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媒体实验室创始人Negroponte:未来科技都要靠生物技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Media Lab)自Nicholas Negroponte等人于1985年创办后,一直是未来科技的先驱。尽管坦言错过的比成功的更多,Negroponte在日前于德州奥斯汀 (Austin, Texas)举办的NXP/FTF论坛专题演讲时回顾过去所累积的成就。

MIT媒体实验室创始人Negroponte:未来科技都要靠生物技术

同时,他也预测21世纪的发展,并提出“如何利用生物科技‘成就’未来计算机”的新方向。

Negroponte指出,“我曾多次探讨未来的主题,主要是预测未来10年的发展,然而,每当到了那个时间点,它总是和预测的不同,而我们必须再进行一整组新的预测。如今,我已经反复进行过无数次的预测了,因此想要提出一个我认为真的能预测未来的新看法。”

MIT Media Lab共同创办人Nicholas Negroponte,在NXP/FTF论坛上细数他所有的发明成果

他其实并非想表达“天底下没有什么一成不变”(nothing stays the same except change)的道理,而是真的提出一个人们如何改变世界的观念。例如,在人们真正想要的和焦点团体所提议的需求二者之间有很大的落差。

另一方面,他指出,像乔布斯(Steve Jobs)等有远见的人十分善于在人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之前就先预测到了。

由于满场听众都是工程师,他直接挑明了说大多数工程师仅着眼于渐进式的变化,这从根本上就错了。

“渐进式转变正是创造力的敌人,”他说。“如果你必须衡量某种结果后才知道它值得做,这就表示它并不是一项很好的结果。事实上,如果它无法不证自明其价值,那么你完全不必加以衡量。”

Nicholas Negroponte在专题演讲中展示的全世界首款VR头戴式显示器

Nicholas Negroponte在专题演讲中展示的全世界首款VR头戴式显示器

然而,这一理念与硬件和软件工程师的认知相抵触,因为他们通常彼此竞争而耗用了更多的计算机运算周期。软件工程师可能让硬件停摆,使得硬件人员只得加大运算能力。同样地,硬件工程师导入了更的处理器,而软件人员只得立即取消一大堆新的加速功能。如此不断地恶性循环。

“直觉的‘共识’(common sense)确实很常见,”Negroponte说,“但我们想了解的不是智慧是什么、要如何实现,而是应该追求‘为什么’——就像为什么我们欣赏音乐、为什么我们觉得事情很好笑。这是着眼于智能的不同方式,但缺常被忽略了。”

为了更楚的表达他的看法,他展示了几张具开创性发明的简报数据,这些发明都由于反对者阻挠而花费了半世纪的时间才真正实现。例如,触控屏幕远在每个 人都还在用黑白阴极射线管(CRT)技术时就存在了,但反对者认为这种技术永远无法普及,因为手指接触时可能在整个屏幕上留下油污,而遮盖掉与屏幕的互动。事实上,这种看法并没有错,但却是基于直觉“共识”的结果,至少以当今触控屏幕成为最普及用户图形界面(GUI)的情况来看确实如此。

Nicholas Negroponte展示全世界首款触控屏幕之一

Nicholas Negroponte展示全世界首款触控屏幕之一

他还指出,虚拟现实(VR)头戴式显示器(HMD)和Google Street View街景车的原创性发明,同样更早出现在数十年前,但最后也失败了,原因就在于创新的敌人——渐进式改变,以及人们自然的“共识”。同样地,语音与手势接口也是一样的。

因此,根据所有的前提来看,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Negroponte预测,生物技术将学习如何发展未来的所有技术——从通讯到交通运输。

Negroponte强调,“如果我今天要建立一座新的实验室,那一定会是生物技术实验室。”

编译:Susan Hong 来源:EE Times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MIT和New Balance的“生物皮肤”新衣,可以监控毛孔每一次呼吸
衰老不是疾病,而是热力学现象?物理和生物又较上劲了
生物计算:讲真,人类才是新型超级计算机
生物科技“泡沫”泄气?是时候补仓了
“生物黄金”红豆杉世园会上将亮相
制造婴儿:未来人类繁衍五大预言
西闪:吸血蝙蝠的友爱心理学
龙力生物低聚木糖获FDA认证 B2C发展或超预期
红豆杉—神奇的“健康树”—访江苏红豆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朱军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