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自动驾驶技术真的只是为了拯救广大女司机吗?别天真了,那只是我们迈向智能时代的第一步而已。
10月12日,英国无人车在密尔顿凯因斯的人行道上首次试行。这批无人车与Smart车型相似,为小巧的两座型电动车。尽管无人车内仍保留了方向盘,但整个试行过程由电脑控制。试行在周长约3英里的人行环路上进行,行驶速度约为每小时15英里。
各国纷纷试水无人车市场,足见无人车技术发展之火热与竞争之激烈。今年5月,英女王在演讲中就明确重申了无人车开发的重要性。而上个月,美国《自动驾驶类汽车行驶指南》颁布当日,奥巴马也在《匹兹堡邮报》发文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各国领导人都如此重视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是不是会让你觉得有点意外?我们似乎很少见到国家领导人们为一项前沿技术的推广如此兴师动众。更有趣的是,据Ever Quote的调查显示,美国有81%的公民认为人类司机驾驶的汽车比无人驾驶汽车更为安全;而美国汽车协会在今年5月份做的一项研究也表明,美国75%的公民并不敢乘坐无人驾驶汽车。此外,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相比于无人驾驶技术,民众其实更加青睐无自我驱动能力的半自动驾驶技术。由此可见,无论专家们对无人驾驶技术抱以多大的希望与信心,群众们的反响似乎不甚热烈。不仅如此,还有公司预测,即使到了2025年,无人车的成本将依旧远高出普通汽车。
随着普通汽车的生产成本逐年下降,试问谁会愿意为无人车买单呢?官方意见与大众如此背道而驰,专家们到底为何还这般迫切地推动无人车呢?他们的信心又自何而来?
当你了解了无人驾驶技术背后的发展图景后,或许一切将不言而喻。
无人驾驶技术的萌芽
无人车并非横空出世,它的出现主要受两大因素驱动——社会市场环境以及科学技术的革新。
闲置车辆的出现与交通资源调动力的疲弱
从经济效益来讲,私家车的利用率其实是非常低下的。有很大一部分汽车不过是被长期停置于停车场逐年老化而已。这便催生了如美国的Getaround、Turo、Wheelz等点对点的汽车租赁服务平台。人们开始把自己闲置的汽车挂靠在由这些公司提供的网络平台,供有用车需要的人们(如在异地差旅者)租赁,租用费将由车主制定收取,而这些公司只收取部分中介费用。这些平台的出现给了我们两个重要的启示:交通资源的分配失衡以及调动力的疲弱。在时间和空间都极其紧张的现代社会,一个可以整合车辆资源并即时沟通供需双方的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是形如Uber这样可以瞬时匹配车辆供求的即时用车软件便应运而生。据《经济学家》杂志报道,每投放1辆出租车便可承担起约15辆私家车的日常作用,足见汽车租赁市场的潜力极大。美国调查管理顾问公司还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会有一千多万汽车租赁用户,总收益可达60亿美元。
但是显然汽车租赁服务存在一个可预见的瓶颈,那就是对司机需求的扩张。而无人车的出现恰恰可以完美地移除这一阈值,同时也可以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
既是“时势造英雄”,也是“英雄造时势”。无人车和即时用车服务平台的出现可以说相辅相成,都是顺应了社会发展所需。
智能技术的发展
自动驾驶技术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很多人甚至已经接触过了一部分,只是没有察觉到——这就是曾令不少人焦头烂额的驾照考试。随着电脑评分系统开始在各地驾照考试中推行,电脑全面接管了驾照考试,从此告别了考官监管时代。现行的电子监考路考系统,虽然随车仍配备一名“安全员”,但他们仅负责核实考生身份信息,并在关键时刻(比如考生超速、偏离正常行驶轨道等)做必要的人为制动,其他一律由电脑进行评分。更多无人车解读:www.yangfenzi.com/tag/wurenche
电子监考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专用车载考试终端获取考试车辆的位置信息、状态信息、动态行驶信息、考试过程中的音频视频信息等,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实时将采集到的行车数据和音频视频上传至科目三外网服务器进行存储,同时将考试音视频数据保存至主流媒体服务器,实现自动评判与远程监控。对这些信息的收取和分析也是现在无人驾驶技术所必须的。但无人驾驶技术更为进步之处在于它还需要对分析处理后的数据作出反应,例如是否需要提速降速、转向、停车等等。
