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破云计算真相:网络带宽有限 让“雾计算”来帮忙

在“雾端”,我们能让一个设备向另一个设备发送升级数据包,而不用联网。

戳破云计算真相:网络带宽有限 让“雾计算”来帮忙

氧分子网科技讯 5月19日消息,云计算或将成为促进变革的重要力量,但《华尔街日报》网站一篇题为《忘记“云”;“雾”才是科技的未来》的文章却指出,由于接入设备激增,网络带宽有限,“雾计算”或许才会带来真正的计算变革。

以下是全文:

智能手机一直在探索和汲取数据,但如果没有云计算的帮助,智能手机无疑寸步难行。因为任何企业服务都不会将自家的数据存进别人的数据中心。

倡导者们对云计算偏爱有加,他们认为未来计算功能将完全存在云端。许多科技公司都打着这样的“幌子”向消费者兜售云服务。事实上,将数据从云端导入、导出要远比工程师或经理们所承认的要难得多。

云端真相:设备接入越多带宽越糟糕

首要问题就是带宽。如果公司正在头疼如何削减存储数据的开支,比起通过高速线缆来回传输数据,云端将是更好的选择。但将规模放大到全球,人们需要从自己的移动设备上获取信息,带宽就显得捉襟见肘。包括航空订票服务和销售人员的业务数据在内的所有需要给移动设备发送数据的业务,都在与带宽限制进行博弈。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就每位用户分得的带宽而言,美国排名世界第35位。移动应用成为人们在网络上处理事务的主要方式,设备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

当人们越来越依赖云计算,设备越来越智能,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变成了如果把工作做得漂亮,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不受限制的办公。从飞机发动机到电冰箱,智能设备们都在推进物联网进入人们的生活。

从云端到移动设备的数据传输过程来看,现在的3G和4G网络仍不够快,随着物联网时代更多设备接入网络,情况将变得更糟。

雾端:让设备之间组成传输带

幸好还是有解决之道的:不再拘泥于云计算,并研究如何在物联网设备上存储和处理它们自身产生的数据,或者是在设备之间、网络上。

思科公司为这种现象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雾计算(fog computing)。正如云计算一样,雾计算也十分形象。云飘在高高的天上,十分抽象;而雾则贴近地面,就在你我身边。它没有强力的计算设备,只有一些较弱的、更为分散的计算机,处理家电、汽车、路灯等设备的数据。

思科主营路由器,这或许是科技领域除了存储以外最无聊的业务。为了给自己制造些吸引人的卖点,思科希望将路由器变为枢纽——收集数据,决定如何处理这些数据。在思科看来,智能路由器只在必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与云端进行交互,比如说警告一些紧急情况的出现。

IBM也在开发类似的功能,他们将计算推到边界(to the edge)。所谓的边界计算(edge computing),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互联网与现实世界的边界。数据中心是网络的中心,PC、手机、监控照相机处在边界之上。

正如云端由服务器集群组成,在IBM的项目中,“雾端”由我们身边的设备组成。我们能让一个设备向另一个设备发送升级数据包,而不用联网。

我们拥有太多的数据,并且这一切才刚刚开始。以飞机为例,一架全新波音747接入互联网、记录,在某些情况下,发送状态数据流。通用电气表示,在单次航行中,一个发动机会产生超过半太字节(terabyte)的数据。

廉价传感器产生大量有价值的“大”数据。通过预测性分析,诸如通用电气(GE)这样的公司,就能够在飞机着陆前,了解到发动机的哪一部分可能需要维修。

如果不是这些原因,你觉得为什么谷歌(微博)、Facebook这些科技巨头,总会谈起互联网接入的其他替代方法,比如气球、再比如无人机等等?目前的运营商并没有完成这些工作。可只有当快速的无线、有线网络覆盖充足,计算设备足够贴近用户,物联网才能发挥作用。

企业级计算的未来仍然在云中,但是未来真正的计算变革却会在这里发生,在你我身边——不在云中,在雾里。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