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实:把互联网金融当“革命”才真要命

乔丹偶尔去打棒球,很有意思,如果真去参加职棒联赛,对乔丹和观众,未必都是好事。在我看来,将互联网金融当做“革命”来激情点燃,不仅有些无聊和无趣,本质上也无益。

  以前参加开放性讨论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因为总会碰到一些有趣的朋友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带来许多火星四溅的思想碰撞;自从互联网金融火起来,这些讨论就突然变得索然无味了,总会有人把话题导向互联网金融,气势汹汹地提出火药味十足的问题,势必要你在宝宝和银行间做出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并以此划定你是一个革命派还是保守派。稍有犹豫,你就变成了所谓吸血者的同谋,遭到自认为代表广大群众的“正义者”的鄙夷。

  在我看来,将互联网金融当做“革命”来激情点燃,不仅有些无聊和无趣,本质上也无益。首先,革命解决不了问题。追溯词源,革命(Revolution)是一个天文学词汇,意思是轮回或复归,这乍一看有些突兀,仔细一想却很有味道,从历史演化看,许多革命改变了统治者或垄断者的名字,却改变不了失衡的格局本身,就像变脸游戏一样,变来变去就觉着这些脸也雷同起来。革命不是改良,骨子里都带着取而代之的意思,如果互联网金融取代传统金融,宝宝全然代替银行,现在革命者诟病的所谓垄断和暴利问题就会消失吗?不可能。如果是以颠覆和取代为目的,那么,互联网金融革命也只会带来另一种形式的垄断,而逐利是商人的本性,不管是银行还是互联网企业,只要有超然的地位,都会有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本能。当前中国金融的问题,是参与者还不够多元,而用“一元”消灭“另一元”,根本上于事无补。

  其次,革命未必能加速改变。当利益无法调和、改变难以自然推进之时,革命作为一种极端的暴力形式,会加速改变的进程,起到快刀斩乱麻的催化作用。在很多人看来,中国金融的改变还是太慢了,而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确实也有很大不足,所以“革命说”很有市场。但关键在于,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并不是针尖对麦芒的对立关系,而有唇齿相依的利益趋同性,互助合作和相互渗透本可以带来共赢的改变。然而,革命氛围的被鼓噪和被炒作,让两者都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猜忌和提防心理难免会悄然滋生,这让改良和合作变得更加滞涩,反而可能减缓了改变的车轮。

最后,革命总会有牺牲者。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就犀利地指出,革命是发泄不满的一种途径。带着革命者的姿态去炮轰传统金融的种种弊端,的确会给很多人带来酣畅淋漓的快感,不过遗憾的是,互联网金融如果变成一场革命,赢家绝不会是广大民众。革命的过程本身就是破坏的过程,而金融体系的急速破坏必然会带来系统性风险,最受伤的会是金融消费者。革命的结果也未必是更好的结果,社会分工是有其合理性的,让不专业的人或企业去做专业的事,锦上添花是有可能的,但想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还是不切实际,如果革命导致互联网企业过早地承担了过多的金融服务职能,那么,未来可能比现在还危险。

总之,乔丹偶尔去打打棒球,还是很有意思的,如果乔丹真去参加职棒联赛,对乔丹和观众,未必都是好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是如此,用合作思维融入传统金融体系,必然能发挥有益的鲶鱼作用,加速中国金融服务能力的提升。但革命之说,除了能图些口舌之快,实在有害无益。说实话,这年头,谁革谁的命,都很要命。

作者:程实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经济学博士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