自己背景知识多或感兴趣的领域,用数据的方式表达,练习。可以用上述可视化的办法。比如喜欢红楼梦,研究红楼梦的流派有几个,各有哪些代表作,当今的红楼梦研究者属于哪个流派,出了几本书,把这些数据做成图表,就大约知道最近的红楼梦研究的趋势。

    人认为,对数字(或其他方面)敏感与否是跟你本身的兴趣和专业/职业有关。
    个人经验来说,本人对3C很感兴趣,经常看各种IT新闻,因此新的旗舰类手机、相机、笔记本之类的配置,只消看一遍,就记住了他们的参数,后来的一段时间内提起来能脱口而出:因为总是关注,所以就会看出演变套路,记住就很容易了。我对数字不算敏感,数学也蛮差,但就3C的各种参数配置记得清……
    对于新闻、经济数字,你若是很感兴趣,经常关注就很快会对他们变得敏感。不敏感是因为他们对于你,既不是兴趣,也不是你的专业/职业所在。
    例如:金融分析师总能对近期形势了如指掌,因为他总在关注,并且自己对未来可能的变化有所预测:
    如果预测正确,他不用记就记住了;
    如果预测失败,他必会得到深刻印象,也自然记住了。
    以 @Cody 的回答来说,同样的新闻,普通人看到有人被手枪杀死了;枪支爱好者看了可能会讨论
    M52式手枪的特点;而法医则可能会关注枪的口径与击中部位是否能对人身造成必杀……关注点不同决定了读者对细节的敏感程度不同。

  7. 马云在乌镇:未来30年属于这群人说道:

    马老师说,未来三十年,是人类最关键,最需要重视,最需要把握的三十年。新技术将融合到传统行业的方方面面,引领人类社会天翻地覆的变化。“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身处哪里,我们所有每个人都会是这场大变革的一部分。”马老师说。

    他说,未来互联网没有边界,就像电没有边界一样。未来没有人会拒绝互联网,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网络而存在。冲击传统商业的不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只是把握了互联网的技术、互联网的思想,知道未来的经济将完全基于互联网,创造出一套适应未来商业的商业模式而已。

    他认为最近两百年三次技术革命,每次技术革命的周期都是大约50年,而且有一个规律,前20年是技术研发的革命,新技术层出不穷,到了后30年,进入技术应用,新技术开始和传统产业相结合,新产业不断出现,真正影响生活方方面面。三次技术革命中,第一次技术革命,解放了体力,煤炭成为生产资料;第二次技术革命,解放了距离,石油成为生产资料;这一次互联网技术革命,解放了脑力,数据成为核心资源。未来,数据是生产资料,计算是生产力。

    “过去二十年,机器变成人,人变成机器。未来的教育不仅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马老师说。他认为,过去是知识驱动,未来是智慧驱动;过去把人变机器,未来把机器变人;过去是以制造为中心,需要能源、电、石油;未来,把一切非标准的变成标准,而未来以创造为中心,需要的是数据、智商、情商,把一切标准变成非标准,变成个性化。

    “未来30年一定不会只是‘互联网公司’的天下,未来30年是‘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公司,是‘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国家的天下,是‘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年轻人的天下。我们必须把互联网技术,互联网资源能够普惠化,才能成为造福人类的巨大的福祉。”马老师说。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