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静
逃离朋友圈和逃离微博都是信息大爆炸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的一种,移动互联网的“信息红利”正在展现着它狰狞的一面。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移动社交工具等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向用户输送着大量的信息,不过正是由于信息量大,导致了用户获取信息的质量大大下降,甚至成为一种负担。
从海量的信息中梳理中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信息收集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然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都有收藏夹功能,手机端专门的记事本类工具也不在少数,仅通过手机助手认证的就多达数十款,再加上没有通过认证的,加起来都有几十款。
近期,百度上线的涂书笔记就是一款移动信息收集工具,不过和百度以往的强势推广相比,涂书笔记的推出则低调的多。
百度百科显示的推出时间是2014年02月13日,其官方微博的第一条微博信息发布时间是2014年2月27日11点22分。在百度新闻搜索“涂书笔记”的数量为零,微博上关于#涂书笔记#的话题讨论次数仅为212,在百度手机助手上搜索“笔记”的时候,“涂书笔记”也仅排在第10位左右,一切数据均显示,百度旗下的“涂书笔记”太低调了。
据我测试发现,涂书笔记的收藏方式是基于图书为基础的,其根本是为用户提供对图书信息的收集功能。核心技术是图片转换为文字形式,用户仅需拍摄图书上面的文字信息,然后等软件对图片上的文字识别即可,无需通过手机打字,应该说这也是该产品的一大亮点,根据我使用数十款笔记类移动应用发现,也仅有该应用能识别图片上的文字,其余的只能存储图片。
该应用的缺点是,对扫描文字的识别能力有待增强,第二个是图书资源的有限,用户对文字进行扫描以后,需要找到对应的图书资源,虽然也可以手动添加,但是多了一个动作。
那么,笔记类应用该怎么玩?
(1)跨介质。包括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闪记、NearMe云笔记、涂书笔记、轻笔记、为知笔记、和笔记、彩色笔记、恋爱笔记等在内的数十款笔记类应用在内,其核心转换的介质包含有语音、文字、图片,当然将来视频介质是否会加入其中还是一个未知数,毕竟视频涉及到的技术问题会较多。
跨介质指的是,从语音到文字的转换(该技术目前较为普遍),纯语音的存储,从图片到文字的转换。用户可以随心所欲的存储文字、图片、语音,也可将其他的介质转变为用户想要存储的介质。
从需求性上来说,单个的介质固然能满足一部分用户的需求,但是从多元化的角度来看,用户输出和存储的内容介质并不唯一,这个时候就需要做到跨介质,给用户更多的选择。
(2)跨平台。信息输出的渠道是分散的,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移动社交工具等,再加上这些工具都有各自不同的品牌,光新闻客户端就有数十款之多,当然用户的选择是唯一的,即使是这样,用户的信息可能存储在微博的收藏夹上,也可能存储在微信等社交工具上,还可能存储于新闻客户端上。
随着移动端信息流的强势推进,信息流是不断的涌入的,用户想要找到自己收藏在某地的信息,难度太大了。所以,必须是跨平台的,有道云笔记就支持收藏微信上面的信息,而收藏微信,是不够的,用户不可能仅仅只获取微信的信息。
跨平台面临的问题是,各个平台渠道的竞争,人家会有自己的存储平台,是很难让第三方存储工具进入的。
(3)差异化。如果说涂书笔记最大的特色是来自百度云技术的图片识别能力(印象笔记亦有此功能),那么其他笔记列应用在技术不如这种技术驱动的应用时,差异化是最好的手段,无论是产品自身还是UI等,都可以成为产品的一大特色。
(4)多渠道。渠道的力量在这个时候是比较明显,它不可能是一款单独的应用工具存在,和其他产品的结合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涂书笔记和百度云的结合,有道云笔记和网易邮箱的结合等,都可以让“笔记”的作用多元化,既能保持笔记的收藏作用,同时又能和其他工具相辅相成。
(5)分享和同步。信息在移动端几乎是不会处于静止状态的,当然用户有资格选择究竟是将该信息分享出去,还是私密收藏,笔记类用户需要提供的是分享和收藏功能。另一点就是同步,无论是移动端还是PC端、包括平板电脑,用户使用自己的ID登录,信息都能够及时同步,否则有断裂层的话,用户又回到了多个平台收藏的怪圈,信息始终是乱的。
在聚光灯下就注定不会“寂寞”,涂书笔记目前还是待开发的“处女期”,在功能上还需要多完善。至于市场上已有的笔记类移动应用,无论是用户习惯培养,还是在市场融入方面,也需要完善,避免出现PC端的网盘收藏、邮箱收藏、收藏夹等多个信息交错的工具,它不仅仅只是一款信息收集工具。
小而美的移动应用,会有春天吗?
作者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