无人车的逐步成熟主要依靠三大技术的发展:互联技术、传感技术和软件/控制算法。互联技术指无人车可以接收即时的交通信息、气象信息、道路施工状况、导航信息、临近车辆信息等。这些信息都会被分析处理用以调控车辆运行。其中传感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包括盲点监测、车道以及道路拥挤提醒等;还有雷达、超声波和车载摄像等汽车导航所需的技术。常被人们提及的无人车两巨头谷歌和特斯拉分别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技术:谷歌使用的是名为lidar的类雷达探测技术,由光波代替无线电波;而特斯拉则推出了它的Autopilot软件系统,应用高配置的摄像头作为其传感器,如同给汽车装上了眼睛。通过传感器等获取的源信息需要由软件/控制算法进行转化分析并对车辆作出合理的指令,如转向、制动、加速、路线指引等。
当前,无人驾驶技术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智能决策。如何让汽车学会灵活应对多变的道路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这要求驾驶软件具备高而稳定的容错能力。它的发展到底归因于人工智能领域中深度学习的提出,后者直接推动了无人驾驶技术中的核心技术——计算机视觉和增强学习的发展。
无人车背后的社会理念
根据美国颁布的《自动驾驶类汽车行驶指南》,2015年美国全年有35092人死于交通事故,其中有94%的汽车失事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据说,人类司机每年在分心状态下行驶的路程加起来足以环游世界450万次。如此看来,至少在美国,无人驾驶技术是被寄予厚望于道路交通安全改善的。该指南同时指出,无人驾驶技术将大大改善残疾人、老年人和无车人士的日常出行。同时,以电力驱动为主的无人车还将起到良好的节能减排的作用,在改善环境及优化自然资源利用结构方面有巨大潜力。
优化公共交通架构
无人车的一大优势就是它非常适合作为当地交通与其他大型城市公交系统的接驳交通工具。借助于随车配备的智能系统,它们还可根据当时的交通状况为乘客灵活制定或变更出行方案,以满足其需求。此外无人驾驶汽车还有更为人性化的设计:随车装备各种多媒体等娱乐设施,这样乘客到达目的地等候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时依旧可以在车上休息。
改善交通状况,提高交通效率
为什么说无人车的出现可以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呢?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道路拥挤时,大部分人类司机都会为图便利而选择变道,从而加剧了路况复杂度。但在系统统一调控下的无人车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管理。另外,每一次绿灯通行时相比于人类司机,无人车的反应时间也更短,通过智能道路系统甚至可以达到同步启动,大大提高了车辆流通效率。
另外,借助于无人车,人们还可以改革对交通拥堵的管理模式。以前按路段收取拥堵费的模式可逐步向按车辆收取的模式转化,费用直接与每一辆车挂钩。这样一来既可鼓励人们变更路线,或通过选择“拼车”等来降低租车费用。
提高安全系数
不像人类司机,无人车既不会疲劳,也不会酒驾,更不会带着情绪驾驶,可一直保持高度警觉。人类司机的制动反应时间大约为0.2~0.5秒,而无人车的反应时间却可达到千分之几秒。而且,无人车完全有能力实现车与车之间的实时信息交换。比如说,当有车辆发生了交通事故,出事车辆周边的无人车接受到信息后可第一时间开往现场协助转运乘客、疏通等。甚至有观点认为,无人车的出现完全可以胜任救护车的角色,更为即时地将交通事故中的伤员送往医院救治。
改善能源结构
稍加留意你可能会发现,各地新研发的无人车大都以小型、轻巧的电动车为主,通常可承载1-2名乘客,较适合短途旅行。这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是降低生产成本,方便迅速更新换代;其二就是节能减排。无人车的推进被认为是人类能源革命中的重要拐点,它将比研发所谓更轻便、更高效的引擎有效得多。现在,人们在选购汽车时往往会考虑汽车的排量问题,但是对于只需短距行驶的电动无人车而言则不会再有这种顾虑。如今,要解决全球能源危机最大的难题就是“众口难调”,很难找到一个适合所有地区各类人群的能源使用方案。但是若能将这种电动车大范围地推广,那对改善能源将是非常有利的。无人车公司只需结合当地不同的交通需求,因地制宜,便可灵活迅速地接入各地市场。这也是为何有专家认为无人车有望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措施。
