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云”?

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使得大量不熟悉互联网的用户,一下子就直接跨越进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从没有这样一个时代,有如此多的用户能够经历参与整个时代的变革,享受互联网所给世界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产生的数据也颇为可观。大数据时代即将来临,这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普遍共识,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积极抢占入口,而网盘(云存储)作为一个大数据的可能入口,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从1G容量,到1T容量,再到10T容量,甚至到现在某些公司所号称的无限容量。在新变革时代,作为用户的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云”,太保抱着一系列问题进入了深深反思之中…….

为什么巨头都看好云储存市场?

1、这是一个天然的客户端:为了保证时刻的同步,为了更加方便的上传下载资源,安装一个客户端理所当然,在用户电脑、智能设备占有一席之地吸引力巨大。

2、这是一个用户粘性很高的产品:试想一下你在某个地方上传了对你来说非常重要的文件,随时都会用到,再次打开产品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而且云盘对用户来说还有极强的排他性,随着用户在一个平台上传的资源越多,用户就越是离不开,使用替代产品的可能性就越低

3、这是一个有着清晰商业模式的产品:用户使用产品,空间不够时,自然就会花钱增加空间,但在太保看来,云存储服务的商业模式,重点不在“存储”,而在“服务”。云储存追求的并非是短期的回报,静态的数据可能本质上价值并不是很大,但一旦平台拥有了充分的用户存储数据,就准确的分析出用户行为习惯、获取用户信息、沉淀用户社交关系,这些都是企业与广告主梦寐以求的数据,是能够进行精准投放广告的前提,所谓免费的云存储不过是引鹅上门的饲料而已。

容量大真的有必要吗?

在太保看来,对于占绝大多数的普通用户来说容量并非十分必要,所需要保存的个人文件远远用不到那么大的空间。然而现在国内市场做网盘的思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个人文件备份的功能,它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一个音视频资源交流的场所,宅男们都应该懂得。用户的需求是可以被满足的,但是用户的贪婪的渴求是难以被真正满足的”,对于喜欢占便宜的中国人来说,既然都是免费的,那么为我提供的越多当然我就会越高兴,容量当然是越大越好。但往往我们必须要正视一个事实,用户追求最大容量的同时,并没有顾及到自己的实际需求。巨头们正是利用了用户这种“想要更多”的贪婪心理,让用户主动的为他们宣传产品。现在国内的宽带普遍的上传速度普遍大概就只有1MB/s以下,持续上传24小时才是10G,所谓1TB的存储空间要连着上传好几个月才能用完,现在的TB级云存储在太保看来完全就是噱头。看看国外云盘巨头Dropbox、Skydrive他们提供的容量就知道其实大真的没那么必要。当然也有一定的国情因素存在,国外用户的云盘主要都是为了保存自己的文件,他们因版权保护政策,没法大量上传盗版的电影、游戏、软件等,这是导致他们对容量空间需求大小没有国内大的最主要原因。

TB量级给企业带来的负担大吗?

我们必须了解的一个事实就是重复的资源在服务器只会存储一份而已,用户存储在自己网盘中的资源其实大部分都是与别人重复的,特别是容量较大的资源(比如电影、游戏),这样服务器所需要的存储空间远小于用户数*提供给用户的网盘容量。此外,在网盘上所存储的公共资源,比如别人分享的视频音乐文件,其实本质上不过是个云收藏夹而已,把这些资源算进网盘容量在笔者看来是一个很搞笑的事情。举个例子,我看上去收藏了好几十G大小的文件,可能尼玛只是相当于几十K大小的种子和链接而已。各位想想看,你收藏的那些公共资源是不是还需要通过你在云端下载到电脑里后,才可以观看的,这和我在网上找种子再用迅雷下载有什么区别,难不成就是提供给我一个免费的离线下载空间吗?

用户最关心的是什么?

硬盘价格越来越低,几乎每隔一年时间单位价格就会下降一半,携带起来也越来越方便。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其实更加关心的还是:①安全性,上传到云盘中的那些涉及隐私的文件,一旦被泄露可能就会给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普通用户对云端储存天生就有一种恐惧心理。②功能性,文件管理操作是否方便,现在的某些云盘操作上过于复杂,用户上传的文件在云端打开后竟然不能直接修改,需要用户先下载到电脑里面才能修改,然后再重新上传到云盘,这其中还要考虑中国这万恶的网速。不得不说现在企业一味的通过容量大的噱头做营销,却忘记了产品的本质。

云存储时代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用户对移动端与PC端打通的需求越来越高,网速不断提高,更是成为云盘快速风靡的催化剂,云存储给未来生活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看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想法,最后分享给大家:平台能不能给每个使用云盘的人都赠送一个独立域名,这样作为草根的我们就一跃转化成为专门行业的下载站,容量无限大,还能够在后台管理文件,统计下载及到访数据,可能还有支持变现的途径,瞬间是不是就高档洋气了许多。(吐个槽:这尼玛不是和自媒体一样了嘛)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2016 年 10 月 25 日

    […] ➤ 新时代,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云”?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