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影业称已接获其控股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团的一项资产注入建议,双方正在就一项有关可能由阿里巴巴集团注入若干特定的媒体和娱乐资产予阿里影业的交易进行初步探讨。
氧分子网科技讯 4月8日消息,阿里巴巴影业集团今日早间公告,已接获其控股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团的一项资产注入建议,双方正在就一项有关可能由阿里巴巴集团注入若干特定的媒体和娱乐资产予阿里影业的交易进行初步探讨。
根据公告内容,阿里巴巴集团表示,可能注资交易将包含阿里巴巴集团的线上电影售票业务,以及为制作电影和其他媒体内容融资的平台。前述业务均自2014年开始投入运营。
据业内通常认知,上述业务的承载实体分别为淘宝电影票业务以及娱乐宝业务平台。
此前的3月24日,阿里影业向香港联交所申请短暂停止停止买卖,以待刊发一项有关该公司内幕消息的公告。
根据公开资料,淘宝电影票业务于2014年全面投入运营,已成为阿里集团旗下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娱乐宝是全球第一个也是最大的C2B影视娱乐内容投资融资平台,仅在2014年,娱乐宝平台就累计投资了12部大电影,总投资额达3.3亿多,投资项目整体票房近30亿,接近中国当年票房的10%。仅在贺岁档期间就有4部娱乐宝投资电影上映,并获取了18亿多的票房成绩。
阿里影业董事会表示,已接获阿里巴巴集团提交的一项无法律约束力的建议,
该公司将在新的商业模式背景下评估上述注资交易及其他可能交易。阿里巴巴集团现阶段没有就可能注资交易向该公司提出任何要约,也没有签订任何协议、以及厘定条款或时间表。假如上述可能注资交易一旦落实进行,将根据相关上市规则及流程进行推进。
此前的3月31日,阿里影业发布2014年年报时表示,该公司新的战略方向要求整合娱乐内容的融资、制作、营销及发行,并进一步扩展公司业务。在新的战略下,该公司的业绩将可能由于实施新战略而进行的额外投资而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影响。该公司将不会着力于实现可预见未来的利润最大化,而将通过整合的娱乐模式持续投资用户体验,力求创造长期价值。
阿里影业于此次公告后恢复交易。
12月5日,阿里巴巴影业集团(HK:1060)宣布,对组织和业务形态进行全面升级,在内部组织方式上致力于成为内容产业的“高盛型组织”,并推出类似于“业务合伙人”形态的管理结构和激励机制。阿里巴巴影业董事局主席俞永福将兼任CEO,原CEO张强和原总裁张蔚转任联席总裁,向俞永福直接汇报。
公告发布后,俞永福向阿里巴巴影业全员发出《阿里影业加速度:业务加速,组织升级》邮件。他指出,阿里影业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影视公司,“非传统”的属性决定了阿里影业必须要在行业既有规律基础上进行模式创新的同时,具备并且持续提升专业能力,以及能够充分应对行业变化的组织形态。
俞永福说,影视行业资金和人才高度密集,同时具有高风险特征,“基于这样的行业特征,进入新阶段的阿里影业必须升级组织形态和业务形态,更坚决的执行,更有效的推进和更强力的保障。”
因而,阿里巴巴影业将推行新的组织形态,业务运行上更加扁平化,组织结构上向业务合伙人形态和心态上升级,成为吸引人才的竞争力平台,致力于成为内容产业的“高盛型组织”。这将是阿里影业在组织形态和业务保障体系的一次重大创新。
具体措施是,在现有上市公司管理架构下,在内部推行类似于“业务合伙人”形态的管理结构和激励机制,纵向打通个人上升通道和激励通道,横向建立自律和自驱的业务协同形态,使员工的资源和能力转化为平台资源和能力,并建设可上可下、拥有充分张力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通道。
俞永福表示,未来阿里影业会把业务阵型梳理为前端业务团队、中台产品团队以及后台保障团队。业务全力冲刺,前中后台全面打通。与此同时,建立风险监控模型,解决好业务拓展、产品标准化和风险管理的三者平衡,全力驱动业务需求。
“未来很美好,现实很严峻,”俞永福认为,国内影视行业经过数年的野蛮发展,产业正在进入淘汰升级周期,明年将大批影视企业主动和被动退出,这是对玩家的挑战,是对实业家的机会。“市场不需要多一家拥有庞大资源的“玩家”,需要的是一家实打实的影视产业公司。我们要把实业做实、做透,进而做大、做强。”
永福致员工信全文:
阿里影业加速度:业务加速,组织升级
各位同学:
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已经感受到行业发生的剧烈变化,经过前三年影视行业在国内的野蛮发展,产业正在进入本轮的淘汰升级周期,明年将有大批影视企业主动和被动退出,未来很美好,现实很严峻,这是对玩家的挑战,是对实业家的机会。
有几点思考和决定和大家分享。
第一,船至中游,不进则退。
高起点创业两年多来,阿里影业已经具备了进入新阶段的能力。市场不需要多一家拥有庞大资源的“玩家”,需要的是一家实打实的影视产业公司。我们要把实业做实、做透,进而做大、做强。
我们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影视公司。“非传统”的属性决定了我们在行业的既有规律基础上进行模式创新的同时,要具备并且持续提升专业能力,以及能够充分应对行业变化的组织形态。
第二,业务产品化,业务阵型专业化。
这个行业是典型的“三高”分布,资金和人才高度密集,同时也是高风险。
基于这样的行业特征,我们必须要升级组织形态和业务形态,更坚决的执行,更有效的推进和更强力的保障。
我们会把业务阵型梳理在三条线上:前端业务团队,中台产品团队以及后台保障团队。业务全力冲刺,前中后台全面打通。
为了确保业务团队的拓展能力,我们要建立强大的中后台运营支持保障体系,将前端同学的业务需求产品化,同步建立风险监控模型,解决好业务拓展、产品标准化和风险管理的三者平衡,全力驱动业务需求。
第三,合伙心态,吸引人才。
我们要学习并逐步实施符合行业特征的内部组织架构,在现有上市公司管理架构下,在内部组织方式上致力于成为内容产业的“高盛型组织”。业务运行上更加扁平化,组织结构上向业务合伙人形态和心态上升级,成为吸引人才的竞争力平台。
我们将在现有上市公司管理架构下,在内部推行类似于“业务合伙人”形态的管理结构和激励机制,纵向打通个人上升通道和激励通道,横向建立自律和自驱的业务协同形态,使员工的资源和能力转化为平台资源和能力,并建设可上可下、拥有充分张力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通道。
变化必须从我们自己开始。基于上述思考,管理层提议,董事会批准,由我兼任阿里巴巴影业集团CEO职务,张强和张蔚将转任阿里巴巴影业集团联席总裁,向我直接汇报,这将是我们组织形态和业务保障体系的一次重大创新,业务创新向前,组织创新向前!
在此,我也谨代表阿里巴巴影业集团董事会感谢张强和张蔚在以往岗位上卓越的专业服务,并期待他们在联席总裁的岗位上继续突破。
俞永福
阿里影业董事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