带动市场变革
前面提到,大部分群众并不愿意为无人车买单,这一点不假。无人车生产成本之高不是一般消费者承担得起的,但若能以公司为单位就不一定了。比如说今年8月,Uber就从沃尔沃公司购进了一批无人车,并在美国匹兹堡上线了无人车叫车服务,令业界瞩目。虽然每辆无人车上还是配备了一名专业工程师以便监控记录整个行驶过程,但毕竟是在自动驾驶市场打响了第一炮。
从长期来讲,无人车的推广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降低家用汽车的数量。当人们发现即使没有私家车也可以自如出行时,自然会降低对私家车的需求。同时汽车制造商的焦点将从以往的外观设计、品牌打造等更多地向车辆养护、能耗以及资源整合等方面转移。
不仅如此,无人车的全面推进还会对包括能源产业在内的其他行业产生冲击。首当其冲的就是会大大减少各地加油站的数量。值得注意的是,无人车的推出无疑会对原有汽车市场造成冲击。传统汽车制造商的萎缩以及新型无人车技术公司的加入都是可以预见的。当下,汽车制造业的门槛正逐步向科技公司降低。比如这次英国首秀的无人车配套软件的制造商Oxbotica,就是一家新生代的无人车技术公司(从牛津大学独立出来的无人车技术公司)。
无人车时代的其他展望
据Nerd Wallet的一项调查显示,44%的男性认为无人驾驶技术将会使他们丧失自由驾驶的乐趣。当无人车全面接管人类出行时,汽车驾驶很可能会变成像室内攀岩一样的娱乐消遣活动。这样,在人们追寻驾驶刺激的同时也不会对其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此外,快递、外卖、生鲜食品的投送、老弱病残的出行等都可以在无人车的交通架构上推广实现。可以说,无人车在零售仓储、医疗服务、农产品配送乃至军事等方面都隐含着巨大潜能。
不管怎么说,作为人类步入AI时代的第一步,无人车技术的推进已是势在必行。虽然我们还不确定它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出行乃至生活模式,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有了无人车,以后就可以安心在路上玩Pokeman不怕被车撞倒了。
附:无人车市场先驱大盘点
谷歌从2009年起就开始开发无人驾驶技术,并于2012年在加利福利亚进行了路测。2016年2月,谷歌的一辆无人驾驶车与一辆巴士发生碰撞造成了“轻度”交通事故。而据谷歌发布的信息显示,在此之前,其无人车已累计安全行驶超过1百万英里。谷歌希望在2020年全面实现面向大众的无人车。
Daimler
在很多专家眼里,Daimler公司很有可能是最先推出可全面市场化的无人车的公司。在此之前,他们已花费多年去探索高端无人驾驶车的开发上。“在未来,时间和空间将会是最稀缺的资本。”Daimler的高级工程师Ralf Herrtwich在今年4月的一场采访中如是说。
Ford
作为美国汽车巨头,Ford也是坚持要走在无人驾驶技术的前沿。它们还宣传它们新研发的无人车已足以媲美谷歌的“4级”无人车(根据美国颁布的《自动驾驶类汽车行驶指南》,无人车依其“自主”程度从低到高可被划分为个等级,其中5级为等级最高的自动驾驶技术,由机器实现所有驾驶操作)。
Tesla
毋庸多说,Tesla是当下无人驾驶市场的明星公司。它们还研发了很多半自动驾驶相关的系统用于其产品上,其中包括可以让车辆完全自主导航的autopilot系统,以及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自由打车的Summon系统。
Uber
Uber计划在未来推出点对点的无人车打车服务,以大大降低运营成本。近期Uber已从卡内基梅隆大学雇佣了一批无人驾驶技术专家组建了相应的团队,并已在今年8月于匹兹伯格对其无人车呼叫服务进行了初测。他们还打算在 2021 年前合作开发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无人车。此外,Uber 还计划与多家汽车厂商展开合作。例如今年7月,Uber 就收购了无人卡车公司 Otto。
Apple
苹果公司研发无人车可以说已经是业内的公开秘密了。他们雇佣了上千名工程师和汽车制造业的领军人物做相应的技术研发品牌打造。但截至目前,苹果公司还未曾公开过任何相关细节。
【编译:未来论坛 Don 审校:未来论坛 商白 来源:The Franklin Institute,The Telegraph,Inventivio,《FederalAutomated Vehicles Policy》,腾讯科技】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吴恩达&林元庆:只有改变道路和心态,无人车才可能真正上路
