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清障 新能源汽车获多重利好

中德电动车充电标准统一启动,新充电标准草案发布,充电接口的标准统一指日可待。

政策清障 新能源汽车获多重利好

氧分子网科技  7月23日报道

7月10日,国务院决定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7月13日,国务院出台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7月2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出台了8个方面30多条政策措施。在标准层面,7月上旬,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中德电动车充电标准统一启动,新充电标准草案发布,充电接口的标准统一指日可待。

一个月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连续出现多项重大利好,这在近十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实属罕见。系列政策不仅扫清了新能源汽车发展如地方保护等障碍,还给互联网新玩家提供了入场的可能性。零部件的三大核心——电池、电机、电控等相关厂商也成为直接的受益者。

2013年,全国推广新能源汽车2万辆,比过去4年的总和翻了近一番,2014年上半年,全国生产新能源汽车超过2万辆。

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三个条件,产品、政策和用户培育。在产品一侧,目前各家车企都已经有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或者规划,特斯拉今年的入华也在和国内企业培育用户市场,此时,在政策上进行鼓励恰逢其时。

“国务院最近的政策可谓对症下药,都指向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最难解决的几个问题。”比亚迪汽车副总经理李云飞对腾讯科技说。“比如统一全国补贴目录,破除地方保护的重要意义不亚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甚至是同等重要。”

地方保护坚冰将消融

李云飞所说的地方保护主义,是比亚迪此前一直在遭遇的烦恼,主要是由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不一导致的。

新能源汽车在补贴上的政策是,消费者购买纯电动车、纯电状态下行驶里程超过50公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中央财政将给予4.75万元—5.7万元的补贴(2014年后每年递减5%)。在政策大框架之下,各地相继出台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虽然,大多数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所采取的标准与国家标准一致,但也有个别地区将本地车企近期不准备生产的车型排除在外。

今年初,在比亚迪最新一款的插电混合动力(既可用电,也可用油)“秦”上市后,比亚迪在上海和北京遭遇了不同的对待。上海市场是开放的,比亚迪很容易进入该市场,用户不仅免除牌照费用,还可享受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的双重补贴。

北京的补贴目录则把比亚迪和上汽的新能源汽车排除在外。因为,北京市仅对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给予补贴,不包括国家补贴政策中的插电式混动车型。这意味着。除非北京的本土汽车企业北汽推出了混动车型,并能享受政府补贴,比亚迪和上汽等汽车厂商可同等对待。

此次,在国家要求各地执行全国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后,新能源汽车的地方保护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李云飞表示,在指导意见出台之后,各地何时才能出台细则正式推进此政策,需要后续观察。由于国务院的指导意见原则已定,各地的细则不会有太多偏差。

特斯拉等外企难获补贴

由于电动汽车本身没有排放,采用1.6T以下的标准来征收车辆购置税这并不合理,本月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也是一个早该解决的问题。

国务院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在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后,特斯拉等外企也成为受益者,但在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政策出台后,特斯拉被排除在补贴目录之外。

一位电动汽车的行业人士表示,特斯拉和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很不相同。特斯拉像是“土豪”的电动玩具,单价较高,即使拥有补贴对整体的车价影响不大。

对定价在10-20万之间的电动汽车而言,在减免牌照费用后,免征车辆购置税对总体车价的影响非常可观,用户更愿意接受。

充电衍生新商业模式

个人充电桩安装遭遇小区物业阻挠,公共充电设施难以作为基础设施铺开,充电标准不统一,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一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一大难点。

针对上述问题,《意见》制定了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充电标准和服务、用地和用电价格等政策体系,要求将充电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领域,允许充电设施经营企业依法向电动汽车用户收取电费和充电服务费。

这意味着,单是充电问题便可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

参照国外和香港地区的充电经验,一个可行的充电商业模式是,整车充电的充电站可与加油站类似,充电站可通过充电零售价和网上购买电价之间的价差和收取一定充电服务费用获取利润。收费结算方式可以采用现金、信用卡,也可以借鉴传统加油站的加油卡和油票等方式。由于电价明显低于汽油价格,充电站的潜在盈利空间相当巨大。

社会资本获入场资格

《意见》要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明确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科研生产。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解释,“一批满足条件的非汽车生产企业,包括互联网企业,都有机会参与到新能源车科研生产中来。”

但实际上,进入该领域并不容易。苏波认为,非车企要想获得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必须满足一定的基础条件,比如做了长期的准备、具有相当的技术基础、拥有一定规模的技术团队、必要的装备等。他认为,设定这些资质主要为避免,一哄而上做新能源汽车的局面。

在这个意义上,互联网企业很难直接进行汽车的整车生产,但介入其中的一个环节,比如最擅长的互联网似乎更容易,比如乐视和北汽已经签订合作协议,利用北汽新能源汽车平台,把自己的技术全部注入。“未来汽车企业极有可能成为贴牌商,传统汽车改变起来难,新能源汽车很可能走这条路,不排除我们也会给企业贴牌,生产出来乐视汽车。”北汽董事长徐和谊如此表示。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