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勇良:创业就像“老人与海”

  沈勇良(前排)和他的团队。资料图片

这家公司有点特别。走进门,老板的办公桌坦然摆在公司入口处,与前台和饮水机为邻。百余名公司员工彼此间视线全无遮挡,倒杯水的功夫就能顺路探访公司老总。

作为创始人与CEO(首席执行官),33岁的沈勇良所创办的上海茶马古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大楼里占据了整整一层楼。这位热爱旅游的创业者,将这家致力于家居家装领域的电商取名为茶马古道,“就想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经商之路。”

从香格里拉到如家

“创业第一步都很渺小”

2010年创业前,毕业于浙江大学微电子专业的沈勇良已在IBM中国工作了6年。

在别人眼中,这位80后小伙大约是个挺能折腾的人。在学校里修读了创业管理双学位,刚入校就包下了杭州某电脑城的戴尔电脑直销摊位,瞒着自己大一新生的身份,招了一批师兄给自己打工。“结束了才告诉他们我是哪一级的,十来个人‘鄙视’了我一把。”

沈勇良形容,正是在学校,自己心中种下了创业的“魔种”。“驱使你的人生做出一些不一样的选择。”2009年年底,沈勇良放弃在IBM的升职机会,掏出自己的积蓄注册茶马古道。2010年年中,茶马古道开始正式对外招聘。

即便仅从细节端详,创业路上头一步,都是当头棒喝般的落差。

“5月份开始找房子,发现租房租不起。刚开始没生意的时候,哪怕几千一个月也负担不了。”沈勇良将招来的第一名员工,安置在朋友公司一间小会议室里。打印块小铭牌,就算在别人公司里给自己公司挂了牌。

一毕业就进了世界500强,工作体面、收入尚佳,出差就住五星级酒店。创业后,“原来是香格里拉的金牌客户,现在变成了如家、汉庭的金牌客户。基本没打过的,坐地铁、坐公交,大夏天坐三轮车蹦跶去顺德的家具厂。”

生活中的不少细节,都与当初设想的不同。创业头两年,沈勇良压力最大的,不是宏伟蓝图,而是发工资。“小公司总有沉浮,总有现金流紧张、竞争失败、生意不好做的情况。我是很乐观的,但发现钱不够发工资的时候,压力大到失眠。”沈勇良说,自己很自豪的是,无论多么困难,从未拖欠过员工的工资。那阵子,为了填补资金窟窿,他直接卖掉了自己的婚房。

“一般来讲,创业者都是雄心壮志想做伟大的事业,但现实告诉我们,第一步都很渺小。”沈勇良笑着回忆。

用互联网整合家装

“哪里难哪里有机遇”

沈勇良公司的名字,挺有点文艺范。但其实,这位小伙当初是典型的穷游一族,取名茶马古道,是因为“这条路我走过,风景很不错,是一条崎岖山路,需要那种开拓精神、热情和责任感。”

这是家典型的互联网公司,定位是聚焦家居家装领域的电商。用大白话来讲,就是网上售卖家具、家饰、建材。

从事高科技行业的沈勇良,怎么创业选择做这个“有泥、有土、有木头”的家装行业?说来话长。在IBM时,他负责为淘宝提供软硬件咨询与解决方案,亲眼见证了这家公司奇迹式的成功。“当时就下决心,大方向肯定做互联网电子商务,而且是当时还较少人做的B2C(商家对顾客)。”

在辞职后的很短一段时间,沈勇良“发现时间点已经有点不对了”。B2C在中国发展瞬间如火如荼,京东、凡客、当当等迅速覆盖市场,“容易做的标准品,都有人做了,竞争很激烈。”还有什么鲜有人做的?沈勇良想到了偏定制化、售后要求多的家居家装行业。“哪里难,我们觉得哪里就有机遇。”

“中国的建材家具市场,要多乱有多乱,而且跟互联网离得很远。”经过调研,沈勇良发现,中国人对房子售后市场的需求日益扩大,而这个市场“中国线下都没有整合完,本地很少有大公司,质量安全等问题也层出不穷”。他想,“也许我们可以用互联网方式,整合出一条新路出来。”

在沈勇良看来,互联网的思维,能给这个行业解决的问题很多,包括拒绝暴利、材质安全有据可寻、购买配送方便等。仅以价格为例,“我们现在的实木产品,可以比宜家的板材产品价格再低1/3。”

用互联网思维改造,首先就是要缩短行业通路。B2C互联网公司,实质就是直接联系起工厂与消费者。这事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沈勇良“一年至少一半时间到外面跑。”最开始,他干脆就在苏州一家家具厂里学了两个月。还好,在沈勇良看来,“比我们想象中容易,至少比画电路板容易。你在工厂里待两个月总归能懂。”

直至现在,真正聚焦家居家装的电商仍不算多。“还是借了互联网的光,不少外贸工厂本身也想转互联网和内贸。现在已有二三十家签约工厂,供应链越来越好。”与一般的家居卖场货品出厂后还要经历品牌商、批发商、卖场多重加价相比,电商茶马古道,开始拥有自己的价格优势。

凭着一腔热血

“一路掉坑一路前行”

