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宣布正式启动“燕京学堂”计划。这一项目不仅是北大国际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更是创设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初步尝试。然而,“中国学”这一项目名称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的质疑。
“静园小组”进行了“关于燕京学堂项目的问卷调查”,3082人完成问卷
作家查建英新作《弄潮儿》里有一篇关于2003年北大改革的文章《北大,北大》,文章中说,“北大在众多中国人心中占据的爱和偶像地位或许就是‘北大改革’之争如此激烈的原因之一。”11年之后,围绕着北大静园改造和“燕京学堂”项目的争议,再次将北大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前天,继北大学子发布关于“燕京学堂”项目致校领导的公开信后,北大教授李零等几十位学者聚集在一起讨论“燕京学堂与大学改革”。
据悉,作为对外界争议的回应,7月9日北京大学刘伟常务副校长等校方领导将与参与讨论的师生进行沟通交流。
“静园小组”公布“燕京学堂”调查结果
5月5日,北京大学宣布正式启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计划(Yenching Academy,Peking University)。根据北大的官方介绍,这是一个独立建制的教学科研实体机构。燕京学堂为住宿式学院,将开设一年制的“中国学”硕士项目,主要以英文讲授课程。2015年9月,第一届学生即将入校,其中包括65名海外学生、35名中国大陆学生。
燕京学堂的选址是北大静园六院。近二三十年来,静园六院一直是北大历史系、哲学系、中文系以及其他文科研究机构的大本营。2013年底开始,这些文科院系先后搬至校园东北部新落成的“人文学苑”。于是,腾空的静园六院便成为燕京学堂候选地。
选址静园六院在北大校内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此前,一张修缮效果图从北大BBS上流出,其修缮方案包括地上、地下两部分。这一工程的复杂程度为同类建筑中罕见,其带来的文物保护隐患引起一些文物专家的反对。6月5日,北京大学通过官方微博等渠道发表声明称,在静园的建设方案设计过程中,学校相关部门考虑了多个备选方案,最终确定了基于一到六院现有建筑内部修缮的方案,不在静园地下建设教学区域。
但校方的回应并没有回答外界对燕京学堂项目的质疑。6月8日至19日,北大学生组织了一场“关于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项目的问卷调查”,该行动的发起者为“静园小组”。
根据“静园小组”公布的数据共有3082人通过微博、BBS等网络平台填写了在线问卷。从调查结果看,对“燕京学堂”项目持支持态度者308人,中立者1341人,反对者1433人;对学堂选址静园持支持态度者83人,中立者270人,反对者2729人。
北大学生发公开信质疑“燕京学堂”课程
6月25日,“几名关心学校发展的北大学子”在微博上发了一封名为《就“燕京学堂”项目与校领导的通信三则》的公开信。公开信谈到了问卷调查中两个备受争论的焦点性问题:第一是对静园六院区域及其公共性的维护,在3082份问卷中,有近九成的受访者反对燕京学堂选址于静园。在反对以“燕京学堂”的名义利用静园区域的诸多理由中,一个反复出现的词语是“公共性”。对于北大学生而言,静园是北大核心区域仅有的一块集中、开放的大型户外空间,它不仅是承载着“北大精神”的文化符号,也是大家散步、聊天、聚会、仰望星空的地方。此外,静园六院的公共性还有另一个层次,即作为文化遗产和记忆空间的公共性。
问卷调查的第二个焦点在于对燕京学堂“中国学”学科的性质与设置上的存疑。在北大的官方叙述中,“燕京学堂”项目不仅是北大综合国际化与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创新,也是北大深化教学改革、创设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尝试。 然而在问卷受访者中有65.36%的人都对“中国学”的项目名称表达了质疑,大部分受访者对于“中国学”的学科性质、“燕京学堂”项目的学制和学科设置是持怀疑态度的。问卷中的不少质疑的来源在于校方目前对“中国学”项目提供的信息不够具体和充分。在参与问卷调查的181位北大教工中,89位教师反对“燕京学堂”项目,有82位教师对“燕京学堂”项目的学制长短、“中国学”学科性质和学术意义表达了怀疑。
