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治已经成为运营一个公司业务当中越来越重要的环节,最近科技领域包括创业公司,在谈判方面都处于聚光灯下。这篇由赛富投资的Mayank Khanduja撰写的客座专栏,从一个投资者的视角对此问题给予了某些清晰的看法。
企业管治
作为早期阶段的投资人,我每个月要和至少一百个团队交谈,而且几乎所有这样的谈话,都包括将数据变成牵引力的环节。但是,基于一定的量,我总体来说的感受是,所分享的信息既要精确,也要反映商业当中全面的图像。
尽管在某些时候,我们要通过多种手段来验证这些数据,人们可能会发现,都是同样的数据,有令人惊奇的不同的解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建立了以下的清单,可以让我感到省心,或者对指定的信息的质量提出疑问。
1、对于标准分析工具的使用
对大多数面对网络或移动产品的消费者而言,已有的标准分析和追踪工具(Google Analytics, MixPanel, Google Play 开发者控制台)已经具有了一些全球范围的接受度。有的时候,人们也需要特制的控制面板,因为这样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有可能无法捕捉到运营一个业务所需的所有相关元素。
但是当我看到公司使用自定义的评估工具的时候,我的心中的小红旗就会竖起来了。即使这些数据并非特别基本的点击量,下载数,安装数,活跃用户数,广告点击数等。我曾经遇到过的例子是,在应用之内的广告点击数,企业自定义的控制面板跟Google Analytics之间的差距是两倍这么多。对于同事件中代码的深度分析揭示了,在自定义的控制面板里面,每一次的点击都被计算了两次!
2、对于标准定义的使用
对于一个应用来说,每月的活跃用户数,很典型的定义是在一个月之内最少使用一次的用户。让我来给你提供几个例子,强迫我改变了这个对于活跃用户数的定义。
想一想对于以下的应用的数据:
月初的安装数量——20000;月活跃用户数——7000,占到35%。人们会觉得这个数字不算太坏。
当然,在本月之内一共引进了5000个新用户。所有人被计算为用户,只是因为他们在下载之后直接打开一次应用,而且从那以后有可能再也没用过。就算这样,只有在安装当中的2000个数据是最终第二次及更多回到应用当中的。这反映了关于整个业务完全不同的一幅情景。
另外一个例子当中的用户,甚至他们没有使用应用,也被算进了活跃用户。这种事情的发生是因为应用会跟踪用户的位置,一个所谓活跃的用户,只不过是因为应用跟服务器之间交互,发布了关于这个用户的位置信息。在这里一个更好的度量方式,应该是用户打开应用主屏幕的次数。
3、对于业务当中所有重要指标的覆盖
当我在某个控制面板当中,发现其没有涵盖其非常重要的商业指标的时候,这引发我的联想。要么创业者完全没有意识到这里面有些数字对于其是至关重要的,要么就是这些缺失的指标当中隐含着一些坏消息。前一个可以完全归咎于目光短浅,但是在某些例子当中,那些没有被跟踪的指标,展示了整个业务正处于非常糟糕的状况。这让我怀疑他们这样做的动机。
有两种重要的元素天性就是更加被动的,同样也是这一进程当中的一部分。
4、团队成员对数据当中出错解释的一致性
就像这事儿听起来觉得很天真的方法一样,探测数据是否不一致,是简单的疏忽大意,还是有意而为的最简单的办法,是对不同的团队成员,分别去问同样的问题组。令人惊奇的是,每个团队成员在独立被问及整个事情的时候,答案完全一致的情况少之又少。
5、接受错误并直面错误,而不是试图掩盖
我看到不少团队都想解释,有可能是逻辑上的,其他情况下是对每一个数据的不一致。接下来我必须非常辛苦的思考,自己是否愿意相信这个团队,在投资之后每个月给我们分享的份额是正确的。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我正在跟这个团队探讨接下来八到十年之间可能的合作关系。
没有人会期待创业者成为超人,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错误或者不足是不可阻挡的,聪明和诚实的团队,会在早期接受这些问题,同时寻求补救方案。一旦数据已经一团糟糕,我也会从这一些定量的元素当中获得安慰。我会重新看一看这个机会是否还吸引人,而且很多时候,确实还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