不知滴滴啥时候也出份白皮书。
开着无人驾驶飞行汽车,Uber 想在10年内实现城市空中交通
如果上下班坐着无人驾驶小飞机,分分钟就能到公司,老板就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打卡啦。
Uber 说,别担心,十年内帮你实现这个小目标。
Uber周四发布了一份白皮书,其中详细介绍了一项名为Uber Elevate的按需航空服务计划。计划显示,Uber正从事飞行汽车项目研究,空中短距离通勤系统将会在不到10年内问世。
据白皮书细节,Uber设想其飞行出租车服务是一个轻量级、电动飞机网络,从现有的城市直升机停机坪和摩天大楼的屋顶垂直起飞降落。
那吵不吵?Uber表示,其电动飞机垂直起降将比直升机安静15分贝,乘客不需要佩戴任何噪声消除耳机。
那要多久?Uber说,飞机将能够以每小时150英里的速度飞行100英里。从旧金山到圣何塞的两个小时12分钟的车程将成为一个15分钟的飞行汽车旅程。在短期内将需要飞行员,但最终Uber设想这种飞机可以进行无人驾驶。
开着无人驾驶飞行汽车,Uber 想在10年内实现城市空中交通
Uber 的设想在大帝都大概是这样的:假设你住在地铁最西北的昌平西山口,房子宽敞、房租低,早上做个早餐看份报纸,然后随便 Uber 个小型飞机(可选无人驾驶的),十分钟内就能到达到最东南的土桥上班,节省回来通勤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只用将市中心昂贵的房租拿出一小部分当做交通费。
那贵不贵?Uber 暂定的价格是,一开始129美元,短期内下降到43美元,长期下降到20美元。
Uber 表示,它的目标不是设计和建造自己的飞行汽车,而是为新兴但飞速增长的垂直起降生态系统做点小贡献,加速整个行业的发展。在这份97页的文件中,Uber 称,如果监管部门、社区和厂商高效合作,按需的航空交通将在未来10年内实现,最终基于垂直起降飞行器的交通价格将远低于现有汽车。
目前,Uber已在巴西向通勤者提供了直升机服务,并计划明年初举行全球峰会,探索按需的航空出行:小型电动航空器可以垂直起降,解决目的地较远的通勤者的需求。
垂直起降飞行器其实一直是过去几十年的一大研究热点,据白皮书显示,关注这一概念的除了 Uber,还包括飞机厂商、军方、美国宇航局、联邦航空管理局等。
嗯,在空中做个无人驾驶小飞机,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不知滴滴啥时候也出份白皮书。
特斯拉市值一路走高,但是传统整车厂的日子还得继续
本文来自GeekCar,作者Jony
这个清明假期,被刷屏的当然是我朝的雄安新区,不过在汽车领域,特斯拉的关注度一点儿不比雄安差。原因是,本周一美股收盘时,他们的股票大涨 7.2%,每股收于 298.52 美元,总市值达到 486.3 亿美元。
这意味着特斯拉已经在市值方面超过了福特(454.7 亿美元),成为美国市值第二高的汽车公司,只比排名第一的通用少了几十亿美元,而放眼国内,我们的上汽集团在 A 股市场总市值是 2965 亿人民币,约合 430 亿美元。
而到了周二,特斯拉特斯股价继续上涨,突破了 300 美元/股,这也是特斯拉股价自上市以来第一次突破 300 美元大关,同时,他们的总市值一度超过了通用。
看上去,特斯拉取代通用成为美国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只是时间问题。
三个因素让特斯拉股价大涨
实际上,最近一周特斯拉的股价就一直在涨,按照一些分析来看,让特斯拉股票大涨的利好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特斯拉公布了最新一季度的交车数量,数据显示,2017 Q1 特斯拉总共交付 2.5 万辆 Model S 和 Model X,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根据特斯拉今年 2 月发布的 2016 年报的说法,他们预计 2017 上半年向用户交付 4.7-5 万台车,这个数字相比 2016 年同期增长 61%-71%,很多人觉得这对特斯拉是一大挑战,不过从现在他们给出的成绩来看,目标很有可能如期实现。
二是上周腾讯 18 亿美元大量买入特斯拉股票,成为特斯拉的第五大股东。有媒体戏称,「既然国内的新造车团队都是在模仿特斯拉,那腾讯干脆直接入股了特斯拉」。腾讯的入股,给资本市场带来的信心不言而喻。
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是 Model 3 量产的推进。最近,关于 Model 3 量产车型的消息接连不断,Elon Musk 也好几次通过 Twitter 透露 Model 3 的信息,这让大家越来越清晰的看到这辆车的面貌,也让资本市场有了更多期待。