6月6日的“燕京学堂”项目招生宣讲会上,学生们提出的一年制“中国学”硕士学位的认证、如何选课、课程是否公开给全校同学、以英文作为“中国学”的授课语言是否妥当等问题,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得到具体的回答,这也让有意申请这一项目的学生心存疑虑。实际上,79.04%的受访者认为在“燕京学堂”项目的筹备组织中,学校筹备组未能充分考虑师生意见。
公开信称,在“燕京学堂”项目设计和“中国学”学科设置上,希望学校能够广泛征求相关人文社科专业专家学者的意见,召开更大规模的学科合理性论证,就学科的具体设置、教学资源的分配方式、课表与学制的设计、招生和人事聘任制度等基本问题进行公开的讨论与充分的说明。
清华推出苏世民项目
前天,由“活字文化”组织的“燕京学堂与大学改革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者多为北京大学知名学者,比如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张鸣,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史地中心教授唐晓峰,以及评论家李陀等几十位。
在北大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看来,“北大老师现在是一盘散沙。北大就是一个农贸市场,每个人摆了一个摊子吆喝自己的买卖。”对于“燕京学堂”是北大国际化教育改革试点的说法,她认为被夸大了。李玲认为,北大急切推出“燕京学堂”项目,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清华大学不久前推出了苏世民书院,这是一个“培养各界领导精英”的国际化项目,由清华大学与黑石集团主席苏世民合作建立。苏世民书院项目还在建设中,预计2017年向全世界招生。项目顾问委员会包括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耶鲁大学校长莱文、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赖斯等。
在李玲看来,北大迅速推出“燕京学堂”项目,很大程度上是缘于与清华大学竞争。
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鸣认为,“燕京学堂”受到那么大争议,一个原因就是北大校内空间紧张,“从今年开始很多楼翻盖,有一些研究生就要被赶到外面去住。在这种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要把静园那么一大块地单独地圈出来给这么100个学生来使用,这个不太合理。”
被质疑的“中国学”和一年学制
“燕京学堂”的一个最重要内容是建设“中国学”学科、培养“中国学”人才,并设置1年硕士项目。北大英语系高峰枫和苏薇星两位老师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都质疑了“燕京学堂”一年制硕士学制的合理性以及“中国学”的学科定位。“中国学”诞生于冷战期间,是美国各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做中国问题研究时产生的一个学科。李玲说,“可是中国学是什么?自己没有整清楚,怎么来开这个课来教学生?而且一年就能拿硕士,这也是不合理的,因为任何一个学科从学术上来讲是要有积累和有沉淀的。”
在李零看来,中国学这个概念也是有问题的,“西方没有西方学,东方也没有东方学,中国为什么还有中国学?国学也是这样,我们管外国人的东西叫西学,跟这个西学抗衡的就是我们的国学。”
英文授课也是被诟病的地方。“这个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我不是反对用英文上课,如果要是在美国讲中国研究用英文讲,这个很正常。可是在北京大学,在中国最高学府之一来讲中国的学问,你必须用英文来讲,听课的人必须听英文,这是什么道理?”张鸣说。
北大史地中心教授唐晓峰说,“外国人来了,英语用上了,发表论文也是英语写的了,好像这个就是国际化。”唐晓峰教授认为,北大的改革就是隔三岔五拿出新东西,再来一个新东西,这就是北大在做的改革,“燕京学堂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方式,又办了一个班,北大办的班特别多,燕京学堂就像更大型的班。”
在李玲看来,这次北大“燕京学堂”成为一个事件,背后是大学定位问题。张鸣也认为,现在北大的大学改革到底往哪个方向改,真的要好好想一想。
评论家李陀在会上认为,中国大学的理念一直不对,“究竟我们为什么要办大学?办大学的目的是干什么?”李陀说,“清华很坦白就是要以中国为基地给全世界培养世界领导人,可我们有的大学比较投机。这个事件有可能会带来整个人文领域价值观念新的变动或者是破坏。”