客观来看,沈勇良的茶马古道,在家居家装行业中并没有先天优势。“我对这个行业就是一张白纸,只有一腔热血。”但互联网精神,更多的是“打破既有行业的惯性思维做些事情,有时候就是外行做了内行的事”。

一路上自然坎坷不断,比如过于理想主义。“我是典型的乐观主义者,这方面肯定吃过亏的。刚开始觉得找工厂比较容易,我帮你卖货,水到渠成啊。”但实际上,工厂做外贸可能是一次生产一千套家居,而沈勇良的网店是零散单,还需赊账。“这些都是困难,不行价格就得让步,然后就变成亏损,进价比卖价高。”

拓展销售方式,沈勇良也交过学费。“看人家卖很多套,我们就去参加电视购物了。结果1000套上电视卖了3套,997套运回来的成本就抵货值的一半。”

还有发货的困难。2011年茶马古道与淘宝合作淡季促销,“卖得很好,销售额上千万,可后面痛苦了大半年。家具本身有订制生产周期的,迟迟运不出去,或者运到了买家扛不上楼,差评一大堆。”

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包装盒,“这么小的坑,也没能避开,直接摔了进去。”沈勇良回忆,有一回卖的家居里面有玻璃制品,结果公司还是用统一的包装盒发出去了,结果产品一小半破掉,“一次就亏了很多钱。后来就明白,运那个和木头不一样,要加很多填充物。”

按沈勇良来形容,自己的创业路就是“大方向的成功和生活中无数小错误”。但是,方向最重要,“小错误你可以缓过气来,大方向错了就是不归路,最终必然是死路。”

2011年,茶马古道得到一笔1000万的天使投资,撑过了最困难的岁月。2013年,公司实现了盈利,尽管不多,只是百万级,但这意味着,“最危险的前三年过去了,活下来就活下来了。”沈勇良说,2014年,公司预计销售额与盈利将达到2013年的五至十倍。

茶马古道也在不断探索突破更多的瓶颈。除近200人的运营团队外,该公司还注册了一个物流团队,专门负责家居家装配送,“差不多也是近200人,今年可以覆盖100个城市。配送开始成为我们的优势。”沈勇良还尝试着在北京建立起一个体验中心,让有需要的消费者能亲眼看看、亲手摸摸产品。

有些尝试,未必都能成功。但4年的时间,茶马古道已从最初的3个人成长为现在的300多名员工。“我们当然看好前景,毋庸置疑,我们希望做家居家装行业互联网化的前列公司,现在有六七成把握吧。”沈勇良说自己是乐观主义者,看来,他的确是。

怎么看都是疯子或傻子

实现不可能中的可能

别人眼中的沈勇良,精力充沛,忙起来可以几天通宵。他身上,总有着“80后”创业者的特质,包括平等与开放的心态。比如,尽管他是公司的创始人与CEO、尽管他逼起销售数字时也挺凶,但在公司讨论起家装设计时,沈勇良总容易成为团队里专业人士嘲笑的对象,“无所谓啊,这不能阻止我的向往”。他笑着承认。

忙碌之余,沈勇良还担任了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里大学生创业导师志愿者。他说,自己并不建议一毕业就创业。他认为,美国有两个前提中国还没有,一个是天使资金较充足,一个是经验输送很完整。“我国第一代创业者刚有钱,还不知道怎么反哺下一代。大学教育也不一样,我们重基础,他们重实践。”

沈勇良建议,要想创业,最好先在创业型公司工作两三年,了解整个行业的机遇与困难。“行业趋势怎么样至少心里有数。有些跟头完全不必要摔的。如果做了两三年后发现这个市场真的没出路,那时候更惨。”

创业路上,沈勇良亲眼目睹不少伙伴的黯然离场。他说,很多创业者死在拿到风投的第一年,“大手大脚花钱啊,人的心是被欲望撑大的。”沈勇良公司的办公家具,就来自这样一家公司,“两个年轻创业者,一年半烧掉了几千万的风投”。

这些或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警醒着沈勇良一路摸索。他甚至认为,自己去欧洲穷游打工的经历,都对创业有帮助,“创业的路上肯定有荆棘坎坷,士气低落时你要能鼓励大家走出来。这和一个人的视野与心理素质是息息相关的。创始人的乐观情绪和对事业的判断,其实也是创业公司能否存活的重要因素。”

沈勇良认为,从逻辑上分析,创业公司必须从无到有,实现不可能中的可能。从资源角度来讲,“怎么论证怎么失败。跟市场成熟经营者比较,钱没人家多,团队没人家大,价格没人家有优势,评估后资源都不如人家。逻辑上创业公司都要失败的。”

但为什么总能有创业者最终成功呢?“实际上很多创业者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格和乐观的精神。大部分创业者我觉得都是这样。刚开始怎么看都是疯子或傻子,但他们就是能趟出条路来。”当然,沈勇良承认,任何事情都是七分努力三分运气。“风口上猪也会飞,当然那也一定是头坚韧乐观的猪。”

乐观与坚韧,是沈勇良最为看重的创业性格。他说,创业就像《老人与海》,不停失败,不停搏斗……

本报记者 曹玲娟

《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22日   19 版)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