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度和控制权从来就是一对冤家。如果让电子书保留自由度,可能就会使排版变得糟糕,但强力的控制又会使得电子书出版成本升高,虽然保住了品质,其中的性价比有多高也很难衡量。
今日在Kindle 上读《味水轩里的闲居者》,这本书网上本来只有PDF版,用ABBYY Reader做了OCR处理之后,才生成了手中可随意摘抄的文字版。然而,99%的识别率仍未能尽善尽美,仍有乱码杂草一般不时窜入眼目,拦住视线。于是,决定换一种字体,或许能够有所改善。在多看系统自带的字体选项里一一调试,方正书宋平正乏味,方正仿宋纤弱颤抖,方正兰亭刊黑本为连日来的默认字体,现在看来也失之单调,方正楷体行间可走马。只有小标宋棱角分明、明快冷峻,与言简意深、三五成行的古文刚好相得益彰,就它了。
上网一查才发现,小标宋自古至今一直充当“公文字体”的角色,在红头文件上头角峥嵘,威风凛凛,难怪在电子墨水屏上与无衬线黑体相比也毫不逊色。
由此想到了电子书的字体问题。每每当人们比较电子书和纸书的优劣之时,“自由度”一直是“立新派”祭出的一击重拳:纸书能像电子书一样因人赋形,自由地调节字体、字号吗?能够在沙草、羊皮、宣纸乃至昼夜之间自由变形吗?这种“自由度”即使在APP如恒河沙数的今天也算是激进之举——没人多少人为去修改浏览器的默认字体,也没有几个APP给用户以修改字体的自由,网页设计师、iOS设计师不仅没有失业之虞,反而变得越发重要。
每个读者都成了自己的书籍设计师,除了封面(其实,只要愿意,你可以为电子书添加上任何封面),电子书的一切设计元素尽在你的执掌之中,随心而变。
如果说过去书籍是一瓶瓶包装精美、瓶子各异的美酒,如今,我们可以打上二两“电子书”,随意装在葫芦、青瓷、陶壶中细细品尝。读书如饮酒,也要看心情,以字体而论,缠绵郁结时则宜读楷体,慷慨激昂时小标宋能增三分豪气。泛黄背景宜读古书,黢黑背景下恐怖小说可能会倍添阴森之气。一件“电子皮囊”要穿在千百本书身上,自然要随物赋形,以无为成有为,以万变应万变了。
然而,自由从来都不是没有代价的。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排版美学一旦被彻底“Democratize”,后果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曾经,书籍排版是一门大有讲究的学问。字体的选择、字距、行距、页眉、页脚无本需要百般斟酌、锱铢必较,纸张的选择、版式的确定、文图的布置,无论哪一样都需要积十数年之功才能渐入堂奥(所以,编辑是一门越老越吃香的行当。)如今,如同Flipboard让杂志编辑手中的金刚钻哐当落地一样,电子书眼看着就要将“做书”这门手艺送进博物馆了。
看到别人抱着手中排版拙劣、千书一面、标点错乱的电子书津津有味时,纸书拥护者们往往痛心疾首。酒随瓶而贵,装在奇形怪状的破瓦罐里,难怪文字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但是,从盗版书的长盛不衰、流传广泛就能看出,大部分人从来都不太愿意为精致的装帧、排版支付“溢价”,宁愿“贪便宜”去眯缝着眼读密密麻麻蝇头小字。
正如网页设计从简陋贫瘠到繁花似锦,一步步形成了自己的美学规范。当传统书籍的设计美学轰然坍塌之后,从业者们正试图重建电子书的设计美学。当然,这一过程伴随着出版社的幡然醒悟,对内容控制权的收紧,对电子书“过度自由”的拨乱反正,也体现着内容方和电子书店、电子书店之间的权利争夺。
自由度和控制权从来就是一对冤家。
Kindle原生系统只有三款中文字体,多看for Kindle贴心地内置了六七款中文字体,而且还可以自由添加。但是,等到多看摇身变为电子书店时,出品的每一本电子书便全都是固定版式了,想自由修改字体?抱歉,办不到。(就这个问题咨询过胡晓东,他的回答是:这个与DRM没多大关系,主要是多字体混排、图文混排造成的,如果开放自由改字体,有可能会出现版式混乱。)
同样,豆瓣阅读、字节社(甚至订制了一款为屏阅读而生的信黑体)、网易云阅读等正版书城不约而同地收紧了电子书的修改权限,字体一律不准更改。相反,在盗版书泛滥成灾的掌阅、熊猫看书等平台上,仍然是一片无拘无束的“自由乐园”。(当然,在自家书城的围墙之外,多看也是一个“自由乐园”)。
有人说正版电子书相对于盗版的优势之一就是精致的排版,但是 他却没有提到读者自由的丧失。一得一失之间,究竟有多少人愿意为“美学溢价”付费?读者购买的究竟只是形式可以随心而变的内容,还是形式内容融为一体的产品?
出版社企图将纸书时代那一套权利规则原封不动地挪到数字时代,早已尝过了“自由”甜头的读者还会买账吗?
John Gruber等人曾经批评Kindle的排版糟糕透顶,在断字、左右对齐、页面布局等方面毫无章法,“公司内并没有一个对字体排印熟悉的 Kindle 设计总监”。然而,这并不妨碍亚马逊把纸书冲击得落花流水。胡晓东也多次批评Kindle中国书城中的书如工业流水线产品,排版不见用心之处。“不提其它平台,就跟小小的多看来比,你能找出它一本书比我们做得好吗?”(顺便提一下,Kindle正版中文书有宋体、黑体、楷体可供选择。)
多看、字节社等小型书店打出“精品路线”的旗号,与其说是一种主动选择,不如说是一种避开亚马逊锋芒的商业策略——不拼数量拼体验,以手工作坊对抗工业流水线。(据知乎用户史洪阳统计,截止2014.03.06 21点30分,亚马逊共有kindle电子书69215本,多看书城共有书14244本。)当然有人愿意为艺术品一般的电子书买单,虽然小众但足以养活几家公司。但问题在于,哪些书值得耗费人力财力去精心打造,哪些不值得,主动权却并不在多看、字节社等小玩家手中。所以,你会看到多看书城一个个漂亮的瓶子里,装了一瓶瓶不怎么样的酒——网络小说、畅销书、励志书等,反而是需要精心编排的艺术、学术、科教类书籍却内容贫乏,精美的排版却很难遇上精品的内容。而字节社为了维持“精品书城”的形象只能严格控制上架书的数量类型,在小众的路上越走越远。
话说回来,多看这一招“以盗版养正版”,“黑白通吃”的商业策略实在高明,亚马逊树大招风,无论如何不敢放下身段与之看齐。
电子书正版化是大势所趋,这是否意味着读者手中的自由权正在被一点点收回,就像网页一样,电子书正在形成自己的美学范式?或者,固定排版只是一股涓涓逆流,书籍未来一定会更加自由?
作者:@lone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