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分子网科技讯 7月29日消息,英国《卫报》发表文章对普适计算浪潮下隐私的未来地位进行评述。文章认为普适计算和Web 2.0时代之间的根本差异让人们有理由对隐私保持乐观立场,普适计算的核心要素是个性化和定制,而个别定制过程中,势必要考虑隐私偏好和控制。隐私的命运与物联网紧密结合。如果普适计算的实现能够以一种开放、多元、创新、富含价值的方式进行,隐私也许就能拥有转败为胜的机会。
以下为全文内容:
隐私是当前高科技世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我们即将迎来普适计算时代(Pervasive Computing),在这个全新的世界中,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数十亿相互连通的设备、系统和服务,不断处理着个人数据,而隐私将何去何从?
在商业互联网时代的早期,隐私权已经陷入堪忧境地,悲观主义者概言之,“隐私已逝,永别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互联网是复杂的、捉摸不透的。有些人可能已经模糊地意识到,他们的个人数据被剥开保护外衣,自己的搜索历史被追踪,在网络上的浏览记录被翻查。
当前的在线服务,尤其是跨平台的技术提供商,几乎未能为人们提供能够有效保护和控制个人信息的途径。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随着普适计算时代的到来,对隐私的捍卫能否登上一个台阶。物联网成为坚实基石,普适计算将技术与现实世界无缝镶嵌,使科技产品与物理环境互联互通。
如果互联网是一切的基准平台,那么这个高度互通的新世界只会让隐私陷入更糟糕的境地。
更多的服务和产品意味着将生成和交换更多的数据,从而使数据在数量上增多,并变得更加复杂,这可能会导致人们控制数据的力度下降。隐私则成为可悲的牺牲品。这是一种合理的假设。
知名的技术供应商拥有着用技术影响世界的强大力量和浓厚兴趣,隐私只能在夹缝中勉强求生。数以十亿计的芯片、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则是谋杀隐私的利器。许多有关未来隐私何去何从的预测都体现出这种悲观色彩。
但我们仍有保持乐观的理由。普适计算和Web 2.0时代之间的根本差异赋予了我们一丝希望。
第一个区别是,普适计算时代使许多技术成为人们所熟悉的有形形态。这有助于用户对隐私问题产生更直观、更具体可感的认识。例如,人们不难理解,按时间查看网络浏览历史和谷歌眼镜完全是两码事。
对隐私的警觉意识的提高可以激发人们采取行动捍卫隐私,这就是希望所在。
第二项区别在于,技术本身可以激发人们的行动。Web 2.0提供的产品往往是一刀切式,无视个性需求。普适计算是由个别需求为核心动力,注重个性化的、以人为本的服务和体验。在这种理念下,普适计算背后的技术也有望为人们提供控制个人数据的机会。
告别Web 2.0的隐蔽和抽象
人们意识觉醒,并开始强烈抵制Facebook、谷歌和其他以用户数据为产品内容的技术供应商,但走到这一步竟历时数年。这是由web服务在数据收集方面固有的隐蔽特性所造成的。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迈进,技术在许多方面从抽象和隐藏,向根植于现实世界的明朗形态转变。
在现实世界中,人们根据地点和场合,来判断应采取什么合理行为。例如,在酒吧中的某些行为在会议中不见得合适。
随着技术成为物理空间的一部分,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变得更易为人所见,新规范的产生将围绕以技术为基础的互动。这转而能使隐私问题变得更加显著和紧迫。
不妨以谷歌眼镜为例,它的研发旨在拉近数字和物理空间的距离。但在谷歌发布这款产品之前,就引发了限制使用谷歌眼镜的倡议活动,新词“glasshole”随之诞生。这个词形象地描绘了那些拥有谷歌眼镜之后、因沉迷与产品互动、忽略周边世界而招人讨厌的人。如今酒吧、餐厅、脱衣舞俱乐部和电影院均已禁止使用谷歌眼镜。
谷歌眼镜问世后,将从隐私、经济和法律角度对人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人们很快就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并积极应对。这一现象是Web 2.0世界所缺失的,这预示着全新的物联网的发展和演变将与过往有所不同。
个性化和定制
除了有形可见,普适计算的另一核心要素是个性化和定制。
物联网不只是关乎与互联网连通的冰箱,它涉及的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设备,这些设备将拥有联网和物理嵌入的特性。。
普适计算的目标是,所有东西在被不同用户使用时,可以产生不同的使用方式和体验,以实现个性化和定制。可以想象这样一种情况:客厅里的网络摄像机将能够发短信给你,告诉你,你的猫不舒服,正病恹恹地躺在沙发上。
例如,安装了嵌入式传感器的厨房设备可以让用户各取所需,一个用户可能用的是精确控制烹饪的功能,而另一个用户则可能用来远程监控老人的食品消耗情况。
对Web 2.0,或哪怕是当前的移动应用而言,它们服务和功能纯粹由提供商定义,用户几乎没有选择,只能去适应。与它们相比较,物联网的理念不失为一项巨大转变。为了充分利用下一代技术,物联网应该适应与物、人、地点、时间相关的不同喜好,并根据这些偏好来定制功能。
普适计算将个性化视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诺,将为用户提供真正的隐私保护。而个别定制过程中,势必要考虑隐私偏好和控制。
这些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要的推进者。如果技术的开发是在少数几个主要供应商的高墙之中进行的,只会令人们产生隐私重获保护的错觉,并最终被他们所谓的规则所约束。他们一贯如此。
这不仅不利于隐私的保护,而且会妨碍和限制新兴技术前景的潜力。
隐私的命运与物联网紧密结合。如果普适计算的实现能够以一种开放、多元、创新、富含价值的方式进行,隐私也许就能拥有转败为胜的机会。(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