将来 Model 3 的量产,能让特斯拉获得巨大的现金流。据 Elon Musk 预计,Model 3 的毛利率将会达到 25%,按照 40 万台的预定量计算,假设每台车售价 3.5 万美元,这部分车的收入就将会是 140 亿美元。股价的上涨,和 Model 3 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随着 Model 3 越来越接近量产,或许特斯拉的股价还会攀升。
Elon Musk 也在推特里提到了自己对此的看法,他说,「Tesla is absurdly overvalued if based on the past, but that’s irrelevant. A stock price represents risk-adjusted future cash flows.」
一次寓意深刻的超越
特斯拉成立仅 14 年,全球特斯拉保有量总计也不过 20 万台左右,目前公司仍然没有达到盈利状态……而它所面对的福特以及通用,都是百年车企,每年在全球的销量都达到百万辆的级别,年营业额在千亿美元的量级。
把这样的数据放在一起做对比,可能会让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特斯拉的市值能比肩福特、通用?
当然最简单的解释是,特斯拉预示了汽车的未来,而福特、通用这样的大公司,代表了汽车行业的过去。按照这个思路来看,特斯拉市值超过福特通用,就被赋予了非常明确的寓意。
这几天,前一阵非常火的一篇名为《四大汽车集团覆灭前夜》的文章又重新在朋友圈开始流传,和特斯拉的新闻放在一起,看起来有种「然而作者早已看穿一切」的感觉。
不应该否认的是,特斯拉确实能在某种程度上预示汽车行业的未来。面对这个变革的时代,通用、福特这样的大公司也确实不那么容易、也不可能立刻转身,将特斯拉那样的产品、技术实现商品化。但是,因此就下结论说汽车行业已经开始改朝换代,显然是有点不客观了。
特斯拉们的优势在哪儿?
看似在公司体量、业绩等各方面都不如传统整车厂,但是市值就是能高过他们,这样的新旧势力对比的缩影,其实不仅仅是特斯拉一家。
清明假期之前我在上海参加地平线机器人上海研发中心的揭幕仪式,会上,上海汽车创新港的负责人发言时提到一个有意思的事儿:前一阵,以色列的 Mobileye 被英特尔以 15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按照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 1000 亿左右,如果在传统行业里找一个参照物来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上海宝钢的总市值大约不到 1500 亿人民币。
虽然 1000 亿和 1500 亿只相差三分之一,但是双方的员工数量、固定资产规模等等,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Mobileye 全球员工总数只有 600 多人,却卖出了 150 亿美元的价格。
我们可以说 Mobileye 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也可以把它看成是软件、智力、高科技甚至人工智能的「胜利」。总之,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再以传统的眼光和标准来衡量一家公司的价值。
特斯拉和「传统」汽车厂商的对比,也有类似的意味。它进入了汽车领域不被人重视的新战场——电动车,在电动车行业里又选择从高端车型做起,它先天就和传统车厂处于不同的竞争维度里。或者换句话说,特斯拉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游戏规则。在这个规则里,它建立起了在电动车领域最有优势的产业链——一个 Gigafactory 电池工厂,就足够让人咋舌了。
当然,我们还能总结出特斯拉「天赋异禀」的其他一些原因,比如,他们认识到了「智能汽车」的价值。
首先是 Autopilot,他们用相对简单的硬件传感器提供了更先进的半自动驾驶功能,这其中「软件」、「算法」占了很大的功劳。在传统整车厂对待高级驾驶辅助功能小心翼翼的时候,特斯拉非常坚决的把 Autopilot 作为产品的一大卖点,以至于我们说到「自动驾驶」的时候,都绕不开特斯拉这家公司。这也相当于在软件层面开辟了新战场。
另外,软件内购的模式也是特斯拉首创,电池组容量、Autopilot 功能都可以购车之后在系统内付费购买,这在传统汽车里是不能想象的。在「智能汽车」这个领域,特斯拉建立起了自己的竞争力。当然,这也让他们付出了代价,Autopilot 致死事故就不用多说了。
