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宏超 严珺
融资45亿后,乐视开始玩起了花活。
8月8日,有消息传出,称乐视计划进军生鲜电商市场,名为“乐生活”的新平台将在8月18日上线。随后,“三大靠谱理由”、“三大不靠谱理由”之类的分析评论蜂拥而至,详细阐述了乐视做生鲜电商做要面临的问题以及所具有的优势。
看起来,贾跃亭试图把乐视打造成一个囊括智能电视、智能汽车、视频、电商等多个业务条线的大帝国。但对于乐视来说,在视频行业成本日益高企的今天,如何将资金投入到繁杂的条线中,如何维系这个商业帝国的正常运转,如何弥补需要资金填补的多元化业务?
乐视想要成为帝国,根基已经扎稳了吗?无论如何,先活下来再说。
从财报能看出什么?
虽然在7月15日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但乐视目前还未公布二季度的财报,因此目前仅能从一季度的财报看一下乐视目前的运营状况。
在2014 年一季度,乐视营业收入为10.3亿元,同比增长了200.38%;营业利润4377万元,同比下滑了46.65%;利润总额4377万元,同比下滑了46.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71万元,同比增长了20.52%。
根据公开的数据,超级电视和盒子生产商的乐视致新一季度营收为4.74亿元;而在广告方面,乐视的广告收入一季度同比增长了140%,达到3.6亿元。
相对应的,在成本方面,乐视第一季度营收总成本接近9.83亿,同比增长了近280%,其中营业成本8.03亿,同比增长了329.68%。在这超过营收增长幅度的成本增长中,主要来自于终端成本的增长:从去年同期的2063万增长到了4.7亿,增幅达到了2178%。
而根据乐视公布的半年业绩预告,乐视预计上半年的营收约为27.82亿-31.58亿元之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49-1.61亿元之间;减去第一季度的10.3亿总收入、8571万元净利润,预计第二季度的总营收在17.5亿-21.2亿元之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6300万-7500万之间。
即是说,第二季度在营收环比增长超过70%的情况下,净利润环比却将有所减缓;业内认为,这是因为乐视在终端上的投入仍在不断增长;而在资金被终端业务占用的情况下,45亿资金是否足以让乐视扩张汽车、手机、电商等多项业务?这些业务,又能否成就乐视“帝国”?
电视成了包袱?
快速提升的终端成本,也引发一个问题:电视业务,是不是乐视的包袱?
根据数据显示,乐视致新一季度营收为4.74亿元,净亏损为8800万元,主要是因为乐视超级电视和盒子还未产生服务费,而且这块业务的亏损还将持续;显然,乐视致新需要不断注入新的资金才能维持稳定运营。
这或许会成为乐视多元化运营的缩影。
有业内人士向网易科技表示,近两年来被乐视大推的乐视超级电视亏损在业内来看很正常,主要原因是由于乐视电视巨大的生产成本、市场推广成本以及运营成本。
家电分析师刘步尘表示,和传统企业相比,乐视电视虽然在内容上(目前内容已被禁)和营销上占有优势,但乐视作为互联网企业,本身并不具备电视的制造能力,乐视超级电视的产品研发和生产都是委托富士康进行,据刘步尘透露,乐视电视采用的电视方案是2年前富士康开发的,此前想卖给创维,但由于方案不符合创维的需求而被拒。
在销售渠道上乐视也落后许多,传统电视产品的销售主要靠三个渠道,第一是线下的连锁家电卖场,第二是自己的线下专卖店,第三则是电商渠道。目前乐视电视的销售主要依靠自己的网上商城,这直接导致产品的出货口狭窄。目前乐视电视销量不足主流电视厂家的十分之一,原因就与销售渠道狭窄有直接关系。销量低让乐视的单件成本高,但是价格便宜,如果乐视不解决成本的问题,亏损只能继续。
意识到销售渠道过窄的乐视正在试图做出改变,据刘步尘透露:“乐视已经开始在河北试验线下品牌体验店。”
电视业务,仍将是需要乐视重金投入的主战场。
为什么要融资?缺钱!
