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移动端,58同城怎样才能做到大而不倒?

58同城

随着58同城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赴美IPO,一系列关于58同城的数据也被一一披露,58同城击败美国分类信息网站Craigslist,月独立访客量跃居世界第一,走本土特色化道路的学徒打败美国的模式初创者,沉寂许久的58似乎又一次“神奇”起来了。

而如何从“神奇”到“传奇”,对于58同城来说,似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大”的神奇与隐忧

其实58在流量和用户数上超过Craigslist并不奇怪,正如姚劲波本人在接受《环球企业家》时所说,“Craigslist在美国没有人和它竞争”,而在中国,58有着赶集网这样强劲对手的追赶。

对于分类信息平台来说,信息发布者的平台转移成本是几乎为零的,这是一个从线下小广告时代就具有的特点。贴小广告的在这根电线杆上留个办证的电话,自然也可以在其他电线杆上再写一遍。

但对于用户来说则不同,拥有越多信息的平台可以提供越多的价值,而转移到其他平台则需要过滤掉大量的重复信息。用户即便是同时使用多个平台,其心智资源也是有限的,往往会优先选择信息量最大的那家,因为这样做其付出的机会成本是最低的。

为了获取更多的用户,从而形成平台的网络效应,大力度的营销推广和争取更多信息发布者成了58同城长期以来一直在做的,而这也使11年58同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无论是58,还是赶集,其实都清楚这样做的危险,但是囚徒困境让他们谁也不愿意做第一个退缩的公司。

因为“大”的要求,让58这样的信息发布平台有着极强的忧患意识。不同于其他平台,58的信息是有时效性的。58的信息日更新量在二百万以上,但是大量信息的有效期一般都是在一周之内。信息的快速更新使得58的有效信息存量需要不断地得到补充才行,也使得大量的信息中必然存在一定数量的问题信息。

58的平台上有着数量庞大的用户,但是长期以来58被贴上了免费的标签,对单一用户价值的挖掘始终有限。交易大多都是由线上达成意向,在线下完成,58很难从中得到切实的利益。

但用户量大、信息量大同样也是是58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在付费会员收入超过总营收50%的现状下,58想进一步扩大营收,广告和服务类信息的精准展示显然是其最大的潜在金矿。

通过对已有信息和用户关系的分析,58一方面能够让自己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型企业,一方面也能够从其数量庞大的用户中充分挖掘价值,而这一切都需要“大”这个前提。

移动互联网:从人到技术的关键

而一切仅仅有大这个前提,对于58同城来说显然是不够的。虽然在流量和用户规模上已经超过了Craigslist,但是相较于其人均303美元的营收,58虽然已经足够大了,但是离大而不倒却还有些差距。

真正能够给58,乃至整个分类信息平台市场带来机会的是移动端市场的爆发。

根据艾瑞的数据,58同城移动客户端月下载量几乎为主要对手赶集生活的三倍(3435486:1274273,2012年12月数据),但排在其前面的则是一个更为强劲的对手——大众点评。

对于58来说,移动端的私密性让58针对个人用户做更为精准的信息推送提供了可能,而移动端形成的良好付费意愿也让58看到了真正得到真金白银的机会。58更是将二手物品这样具有极强电商属性的分类放在了第一位,这足以看出58希望在移动端有所转变和收获的决心。

但是作为一种非即时性需求产品,生活服务信息平台的模式本身转型移动端就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用户往往是形成需求,然后才有行动,而非淘宝那种因为行动而产生需求。我们时常见有妹子逛淘宝,在大众点评上看附近的美食,却不一定见过有谁无聊到刷58同城玩吧。

对于这种情况,尝试着为平台捆绑更多的价值成了58在移动端一大努力。代驾、优惠券这样更适合移动端需求的功能陆续被开发出来,但相关的用户习惯形成显然还是需要时间的。

不过,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看到58在移动端的努力和野心,那就是做生活服务需求的入口,而这背后更是一个百亿级的O2O市场。而能不能在和大众点评,甚至是微信,阿里这样的潜在对手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还要看58能否提供给用户更多的价值,而又不使平台显得过于散乱。

代驾这样的功能可能还没有形成一个辅助平台的机会,也不足以大幅拉高用户的平台转移成本,而对于满足快递单查询这样的需求,58显然缺乏手机淘宝和京东那样的先手优势。

58需要一个新的大平台,而二手物品交易可能会是,也是58现在最有想象空间的地方。想当年ebay不也只是一个二手物品交易平台吗?只是想在移动端迅速崛起,58还需要更多的果敢,因为豆瓣东西这样更有特色的平台,和以地方社区为代表的一些区域性小平台都对这块市场虎视眈眈。

小结

尽管科技以人为本,但却不是以人多为本。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58虽然已经足够大了,但更应该想想如何才能不倒。

利用数据的分析拉升单个用户的价值,以及通过移动端重塑二手交易平台,都将会成为58未来的机会。对于这样一家成立八年,经历过动荡的公司来说,或许更能明白把握机会的重要性。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