而在车辆本身的层面,特斯拉相当于换了一种思路来做,这也跟电动车的特性分不开,它先天性的不需要发动机、变速箱这些复杂的机械结构,而这恰好是一家新兴汽车品牌的弱势所在。而当大家都准备做电动车,去搭供应链时,特斯拉已经在这方面耕耘了好久。
说到这儿,就联想到了那个著名的争论:对于汽车行业的后来者来说,是否存在「弯道超车」的机会?我的观点:只有换道超车才有赢的可能。
高晓松在《晓说》里把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比喻成又一次「大航海时代」,特斯拉、Mobileye 这样的公司,就是最先发现新大陆的。
况且,我们说过多次,对于 Elon Musk 来说,特斯拉在未来绝对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公司,它更像是一家能源公司,生产、销售交通工具,同时还有一套能源解决方案,相当于既要做汽车公司,又要做石油公司,打造一个「生态世界」。
传统汽车厂还没死呢
有人分析说,特斯拉的高市值来源于对未来的预期,而通用、福特的市值来自于过去长久的积淀。这或许是一句总结性质的评价,但是绝对不会是对将来的预测,理由是:那些看似传统的整车厂,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不堪。
至于那篇名为《四大汽车集团覆灭前夜》的文章,至少从标题上来说,有点过于危言耸听了。如果说特斯拉是苹果,那么或许会有传统车厂去扮演诺基亚的角色,但肯定不会是每家公司都变成诺基亚。
我们承认,在汽车行业目前的变革过程中,如果传统整车厂不改变自己的思路、跟不上步伐,很有可能出现被颠覆掉的公司,但是也应该看到,有很多厂商已经开始转弯、掉头,或是试图在这一轮变革之后仍然处于领先地位,或是想借着洗牌的机会「上位」。
虽然在研发实力、技术储备上各有差异,但是在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化等方面,不少传统车企都已经有所布局,这方面的具体案例,都够写成一本书了(希望有人能写写……)。
和特斯拉相比,他们的技术可能不会那么迅速的转化成消费者可以买到的产品,不过他们有更强的资源调配能力、更雄厚的资金、团队支持,这些优势不能忽视。
而且别忘了这些汽车厂商所拥有的广大「群众基础」……
虽然特斯拉这样的公司可以提早打入市场,但是如果从整个汽车行业来看,特斯拉所占有的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份额(至少是目前来说),并不是说特斯拉来了,其他厂商就没了活路。就算是在手机领域,苹果 iOS 设备在全球所占的份额,其实相比起安卓来说也是相去甚远。所以,就算是汽车将进入智能化时代,留给传统车厂的市场机会,也还非常非常多。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虽然汽车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智能化、但是它首先得是一台车,这就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生产制造等传统层面的东西。最简单的两个例子: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最后也需要落地到汽车这个载体上,而做共享单车,到最后也还是要被总理定调为「依托互联网带动制造业发展」。
说到共享单车,摩拜单车 CTO 夏一平在加入摩拜之前在整车厂福特从事车载互联相关工作,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司每天中午的日常就是听他围绕「传统整车厂如何 NB」这个主题给我们洗脑,他津津乐道的一个事情是「长安福特的流水线平均 72 秒下线一台车」。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太多因素的支撑才行,比如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异常精密的生产流程管控,等等。
在生产制造这些看起来非常「传统」的领域,这些大汽车厂商仍然是绝对专业的,这方面的长期积淀,是他们和新兴力量竞争的重要筹码之一。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他们更懂得如何保证在路上跑的汽车是安全的。
综上所述,如果非要说特斯拉的市值超过福特、通用这件事预示着什么,在我看来,应该代表了资本、市场对于未来汽车发展趋势的认可。这种认可,在两三年之前还是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