根据一季度的财报,乐视一季度末的现金及等价物约为8.7亿元,从电视业务的投入情况来看,这并不足以支撑乐视其他业务的扩张;因此,45亿这个庞大的融资,让乐视打造帝国的底气更足了一些。
根据乐视方面解读,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主营业务相关的投入,包括内容资源库的建设和扩充、网络视频服务运营、平台的研发和升级、智能终端研发及乐视生态各个环节的投资并购等。同时乐视方面还表示上述资金募集将有效地满足未来二到三年公司高速成长的资金需求。
据接近乐视的人士称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内乐视将集中发布一大波智能硬件,除此以外乐视影业、网酒网、乐视超级电视、机顶盒,以及即将推出的生鲜电商“乐生活”、正在计划中的乐视手机都将在这45亿元中得到输血。
不过乐视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视频网站业务,包括由乐视网承载的乐视商城业务。可以说,乐视网视频业务是乐视目前其他多元化业务扩张的基础,但这部分业务的日子却并不好过。
乐视猛增的营业成本中,还有一部分来自乐视先甜后苦的版权摊销方法,其摊提费用从1亿增长到2.1亿,增长了1.1亿(97.96%)。截至2013年末,乐视拥有5000部电影、9万集电视剧的版权。版权费原值为31.8个亿,其中12.8亿元为2013年新增。乐视对版权内容的摊销原则是:按照购入版权的授权期限摊销,若版权的授权期限为永久期限,摊销年限为10年。这类似于资产折旧,乐视认为费用平摊到每年的直线摊销法符合国际惯例(优酷土豆采取的是首年最多随后依次递减的加速摊销法)。但目前大部分电视剧都属于文化快餐,第一年和第十年的流量和广告效应不可同日而语,这意味着在版权的最后几年,乐视的财报数字将会更加难看。
更让乐视感到不舒服的是广电总局的181文件,这导致了乐视网股价两次触跌停板。易目唯文化传播CEO包冉表示,181文件对乐视和搜狐的影响最大,此前乐视虽然和CNTV合作,拿到了集成播控牌照,但只有同时拿到了内容服务牌照以及电视机屏幕上的内容版权,乐视才能达到准入门槛。
目前乐视已经和重庆广电合作,申请内容服务牌照,包冉表示,重庆广电获得牌照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乐视进入市场不成问题,但优酷8月1日刚向国广东方增资5000万元,持有国广东方16.7%得到投权,获得双份牌照,爱奇艺也早已与央广、江苏广电成立合资公司银河互联,借此拿到了双份牌照。和这些同行比,乐视已经慢了好几步。
贾跃亭近三个月多次质押股票及乐视新的非公开股票发行计划表明,乐视生态并未实现良性循环,维持股价、需找资金仍是贾跃亭的当务之急,45亿只是一个开始。
电商业务能成就乐视帝国吗?
一个自然的问题是,生鲜电商能否成就乐视帝国?
事实上,乐视在电商业务早有布局,不仅有乐视网主站以销售智能电视和互联网硬件为主的“乐视商城”,还有专门做酒类电商的网站“网酒网”。另外乐视在临汾建有生态农业基地,进行种植采摘、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酿造加工等多种商业项目。根据这些事实不难分析,乐视瞄准的是现在互联网最大热门O2O。
根据PPTV与苏宁的先例可以看出,乐视的乐生活也将会依靠乐视现有的生态链条展开布局,以与集团其他业务产生协同效应,模式或许会与乐蜂网类似。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乐生活母公司为乐视互联网生态农业(北京)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李锐,其同样也是网酒网的法定代表人。据熟悉乐视的人介绍,乐生活现在负责人为蒋政文,在来到乐视前,蒋曾担任本来生活网副总经理,对食品电商有一定经验。
但值得注意的是,蒋政文离开本来生活,有一部分原因是现在生鲜电商盈利困难。乐视能给蒋一个不一样的未来吗?
目前国内整个生鲜电商行业都未能实现盈利。2009年创立的沱沱工社,累计投入上亿资金但没有实现盈利;2013年1月初,由于融资困难,生鲜电商优菜网宣布转让;菜管家运营4年来总计投资3500万元,到目前仍是亏本运营;1号店于2013年3月份上线了1号生鲜,由于缺少自建冷链物流的支撑,在短期内指望生鲜电商盈利尚不现实。
有生鲜电商从业者对网易科技表示:“生鲜电商现在平均每单亏损都在几十元,即便规模较大的平台也无法控制在20元以内。”
乐视能改变这一切?从其现有的能力以及上下游业务配套中看,还很困难。
首先是销售渠道,据介绍乐视目前的电商渠道(原来主要销售电视)将成为生鲜电商的主营渠道,但这个渠道已经在电视行业表现不佳,其用户对生鲜电商的需求也与普通电商网站渠道相去甚远;其次乐视缺乏上游供货渠道,目前以天猫、京东为首的生鲜电商大多采用全国产地直供模式,乐视严重缺乏买手,仅靠一个农业基地无法撑起这么大的摊子;最后也是最被外界质疑的一点,生鲜电商的冷链配送一直困扰行业,在这方面乐视可以说是毫无基础可言。
乐视历来最被人诟病的是“发布会文化”,其大多数动作最终目标都是股价而非销量,而乐视也通过广告、高频率的发布会以及投资者交流等来让自己的颠覆者形象深入人心。很多圈内人称乐视失去了销售市场,却赢了资本市场。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乐视的生鲜电商业务瞄准的也不是销售市场,而依然还是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